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30, 2017

再談種族:做點搭橋的事

我在加拿大信主,我信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加拿大人對外國人很友好,讓人願意接受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所信的神。加拿大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後都可以找工作,只要有公司聘用,你就可以拿著老板的聘書去領一年的工作簽證。假如你是個人才,在加拿大總有機會被發現。

我聽說美國的基督徒比例更高,更多的人對信仰認真,所以我先生決定來美國時,我很高興。我滿心以為美國和加拿大是一樣的。來到美國,順利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幾年。除了遇到幾樁商業詐騙,打電話多次遇到不禮貌、不客氣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美國嚴重的種族問題,大概因為我生活在思想開放的加州吧。

近幾年來,不斷有些新聞報告了種族沖突問題,特別是黑人和白人警察的問題。黑人受教育的機會少,文化程度普遍比較低,缺乏必要的工作技巧,生活貧困者居多。你可以想像,年輕人無所事事就是個社會不安定因素。

華人和黑人打交道的機會恐怕很少,基本上不會生活在同一社區。我們偶爾在公司遇到有黑人同事,那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家沒有兩樣!但體驗到“失業”人士的醫療保險、信用難處、法律事務等等障礙之後,我現在對美國的種族和階級問題有了新的認識。美國的華人基督徒或許應該起來做點什麽,首先是了解到自己在一些事上是不知情的,不要隨便跟著白人老大哥瞎嚷嚷。

目前,我們奉為正統的基督教神學是西歐的個人主義神學,不是東方教會傳給我們的。我曾經參加過一次希臘東方正教會的敬拜,他們比較強調(加入)神百姓的群體、屬於主,生活上跟隨基督,因為神接納人!--這是題外的話。

今天我看見一篇報道,紐約州一個中小學區的社會科學部主任,Mitch Bickman在2016/17學年搞了一個Bridges活動計劃:讓來自兩個不同的學校60名學生,從初中到高中花6年時間互相對話,談論社會問題。而這兩個學校,一個白人學生占了85%,另一個拉丁裔和非裔學生一共占了97-98%。

現在的美國中學生學習政府機制、學習近代史、學習社會,Bickman先生要學生之間談論種族問題。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對談自然擦出思想激蕩的火花。孩子們很敞開,互相聆聽別人的想法、意見,然後認真思考回答。

我相信,幾年下來,這樣的學習會轉變生命,不同族裔的孩子會比較好地了解社會不同層次的人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從普及教育入手,說不定孩子們能夠想出辦法,為解決種族隔閡作出一些貢獻。

其實不光是種族問題,像「非正常」性別的群體LGBTQ,我們需要面對和聆聽真實有情感的人,不能靠媒體刻劃,或頭腦想像一個抽象的「同性戀」,態度很可能就會不同。媒體對女性的刻畫往往是側重體形,忽略才幹智力等其他因素,結果並不真確。他們對LGBTQ的刻劃更糟糕,製造隔閡,而不增進了解。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17

默想:豐盛表現為慷慨分享

今天閱讀和翻譯Moen博士的原文靈修文章,他默想約翰福音十章10節: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豐盛」那個字perisson,他說是形容豐富到多餘的情形。你在一個露天的農貿市場買糧食,農人用器皿量給你的時候,為你盛得滿滿,上尖下流。這一豐富滿溢出來的樣子,就是耶穌大牧人要賜給祂的羊,遠遠多於生命所需用的一幅畫--這叫作豐盛。

Moen博士說,我們都想要得到豐盛的生命,但得到豐盛的目的不是囤積起來,而是施予。但凡超過我們所需用的,都該送給其他人。神的意圖很簡單:祂要給你超過自己所需要的分量,好叫你豐豐富富地給人。

這是你對「豐盛生命」的想法嗎?當那個老太太把多餘的份量傾倒在你口袋中時,你是否想「謝謝主,現在我可以把這些分給別人了」?

所以,豐盛不是收集積攢得很多,豐盛是分享給予得很多。當神的供應超過你所需用之後,你就慷慨大方地給人。你會發現豐盛的生命何等奇妙,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了甚麼東西,重要的是你沒有緊緊握住這些東西不放。


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豐盛」。我頭腦中的「豐盛」就是能夠囤積!Moen博士卻提出,豐盛就是能夠多多地分享。贊成!慷慨一些,敞開心懷,表現出你得豐盛吧。Moen博士的網誌文章在這裡,你可以點擊閱讀。

Monday, September 25, 2017

教會的五個「壞習慣」

今天遇到有人免費送電子書,標題有些吸引人,是探討教會為甚麼不增長。於是填表格回應了,得到一個鏈接,最後成功下載了一個pdf文件。文中列出了一般教會中的五個「壞習慣」,攔阻了教會增長,我記在這裏。

第一個壞習慣,對教會員工和義工缺乏關注和栽培。教會增長依靠一批骨幹力量,有生命力的基督徒需要得到栽培和鼓勵,讓他們成為別人可效法的榜樣。不能把他們當作牛馬,好像他們獻上的時間和才幹都是當然。

我想起以前參加服事過一個小教會,就有這種感受:那裡是個工作的地方,不是一個團隊,因為沒有思想和心靈的交流。那個教會牧師自己不出去學習見識,也沒時間讀書,更不要說栽培同工了—他們大概很難增長。

第二個壞習慣,沒想過要吸引甚麼樣的人來你的教會聚會。他們是哪些族裔、甚麼教育程度、收入怎樣的人群?不要講福音是給所有人的,各群人有各不相同的需要,恐怕需要福音的不同側面。

我最近意識到這個問題:一個小組的團契只能滿足某些人的需要,教會需要不同的小組來照顧不同的人群。會向華人的工程師傳福音,不等於會和墨西哥或拉丁裔的低收入的人交朋友。

第三個壞習慣,沒有外展的策略,這個上面第二個問題密切相關。Reach out必須了解人家,那些學前班兒童的家庭,他們的價值觀體系,他們的信仰、興趣如何?那些來到我們這裡花錢聽音樂的人們,他們還有甚麼其它愛好?我們如何能認識了解他們、和他們進一步交往呢?

第四個壞習慣,你還沒有把教導「慷慨分享貢獻」提到更重要的位置。這我就不用多說了,人們到教會來期待甚麼?若不是更多的接納聯結感,人家不會看見奉獻金錢的必要性。我進入現在這家教會,至少有兩、三年感到自己是在作客,不是回自己的教會--不了解有甚麼目標和服事的機會。

第五個壞習慣,保持古老傳統,和電子時代脫節。講道唱詩不用投影儀,不打算用網站作任何有效宣傳。不能從線上奉獻金錢。嗯,咱們現在的小教會就是這樣的。

你的教會如何?衡量一下,看有甚麼可改進的吧。

Friday, September 22, 2017

神以所有的罪人為敵嗎?

為甚麼聖經中說我們人是神的「仇敵」?或者,聖經中到底是怎麼說的?這個問題關乎基督的「救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基督將我們從父神的手裡救贖出來嗎?

Jackson Wu博士在亞洲宣教多年,對於跨文化宣教很有見地。他總結人們關於救贖論的觀點,列出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神看把人看作仇敵,這是支持代罰理論的人:因為人犯罪,所以人是神的仇敵,所以神把祂的忿怒傾倒在人身上,除非耶穌替我們受懲罰。這個說法強調神憎恨人的罪,所以儘管說是神愛我們,祂其實還是以我們為敵人。

第二種說法是人把神看作仇敵,這是反對代罰理論的人。耶穌教人愛仇敵,父神眷顧好人和歹人,所以一定是人以神為敵,不是反過來。

第三種說法似乎認為前面兩種說法都對,比如賴特博士。不過賴特似不信服代罰式的救贖,他強調「基督得勝」的救贖。也就是說,基督在十字架上勝過了罪惡、死亡、和魔鬼,釋放人得自由。所以神把罪惡、死亡、魔鬼當作仇敵,而不是把人當作仇敵。

到底誰是誰的仇敵?持第一種看法的請仔細看有關的經文,這裡舉出兩處。

羅馬書五章10節:現在我們既靠着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着他得救,免受上帝的憤怒。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尚且藉着神兒子的死得以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其實外邦人稱義遠不止於赦罪,乃是加入神與人的盟約。)

腓立比書三章18節:我屢次告訴你們,現在又流淚告訴你們: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行動使人與神為敵,是基督不能夠救的。)

保守派的信徒一般都把「作神的仇敵」理解為神把我們當作仇敵,認為不這樣理解就不能解釋神對於罪惡的忿怒。但這是不正確的。Jackson解釋說,你讀耶穌的教導,就知道仇敵迫害你,不尋求你的益處,而仇敵未必是你所討厭憎恨的人。

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的情緒感受並不決定他們是否「仇敵」,而仇敵自己決定他們是否要作仇敵。

雅各解釋了甚麼是與神為敵: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道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各書四章4節)與世俗為友的是誰呢?或問,怎樣是與世俗為友呢?需要研究探討這節經文。

歸納起來,說「我們是神的仇敵」,意思即「我們看神為一個敵人」。在加拉太書四章16節保羅說:「如今我把真理告訴你們,倒成了你們的仇敵嗎?」還有其它經文,我們的「仇敵」就是指那些恨我們的人,而不是我們所恨的人。

回到神的忿怒問題,我曾寫過一篇筆記。神忿怒的對象是那些抵擋和仇視祂、以祂為敵者,不是我們一般所想的,那些顯出我們個人不完美的過犯。另外,Jackson還指出,新約聖經並沒有這種說法,說神愛罪人、同時卻恨他們身上的罪過。(人人都是「罪人」的說法是可以切磋的。)

Jackson的全文請點擊這裡閱讀:Identifying God’s Enemies and Ours

Tuesday, September 19, 2017

詩歌分享:禮拜之堂



In this very room there is quite enough love for one like me
and in this very room there is quite enough joy for one like me
and there is quite enough hope and quite enough power to chase away any gloom
for Jesus, Lord Jesus, is in this very room

第二遍唱的時候,把兩處for one like me換成了for all of us。第三遍唱的時候,這兩處又改為for all the world。如此,這詩歌的讚美敬拜,就從一個人擴展到全體參與者,又再擴展到面向世界的一個偉大的信息:上帝的慈愛與從祂而來的喜樂盼望,以及祂的能力,能夠勝過這世界上任何的憂愁煩惱,皆因主耶穌的臨在。

這使我想到上帝的慈愛能力,能夠藉著你我彰顯一部份。咱們不能抄著兩手等候,主耶穌基督王在前面,我們該出聲發言就要勇敢,該伸手邁步就要行動。這才配稱為敬拜耶穌的人。

還有一首詩歌是Sing Out Your Joy to God,表達在主面前敬拜的喜樂,一起放在這裡分享。


* Sing out your joy to God; with songs of triumph shout.(2x)

The trumpet blow: make a festal song.
The trumpet blow with all your might to sound a festal song.
With harp and lute give praise.
With songs of triumph shout; sing praise to God.*

With harp and lute, with harp and lute give praise; give praise to God.
With harp and lute give praise to God the Lord. *

The trumpet blow: make a festal song.
The trumpet blow with all your might to sound a festal song,
With harp and lute give praise. Sing out your joy to God;
songs of triumph shout, sing praise to God.

詩篇(亞薩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你們當向神--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 神發聲歡樂! 2 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 3 當在月朔並月望─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

Sunday, September 17, 2017

安靜讀書默想的樂趣

傳道書十二章12節: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全看你讀甚麼書。有興趣就不太會疲倦了,被強迫要完成功課是另外一碼事。

畫中的牌子上寫著「安靜讀書室」,但具諷刺意義的是:各書論點不同,甚至互相爭辯,衝突很激烈,也可能是津津有味。你讀的時候,大腦中很可能是各種聲音嘈雜,等候你的評判,完全談不上安靜。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這個。

這幅漫畫是從《聖經考古協會》網站取來的,徵求幽默畫的標題。

Friday, September 15, 2017

思考美國「福音派」的復興

根據一家美國公眾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美國白人的福音派佔美國總人口的比率,10年來從23%下降到17%。你如果單看18-29歲的年輕人,現在只有8%。 但你如果看全體,福音派基督徒佔了將近四分之一的美國總人口,這說明美國的福音派有相當大成分的有色人種。

不過近來人們發現--特別是非裔、西班牙裔的福音派基督徒發現,「福音派」與共和黨政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些東西讓人越來越無法接受了。他們在思考,要不要保留「福音派」標籤呢?

我們歷來認為「福音派」表示相信聖經。歷史學家仍然檢查這個字的涵義演變,但不少基督徒為了政治原因,考慮退出「福音派」。有人提議改用「敬虔派」Pietist,反正敬虔主義不是18世紀英語世界福音大複興的關鍵源頭嗎?用「敬虔派」的好處是可以脫離美國的黨派政治。

無論這些基督徒自稱甚麼派,伯特利大學歷史教授Chris Gehrz提出福音派復興的四步曲。他指出,基督徒實現團結合一是復興的關鍵一環。

第一步:重新決志跟隨耶穌。有意選擇加入一個運動,回到越來越像主耶穌的成長過程,像他一樣是和平之子,作為基督的身體團結如一,實現耶穌服事他人的使命。

第二步:對待聖經如同來到永生神的壇前。多多在生活中引用聖經來指導個人和教會的屬靈生活,不要只看自己宗派所喜歡的章節,也要看其它宗派所喜歡的章節,全面了解。

第三步:把愛鄰舍當作操練信心的實際行動。相信耶穌復活很好,相信其它的信仰告白也很好,可仍然住在懼怕中就無益了—怕恐怖主義,怕移民,好像基督不是王,就沒有新生的樣式了。

第四步:致力於宗派團結,以彼此和睦、互相造就為念。如此就讓世人認出我們是跟隨耶穌的人,有助於國家各族裔的團結。

所以,敬虔的基督徒若能夠選擇研讀神的話語,活出來愛的信仰,努力用耐心和盼望達到合一,我們就會復興。你認為如何?

Monday, September 11, 2017

寫給一位「夫人」的約翰二書

新約聖經中提到好幾位傑出的婦女,服事主、帶領教會、教導神的道。不過有人不服氣,比如保羅在羅馬書中所推薦的那位女執事非比,有人懷疑她是否真的是自己教會的執事。雖然保羅要求讀者「在主裡以聖徒配得的方式」來歡迎她,說不定她只是堅革里教會的一名女僕人,因為執事的希臘字diakonos原意就是僕人嘛。

保羅還問候了一位女使徒猶尼亞,早先的譯本都把她當作男性,因為不相信女性也可以有「使徒」的稱號。但是東方教會有傳統,女使徒猶尼亞與另外兩位使徒同工傳道,早已封聖!另外,歌羅西書中有一名叫「寧法」的女人也同樣,不少譯本都故意把她的名字和「她家裡的教會」翻成男性人稱,或者模糊的眾數。

約翰貳書1節提到一位夫人,很多譯本都翻得讓人幾乎看不出那是一位真人!但是新譯本很清楚:我這作長老的,寫信給蒙揀選的夫人和她的兒女。你們是我在真理中所愛的;不單是我,凡認識真理的,也因為真理的緣故愛你們。...

和合本把夫人kuria翻成「太太」並且在後面加括號,註明那個字或譯「教會」。可那個字並沒有「教會」的意思!聖經別處也沒有把教會稱為「夫人」的例子,完全是中文譯者擅自加的註解。也許你已經知道,與kuria對應的陽性名詞kurio就是「主人」,絕對是有尊貴地位的人物。而kuria也同樣,用來尊稱地位高貴的女士。

在第5節,約翰直接尊稱「夫人啊(kuria),我現在請求你…」,顯然這位夫人並不是他自己的妻子/太太,也不是教會,而是一個單數的人稱。在初代教會作品中,以撒稱呼他母親撒拉為kuria;有一位女殉道士被她的父兄稱為kuria。在《黑馬牧人書》中,得到自由的奴隸黑馬稱他先前的女主人為kuria,還稱一位經常向他顯現的女人為kuria;有一位女聖徒Thecla,被人稱為kuria等等。不是隨便一位女士都能得到kuria尊稱的。

約翰貳書的最後句話也暴露出這位kuria是一位真實人物:「你那蒙揀選之姊妹的兒女都問你安。」也就是說,這位蒙揀選的kuria還有一位蒙揀選的姊妹,她的兒女都問她的安。這封信中提到的「兒女」倒未必是這位夫人自己生的孩子們,因為約翰長老的三封書信中的「兒女」似乎都是指屬靈的兒女。

假如我們把這位「蒙揀選的夫人」當作教會的轉喻,那麼誰是她的兒女?請記住,初期的「教會」是指一群信徒,不是一個組織機構,不是一個建築物。結果,「教會的兒女/孩子」是指信徒們的屬靈兒女呢?還是指信徒群體本身?

結論是,把這位kuria當作一位當時真實存在的女性教會領袖也許更加合理。

Saturday, September 9, 2017

從DiSC性格測試所學到的

幾個月前,我們的機構參加了一個團隊建設的培訓講座。在參加之前,我們每個人都作了DISC的性格測試,目的是了解自己。我在幾年前曾經作過一次同樣的測試,這次再測結果是差不多的,但我覺得自己的性格是有所調整的。這說明了解自己的短處是有好處的,能夠注意調整。

簡單說明一下,這套測試的結果給人四個分數。根據這些分數把人分成四個類型的不同組合。

如果你的D分數最高,那麼你屬於掌控型,你傾向於果斷接受挑戰,帶領和影響他人。如果你的I分數最高,那就是影響型,你善於說服和影響別人,重視關係。如果你的S分數最高,那叫作穩定型,你比較有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喜歡配合其他人,遇事穩健。如果你的C分數最高,就是謹慎型,你會傾向於注重標準和細節,善於分析問題。

我屬於穩定型,穩定型的人擔心失去穩定,不喜歡未知數,不喜歡改變,比較冷靜。這些特點對我的描寫還是比較準確。不過,像我這種經常換環境、換地方的人,對於改變的抵觸並不大。而且因為我屬於所謂「專家型」的穩定,我會傾向於比較critical--比較鑑別能力太強了嘛!這樣的比較鑑別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反而給我動力去改變一些東西。

喜歡挑剔批判是年輕的時候,用我父親的評語,叫作「有頭腦/主見」,呵呵。現在我已學會把意見自己收藏起來,除非別人問,我不發表意見。因為我發現這對於與多人維持良好的關係極其重要,免得無意冒犯,或被人傳話。「專家型」的人大概都是些喜歡學習和積累知識的人,我參加過另外一套測試,不斷學習是我的第一長處。

總的說來,我不喜歡冒險,因為不想失去已經擁有的一些重要東西。我會計算風險,在把握比較大的情況下適當行動。結果到現在,我在教會中成了推動改變的角色。怎麼走到這步的,我一時還不能歸納成三言兩語,當然可以籠統地說是聖靈帶領吧。但我發現自己仍然瞻前顧後,生怕別人不高興。慢慢走一步、看一步吧,耐心我是有的。

Wednesday, September 6, 2017

Nashville聲明的盲點

8月29日,美國153位保守派基督教領袖共同簽名,發表了一個Nashville聲明,表示反對同性結婚,表示不承認「自我認定」的性別。換句話,聖經上說上帝造男造女,從來沒提到人會跨性,或被同性吸引,或其他不常規的性別現象,所以現在有必要回歸到「聖經的標準」。可是,聖經到底提出過甚麼婚姻和性倫理標準呢?還好,亞伯拉罕和大衛時代的多妻制不算現代人的標準。

我曾經讀過一點歷史研究的資料,過去的男同性行為和戀愛沒有關係,只表明暴力征服,如同強姦或輪姦那樣的罪行,詳細筆記在這裏。從這個亮光看,保羅列出「親男色」與「姦淫」一樣可惡,完全可以了解。而現在那些希望長期廝守在一起的同性伴侶,沒有了暴力征服的因素,似乎已和保羅時代不同。但基督教右翼顯然不同意,事實上,保守派有不少所謂「按字面」的解經應用,都有不適當的「古為今用」現象。

這Nashville聲明是誰起草的?The Council on 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 (CBMW),網上找不到這家機構的中文,暫且容我翻成「聖經男女角色議定會」吧。CBMW是甚麼機構呢?專門教導男女的complementary differences的。

男女不同容易了解,甚麼是complementary呢?中文一般翻成男女角色的「互補」,但準確的說,只是女人補男人:男人治理世界,女人為男人服務和打個下手。CBMW的網站沒有說得這麼直白,只說它支持一個「Danvers聲明」的原則。你再細看那個聲明,原來是說上帝創造的時候就已經命定男人是頭(headship)了,所以男人的地位高,女人要服從。CBMW雖然也說男女受造平等,但男女的關係以所謂的Biblical Headship為重心,平等的體現其實是打折扣的。

話說這Nashvill聲明一出籠,各派基督徒有人叫好,有人批評。畢竟,這個聲明只代表了右翼的解經立場。這個聲明讀來並沒有甚麼新東西,就是重複「傳統」的性倫理立場而已。但是由CBMW牽頭起草這份文件,難免有些令人掃興。他們連異性的婚姻關係都搞不定,這年代還主張男女不平等才叫作符合聖經!他們一定忽略聖經中古時的女士師底波拉,或者保羅所提到的女執事非比,女使徒猶尼亞安。

有些受同性吸引的青少年或基督徒決心禁慾,嚴守自身的貞潔,效法基督。更多的人希望能夠實現一對一的性忠貞。可惜CBMW還嫌不夠,他們揮舞「有罪」的大棒,希望否認那些人受到了同性的吸引,他們硬說那是一個抉擇,硬把跨性的人當作沒有跨性來對待,等等。

有一個名叫Taylor S. Brown的神學生說得不錯,如果Nashville聲明真的尊重基督教傳統,那就該將異性和同性一樣對待,號召大家都來遵守傳統。可是起草Nashville聲明的CBMW議會,顯然想要和進步派/自由派的基督徒一樣,在異性倫理方面享受一下新時代的精神。

比如若有人和無故離婚的人第二次結婚,若有夫婦不按上帝命定的自然法,而用試管嬰兒法懷孕,若有人受感動代人懷孕,右翼的信徒都很開放,不堅持傳統的性倫理都沒問題,沒有人去推動立法禁止。唯獨在同性倫理議題上,右翼的信徒自以為義,忽略歷史,堅持立法禁止很必要。這是個盲點吧?

Sunday, September 3, 2017

耶穌是答案,啥問題的答案?

換一句話,耶穌解決了甚麼人生的重要問題?我建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問題,耶穌從各角度解決我們的各樣問題。我曾經談過,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

生活在世界上,一群人看到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責任、個人的能力、個人的得失、個人與別人的關係等等,而另一群人基本上只注目自己在社會群體中的位置:別人是否接納自己、給自己面子、怎樣的行為合乎別人的期望等等。這些人是非感的尺度完全用來衡量關係的,不是用來衡量自己或別人內心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個性」的。還有第三群人到處看見鬼怪神靈的能力,無論做甚麼,總要小心翼翼,確保不冒犯任何一位鬼神,免得遭殃。

最近我還看到其他群體的不同需要,比如黑人奴隸或其他窮乏邊緣族群,那些沒有人替他們伸張正義的人,恐怕天天呼求神救他們脫離眼下的虐待歧視和其它不公正待遇。

耶穌對所有的人都是答案。對第一群人,耶穌作他們個人的救主,成為他們個人的朋友和導師,引導他們個人的道路。對第二群人,耶穌帶領他們回到神的國、神的家,被接納成為神的尊貴兒女,救贖和修復他們與神、與人的關係,何等榮幸。對第三群人,耶穌的能力是至高的,超過任何其他鬼神的能力,在至高神的庇護之下,得到完全自由,不必再每天擔心受怕。

另外,耶穌是一切在急難中呼求祂名的人的救主。任何受歧視、被排斥、被剝奪了教育、工作機會的邊緣人群,如果向他們傳福音,不帶領他們為困難呼求主是無效的。

同一位基督耶穌,從不同的視角,解決不同的人生問題,是必然的。可是有的人很死心眼,說「你不從我的角度認識和接受福音,你的福音就是假的。」對於第一群人,他們從個人角度看到,接受福音必須首先認罪。可是對於第二群人,被教會接納以後,慢慢看見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慢慢學習更正是沒有問題的。

對流浪和無家可歸的人來說,無論他們是甚麼原因落到這地步,如果認罪就能解決住房問題,他們恐怕很樂意認罪,可惜有些最關心他們是否認罪的人,恐怕一點都不關心他們的住房問題。

我們熱心宣教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想過你們福音對象的實際需要沒有?還是主觀地一味認為你已經知道他們的實際需要?實話說,我們若無心解決人家的實際困難,指出「你有罪」就是最沒有效力的傳福音方法。原因很簡單,個人過犯帶給他們的問題,可能遠遠不如他們所遇到的社會生存問題嚴重。

寫下本文是因為閱讀Unbinding the Gospel一書,作者最後指出耶穌是答案。她不只看到罪的問題,耶穌轉變個人,還看到耶穌醫治社會、醫治群體的能力。很不錯!我可以補充發揮一下。

Friday, September 1, 2017

十大重要的人生技巧

大多數技巧是可以模仿、學習、操練的。其中一些看上去有點像是天性,但更有可能是生長環境的塑造。成功的人需要具備某些重要的心理素質,這些素質可以在健康的人際關係環境中被培養造就,也很容易在幼年的時候被「不懂教育的」父母剝奪掉。



我把這段視頻所提到的十大人生技巧歸納羅列在這裡,加以評論:
  1. Speaking up, 就是敢於在眾人面前發言,把重要的心聲說出來。現在的美國中、小學課程中都有提供這方面的基本訓練,呈現一個故事也好,參加辯論也好,學生必須及格。
  2. Being honest with yourself, 就是坦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很多人自己安全感太差,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也不相信自己能夠成長和進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問題。
  3. Having confidence, 有自信心。這一項絕對靠環境和經歷塑造的結果:是對前途有信心、有盼望?還是反覆被人提醒,自信是缺乏了正直和進步的能力?最近聽人說,自信可以從自欺而來,沒考察過。
  4. Listening, 會聆聽。無論你有多麼會發言,聽懂別人的意見,了解別人的心願或感受,的確是一項很重要的人生技巧。如果一組人圍坐一圈,而你是組長,你要學會最後發言。
  5. Managing your time, 操練好好管理和支配時間,爭取多花時間在你所擅長的事上,效率就會高。有些父母硬是要求孩子們花時間修補他們不擅長的科目,僅僅因為父母自己感到那一科很重要。
  6. Stop whining, 不要怨天尤人,要把那份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看看下一步該怎麼辦。
  7. Staying present in the moment, 翻成「住在當下」。意思是不要一直為過去的事情遺憾、傷心、忿忿不平,也不要一直為未來焦慮、等候明天的好運氣等等,乃要掌握機會,充分享受和發揮現在的能力。
  8. Being consistent, 就是有恆心堅持到底。特別是在面臨失敗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不要放棄努力。把成功看為一條道路,而不要當作一道門比較好。
  9. Get enough sleep, 要睡足了覺!這算一個人生技巧,可能是因為很多人不會珍惜和照顧自己,或者不會自律。
  10. Having empathy, 有同理心是一個重要的人生品質。若說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同理心是最能體現神的形象的。它給人彼此聯結的能力,同情和幫助老弱病殘,並且有動力去改革和除掉陋習,建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