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4, 2019

猶太人寫的但以理書導論

本文内容取自The Jewish Study Bible,翻譯時稍作了評論和解釋。

但以理書的成書時間大約是主前164年,是希伯來聖經中成書最晚的。然而它所講述的卻是主前第六世紀強大的巴比倫、瑪代、波斯王國的故事。但以理這個名字出現在以西結書14章和28章,顯然是古代傳說中的一位英雄和智慧人物。

在但以理書中,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成為普通猶太人在巴比倫的被擄社區中向上帝忠心的榜樣。但以理被提拔為巴比倫王國的重要朝臣,這卷書的無名作者寫出了猶太人在外邦國王統治下所面臨的挑戰。

文字和結構問題:這卷書由兩個文學體裁不同的部分組成,相信來源是不同的。前半部分1-6章用第三人稱敘事法,記下了關於聰明猶太英雄的六個朝庭故事。後半部分7-12章由四個啟示異像組成,用第一人稱說出一個關於歷史災變的信息。

前半部分書卷是流傳一兩個世紀之後收集起來的,而後半部分很可能是一個人的寫作結果,可以確定在馬加比起義的最後一年(主前164年)。作者把這兩部分綜合在一起,成為一部啟示文學作品,貫穿全書的主題包括:神掌管歷史,勝過外邦君王;忠心於神的特別智慧亮光;英勇順服神甚至不怕死的思想。

但以理書7-12章是希伯來聖經中唯一的天啟文學,雖然以西結書和撒迦利亞中也有天啟文學的成分,但仍屬先知的詩歌體裁。在但以理書之前和之後寫的一些猶太天啟文學作品都沒有收在希伯來聖經之內。

但以理書的另一特色是用了兩種語言(當然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也是),從2章4節的後半句到7章結束是亞蘭文,這和前述的全卷兩大部分劃分無關。到底是收集到的原始資料本身就包含了兩種語言,還是其中一部分翻譯成正規的希伯來文,學者們意見不一致。

歷史和政治環境:但以理書的前後兩部分都強烈反映出周圍的帝國環境,都熟悉整個地區的政治歷史:巴比倫王征服了耶路撒冷,於公元前586 年摧毀了第一個聖殿,將很多猶太人擄到巴比倫。

同時期有瑪代帝國在巴比倫東邊。波斯帝國的古列王起來,先征服了瑪代,然後於公元前539年征服了巴比倫。瑪代和波斯在猶大地區有時被看為一個聯合的帝國。

波斯君王—前面四位分別為古列、岡比西斯、大利烏、薛西斯—對猶大百姓的治理比巴比倫王仁慈,古列鼓勵他們回去重建聖殿,第二聖殿花了5年建好,是在公元前515年。波斯的寬鬆治理持續到公元前332年,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了波斯,建立了新帝國。

亞歷山大死得早,他的龐大帝國分裂為好幾個希臘治理的帝國。和但以理書有關的國家有:位於敘利亞和巴比倫地帶的塞琉古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猶大地處兩大帝國的夾縫中間,這些帝國的興衰對耶路撒冷的影響很大,猶大常為效忠哪國而爭議。

公元前二世紀初,塞琉古帝國掌控了猶大,之後發生了政局變化,他們的王就把注意力放在掌控耶路撒冷聖殿上,裡面存有很多金銀。但以理書11章詳細描述了塞琉古帝國(北方王)和埃及托勒密王朝(南方王)之間的衝突,雙方曾有聯姻關係,塞琉古二世曾入侵埃及等等,32-35節描寫的就是猶太人的馬加比起義—他們是“民間的智慧人”。次經中有兩卷馬加比傳記,可以作為對照說明。

學者們指出,所有的天啟文學作品都有個特點,但以理書也不例外,就是全部的準確“預言”都是在事件發生之後寫的,然後聲稱作品是幾個世紀之前就寫了密存下來的,如此聽眾就相信卷中所預言的未來事件。

根據JSB,但以理書的異像說的許多“預言”都相當準確地在近東歷史的希臘帝國時期找得到--安提約古四世篡奪了塞琉古四世的王位,他的名號Epiphanes意思是“神顯現”,他在聖殿設立新的獻祭規條因而褻瀆了聖殿等等。然而從11章40節開始的“末期”預言就沒有歷史旁證了--所預言的大戰和“結局”並沒有來到--這說明但以理書的成書日期是36-39節所描述的真實歷史事件發生之時。

猶太傳統中的但以理書:別忘了猶太人不信耶穌。JSB對於這卷書最後一章要求聽眾等候1290或1335天的結局到來日子沒有解釋,可能是當作天啟文學作品的不準確預言(很多天啟文學作品沒有收進正典)。但早期的猶太教和昆蘭社區那群在曠野等候彌賽亞到來的人顯然相信這卷書是先知書。

初代教會的基督徒相信他們在但以理書中看到有關耶穌的預言,第7章有人子駕著天雲而來並得了權柄等等,拉比們不接受。在馬加比起義失敗之後,他們更不願意接受但以理的預言,特別是關於末世的預言。

猶太人把但以理當作一位預見未來的先見,而不是傳上帝道的先知。另外,據說他們也不太喜歡但以理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的關係似乎還不錯這件事。又因為這卷書成書很晚,所以猶太教把但以理的傳記放在“聖卷”部分,而不是先知書。

基督徒把但以理書歸在“大先知書”部分,與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的先知書並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