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1, 2016

基督教在亞洲的傳播

本文內容主要取自《宣教心視野課程》(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的歷史部份。Scott Sunquist博士是Fuller神學院跨文化系的教務主任。他把基督教向東方傳播分為以下五波。

第一波是隨著波斯擴張,猶太背景的基督徒攜帶他們的貨物,經由絲綢之路和海運,去到中亞和印度,把彌賽亞的信息傳開了。基督教在印度遇到種姓階級制度,極大地侷限了基督徒的見證。傳說使徒多馬在印度殉道。

當時的波斯是羅馬的大敵,所以這些說敘利亞語(亞蘭語的一個方言)的基督徒在亞洲建立教會,不僅和說拉丁語的羅馬教會無關,同說希臘語的東正教接觸也很有限。這些波斯的基督徒從異教歸主後很火熱地傳福音,有自己的修道院。

波斯的基督教修士於第七世紀曾經來到唐朝的京城西安(長安),基督教被皇帝接受為國教傳開,把經文翻譯過來,有781年豎立的「大秦景教」紀念碑為證。只是景教的禮拜和唱詩都保有敘利亞文,隨著改朝換代,一切外來宗教都遭到逼迫,景教就不再流行了。

第二波很小,就是十三世紀方濟各修道會進入蒙古,也進入中國。中國被蒙古帝國征服,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和他孫子(元世祖)忽必烈並不反對所遇到的各種宗教,所以方濟各會的修士得到允許在中國傳教,不少蒙古人受洗。元朝統治中國不到一個世紀,倒台時那幾個天主教的會堂也跟著散了。

第三波是十六世紀的耶穌會,跟隨葡萄牙和西班牙帝國的航海擴張來到亞洲。耶穌會採取了尊重本地語言和文化的策略。修士利瑪竇學習漢語和文化,用漢語來解釋教義,比如用「天」和「上帝」來表達神等等,同時還帶來地圖製作、幾何計算等等新技術。他也容許中國信徒繼續祭祖,解釋為十誡中的第五誡,即孝敬,而不是拜偶像。可是,教宗和天主教的其它宗派都不同意祭祖。

第四波是十八世紀新教的宣教士,將全本的聖經翻譯成50種亞洲語言,還有另外14種語言只翻了新約部份。他們推動文化教育、提供醫療服務,引進其它現代科學,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社會風俗習慣、服裝等等,統統當作福音信息的一部份。新教成功的地方在於興辦文化教育,而且福音的推廣主要是靠本地人--讓中國的牧師來開佈道大會和作教導等等。

Sunquist博士說,新教的宣教士在亞洲的工作遇到很大的張力,就是西方的知識和文明進步是否傳福音的必要部份,抑或是有聖經和最基本的教育就行?有人列出西方思想的許多前設,認定為真理,從來不省察,這些前設都用來包裝了所理解的福音。我個人覺得西方人與亞洲人最大的不同思想前設就是看待事物的個人主義鏡片。

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有許多優點。但是,每個人都需要被神判定為清白無罪;每個人都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他的家人和孩子;個人得救就是稱「義」,不必對任何人盡關係方面的義務;每個人必須為自己作正確的抉擇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西方的思想觀念,不能被聖經證明為正確。

其實聖經用pas來代表或修飾「人」的時候,英文通常翻為everybody或all people,他們的理解是包括了所有人或每一個人,但中文大多正確地翻為「萬人」,即許多人。正如我們現代人常說「大家」,未必是所有任何人的意思。想想就知道,亞拿尼亞對保羅說「你要對pas人為耶穌作見證」,他怎麼可能是指世界上所有的人呢?神沒有給保羅機會。我相信神「願意pas人得救」也是一樣,不代表普救論正確。西方人戴著個人主義的鏡片,對這些經文有很多掙扎,亞洲人卻不必,因為希伯來文化和亞洲文化相近。

第五波是亞洲基督徒向本國的其他族裔和鄰國的同胞宣教。他們克服原有文化中的宗教勢力,大大擴展人數。印度、韓國、馬來西亞、台灣、中國、新加坡都有宣教士出去,積極地在異地他鄉傳福音,中國甚至有「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運動。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