Monday, May 31, 2010

生命的改變在於心得安慰和醫治

雖然福音有醫治人心的強大功用,作心理治療與傳福音在方式上卻很不相同,甚至不知怎樣作對比,因爲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座標系。幾周以前我寫了一篇博文,寫了Eckman博士所描述的福音和心理醫治當有的關係。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座標系來衡量對比兩者:心理治療師認識到受輔人的心靈是破碎的,這些當事人來尋求輔導也是因爲發現自己有需要,所以治療師極力幫助他們辨識心靈(情感)的真正需要,去重建一個新的自我觀,或叫新的身份,來消除過往經歷對生活的負面影響。而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常常看不到人的心靈是破碎的,我們傳福音的對象也表現得驕傲。我們的目標是想打破人的驕傲,讓對方破碎、然後接受福音。我們沒有一個清晰的、讓對方轉變自我身份的目標(單認識自己有罪和不完美不算轉變)。由於心靈的真實需要沒有辨識出來,接受福音的人在人際關係或行爲上很可能仍然如舊,沒有得醫治。

生命的改變在於自我觀的改變,正如咨詢輔導所設立的目標。在傳福音的情況裏,你怎樣讓人的自我觀改變呢?單單意識到自己有罪、需要悔改是不夠的。改善行爲的努力對於人們來説恐怕不是什麽新鮮事,幾千年來大多數人在文化教育下都希望改進、提升自己,效果不大。對於我自己來説,信主後自我觀最大的轉變是:原先在世界中闖蕩,要靠自己孤單奮鬥,變成時刻受神眷顧引導的蒙愛兒女。事實上,在最初幾周裏,我並不確定所接受的主是否真實存在,我禱告時只說“神啊,現在如果我真是你兒女的話,…”。神在祂莫大的恩典中很快掃除了我的一切疑惑,我是神的孩子這件事不斷被許多禱告後的經歷印證,重復地深深刻畫在我心坎上。也就是說,讓我自我觀發生轉變的,不是我有罪(不完美)這件事實,而是改變身份,看自己是神的蒙愛兒女。

受看顧、蒙引導、又在順服中得到喜樂的印證,這些經歷讓我甚爲滿意和安心,也特別樂意告訴別人,我發現了這個信仰上的“新大陸”。我了解這就是“得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個頭腦中的知識。我的需要是什麽?是上帝保佑我、引導我!誰能說他/她不需要這個呢?我需要安全感,神充份給我安全感。我夾在人際關係的衝突之間時,祂從聖經中告訴我祂與我同在,多大的安慰!直到今天,我是天父的掌上明珠,正如我曾是地上父親的掌上明珠!

一切信主的人哪,你們和我一樣,都是祂的掌上明珠。用這個自我觀來取代從前那不受珍惜、不受信任、卻必須好好干活兒的自我觀吧。你若相信,你的情感和心理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你的行爲也會隨著不斷地改變。也許我們的傳福音方式應該借鑑心理醫治的方法,才能夠更加有效吧?用新的眼光,就是天父的眼光來看自己,讓自己内心的驚恐、孤單、失落、和無價值感逐漸被清掃掉,這些都是聖靈在我們身上作工的具體目標。住在基督裏就是住在他的情感裏,就是住在天父的愛裏,生命才會成長。

4 comments:

  1. Eventually the key to transformation is the identity (self perspective) , this is I what can testify from experience, but you might have different experience,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share yours.

    ReplyDelete
  2. 談到自我觀的轉變,很多基督徒可能以爲這是什麽深奧的新東西。但這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在基督裏”的新身份啊!問題是我們華人常把這新身份(new identity)當作在神面前的新地位(new status),從而失去了轉變自我觀(self perception)的目標。詳細請讀另外的博文:身份應該是自我觀自我觀對人生的影響

    ReplyDelete
  3. 海外的中国父母和国内的有着同样的问题:重视表现、忽略情绪感受---錯誤的價值觀。由于种种政治原因,我们的心理防卫之一就是忽略自己的情绪感受,可以说是刻意训练出来的。忽略自己情绪感受的人有极大的倾向忽略别人的情绪感受--包括我们的孩子的情绪感受,这是不健康的情形。Lack of empathy is the root of expression issue. 我们自己需要得安慰医治,然后和孩子一起成长。

    ReplyDelete
  4. When we spread the Gospel of Christ, we really need to set a goal to change people's picture about themselves, because that is the key to a transformed life. Only be aware of being a sinner not good enough. That new picture of a beloved child of God needs be felt repeatly, until it sinks into people's instinct.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