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30, 2016

慕道友可能不明白的教會用詞

有些人就愛抱怨教會中的慕道朋友,這麼多年了怎麼還不決定受洗!其實很可能他們那些聽不懂的詞是不好意思問的。

我每次邀請未信主的朋友來教會「參觀」咱們作禮拜,總會替他們聽聽看看。不消說,我發覺在他們耳邊稍為解釋一下常常是必要的。在教會環境中,弟兄姊妹對很多話都習以為常,不覺得奇怪,其實外來的人恐怕都是在胡亂猜測,不知道那些話是甚麼意思,產生誤解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如果這人繼續來訪,就可能會遇到機會聽解釋,不然的話,那些屬靈的「黑話」足以讓人放棄對一份寶貴信仰的追求。

今天看到一個人分享他在教會長大,有些歌詞和常用短語曾讓他很驚恐,因為作為小孩子是根本不懂的。我在這裡記下他的分享,看看如何能夠讓大人小孩都能比較明白。

被殺的羔羊:基督徒都明白,耶穌是「上帝的羔羊」,他被釘了十字架,然後復活作王了。不過牧師們很少講解啟示錄,我們有詩歌頌讚「被殺的羔羊」,祂配得榮耀和尊貴,就是從啟示錄五章12節來的。對於初來乍到、不知道底細的人來說,歌頌一隻已被殺死的小羊羔卻是不可思議的。他們從我們的頌讚歌詞,大概可以猜到耶穌基督就是「被殺的羔羊」,他現在天堂接受敬拜。英文更糟糕,the lamb that was slain給人一個血淋淋的圖畫—教會畫冊上那些小羊羔多麼可愛,兒童不宜!

我們的慕道朋友會想:耶穌頭銜不少,為甚麼要專門唱他是羊羔和他被殺呢?為甚麼一定要「被殺」才配得榮耀尊貴呢?很奇怪。其實很多基督徒,甚至教會的長老、執事也未必答得上來這個簡單問題。就是神學家,他們的答案恐怕也是各式各樣,因為啟示錄本身就很難懂,裡面充滿了象徵符號,而我們缺乏對那個寫作時代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歌唱被殺的羔羊,能夠假定人人都知道耶穌已經復活作王嗎?歌中沒有唱,牧師沒有講,恐怕祂復活了沒有,答案如何對很多信徒是沒有差別的。這不是很要命嗎?耶穌若不曾復活,卻在天上受敬拜,這和咱們華人文化中,別的英雄人物死後立個牌位受敬拜有區別嗎?我懷疑有人會覺得拜耶穌可以接受,是因為只不過是多拜一位而已。還好,華人會眾唱這首歌不多。

寶血洗淨罪污:這是新教所強調的代罰教義的精簡說法,不能假設聽見的人都懂得是甚麼意思。其實就算是基督徒,不明白或誤解這句話的也大有人在。人人都有「罪污」還好辦,因為人人都犯了罪,耶穌的十字架流血捨命到底如何「洗淨」,大多數人都說不清楚了。小孩子看見washed in the blood自然更會覺得困惑。

這個觀念在希伯來書九章有解釋,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身體在血裡面「洗」。祭牲的血怎樣達到潔淨的功用呢?不是被殺的祭牲替不潔的人受懲罰,乃是要取那血灑在不潔的人身上,他就成聖/潔淨。當摩西描述人在神面前不潔淨、需要獻祭時,其實主要不是講道德上的污穢,乃是禮儀上不適合近前敬拜的情形。耶穌流血是同樣的功用,但更加有效:一次、永遠、且為所有希望到神面前來的人都潔淨了。那個翻成「贖罪」的make atonement其實翻為「潔淨」才更貼切,詳細請看我的另一篇學習筆記

希伯來書9章22節: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這節經文很多時候被斷章取義地理解為支持一個神學上的代罰理論(penal substitution theory):上帝不能白白赦免人的過犯,祂必定嚴厲懲罰,不見血不赦免。這完全不合乎聖經,我有不少學習筆記反駁那個代罰論,歡迎搜索我的網誌。簡單說來,不取血就不能成全潔淨和悅納的禮儀。在這個意義上,耶穌在十字架上流出的血打開一條道路,讓我們可以得到潔淨和悅納,藉著一個「盟約」來到上帝面前--赦罪只是敬拜蒙悅納的一部份。

重生得救:新教的基督徒大多把重生得救當作一次性的事件,而不是當作一條道路要認識上帝和跟隨祂。所以對於踏入教會的非信徒來說,你想要說服他「得救」的必要性很不容易,牽涉一大堆到底甚麼叫作「得救」的解經,但他很容易體認到自己尚未屬於這個群體的味道。我建議咱們基督徒不要把「決志」的禱告或受洗當作一道門,來分別誰已在門內、誰還在門外,乃把尋求認識上帝當作一條道路,大家同走在一條道路上,有義務互相幫助。

還有我們「不屬於這個世界」,魔鬼「好像吼叫的獅子」,如此等等,許多是形象比喻,希望每次提到的時候都有點解釋。你如果帶朋友拜訪英文教會,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解釋,比如On fire for God,是比喻為上帝大發熱心,the Holy Ghost就是聖靈,guard your heart就是保守心思意念純淨,等等。

Tuesday, June 28, 2016

美國人的居家祝福經文

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朋友,搬入新居,有哪些經文可以用來祝福,使居住者安康呢?今天看見一個人列出七處美國人最常用的經節,我列在下面。

一、讓家裡有平安:「願這一家平安」是主耶穌差遣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傳道時,教他們無論進哪一家,首先應該問候的話(路加福音十章5節)。

二、祝願居住長久:「我已經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為你永遠的住處(王上八章13節)。」這句話本來是所羅門蓋造聖殿之後,在獻殿禮儀上對神的禱告詞。顯然很多美國人把這節經文應用在人的住處,作為祝福,因為英文中的「殿宇」就是house,和人的住處是同一個字。

三、祝願全家平安:「願你平安,願你家平安,願你一切所有的都平安(撒上廿五章6節)」。這麼美好的祝福,最初是大衛吩咐人問候那個大財主拿八時說的話。可惜惡人拿八因為吝嗇,沒有福份消受。

四、努力作工、建造房屋:「要先有謀生的把握,又預備好田地,然後再建造房屋,成家立業(箴廿四章27節)。」這句箴言中的house其實並不明確,是指住房還是指家室?所以各版本翻譯得不同。NET的註腳說,如果是說住房,這句箴言就是教導人先要在經濟上穩固才建造房屋,如果是說家室,就是勸人先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才成家。用這句話作祝福的人顯然忽略了勸告的語氣。

五、歡迎神來到你家:「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代下七章15-16節)」。這裡再次把神對所羅門說的話,即祂關於聖殿的應許,應用在我們的住房。原因和第二項同樣,「殿」就是house,於是這節經文就可以理解成:神應許住在這家裡,並常常看顧這家。

六、願神保持你家安全:「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六章24-26節)」。這是耶和華吩附摩西傳給亞倫和他的祭司後代為民眾祝福的話,我常聽見牧師在禮拜結束時用這幾句話來祝福,當然可以用來鄭重祝福某家庭安全。

七、讓聰明智慧作你家的基礎:「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箴廿四章3-4節)。的確蓋造房屋、佈置舒適需要很多智慧聰明,自由的美國小康家庭都深有體會。

看來,美國人很會引用聖經來祝福自己的家庭。我們華人基督徒呢?至少可以向神作如上的禱告吧。我最喜歡第六項,亞倫的大祭司祝福。

Saturday, June 25, 2016

川普作過了決志禱告?

一個月了,其他的共和黨競選人已經紛紛退出初選,川普顯然贏了初選。但共和黨還沒有正式提名川普作他們這一黨的總統候選人,很多受人敬重的共和黨領袖對於支持他很猶豫,主要是這人在初選時的一些言行很不像話。

據說有不少福音派的基督徒選川普,可是福音派受大家敬重的領袖,公開表示支持川普的卻寥寥無幾。這星期有好幾百位福音派領袖會見川普,大概是希望能夠在媒體的那些負面報導之外多了解他一些吧?

果然,他們似乎聽說川普最近得救了,「建立了和基督的關係」。這個福音派都聽得懂,根據愛家協會的創建人James Dobson的見證,他本來是批評川普的,現在對大家說,他相信川普made a commitment,現在是baby Christian,因為他認識那位最近帶領川普作了決志禱告的人。

或許川普對這些福音派領袖作了「得救見證」?很聰明。福音派就吃這一套,個人得救的決志比任何社會公平公義、歧視和不平等問題都重要,不然美國的種族隔閡問題早就不見了。川普不是曾說他因為沒有犯錯,所以從來都不必請求上帝饒恕嗎?現在他決志悔改,舊事已經過去,都變成新的啦!--不必看到行為改變,也不必向他所得罪過的人道歉…

川普曾經說他屬於長老會,但星期天從來不在任何地方作禮拜,所以人們不相信他是基督徒。這次他對福音派的領袖們說了甚麼,以致大家都對他開始抱希望了呢?據報道,他說:I’ve been a Christian, and I love Christianity and the evangelicals have been so incredibly supportive, Don’t forget, when I ran, and all of a sudden I went to states that were highly evangelical, like as an example, South Carolina, and they said, ‘Well, Trump won’t win this state because it’s evangelical’ … not only did I win, I won in a landslide.

川普的話翻譯過來:我一直都是基督徒,我愛基督教,福音派對我一直都那麼支持。別忘記,我竟選去到一個高度福音派的州,比如南卡州,他們說,「嗯,川普在這個州不會贏的」…結果我不僅贏了,而且贏的一面倒。...

拜託!再不能更加功利了--人家選他,他就受到感動決志。可一個決志禱告就行了?所有那些公開報導的事情,包括川普「大學」詐騙案件,包括關於對法官的種族主義叫罵,包括對女人的不適當評論,關於拒絕公開自己的年度報稅表…我們需要看看他的態度有甚麼改變沒有。為甚麼呢?如果那麼多人集體訴訟他的商業詐騙,那個決志禱告也完全可能是詐騙,是不是呢?

Thursday, June 23, 2016

聆聽黑人婦女和孩子的分享

他們生活在美國。但他們感受到的世界是那麼地不同--無論走到哪裡,更多地受到懷疑,幾乎沒有警察的保護,走在街上必須格外小心,...天啊,因為他們祖上曾經是奴隸?





我們黃種人好多了,尤其住在西部。不過,作為基督徒,我們似乎都沒有注意去結交黑人朋友。即使住在同一個小區,即使我們的教會中也有幾位黑人...我前次稍微談到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值得思考。咱們教會應該能做夠點甚麼吧?

Monday, June 20, 2016

Eucharist:聖餐的意義

前次我在介紹天主教信仰傳統的時候提過彌撒,即我們新教稱為「禮拜」的感恩祭(Eucharist)。這每一次感恩祭的高潮就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同領祂的血。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呢?天主教的理解是最傳統的,我曾介紹一首美妙的聖詩,唱出了對「同領」基督的感恩。到底怎樣同領?有三種不同的解釋。

對於很多信徒來說,這個聖禮可能很像是變魔術:一位受敬重的聖職人員,即priest祭司(中文翻「神父」),咕咕噥噥說一串拉丁文,就把普通的麵包塊和飲料變成了實際的基督身體,領受的人再次得到避邪式的保護,罪得到潔淨,神得到滿足,神父祝福的禱告有著特別的功效和能力,正義的力量起來掌控,眾人皆大歡喜。

當然,你如果問天主教的神學家,這個理解不太準確,但從中世紀到今天,很多普通信徒都以為如此,這比異教的某些迷信似乎沒有強多少吧?

到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時候,這種神學整個受到挑戰。改革派中有一派比較極端的,決意拒絕任何帶有異教魔術成分的神學解釋,堅持否定一切羅馬教廷關於祭司/神父權柄的教導,於是有了聖餐的「紀念說」:瑞士改革家把這聖禮僅僅當作象徵記號,提醒「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這一歷史事實。他們堅持說,思想這一事實所得到的屬靈益處,比起你原先吃聖餐麵包得到的益處是一樣的。

華人教會很少注重禮儀傳統,所以絕大多數都教導聖餐的「紀念說」。賴特博士挖苦說,真的,你默想而吃餅,總比不默想而吃好多了。

除了「變質說」和「紀念說」,還有一種折衷的解釋,叫作「合質說」。透過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我們擘開面包來分享基督的身體,紀念祂,好像耶穌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而耶穌的臨在是真實的,不只是用餅和酒來作象徵而已。

賴特博士似乎比較贊同這種解釋,他說這有些像猶太人紀念逾越節的聖禮拜餐,說「就在這一夜,神帶領我們出了埃及」,於是用餐的人模擬古時的以色列百姓。他說在聖禮的世界中,過去和現在是合一的,而且這禮儀還指向未來。以色列盼望一個未來的解放,賴特說基督徒是主在基督裡的新創造,耶穌捨了自己給我們吃喝,而我們應該盼望的是,未來在新的世代中與主合一。

更多細節的解釋,請參考賴特的Surprised By Hope一書273-275頁。

Saturday, June 18, 2016

詩歌: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

我很喜愛這首詩歌,真的,從第一次唱就感到歌詞很有共鳴。作為教會的一個群體,這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應該多唱。而且我們應該多思考,我們眼前的社區、我們的國家、甚至我們的教會和福音機構,還有哪些黑暗需要掃除?偏見和歧視、自大和麻木...我們不動手,等著上帝從天上帶來公義的新治理,合理嗎?



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能使人心回轉歸正;
這故事真實又美妙,滿有平安與光明。

(副歌)因黑夜必要轉為晨光,到正午更顯得輝煌,
基督國度就降臨地上,全地充滿愛與光。

我們有一詩歌唱給萬邦,能使人心向主歸降;
這詩歌能勝過罪惡,能粉碎利劍矛槍。(副歌)

Thursday, June 16, 2016

社會心理:關於贏取和冒險

今天看見一篇文章談論一般人的得失心理,有趣。文章是《紐約客》雜誌的專欄寫手James Surowiecki寫的。

他說很多人看避免或撈回損失比贏取利益重要。比如說,你如果拿$50送人,或送給他一個打賭的機會,說有50%的可能性贏取$100,另外50%的可能性得到$0。大多數人會選$50,不要打賭。 但你如果反過來,宣布說你現已經損失了$50,但你有個機會打賭,50%的機會損失會提高到$100,另50%可能找回損失,很多人會選擇打賭一下,希望有機會撈回損失。

據說很多炒股票的人就是這種心理:在面臨風險的時候,雖然將來有可能得到更高回報,還是願意收取現在已經賺得的利潤。但若現在已經損失了,那就打賭一下,要看那股票價格是否還會漲回來。

我看人對於信仰的態度是否也有點類似:我寧願持守現在已有的信心和傳統,不想繼續學習和擴展境界--即使我可能有機會發揮更多的宣教影響力,但也有可能被人批評反對。但我現在若是一無所有,那我就願意冒險開發一下,看看這信仰是否真的對我有幫助。

Surowiecki說今年的政治選舉也同樣。川普喜歡強調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大的損失:奧巴馬總統不好,我們輸給中國人了、輸給墨西哥人了等等…選了他雖然是個未知數,有危險,卻有可能撈回損失,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至於川普的對手民主黨,他們就會強調選川普的風險:風險如果太高,打賭賺不回來,反而損失更大,恐怕還是不划算...

Monday, June 13, 2016

說說基督徒對奧蘭多案件的反應

佛羅里達州傳來驚人的自動步槍掃射事件。一個瘋狂的人拿槍到一個同性戀俱樂部,一次殺死49人,另外有53人受傷。殺手據說是個穆斯林,模仿ISIS的恐怖主義活動,地點是在一個同性戀俱樂部。這人三年前也曾口吐狂言,發出恐怖主義威脅,被FBI調查了好幾個月,大概沒有發現甚麼。這樣的危險人物本來不應該讓他買到槍枝,可惜槍枝管制法不力。

這樣的槍殺事件如果發生在教會或學校,人們都會與哀哭的人同哭,但是發生在同性戀俱樂部,基督徒的反應很複雜。我收到一封電郵,請弟兄姊妹禱告。禱告家人受安慰,同時還禱告同性戀人士悔改和得到神的饒恕!--這是從哪兒到哪兒?更有甚者,有牧師說那些人本來是該死的,他立即遭到其他牧師的責備

我們通常都把全家大小平安當作理所當然的事,可是LGBTQ社群(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人、或其他因不是「異性戀」而受到歧視的人),他們是我們的「鄰舍」,似乎得到的同情比較少。而且由於受到憎惡,他們其實是比別人更不安全的。基督徒倒似乎覺得他們的罪比別人的罪更加嚴重,不理會他們的難處。上次我注意到,咱們不少基督徒堅持把跨性人當作沒有跨性的男女,在公廁的事上給他們難堪。

我們有甚麼聖經根據,要對他們特別追討呢?在哥林多前書六章,保羅列舉一大幫人是「不能承受神的國」的: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嗎?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

你恐怕不能只讀其中兩個字,就斷定同性戀比別人更加需要悔改吧?姦淫和淫亂列在最前面呢,把偷竊的、貪婪的、辱罵的都算上,很多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別處的經文也差不多,比如提摩太前書第一章,同性行為的罪總是和異性行為的罪並列譴責。咱們憑甚麼專門歧視排斥某些人呢?禱告悔改吧。

Friday, June 10, 2016

天主教的大公信仰

今天看見另一位基督徒Albert Little寫文章,說他為甚麼從新教歸向大公教會,就是中文翻為「天主教」的那個基督教最大的宗派。他提到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時期,法國有位聖徒名叫Francis de Sales,寫書傳道,到處向人解釋大公教會的信仰,成功帶領不少新教徒回到大公教會。Little引用這人的話說,「你如果知道大公教會實際所教導的內容,就不會離開了。」

果然是嗎?我現在知道馬丁路德當初改革的時候,並沒有想要離開大公教會另立山頭。那麼後來擁護改革的信徒離開都是因為誤解?下面是幾條我們當代信徒的確有誤解的地方。

首先,天主教徒並沒有敬拜瑪麗亞。我們以為他們除了敬拜耶穌,同時也敬拜瑪麗亞。實際上,她是受到「敬奉」,而不是敬拜。這兩樣有甚麼不同呢?因為瑪麗亞在救恩歷史上地位特殊,所以基督教會在前面1500年中,都請瑪麗亞為我們禱告。這是傳統,聖經根據就是約翰福音第二章,在耶穌行第一件神蹟之前,瑪利亞在那裡替婚宴的主人家向耶穌代求。

所以當天主教徒說他們「向瑪麗亞」禱告時,意思不是說瑪麗亞會應允禱告,而是說她會替人向耶穌代求。在基督教傳統中,「信徒相通」是另外一個相關的重要信念,就是活人死人、古今中外的所有信徒,都是和基督聯結為一,都在靈裡相通的,而且我們相信死了的信徒比較靠近主耶穌。

其次也是同樣道理,天主教徒不是敬拜聖徒,他們只是相信眾位聖徒能夠在天上為他們代求。這個相信死人能夠為活人代求的傳統,從最早的基督教會就有。連我在母親過世以後,都會很直覺地相信她在天上會繼續為我們代求!

我們第三個對天主教的誤解是關於「聖餐」。我們中文把communion翻譯成「聖餐」,完全失去同領主的身體、主的寶血的意味,只剩以吃來「記念主為我捨身」。天主教卻完全按照聖經字面來理解這個禮儀:「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立約的血…」。1500年的教會傳統,馬丁路德改革時並沒有企圖改變對這禮儀的理解。我們把這個傳統理解稱為「變質說」,就是相信祝謝過的聖餐餅和杯,每一塊、每一滴都真的變成了基督的身體和血,並且在信徒領這餅和杯的時候,基督真實地臨在和祝福他們。

我們自然看不見那餅和杯真正變了,化學分析很可能表明沒有變,但信心是不憑眼見的,不是嗎?神的靈我們從來都沒有看見是甚麼形狀,但我們堅信祂時常臨在。天主教對聖餐禮儀這樣的理解有甚麼聖經根據呢?耶穌在伯利恆出生後放在馬槽裡,一個餵養的器具,因為祂的降世為人真的是天上的嗎哪,是給我們吃了真正能夠(靈裡)飽足的。

我們福音派那麼重視接受耶穌為主,人家天主教每次作禮拜都體驗這一接受耶穌恩典的奇妙過程。真是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工夫!

可能是因為我們不強調信徒相通的觀念,在天主教神學中,彌撒的全體合一觀念我們也不強調。天主教把整個的禮拜過程稱為彌撒,彌撒是拉丁文的「感恩祭」,英文叫Eucharist。彌撒包括了唱詩、禱告、講道、奉獻、祝禱、領聖體(即聖餐)、祝福。

由於耶穌的十字架犧牲是一次為所有人最後成就的,他只死一次,所以天主教的彌撒是被理解為:天下所有古今未來的信徒和天使一同,重新體驗這「同領」基督,共慶勝利的過程。我們新教對作禮拜和領聖餐的理解,也算是紀念,但是少了這個重要的普世大公教會合一的觀念。有一次我聽見一位牧師講道,說天主教的聖禮每次都把耶穌重釘十字架,現在看是亂講!

另外,天主教的「神父」,在英文中是priest,即祭司。我們看電影,看見天主教信徒認罪/告解要到神父那裡去,就不以為然--我直接就可以向耶穌禱告了,為甚麼需要通過神父?但是在天主教的神學裡,神父是替基督行動的人。餅和杯是耶穌所祝福的,神父祝福那餅和杯。在施洗禮儀中、在禱告中、在摸油醫治禮儀中,神父替耶穌祝福眾信徒。你不必頭腦中想像的確有耶穌來同在,神父就在這些聚會中站在祂的位置。

神父們可以這樣做的聖經根據就是,耶穌曾給了祂的門徒/使徒權柄,去赦罪、去祝福、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等等。所以當神父(祭司)對一個前來告解(即認罪)的信徒說「你的罪赦了」,那就是真的赦了,因為他有那權柄。神給了信徒一個真實有形的教會,讓信徒可以真實地來體驗這些屬靈的真理,不是很好嗎?或許中文就是應該說「祭司」,而不是說「神父」。

Tuesday, June 7, 2016

羅馬書最後那一章

羅馬書一共有16章。最後那章是一大堆人的名字,咱們平時不會仔細去看。既然第一章保羅說這是寫給羅馬教會的信,我們就假定那些保羅所提名問候的都是羅馬教會的人。可是,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從來沒有去過羅馬,怎麼會認識那麼多人呢?

今天上林榮華教授的羅馬書課程,他很仔細地介紹了學者的文本分析考證,包括盧龍光在《論盡羅馬》一書中的分析,得到結論說那些人名很可能是以弗所教會的。很有趣,我在這裡把課堂講課的內容復述一下。

這羅馬書的寫作目的,正如15章末尾部份所示,保羅希望將來有機會去西班牙宣教,能夠得到羅馬教會的贊助,所以保羅希望能完整介紹他的外邦宣教神學和做法。這信很可能同時也抄送給包括以弗所教會在內的其他教會,目的是解決他宣教所遇到的問題,即一路被耶路撒冷教會的人跟隨,信主的外邦人都被勸說接受割禮的問題。

根據現存的古抄本考證,現存的羅馬書有三種抄本:1-14章,1-15章,1-16章。至於最後那三句頌讚的話,有些抄本是寫在14章之後,有些抄本是寫在15章之後。那些堅持「聖經無誤」的人最不喜歡面對這些不同抄本--抱歉,請你不要把聖經的權威建立在文本字句抄傳上,解經時尊重聖經的歷史和背景,按照聖經的教導去行公義、施憐憫、謙卑為人,才是堅持聖經權威的正道。

怎麼知道16章那些人可能住在以弗所呢?首先,保羅問百基拉、亞居拉的安,又問在他們家中教會的安。可是這對夫婦早已離開了羅馬,是住在以弗所,在那裡與保羅同工幾年,這是使徒行傳18章記下來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6章問安時,替亞細亞的眾教會、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裡的教會,向哥林多教會問安,那信是從亞西亞寫了,跨過愛琴海送到哥林多的。可見這對夫婦的確住在屬於亞西亞省的以弗所。
其次,使徒行傳記說保羅後來被押到羅馬,在羅馬住了兩年,卻沒有提到百基拉夫婦也回到了羅馬,不然的話很難想像保羅寫信問候他們,去了卻沒有和他們聯絡,再度合作同工。最後,提摩太後書寫作很晚,應該是保羅住在羅馬時寫的,信中請提摩太幫他問候百基拉和亞居拉平安,可見他們不在羅馬,很可能還在以弗所。羅馬本地見面無論有多不方便,他都沒有必要請遠方的提摩太幫忙問候吧?--那個時代寫信是相當昂貴和不方便的事。

「…問我親愛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亞西亞是歸基督初結的果子。」嗯,保羅沒有必要對羅馬教會不熟識的人提亞西亞省第一位信主的人吧?除非那人也搬去了羅馬。但當地第一位信主的人繼續住在本地,幫助建立和牧養本地教會的可能比較大,因為會比較容易得到信任和敬重,發揮影響力。

保羅在這章還提到一些「親屬」,有幾位是保羅要向他們問安,還有幾位是保羅替他們向收信人問安。如果保羅好幾位親屬已經在羅馬了,其中還有兩位是有名望的使徒,那麼羅馬教會完全不能算作陌生。他所問候的人當中有一個人和他的母親,保羅說「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

這麼熟悉,如果這些人都住在羅馬,那麼他擴展宣教需要從羅馬得到贊助,完全不應該有任何問題吧?羅馬書作為一篇神學論證文,要完整解釋他的宣教理念,似乎頓時沒那麼必要了。但學者們認為,更可能的情況是:保羅把羅馬書抄送給以弗所他所熟悉的教會時,後面添加了16章。實際上,林教授指出,保羅宣教之初一心想要到亞細亞,被還聖靈攔阻,後來終於去了,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在以弗所有親屬。

保羅問安的人當中,有兩位使徒曾和他「一同坐監」。保羅會在哪裡與這兩人一同坐監呢?不會是在腓立比,使徒行傳16章說那次是保羅和西拉兩個人,沒有和別人一同,而且只關了一夜就釋放了。根據使徒行傳21章,保羅是在耶路撒冷聖殿獻祭行潔淨的禮,眾人被聳動時抓捕的,押送到這裡那裡,包括在該撒利亞,最後到了羅馬。保羅寫羅馬書應該是在他被捕之前。

那麼是不是保羅在以弗所坐過監呢?從保羅書信的字裡行間,不排除這可能性。比如在哥林多前書15章,保羅描述自己如何時刻冒險,其中提到「在以弗所和野獸戰鬥」,於是猜想他在形容自己坐監,因羅馬人常把犯人帶到競技場與野獸戰鬥。但保羅是羅馬公民,可能不會真給他這種刑罰。保羅的冒險歷程顯然還包括了百基拉、亞居拉夫婦不顧自己的性命救保羅,即保羅問安時所提到的--如前所述,百基拉夫婦是在以弗所的。

我們可以猜想是猶太人的公會把保羅關起來,因為那時的「監獄」未必都是羅馬帝國設立的。說不定是因為保羅傳道,告訴外邦人歸服主成為上帝的百姓不必受割禮呢!

Saturday, June 4, 2016

行公義、好憐憫、謙卑

彌迦書六章8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今天默想這句話的時候,頭一個反應就是覺得上帝對人的要求似乎很簡單。咱們基督徒是否把這事搞得複雜化了?我們似乎離開了行公義、好憐憫、和謙卑這些眾人容易看到表現的品質,很抽象地企圖判斷人是否「得救」,或叫作「稱義」,即被神接納。我們福音派特別喜歡考究人家是否作過一個「決志禱告」。

怎樣叫作與神同行呢?大概不是用個人內心的尺度來衡量。從這節經文,尺度是在眾人眼裡的。你公道嗎?樂意幫助弱勢群體嗎?或者很驕傲地定罪別人?與神同行的人當反映神的形象更多才對。可惜在世人眼裡,基督徒似乎特別缺乏這些特質。

有一個人寫文章,為我們介紹了現代有關行公義的幾個名詞,我在這裡用中文記下來幾條。全文請讀最近一期的Mutuality雜誌,Speaking of Justice一文。

特權(Privilege):是一套政治、經濟、社會優勢或權利,一個人擁有這些權利,純粹是因為他/她生於或屬於某個特定的社會群體,不是賺取的。比如婦女大多沒有男人所擁有的許多特權,她們很多時候需要特別地去爭取某些方面的平等對待;殘障人士除了生活不方便,其它方面也比別人缺少了很多機會等等。

權力(Power):權力和特權有關係,但不太相同。特權是在體制上的不公道,但是大家多少接受和認可。但一個人為了某些利益去壓迫另一個人,則需要動用權力,去得到自己所要的。擁有特權的群體通常也擁有社會權力,來執行體制上原本就不公道的要求。人若單單對某人或某群體有成見,他們若是沒有權力,就無法影響事情的結果。

權力是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假如婦女沒有甚麼權力參與決策,男人的權力相比之下就太大了,他們可以反對改變,制定維持現狀的政策。主張社會公義的關鍵就是要求重新分配權力,因為從歷史上看,權力起初總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的,不是平等分享的。爭取公道對於持有特權的群體來說,往往是困難的,因為必須放棄特權,讓那原來受到壓迫、沒有權力的人享受同樣的權力。美國廢除黑奴制度是很好的例子。

體制上的不公正(Systemic Injustice):是有組織的壓迫、歧視、剝削一個群體。社會有法律、價值觀、風俗來支持或允許這樣的不公正。最明顯的例子是父權制,由男人來掌控產業、資源、法律政策等等,通常都不會自動考慮婦女的利益,或替婦女主持公道。在爭取男女平等的社會公義方面,北美的很多教會反而落在別人的後面

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歧視、文化歧視...這些歧視都因為人屬於某個種族或族裔,或因為人的性別,或因為他們的經濟狀況不同,或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文化,就從社會、經濟、政治上對他們不公正,有心理上的偏見,並且表現在生活或職場上。這些歧視有時候是人自己沒有意識到的。

看來我和我周圍的基督徒朋友們都擁有某些特權,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同樣特權的人不敏感,他們有特別的需要,我們卻視而不見、或無動於衷。我們應該好好反省,如何去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面對體制上的不公正,作光作鹽常常都不是自己心裡樂意就夠了。

Thursday, June 2, 2016

川普「大學」的官司

論到那些商業詐騙案,恐怕沒有甚麼人同情被告的。偏偏想要競選總統的川普,惹上這麼一起案件。

一開始我以為是別人在他的背後作手腳,那間所謂的川普大學要利用他的名發財,沒想到川普大罵法官不公,聲稱絕不低頭。可是現在有關那所冒牌大學的一些文件都公開了,向不懂理財的人高壓推銷那些講座等等,你隨便怎麼看,川普都沒有佔理,他怎麼那麼理直氣壯呢?

這個人怎麼聞都沒有基督徒的味道。價值觀不對頭。他不應該作總統。

有個川普「大學」的前僱員Ronald Schnackenberg,三年前作證,說川普那套營運純屬詐騙,有人把他的證詞放在網上,夠熱鬧的,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