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10

身份應該是自我觀

英文的Identity這個字我們一般把它翻譯成“身份”。我們常常談論“在基督裏的身份”。可是由於文化的差異,西方文化中的“身份”與亞洲文化中的“身份”意思是不一樣的。對於歐美這些深受希羅文化影響的民族來説,一個人的“身份”是他實際上對自己的看法,或是關乎自己的一幅畵,包括自己的品格、個性、目標、成就、喜好。所謂take an identity,意思是採用某种方式看自己,信了主的人被鼓勵take an identity of child of God,就是看自己是個神的孩子。追求個人感覺良好是這個文化的重要價值。(詳見Richard Nisbett所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第3章,Living Together vs. Going It Alone。)

而亞洲文化呢?一個人的身份代表別人對他/她所接納的看法,或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別人看到什麽呢?主要是外在的地位、名聲、成就、表現等等。個人的感覺大概是最不重要的事情之一。只要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只要自己受到接納,只要自己符合周圍其他人的期望,感覺也許就會是良好。亞洲文化的最重要價值是表現得與他人和諧相處。我們是否會自告奮勇把自己的天賦貢獻出來,完全要看環境、看情況,因爲與發揮才幹相比,同人和諧相處是更加重要的東西。

如此説來,identity最好翻譯成自我觀,才能反映出保羅所說“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的精神。若是我們能夠從内心常看自己是基督捨命找回家的孩子,是父神所喜悅、所照顧、所器重、與祂兒子已經聯合的愛子,我們的行爲相稱就不困難,這叫作住在基督裏。

一個人的自我觀必然反映在其行事爲人裏,所以從行爲常常能夠了解一個人的自我觀和他/她對世界的理解,可是行爲並不是一個邏輯上的充分條件可證明這人與神的關係。好比一個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她一定表現在行爲上,與母親的身份相稱。假如她請一位保姆來照顧孩子,她會惦記著。這位保姆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行爲表現可能與母親一樣,可是她不會在離開孩子的時候好像母親那樣掛記不放心,因爲她不把這孩子看為自己的孩子,表現只能與保姆的身份相稱。既是神的兒女,和基督同作後嗣,就要從情感上去體會基督與天父的關係。如果我們有機會與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不尋求效法耶穌與父的情感,他的行爲就是無法效法的。

5 comments:

  1. We are not defined by our sin, we are defined by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God the Father through His Son.

    ReplyDelete
  2. Chinese understand status, we always confuse identity with status, because we don't understand identity. It is how you view yourself among people!

    ReplyDelete
  3. 翻译要看上下文,有时要翻成身份,什么都不能千篇一律. What I see is a need for Chinese mind, we tend to pay attention to performance while ignore emo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at ultimately affects our spiritual growth, because we think we know so much about 住在基督里, but emotionally we are not feeling it.

    ReplyDelete
  4. 健康的自我觀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和健康家庭的基礎,有些人可能覺得談“自我”不屬靈,因爲他們不曉得,“在基督裏”本身就是一個嶄新的自我觀,而“心意更新而變化”指的就是把舊的不健康的自我觀換掉,恢復神造我們的樣式。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