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9, 2017

美國教會:再來一次改革?

500年前,馬丁路德起來反對當時教會盛行的「贖罪券」做法。所謂的贖罪券,是因為天主教相信,基督徒死後會因為一些罪在「煉獄」中先停留一段時期,待潔淨之後才去到天堂。但活著的信徒當時可以用金錢購買「贖罪券」,算為行善,能夠用來減少親人停留在煉獄的時間,早日進天堂。

教會後來用那些錢蓋了宏偉壯觀的大教堂,可中間難免有神職人員肥了自己的腰包。路德提出,上帝的恩典怎能用金錢購買呢?教會的腐敗可見到了極點。

在紀念路德宗教改革500年之際,單單把宗教改革當作神學教義辯論是不夠的。宗教改革的主要意義,現在看來是在於反對教會的錯誤,抵擋了當時教會的社會不公義行徑。(當時的德國是某種政教合一的情形。)

頌讚英雄容易,跟隨英雄足跡不容易。有一位美國牧師提出,當代的美國(白人)教會,有個最大的社會不公義問題,需要立即改革,就是教會中存在的種族隔閡和歧視問題。黑人教會和白人教會不打交道,我上次寫過一次,是因為我很震驚。教會怎麼會對嚴重的種族歧視和衝突問題沒有教導呢?尤其是美國南方保守和正宗的虔誠基督徒,在身邊發生的這些衝突中,他們的角色到底是甚麼?

教會中的種族隔離和歧視當然反映在社會上—自從幾十年來,我們的白人老大哥並沒有教導會友除掉歧見,伸手幫助黑人弟兄姊妹解決點困難,為他們伸張點正義,乃保持了漠視。--這需要一場改革!

Samuel Son牧師指出,美國從一開始就有白人主人和黑人奴隸,所以自然有白人教會和黑人教會,奴役和種族主義的理念世世代代傳下來。起初奴隸們在田野裡敬拜,不可能和白人主人一起擘餅。奴隸制廢除之後,黑人成為二等公民。在有些教會,黑人的數量如果增加太多了,就請他們離開。(這記在有些黑人教會成立的歷史上,比如African Methodist Church。)

Samuel Son牧師指出,至少有三個教義,在各宗派直接和間接為教會的種族隔離作出了貢獻,應該革除。

第一個是「含的咒詛」教義。這裡有些莫名其妙,其實是含的小兒子迦南了受到挪亞的咒詛,永遠要受弟兄的奴役。美國的基督徒將那個舊約故事更新了,應用在自己身上。白人教會用這個古老的教義為種族主義開脫,好像白人是上帝的選民,而黑人則永遠受咒詛、作奴隸。

我曾在Schofield 聖經中看到這個咒詛說法,後來出的解經書都譴責,說這是沒有根據和錯誤的學術理論。但是對於許多美國白人基督徒來說,他們仍然透過這個咒詛的鏡片來了解種族問題。

第二個錯誤教義是「福音主義」的教義,把救恩縮減成一張到天堂的門票,把永生扭曲成了一個未來的裝飾品。歸信基督的人不必為地上的社會病態焦急,也不必為生活煩惱,只要信靠耶穌,祂就會在末後解決你全部的問題。而對今天的腐敗,基督徒都沒有甚麼責任。

這樣的「福音」對生活安逸不愁的人還有道理,卻無法讓天天遇到危險、歧視,窮困沒有前途的人接受。

教會的第三個錯誤是崇拜個人主義的自由。你有自由意志來選擇合適自己的教會,找與自己同類的人一起聚會,這個權利神聖不可侵犯,誰都沒有權力告訴別人應該如何。你大概會選同族裔、同語言、不必接觸不同人群的教會,這就實現了種族的隔離。(即使同一教會有不同的族裔,恐怕彼此之間也缺乏交流,互不了解。)

為了取代上面的錯誤教導,Samuel Son牧師希望教會多教導人人都是按照上帝形象所造、並且受造平等的教義;多教導得救就是回到上帝百姓的群體,讓自己屬於上帝;多學習上帝的公平和饒恕;多教導教會是上帝的家,我們被收納為兒女,必須忠信和彼此學習相愛的道理。

如此,消除種族隔閡就會逐漸反映到社會。結束種族衝突是當下美國教會改革能夠帶來的復興。

Friday, October 27, 2017

離開基要主義的基督教教育

我們北美的華人教會大多持守「基要主義」牌子的基督教。問題是稍微鑽研一下聖經,就會發現「基要主義」的信念是講不通的。結果孩子們上了大學,接觸到真正的聖經人文歷史,就不得不修改觀念,否則無法持守信仰。

我曾經接受基要主義,接受了一些基本的神學裝備之後,不得不離開一些舊的觀念。那麼,在主日學課堂,或與弟兄姊妹交流的時候,如何能夠調整,離開基要主義呢?

首先,你的教導必須強調身體力行效法基督。耶穌生平十足顯出天父上帝的慈悲,祂不歧視社會中的邊緣人物,祂憐憫和伸手幫助和醫治他們,而不是定罪他們,告訴他們有地獄伺候。基要主義派則完全忽略社會公義平等的話題。

其次,不要宣傳說聖經故事全都是實際發生過的歷史,或者「聖經字句無誤」。先知約拿如果沒有真的在魚肚子裡面三天,約拿的故事就沒有任何教導的意義嗎?聖經中雖然反映出不少歷史,卻不是按西方現代標準寫的史記。古時的詩歌和現代一樣,充滿誇張形容比喻,不全都是先知預言,但上帝用這些話來教導!

第三,聖經的啟示是漸進的,要告訴我們上帝究竟有怎樣的屬性。也就是說,後寫的書卷比先寫的給人更多啟迪,最後基督耶穌將天父彰顯出來。對,我們要效法耶穌、跟隨耶穌的腳步,但不要說聖經回答了一切的人生問題,或形容它是一部現代人的生活守則--多妻制或男尊女卑等等都反映出當時的文化而已。

第四,上帝藉著耶穌拯救人,目的動機不是解決審判問題,聖經中並沒有一處說祂命定所有人下地獄。我們信是因為上帝的愛和眷顧,不是因為逃避地獄!並且,上帝的愛幫助我們起來改造世界,除掉邪惡和壓迫。用地獄威嚇來勸人歸主已對越來越多的人不靈光了。

第五,不要再教導人因犯罪所以其實一文不值,好像垃圾,倒要反駁這些謬論。我們的價值和成就、表現、外貌無關,而是與生俱來、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還有,必須教導弟兄姊妹有同情心,同情和接納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經濟狀況、不同族裔的人。努力去了解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而不是歧視、批評、懷疑別人。

最後,最重要的是教導人可以有自己的主見,可以提問,不必人云亦云。上帝的確給祂的兒女有自由的意志、思想、和情感。

本文參考了宣教學者 Benjamin L. Corey的文章,他是談論教育孩子離開基要主義,但我覺得教育成人原則也一樣。

Thursday, October 26, 2017

教會是否無意中助長了家暴?

Natalie Collins是一位年輕的Gender Justice Specialist,大概要翻成「男女平等的專家」吧。她這頭銜有意思,可能是因為她在CBE工作,一家專門藉聖經來倡導男女平等的基督徒機構。她說基督徒家庭根據一項學術統計報告,比其他人的家暴案件發生得更頻繁。

當然,據說那些不太常到教會參加活動的丈夫,比起常到教會的人更容易對妻子動粗。--教會中有一大批男人不太經常參加教會!

為甚麼會如此?Natalie總結出教會牧師常用的五種方式,無意中助長了家暴,以及如何改進,我寫在這裡。

第一種方式和解經應用無關,只不過是為男女相貌行為定型的一些小玩笑而已。比如形容妻子很嫵媚,女兒很漂亮,或者評論她們的體型,或者評論她們駕駛技術不行等等,對弟兄們則從來不說這一套。這有甚麼壞處呢?Natalie說,符合那些對婦女肆虐男人的觀點!

第二種方式就是教導丈夫作頭,妻子順服。雖然牧師們都會注意婦女受虐的問題,但從根本上,相信神所設計的夫妻關係是不平等的領導/順服關係,一點都不能幫助受虐的妻子。並且那是錯誤的解經,如果仔細考察所有的經文而不斷章取義就會更正過來。

第三種方式是教導饒恕和悔改,對於受虐的婦女來說,等於要求她們包容忍受家暴行為。饒恕的條件是溝通,不是一廂情願、廢掉別人作惡後果的委屈求全,那根本不能解決家暴的問題。牧師教導饒恕的時候,要明確說「饒恕不是忍受虐待」。

第四種方式是教導僅僅禱告。不是說神跡不會發生,但是禱告家暴停止卻不尋求專業和法律幫助是有害的,因為神給了施暴者自由意志,他可以選擇不停止施暴。前次我評論為川普禱告的事也類似,該做的事不做,請神自己去做,這樣的禱告很荒唐!

第五種方式是教導婚姻內一切的性行為,包括性暴力,都是可以的,而且有意無意地輕看和醜化單親媽媽、離婚、和分居的人。這就給受丈夫虐待的婦女一個無形的壓力,不離婚。很多人不知道婚姻內也可能會發生性暴力。

Sunday, October 22, 2017

基督徒個人佈道的盲點

有一個基督徒為了寫一本書,想要作一些調查。他在全美國各州的Craigslit網站發通告,專門收集非基督徒的反應:你對基督徒有甚麼話要說?特別是曾經被他們傳福音,要你接受主耶穌的人,請說幾句。

結果他一天之內就收到300多個回應,於是選了一些發表在Patheos論壇,文章題目是「非基督徒希望基督徒知道的事」。也許我們希望能夠傳福音的短期宣道隊隊員都應該讀一讀,預備你的回答。我挑了幾條翻成中文放在這裡給你參考。

「我對基督徒最生氣的是,他們怎麼能那麼不懂人的性情!他們火熱地為要帶領另一個人皈依時,難免用某種方式告訴人家,你很糟糕,做錯事,是惡的。--然後他們竟然指望對方同意。你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們實際能夠成功帶領皈依的人,只是那些悲劇性的極度自卑的人。」

「有些基督徒總是假設,只有基督教定義善惡。可是我們很多非基督徒都是定意行善的,我們也有很成熟的倫理系統,也決心努力把世界變得更美好。基督徒很難壟斷甚麼是良善和公義的。」

「講上帝或耶穌都沒問題,可是我討厭基督徒。在我的經驗裡,大多數基督徒都好爭辯、蔑視別人、強求你接受他們那一套。」

「每次有人來向我傳道,我就知道一個執迷狹窄的人來了,我怎樣試圖解釋或分享自己的價值觀系統都沒用。我當然不想對他們無禮,但他們企圖要我皈依基督教,我從來不知道如何回應。我總是發現自己很尷尬—先為他們尷尬,然後為我們雙方尷尬。每次談話順利結束我都很感恩。」

「我不知道我遇到的大多數基督徒是否認為自己在效法耶穌。如果他們效法耶穌,他們需要回去讀他們的聖經,好好看看耶穌是怎樣的。」

「我是在南方浸信會小鎮長大的猶太人,那裡總是有人告訴我,是我殺害了基督,吃了基督徒嬰孩,會下地獄。所以我從小就知道,很多基督徒似乎心裡根本沒有愛。很奇怪地,如果我不接受他們的信息,基督徒就認為我的耳朵和心就是封閉的。但他們自己的耳朵和心對別人的屬靈信息和經歷格外地封閉,好像一點都感覺不到上帝在用很多方式向各種人伸出手來。據我所知,基督徒對上帝的感受是狹窄的,思維方式強硬,很自負地認為上帝只讚許他們。」

「常有各宗派的基督徒來問我,是否接受了基督為我的救主。我有耐心的時候,就有禮貌地告訴他們我是猶太人。這只會讓他們更加氣盛起來,把我當作可憐失喪的人,特別需要他們那個牌子的救恩。他們幾乎像是會得到傭金的推銷員,如果能救我的靈魂,他們就離天堂更近一步似的,很貶人。我總是保持禮貌,而這些人毫不尊敬、有時候也不寬容我的信仰和我的文化。猶太教不尋求別人皈依,因為我們相信有很多途徑到上帝那裡去,沒有一個宗教能夠獨攬真理或上帝的恩惠。每個人都有自由找到他/她自己的道路,我要對基督徒說:你按你的意願實行你的宗教,沒有必要企圖影響別人。如果你的宗教是真,人家自己會找來。」

「從甚麼時候開始,作基督徒就得是不寬容、討厭別人的狂熱分子了?我從小聽說基督的正面信息:好行為和尊重別人,你的賞賜在天上等等。不知怎麼一回事,好像有一大批基督徒把這個概念丟失了,變成了上帝忿怒的雷電,定罪所有不同意他們的人,在地獄的烈火中被燒。不知何故,現在的基督徒忘記把臉轉過來讓人打,放棄了對待別人如同自己希望被對待的金科玉律,倒變得一心想要說教、論斷,藉著定罪別人來救別人的靈魂,都是為了自私的目的。他們的愛心到哪裡去了,包容和尊重到哪裡去了?」

「我從前是個重生的基督徒。我個人體驗到,基督徒對窮人不好—很像法利賽人對那位投兩個小錢的寡婦。我發現教會太政治化,教會裡的人太喜歡論斷人,輕看別人。作為基督徒,我格外熱心作見證,我的朋友來述說情緒感受,我就對她們講道,我對她們實在不是個安慰,從來沒想從她們的視角看問題。」

「每次基督徒一知道我是同性戀,勸我皈依的談話就會停止,好像我不配得到基督的救恩禮物。我小的時候在浸信會,常聽見「憎恨罪、愛罪人」的說法,可是作為成年人,我不能說體驗到基督徒常常愛罪人。其實我內心深處總是對皈依的談道很怯場,我不喜歡和隨便的陌生人談最私密的思想和信念。而同時,我又感到基督徒好像對我的靈魂當場作道德審判,單單因為我是同性戀。我不知道一個靈魂值多少,也不知道他們領人皈依會得到多少恩惠,但我猜想一個有罪的同性戀皈依總會值幾個點數,可我感到大多數基督徒似乎不認為我們值得他們費那番功夫。」

Friday, October 20, 2017

關於「恩慈」的默想

歌羅西書3章12節: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穿上憐憫、恩慈、謙卑、溫柔、忍耐的心。

我因為翻譯的任務,每天看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日誌。今天看「恩慈」這個字chrestos。Moen指出,在馬太福音11章30節那裡,耶穌說祂的軛是「仁慈的」,就是這個字。當然,中文翻成「容易的」,華人的文化讓我們很容易明白,不給別人添重擔,給人下台階,讓人容易過關,正是「恩慈」的表現。

想一想,「恩慈」對於你來說是甚麼意思?是在爭辯的時候講溫和的話?是不計前嫌?是慷慨施予人?一點不錯,這些都是恩慈的表現。保羅說的「穿上憐憫、恩慈、謙卑、溫柔、忍耐」,正是有這些表現。

Moen說,也許chrestos這個字的意思,不止是我們平時想的施予,或其它令人愉快的行動。實際上,這個字描述出一個人內心的性情,而未必總是外在的行為。他說得也對,我們希望所有的行為都是發自內心。不過,我最近聽見一位心理學家講演,主張透過行為和姿勢來矯正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似乎也有道理。

一個人能不能透過「假裝」仁慈而變得仁慈?我有些懷疑,一旦有機會,這人豈不是還是要暴露出他/她的不仁慈?不過我同意,假裝比起醜惡真相畢露,很多時候還是要好得多。換一個角度,假如某人有時善、有時惡,我倒希望這人能常常露出好的一面,逐漸糾正惡的一面。

Tuesday, October 17, 2017

Work from within a Non-Evangelical Church

I was brought into Christian faith by evangelical Christians 30 years ago. I grow my faith largely in Chinese evangelical churches. Until I attended a Chinese Evangelical seminary, I firmly embraced the fundamentalism brand of Christianity.

Things began to change after my seminary training. Theologically, 3 years of M. Div program equipped me with wider perspectives. Biblically I picked up a few tools so I can dig into the scriptures, find meanings of passages, and properly evaluate different Bible commentaries. I also obtained important history knowledge foundations, from where I could further my studies should I find a subject interesting.

As I keep learning over years, I have to abandon fundamentalism, as I increasingly consider its tenets and practices as not quite defensible. Only one of the four Evangelical tenets – the imperative to share the gospel – I still value. Yes my understanding of “gospel” changed, but the stories of God’s power redeeming and changing lives, is still very much worth sharing! For me the gospel is not so much about saving people from a literal “hell” any more, but to embrace and follow Christ to live a Christ-like live, and to bring God’s Kingdom to people.

I switched to a church near my home, which turns out to be a non-evangelical church, as I realized later. The small Presbyterian Church is predominantly in white culture. I feel like a visitor for quite some time, because it didn’t have any small groups, for Bible studies or for prayers. For several years no one knows my family, my passions, or my talents. I missed all the testimonies, fellowships, and spiritual connections like I had in Chinese churches. Another friend come along with me to this church and feels the same.

In this church, to serve God is to join a committee, and attend committee meetings once a month. These meetings, sometimes has a “devotional time” in the beginning, basically are all about running church business and activity planning—who is changing church colors according to seasons, who will do a potluck sign-up, someone makes a suggestion to gift older children with a personal Bible, so people arrange and schedule to implement it, and so on... I served two committees for two years, never quite feel home.

On my third year of attending this church, there is a group of women started a biweekly lunch time Bible studies. I joined it and found it very enjoyable. A Bible study guide is selected, and people taking turns to lead, we share 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freely. However as soon as I got a part-time job,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attend. Nevertheless, people overcome every kind of physical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join it. We need more of this kind of opportunities to learn together.

This year we have new pastors, and I was nominated as a ruling elder. Although I still don’t know much about many church practices, I guess I can learn. Our new pastors did a "training" to all elders and deacons, got church structure reviewed, eventually we all agreed to set up a new vision of "being a light/salt" to the world for our church.

When asked what committee I would choose to serve, I decided to serve in Fellowship Committee. Of course my idea of “fellowship”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ir existing one. I really want to get this committee out of the activity planning mode. I want to promote sharing within our congregation, to change the church culture to be more inviting to our visitors. See, the people of this church are kind and non-judgmental, I found them to be very open minded people. It is just they are not sharing their spiritual lives with one another. I’d like to bring some changes.

I decided to open my home. Every other Friday through the summer, I invited everybody, whoever is interested and available, come to my house, for a simple supper then a sharing. I gave sharing topics every time by emails. At sharing time I used powerpoint slides for visual and sound effects. We sometimes sang together, and I made comments about the song we sang. My plan was to see reactions. If the Spirit is at work, there might be a thirsty to move people into more fellowship actions.

By end of summer, about half of the church visited my home for this fellowship, about two third of them returned for at least one more time. There seems no lack of good words, even from people who had not come, they encouraged me, told me this was very inspiring. New pastors are very supportive of the idea. They pray that we will have more small groups like this one. When I raised the possibility of doing another small group after summer, there are a few people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join. Therefore if I choose to continue, it would be doable.

However I sense some resistance. First of all, culturally many people never feel they are lack of spiritual sharing in church. They grew up in this church, very familiar and comfortable with each other, they feel home and have been elders and church leaders. I realized that only the newer people who join the church that need more connection.

Secondly, people do not used to share personal stories and testimonies. Even leaders feel uncomfortable to lead a spiritual discussion or prayer. Fellowship committee members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y face different tasks. One person resigned, a couple persons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not good at “this”. I am left uncertain, -- should I persuade them to stay, or should I leave them alone? I have never been good at this committee thing!

Thirdly, there is a group of people in church whom I never know well enough to successfully invite. They might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or income level or race. I have to admit that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ir needs. Maybe they will respond better if somebody else invites them to their homes. I come to realization that each small group can only serve certain people. No group can serve everybody.

This then somewhat like our deacons work, whose job in this church is to take care of different people, send them greeting cards and so on. I wonder if there is any way Fellowship can work with deacons. But again, I have no much idea how deacons work within our church structure.

What is next? Try to collect feedbacks from different people. But I am doubtful if people would honestly tell me main reasons why they didn’t want to come back, or if anything had turned them off during the fellowship sharing. I also found out that people in this church do not like the words “evangelism” or “testimony” to characterize the spiritual works, because such words remind them of street corner preachers who shouted the “hell” to passing-bys. They seem okay with “discipleship” or just “sharing” though.

My home can still be open, but I don’t want to do this alone. I need a team to do fellowship regularly. This needs to be part of church ministry, not an individual venture any more. In member meetings, I heard “Holy Spirit” is mentioned by pastors, sounded like everybody understood it. It is, again, just sisters and brothers never talking about how the Spirit is at work in their lives. But I will definitely want to wait for the Spirit’s direction.

Meanwhile, I observe that there are people who began to open their homes and share their stories, thanks to our pastors. They also determined to have more potlucks after church services. They also work to expand existing meeting groups, such as choir or committee meetings, to have spiritual sharing. During worship, pastors started to ask kids and congregation about “God sighting” moments, and there are people who responded and shared. I pray that slowly people are getting used to hear and share testimonies!

This is my prayer: May the God of endurance and of encouragement give to us to be like-minded one toward another. –Romans 15:5 (Darby)

Sunday, October 15, 2017

自然災害是上帝在報應嗎?

北加州這幾天來野火成災,酒莊和藥用大麻田都燒毀了一部份,死傷有加。有人認定這是神的審判。天主教有一位神學家針對「神的審判」的說法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我覺得不錯,把大意記在這裡。

近來颶風災害、東南亞洪水、墨西哥大地震,都有人認為這是神在報應人的罪過,為了叫人悔改。有一位牧師John McTernan說,由於美國容許同性戀婚姻,上帝發怒,正在有系統、有步驟地毀滅美國(God is systematically destroying America)。另外有人不同意,有一位Jennifer Lawrence牧師說,是因為美國選了川普當總統,所以上帝發怒。

不錯,很多宗教傳統,包括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把自然災害看成神明的懲罰。但是Matthew Schmalz教授說,你如果仔細讀聖經,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最早的神明懲罰故事是公元前2000年,蘇美爾的Gilgamesh史詩,講神明用大洪水懲罰人類,但水王警告了一個義人Utnapishtim,這人和他全家就建造了一條船得救了。後來希伯來聖經中的挪亞洪水故事有些類似,上帝因為地上「滿了強暴」,要把所造的人和動物都除滅。只有挪亞是完全人,所以他和家人被上帝保存下來了。

或許你可以說,聖經中的自然災害和上帝發怒有關,不過根據創世記,水退去之後,神與挪亞立了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這是神的一項鄭重應許,那些認為颶風登陸淹毀城鄉是神在懲罰的,應該重新想想。

神還在以賽亞書54章對祂的百姓說: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也不斥責你。

聖經是如何描述人的苦難的呢?不錯,人常常因為犯罪而受苦難,但以賽亞書53章描寫神的僕人也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是敬虔的榜樣。 還有一位完全正直、敬畏神的約伯,也遭受了極大的苦難。約伯的朋友簡單化地把約伯遭難理解成上帝懲罰他的罪過,遭到了上帝的責備。有些詩篇也表明,人受苦未必是因為犯罪受罰。聖經顯然告訴我們,上帝的作為有時超過我們所能理解。

聖經對患難的描述--不錯,有時是上帝引起人受苦難,但有時是撒旦的作為,有時是其他人引起的。不錯,洪水和地震在啟示錄中都是神帶來的,但雅各書裡說,神不試探人,而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獎賞的。

初代教會的先賢對受苦難的說法,包括受苦讓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軟弱,和更依靠神等等。從基督徒的視角看,仁慈的神藉著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受苦難,因祂是了解和擔當百姓苦難的神。

在德州和佛州的颶風災害中,在加州的火災當中,神與那裡的人同在,救很多人脫險,與他們一同遭災受損。基督徒與其住在神的忿怒當中,不如紀念神的恩慈憐憫,效法神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給予安慰。

Friday, October 13, 2017

物種滅絕和挪亞洪水

現代科學從化石發現,99%以上的動物都已經從世界上滅絕了。而且從化石紀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物種,各自在不同的時間滅絕。不過,相信地球年齡很年輕(只有幾千年到一萬年)的人把各種地質現象都解釋為挪亞大洪水的結果。我上次已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明地層的不同結構和顏色,不可能是一次因洪水形成,所以根據地貌,地球不可能年輕。

本文專討論生物滅絕的問題。如果說物種滅絕是因為大洪水把動物都淹死了,並沉積下來變成化石,簡單方便,那麼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按照聖經,上帝吩咐挪亞造方舟,是為了保存所有那些動物,使牠們不至於因洪水滅絕!這很矛盾:你想要照字面理解聖經中的挪亞洪水,結果上帝的目的反而沒有達到。

Answers in Genesis(AiG)近年來造了一個方舟博物館,不少人去參觀了。他們是怎麼處理物種滅絕這個問題的呢?很多滅種的動物都在方舟上!包括二疊紀和三疊紀地質年代的各種不知名爬行動物和恐龍,和新生代的一些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可能是根據生物化石建構起來、放入方舟的吧。

有趣,AiG認為恐龍和很多古動物都是在挪亞洪水之後才滅絕的?據說方舟博物館裡的許多展品都沒有標籤和說明,一般人只是看熱鬧,不會去追問動物名稱的,可是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看了標牌就會起疑惑、皺眉頭了。

有個標牌問讀者:難道99%的物種都滅絕了嗎?然後似是而非地告訴讀者,現在有紀錄、有描述的(documented)已滅絕物種只有幾千種,沒有幾百萬或上十億種。

但你如果自己去查看一下物種滅絕的話題,世界上現有的生物種類有1000到1400萬種,其中只有120萬有科學紀錄和描述,因為documentation是一項比較繁瑣細緻的工作。根據去年5月的一份科學報告,已有描述和記錄的現存物種只佔了世界上全部生物物種的千分之一。你專門拿有紀錄檔案的部份來對比總體的科學結論,不嚴謹嘛。

仔細閱讀方舟博物館的標牌,當然還有其它錯誤信息。人完全可以大膽攻擊現代的科學結論,但若對你要攻擊的理論描述得不正確,就變成打稻草人,也沒有分量了。可惜不多的人有耐心仔細計算和對照那些數字。

最後回到老問題上:不知道挪亞方舟博物館是否正式向參觀者宣告,所有滅絕的物種都是在洪水之後跑到化石裡面去的?如果是,那麼這些化石是甚麼原因、如何造成的?

本文內容部分取自一份方舟博物館的評介文章,那位作者顯然不贊成AiG,認為方舟博物館是反科學的。

Monday, October 9, 2017

彼得前書的寫作和背景

上林榮華教授的課很有趣,他總是能夠從一些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字句中,分析發現很重要的書卷背景資料。本文是一個例子:彼得前書寫下時的背景。

在書信末了問安的部分,作者常常替本地教會致意對方。五章13節寫道: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

為甚麼提到「巴比倫」?林教授告訴我們一個歷史背景:在公元70年聖殿和耶路撒冷被毀以後,猶太人開始用「巴比倫」來指羅馬。這也許可以推論出兩件事:彼得前書是在羅馬寫的;寫作年代在聖殿被毀之後。

不過根據初期教會的傳統,彼得是在羅馬的尼祿皇帝手下倒釘十字架而死,而歷史上的尼祿是公元68年死的,死時耶路撒冷城和聖殿還沒有被毀。彼得即使寫了這卷書信,大概也不至於稱羅馬城為「巴比倫」。(這句把羅馬稱為巴比倫的話,會不會是後來抄傳的時候添加的呢?不是不可能,但有跡象表明這句/段話不是後來添加的。)

五章12節:我略略的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和合版翻成「託…轉交」,讀來西拉一定不是寫信的人,但原文句首的介系詞dia,意思就是「透過」或「藉著」,既可能是託西拉代筆寫信,又可能是託他送信。新譯本就把這句話翻成:我藉著我認為忠心的弟兄西拉,簡略地寫了這封信勸勉你們...

到此,我們需要面對聖經中有託名寫作的事實。嚴格地說,這不應該理解為現代人的冒名寫作行為。古代中東人在一個口傳的文化裡,文字是誰寫誰編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口傳的信息被文士寫下來,目的仍然是為口頭繼續傳播。

當上帝給人信息的時候,首先也是口傳,後來才有人寫下來。你不能因為書卷寫得晚,或是因為有文士在收集、抄寫時編訂了,就認為修訂的版本是錯。--所謂的「原稿無誤」其實是出於錯誤的假設,給現代人出了難題。

你如果對林教授的課程有興趣,可以到睿理文(Relevant)神學院的網站查看課程。

Sunday, October 8, 2017

聖經中的生活應用話題--墮胎

我有時很好奇:有些聖經附上一個生活應用的目錄給讀者,讓人知道遇到各種實際問題時看哪一段經文。—這些目錄是如何編排的呢?今天我從NLT聖經抽查了一個題目:關於墮胎(Abortion)。

在這個題目下,讀者得到詩篇82篇的3-4節:「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這句經文的英文是uphold the rights of the oppressed and destitute, rescue the poor and helpless, deliver them from the grasp of evil people。我腦海中立即浮現那些貧寒受欺、無處控告的婦女,她們陷在某種困境中—她們要求墮胎。所以如何應用這句經文呢?大概是同情這些婦女,幫助她們吧?還不錯。

可是話題目錄的編者除此之外顯然還有另外的想法。他們頭腦中有可能是想著小康家庭的婦女意外懷了孕,於是列出下面一節經文,用粗體字告誡讀者,兒女都是神給的,要好好保護—因為未出生的孩子是最無助的。回到poor and helpless,是那些貧寒、困苦、窮乏的婦女,或是她們所懷的胎兒?

編者還列出幾節經文,勉強證明,神關注未出生的孩子,給每個孩子都計畫了未來。可我曾讀過一本基督徒婦產科醫生寫的書,胚胎學的一些研究發現讓人重新思考墮胎的倫理議題,胎兒從何時開始有靈魂仍然是個謎。詳細請看我2010年3月寫的那篇反思。

我們的有色眼鏡讓我們看不見經文中的某些信息,而把另一些信息看走了樣子。上帝對耶利米說「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等於所有的胎兒都從成孕開始被神計畫好了生命嗎?這問題是不可能有確定答案的。

Friday, October 6, 2017

默想和歌頌主恩

昨天練詩,歌詞和《奇異恩典》差不多,但曲調更美好。忽然注意到其中提到wretch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的聲音)saved a wretch like me。Wretch到底是甚麼意思呢?

查字典,發現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很淒慘可憐的人,另一個是很壞、很邪惡的人。在這首歌裡,人們是怎樣理解這個字的呢?中文翻成「我罪已得赦免」,可能是當作第二個意思,即犯罪而來的邪惡。

從歌詞的後文字句,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wretch可以理解為痛苦不幸已經過去了,也可以是形容犯罪的人悔改了。不過唱到後面「經過許多危險網羅,飽受人間苦楚」,又很可能只是在描述不幸的經歷--主救人脫離這些苦難。

Wretch來自保羅的書信。羅馬書七章24節:我真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必死的身體呢?中文翻成苦,但前後文在談肉體的掙扎,所以這苦未必是外在的困難,而是內心的痛苦。我問了詩班的其他人,都說wretch意思是miserable,不過他們基本上也理解為個人內心為罪掙扎的痛苦,而不是環境的苦。

唱詩的時候說自己是惡人總有些怪,因為平時說話不這麼說,即使認罪悔改也不這麼講話。說自己苦就很平常,也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因為,不必是罪大惡極的人才說自己是wretch,經歷患難苦楚的人更可以唱自己是wretch。流離失所-->得救,是多麼安慰!

Tuesday, October 3, 2017

耶穌如何傳「天國」的福音?

注意,耶穌傳福音和咱們平時熟悉的方法不一樣!馬太福音十九章記著說:

16有一個人進前來問耶穌:「老師,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17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問我關於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良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該遵守誡命。」 18 他說:「哪些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鄰如己。」 20 那青年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21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去變賣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 22 那青年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怎樣才能得永生,我們會說這是最重要的人生問題,對嗎?關心窮人啊,人人平等啊,保護環境啊,敬拜神、教導人學義、藝術美善,這些都重要,可是對於基督徒來說,終極問題不是這些。終極問題是「你將來在哪裡度過永恆」。現在耶穌遇到好機會,來清楚地回答這一終極問題,很好。

如果按我們的理解,首先,耶穌應該糾正這人,得救不是做善事能夠賺取的,乃是上帝白白給的。然後,他應該邀請這人認罪、悔改、相信、接受耶穌正在為他開一條路,好讓他能夠和上帝建立關係。對吧?可是耶穌一點都沒提這些。

耶穌問這人:你為甚麼問我關於善的事呢? …你若要進入永生(生命),就該遵守誡命。(這句是和合本的修訂版,翻譯得比較準確。)

中文翻成「進入永生」,而原文只是說「進入生命」,英文是enter life。也就是說,這生命是進入的,並非「得到」的。怎樣進入呢?耶穌問他是否遵守了誡命。耶穌怎麼可以這樣回答呢!

摩西律法有好多典章和誡律。在耶穌的時代,有大量的研究探討辯論,都是關於如何解釋和遵守這些誡命。所以這人想要知道,怎麼歸納和應用那些誡命?安息日你的驢掉在坑裡怎麼辦?拉上來不算做工嗎?等等。

耶穌提出遵守摩西十誡,其中四誡關乎人與神的關係,耶穌都沒提。其餘六誡關乎人際關係,耶穌除了一條沒提,其中五條都提到了--遵守了嗎?這人說他遵守了所有的誡命。然後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去變賣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

這裡「作完全人」、「天上」、「財寶」,難道是我們在信主前就知道的「好人進天堂」嗎?顯然不是。耶穌竟然沒有用清清楚楚的語言,告訴這人如何「到天堂去」,結果那個年輕人就憂憂愁愁地走了!

但問題出在我們對那個問題的錯誤理解,那個年輕人希望得到的「永生」,或有些地方形容為「來世的永生」(路十八30),並非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死後美好去處。這人問的是「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夠承襲olam habah」,即age to come的生命。

新約聖經中常常提到的「這世代」this age和「要來的世代」age to come,指的是不同的紀元。我們常翻成所謂「世界的末了」,其實是指「這世代」的末了。福音告訴我們,一個舊的世代要終結,一個新的紀元要開創,耶穌來就是開創這個新紀元。Age to come翻成「來世」,華人一概理解為死後,我們是不是錯過了這個新紀元?

甚麼是life in the age to come?與其理解成「永生」--死後的長久永恆生命,不如理解成基督國度降臨的新世代,更符合當時猶太人的認知。另外,中文的「世代」(英文age),aion在希臘文裡,是個多義字。

「世代」的意思,不是指某個固定、可以量度的時間,更不是永遠,它只一個泛泛的慣用語,來指一個紀元。然而aion這個希臘字的另外一個意思,卻是「永遠」!--難怪人可以把一個新世代的生命,理解成永遠的生命。難怪這新世代是「進入」而不是「得到」的。

猶太人怎麼會有「這世代」和「新世代」的觀念,有很長的歷史,這並不是耶穌發明的。我應該重新仔細看看新約中對於aion的談論。本文是閱讀Love Wins一書的筆記,我核對了希臘原文,作者Bob Bell是嚴謹的。

現在,甚麼是「福音」?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耶穌是新世代的王,即「天國」的基督。我們在新世代中,在祂的光明國度中,跟隨耶穌王。從耶穌時代至今,上帝的國度是「已然/未然」的情況,耶穌用很多比喻講「天國」,說的就是這新的世代!你信嗎?你願意在這個意義上跟隨耶穌基督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