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福音的使者:叫許多人富足

繼續默想哥多後書,保羅這個宣教士,心裏頭把他自己和主在地上的使命聯在一起。人説話辦事縂要與自己的身份、以及與所知的他人期望相稱。你身居要職的人在家裏亂發脾氣,被同事看到就不成體統,是嗎?這不是要你僞裝,乃是提醒你,私下也要看自己是有人格的要人!所以看自己是上帝的用人,並且了解彌賽亞王使臣的尊貴地位很重要,保羅說免得這職分被人譭謗,妨礙別人歸主。

哥林多後書6章3-10節: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使徒)職分被人譭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廉潔(Purity)、知識、恆忍(Perseverance)、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Righteousness)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耀、羞辱(dishonor),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保羅列舉了一串内在的心態和品格,以及遇到的困難。環境是不平靜的,内心是平靜的,反差很大。Wright博士特別指出,古時候的人不欣賞恩慈這個品格,什麽尊重他人的人格?照顧自己才對。對別人恩慈的價值觀歷史上是基督教最先引進的,反映出上帝的慷慨無私。我們所敬拜的是這樣一位神,基督耶穌給我們的是這種榜樣,所以我們基督徒如果好像保羅到處傳福音,很可能也需要在沒有鼓勵和掌聲的情況下,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我想我能夠體會其中的許多樣:忍耐---人哪能希望什麽立即有什麽!我先生到現在還是對福音沒有興趣。清潔---沒有需要為自己掩藏的東西,問心無愧。知識---我“天生”就習慣於在學習中不斷地積累和更新知識,算是屬靈的恩賜。聖靈的感化—祂讓我時常感受到天父上帝的慈愛眼光、欣賞看顧,耐心給我機會。無僞的愛心---我按自己所了解的方式來表達和接受愛。真實的道理---我研讀聖經,得到新的理解亮光,即使與傳統的教導不同也誠實地寫下來,甚至冒“不正統”的危險,被指指點點。仁義我想主要是指信靠上帝,指望祂的信實和慈愛能夠引導我的每天的生活需要。比如現在我需要和婆婆有好關係,天父給我的很理想,我感謝祂,仁義的兵器使我左右逢源。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背後講我的不是,很可能有,我對改革宗的教義有質疑嘛。以爲沒有人會說我是誘惑人的就很天真,挑戰傳統的神學觀念永遠有人不歡迎(替罪羊滿足上帝的忿怒已經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經典神學教義)。但我是誠實尋求主道的,要清除對華人傳福音的有色眼鏡和障礙,我的角色就是查考聖經字句,看那教義的是與不是,提請大家注意思考。我好像是不為人所知的,沒有頭銜,查考聖經和寫博也沒有人付薪水給我,但是上帝把世界各地的人帶來讀我的博客,想必動腦思考和理解聖經是符合祂旨意的。願聖靈藉著我的網上分享大大作工!

中華民族自古的統治者都喜歡搞愚民政策,百姓知道的東西越少越好,有不同意見者殺頭,或驅逐出境。我看猶太人也差不多,想當年耶穌在聖殿裏教訓百姓、講福音時,祭司長、文士、和猶太人的長老都來問他凴什麽權柄,因爲他教導的和傳統太不一樣(路二十1-8)!現在沒有人來找我當面探討,但恐怕我已經成了一只黑羊,這讓我有些憂愁,可我常常得到弟兄姐妹的鼓勵,說我的新鮮信息對他們有幫助!一篇文章能夠幫助一個人都是好的,誰說靈命的掙扎只能是自己個人的事情?如果從一個角度能為人們打開心頭一個結,那就是聖靈的復興工作。我現在一無所有,但是我的文章使一些人富足,這就是最讓我心滿意足的東西,it is my passion!我想我能夠體會保羅的心情。

11 comments:

  1. 在谈到教会复兴和灵命复兴时,我曾想过,尽管教会安排组织了众多的圣经学习班,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不冷不热的基督徒?这决不是圣经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导有问题。问题何在?教义、人的理解、还是教导者对圣经的误解和曲解,等等,以致“学习班”的效果事倍功半或是...?

    您的博文鼓励和启发人们去思想并正确地理解圣经的精义,是博览群书并“昼夜思想”的结果!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鼓励!不能怪一般的教导者误解和曲解圣经,应该怪神学家和神学院?如此接受装备、听说这才是是“正统”、寻求接纳...这些都很重要。

      Delete
  2. 教會雖然鼓勵會眾讀經,也開了許多讀經班,卻對某些關鍵教義(EX:神的義、保羅說的肉體等)採取壟斷立場,這其實不是不好,因為這些關鍵教義若詮釋不同很可能造成教會分裂,但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會讓靈命受到壓制,所以許多教會的信徒都只能在比較"沒問題"的經文上去靈修,一方面我們一直強調聖靈充滿,一方面卻也不自覺的阻止聖靈發言

    ReplyDelete
    Replies
    1. 缺乏一起切磋、彼此聆聽並體諒的健康和信任關係,只好採用下策:壟斷思想。可以禱告改變嗎?

      Delete
  3. 接續您的"可以禱告改變嗎?"

    我認為各人或各宗派所看到神的樣貌都不盡相同,我聽說白人想像的耶穌是高大壯碩的白種雅利安人,黑人想像的耶穌是有非洲味道的混血猶太人,每個人都是站在某一個角度上去看基督甚至是救恩,這是必然的
    人類沒有能力去看透神的形象,但是由於基督教的信仰是有教導上的排他性,我們被教導要遵守使徒的話和聖經而不能對"異端"妥協,所以如果有人的話一旦與聖經或自己的神學產生衝突那自然沒有"彼此聆聽並體諒的健康和信任關係"
    我認為真正的健康關係是必須要懂得放下自己的神學,看各人比自己強,聆聽對方的故事、體驗他們的處境,而不是堅守甚麼律法、教義或"真理"

    ReplyDelete
  4. 我個人相信是先有不信任,後有宗派主義。大家爭辯的内容都不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迦西敦信經這些基督教最主要、最基本的真理。當初馬丁路德抗辯改革的時候並不是反對這些基本教義,歡迎參考什麽是純正的基督信仰一文。

    ReplyDelete
  5. 有一位牧师曾经说过,耶稣基督如今天在世,恐怕会被教会再钉十字架!为什么?

    ReplyDelete
  6. 我覺得我的表達有些錯誤,我並不是反對基督教有教義或"真理"這件事情,事實上我肯定三大信經的存在,這些信經是我們信仰的基礎,只是我不覺得這些條文一旦定下來後就沒有在討論或詮釋的空間

    ReplyDelete
  7. Amen to your discussions! I agree that God is bigger than our Christian dogma. I think God is greater or equal to God's Word, God's Word is greater or equal to the Bible.

    ReplyDelete
    Replies
    1. I think God and God's Word are Father-Son Trinitarian relation; God's Spirit works to make us understand it through the Bible.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