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6

川普公司的種族歧視官司

前次我們聽見「川普大學」的官司案件報導,營銷手段惡劣,顯然是十足的商業詐騙。現在有另外一件官司,最好在選舉之前,人人都知道。

這件事是總統大選辯論時,民主黨的競選人希拉里•柯林頓提到的。1973年,川普和他父親的房地產公司曾在紐約市當地的聯邦法庭被美國司法部起訴,因為他所經營的39座樓房,拒絕出租給黑人。這件事曾經在《紐約時報》上報導過,去年川普也被記者追問,他的回答是信口胡謅,說當時有很多地產公司都被起訴了

這次大選辯論,柯林頓舉這件事指責川普的種族歧視,你想他會說,「那是過去的事,我還沒有信主,現在絕不會再有這類事件發生」?哈,那可不是川普的表現。



他強調那個案子了結時,裡面並沒有認錯的詞令!然後又重復那個許多地產公司當時都被起訴的謊言。結果很多記者都去追蹤當時的實際情況,法院檔案和報刊俱在,不難查嘛。無論他怎麼會巧辯,當時並沒有別家地產公司被告。

華盛頓郵報說,當時是紐約市的人權委員會收集文件證據,川普物業的租客有96%以上的白人,司法部起訴的目的是要川普改變營運,繳罰金之後答應不再歧視就好。可是川普僱用一個有名的律師,反告司法部是誤報,索賠一億美金(相當於今天的五億),但法院把他的反告駁回了。拖延兩年之後,眼看要正式聽訟了,川普才決定付罰金結案。當時的報紙都把這件事當作美國政府的勝利來報導:「少數族裔贏了住房訴訟案」等等。(更多細節有記實小說可看:Trump Revealed。)

有一件事公眾看清楚了:這位競選總統的川普不認為種族歧視有錯!或許那些支持川普的基督徒應該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在種族歧視這樣的社會公義問題上自問「上帝有甚麼心意?」祂讓你屬於小康甚至富豪階級,是否表示你理所當然可以歧視貧窮和缺乏良好教育的人,不以為罪?

Sunday, September 25, 2016

親手試一試的感想

我家廚房地磚縫隙的顏色都發黑了,該刷洗了。我決定調查一下,用甚麼方法最省錢省力和保護環境?

從網上搜索一下,也許用小蘇打和醋很方便。根據視頻的解釋,小蘇打和成漿糊狀,摸在地磚縫上,然後把醋噴上去,立即白沫泛起,等泡沫消去,用刷子一刷就行了。好,我找個小碗,倒些小蘇打粉,再兌點水。我沒有用量具和準確的比例,反正我把小蘇打調成糊了,也抹在地磚縫上了。

第二步是噴醋。可是我噴的時候,不知道為甚麼,沒有預期的白沫!噴到最後,我把剩下的一點醋倒在地上的蘇打糊上,才算起了一些沫子。是我用的白醋不夠濃?不管了,我開始用塊尼龍的擦洗墊刮那些縫,不消說,那麼一刮一擦就露出了本色,再用清水擦淨就好。

不過,我懷疑即使我單用小蘇打,或單用醋,甚至用清水,效果恐怕也是一樣的。試一試旁邊沒有抹小蘇打糊的地方,果然刷出來是一樣的,功勞要歸那塊擦洗墊!繞了一大圈,以為別人有甚麼高明辦法,經過親手一試,發現還是土法牢靠。

這使我想到人是多麼容易輕信,但是不知道從某些理論到實踐是有些距離的。我們福音派的基督徒尤其喜歡強調救人的「靈魂」,把其它的爭取社會公義和救援服務僅僅當作「預工」。理論上這很有愛心,但實際做的時候卻很難引起人家的積極反應。

你若真正有機會去聆聽和幫助那些GLBT或其他「罪人」,稍微了解一下他們成長的經歷和現實感受,恐怕就得收起關於認罪悔改的大道理,從一味要求人家禁慾,到願意支持他們解決一點實際問題了。最後,你說不定還是發現,古老、簡單的「愛心聯結」比起任何其它的信息道理或手段,都更容易影響和感化生命。

Friday, September 23, 2016

效法所信上帝的慈悲憐憫

希伯來思想表達好像一座金字塔,故事發展是從基礎沿著邊角線走到頂端,然後又回到基礎作為結尾--故事的高潮在中間,就是金字塔的頂端,而不是在結尾。我們稱這種文學筆法為「交叉對偶」結構(chiastic structure)。

西方人的故事(和爭論)的發展卻是直線式的,不是金字塔式的,我們總是用最後一句話寫結論,也認為最後一句才是最重要的,才是高潮。

舉個例子,路加福音十章,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文學上就有個交叉對偶結構,路加層層對稱地把高潮放在中間,你可以對比每一層的反差:

A 30節:有個人落難,在路上被打個半死--------------某人落難
    B 31-32節:祭司經過,利未人經過--------------不幫忙
        C 33節:撒瑪利亞人經過時動了慈心------神聖的compassion
    B'34節:撒瑪利亞人停下來幫助這個人----------幫忙
A'35節:這個落難的人免費得到一切的照應-----------某人得救

從結構上一眼看出,這個好撒瑪利亞人比喻的重點是關於「動慈心」,因為是在中間。希臘字esplanchnisthe字面是「充滿了同情/憐憫」,其字根splanchnon在福音書裡,除了用來描寫耶穌,還有耶穌所講那位浪子的父,從來沒有用來描寫任何其他人。這很重要,說出了神的compassion。

Moen博士說,耶穌這個比喻用了splanchnon這個字,不只是描述一種情緒上的不自在,還意味著深深的痛心,完全感同身受,對所發生的不公義和悲劇事件的憤怒的情形,質問「怎會如此?」「甚麼人會做出這種事?」「如此漠視人命,這是甚麼世道?」

你曾經歷過情感上的驚濤駭浪嗎?親眼見過讓你吃驚的、完全沒有理性的不人道行為嗎?你曾否感受別人的傷痛到一個程度,希望能為那人做點甚麼?若有,你已經反映出神的形象了。

這故事的中間是感受到憐憫慈悲的情懷。沒有這個感受,這故事就退化成一般的倡導社會安寧和公義的行為。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重點,不是關乎怎樣照顧受傷的人,不是講擔當別人的重擔,不是要你作個「好」鄰舍,這故事的重點是人需要憐憫,需要痛心地感受到他人的傷痛--作人的鄰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Moen博士說,在希伯來文中,對應的「憐憫」是racham。這個動詞即有表達慈悲的意思,又有找到慈悲的意思。Racham表達出對遭受患難者深度的牽掛,更重要的是,它有個同音字是真正表現情感聯繫的,就是「子宮」womb。在希伯來文中,沒有甚麼能夠比母愛—那種嬰孩全然依賴母親照料和保護的情形—更加完善地表達出憐憫慈愛了。

我們的神就是這樣一位具備母愛的神,是十足慈悲的神,理當效法。祂的關心和眷顧掌管著我們的每一個生命氣息,我們的生活完全要依賴祂,也要反映出祂的榮耀形象。 。

好撒瑪利亞人比喻所教導的功課,遠超過作人鄰舍--我們從中找到了處世為人目的重點。有憐憫仁慈的人是我們真正的鄰舍,基督的門徒要效法上帝的憐憫和仁慈。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日誌2010年6月6日。咱們福音派信徒朋友們,大家覺得如何?或許你會堅持說,傳「四律」信息給某人,邀請人作「決志」的禱告,比救那人脫離危險/困境/不公平等等更重要,是那樣嗎?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6

兒歌:If You Are Happy

我還記得在教會中帶著小孩子們唱這首兒歌時的開心情形。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turn around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turn around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turn around.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ay hello... HELLO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ay hello... HELLO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say hello... HELLO.

或許川普這種人應該唱這首歌,可惜他說太多空洞的大話,都是一些人非常想聽的,而自己又沒有任何計畫去實現那些應許,就被假話套牢了,沒有辦法happy,只能一天到晚忙著否認自己先前曾經說過的話。

比如說「Jobs! Jobs! Jobs! I will be the greatest jobs president that God ever created, believe me!」他的具體兌現計畫是甚麼呢?聽來聽去,無非是減稅,然後好像人們就會自動用減稅省下來的錢去搞建設、雇用員工(create jobs)等等。他假定所有人都是企業家嗎?假若當選,他這類話是注定要被忘記或遭否認的,要麼他就會指責別人,沒人能夠開心。好沉重啊!

Sunday, September 18, 2016

關於上帝「漸進的」啟示

美國長老會的婦女查經用的資料是Horizon Bible Study,每年一個主題都會出版一期9課的資料,很有趣。這次我們小組用的2006-2007年度的創世記研經資料,由於下周是輪到我帶領,所以仔細看了上帝和亞伯拉罕/撒拉立約的那一課。有心得!

我們通常看創世記十二章,重點都會放在亞伯拉罕的信心,離開家鄉時並不知道要到哪裡去,然後上帝和他立約,應許給他兒女,給他土地,並藉他的後裔祝福萬民。HBS卻特別指出亞伯蘭的文化背景—拜多神和偶像,上帝如何開始創造一個新的族裔,向他們啟示全能的神是獨一的造物之主呢?

故事發生在銅器時代(公元前3000年至1000年),上帝從揀選一個人開始,告訴亞伯蘭起來,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祂所要指示的地方去。於是,亞伯蘭就帶著妻子撒萊離開起來,跨越美索不達米亞,從蘇美爾地區的吾爾走到哈蘭住了一段時期,最後走到了迦南的士劍城,總共有一千英里之遙。

在士劍那裡,亞伯蘭從上帝得到三個不尋常的應許: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要把這地給你的後裔;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這是單方面、無條件的盟約,沒有要求亞伯蘭必須盡任何的義務。那時,亞伯蘭很可能以為與他說話的是蘇美爾諸神中的一位!好在他聽從了。

雖然上帝在第17章告訴他「我是全能的神」,我們還是可以懷疑,亞伯拉罕未必知道祂就是創造萬有的主。上帝召他的時候大約是公元前1750年。有一次亞伯蘭大勝而歸,顯然是蒙上帝加力,麥基洗德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 但這是後人的理解和翻譯,原文字面是High God, Acquirer /Possessor of Heaven and Earth。

無論如何,這件事想必幫助亞伯蘭開始轉換神觀。在後面的歲月中,祂信實地看顧保守亞伯拉罕的子孫後代增加人數,並藉著摩西帶領這百姓離開埃及為奴之地。

摩西十誡中雖有「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上帝很可能還只是被百姓理解為以色列一族的神。他們每每和別國爭戰,恐怕仍然相信是以色列的神比別國的神更有能力。信奉一位神,但不否認其他神存在的,叫作Henotheism,即一神教。或許你會問,創世記第一章豈不是申明了上帝造天地?怎能說摩西不清楚?但摩西五經收集各口傳資源、編輯成書,是很晚的,此是另話。

全面的一神論觀念恐怕到了公元前六世紀才真正建立起來。被擄時期的先知耶利米、第二以賽亞(即40-55章的作者)、以西結大聲疾呼:「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我是公義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的了。地的四極都當轉向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的。」(賽四十五章)

真的,上帝的啟示是漸漸顯明的。考慮到挪亞洪水時代人的罪惡--我想像那時還沒有正式的婚姻制度,亂七八糟坑害婦女兒童的事不在話下--上帝的慈愛拯救是多麼困難漫長。

另外一件事啟示給人也是漸漸的才明白的:當上帝應許給亞伯蘭「後裔」的時候,亞伯蘭恐怕並沒有想到這「後裔」必須藉著妻子撒萊得到。那時的傳宗接代觀念完全是父權體制--以實瑪利是亞伯蘭真正的合法兒子,憑甚麼從他出來的不是神所應許的?難怪他在自己害怕時就把撒萊推出去--他十足地以為上帝的應許或立約是給他一人的。

可是,被上帝改了名字的不僅是亞伯蘭,還有撒萊。無論亞伯蘭是否明白,祂明明地呼喚她的名字,說她才是立約的重要關節。亞伯拉罕有其他子孫,但他的正室妻子撒拉生的才是被揀選的。在一個婦女沒有權力、沒有地位的社會裡,上帝和人立約的故事告訴我們,妻子的價值和能力並不小於丈夫,女人是要受到保護和尊重的。

Friday, September 16, 2016

耶和華必「使他們全然滅絕」?

今天我注意到耶利米書十三章,這是一段耶和華嚴厲批評教訓以色列百姓的經文,其中上帝宣告「葡萄樹上必沒有葡萄,無花果樹上必沒有無花果,葉子也必枯乾」,Moen博士說馬可福音書的作者編排耶穌咒詛無花果樹事件,就是要說明上帝的預言實現,因為祂透過耶利米先知,早已表示對自己的百姓很失望。

不過再怎麼失望,先知耶利米的話還是相當令人吃驚,至少和合本的翻譯令人無法置信。耶和華說:「我必使他們全然滅絕;葡萄樹上必沒有葡萄,無花果樹上必沒有果子,葉子也必枯乾。我所賜給他們的,必離開他們過去。」上帝果真要全然滅絕祂與之立約的百姓嗎?好狠啊。

新譯本翻出來的意思卻不一樣:「…我要徹底除掉他們的莊稼;葡萄樹上必沒有葡萄,無花果樹上必沒有無花果,葉子也必枯乾。我賜給他們的,都離開他們過去了。」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New English Translation(NET)聖經的好處是有大量的學者研究註腳。NET版本似乎也贊成新譯本的翻譯:「我必拿走他們的收成,主說。」註腳說明那個put an end to them的對象「他們」,未必是指以色列的百姓,很可能是指下文所說的葡萄和無花果的果實。

根據CEB版本的註腳,後面那句話的希伯來原文意思也不清楚:上帝所賜給百姓的甚麼東西必離開他們過去呢?一個可能是指那些果實收成,NET聖經說另一個可能的譯法是「他們破除了我給他們的律法」。

--原來那個動詞abar既是「離開/逝去」的意思,又是「作廢/變成無效」、或者「拿走」、或者「違犯」的意思,若是「作廢/變成無效」,那就是說上帝賜給百姓的盟約或律法作廢了,或者被違犯了。根據前後文,恐怕理解為果實/收成被拿走比較合理。

所以,很可能不是耶和華「必使他們全然滅絕」,按照NET版本,耶和華必拿走他們一切的收成--葡萄樹上必沒有葡萄,無花果樹上必沒有果子,甚至他們樹上的葉子也必枯乾。主重複地強調說,「我所賜給他們的收成,必被拿走。」

你若希望參考NET聖經及一切的註釋,現在可以在信望愛網站看到了。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6

聖詩:世界無限美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是中秋節,你是否常常感受到天父上帝的慈愛?


為見世界無限美,為見天星無限美,
為見真愛環繞我們,環繞我們,自從出生到如今。
萬有之主我們揚聲歡唱讚美你,這是我們的詩歌!

為每個時辰,日日夜夜無限美,
山坡谷地樹與花,日月星辰光燦爛,光燦爛,
萬有之主我們揚聲歡唱讚美你,這是我們的詩歌!

為人間之愛的喜悅,弟兄姊妹親子情,
為地上的良朋和已經在天的好友,
為一切的溫情和思念,一切的溫情和思念,
萬有之主我們揚聲歡唱讚美你,這是我們的詩歌!

為你白白給我們的每一個完美恩賜,
為所有從人而來與從神而來的恩典,
為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嫩芽,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嫩芽,
萬有之主我們揚聲歡唱讚美你,這是我們的詩歌!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6

靈魂出竅遇見上帝的人

很多人似乎不相信從死亡中搶救回來的人,他們看見自己脫離身體,觀看醫護人員拚命做工,又看見已故的親人,有的看見一個大光,親切談話,回顧一生,受到安慰等等,明白很多往事。這稱為瀕死經歷(Near Death Experience),好多人都企圖用別的原因來解釋NDE。

成千上萬的人互不認識,都經歷過NDE,他們生還之後所描述的上述共同的因素,沒有別的更好的解釋,就是人有靈魂。人的靈魂在身體死亡後離開,回到神的面前,被點醒最重要的人生價值--愛是將來最重要的、可以積攢在天上的財富。

有的人生來瞎眼,從來不知道顏色或別人的面容或衣著,單憑聲音和質料來和別人交往,他們在NDE中看見一切的顏色!描述出來令人驚奇。他們把那些不同的顏色說成是「不同的光‍‍」,這怎麼可能編出來呢?

這裡是一位盲人的見證,你可以點擊這裡看看。她在遭遇車禍時看見了耶穌。她說 Everybody there was made of light. And I was made of light. What the light conveyed was love. There was love everywhere. It was like love came from the grass, love came from the birds, love came from the trees.

沒錯,基督徒所信的上帝是愛,也是光,耶穌曾為我們展示出來過。

有沒有人看見地獄,或其它的不愉快經歷呢?有,可是除非立即採訪紀錄,他們很快就忘掉了。特別是恐怖的經歷,留在腦海中是極大的創傷,上帝有恩典,讓人可以用忘記的辦法得醫治。即使不那麼恐怖的,他們也不喜歡分享自己的那段經歷。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6

誰是尋求神的人?

今天跟隨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思考詩篇卅四篇10節: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Moen指出「尋求耶和華的人」是眾數的主動分詞,代表很多人的一個連續行動,所以可看為「(眾)連續不斷尋求的人」。

換句話,希伯來句型並不是描述某些人剛好在尋求神,乃是描述那些人的基本行動—沒有在尋求的就不是那些人。

在我們的語言裡,我們看到的世界可能是不同的元件用行動連起來的。比如說「某人做某事」,某人是一個元件,某物是另一個元件,用動詞連接起來,有主語—動詞—謂語的句子。

但希伯來的世界是由行動組成的--「某人正在做」是個行動,不是主語加動詞。沒有「正在做」的目的行動,就不是這個人。跟隨耶和華的人也是類似,連續不斷地尋求就是他們的行動,沒有不住地尋求,就不是跟隨祂的人。

這與受希臘思想影響很大的基督徒想法有一些反差。甚麼是有目的的信心行動、稱義、信靠、得救、群體、認罪、饒恕等等觀念?我們傾向於看信徒為這些曾經發生的行動,而不是看這些行動為信徒的一貫行動特徵。但是,沒有這些行動,就沒有信心,沒有行為,信心就是死的。

信徒是尋求神的人,是不斷信靠、不斷讚美、不斷禱告、不斷學習、不住盼望、不住等待的人。他們連續不斷地與神同行和順服神。沒有這些行動就不是跟隨耶和華的信徒,darash(尋求)是他們行事為人的動詞。他們不住地尋求神、詢問請教神,檢查自己和求告神。

對了,順便說一句,我們的神是連續說話、持續創造、天天維繫、解救、不住地饒恕和救贖的神。

你看到了嗎?作一個人,不單單是一個生理狀態,更是有主動目的、不住效法造物主的狀態。

挑戰一下,今天你有哪些行動是關乎神給你的目的啊?你相信尋求耶和華的人甚麼好處都不缺嗎?

今天我感到分享這個心得,正正關乎神給我的目的。更多翻譯的Moen博士靈修資料請看《宣教日引》,你可以向Crossroads Pulications,一家宣教的促進和聯絡機構,索取他們所編輯出版印刷的紙本。

Thursday, September 8, 2016

歌曲分享:我知誰掌管明天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清心靈修和禱告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著啟迪。
常常得著上帝啟迪和亮光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分享,就幫助別人,人生成為有意義。

Monday, September 5, 2016

特蕾莎修女的名言

著名的做慈善宣教的特蕾莎修女最近被教宗封聖。她曾於1979年得過諾貝爾和平獎。這位偉大的天主教傳統的信徒,她是我們基督徒的榜樣。有人列出她的一些名言,我覺得發人深省。

  • If you judge people, you have no time to love them. 你如果論斷人,就沒有時間愛他們了。
  • 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偉大的事,但我們都能用偉大的的愛來做小事。
  • Every time you smile at someone, it is an action of love, a gift to that person, a beautiful thing. 每次你對人微笑,那就是一個愛的行動,是給那人一個禮物,是一樁美事。
  • God doesn’t require us to succeed, he only requires that you try. 上帝不要求你成功,祂只要求你嘗試。
  • Live simply so others may simply live. 過簡樸的生活,好(分享)讓其他(窮)人僅僅能活著。
  • I can do things you cannot, you can do things I cannot; together we can do great things. 我能夠做你不能的事,你能夠做我不能的事,我們一起能夠做大事。
  • Life is an opportunity, benefit from it. Life is beauty, admire it. Life is a dream, realize it. Life is a challenge, meet it. Life is a duty, complete it. Life is a game, play it. Life is a promise, fulfill it. Life is sorrow, overcome it. Life is a song, sing it. Life is a struggle, accept it. Life is a tragedy, confront it. Life is an adventure, dare it. Life is luck, make it. Life is too precious, do not destroy it. Life is life, fight for it.
最後這些是一列很好的格言:

人生是個機會,從它得益吧。
人生是美好的,羨慕吧。
人生是個理想,實現它吧。
人生是個挑戰,迎接它吧。
人生是個責任,完成它吧。
人生是個游戲,玩它吧。
人生是個應許,成就它吧。
人生是悲哀的,克服它。
人生是一首歌,唱它吧。
人生是個掙扎,接受它吧。
人生是個悲劇,面對它吧。
人生是個探險,勇敢去吧。
人生是運氣,爭取它吧。
人生太寶貴了,不要毀壞它。
人生是性命,為它打拼吧。

Friday, September 2, 2016

從嬰孩洗禮談起

很多華人教會承襲浸信會的傳統--不接受嬰孩洗禮。我們認為受過嬰孩洗的人不算「信而受洗」,因此他們應該重新決志和受洗。我自己的孩子在教會長大,而教會規定她們要等到12歲,才可以自主地決定受洗!

今天我看到一段聖經,再次意識到傳統就是傳統,沒有必要當作基要真理,來反對其他教會的傳統。使徒行傳十六章31-34節說的是一個獄卒「全家」,聽了保羅和西拉講道而信主的經過,最後「他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

這位獄卒問了保羅和西拉一個很好的問題:「我應該做什麼才能得救呢?」他們的回答是「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現代的基督徒讀到這句話,立即會想到死後進天堂的「得救」,但我懷疑,獄卒問的恐怕不是那個意思。

在唱詩讚美聲中,監獄的門忽然因為地震全打開了,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他們卻沒有逃跑--這位獄卒其實已經得救了。因為在羅馬帝國,囚犯逃跑招致獄卒當罪,所以他幾乎要自殺。不過,除非那些監門立刻重新鎖上,還是有囚犯會跑掉吧?這位獄卒根本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阻止眾人藉機逃跑!只有上帝可以感動人們對保羅和西拉的禱告和讚美驚訝,對獄卒有憐憫…

這位獄卒有兩個選擇:快快去將所有的監門全部重新鎖上,抓住任何可能企圖逃跑的囚犯,或者,問那唱詩的保羅和西拉,現在應該怎麼辦?他們的回答對獄卒,恐怕也對所有的囚犯,是「當信耶穌是主」。換句話,上帝行的神蹟,上帝承擔結果,人只要信靠。

獄卒毫無疑問當下就相信了耶穌,現在我們關心的是「全家」的問題,他們個個都認自己的罪,明白耶穌從死裡復活,現在是主?故事記著說,獄卒和全家人都聽了講道。不過,你想獄卒全家人中沒有12歲以內的小孩子?若沒有,那麼這位獄卒要麼已經很老了,要麼他根本沒有生兒育女。

那個時代沒有「計畫生育」這碼事,你想「屬乎他的人」是誰呢?似乎沒有人作「決志」的禱告。考慮那時候的文化環境和女人的地位,獄卒的老婆是否有權為自己作甚麼決定?小孩子恐怕也不行。聽路加的口氣,最合理的解釋是獄卒全家,包括老人小孩,甚至奴僕,當下都跟著家主一同受洗了。34節寫著說:「他和全家,因為信了上帝,都很喜樂。」

西方文化過分地強調個人:個人與主的關係,個人得救,個人的信心和行為,個人的貢獻,個人的罪性和一切問題,這些不是完全不靠譜,但是他們忽略了關係對人的影響。華人文化多少與希伯來文化有更多的相同之處,所以我們讀經其實不必帶上西方神學的眼鏡。

上星期林教授提到希臘文法中的genitive case,很多人理解為「所有格」,其實應是「屬格」。因為西方人讀到「天國是他們的」,頭腦中可能以為是很多人都要擁有一小塊天國,其實那話描述那些人「是屬於天國的」--華人大概都不會有西方人那樣的誤解,我贊成翻為「屬格」。

我曾經提出對華人介紹福音的時候,最好把罪描述為人際關係方面的冒犯。這個建議曾在某個網上群組遭到駁斥。那些人都有點神學功底,堅持把罪看成個人本性的問題。哈,西方的神學家說的,聖經上沒有這麼說。甚麼「罪性」?看不見摸不著的。「信而受洗」很好,但不必理解成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得救負責,因為聖經上沒有這麼說。你若不同意,歡迎提出經文,我們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