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1, 2022

說說辦基督教神學院

本文內容取自研究屬靈塑造學者Frederick W. Schmidt博士的文章Our Shrinking Seminaries

神學院一般都很重視招生人數,他們會儘量推動各系負起擴大招生的責任。可是你很容易想到,神學院所定的招生目標恐怕基本上都是盲目的--神學院的運作要花很多錢,要借債,要僱用教師員工,畢業的神學生要償還債務,所能夠提供的網課和夜校不夠,招生對象恐怕有種族的變化等等。

就說學生的族裔成分改變吧,大多數神學院擴大招生和人數增長是基於1950-1980年代的美國人口成分改變。那時從二戰和朝鮮戰爭退役的大批軍人得到各種政府福利補貼,接受高等教育及職業訓練。其中相當多的人,加上越戰退役的很多人,感到上帝呼召他們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和服事教會。接著教會開始按立婦女,進一步增加了神學生的數量,並改變了學生成分。

不過,這樣的擴增不會是無限的。當神學生的數量增加了50%的時候,從1990年代開始,學生成分改變所帶來的培訓發展動力就不見了。各宗派因文化立場的分裂,諸如是否按立婦女或接納同性戀婚姻,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停止到教會參加聚會,無論哪派的神學院,在這些情況下招生數量都不會增加,只會減少。

到各神學院開始削減教師員工或他們的工作量,需要將學系合併時,人們才有些吃驚。後來提供網上課程和學分算是一個補救措施,讓更多更廣的人可以考慮報名入學,但和傳統的神學學位已經有所不同。接下來又出現新冠大流行,無疑進一步衝擊到神學教育:有的關門或合併,有的只留下一、兩位教師員工,允許提早退休,出租或賣房等等。

與此同時,神學院努力重新定位自己:提供更多的兩年制碩士學位;減少神學碩士所需的學分;重新包裝所有的學位課程,應允說這些課程不僅適用於神職人員,而且適用於各種其他職業,包括組織社區等等目標。大多數神學院繼續培養博士,只是裝備課程逐漸減少。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生給教會,希望增強神學院的價值。

神學院試圖培養其他職業人才是有問題的。從學生角度看,如果你希望得到比如組織社區的裝備,那麼講道和教牧關懷課程沒有甚麼價值,而學習公共政策、非營利管理、政治學或經濟學這些「世俗」知識倒比較有用。結果神學學位,無論你屬於哪一派,在很大程度上其實與未來其他職業的雇主無關,反倒可能成為負擔。

那麼,神學院的未來如何? 至少很複雜。如果你的宗派神學院是個相對集中的大本營,那麼著手制定一項共同管理其未來的戰略計劃很好--考慮將機構、院系、圖書館和設施合併,確保滿足本地區學生的需求。

由於每個神學院都有不同的歷史,有各自的管理委員會和謹慎的預算,因此他們的命運掌握在一個適者生存的過程的中。

這意味著神學院也不太可能完全坦白所提供課程的弱點或實用性,未來的學生將需要自己負責看好行情。他們應該仔細檢查課程,深入研究並查看他們實際將要完成的課業,看看全職教師對某些項目的支持程度,注意所申請的學位課程的適用性的籠統承諾,嘗試得到成功安置畢業生方面的信息,還應該盤問得到經濟援助的可能性,以及學校得到的評級。

這些考慮入神學院的就讀的人還應該試圖確定這所神學院聲譽如何,學校對所承諾的非神學職業機會有哪些支持性的工作,以及是否真的能夠提供這些工作。他們還要檢查自己未來的雇主是否對其他學位和機構看好。記住,你總是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追求你的神學興趣。

最後,無論你做什麼決定,不要相信「我們都屬於一個快樂家庭」的說詞。這已經成為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往往不是真的。學生除非受到要求,他們很少參加校內的禮拜堂。師生員工很少保持彼此之間的社交聯誼,大多數的神學生往往過於忙碌在自己的學習、家庭、工作之間。總之,神學院並不像一個教會,它只是一個受教育的地方。

培育、深化和加強在基督裡的生命是很重要的。培養禱告的生活,加強對上帝恩典工作的信念,在教會歷史面前測試自己的信仰告白,深入研究聖經的豐富性和教會傳統,掌握遇到的挑戰,向聖靈的工作敞開心扉,學習如何奉基督的名冒險,這些對於基督的工人都極其重要。

但這個旅程不能被打包和製度化,當代神學教育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這個旅程。如果你幸運,你或許一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甚至可能有一兩個導師陪伴,共同仰望上帝,測試你所就讀的神學院精神。

Monday, August 29, 2022

免費的高等教育如何?

今天看見一位新聞評論人士講論普及高等教育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有不少阻力和反對意見,當然都是來自一些自己上得起大學的人。我挺贊同他的觀點,就是讓所有年輕人都有機會免費讀大學--總的來說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好處。我自己的父母,都曾在宣教士進入中國沿海一帶大辦中小學的時期受過贊助,成為一代新興的知識分子和中國建設主力軍的一員。

反對辦免費大學有個主要的理由:如果一個學位可以免費獲得,那個學位就沒有價值了。有人說,免費高等教育把那些本來能上得起大學的人搞砸了,他們所獲得的學位沒有價值或價值降低了,這是經濟學原理。

解析一下這個經濟學:你會同意,一個學位標誌著你在某個領域受過教育,這個位置讓你得到某種類似會員卡一樣的東西,好像一張俱樂部通行證,幾乎和你的實際學識或學位證書無關。這個俱樂部讓你能夠得到薪水比較高的工作,這個價值就是所謂的經濟學。

一個學位能夠為人打開較高薪水的前途門路。這本身沒什麼錯:具有高中學位的美國人,年收入的中位數是3.7萬,大專畢業則是4.4萬,學士學位6萬,碩士以上學位7萬,這是去年的實際數據

這樣來看,能夠進這個高階俱樂部的人,很多是那些父母比較有錢或有門路、支付大學費用不必舉債太多的人。他們希望門檻高些,進來的人少些,從而競爭小些。他們感到自己只要肯努力,花功夫賺取學位,那麼萬事俱備,自然會留在俱樂部內。他們當然不願意被迫與這個上層俱樂部之外的人競爭。

那些處在社會經濟階梯下層的人呢?上大學必須得到助學金,或者必須借債。他們進了這個上層俱樂部之後,得了學位必須先償還那些債務,所以可能沒有機會採取必要行動,讓自己保持在這個上層俱樂部之內。他們好像考狀元的平民,有人幸運中取,但總的來說,昂貴的高等教育費用可以確保很多平民留在他們的底層地位。

高等教育如果都免費了,得到學位單憑人們是否能夠花費功夫投入學習賺取學分,那些學習不怎麼樣的富裕子弟就必須和那些聰明的窮人子弟競爭,階級被打亂,夠可怕的對嗎?現在他們很少需要和那些人競爭!

回答前面那個人的價值和經濟學問題,我們正是要指望這樣打亂窮富差別。堅持維護某種階級差別永遠不是甚麼好事,倡導任何階級的孩子都可以平等按照能力長處競爭比較好。有不少人喜歡把自己的出身優勢算在自己的能力內,他們遇到真正的公平競爭就忽然不喜歡了。但是這些人其實不必擔心,你仍然會因著出身而有比較廣泛的社會關係介紹,來幫助你得到所希望的地位。

在美國,人們似乎不願意正視貧富或種族出身的區別,而假裝這些全都是個人的本事。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任何時候人們試圖移除某個階級差異,就有人恐懼,感到體系被打亂,說明出身差別很大。讓高等教育免費是個很好的例子。假如你還不知道,這個體制的確有問題,需要改革一下。或者基督徒可以問問主耶穌的意見?

最近,拜登總統發布行政令,豁免部分學生的部分債務。這有些類似於「一刀切」做法,有些人感到還不夠,另一些人沒有得到甚麼益處。近年來學費漲得很厲害,我記得我孩子們讀大學的時候,加州學生為了學費增幅太大而上街示威抗議。但無論如何,現在政府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很受歡迎的。

Saturday, August 27, 2022

幾位敬畏耶和華的猶大王

如果我們查看聖經中的猶大列王史,其中有幾位是敬畏耶和華的:亞撒、約阿施、希西家、和約西阿。今天記下前面三位,內容取自Pemberton博士的教材The God Who Saves。

亞撒王是所羅門的曾孫,在所羅門死後20年上台,治理猶大長達41年之久。聖經王上15章記著他從國中除去「孌童」(即男妓),又除掉一切偶像,還貶了他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因她倡導了可憎的亞舍拉偶像敬拜,他把亞舍拉偶像砍下和燒掉。

不過呢,亞撒王沒有廢掉那些建造在高處的邱壇。另外他帶領猶大國常和北方以色列國爭戰,亞撒王顯然沒有顧念弟兄同胞情誼,倒是拿金錢給外國亞蘭搞政治結盟來對付。亞蘭王上來攻打以色列多處城鎮,以色列王巴沙的注意力就被分散,放棄了修築工事。

想想看,如果單單希望破壞以色列的拉瑪防禦工事,亞撒為甚麼不用直接談判的方式和巴沙協商呢?那些錢拿給兄弟支派不好說話嗎?不過,他是一位希望將國帶回上帝面前的王。

另外一位值得稱道的王是約阿施。在他的祖母雅他利亞起來剿滅王室和篡位的時候,約阿施是唯一逃脫的王子,當時還不到一歲,被姑姑帶去藏在耶和華的殿里,直到7歲才登基作王。不消說,在這6年中祭司耶何耶大差派聖殿服務人員保護他,並教導小王子敬畏上帝。所以,約阿施小小年紀會想到用百姓每年甘心納獻的聖殿稅來修理聖殿,並在多年以後會追蹤問責。

約阿施從7歲開始作王,起初有祭司輔政,40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不過和亞撒王類似,他沒有廢掉各處的邱壇,還在亞蘭王來犯境的時候,拿聖殿裡的聖物和王宮府庫內的所有金子送給亞蘭王哈薛,買通他轉離耶路撒冷。或許有的臣民對此不滿,聖經記著他們起來搞叛亂,把約阿施殺死,扶他兒子出來接續他作王。

還好,約阿施最終只是提前交班而已。這是一位還算忠信的王,他的出現要歸功於聖殿祭司和利未人,然而他的結束有點令人意外。

第三位以敬畏耶和華出名的猶大王是希西家。聖經王下18章說,北方的以色列國在希西家上台第7年時被亞述王攻取。親眼目睹亞述圍困北國首都撒瑪利亞3年之後,將以色列人擄去,我想希西家看見這一切就拼命禱告,願意依靠上帝來保護自己的國家。當然他也儘量用智慧,比如答應按期進貢給亞述。

但是過了幾年,希西家決定背叛亞述王,轉去和埃及法老結盟。這顯然是一步錯棋,於是亞述王又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並且攻取了。希西家趕快派人去求饒,表示願意接受罰款,於是把耶和華殿門上柱子上的包金都刮下來,連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銀子都送給亞述王。但亞述王還是不滿意,來到耶路撒冷城下挑戰猶大。

這次希西家想起求先知以賽亞,請他為國家禱告,聆聽先知所傳的上帝安慰信息,並手執亞述王信件親自求告上帝。結果耶和華親自施行神蹟拯救,用一場突然的瘟疫擊殺亞述營許多人,他們就拔營回去了--猶大就此躲過滅亡的一劫。

這件事過後聖經記載了希西家病得要死的事,不知是否感染了亞述兵丁的瘟疫。王下20章說,以賽亞去見他,要求他留遺命,安排王朝事宜,但希西家痛哭祈求不死,於是上帝應允他,多給他15年的壽命。在這15年中,希西家生了一個兒子瑪拿西。但他有沒有教導兒子敬畏耶和華呢?似乎沒有。我寫過一篇關於瑪拿西的記事,你可以閱讀參考。

Wednesday, August 24, 2022

10 Things Intelligent People Do

In this video, we talk about 10 things highly intelligent people do differently. Intelligence is a tricky thing. It's a trait that can be difficult to measure and is often misunderstood (mainly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lligence). Some people think being smart is just a matter of IQ. But intelligence is not just about how quickly you can solve math problems or read an encyclopedia. It's about how you think and behave. So, if you want to spot a genius mind, you must keep that in mind.

Since there are a lot of misconception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intelligent and possess exceptional brainpower, we take a closer look at some signs of high intelligence, and what highly intelligent people do differently. These individuals have certain habits and behaviors that set them apart from others, but they also have some surprising similarities!



一、經常反思,經常改進。他們了解自己正面和負面的感受、想法,以及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留意學習別人的品格、行為等等。
二、受好奇心驅動。他們願意去學習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成長,不假定某種想法對所有人都正確,而是不斷地尋找背後的原因。
三、聆聽而不急於思考如何回答或辯駁,為的是真正了解別人的想法。
四、敢於表達與多數人不同的意見。他們雖然思想開放,卻並不輕信。這個特點也許會讓人以為他們固執不易相處,他們基於事實和批判性思維來做決定。
五、尋求腦力激盪。他們喜歡從閱讀、聽課、廣播節目、紀錄片中學習,也喜歡提問和討論。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會排在比較優先的位置。
六、對事物的深層意義有興趣。他們把觀察到的現象用在已知的事情上,得到新的觀念和結論。他們看出模式和周圍各事件的聯繫。
七、不避諱談論過去的錯誤,分享經驗,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別人。他們接受計劃有時未能實現的實際,有時也從別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
八、他們總是設立目標,努力去完成手上的任務,克服出現的障礙。
九、有效地利用時間。他們比較不會去為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或者無關緊要的小事煩惱,而是抓住最關鍵的事。
十、不介意自己會在有些人眼裡比較古怪。他們可能違反社會常態,和別人穿戴不同的衣服啦,聽別人不喜歡的音樂啦,閱讀別人不感興趣的書啦,不怕別人論斷。

Monday, August 22, 2022

對付溫室氣體甲烷

近來《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反映出不少氣候變化問題。本文內容是根據其中一篇:The U.S. has a new plan to slash Methane

美國國會最近通過一項《降低通漲法令》,打算投資$3690億對付氣候變化問題,來減少引起全球升溫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錢有很大一部分要贊助可持續能源項目的建設,購買政府電動車輛等等,此外還會悄悄引進溫室氣體排放的收費制度。

甲烷是一種在短期內對大氣層增溫貢獻最大的溫室氣體,其排放可能從2024年開始要成為收費對象。因為根據聯合國去年的報告,促進企業減少甲烷排放,是對付氣候變化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美國,79%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而甲烷只佔了11%。但是甲烷在20年內對全球升溫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80倍,因為化學結構的緣故,甲烷的吸熱能力很好。有些甲烷是自然產生的,沼澤地啊,火山啊,但65%的甲烷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其中有油氣開採過程(32%),牧牛業(27%),垃圾場(17%)等等。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對工業工程指標的估算,最近兩年大氣層中的甲烷含量比工業革命以前增加了1.5倍。2020年有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以前對燃燒化石燃料所釋放甲烷的數量低估了40%。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我們利用地表監測、空中監測、衛星觀查甲烷排放問題,已經有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環保基金會的甲烷專家Dan Crossman希望新的聯邦立法能夠修改美國計算甲烷排放的方式,氣候科學家Drew Shindell表示很驚奇,因為最近甲烷問題得到重視了。

20%的二氧化碳能夠在大氣層中逗留300-1000多年,而進入大氣層的甲烷大約10年就基本上消散。所以降低碳排放從長期看很重要,而降低甲烷排放是短期內亟待解決的。在去年11月份的全球氣候大會上,有100個國家(包括美國)同意在2030年以前將甲烷排放削減30%,以避免全球增溫1.5攝氏度。現在全球已經比工業革命之前增溫1.2攝氏度,如果我們能夠更快地削減甲烷排放,氣溫上升就會更慢。

環保主義者早就在提倡對溫室氣體排放收費,並要求解決油氣公司的甲烷排放問題。Shindell博士說,生產和燃燒化石燃料會釋放甲烷,如果能夠在生產過程中捕獲甲烷,那麼捕獲的甲烷可以當作能源,這等於為公司省錢。因為從2924年開始,釋放每公噸甲烷要徵收$900。到2026年,這個收費要增加到每公噸$1500。只有大型油氣公司(佔60%)會被徵費,因為甲烷排放主要是他們的責任。

向甲烷排放大公司收費只是其中一條,達到立竿見影的降低排放效果。還有許多其他舉措,比如拿出$15億來補貼公司進行清潔能源技術改造的費用,以降低排放。國會有個研究服務部門報告說,這個新的甲烷排放收費要估算此舉降低排放的數量,還要考慮天然氣的價格,來規定一家企業排放多少以上開始收費。

Grossman博士說,新的規章需要全面,需要強力要求企業進行漏氣檢測和維修,需要改變那些浪費和常規的燃燒和污染空氣的做法。好,這些油氣企業將要領先降低排放,那些釋放甲烷的養牛場和垃圾場呢?

已經有好幾項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甲烷的捕獲和收集,並利用收集到的甲烷作燃料。然而在美國,養牛釋放的甲烷幾乎趕上了油田氣田工業。因為牛的消化系統藉著腸內發酵和打嗝放屁釋放甲烷,美國每年養殖4000萬頭肉牛和奶牛,環保局說一共釋放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甲烷。

有調查研究發現,在牛飼料中撒一些海藻能夠減少牛打嗝,但是採取這樣的行動要求農業部門有新的立法,目前的國會很難通過。

看來化石燃料開採業和垃圾場將要率先降低甲烷排放,這是很好的事。順帶提一下,我們日用的煤氣爐每天洩漏一些甲烷,除了危害環境,對健康也很有害,你若有機會和能力應該儘快換掉。詳細請看報導Your Gas Stove is Bad for You

Saturday, August 20, 2022

How to Make and Keep Friends

Making friends is never easy, but it somehow gets even tougher as we age.

“It’s hard to make friends as an adult because most people are already set in their ways — you have your friends, you have your routines, and it’s hard to deviate from that,” Dr. Holly Schiff, PsyD., licensed clinical psychologist based in Greenwich, Connecticut, told TODAY. "You may also have a tougher time trusting others and been burned by friendship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making it hard to put yourself out there again." (成年人難交友)

Saba Harouni Lurie, LMFT, ATR-BC, owner and founder of Take Root Therapy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oints to a 2020 study conducted b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Nicosia in Cyprus that found “the main reason their participants had difficulty making friends was due to lack of trust, followed closely by lack of time.” (洛杉磯婚姻家庭治療師說是因為缺乏信任、沒有時間)

No matter what's holding you back, one thing's for sure: Friendship is vitally important to your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Healthy friendships offer us love, stability, connectedness, and security. Each of us needs to experience these heart-knit bonds,” Dr. Melanie Ross Mills, M.A., Ph.D., author of “The Friendship Bond,” told TODAY. In fact, research shows that “friendships can help us find purpose and meaning, stay healthy and live longer.” (友誼對健康安好極重要)

You're ready to overcome your fears and build your network, but now what? Read these expert-backed tips on how to make — and keep — friends as an adult, then recite a few positive affirmations to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you need to put yourself out there. (以下介紹幾條結交和維持友誼的小竅門)

Stri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five new people a day (每天找5人搭訕):
Wayne Gretzky said it best: "You miss 100% of the shots you don’t take." So, if you interact with dozens of new people and only one or two shake out into an acquaintance or ultimately a friendship, that’s all that matters. If you feel more comfortable connecting with people at a distance, try directly messaging someone in your virtual workout class or reach out to a neighbor who made an impression at a recent meeting.

“Most good things in life do not happen in a vacuum. We have to reach out and show an interest in wanting to get to know someone,” Ross Mills said. She suggests approaching each day with the mindset that those who cross our path are potential friendships, "beginning with coffee at Starbucks, ending with meeting a new friend in line at the cafeteria."

Create new experiences (嘗試新鮮體驗): Yes, it can be a little overwhelming doing this, but you’ll reap the benefits. “Put yourself in unfamiliar situations where you can meet new people,” said Harouni Lurie. “This could be virtual or physical, like going to a new class or networking event. Additionally, you could consider creating your own opportunities to meet new people.”

Another one of Harouni Lurie's recommendation: Host an event and ask your friends to invite their friends. Have your friends do the same, so they can make new connections too. (結交新人)

Connect with old friends from the past (與從前的朋友聯絡): Life happens. If you've fallen out of touch with people who used to be a part of your life, take initiative and reach out. “Initiate conversation by sharing a cherished memory or funny time you shared. It will transplant you both back to that moment when you were closer and skip over the sometimes rigid ‘What are you up to now’ conversations,” Dr. Sabrina Romanoff, a licensed psychologist in New York City, told TODAY.

Just because you're going back to your pas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dredge up old wounds. “Don’t dwell on conflicts or the reasons your friendship drifted apart. Instead, focus on what you had in common and the good times you shared together,” she said.

And while you're rebuilding what once was, try to take away the pressure to be as close as you used to be. “Slowly build up the relationship in a way that feels natural to you,” she recommended.

Work on your body language (學習用無聲語言表達興趣等等): You can convey warmth and emotion through your actions alone. When interacting with a new friend, be expressive with your hands and nod your head while they speak to show interest.

“Sometimes we don’t realize that the way that we’re communicating,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can relay whether we’re receptive to meeting new people or not,” Harouni Lurie said. “Consider your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s, and be thoughtful about how you’re inviting someone to engage in conversation with you.”

Listen and learn (聆聽和學習): There's power in being a good listener. “Enter conversations with a mind and heart that wants to learn more not only about the person, but also from them,” Ross Mills said. Try to leave conversations with at least one takeaway that inspired, challenged or perplexed you. Whatever it is, just make sure it’s “something that would instigate a deeper connection between yourself and your new acquaintance.”

Romanoff also stands by this rule. "Many think, in order to be helpful, they must provide tangible advice or an action to take. This can actually have the opposite of effect by invalidating the needs and feelings of the person you’re trying to help,” she said.

To build trust, Romanoff says that you must "decenter from your own position to enter the world of the other person." As a result, they'll feel "seen, understood and validated."

Take initiative (提出建議): No risk, no reward. Be the leader in creating a friendship even if it’s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If there’s someone you’d like to have a friendship with, say 'hello' and ask how their weekend was,” Harouni Lurie said. “Being proactive and making the first move can help communicate that you’re interested in connecting with them.”

Once you've established a connection of some, sort, Ross Mills stressed that it's important to go deep. “It is easy to put up walls, live with skepticism and cast judgment as we get set in our ways,” she said. “As we let down that wall and share from our hearts, we can get to know others at a deeper level. Offering a little more of ourselves gives our new acquaintance the freedom to do so as well.”

Compliment others (表揚別人): Bump into a neighbor in the elevator wearing a great scarf? Tell them how much you love it. Waiting in line with someone in the checkout line who’s holding a book by an author you love? Compliment their taste (and then share a recommendation to keep the conversation going).

“There is something called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where people tend to associate the adjectives you use to describe other people with your personality,” Schiff said. “So if you describe someone else with positive adjectives, people will associate you with those qualities.”

Think outside the box (創意思維): You never know where you'll find your future best friend, so always have a lookout. “Be open to forming new relationships with neighbors, classmates, co-workers, no matter how different from you they appear to be,” said Schiff. If you feel like you've exhausted your current options, join a new club, take classes or volunteer for a cause you care about.

But whatever you do, don't be afraid to pursue new relationships — even if you've convinced yourself that they already have a solid friend group. “Going from acquaintance to friend sometimes entails asking to hang out or exchanging phone numbers,” Harouni Lurie said. “Those moments can be a little anxiety-inducing, but remind yourself that someone has to make the first move and it might as well be you.”

Show your true colors (展現自己的本色): Take the pressure off yourself to be perfect when forming a new friendship. “Showing that you aren’t perfect makes you more relatable and shows a sense of vulnerability toward the people around you,” Schiff said.

To that point,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telling them a secret. “Self-disclosure is a great relationship-building technique and helps both parties feel closer to each other and more likely to confide in one another in the future,” Schiff said. “This vulnerability creates intimacy in the friendship.” (不假裝完美)

Channel a positive attitude (疏導積極開放的態度): Approaching the whole process with a sense of enthusiasm goes a long way. “As we get older and have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plates in the air,’ it is easy to feel as if pursuing new friendships is a chore. It is a treat if we let it be," Ross Mills said.

People are drawn to positivity, so "have the right mindset and focus on being open. "When your neighbor invites you over to dinner and you’re tempted to duck out, reconsider and go. Worst case scenario: You eat a decent meal at your neighbor’s house. Best case scenario: You eat a decent meal and make a new friend at the same time.

Wednesday, August 17, 2022

甚麼是Judeo-Christian原則?

我沒看見人把Judeo-Christian翻成中文,從而知道這個詞組的確切涵義。維基百科上有個詞條Judeo-Christian ethics/values寫著「猶太-基督教」,和倫理觀價值觀聯繫在一起,可以猜想這是值得崇尚的。於是人人都好像已經很了解的樣子,不再問這詞組到底是甚麼意思,或者是從哪裡來的。

大家可能都聽說美國建國是基於「猶太-基督教」原則。我猜想是因為基督徒聖經的前面部分--舊約--是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最明顯的是10條摩西誡命,基督徒基本上都擁護。我說是基本上,因為「不可姦淫」那一條很多基督徒不遵守,現在好像違犯都無所謂了。

研究歷史的學者們覺得「猶太-基督教」純屬美國杜撰。有位猶太教神學家說得很直白:「猶太教之所以是猶太教,因為它否定基督教。而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因為它拒絕猶太教。」這個詞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出現的,似乎是為了與當時強烈的反猶太主義抗衡,想要表示與猶太教團結,避免顯得過分地排他。有幾位美國總統用「猶太-基督教」來形容美國政府的治理原則就行了--Wilson總統甚至說美國人權利法案是從摩西十誡推演來的。

聽起來不錯,不過保守派基督徒每次開展文化戰的時候並不考慮猶太教信仰。比如聖誕節期間基督教擺設朝拜聖嬰小景,有人抗議在政府部門擺它就叫做「攻擊立國的猶太-基督教原則」,可是人人都知道猶太教反對朝拜耶穌。印發「猶太-基督教」選民指南的網站也一樣,其實只是基督教的網站。紐約的猶太人口最多,州裡的選民指南資料都來自保守的基督教組織宣傳網站,禱告也「奉耶穌的名」--對猶太教徒毫無尊重。在基督教前面冠以「猶太」有個好處:顯得包容一些,避免宗教排外的鋒芒畢露。

美國基督教的宗教排外就是我們所說的基督教國家主義--一個現代運動,我介紹過兩次。簡單說來,他們試圖修正歷史,然後要呼籲美國「回歸」到某個他們希望立國時曾有的猶太-基督教原則。藉著「回歸」說詞,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宗教強加在政府運作。他們覺得不僅政府應該確立基督教(基要主義)為國教,妨礙其他宗派的信仰自由,基督徒還應該將倡導推廣自己宗派的教條、壓制其他宗教為己任。

那些在立國時制定美國憲法的人也許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會帶來分裂,他們堅持的是「政教分離」原則,就是把國家政府的權力與宗教機構的權力分離開來,歷史證明他們是正確的。政府和教會分開是為了避免過去政權的錯誤,就是政府在宗派辯論中偏向某一派,引起公民分裂和社會混亂。

基督教國家主義製造的歷史敘事,掩蓋了一個歷史真相:政教分離是美國制憲者有意設定的社會規矩,目的是牢牢抵擋因宗教引起的動盪因素。

Monday, August 15, 2022

您要吃甚麼都有人想管了?

這位Beau常常發表一些很中肯的短評,上次我介紹過他對J6歷史中Pence角色的預測,您可以自己判斷,也可以直接訂閱他的頻道。這次他談一家美國餐館的業務運營遭到抨擊的事。



Cracker Barrel,如果您不知道,是一家以提供早餐為主的連鎖店。他們最近提供了新款的早餐,就是用植物代肉,給那些環保意識比較強的顧客品嘗(養牛釋放大量溫室氣體,所以破壞大氣層成分)。沒想到這一舉動引起了強烈反響,公眾當中居然有些人聲討。

CB提供的是植物製作的香腸--要知道,這並不是要取代大眾所習慣的普通肉腸,只是給顧客多一個選項而已。它不會貶低普通肉腸的價值,只是照顧有些顧客的價值觀取向。可是他們受到指責,CB餐廳被警醒了(我對go woke的翻譯仍然有問題,因為從中文看Woke沒什麼不好),進而有人說他們不會再去那裏吃,預言他們會破產等等,僅僅是因為CB gone woke了,早餐不應該沒有肉的...

是嗎?(那些美國人沒見過別國的早餐文化)可是我早上也可以只吃炸土豆餅和咖啡而已。這些反應很好笑也很奇怪,但是為這樣的事生氣太荒唐。從這一點你可以瞥見anti-woke(反覺醒?)文化運動及其實際含義。

想想看,這就是anti-woke:一個不要吃植物香腸的人,可以走進CB餐廳,拿起那厚厚一大本菜單,裡面有上百個早餐選項,可是他們不高興。他們不是要自己有選擇,他們要的是別人不能選擇別人要的東西。他們並不關心自己所要的香腸,倒費心別人的香腸。

我不明白,為甚麼共和黨人(典型的是共和黨男人)為甚麼這麼掛慮別人的香腸,可事實就是這麼一回事。Anti-woke說到底就是反自由,有了新的選項,他們嚷嚷是woke,因為那些想要一切都維持原狀的人,他們害怕新的東西,他們不喜歡新的東西。他們的現實世界很狹窄,別人可能會享用新的東西,或者有自由、有選擇好嚇人呀 ,他們不想別人享有這些自由。

Anti-woke就是反對自由,就是倡導掌控。那些成見深刻的人叫嚷woke,就是想要掌控別人的活動。他們想決定您可以吃甚麼香腸。

很獨特是吧?但是共和黨人能變成這個樣子也在預料之內。共和黨現在不想代表廣泛的民眾,他們不想要一個代表制的民主,他們只想要治理管控,高高在上發號施令,連您可以享用甚麼樣的香腸都管。

也許,人們不要再去審視別人吃甚麼樣的香腸,只管過自己的日子就好。

Beau說得在理。也許,基督徒可以回答,當你反對墮胎,反對移民,反對給窮困群組發放福利...你是主張眾人都有自由呢?或者只是為治理而治理,以奪去某些人的某些權利為樂?

Saturday, August 13, 2022

一位社會心理學家談政治

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幾個月前在《大西洋城》報發表了一篇文章:Why the Past 10 Years of American Life Have Been Uniquely Stupid,意思是為甚麼在過去10年中美國人的生活變得特別愚蠢。由於他在美國政治派別中屬於中間派,在紐約大學教倫理,媒體紛紛採訪他,請他解釋。

Haidt教授認為主要是社交媒體管理不當帶來的問題。自Facebook上市以來的十年裡,社交媒體平台已經改變了美國社會。Amanpour記者Hari Sreenivasan和他討論美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以及如何能夠改革社交媒體的管理,讓社交媒體不再具有那麼大的社會腐蝕性。



S:在討論您的大西洋報文章內容之前,請您先說說社交媒體對孩子們的影響,你們的研究發現甚麼?因為這影響到我們想要談的更廣層面的美國人生活問題。
H:謝謝!研究發現2010年以後孩子的社交生活奇怪地改變--所有的孩子都整天盯著智能手機屏幕,上面有社交媒體,遠遠超過電視對孩子的影響。有人說這不錯吧,開闊眼界,可是從2012年開始孩子患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自殺企圖的比率突然開始陡增一倍。然後我們研究原因,尋找社交媒體影響的證據,我們找到很多證據。

S:你能確定這是因果關係嗎?現象有關聯未必說明是因果。
H:我們總是很留心科技會不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這次有幾個原因讓我們相信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是確鑿的。一是病例曲線的忽然陡增前所未有,二是這一剛好與社交媒體出台所預期的對孩子衝擊吻合,最後,孩子們自己認識到互聯網增加他們憂鬱焦慮。

S:整代年輕人現在都受到影響,請您解釋一下為甚麼這很愚蠢?你怎樣衡量「愚蠢」程度增加及其原因?
H:很多文章講論社交媒體的害處,我想要補充的是,作為社會心理學家來說,我研究倫理和政治,我很欣賞Jon Stewart的一句話,只知一面等於不知,也就是說,為了真正了解任何事物,你必須從不同視角來看。我們在大學裡做研究工作就是這樣要求,直到2014年,氣氛忽然變了,你不能提出異見,有幾個領域,種族、性別、跨性,你不能談論比較,稍微一提還有另一方面,一大堆社會譴責就立刻從社交媒體降臨--結果就讓批評觀點銷聲了。這種情況就是愚蠢開始。不同意見自古就存在,但這次不同的是,你不再和對手爭辯,而是和與自己意見稍微不同的人爭辯。所以,從2014-2015年開始,溫和派都銷聲,而兩極的聲音特大。這種情況和架構特別愚蠢,因為正常的民主協商機制不靈光了。

S:在大學裡,我們依靠平等聲音的制度來搞研究。現在你說多樣化和協商不靈光的時候,很多人會反駁,說你無非想要從制度上解決不平等的問題,你怎樣回答?
H:我們已經知道有架構上的問題需要解決。一個社會需要團結在一起的有三個因素:社會關係資本、強大的制度、共享的敘事,而社交媒體破壞了這三樣。人口多樣是好的,但協商不容易,如果制度好,我們能夠從人口多樣性得益。傳統上,聯結人們在一起的是共同的神、共同的血同、共同的敵人。現在我們遇到挑戰,強大的社交媒體信息粉碎了我們的共識,降低了彼此的信任和對體制的信任,並且很難重新建造起來。

S:社交媒體的衝擊會帶來甚麼樣的結果?
H:民主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建造這個體制,而不是拆毀。假如我們的民主體制不夠強大,那我們就好像拉丁美洲國家,搞一陣民主,再搞一陣威權。美國現在如果不認真行動起來,堅固民主體制,就會像他們一樣,很多政治暴力,很多不穩定因素,遇到憲法危機。除非我們做出改變,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走。

S:我們能夠做出甚麼改變?政治選舉等等。
H:我認為有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立即做出調整。第一是堅固民主體制,這是最重要的。沒有別的國家搞封閉式的黨內初選,當選只要討好20%的人,不必理會其他人的意願,結果越極端機會就越大--這要廢掉。第二是改造社交媒體,現在引起瘋傳轉發的都是些有害信息,內容監控顧不過來,非英文就更糟。這種情況需要營運架構的改變,開戶應該用實名和地區,最好也知道年齡,這樣一個發出暴力威脅的人就不會去開10個戶頭。第三是保護兒童,教他們長大能夠面對民主協商。

S:您認為人們會想要做這些系統改革嗎?目前的架構對有錢有勢的人有益。
H:還是有希望的。美國國會你就不要指望了...不過英國國會正在建立一個合適兒童的社交環境,加州正在考慮與英國類似的兒童網絡,如果加州能做,其他地區也能,我們就繞過國會。至於改變投票機制,用全民公投的方法來決定地方、州的制度是個好辦法。還有我們作為個人也是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揮作用的,遇到轉發瘋狂信息的人,別生氣,而是忽略他/她...總之我們需要彼此善待。

Wednesday, August 10, 2022

從基要主義到法西斯主義

今天討論一下神學聯繫,為甚麼美國的基督教右翼的種種保守主張會導致反民主(法西斯主義)潮流出現?其中神學起了甚麼作用?本文屬於個人的學習和觀察,未必描述得準確。參考了Carolyn Baker去年出版的書:《Confronting Christofacism》,我介紹過一點

首先,我對於基要主義者視為根本的「代罰」神學比較深入地研究過。加爾文主義五要義中所列舉的聖經根據,你如果仔細看各經文的前後文,就知道都是斷章取義。相信這套神學理論的首要問題,就是在信徒心中刻劃一幅嚴厲無情的上帝形象--祂把所有沒有聽過耶穌福音的人都定罪,預定死後去要下地獄,只有決定相信耶穌的人不會下地獄等等。(你如果從左上角文框搜索「代罰」,我寫了不少筆記。)

這位冷漠的哲理神,與聖經極力為我們展示的公平慈愛、為孤兒寡婦和窮困人而不斷譴責富人的上帝其實格格不入。但是人經常因為生平閱歷,了解冷酷無情專橫跋扈的人是怎樣的,而常常對於「無條件關懷眷顧」體驗較少。他們把「至高主權」理解為「專橫獨裁」--獨裁上帝有慈愛是一個教義,但是抱歉,一個人很可能非常了解獨裁而並不真正了解「信實慈愛」。

你如果以為上帝那麼嚴厲無情,大概會懼怕和小心。但你內心的壓力恐怕會反映在與周遭人際關係中--嚴格要求、帶給別人壓力,而不是寬宏大量允許別人出錯。這恐怕是從基要神學到法西斯主義治理的第一個神學聯繫--相信上帝是樂意凌駕於人、甚至常常用暴力壓服罪人的神,並且不介意親自效法這樣行徑的上帝。

其次,基要主義把聖經中「人人都犯了罪」改換成「生下來本性就有問題」的觀念。這兩個觀念的不同,在於前者描述人在生活中得罪別人,而後者把前者描述的現象歸因於本質不良。這很主觀吧。我記得自己的兩個孩子小的時候,處處表現得非常好奇和善良,而沒有觀察到甚麼該死的罪惡本性。我的老大會把蛋糕分為兩份讓妹妹任選一份,而不是自己多拿一點。

我可以想得到,如果專門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認定她是露出本性,那一定對她的成長有害。我總是假定她還不會,趁機教育就好。她們的學習和推理能力從小就很強,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一學就會,並會舉一反三。我知道有些家長一天到晚暗示孩子不成器或沒出息,他們無法指望孩子的學習成長會改變自己的惡劣預言。基要主義者所強調的「原罪論」教育豈不是和這些家長一樣,只能等候惡果出現?更惡劣的是,他們會以「上帝饒恕」為藉口,容許自稱基督徒的惡人故意繼續行惡。基督教神學在縱容社會不公義現象和暴力橫行方面,完全沒有勉勵人行義的效果。這是個處處可以觀察到的現實。

既然認定所有人都本性不良,似乎就得到了任意攻擊謾罵、甚至施暴剝奪其權利的許可證,假裝替天行道。而把人人都是按照上帝形象受造,不分種族或階級,甚至也不分個性喜好,上帝要藉亞伯拉罕的後裔祝福萬國的事丟在腦後。我喜歡研讀聖經故事和文學,不喜歡傳統的「系統神學」方法--抽取一節經文做斷章取義解釋,而忽略聖經不支持某個神學命題的話語--這個「罪性」教義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第三,Baker博士說,基要主義神學離開了羞辱和威慑就沒法正常運作。你勸人歸主時必須嚇唬別人「不信的會下地獄」,然後任何人如果希望在教會裡合群,必須要表達贊同,哪怕心裡有疑問,也不能指望任何不正統思想日後慢慢有機會得到答案,沒有人願意被「無知」所羞辱。還有招聚會眾、奉獻金錢等等,沒人想做個「迷失羔羊」,或擔心不奉獻的不得上帝祝福等等。最後講道內容常常離不開「要做這、不要做那」之類的避免犯罪道德教導,尺度之高無人能夠全面遵守,只好暗暗愧疚或自卑,對教會或牧師發佈的任何威權主義號召都服服貼貼。

第四,信徒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個人言行甚至不良念頭,難以關心甚至伸手援助社區其他群組的需要。把這類個人得救神觀帶進社會和政府,難免展現出高度侵犯個人隱私的威權治理,甚至養成對不同意見毫不寬容的打壓習慣。

第五,說說「這世界非我家」的神學觀念。你按照個人「決志主義」所規定的方式接受了耶穌為救主,在許多信徒心目中就好像買了人壽保險,只要你表現合規(聽從各種教導不疑惑,特別是在遇到困難試煉時),就保證在「天堂」得到一個位置。達到了主要的信仰目的--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將來不至於下地獄,其它「這世界」不公義的事就讓全能的上帝自己去做,我可以說作為「天國公民」在「這世界」是沒有甚麼責任了。

你看,神學上的不同意見/不同敬拜方式我不能容忍,視為異己,對「這世界」的敗壞現象我倒無動於衷甚至同謀參與,讓上帝「親自」去糾正,這在外人面前是甚麼見證?誰還會決志信你的耶穌呢?這種思維方式注定讓信徒不理會法西斯暴政現象,至少不確定是否應該出聲反對。如果教會能訓練出一大批對社會公平公義靜默不干預的群體,法西斯主義的胡作非為就可以暢通無阻了。

最後第六,法西斯主義的暴力特徵和基要主義神學有關係嗎?有。那個嚴厲無情的上帝形象是男性的「父」,祂在舊約故事中曾經吩咐以色列人屠殺外族人永獻(當滅)給自己。如此斷章取義法解經,再不要理會「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不管聖經重複過多少遍。父權社會的男信徒很容易以小人之心推出了無情暴力管轄的必要性。

法西斯暴力並不是基督教基要主義的獨特果子,所有宗教的極端主義,包括伊斯蘭教或極端的反宗教,恐怕都會走進法西斯強權暴力的階段。我們看見俄羅斯(東正教極右)和中國(反宗教)的例子。

我在中國大陸的時候,把中央的威權和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動員鼓勵人人去攻擊揭發鄰舍不合政府立場的言行)叫作「極左」,而把國內思想開放派叫做「右」--方向稱謂恰好和我在美國看見的相反--美國的宗教政治文化極右派起來剝奪其他群體的隱私權和選舉權,縱容KKK法西斯暴力,而把主張平等的思想開放派叫做「左」。也許,中國的「右」和美國的「左」同屬於政治上的中間派,應該有比較多的共同立場,倡導平等自由等等。而各自的極端都導致法西斯主義統治,始料未及。是不是這樣呢?

Monday, August 8, 2022

回顧舊文件的感受

這幾天家裡遭了水患,只好趕快收拾上次搬家帶過來的紙箱文件,有些存了很久的東西要丟掉了。還有一些沒有包裝起來、但也存留了很久的孩子小時的作品,鉛筆畫啦,想像寫作的故事啦。拿一本把還能看清楚的部分抄下來,做電子保存吧,拍照幾張插圖...這些東西清清楚楚的時候沒有弄,現在拍攝被水漬玷污的形象,足以說明人是多麼缺乏遠見!

我多年珍藏了些甚麼東西呢?最古老的是從國內帶來的一份產品設計手冊:電力網微機監測系統軟硬件說明,配有一本好二十多頁打印出來的BASIC軟件流程圖,用的是8裁大的紙。隱約想起來了,沒出國之前曾經參與學院電子儀器教研室的一個研究設計項目來著。忘記那個項目後來完成實現了沒有,只記得這裡那裡不完美、不斷修改、和別人有點不同意見等等。微機在當時是個先進技術,省電力局也算是走在前面了。

想當年我居然了解一個省的電網監測問題,至少明白其中一部分,現在覺得挺稀奇。我出國時為甚麼把這東西帶出來了呢?不記得接受了甚麼關於這項目的交流任務--這份中文東西我也從來沒有想到要拿給我的加拿大導師看。

另外兩份看起來是我的導師和我在EEE期刊上聯合發表的論文稿件,我的名字列在前面,大概因為是我的微機應用領域碩士論文的內容。似乎在談論某種圖形模擬算法,現在一點都看不懂了。我從來不去查看EEE期刊,畢業後和導師也沒有繼續聯絡,實話說,我對於所學的專業不是很感興趣,那個碩士文憑完全是我導師Hamza博士的功勞,我後來居然沒有更多地感謝他。

Hamza博士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我記得我們就說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否褻瀆討論過。他告訴我做穆斯林的5項規矩,一位很好的人。他曾經請我到他家吃過一次晚餐。他太太是一位白人。我覺得Hamza太太有些傲慢,也不像一般女主人那樣幫忙做飯、招待和收拾。Hamza博士現在一定已經退休了。現在我對於沒有回去參加碩士畢業典禮有些遺憾,當時受到基督教「視萬物為糞土」的教導影響,完全沒有因著Hamza博士的辛勞而想到去表示敬重。

早年間論文答辯也需要先要介紹主要內容。那時沒有PPT幻燈片製作工具,需要展示的內容需要先復製或手寫在透明膠片上,到時候用幻燈投影儀打在牆壁或銀幕上。那些透明膠片自然就被收藏了。我做展示簡報的次數並不多--上課培訓時一次,論文答辯的時候一次--所以我存的膠片只有三十張左右,我先生讀博士課程,他存下來的透明膠片有一大摞,超過2吋高。

紙箱中還有一份某課程結束的結業證書,仔細看日期是1995年7月份。那時我應該是做微軟Access數據庫設計開發的獨立合同工時期,看來我是報名參加了課程進修的。微軟的Project for Windows是一套項目管理工具,我好像從來沒有使用過這套工具的全部功能。但我當年的確努力嘗試過了!

我先生比我還會收存廢物。有一箱EEE雜誌大概是他的會員費買,大多數連塑料包裝都沒打開,就這麼整紙箱在搬家時寄來了--反正付搬家費的是美國公司。

Saturday, August 6, 2022

少數治理多數的範例

德州的共和黨人數其實不如民主黨的人數多。不過這位律師解釋說,德州的威權主義治理--操控選區、讓某些群組投票不方便、抵制聯邦的環境保護管理規章等等,能夠設法讓共和黨人牢牢掌握這個州的大部分權力。


我曾經解釋過甚麼是法西斯主義--實行少數治理多數的政治,包括欺騙、煽動、控制大眾輿論,甚至允許動用暴力。你可以參考。基督教國家主義倡導這樣的法西斯主義,難怪黑人弟兄有時候提antifa(反法西斯)運動,原來他們一直把維護白人至上的政治體系當作法西斯統治來反對。

Wednesday, August 3, 2022

分享:台灣的歌曲

台灣歌曲似乎以女聲獨唱為多,很多是閩南話,聽起來很親切,因為我父母都是閩南人,我從小會聽閩南話。從油管上找了一首歌曲《祖母的話》,這位盲人歌手回憶祖母把自己從小帶大,囑咐他好好讀書等等,意境很好,我喜歡。。

Monday, August 1, 2022

怎樣應付謠言對民主的威脅?

本文內容取自Brookings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文章:Misinformation is eroding the public’s confidence in democracy。作者Gabriel R. Sanchez等人是政府和種族治理研究領域的院士。

作者回顧最近的一些公眾輿論研究報告,發現美國民主遇到了嚴重麻煩。例如今年有一項NPR調查,發現64%的美國民眾認為民主正處於危機之中,並面臨失敗的危險。調查中超過70%的參與者認為,現在民主失敗的可能性比一年前更大了。

Quinnipiac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也類似,76%的參與者認為美國國內的政治不穩定對美國的威脅比外敵威脅更大。這表明美國人認識到了問題,但可惜,根據這項民意調查,53%的人預計美國的政治分歧會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惡化,而不是改進。

為甚麼公眾對民主政治體制的信心下降?原因素之一是錯誤信息的爆炸式增長,用來故意破壞民主過程的,迷惑民眾讓他們不知所措。在2020年的大選中,俄國能夠從網絡上繼續影響美國公眾,試圖詆毀郵寄選票,強調有舞弊行為,指責民主黨參與舞弊,擴大了民主對選舉過程的不信任。川普總統就2020年的大選結果說彌天大謊,強化了俄國的努力,讓選民對選舉結果減少信任,影響深遠。

根據一項政治調查,57%的美國白人感到2020年總統選舉存在舞弊,其中26%的人十分確定。這項調查還顯示,少數族裔容易受到舞弊錯誤信息的影響:38%的拉丁裔和30%的非裔美國人相信2020年至少有一些舞弊活動。此外在2021年的另一項調查中,51.5%的參與者認為「美國黑人是假消息襲擊的目標」。

隨著舞弊假信息在全國范圍內傳播,公眾對民主制度的信任也隨著下降。ABC新聞/華盛頓郵報有一項調查發現,只有20%的人對美國選舉制度的完整可靠性感到「很有信心」。另外有CNN民意調查顯示,56%的參與者說他們對選舉代表了人民意願「信心很小或沒有信心」。青年也有這類悲觀情緒:42%的哈佛青年民調參與者認為自己的投票沒有影響。這很嚴重,26%的參與者認為他們的投票不算數,這會降低公民參與選舉的程度。

國家情報委員會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任何外國行為者干預了投票的技術方面,例如選民登記、投票和投票、計票或選舉結果的報告,這很好。 然而,關於投票系統的虛假信息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動搖了公眾對選舉過程和結果的信任。

2022年的初選包括了一些地方、州和聯邦各級競選公職的候選人,其中有的候選人抓住前總統川普選票被竊取且舞弊猖獗的假話不放。這就繼續削弱人們對投票過程的信心,似乎正在壓抑選民投票率。

將2022年的初選與最近幾次中期選舉比較,全國各地的選民參與率普遍較低。例如在新墨西哥州,大約25%的合格選民投了票,低於2018年和2014年。加州、阿拉巴馬、密西西比和印第安納州的投票率也同樣低。

就拿新墨西哥州來說,州務卿起訴了一個郡,因該郡全體決定不認證初選結果,聽說是因為有人擔心統計選票的機器有問題。雖然新墨西哥州的最高法院介入,推進了認證程序,但媒體對這事的廣泛報導已經損害了選民信心。

怎樣對付這個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呢?Brookings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副所長Darrell West說,新聞媒體在打擊假消息方面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政府應該投資在關於媒體的教育普及,讓選民能夠辨別假消息和停止傳播謠言。下面舉幾個例子。

一個辦法是破除神話。有些州提供具體的選舉事實,來教育公眾。新墨西哥州的州務卿開發了一個網站,專門提供有關該州選舉謠傳的事實核查結果。北卡州選舉委員會創建了一個名為“Mythbuster Monday”的計劃,從社交媒體貼出一系列文章,,直接面向公眾來揭穿各種關於選舉的流行傳說。康州已投資將近$200萬美元,用廣告形式來分享關於投票的事實。他們配備一名全職員工,專門在有關投票的早期錯誤信息傳播之前就根除錯誤信息。加州的州務卿辦公室正在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打擊錯誤信息。

這些都是其他州能夠相對容易複制的辦法。採取類似措施的各州之間可以協調努力,幫助有興趣了解政府來源的選舉事實得到可核實的信息,以及建立一個全國的謠言破除網。

另一個辦法是打擊國外來的錯誤信息,降低國外利益集團或外國政府代理人傳播錯誤信息的能力。他們會故意在社交媒體上散佈虛假或誇大的主張,以故意破壞公眾的信心。美國情報界評估2020年大選遇到的國外影響,發現普京總統授權俄國人搞多管齊下的活動,特別是詆毀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競選資格。他們試圖分享未經證實的指控,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影響選民對選舉過程的信心,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政治分歧。

美國情報界對 2020 年美國大選的外國威脅進行了評估,發現俄羅斯總統普京授權俄羅斯人進行多管齊下的運動,特別是詆毀民主黨和喬·拜登的候選資格。俄羅斯的努力試圖通過錯誤信息和對拜登的未經證實的指控來影響選民。這些指控被媒體重複並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這些努力削弱了公眾對選舉進程的信心,加劇了美國的社會政治分歧。

外國的影響和威脅經常專門針對不同的社區。2021年情報界的評估報告說,伊朗專門使用內亂的事件在社交媒體做宣傳,例如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報告說,伊朗向美國人發送電郵,來放大許多州對選舉舞弊的擔憂。

在競選中分配足夠的網絡工具來打擊錯誤信息至關重要。從網絡破壞的人會繼續以美國選舉為目標,他們會根據最新的政治動向來調整活動,所以,針對他們的美國網絡工具必須努力協調一致和堅持不懈,以遏制錯誤信息的傳播。科羅拉多州聘請了三名網絡安全專家來監控網上的錯誤信息站,該團隊被稱為「快速反應選舉安全網絡單元」,任務是尋找與選舉過程相關的錯誤信息,諸如關於郵寄選票和投票程序、投票地點和選民資格規定等等方面的錯誤信息。

這些選舉安全單元做出怎樣的「快速反應」來消除或抵消錯誤信息?各地、州、聯邦需要聯合,與社交媒體公司協作,查找和禁止故意傳播錯誤信息的帳戶活動,除了刪除關於選舉的假消息,還封閉不斷傳播謠言的帳戶。

Howard大學一個研究電子謠言操控的團隊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搞社區教育,如何利用可靠的消息來源,討論信或不信某些傳聞。如果遇到錯誤觀點,邀請眾人所尊敬的人物(比如宗教社團和其他非牟利組織的領袖)來解釋。這些努力費時費力,但從長遠看有助於減少錯誤信息的傳播。

我們需要把努力集中在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受錯誤信息影響的人群,因為他們在網上瀏覽,尚未培養出從事實中剔除錯誤信息的能力。

許多州都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實施了關於媒體常識的教育計劃。例如伊利諾伊,是第一個要求在每所高中開設課程的州,以此作為辨識社交媒體平台和網站錯誤信息和假新聞的一種手段。科羅拉多州現在要求學校教導媒體標準,向任何試圖將媒體素養納入課程大綱的學區提供技術援助。另一項通過立法來打擊錯誤信息,加州在2018年已經展開媒體素養法,要求州教育部向學區提供有關的網絡資源和教學材料,幫助學生學習如何辨別真實信息,了解互聯網上哪些是廣告、政治宣傳和虛假信息,哪些是比較可靠的消息來源。

這些州教育青少年的努力很重要,但是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同樣的學習。因為現在的社交媒體讓人與志同道合者交往,很容易養成屏蔽不同意見的習慣,不與具備不同政治理念的人接觸。所以,社區互動往來建立信任對於揭穿謠言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