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6, 2023

關於環境氣候的假消息

本文內容取自Grist環保網站的文章:Why people still fall for fake news

1995年,聯合國一個前沿科學家小組宣布,他們發現「人類活動」對全球氣溫影響很大,帶來了「實際上不可逆轉」的後果。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99.9%的科學家都同意,燃燒化石燃料已破壞了地球的氣候。

然而30年後,在地球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裡,仍有人認為科學不可靠,或存在任何實際的威脅,因而不該對氣候變遷採取任何行動。有個反對氣候假資訊行動聯盟,上個月在杜拜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8)召開前發布報告,說網路陰謀論正在猖獗。在過去的一年裡,#climatescam標籤的帖子在X平台上,比#climatecrisis或#climateemergency等等標籤的帖子得到更多的點讚和轉發。

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花開得更早,湖水結冰得更晚。為什麼這麼久了,仍然有15%的美國人相信全球暖化沒有發生?新的研究表明,了解假新聞為何對人有吸引力,可以告訴我們如何防範假新聞。

作家兼哲學家Andy Norman是「心理免疫計劃」的共創人,想要保護人們免受假訊息操縱,買不良資訊的帳。人的心理怪癖會讓人忽略某些不方便的事實,而放大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論點。他說「你越是依賴對自己有用的信念,而放棄事實真相,你的思維變得就越瘋狂。人們受陰謀論吸引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感覺自己正處於一個巨大改變的世界秘密中。比如有些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他們堅信自己看見了別人所沒看見的幻想。

每年聯合國COP往往伴隨著社交媒體上的誤導訊息激增。今年COP28在11月舉行,陰謀論開始流傳,聲稱政府試圖以氣候變遷為藉口,從農民手中奪取土地,想要引起糧食短缺。《打擊假訊息氣候行動》報告指出,傳播此類謊言會進一步加劇社會分歧,並削弱公眾對減少溫室氣體排的政治支持。在媒體知名的氣候科學家中,約有73%的人從網上遭到攻擊虐待。

假新聞真的很有吸引力。《自然人類行為》最近發表一項研究,說氣候變遷的假訊息比科學事實更會說服人。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最初打算看看是否能幫助人們抵抗虛假訊息,他們對美國、印度和奈及利亞等12個國家的近7,000人用不同的策略測試:

參與者先閱讀一段文字,旨在加強他們的心理防禦,比如提醒人們關於氣候變遷的科學共識、科學家的可信度、採取行動的道義責任等等。然後,送給他們20條推文,把變暖歸咎於太陽和「波浪形」急流,宣揚「聯合國設計的氣候騙局」,警告說精英們「希望我們吃蟲子」。這個辦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日內瓦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員Tobia Spampatti說,他們是模擬人們在社交媒體回音室裡遇到的情形,假消息產生的影響巨大。 閱讀有關虛假陰謀的推文會降低人們的氣候變遷意識,也降低他們對減排行動的支持,和他們親自採取行動的意願。他說,這些假訊息更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它會煽動人的情緒,諸如對那些希望你吃蟲子的精英們的憤怒。

促請人們評估自己所見資訊的準確性有幫助,能讓一些人回到現實。他們還使用「預先揭謊」的策略,類似於疫苗「接種」(我去年介紹過一次),來預防人們受到假新聞的侵害。研究人員努力加強人們的心理防禦,使用一種新的、更廣泛的方法,來防範一系列的虛假訊息,但經過驗證,效果仍然不如「接種」法。

Norman說,幫助人們理解為什麼有人可能會從說謊中受益非常重要。例如2021年底,拜登政府得知俄國總統普京計劃即將入侵烏克蘭,立刻開始警告世界,俄國會散佈虛假說法來為入侵辯護,包括製作一段關於烏克蘭人殘酷進犯俄國的虛假影片。結果俄國假影片一出,很快就被斥為假新聞。Norman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讓世界大部分地區免受普京所喜歡的烏克蘭宣傳的影響。

至於氣候變化,這種警告可能不那麼成功,因為幾十年來由石油公司贊助的虛假宣傳早已影響了公眾。內華達大學傳播學教授Emma Frances Bloomfield說:「氣候懷疑論或化石燃料行業派人到處在新聞節目上發言,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在互聯網上氾濫,他們付錢給政治遊說者。」她說假訊息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光告訴那些相信假消息的人「科學家有共識」還不夠,因為他們懷疑科學權威--他們決定對環境的認知,不是基於事實或科學,乃基於自己的價值觀或其它「更重要的」事。」

雖然你可以用政治來解釋人們抵擋氣候事實的部分理由,但正如Bloomfield在她即將出版的Science v. Story一書中所概述的:在氣候變遷故事中,人是壞的,或者至少對環境污染負有部分責任,這需要我們做出很多犧牲,來接受事實帶來的內心衝突,來採取更多措施來降低自己的碳足跡,比如少吃肉類、拒絕飛行、或穿舊衣服等等。相比之下,否認氣候變遷能讓人覺得自己是英雄--不需要做任何不同的事,甚至會把駕駛一輛耗油的卡車視為上帝計劃的一部分--令人欣慰,比在道義或恐懼兩難中掙扎容易多了。

Bloomfield還指出,那些散佈懷疑科學論調的化石燃料公司、社交媒體巨頭、以及俄國和中國等國家,都會從這類宣傳中得到很大的回報,因為散佈懷疑比推動確定性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根據「打擊氣候假訊息行動」的報告,Shell, ExxonMobil, BP等等石油公司今年在臉書廣告上花了約$400-500萬美元,講論社會和政治議題。

Spampatti博士說,打擊假訊息最直接的方法是阻止其發生。而即使監管機構能令社交媒體公司阻止陰謀論和謊言傳播,清除它們還是很難。「深度遊說」是支持LGBTQ的群體所發明,通過不帶偏見的一對一談話來說服別人,包括聆聽擔心,幫助他們克服矛盾感受(接受氣候變遷意味著承認自己可能是問題的一部分)。

深度遊說不僅能成功減少對跨性的恐懼,而且其效果比較持續。根據在BC省一個鄉村小鎮搞的一項實驗,這一策略也適用於解決其他兩極化問題。在說服地區的幾個地方政府部門轉向100%可再生能源後,非營利組織Neighbors United的義工遇到困難--他們遇到了環保人士的不信任。他們與數百名居民交談,傾聽他們對失業的擔憂,尋找共同點,像朋友一樣講述有關氣候變遷的個人故事,而不是像對手一樣辯論事實,結果40%的居民改變了信念!最後市議會於2022年底投票,決定2050年之前轉向100%的再生能源。

Bloomfield說,講事實和講故事都有用。對於保守派聽眾,她建議不要談論世界組織和科學家的工作,因為那是「一群沒有名字和面孔的人」,而要轉向當地辦事機構和他們實際認識的人--朋友、家人和其他值得信賴的人給你的資訊確實比較有幫助。「這些人未必像國際IPCC那麼權威,但能夠幫助你了解這些重要信息」,因為信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