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23

祝你長命百歲的問題

本文內容取自《華盛頓郵報》前天發的調查報告:America has a life expectancy crisis

去年冬天,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Califf局長向同事們發了一條緊急訊息:數據顯示,美國人平均壽命再次下降--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兩年降幅。他說「我們是這個國家的最高衛生官員。如果我們不解決這個問題,誰來解決?」

現在,這個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仍然沒有提到政治議程的優先項目:拜登總統在演講中未提及這件事;參加總統競選的共和黨人也沒有;對所有100名在任的參議員進行調查,不到一半的人承認這是公共衛生問題。

儘管最近的聯邦數據表明,平均壽命在2022年會有所上升--從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反彈,但美國目前還沒有任何戰略來扭轉幾年來的下滑趨勢,以致美國的人口恢復現在落後於加拿大、德國、甚至中國(當然,中國的數據不可靠)。公共衛生教授Dave A. Chokshi醫生說:「我希望預期壽命或健康壽命成為2024年總統競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美國人沒有過上最健康的生活。」

《華盛頓郵報》採訪了100多名公共衛生專家、立法委員和高級衛生官員,包括過去三屆總統政府的29名專家,他們描述了試圖扭轉平均壽命下降趨勢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導致公共和私營部門官員難以協調的各自努力、不獎勵預防性護理的醫療保健支付系統、以及可能擾亂全國家策略的總統更替。

許多人認為,美國需要做出超越政治的努力,鼓勵數十年的承諾來提高平均壽命,將這與登月計劃做比較。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說:「我們不再是個談論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系統或將人類送上月球的美國,但我們需要這種雄心來解決壽命下降的問題。」

受訪者都承認,扭轉國人壽命下滑的政治承諾可能很快就會適得其反,因為需要關注是個長期目標,未必反映在短期進展結果中。到發現改善時,試圖提高人壽的官員可能已經退位。Brown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Ashish Jha說:「政客們一般不想參與這個問題的解決,因為解決方案好像不明確。」FDA負責$70億監管開銷,Califf局長說他曾在很多會議中敦促同事們採取行動:「我與所有領導都談過這個問題」,但情況令人擔憂。

白宮官員表示,總統和他的團隊致力於打擊平均壽命下降的「驅動因素」,指出減少吸毒過量、設立辦公室防止槍支暴力等等努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衛生官員說,提高平均壽命的承諾本身「必須被視為一種承傳的東西...也許應該是拜登第二任期的優先事項。」他對白宮的內部運作很坦率。

為什麼美國人壽命下降?原因不是單一的: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照護不足、無法做政治決策,都與夭亡有關。扭轉這局面的辦法也不是單一的,一些公共衛生負責人和政策制定者呼籲徹底改革醫療保健系統的運作方式,而另一些人則關注毒品注射過量等等因素--這些因素導致近年來死亡激增,受到相當多的關注,但每個因素都不是造成平均壽命減少的唯一原因。

在解決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的問題上,國會幾乎癱瘓。少數立法者(主要是民主黨人)一再將人口的下滑描述為一場危機,但大多數人很少或根本沒有說什麼。

參議員Bernie Sanders說:「我們不談論人口壽命,因為它只會表明我們目前的體制有多麼失敗。」他多次警告過早死亡人數上升,其中包括2021年7月所組織的參議院聽證會。小組委員會的18名參議員中只有11人出席了會議,其中有幾位很快就離開了;一共只提出五個問題。」Warren參議員說,我和其他參議員談論美國人壽命數字時,他們都顯得心不在焉。

《華盛頓郵報》向所有100名在任參議員發送電郵、撥打電話`、拜訪他們的辦公室。48名參議員(其中有35名民主黨人、11名共和黨人和兩名獨立人士)認為平均壽命下降是個問題--有些人指出自己的立法旨在打擊鴉片類藥物的濫用,並解決癌症和其它夭折原因相關的因素。他們總共提出130多項針對醫療保健問題的法案。

雖然如此,美國人壽命沒有增長。他們立法的目標也不同,共和黨人反對民主黨人的立法,比如擴大醫療範圍和管控槍枝。早在疫情爆發之前,美國就日益落後於其它國家,沒有一位參議員制定過專為提高平均壽命,或為衛生負責人制定目標的法案。有一位路州共和黨參議員相信年輕人的壽命到時會增加,而路州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3歲,全國倒數第三。

堪州共和黨參議員Jerry Moran說他對壽命問題「沒有管轄權」,但他是決定衛生機構資金的參議院小組成員。他對許多醫療保健問題進行投票,多次贊成廢除《平價醫療法案》(ACA,即所謂奧巴馬醫保)。

在缺乏全國解決方案的情況下,一些官員指出當地的努力,比如紐約制定新舉措,率先改善公共衛生,後來在全國推廣。11月份紐約市領導人承諾將百姓的平均壽命提高到創紀錄的83歲,說大家步調一致可以預防夭折。

該市衛生專員Ashwin Vasan在市議會面前作證,敦促議員們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市衛生專員(和他的繼任者)努力實現公共延壽的目標。他在市政廳外對記者說:「這是對政府的測驗。我真的希望紐約市能夠通過這項測驗。」

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曾是民族自豪感的一個來源,它反映出公民的進步、醫療的進步、和其它讓美國成為值得投資國家的優點。2003年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人Larry Craig在一個國會聽證會上宣告:「人類長壽,尤其是美國人的長壽,前途確實是光明的。」專家證人在聽證會上列出了一系列能夠讓人延年益壽的技術突破。

然而,即使是該小組中最樂觀的專家也警告說,美國的前景可能會變得黯淡。Max Planck人口研究所所長James Vaupel敦促聯邦官員,立即優先處理一個嚴重的謎團:美國與國際平均壽命差距正在拉大。他對參議院說:「美國在很多方面都很好,但在至關重要的壽命方面卻越來越落後於其它國家。」他懇請聯邦官員們「真正開始擔心這個問題」。

大約十年後,Vaupel的警告才開始受到重視。然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是更緊迫的政治優先事項:如此多的美國老年人藉醫療保險和社會安全保障等等計劃尋求服務,成本不斷增加。當歐巴馬政府和國會民主黨人2010年敲定了ACA的全面立法,將醫療保健範圍擴大了幾百萬人,並對醫療系統做出了其他改變時,幾乎沒有人擔心美國人平均壽命會下降。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醫療保健和經濟助理的風險投資家Bob Kocher說,ACA的製定者如此熱衷於醫療支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相信人壽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持續上升」。

到 2013 年,公共衛生專家開始就平均壽命發出更顯著的警告,指出鴉片類藥物過量、自殺和其他可預防死亡的數量不斷增加。歐巴馬、川普和拜登政府的高級官員都曾表示,他們意識到這些擔憂,但他們的重點是改善各種因素,而不是提高整體人壽數目。

退伍軍人事務部(VA)的每次會議都談論「預期壽命」,但沒有人知道「退伍軍人的預期壽命是多少」。奧巴馬手下的衛生官員不知道,現任的公共衛生服務部部長Xavier Becerra也沒有好辦法。他告訴華盛頓郵報他是敏銳意識到人壽下降問題的,認為這是槍支暴力和吸毒過量的副產品,因而淡化製定國家策略的必要性,似乎宣佈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沒有必要,並說他的機構缺乏扭轉這一趨勢的權力:「我們國家的衛生系統如此脫節,解決預期壽命問題的責任落在許多衛生官的身上。」

拜登沒有直接講人壽問題,而他的競選對手中有人提到。佛州州長Ron DeSantis 8月接受CNBC採訪時說:「我們曾預期壽命會持續上升,但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是新冠疫情和吸毒過量等等問題,沒有講如何扭轉這一趨勢的問題。獨立競選人小Robert F. Kennedy也在採訪時指出現在全國死亡率上升與新冠無關。

郵報的政治評論員Matthew Yglesias一再敦促政治家關注人壽問題,說這件事揭示了讓美國面臨風險的體制問題。他2022年發帖寫道:「解決美國人奇怪的短壽問題應該成為政府首要任務。」他在拜登政府內的一些粉絲對他撰寫交通安全和犯罪的文章很有興趣,尋求他的建議,然而他關於人壽問題的呼籲卻沒有引起類似的邀請。他說這恐怕會成為政客們難以理解的話題。

FDA是美國最強大的監管機構之一,其工作人員經常說他們監管美國消費者每花一美元中的約20美分,而Califf局長正在採取措施,比如禁止特別氣味的香菸、改善仿製藥的發放等等。但FDA的權力有限,不能控制醫院和醫生的報酬方式,無法制定法律管控槍枝等等--現在兒童死亡最高原因是槍枝。

國會議員如何看待人壽變短,以及是否表示需要採取緊急行動,存在明顯的黨派分歧。那些不重視這件事的大多是平均人壽最短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密西西比71.9歲、西維州72.8歲、肯州73.5歲等等),而那些大喊危機到來的多是平均人壽最長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麻州79歲、佛蒙特78.8歲等)--這是根據2020年的聯邦數據。

共和黨人往往把人壽衰減與吸毒過量、自殺和酗酒聯繫起來,而民主黨人呼籲醫保系統全面改革,改造醫生和醫院的支付系統,反對強大企業利益所主導的腐敗政治體系,還有人主張建立社交連繫辦公室,專門對付孤獨問題。

紐約如果搞得好,或許可以成為其它地方的榜樣,但延長平均壽命的衛生保健目標顯然應該成為超越官員任期的政策。食品製造商、工業團體都在試圖遊說、拉攏政客,攔阻任何變革,沒有一樁體系改動是容易的。

氣候變遷,某些「自然」災害空前增加,即使你很幸運,居住地不直接受影響,你也必須預備受外來人口移動衝擊的生活變化。所以當你祝某人長命百歲的時候,要知道意義和以往是不太相同的。

Thursday, December 28, 2023

阿拉斯加的河流變色

靠近北極的阿拉斯加河流轉變驚人,過去清澈的河水變成了混濁的橙色,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這種現像在綿延700英里的Brooks山脈尤其明顯,從阿拉斯加北部一直延伸到加拿大Yukon地區,偏遠的荒原地區看上去好像露天採礦好幾十年留下的廢墟。

據《科學美國人》報道,在過去5到10年裡,這個地區至少有75條河流和小溪呈現出鮮明的橙色,這是因為氣候變遷引起了永久凍土融化。鐵鏽色現在可以確定是由氧化鐵和硫酸造成,顯示水中重金屬濃度升高。土壤中礦物質的氧化還降低水的pH值,讓水質呈酸性。不過直到最近,污染的具體原因仍不太清楚--這些變色的水流出現在幾個最原始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國家公園。

pH值變化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我們現在還不十分了解,科學家對有毒金屬的可能滲出很擔心。阿拉斯加的原住民靠這些河水維持生計,下遊社區的人和水生物也依賴這些河流來生存,污染的水會給他們造成威脅。

參與調查這一現象的有Amherst學院環境研究教授Becky Hewitt。根據《大眾科學》報導,她對pH值問題很擔憂,強調這件事的性質恐怕很嚴重。

一項仍在進行的研究尋求透過分析水流化學,測試各種水流變色起源的假設,來記錄變色、發生時間、以及促成的因素。美國地質調查局監督這項研究,要探索凍土暖化和融化鐵鏽水之間的聯繫,以及對下游水質和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

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強調北極暖化加快,其速度超過了全球其它地區,對陸地和水文生態系統產生了重大影響。阿拉斯加Pacific大學生物數學研究員Roman Dial教授強調了問題的嚴重性,說受影響的溪流不僅被污染,而且酸性很強,甚至到了能夠「凝固奶粉」的程度。他曾帶領6位研究生花一個月時間在那裡,找不到一處可飲用的水。

儘管最初懷疑是酸性礦山廢料,但研究人員最後確定,鐵鏽色來源於土地本身。一種理論將這種現象歸因於酸性岩石滲水,認為是永久凍土融化暴露了基岩,釋放出硫酸和鐵。另一種假說叫做「濕地假說」,相信解凍激活的土壤細菌會產生可溶性鐵,因而導致鐵鏽色。

我記得起初聽見永久凍土開始融化的消息時,人們還以為可耕種土地的面積會擴大。現在看看這些可怕的變色河流,我希望沒有某地群體中毒/患病的事件發生。我是從微軟新聞網看見的報導,《連線》科技新聞雜誌去年就報告了:Alaska’s Arctic Waterways Are Turning a Foreboding Orange

Tuesday, December 26, 2023

關於環境氣候的假消息

本文內容取自Grist環保網站的文章:Why people still fall for fake news

1995年,聯合國一個前沿科學家小組宣布,他們發現「人類活動」對全球氣溫影響很大,帶來了「實際上不可逆轉」的後果。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99.9%的科學家都同意,燃燒化石燃料已破壞了地球的氣候。

然而30年後,在地球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裡,仍有人認為科學不可靠,或存在任何實際的威脅,因而不該對氣候變遷採取任何行動。有個反對氣候假資訊行動聯盟,上個月在杜拜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8)召開前發布報告,說網路陰謀論正在猖獗。在過去的一年裡,#climatescam標籤的帖子在X平台上,比#climatecrisis或#climateemergency等等標籤的帖子得到更多的點讚和轉發。

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花開得更早,湖水結冰得更晚。為什麼這麼久了,仍然有15%的美國人相信全球暖化沒有發生?新的研究表明,了解假新聞為何對人有吸引力,可以告訴我們如何防範假新聞。

作家兼哲學家Andy Norman是「心理免疫計劃」的共創人,想要保護人們免受假訊息操縱,買不良資訊的帳。人的心理怪癖會讓人忽略某些不方便的事實,而放大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論點。他說「你越是依賴對自己有用的信念,而放棄事實真相,你的思維變得就越瘋狂。人們受陰謀論吸引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感覺自己正處於一個巨大改變的世界秘密中。比如有些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他們堅信自己看見了別人所沒看見的幻想。

每年聯合國COP往往伴隨著社交媒體上的誤導訊息激增。今年COP28在11月舉行,陰謀論開始流傳,聲稱政府試圖以氣候變遷為藉口,從農民手中奪取土地,想要引起糧食短缺。《打擊假訊息氣候行動》報告指出,傳播此類謊言會進一步加劇社會分歧,並削弱公眾對減少溫室氣體排的政治支持。在媒體知名的氣候科學家中,約有73%的人從網上遭到攻擊虐待。

假新聞真的很有吸引力。《自然人類行為》最近發表一項研究,說氣候變遷的假訊息比科學事實更會說服人。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最初打算看看是否能幫助人們抵抗虛假訊息,他們對美國、印度和奈及利亞等12個國家的近7,000人用不同的策略測試:

參與者先閱讀一段文字,旨在加強他們的心理防禦,比如提醒人們關於氣候變遷的科學共識、科學家的可信度、採取行動的道義責任等等。然後,送給他們20條推文,把變暖歸咎於太陽和「波浪形」急流,宣揚「聯合國設計的氣候騙局」,警告說精英們「希望我們吃蟲子」。這個辦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日內瓦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員Tobia Spampatti說,他們是模擬人們在社交媒體回音室裡遇到的情形,假消息產生的影響巨大。 閱讀有關虛假陰謀的推文會降低人們的氣候變遷意識,也降低他們對減排行動的支持,和他們親自採取行動的意願。他說,這些假訊息更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它會煽動人的情緒,諸如對那些希望你吃蟲子的精英們的憤怒。

促請人們評估自己所見資訊的準確性有幫助,能讓一些人回到現實。他們還使用「預先揭謊」的策略,類似於疫苗「接種」(我去年介紹過一次),來預防人們受到假新聞的侵害。研究人員努力加強人們的心理防禦,使用一種新的、更廣泛的方法,來防範一系列的虛假訊息,但經過驗證,效果仍然不如「接種」法。

Norman說,幫助人們理解為什麼有人可能會從說謊中受益非常重要。例如2021年底,拜登政府得知俄國總統普京計劃即將入侵烏克蘭,立刻開始警告世界,俄國會散佈虛假說法來為入侵辯護,包括製作一段關於烏克蘭人殘酷進犯俄國的虛假影片。結果俄國假影片一出,很快就被斥為假新聞。Norman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讓世界大部分地區免受普京所喜歡的烏克蘭宣傳的影響。

至於氣候變化,這種警告可能不那麼成功,因為幾十年來由石油公司贊助的虛假宣傳早已影響了公眾。內華達大學傳播學教授Emma Frances Bloomfield說:「氣候懷疑論或化石燃料行業派人到處在新聞節目上發言,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在互聯網上氾濫,他們付錢給政治遊說者。」她說假訊息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光告訴那些相信假消息的人「科學家有共識」還不夠,因為他們懷疑科學權威--他們決定對環境的認知,不是基於事實或科學,乃基於自己的價值觀或其它「更重要的」事。」

雖然你可以用政治來解釋人們抵擋氣候事實的部分理由,但正如Bloomfield在她即將出版的Science v. Story一書中所概述的:在氣候變遷故事中,人是壞的,或者至少對環境污染負有部分責任,這需要我們做出很多犧牲,來接受事實帶來的內心衝突,來採取更多措施來降低自己的碳足跡,比如少吃肉類、拒絕飛行、或穿舊衣服等等。相比之下,否認氣候變遷能讓人覺得自己是英雄--不需要做任何不同的事,甚至會把駕駛一輛耗油的卡車視為上帝計劃的一部分--令人欣慰,比在道義或恐懼兩難中掙扎容易多了。

Bloomfield還指出,那些散佈懷疑科學論調的化石燃料公司、社交媒體巨頭、以及俄國和中國等國家,都會從這類宣傳中得到很大的回報,因為散佈懷疑比推動確定性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根據「打擊氣候假訊息行動」的報告,Shell, ExxonMobil, BP等等石油公司今年在臉書廣告上花了約$400-500萬美元,講論社會和政治議題。

Spampatti博士說,打擊假訊息最直接的方法是阻止其發生。而即使監管機構能令社交媒體公司阻止陰謀論和謊言傳播,清除它們還是很難。「深度遊說」是支持LGBTQ的群體所發明,通過不帶偏見的一對一談話來說服別人,包括聆聽擔心,幫助他們克服矛盾感受(接受氣候變遷意味著承認自己可能是問題的一部分)。

深度遊說不僅能成功減少對跨性的恐懼,而且其效果比較持續。根據在BC省一個鄉村小鎮搞的一項實驗,這一策略也適用於解決其他兩極化問題。在說服地區的幾個地方政府部門轉向100%可再生能源後,非營利組織Neighbors United的義工遇到困難--他們遇到了環保人士的不信任。他們與數百名居民交談,傾聽他們對失業的擔憂,尋找共同點,像朋友一樣講述有關氣候變遷的個人故事,而不是像對手一樣辯論事實,結果40%的居民改變了信念!最後市議會於2022年底投票,決定2050年之前轉向100%的再生能源。

Bloomfield說,講事實和講故事都有用。對於保守派聽眾,她建議不要談論世界組織和科學家的工作,因為那是「一群沒有名字和面孔的人」,而要轉向當地辦事機構和他們實際認識的人--朋友、家人和其他值得信賴的人給你的資訊確實比較有幫助。「這些人未必像國際IPCC那麼權威,但能夠幫助你了解這些重要信息」,因為信任。

Saturday, December 23, 2023

年終報告的(政治)好消息

Jennifer Rubin是《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員,主要評論政治、政策、教育方面的新聞話題。她昨天總結歸納了一串「好消息」,是從「左翼」視角來看美國的,我把內容記在這裡。(右翼視角可能認為美國的天已經塌下來了--如果不對,歡迎留言指正。)



首先是通貨膨漲率終於停止上升,並開始穩步下降,11月份下降了0.1%。這是很不尋常的進展,在控制通漲率的時期,經濟沒有衰退,失業率保持在4%以下。有跡象表明,人們不把經濟復甦歸功於拜登總統,但大家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在改變,有消費者信心和消費指數為證。也許明年大家就會承認說,嗯,經濟還算強勁,最糟的時期已過。

其次一件好事,是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裁定,在憲法第14修正案條款下,川普失去參選資格,因為他策動了暴亂。當然這件事還會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SCOTUS),看大法官們如何裁決,但這個案件的顯著意義,在於有個法庭花一週仔細聽取了各方證詞,裁定川普確實是個暴亂分子。無論SCOTUS如何解釋法律條款,大法官們不會去推翻這個基本事實。國會不能用任何立法行動來否認,即使有MAGA人群仍願投票支持也不能改變這個定性--暴亂分子終有一天要承擔行動後果。

另一件好事,是川普爭辯在任總統(目前是拜登)無論怎樣違法,都絕對可以免罪,法官不同意撤銷對他干擾和推翻選舉的起訴,庭審將於3月開始,因此川普到華盛頓特區(DC)法庭上訴,希望拖延時間。好消息是法庭很快設定了1月9日聽取雙方完整簡報,之後會很快裁定,川普到底在他任內是否可以無法無天?不管告到哪一級,估計法庭最後都不會判他絕對免罪,因為他很多事是做在總統職權外的。川普希望拖延判罪,至少先在共和黨初選中獲勝,就把他們搞砸--因為萬一候選人被證實是罪犯,他不可能在大選中獲勝。

假如川普干擾和推翻選舉的庭審果真被拖延,別忘了紐約州還有個起訴川普偽造商業紀錄的案子在等候合適的開庭日期。很多人瞧不起那個罪案,可那個女星封口費和商務欺詐案件的證據確鑿,川普很難為自己辯護。而且若不是他的不擇手段,很可能美國人在2016年根本不會選他一名花花公子做總統。這個案件不會受到總統行為是否免罪的任何影響,所以絕不會被拖延。這算是第四件好事。

說到川普花花公子的行事為人,還有作家E.Jean Carroll兩次狀告川普誹謗的民事案件為佐證。幾十年前川普曾在一家商店的更衣室強暴了Carroll,當時沒有其他人看見,Carroll忍氣沒有告他。這幾年在#MeToo運動的鼓勵下,婦女紛紛講出自己受到性侵犯的經歷,Carroll也講了,被當時的川普總統矢口否認,還誹謗攻擊了她。第二次誹謗發生在他下台之後,陪審團認定Carroll勝訴,川普確實強暴了Carroll,他必須為自己的公開誹謗賠償$500萬。然而川普再次公然誹謗污衊了Carroll,以至於她補充了第一個案情--那個案子定於2024年1月開庭,確定川普應該賠償的錢數。

看來2024年川普要應付一堆訴訟案件,有涉及巨額財務賠償和吊銷經營的民事案件,也有影響他參選勝選的刑事案件。人但凡犯罪都應該承擔後果,富豪川普幾十年來卻用拖延和各種花招成功避免了過往絕大部分的非法行為後果,現在情況改變了,這絕對要算是一件好事。

第六件好事是那個決定幫著川普幹壞事的Rudy Giuliani,最近因為誹謗兩名喬州2020選舉工作人員而被判罰款$1.48億--那兩名可憐的黑人婦女受威脅恐嚇到處躲藏,至今不敢回家。當然Giuliani馬上宣布破產,因為破產法庭會容他免除一些債務。但這種川普所鼓勵的故意陷害,只要他活著一天,無論是在監獄內還是監獄外,都要賠償直到分文不剩--也許這兩位婦女最終所得不多,但她們得到一份公道。

下面一件好事要算Liz Cheney出版了她的回憶錄,從共和黨內部記錄了像Kevin McCarthy和Mike Johnson這些人,明知不合憲法還是去做錯的事,只為討川普高興。如果他們在J6事件發生時願意立即剝奪總統權力或將他彈劾,事情早就解決了。可惜共和黨已被川普徹底破壞,他們現在只是暗地希望他自己退出歷史舞台,而在2024年選舉中可能是要全面潰敗、之後需要重組的。這本書記下了寶貴的歷史教訓,也許你可以去找來看看。

回頭說說美國的外交政策,也許我們一想到那些戰爭就頭痛,讓我在此提供一點安慰。加薩戰爭如果不是馬上會結束,尾聲也接近了,理由有好幾個:一是美國政府一直在慢慢增加對以色列政府的壓力;二是以色列人民對於加薩人民和尚未釋放人質的苦難狀況受不了,成千上萬的人上街遊行對自己的政府施壓;三是以色列已經殺了幾千恐怖分子,破壞了哈瑪斯制造炸彈的能力,封了隧道入口,再打下去價值不大了。拜登政府在這其中有很大的努力。

還有一件好事是通過外交手段,有10名美國人要從委內瑞拉回來和家人團聚了。委內瑞拉現總統Maduro搞獨裁10年,無法無天錯誤拘捕了6名美國人,他同意重新進行選舉了,讓我們看看下面會怎樣。

壞事也不是沒有,你看聯邦最高法院把婦女決定墮胎的權利下放給各州去了,現在的眾議院由一幫不負責任的人領導,川普支持率在民調數據中居高不下很奇怪,不過這幾周拜登的讚許率增加了。

讓我們樂觀地看待2024年,我們可以擺脫川普和他的專制主義陰影,經濟能夠更強勁,我們的外交團隊有經驗和得到尊重去結束衝突,我們有個法治系統能夠穩步地成功追究川普罪責,這些都值得慶祝。誰知道還有甚麼更多的好事情會在新的一年中發生呢?

Thursday, December 21, 2023

教會中的壓迫婦女

在男女受造平等的問題上,教會文化已經落在後面。我記得有一年參加一個福音派神學年會時,書攤前有位參會者對這件事的反應是:落後算甚麼?教會不該跟隨文化,文化應該跟隨教會才對--這人太脫離現實,歷史怎麼可能倒退回到父權時期?

我曾介紹過關於婦女在教會中服事的解經歷史,男女平等派(Egalitarianism)和男主女輔派(Complementarianism)這些年來立場都有不少調整,從適應父權文化轉向適應現代文化。但是有位拿撒勒教會的牧師James Travis Young看美國教會現狀,認為壓迫婦女的現象仍然很普遍,原因就是這個男主女輔派的解經--認為女人擔任領導職務的能力不如男人。本文內容取自他在Patheos信仰論壇上的文章:Most American Churches Oppress Women

這個「男人服事教會,女人只能輔助男人」的教義,讓很多教會不允許女人講道(教導男人)。2018年的一份問卷調查發現,美國神職人員中只有15%是婦女,因為很多宗派不按立女牧師/長老。聽說90%的福音派信徒家庭承認丈夫/男人的權威地位--至少口頭上這麼承認。

教會中哪些工作屬於婦女的服事範疇呢?預備咖啡或點心食物啦,打掃清潔啦,帶領兒童或青少年啦,探訪關懷啦,甚至排放桌椅。姊妹們忙碌這些的時候,弟兄們在做甚麼?也許你見過,他們站著聊天,坐下休息喝咖啡,甚至明說那些是女人幹的活兒--當然根據文化環境,有些教會好些。

此外,如果做的是同樣的工作--宣教或教導或辦公室管理等等,幾乎沒人想到應該付薪資給姊妹--師母不領薪水就是個榜樣。人們認為姊妹們有熱心,讓她們長期做義工是沒有問題的,而弟兄們很少這樣做,如果這樣做就嘖嘖稱奇。

記得有位弟兄熱心邀我參與他們教會的探訪關懷服事,當我意識到原來是指望我義務做工時就拒絕了--你我都是傳道人,資歷相當,憑甚麼我是義工而你更受信任?太不公道--就因我願意幫忙,你不能假定我沒有更好、更值的事需要做。

反過來看,一個教會拒絕按立那些蒙召用自己牧養恩賜服事教會的姊妹,她們會遇到人(們)質疑,也許放棄恩召吧?請問最終是誰受損失?當然是基督和他的教會--用福音派的話,叫作一群罪人管理的機構攔阻了上帝國度的工作(非福音派或聖經中不稱信徒為「罪人」)。

Young牧師說,根據性別來決定人「應該」扮演什麼(教會/社會)角色,不僅反映出一個很糟糕的神學解經,還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後果--造成一種男性擁有很大權力,而其他人感覺不那麼重要和被低估的情況,甚至還可能導致諸如自卑或長期焦慮之類的問題。

他說,男主女輔主義的危害不僅存在於頭腦中,也會影響到實際生活。有時候,權力差異可能隱藏/包容了虐待,導致不受管控的剝削利用。研究表明,推行這種男尊女卑制度的地方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家庭暴力和性虐待,並且受害者因害怕受懲罰而保持沉默。--難怪有些教會和教會機構性侵犯橫行,人們明知有人際關係惡行而不作聲。

顯然,男主女輔主義教義導致了對雙性人、跨性人和非二元人的歧視。說男人天生是更好的領袖而女人應該順從,不僅給所有人帶來壓力,而且降低了所有人,包括男人的價值。這種思維方式排斥任何不完全符合性別模式的人,把他們邊緣化甚至妖魔化。

關於人人平等的主張是來自聖經的,聖經見證了上帝的愛護和恩慈吸引人來跟隨祂,不是用操控強迫。聖經鼓勵跟隨基督的人認識到所有弟兄姊妹都有不同恩賜和呼召,下面列出兩條經文。

加拉太書3章27-28節:「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不再分為奴的自主的,不再分男的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彼得前書3章8節:「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憐憫和謙卑的心。」

結論:接受平等博愛的觀點與更廣泛的聖經教導相符--弟兄姊妹要團結、彼此肯定和相互順服。這些教導改變我們舊的人格和世界觀,改變我們待人處世的方法,要求我們效法仁慈寬厚的上帝。教會如果能夠除去對性別角色的偏見,就可以超越自身,成為耶穌基督更具包容和活力的化身。

Tuesday, December 19, 2023

那些民意調查有多可靠?

假如我告訴你,最近有個民意調查發現,62%的人不喜歡冰淇淋,你的反應如何?有三類反應:1是認為不可能,2是相信結果大致正確,3是覺得既然多數人不喜歡冰淇淋,或許自己也應該不喜歡。其實還有第4種反應:這項調查結果有些奇怪,我要問幾個問題。

在總統選舉的問題上,民調結果有時候錯得很離譜。比如自從川普受到刑事起訴幾個月以來,他在共和黨得到的支持率反而上升--在最好的情況下,人們堅定不移繼續支持他,怎會有不那麼堅決的人在他受檢控之後反倒更加支持他當總統呢?

1. 你需要看問題是怎麼問的,有的問題中含有某種暗示。要記得,一次民調只代表某些民眾在某時就某個問題的看法,好像一個歷史鏡頭,你無法從中了解這個問題的歷史趨勢。你最好多看幾家調查機構發表的結果,互相比較。

2. 你最好了解一下,出錢搞調查的都是甚麼人,特別是那些你沒聽說過的調查機構。有些假消息告訴你民意調查如此這般,其實不告訴你調查數據的來源,或不給你詳細調查報告說明的鏈接。

3. 仔細看看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是甚麼樣的人?問卷中字句如何?多少人回應了問卷?所給的答案選項是否合理完整?舉例來說,有個問題是「你在下次選舉中打算投誰的票?」這個問題假定回應者一定會去投票,但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參加投票的興趣並不大,於是他們的「打算」其實意義不大。

4. 細看有多少人參與回應了問卷,你希望了解越多人口的觀點,比如美國人民對某事的意見,你的樣本數目需要越大,抽樣範圍需要越廣,不然調查結果沒有意義。

5. 人們回答問卷的方法,常常代表了不同群體中不同性格的人。假如是電話調查,有些調查機構只打固定電話(用戶以老年人為主),不打手機。再說,絕大多數人不接陌生人的電話,所以願意接聽回答的恐怕只是某些族裔某些觀念的人群。假如是放在網上的問卷,那麼人必須能夠上網且願意點擊鏈接回答問題,這些人一般都有很強烈的觀點,他們甚至轉發鏈接,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來參與。假如是在投票當日詢問調查,某些群體為某些政治原因不願意報告自己投了誰的票,所以調查結果也不可能準確。

6. 留意進行調查的時間段,因為情況和資訊變遷,人的觀點會改變,舊的調查結果不再有很大意義。

7. 留意「誤差範圍」,即margin of error,一個調查若沒有這個資訊,很可能調查方法有問題。

8. 儘量找到問卷調查的抽樣方法是否隨機。比如你調查1500人的觀點,不能只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鄰居同事來回答問卷,那恐怕不帶表典型的當地人口各階層。除非你的目標是調查某個年齡段、某族裔、某性別的人對某問題的想法。

9. 留意看還有多少百分比的人尚未決定、或不知如何回答某個問題。特別是關於選舉的問題,如果很多人尚未決定,那麼調查結果是沒有意義的。若一份問卷沒有給人機會表示尚未決定,那麼結果是沒有用的。

10. 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調查結果,不要妄自推論到聳人聽聞的結果。比如關於年輕一代人的宗教信仰,有調查發現36%的千禧年時代年輕人不屬於任何特定的宗教,於是有人結論宗教正在死亡。可是還有64%的人仍然信一個宗教啊!而且那些說自己不屬於任何宗教的人中,有三分之二說自己仍然相信一個神明。你看數據很容易被人拿去操弄歪曲哈。

本文內容取自Cindy Otis的True Or False一書第18章:Polling and Other Fake Stats。

Saturday, December 16, 2023

假消息如何影響選舉結果

2016年12月初(大選剛過),一個人持槍闖進華盛頓特區一家比薩餐廳,尋找柯林頓總統夫婦經營的販賣兒童「戀童癖」團夥,要解救聽說藏在餐廳「地下室」的孩子們,沒想到那家餐廳既沒有地下室,也沒有關押的孩子們--原來他是信了社交網上的陰謀論傳聞!一些人有組織、有計劃地利用龐大機器人網絡來傳播這些陰謀論,看上去目的是支持候選人川普,反對候選人柯林頓夫人。

在所有的社交媒體平台上,都有帳戶聲稱戀童癖集團犯罪有證據。甚麼證據呢?原來有個白人至上主義分子在推特上開個假帳號,假裝是紐約的一名猶太律師。他10月份發推,說紐約市警察局找到證據,好幾名民主黨人包括柯林頓夫婦,參與了戀童癖販賣團夥。他給的證據是臉書上一名密蘇里州婦女,聲稱有紐約警局的內部消息來源--她根本不必說明自己消息渠道如何,帖子已被好幾個假消息網站、陰謀論家、自動機器轉發大軍瘋傳開了。

注意,聳人聽聞是個關鍵:很多不動腦筋、不問證據、喜歡別人來跟隨轉發點讚自己帖子的人,都成了那些懷有惡意的網絡機器人助手。

同時,俄軍駭客侵入了柯林頓夫人競選負責人和民主黨總部的的電郵帳號,把帳號內的所有電郵送給WikiLeaks發表。令人諷刺的是,那些發表的電郵平凡至極,甚麼秘密陰謀都沒有,不過戀童癖假新聞的作者不在乎,硬說那些電郵中藏有兒童色情的暗號,證實了他們的假消息。

那些右翼媒體當時為此轟動一時,#pizzagate標籤故事被5萬推特用戶在社交媒體上一共轉發了140萬次。後來的調查表明,其中大多數的轉發是從捷克、塞浦路斯、越南假消息編撰人所經營的機器自動轉發大軍所為。當然,有些美國的右翼網站和自媒體電台也起勁地推波助瀾。在傳播過程中,比薩店的戀童癖團夥故事越發添油加醋,餐廳中的冷凍室變成了「宰殺間」,傳說柯林頓親自到訪,殺害和強暴兒童,活靈活現,有人相信。

謠傳這麼成功,紐約時報詳細調查後發表了一篇文章,揭穿Pizzagate故事不可信的種種理由。沒想到相信陰謀論的人更確信不疑,說紐約時報已被犯罪團夥收買,他們的否認就等於肯定。

其實更多人早就不相信Pizzagate傳聞了,但2016年大選之後的《經濟學人》民意調查,和YouGov民調數據都發現,46%投票選川普的人相信,駭客從柯林頓競選負責人得到的電郵內容證明柯林頓搞了戀童癖團夥犯罪--他們不需要看見任何父母出面作證或追討。上個月有位朋友憂心忡忡告訴我說,她擔心戀童很快要變成合法了--無須看見兒童色情免罪或政客發言支持戀童這類新聞!(這裡不講年輕人婚齡,而講年齡差距大、一方17歲以內。)

2016大選後,柯林頓夫人出面指責了Pizzagate這類惡意假消息,它們如何影響了真實世界的選舉結果。非牟利的Knight基金會專門倡導優質新聞,發現在選舉之前的幾個月內,66萬推文發布含有假消息和陰謀論網站鏈接,其中65%的鏈接屬於10個假消息網站,幾乎是同一批社交媒體帳戶在推廣,這些帳戶多數是保守支持川普的,少數自認是自由開放派。那些假消息網站若不是廣受推轉,是不會有很多人去訪問閱讀的。

那年影響選舉比較大,得到50萬以上的點擊閱讀量的假消息列在下面。

1. 方濟各教宗表態支持川普當總統,令人震驚:由自稱是本地電視新聞的WTOE 5發表,據說他們播報「世界各地新聞」,其實是個假消息網站。

2. 川普派他自己的飛機去接200名擱淺的海軍陸戰隊員:最初是Fox新聞政治評論員Sean Hannity信口說的,後來寫成文章發表在一個軍事消息網站。有人做事實查核,證實為不真之後刪除。

3. Pizzagate的國際政客戀童癖集團犯罪故事--如上所述。

4. 愛爾蘭正式接受川普難民:左翼網站Winning Democrats聳人聽聞的內容,連正式媒體都轉發了,點擊閱讀量將近100萬。

5. 維基解密網站確認柯林頓夫人賣武器給ISIS了...:由假新聞網站Political Insider報導。他們採訪的是真人維基解密創始人,所評論的卻是假消息。我發現很多假消息網站似乎喜歡以某地Insider命名,但追查來源並不是那地方的居民。

6. 泄露柯林頓電郵的聯邦調查局(FBI)人員死於某公寓的謀殺和自殺事件:由假新聞網站Denver Guardian報導,但這家新聞機構註冊地址是個停車場而已。

7. FBI局長收到柯林頓基金會百萬資金,他兄弟的律師事務所辦理柯林頓的稅務:廣為流行的假新聞網站Ending the Fed報導。2016年臉書上十條流傳最熱火的假消息,有四條出自這家網站。

8. ISIS領導人呼籲美國的穆斯林選民投票支持柯林頓夫人:最初發表在明確宣稱是製造幽默諷刺假新聞的網站WNDR(World News Daily Report),被好幾百個假新聞傳播網站和假社交媒體帳戶當作真消息分享,使用標籤#ISISHer。

9. 柯林頓夫人在2013年說她願意看到川普這種人競選,因為他們誠實難得:很多假新聞網站都報告了這話,但傳播量最大的ConservativeState.com網站是住在馬其頓的一群青少年所建立。

10. 著名的變裝皇后RuPaul宣稱川普在1990年代不適當地觸摸了他:這個也是WNDR的幽默諷刺作品,在2016年大選日前後那些日子發表,單在臉書上就被分享了28萬5千次。

如果你看見圍繞某位總統候選人有這麼多傳聞,不知真假,你的投票會受到影響嗎?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受影響,但有些人會。(本文內容取自前CIA分析工作人員Cindy Otis所著True or False一書,一份告誡人們如何看出新聞為假的指南,你可以找來看看。)

Thursday, December 14, 2023

再談言論自由與仇恨

兩個月前我介紹過一位英國政治教授Howard的學術論證文章。總的說來,他認為立法執法很難不侵犯到個人言論自由,但人們自由發出反對仇恨言論的聲音很重要。這幾天紐約Syracuse大學Lynn Greenky教授在專家資訊網站The Conversation針對這個問題寫了一篇新聞評論文章:Why university presidents find it hard to punish college free speech,我記在這裡。

如果一名大學生在哈佛校園外的街上,大喊屠殺猶太人有理,美國憲法會禁止為此起訴她。但她如果返回校園繼續這麼做,那麼這位學生可能會受到校園警察制止,甚至根據學校的行為準則被停學或開除。

美國許多其它校園,包括賓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同樣。私立大專院校都有言論守則,允許某些言論受到懲罰。然而,2023年12月6日,賓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校長向國會作證時,不敢明確說明這一點--如果有人在校園內主張屠殺猶太人會如何。賓州大學校長受到憤怒壓力剛辭職。

Greenky教授15年來教本科生辯論(言論自由)第一修正案法律,並撰寫了第一修正案的用戶指南《When Freedom Speaks》。她對這幾位校長未能明確回答國會議員的提問感到驚訝。學校的首要目的是教育,私立院校以此為目標來制定行為守則。

儘管他們可以而且經常嘗試重建第一修正案所規定廣泛受保護的言論,但這些界限可以藉著教育合法地縮小。這樣做是因為仇恨會毒害健康的學習環境,並損害一部分學生充分參與的能力。

在公立大學,校園言論一般必須實行比較廣泛的憲法標準。但私立院校設立校園守則,目的是解決自由言論與教育使命之間的衝突。上述三位大學校長笨拙和過度法律主義的反應說明,這種試圖平衡言論自由和安全學習環境的努力可能會造成混亂和矛盾,讓人隨機行事,而不是按公開辯論的價值觀來決定。

一個人的話語很重要。只要這些字句不帶來現實的威脅,比如立即出現棍棒、石頭等等暴力,憲法第一修正案就會保護他們免受政府的壓制。從憲法上講,只要不是煽動暴力或故意恐嚇人,任何觀點(無論是主流還是受蔑視)都是允許的言論。

第一修正案讓公眾去審查和批評那些誇張的仇恨言論和想法,即使是支持種族滅絕或呼籲強制種族和民族分裂的言論,也不能被州或聯邦政府刑事起訴。那些話可能會冒犯和嚇人,但它們往往是情緒化政治言論重要組成部分。

哈佛大學舉了一個例子,說明校園行為準則如何限制第一修正案通常允許的言論:學生手冊說,自由交流思想必須在「合理異議的範圍內」進行,這是第一修正案所沒有限制,憲法禁止州和聯邦政府制定或執行任何這類限制。另外兩所私立大學也要求學生遵守憲法以外的規定:

賓州大學的行為準則要求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健康和安全」,憲法第一修正案則禁止州和聯邦政府做出此類要求限制。麻省理工學院禁止性騷擾行為,將騷擾定義為「公開和個人的喋喋不休」--第一修正案沒有這樣的道德準則,它只是不准政府干預,不管你講的是真理或謊言、神話或現實、美德或邪惡,你可以講。

儘管大學制定了行為準則,人們越來越多地相信,校長們在聽證會上給出巧妙合格答案,說明大專院校有選擇地應用行為準則,利用那些準則來推動政治議程。

在涉及種族和性別的情況下,學校會迅速警告、限製或懲罰有冒犯的言論。2017年,哈佛大學取消了對10名學生的錄取通知,因為他們張貼了露骨的性言論,比如針對的是某些少數群體。有政客譴責哈佛大學2022年搞強制的反偏見培訓,學校警告本科生說,高舉異性戀主義、討厭攻擊肥胖者、以及對人故意使用錯誤的性別代詞等等,都是侮辱人的行為。

2016年,有幾所大學發布了有關萬聖節服裝的擬議指南。2013年,Lewis & Clark大學的兩名學生因舉辦私人派對而被指控,說是有種族歧視或騷擾行為。2006年,Wisconsin大學試圖限制一篇諷刺文章的印刷,那篇文章被認為威脅到了招收和留住少數群體學生的政策。相比之下,現在被要求在國會作證的三所大學的校長們,受到猶太師生員工的指責,說學校未能對他們屢次受到騷擾的指控做出明確回應。

如何在校園內倡導言論自由呢?有些人呼籲大專院校堅守第一修正案自由的基本原則,而不是懲罰某些言論:更多的言論會帶來健康的民主。他們說有些觀點和事實真相也許只能透過激烈的謾罵來表達,但教育機構的回應,應該是藉著反面信息和對話,來支持受到攻擊的個人和群體。

然而,今天的許多大學生對校園,以及由言論自由所推論的民主,幾乎沒有理解或尊重。在校園裡,雖然所有的理念都應是批判性思維的對象,尤其是一些令人厭惡的價值觀理念,但Greenky教授認為有些數據令人震驚:
  • 46% 的學生認為對他們不同意的發言者大聲喊叫是可以的。
  • 51% 的學生認為有些主題應該禁止在校園內討論。
  • 45% 的學生認為,對仇恨發言者使用暴力是合理的。
美國筆會(PEN)是個擁有百年歷史的組織,致力於倡導和保護創意表達,敦促大專院校在試圖平衡言論自由和安全時要謹慎行事。另外的人則警告說,行為準則給受攻擊的學生帶來錯誤的安全感。他們認為:除非這些準則經過精心設計,僅用於造成人身傷害或恐怖的言論,不然它們只會成功地將仇恨驅入地下迴聲室,在那裡仇恨往往會變得更加極端和危險。

Tuesday, December 12, 2023

關於塑料的回收與編號

我們常在塑料製品表面看見一個表示回收的三角形和一個號碼,不清楚意思是甚麼。

總的說來,那些號碼並不代表塑料的可回收性,好像1和2號可以回收,幾號以上不能回收等等。不,那些號碼只告訴我們塑料的材料成分是甚麼。我列在這裡:

#1 – PA/PET/PETE (nylon 尼龍) 回收可製作地毯、家具、新容器等等
#2 – 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高密度聚乙烯) 回收可製作洗滌劑容器、籬笆、地磚等等
#3 –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回收可製電纜、擋泥板、面板、排水溝等
#4 – 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低密度聚乙烯) 回收可製地磚等各種建築材料
#5 –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回收可製作電瓶電纜、掃帚、刮冰刀、耙子等等
#6 –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保麗龍) 回收可製泡沫包裝填充材料、絕緣材料等等
#7 – 其它塑料

第1、2、4、5號塑料屬於比較安全的塑料,包裝和存放食物一般沒有問題。第3號和第6號塑料不安全,因為會有毒素「滲漏」出來,不應該用來包裝食品。注意:我們一度用6號(泡沫)塑料大量製造一次性使用的杯子,後來發現它會干擾人體雌性激素的數量,就改用紙杯來盛裝熱飲料了。

7號塑料種類繁多,有的安全,有的不那麼安全。比較常見的有PLA塑料(屬於生物塑料,能夠生物降解,因此比較環保和安全)。

另一種7號塑料是堅硬透明的聚碳酸酯(PC),不能回收,且含有BPA(它有時仍然出現在嬰兒產品中,如果產品上沒有編號,那麼一般都是PC #7號塑料,不安全。

還有Tritan(萃特),一種堅韌、透明的共聚酯塑料,屬於有爭議。有人起訴製造商,說Tritan含有雌激素化學物質,又發現某些說它安全的研究報告,其財務來源是製造商和營銷商...為安全起見,不要用這種7號塑料材料去盛載熱液體,或放入微波爐。

7號塑料還包括ABS、AS/SAN塑料,這些塑料很穩定且不會濾出毒素。ABS不透明,且容易回收。你如果無法判斷一個7號塑料製品是否安全,那麼不透明的也許比透明的安全--這個判斷方法僅作參考。

還有一類7號塑料是各種TPE(熱塑彈性)混合塑料,有的非常安全,一般比PVC 3號塑料安全,但生產過程使用大量氯,不環保。判斷TPE是否安全的最佳方法是查看製造商的安全測試結果表(MSDS)

至於哪些塑料可回收,哪些不能,各地方的回收管理政策不同,你需要查詢當地的規定。目前,大多數回收公司能夠處理1號和2號塑料,7號塑料由於成分標示不清楚,一般無法回收。3、4、5、6號塑料的回收技術難度比較大,很多地方現在沒有搞。也許再過幾年情況就不一樣了?

關於這方面資料,美國年鑑網站有清楚明瞭的列表,你可以參考。

Saturday, December 9, 2023

AI:幫助還是破壞民主?

今年9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Schumer召集了第一次人工智能(AI)治理洞見論壇,重點是對選舉的管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AI和民主的發展交匯上。拜登政府最近發布了AI行政令,副總統賀錦麗前往英國參加了AI安全峰會,是對這次兩黨參議院論壇系列的補充。

現在美國民主和全球民主狀況正受到高度關注,所以AI日益成為重點。這是關於AI與民主融合的風險和可能性系列的第一部分,Brookings政策研究所概述了AI可能改變民主治理和執行的三個主要領域。這一系列的後續部分將會比較深入地探討這些主題,並為立法人員提供政策建議。

關於選舉管理,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的選舉官員都可以利用AI來協助監督民意。例如,可以用AI來改善選舉管理流程,使其效率更高和更安全可靠。當仔細監控時,人工智慧可以識別選民名單和投票機中的異常情況,防止發生舞弊或剝奪選民投票權的情況發生。

由AI驅動的計票機能夠比計票工作人員更快地掃描紙本選票,從而減少選舉結果報告或重新計票所需的時間。2020年大選時,郵寄選票大量湧入,好幾個關鍵州計票多日,而AI快速處理可能有助於平息有些選區的舞弊指控。

然而選舉管理人員必須警惕可能的風險。如果選舉官員的聯絡方式是公開的,AI定位和綜合公共信息的能力可能引起針對他們的網路釣魚攻擊。如果這些官員擁有存取選民和政府資料的特權,那麼他們的個人資訊和行政職責如果被惡意軟體或勒索軟體利用,他們所監督的選舉就可能會受損。

AI模型還可能藉著傳播錯誤或虛假訊息,來壓制和剝奪選民的投票,特別是不知道的人,更容易受到毫無根據的舞弊傳言影響。另外,使用AI來「清理」選民名冊也可能出現黨派偏見,或讓少數族裔選民不成比例地成為清理目標。

在競選活動和選民教育方面,AI已經在改變美國和全球其它民主國家的民選公職候選人的競選方式,新科技也正在重塑選民定位和他們接受候選人資訊的方式。這些轉變在選舉日之前的每個競選階段都帶來機會,也帶來風險。

利用AI來實現民主化、改善和公平競選環境的機會比比皆是。比如可以為首次申請參選和資金不足的候選人降低財務門檻;電子募款可以受益於AI驅動而簡化;候選人還可以找到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推出針對的廣告;從而給選民更好地了解選票內容創造了條件。

選舉管理官員還可以有效、透明地使用AI來追蹤和報告有害的仇恨言論,這些言論不公平地影響競選環境和選民的決定。但是反過來,AI也會加劇選舉常見的錯誤和虛假信息氾濫。AI為不自由的國家和獨裁國家提供了一系列成本相對低的工具,對手可能利用這些工具進一步分裂選民,增加極端化和內部不穩定。

政治聊天機器人、深度造假、和其他AI生成的視頻音頻效果已經擾亂了世界上民主國家的選舉前資訊環境。AI能夠快速產生pink slime(即完全由假新聞組成的新聞網站),顯示出其干擾現有選舉的潛力。隨著許多民主國家在2024年面臨重要選舉,AI引發資訊混亂的風險變得更加嚴重。

除了競選和投票之外,民主治理的其它方面也會受益於AI革命,並面臨挑戰。新技術能夠幫助公民表達意見,組織具有類似立場的其他人團結,並採取推動優先政策改革的行動。然而,這些技術也可能讓不良分子把陰謀偽裝成公眾情緒。

AI還可以進一步使公眾評論民主化,這是影響政策制定的基石。用機器學習收集和總結個人的興趣,最終將人們視為優先的事項與監管機構正在收集的公眾具體問題相匹配;生成式AI可以幫助聯邦和地方經驗豐富的政治活動家,讓他們的言論對不同的受眾更有說服力;AI還能夠幫助大眾了解民選官員所考慮的複雜立法。

從另一方面看,想要扭曲公眾輿論的團體或個人可能會在AI中找到盟友。ChatGPT等等AI驅動的程序可以偽造信函和公眾評論寄給民選官員,以及偽造對特定法案或立場的書面支持,讓人很難區分真假。這些大量偽造的信件可能會被用來達成對某議題的公眾共識,迫使立法者按照某個期望的議程行動。

更糟的是,生成式AI工具利用的語音和圖像複製品還可以模仿候選人和民選官員,如果選民意識到此類騙局的存在,可能會引起困惑,降低對選舉過程的信心。

結論:識別AI與民主融合時出現的新風險和收益很重要。明年,美國和世界上許多國,總共代表35億多人民,要舉行的選舉意義都很重大。反民主分子和獨裁分子會尋求一切機會動搖民眾對民主的信心,所以確保自由公正的選舉很重要。

民主政府、制定政策的人、倡導選民參與的活動分子,都在尋找最佳做法,和發出必要警告。前面所提到的拜登政府AI行政令是個有希望的起點,自上而下應對這些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歡迎AI且持謹慎態度的立法人員都希望兩黨團結,建立良好的AI監管制度。

公民社會在建立AI監管制度上有著重要角色,像Civil and Human Rights技術領導力大會公民權利律師委員會Brennan司法研究中心Public Citizen基金會和Brookings學會等組織的工作就證明了這一點(Brookings學會在這個主題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們共同以學術專長為地方、州和聯邦民主監管機構提供前沿的指導。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和其他類似的關鍵競選來說,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AI革命帶來的破壞性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的民主潛力是必須的,但對有效、透明的AI策略和指導方針的需求超出了明年的範圍。

AI驅動的工具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些工具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到政府的每個角落和功能,從機構如何收集數據,到選舉如何進行,再到選民如何登記和投票。隨著科技發展,政策制定者、民主倡導者和公民必須跟上,以確保AI成為推動民主的力量,讓民主治理成為比較好、比較包容的制度。

本文內容取自Brookings研究所網站評論文章,AI can strengthen U.S. democracy

Thursday, December 7, 2023

基辛格的歷史功過

中國把基辛格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美國媒體既報導了他的成就,也報導了他的罪過。本文內容取自《外交事務》雜誌上週發表的評論文章:Judging Henry Kissinger

人們到底應該如何評價亨利·基辛格的道德和政治才能?小Joseph S. Nye曾是基辛格的學生,後來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同事,一直努力想回答這個問題。

2012年4月,Nye博士在哈佛大學幫忙組織了一場公眾採訪,請基辛格回顧他擔任尼克松總統和福特總統的國務卿期間,問他是否對某些做法有所後悔。 起初他說「不」,不過後來轉念,說希望自己在中東能更加活躍,而沒有提及柬埔寨、智利、巴基斯坦或越南。當時大廳後面有一人抗議。對他高喊「戰犯」!

基辛格是一位複雜的思想家。他與其他戰後歐洲移民一樣,批評二戰前美國外交政策天真的理想主義。但基辛格還是講道德的,他對觀眾說「你不能只看權力」,「國家總是代表一種正義的理念」。他曾在文章中指出,世界秩序靠勢力與合法性的平衡。

正如他曾對助手Winston Lord(1985-89年任駐華大使)所說,政治家最需要的品質是「品格和勇氣」,因為真正艱難的決定是51-49,所以領導人必須擁有「道德力量」來做決定,勇氣讓人能夠「獨行一段路」。就越南而言,基辛格相信他有責任結束越戰,但表示自己沒有權力以「損害美國捍衛盟友和自由大業能力」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

在國際關係中評論道德是困難的,基辛格留下的業績尤其複雜。在他長期的政府任期內,他取得了許多巨大的成功,包括在中國、蘇聯和中東問題上的成功。但基辛格也有重大失敗,包括結束越戰的方式。網路上對他的評價主要還是正面的--在一個被核戰幽靈籠罩的世界裡,他的決定使國際秩序比較穩定和安全。

對於搞外交的人來說,判斷全球政治領域的道德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真正的無道德主義者只會迴避它,例如一位法國外交官曾說,道德在國際關係中毫無意義,所以只要根據法國利益來決定一切就好。然而,拒絕考慮所有其它國家的利益,這本身就是個深刻的道德決定。

世界政治本質上有三種不同的精神地圖,每一種都以不同方式影響國家的行動。第一種是現實主義,接受一些道德義務,但認為這些義務受到嚴酷現實的限制。對這些思想家來說,謹慎穩重是首要美德。另一種是世界大公主義,認為國家之間應該平等對待所有人類,邊境無關緊要,相信政府對外國人負有重要道德義務。

介於這兩者之間的第三種是自由主義,認為國家有責任在決策中考慮道德,但世界分為社區和國家。儘管各國之上沒有一個至高的政府,自由主義思想家認為有國際秩序--足夠的基本實踐和制度(例如權力平衡、行為規範要求、國際協商和組織),可以建立一個框架,讓各國能夠做出有意義的道德選擇。大多數國家持這種自由主義理念。

現實主義是大多數國家領導人使用的預設立場。鑑於世界是主權國家組成,這很明智,因為現實主義是最好的起點。問題在於許多現實主義者止步不前,沒有意識到世界大公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價值,對於考慮如何制定外交政策有用。領導人不應武斷地拒絕人權和國際架構,他們必須先弄清楚自己的國家需要甚麼程度的安全,然後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其它的價值觀(例如福利、身分或外國人的權利)。

大多數外交政策決定並不涉及生存問題。而是涉及是否向獨裁盟友出售武器,或是否批評另一個國家的人權行為之類的問題。這些政策關乎是否接納難民、如何貿易、以及如何應對氣候變遷等問題的爭辯。

鐵桿的現實主義領導人最終會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對待所有決定,定義非常狹隘。他們願意做出許多缺德的選擇來保證國家安全。比如1940年,法國向納粹投降後,英國首相邱吉爾襲擊了阿爾及利亞海岸的法國海軍艦艇,殺死了幾千名中立的水手,以防止艦隊落入德國手中。又比如1945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造成超過10萬平民死亡。

現實主義領導人迴避嚴峻的道德問題,然而他們有義務評估情況,看能否可以遵循其它重要的價值觀而不真正危及國家安全。他們可能需要做出不道德的選擇,以防止可能的巨大災難,然而人們希望他們做出「環境允許的最佳道德選擇」。

確實,謹慎穩重規則很容易被濫用,領導人會聲稱採取可怕行動的必要性,來保護國家等等,而其實他們有迴旋餘地。不要簡單地相信,而應根據他們的目的、手段和後果來判斷。為此,汲取智慧的次序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世界大公主義。

在國內社會追求公義與在國際上追求公義不同。自由社會有超越國界的義務,價值觀包括互助和尊重確保基本人權,然而世界是多元的,各國的人應該盡可能自己決定事務。一名國家領導人可能認定本國的價值觀是普世的,但推廣普及一組價值觀能夠成功還要評估,無法強求。

當一個國家領導人決定使用武力時,可以採用傳統的「正義戰爭」標準來衡量道德--不可過度、不可攻擊平民、尊重俘虜人權等等。這些標準源自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世界大公主義見解的融合,Nye博士稱為「自由的寫實主義」。

按這些標準,基辛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開放中國、與蘇聯緩和關係、管理中東危機,這一切都讓世界變得比較安全。例如在中國問題上,基辛格和尼克森有遠見且大膽地引導世界政治擺脫冷戰兩極格局,將北京重新融入國際體系。他們不得不忽視毛澤東專制極權政治的醜惡本質。

在處理與莫斯科關係上也類似,為緩和外交關係和控制軍備,基辛格只好接受另一個極權政體的合法性,並且在推動蘇聯允許猶太人移民方面顯得慢吞吞。儘管如此,基辛格的立場幫助降低了核戰的風險,為蘇聯本身逐漸被(西方價值觀)侵蝕創造了條件。這裡,道德收益再次超過成本,最終儘管發生了水門醜聞,他還是設法緩解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

但基辛格道德政治的失敗包括1969-1970年間轟炸柬埔寨;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制止巴基斯坦在1971年印巴戰爭中的暴行;以及支持1973年智利的政變。先說智利,美國政府並沒有煽動並扶植軍事獨裁者推翻民選總統,但基辛格明確表示華盛頓不反對。他的支持者說前政權是左翼,可能落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華盛頓只好支持軍政府。但在智利的右翼/左翼對當時的美國民主陣營並不是至關重要,而左翼政府威脅也不足以成為被推翻的理由。

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的戰爭,基辛格和尼克松沒有譴責巴基斯坦總統在孟加拉的鎮壓和流血事件,那場鎮壓流血導致至少30萬孟加拉人死亡,並引起大批難民湧入印度。基辛格辯稱他需要保持沉默,以確保巴基斯坦總統能幫助他與中國建交。

1970年轟炸柬埔寨本想摧毀越共的滲透路線,但最終不但沒有縮短或結束戰爭,還幫助了搞種族滅絕的紅色高棉奪取柬埔寨,超過150萬人死亡。對於一個宣稱捍衛自由重要的人來說,以上是他的三個失敗。

然後說說越戰。基辛格說若不是水門事件和國會決定撤回美國介入,他這些政策決定本來可以拯救自由社會的南越,但這是對複雜歷史的自私描述。 基辛格和尼克松原本試圖讓蘇聯向北越施壓,要求停止攻擊南越。但發現這些希望不實際的時候,他們決定藉談判解決。美國和北越最終於1973年1月在巴黎簽署和平協議,允許北韓把軍隊留在南方。基辛格私下承認南越政府不會生存太久,最多再堅持一年半(美軍撤退之後南方政權僅存活了兩年多)。

尼克松和基辛格確實結束了越戰,但他們付出了高昂的道德代價,三年有超過21,000名美國人死亡。而約翰遜任內美國人死了36,756人,肯尼迪任內死了108名美國人。而印度支那共有數百萬越南人和柬埔寨人在他們的任期內被殺害。基辛格和尼克松一直努力維護華盛頓的信譽,但付出如此毀滅性的代價現在看是不值的。

道德選擇有時要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基辛格和尼克松儘早接受西貢終會潰敗,撤軍沒有拖延,美國的全球實力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害,但能夠免去許多死亡。

基辛格有時未能履行他的品格和勇氣的道德美德,而且他的一些手段也值得懷疑。但外交政策是個價值觀妥協的世界,就結果而言,或許我們可以說,他的成功超過了他的失敗。

Tuesday, December 5, 2023

《叛亂法》亟待改革

你還記得川普在他拒絕卸任下臺的日子裡,想要啟動一個《叛亂法》,但是法務部門和軍隊都拒絕配合他?本文內容來自時事政治和文化在線雜誌《Slate》最近的一篇文章:川普想動用軍隊打擊政敵,國會必須有立法行動

川普如何能夠動用軍隊為自己服務呢?這個《叛亂法》,允許總統為任何目的調兵,哪怕是鎮壓民眾的和平示威遊行。集會遊行屬於憲法賦予民眾的權利,總統如果調兵鎮壓豈不是剝奪他們的言論表達自由嗎?這嚴重損害民主制度的運作。

最近有不少報道披露,前總統川普一夥正在製定計劃,一旦2024大選勝利,重新上台的川普和他的政府打算如何利用聯邦政府權力,來懲罰持不同政見的人。據說川普將在上任第一天援引《叛亂法》,使用軍隊當作國內警察部隊,去平息任何反對他的公眾抗議。國會現在必須採取行動,改革這項危險並過時的法律,不然沒有人能阻止川普。

美國還有個《地方警察法》,規定禁止用聯邦軍隊來執行民法,反映出美國法律和政治思想的傳統,即相信軍隊槍口向內轉是對民主和個人自由的內在威脅。但《地方警察法》不是絕對的,它允許聯邦軍隊在國會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參與執法。

《叛亂法》提供了這種授權--其背後的目的是允許總統在發生起義、叛亂或其他內亂時,動用軍隊來協助民政。問題在於《叛亂法》對於《地方警察法》的執行造成一個巨大的漏洞,而不是一個有限情況下的例外。

《叛亂法》的主要缺陷在於它賦予總統幾乎無限的決定權。其中模糊而陳舊的語言對於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或不需要,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有意義的指南。例如,其中一項條款授權總統使用軍隊或「任何其他手段」「採取他認為必要的措施」,鎮壓任何「非法反對或阻礙國家法律執行的...陰謀」「妨礙法律規定的司法程序」。從字面上,這會允許總統動用海軍陸戰隊來逮捕和拘留兩名涉嫌在聯邦庭審中密謀恐嚇證人的人。

更糟糕的是,最高法院於1827年裁定,啟用《叛亂法》是否合理是由總統獨自決定的,法院不得審查或質疑總統決定。如果國會不同意總統啟用該法案,它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一項結束的法令。總統可以拒絕簽署國會通過的法令,然後國會必須有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支持,才能推翻總統的否決。

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會未能更新《叛亂法》,以滿足國家需求的不斷變化。某些部分看起來與1792年國會通過第一版《叛亂法》相似,但原法令中允許法院或國會審核總統權力的字句已被刪除。

《叛亂法》授權總統使用軍隊或「任何其他手段」鎮壓任何看似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是重建期間為了對付內戰和白人至上主義恐怖叛亂而加的。這些規定是為19世紀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而設計,當時的執法機構運作剛剛起步,即使是較小的動亂也可能超出地方民政處理的能力,而現在情況早就不同了。

《叛亂法》的不合時宜很容易受到濫用。平權運動時期的各位總統們適當啟用《叛亂法》,來制衡南方有些地方和州的反對,強制廢除種族隔離。但有好幾位總統也用它來鎮壓勞工運動,平息所謂的「種族騷亂」。

根據報道,身為總統的川普對在2020年夏天利用《叛亂法》鎮壓BLM抗議群眾表現了濃厚的興趣。更不祥的是,川普的幾位盟友在他2020年落選之後,曾敦促他啟用《叛亂法》繼續掌權。

Brennan法律和政策研究中心提議對《叛亂法》進行改革,以防止它受到濫用。改革內容包括澄清和縮小軍事部署的標準,詳細規定在啟用該法律時有哪些行動是被授權,哪些行動不被授權,以及授權國會和法院對濫用權力或越權行為進行製衡。最為重要的是,《叛亂法》要保持總統有足夠的靈活性,能快速、果斷地應對警察當局無法處理的真正危機。換句話,修改的措辭需要符合這條法律的潛在意圖,而不是為總統提供空白支票。

國會需要立即進行這類改革。我們的國家面臨一位願意使用美國軍隊作他自己的私人國內警察部隊的總統候選人,這對民主構成的危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這是可以而且必須避免的。

Saturday, December 2, 2023

保護身體的防毒防菌系統

在病毒流行時期,你可能注意到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染生病,或各人抵抗力不同。

不要以為抵抗力全都是天生的,有些生活習慣會幫助人建立和保護自身的免疫系統,而另外一些習慣則會破壞人體健康,導致生病。本文內容所介紹的常識,是取自Michelle Schoffro Cook博士的科普書籍:Supper Powered Immunity第六章。

在談到生活習慣之前,Cook博士特別提起精神壓力對身體的影響。人需要一些壓力,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並不利於健康,然而允許自己長期處於太大的壓力之下就很不好了,身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會降低。一個例子就是住太貴的房屋,以至每月必須付很大一部份薪資去還貸款或租用空間,不得喘息機會--你寧願在年底拿多餘的錢還貸,不要每個月不得不把錢花光。

下面是Cook博士列出的一些良好生活習慣,來減輕精神壓力對身體的損害,或增強免疫力。你如果已經有這些習慣,那麼恭喜!你的健康狀況大概是比較好的。

* 首先是不要隨便省略任何一餐常規飯食,因為不吃飯引起血糖下降,從而對身體形成很大的壓力,生成一系列的壓力荷爾蒙。如果是偶爾不吃,你的身體能對付,但這種血糖和壓力荷爾蒙波動消耗體能,挑戰你應付壓力的能力。另外,千萬不要以為吃甜食可以代替飯食來提高血糖,甜食會很快引起血糖驟降,進一步壓抑人體免疫力。

* 其次是吃高纖維食品,以保證血糖釋放緩慢穩定,早餐煮燕麥粥加些亞麻籽,煮湯加些豆類,飯或薩拉中加些鷹嘴豆,冰沙中加奇亞籽等等。

* 有些人你和他/她在一起會感到很消耗精力,但你又不能完全不理他們。注意盡量減少和這種人打交道或談話的時間,多和能夠欣賞和善於鼓勵你的人在一起。

* 因為你遇到壓力時身體會消耗格外多的維生素C,多吃抗氧化食品,補充維生素C。石榴、各種莓、黑山楂、深綠色蔬菜、西紅柿、豆芽、紅黃橙色燈籠椒、柑橘柚子檸檬之類的水果,都屬於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 常做深呼吸運動或冥想,據研究能夠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

* 不勉為其難地去盡所有的義務,或養成工作若不做得完美總不收工的習慣。

* 會請人幫忙,而不是凡事自己動手。比如經濟狀況若是允許,就僱人修理、清潔、或打零雜,以減輕自己的壓力。

* 減少糖的攝入量,因它並不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記住,每吃一份甜食(代糖品更糟),你身體的免疫力就要受壓抑幾小時。喝酒也和吃糖效果類似,要避免喝酒。你可以選擇吃未加糖的水果或果乾來代替糖,因為水果中常常帶有纖維素,消化比較慢,保護身體不受血糖波動的衝擊。

* 堅持經常的運動和鍛鍊。每天讓心跳有機會加快,呼吸有機會加深,出一點汗,或肌肉有一些用力是很好的。運動對於減輕精神壓力也有很顯著的效果,從而導致免疫力提升。

* 確保良好的睡眠對於健康和預防疾病非常重要。你每天至少需要7個小時的睡眠,不足就會大大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對各種病毒病菌的反應。如果把睡眠比作存款,發揮防疫功能就好像取款,長期入不敷出就會引起嚴重的免疫問題。

* 避免在晚上睡覺前三個小時內吃東西,或從事任何太緊張的腦力體力活動;關閉室內大小電器的電源,特別是智能手機,如需要夜燈,選用紅色光產品;每天在大致相同的時間上床,有助於建立生物時鐘來幫助你入眠。有人說香精油氣味會幫助情緒放鬆,你可以嘗試。

* 防毒防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經常洗手。但你現在需要特別注意肥皂和洗手液的成分,否則那些產品中所含有的不良化學成分會從皮膚吸收。很多家用洗滌劑和醫療產品中都含有triclosan氯化物等等強力殺菌殺毒成分,對人體有害。

Cook博士的這本書我建議你去找來看看,裡面有一章特別提到食物和營養--Berberine(黃連素)、姜黃素、茶葉素、很多十字科蔬菜--都具有強大的抗菌消炎功效,還有一章專門講吃蘑菇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