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9, 2023

UAP:不明空中飛行物現象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istleblower-calls-for-government-transparency-as-congress-digs-for-the-truth-about-ufos-210435 上個月,國會的一個小組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幾名軍官的證詞--他們指控政府隱瞞不明飛行物(UFO)的證據。藉著聽證會,這個委員會試圖了解這些UFO(現在被政府機構稱為「不明空中現象」UAP)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傑出教授Chris Impey研究並撰寫有關宇宙學、黑洞、系外行星和宇宙生命的文章,他還是一個與外星文明溝通策略的國際組織顧問委員會成員。他在專家網站報告了這個聽證會和想法。他說這次聽證會雖然引起人們對UAP的關注,並可能使軍事和航天領域工作人員提出更多的報告,但證詞並未提供證據讓人從根本上改變對UAP的理解。

2017年,美國海軍洩漏了三段視頻,紐約時報報道了五角大樓搞得一個秘密UAP計劃,引起公眾很大關注。2021年6月,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了一個關於UAP的目擊報告。2021年11月,五角大樓成立了一個專門探測和識別禁飛區域飛行物體的小組。2022年5月,眾議院的情報小組委員會舉行了第一次聽證會,聽取半個世紀以來關於UAP的軍事報告,沒有得到甚麼新的線索,不過官員們澄清一些情況,排除了幾種解釋的可能性。

官員們指出,空中物體以相當快的速度移動,且沒有可見的推進裝置,無法解釋的一共有18次,沒有人發現殘骸,沒有軍方留下通訊或開槍記錄。然而小組委員會目前仍然認為,尚無足夠的證據表明UAP是外星物體。

去年6月,NASA召集了一組專家,今年5月他們舉行了首次公開聽證會。這組專家審核27年來800次神秘的UAP事件,向情報和國防部提供建議以協助宇航局(NASA)評估。他們每個月都收到50至100份新的目擊報告,國防部的Sean Kirkpatrick說,其中只有2%到5%是不能解釋的,至於是否可能有UFO來自星外,會議沒有得出明確結論。眾議院現在對於這件事缺乏透明度表示沮喪,於是再次舉行聽證會,小組委員會希望進行監督問責。

三位證人都曾是部隊官員,對小組委員會做了宣誓見證。David Fravor於2004年是美國海軍Nimitz航空母艦上的一位司令官,他與另一位飛行員看見一個行蹤奇怪的空中物體。2017年國防部將他們的目擊過程錄影公開,由《紐約時報》發表過。

Fravor作證說,他親眼目睹的技術遠遠優於人類擁有的任何技術。他描述那個沒有可見推進裝置的物體,突然做出已知技術無法實現的動作。Fravor很擔心:「我們當選的官員對屬於或不屬於我們國家、屬於或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飛行器沒有任何監管。」

第二位證人Ryan Graves是一位駕駛F-18十多年的人。他說他2014年駐紮在Virginia Beach時,他的隊員們經常目擊UAP,以至於它們成為每日簡報的一部分。他講述有一次兩架飛機在遇到一個UAP時不得不採取規避行動。引人注目的是,他說看見透明球體內有個深灰色的立方體——與經典的「飛碟」截然不同。

Graves成立了Americans for Safe Aerospace機構,為目擊UAP事件的機組人員建立一個支持和教育中心。他作證說,該機構有5千名成員,大多數是主要航空公司的商業飛行員。他們從30名目擊者那裡得到信息。Graves聲稱自2021年以來,所有UAP視頻均被五角大樓列為機密或更高級別信息。他還說只有5%的UAP目擊事件是由看見它們的軍事和商業飛行員報告的。

Graves似乎把UAP當作美國的國防部、科學界和情報機構所知道的某些東西:「如果大家都能看我所看見的視頻和傳感數據,就會知道UAP(開發)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真正的重磅炸彈信息來自第三位證人David Grusch,一名退役的少校軍銜空軍情報官。他的安全級別意味著他了解公眾所不知道的報告。Grusch聲稱美國政府在UAP方面的運作是保密且不受國會監督的,甚至墜毀的UAP產生了非人類的生物材料。五角大樓否認了這一說法。他還說在向上級和多名監察官報告之後遭到了報復:「我在履行職務期間獲悉一項UAP事故回收工程計劃,長達數十年,但我被拒絕參與該計劃。」 --五角大樓現在或過去都否認有這樣的計劃存在。

雖然上述證詞都沒有提出證據說政府在搞某個陰謀,但大多數UAP數據並未公開,而是由情報機構或五角大樓持有。三位證人都在接受詢問時表示,無人機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果這些證詞屬實,那麼經常侵入美國領空的先進技術無人機,無論它們是否來自外國對手,都值得關注。

現在,兩黨議員都呼籲提高政府透明度。小組委員會將繼續開展工作,也許會建立一個匿名報告機制,免得商業和軍事飛行員在報告UAP目擊事件時感到是參與或暴露了甚麼陰謀。結論是需要進一步推動政府透明度,小組委員會成員希望舉行一次機密簡報會,來評估Grusch所聲稱的問題。

Chris Impey教授說:「我作為科學家是受訓懷疑一切的,並且我知道大多數UAP都能夠解釋。視覺證據很難解釋是眾所周知的,戲劇性的海軍視頻也有被揭穿,讓我們知道不是甚麼未知物的。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數據來解決疑問,但關鍵是有實物證據。如果Grusch關於UAP墜毀的說法得到證實,那將是第一次得到顯著結果的UAP聽證會。」

Thursday, July 27, 2023

基督教院校的LGBTQ學生

LGBTQ學生申請入基督教學大概都需要掩藏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角色,但如果在學期間他們希望「出櫃」就會很受排擠了。美國有一條法律,政府資助的高等學府不得對任何群體進行歧視,而這LGBTQ群體正是基督教學府的歧視對象,因為「傳統的」基督信仰把LGBTQ現象當作個人可以做選擇的道德倫理問題。

照說基督教院校的歧視做法,按照法律他們不該得到聯邦政府的任何資助,可有人去追查,發現他們照樣拿錢不誤,於是現在有人開始告狀了。《USA Today》有篇報道,是採訪一名基督徒學生的結果。

Zayn Silva是2020年一名希望就讀某基督教神學院的跨性學生。但招生辦公室給他打電話,說是「尊重」他跨性,但不能錄取他入學。Silva掛電話之後痛哭了一場,不過他相信參加為LGBTQ群體爭取權利的鬥爭是有意義的。

除了Silva之外,還有十幾個學生起訴美國教育部,挑戰允許基督教院校「因信仰緣故」歧視對待LGBTQ群體,卻仍然接受百萬聯邦資金的現實。南卡州Bob Jones大學的一名學生因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女同性戀關係遭到紀律處分。猶他州Brigham Young大學一名婦女因為剪髮,想要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性別角色而被解雇。有些學生受到學校驅逐,另一些像Silva一樣不能入學。這個案子目前在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庭等候審理。

雖然現在大多數美國人認為LGBTQ群體應該享有同樣的生活、工作、求學、婚姻、就業權利,但法律環境似乎傾向於允許保守黨派剝奪他們的權利。上個月美國最高法院裁決一個網頁設計人可以拒絕為他們提供服務;這個月有個聯邦上訴法庭裁決一條禁止跨性護理的新法令可以執行。所以Silva在這時提訴有些像是逆流而上,他們會贏嗎?為他們提訴的機構是Religious Exemption Accountability Project。機構的主任Paul Southwick說「The timing is right because the suffering is great」。

從Silva所報讀的紐約Nyack學院(現稱聯盟大學AU)角度看,他們誠心誠意關注所有學生的感受。但作為一個基督教機構,它要求申請人必須簽署一份文件,表示「始終遵守我們的行為準則和信仰原則」。AU的法律顧問是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的Gregory Baylor,說私立的教會學校應該可以選擇符合自己信仰的政策而不受政府干預。

Silva知道這些論點。他在神召會長大,每天參加敬拜,現在是Brooklyn一家長老會的活躍成員和長老,代表教會參與紐約市區宣教服務的督導工作。他在12歲時意識到自己做一名女孩很不自在,但他的成長背景和信仰給了他很大的挑戰。經過多年掙扎,Silva決定讓自己的信仰和新的性別角色結合起來,幫助教會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人了解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別角色認同問題。他希望在AU神學院就讀能夠幫助他的事工和個人信仰。

Silva對於作為跨性人被神學院錄取的機會自然不會太天真,他為此事先徵求了校方收納跨性學生的可能性,被校方代表告知「Come as you are」,意思是歡迎申請--這倒很符合Silva的預期。

聯邦法律「第九條款」禁止接受聯邦資助的學校搞性別歧視(重男輕女)。拜登政府2021年宣布要重新解釋這條法律,禁止一切根據性取向和性別角色認同的歧視,這條修改引起了保守州的訴訟。無論結果如何,對基督教學校的豁免都會繼續存在。Southwick指出,這些基督教院校在2018年總共得到$42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他們如果堅持可以因性取向和性別角色而區別對待,那麼他們就是違反了第九條款。

有了最高法院領軍,聯邦法院越來越多地把對基督教院校的歧視指控當作這些學校「自由營運」的問題。一個上訴法院裁定某天主教高中可以解雇一名同性戀輔導員;還有一家天主教寄養機構可以拒絕同性戀夫婦客戶。今年1月,Silva的案件被一個法庭駁回,法官說第九條款的宗教豁免目的是寬容信仰操練,而且國會通過時似乎無意(針對這些方面的)歧視。

Silva說,這些法庭之爭忽略了很多教會信徒和家庭尋求得到接納,希望在教會中感受到上帝之愛,擔心遭到孤立和排斥的現狀。聽到許多其他人的經歷,Silva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他說這段旅程堅定了他為主的公平公義而戰的決心。

Tuesday, July 25, 2023

轉發:再提新冠起源問題

最近聽見一些關於新冠起源問題的小道傳聞,含糊聽來好像人工合成病毒可能從實驗室洩漏。本文是NEJM最近的一篇原本情況簡介和觀點文章:The Origins of Covid-19--Why It Matters (and Why It Doesn’t)。

When health emergencies arise, scientists seek to discover the cause — such as how a pathogen emerged and spread — because this knowledge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risk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preparedness, and mitigation. Yet well into the fourth yea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tense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debates about its origins continue. The two major hypotheses are a natural zoonotic spillover(自然的人畜共染溢出), most likely occurring at the Huanan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and a laboratory leak(實驗室洩漏) from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WIV). It is worth examining the efforts to discover the origins of SARS-CoV-2, the political obstacles, and what the evidence tells us. This evidence can help clarify the virus’s evolutionary path. But regardless of the origins of the virus, there are steps the global community can take to reduce future pandemic threats.

The origins story dates back to December 31, 2019, whe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earned of a cluster of cases of pneumonia of unknown cause in Wuhan. Wuhan authorities closed the Huanan market the next day, rendering live animals unavailable for testing. China publicly shared the SARS-CoV-2 genetic sequence on January 10, 2020. It was not until weeks after the WHO declared Covid-19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on January 30 that the WHO–China Joint Mission visited Beijing and Wuhan (February 16 to February 24).

The joint WHO–China technical report published in March 2021 rated a zoonotic spillover as a “likely to very likely” source of the virus, cold food–chain products as “possible,” and a laboratory incident as “extremely unlikely.” The WHO director-general immediately repudiated the report’s findings, believing it was premature to rule out a possible laboratory incident. An open letter published in Science on May 14, 2021, credited the laboratory theory, calling for open access to laboratory records and science-based studies. On October 13, 2021, the WHO director-general 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the Origins of Novel Pathogens (SAGO). China officially rejected the WHO’s plan for a second phase of investigation of origins. The SAGO’s preliminary report warned that China was withholding key data.

Recently, a team of international experts announced that they had identified data on SARS-CoV-2–positive environment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Huanan market in January 2020, which China had withheld from the public domain for 3 years. Chinese scientists had uploaded the data to GISAID (the 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 but then removed them.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from the WHO, China restored those data to GISAID(新近上載了一些數據).

Determining the origins of SARS-CoV-2 should be strictly a scientific matter, but it has become embroiled in politics. In March 2020,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lleged, without evidence, that U.S. Army personnel had introduced SARS-CoV-2 during a visit to Wuhan, prompting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o claim that the virus originated at the WIV. Accusing the director-general of siding with China, Trump notified the United Nation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ntended to withdraw from the WHO. Although President Joe Biden later reversed that decision, the origins controversy has continued. On May 26, 2021, Biden ordered U.S. intelligence agencies to review the competing origins hypotheses. The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released the “Declassified Assessment on COVID-19 Origins,” finding that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either of the two plausible theories was inconclusive and acknowledging that China’s cooperation was necessary for reaching any conclusive assessment.

Origins politics heated up early this year. On January 25, 2023, the 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oncluded th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had failed to adequately oversee a grant to the EcoHealth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to bat viruses at the WIV. A month late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which oversees a network of 17 U.S. laboratories, concluded with “low confidence” that SARS-CoV-2 most likely arose from a laboratory incident. The FBI said it favored the laboratory theory with “moderate” confidence. Four other agencies, along with a national intelligence panel, still judge that SARS-CoV-2 emerged from natural zoonotic spillover, while two remain undecided. All U.S. intelligence agencies rejected the allegation that participants in a clandestine Chinese biologic weapons program intentionally developed SARS-CoV-2(所有的美國情報機構都拒絕了中國曾秘密研發生物武器的指控). Yet a report issued in mid-December 2022 by Republican member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till credited that theory(國會內共和黨人仍然堅持這是一個可能性). On March 20, 2023, Biden signed a bill declassifying documents about Covid-19’s origins, and Congress commenced hearings.

Of the three possibilities — natural, accidental, or deliberate — the most scientific evidence yet identified supports natural emergence(大多數證據支持自然的人畜共染溢出的起源). More than half of the earliest Covid-19 cases were connected to the Huanan market, and epidemiologic mapping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ses was centered there. In January 2020, Chinese officials cleared the market without testing live animals, but positive environmental samples, including those from an animal cage and a hair-and-feather–removal machine,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both SARS-CoV-2 and Covid-susceptible animals. Recently released findings included raccoon dog DNA(新近數據中有貉的DNA), pointing to a possible SARS-CoV-2 progenitor(可能的新冠中間宿主). Samples from early cases in humans also contained two different SARS-CoV-2 lineages(早期病例中包括兩種不同的新冠病毒序列). Although only one lineage spread globally,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lineages suggests that a SARS-CoV-2 epidemic in animals(動物中的新冠流行) may have led to multiple spillover events(可能引起過多次人畜共染溢出).

Proponents of the accidental laboratory leak theory stress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WIV in the city where the pandemic began. They point to the presence of the bat coronavirus RaTG13 strain at the laboratory, arguing that genetic manipulations such as gain-of-function (GOF) research may have produced SARS-CoV-2. Most scientists refute this theory because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olutionary distance(進化演變差距太大) between the two viruses. However,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laboratory held a different progenitor strain to SARS-CoV-2 that led to a laboratory leak cannot be unequivocally ruled out(難以證明不是).

China’s obfuscation may mean that we will never have certainty about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est pandemic in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all the world has suffered in loss of life, economic hardship, and exacerbated health disparities, there is intrinsic value in knowing the cause. An objectively determined body of scientific facts cannot fully defuse the political rhetoric surrounding the origins investigation, but the search must continue. The newly released genetic data may reveal whether specific animals were infected and offer information about where they came from, opening new possibilities to investigate, which may also improve attribution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ng future outbreaks. Irrespective of Covid’s origins, future outbreaks could result from deliberate, accidental, or natural causes, and improving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prove theories will be critical. We propose three important steps for fortifying pandemic preparedness(建議下面三個重要的預防步驟).

First, preventing spillovers by using a One Health strategy linking animal,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s vital. Some 60% of outbreaks of diseases previously unseen in humans arise from natural zoonoses(60%前所未見疾病是來自然的人畜共染). Human and animal populations could be separated more effectively with stricter regulation of wet markets and enforcement of laws prohibiting wildlife trade. Land-management efforts such as halting deforestation would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while creating a buffer between wildlife and humans(禁止人工毀林,減少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機會的立法). Widespread use of sustainable and humane farming practices would eliminate overcrowding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and curtail prophylactic antimicrobial use — with added benefits in preven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econd, it is important to fortify laboratory safety to reduce the risks of unintentional release of a dangerous pathogen.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hould include site-specific and activity-specific risk assessments to identify and mitigate risks; core protocol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raining for proper use of, and access to,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exist for biorisk management, which should be broadly adopted(實驗室採納生物風險管理的國際標準).

Third, GOF research designed to elucidate the transmissibility or pathogenicity traits of pathogen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overseen to reduce risks while allowing important research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to continue(必要的病毒傳染生物研究要加強監管). Such research may result in the creation of microbes with enhanced pandemic potential, which could be released unintentionally or intentionally. However,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about which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problematic or how to reduce risks. On January 27, 2023,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 issued a more rigorous framework for oversight of research, which prominent virologists criticized as overbroad and inhibitory to U.S. vaccine development. Since GOF research is conducted in laboratories globally,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is needed.

Since the pandemic’s earliest days, controversy has swirled about how it began. Origins investigations are scientific endeavors, but we need to plan ahead so that scientists get rapid access to key geographic sites, open scientific exchange, and full transparency. Though such investigations proceed more slowly than the news cycle, these steps are the keys to unlocking the mystery surrounding Covid-19 and preparing the world for the future outbreaks that are certain to occur.

請注意:所謂的「實驗室洩漏」完全不必排除和自然的人畜共染同時發生--比如只要他們管理不善,有人把實驗室感染的野生動物拿去市場販賣,或者販賣過程引起感染,就要屬於「實驗室洩漏」了。

Saturday, July 22, 2023

關於食物營養的幾項知識

也許你聽說過,吃進食物都會為身體產生熱能(卡路里),每天如果消耗比攝入的少,你就會增加體重。結果有不少人為了控制體重和保持健康,每天斤斤計較吃進多少卡路里。

其實你的體重會不會增加要看你吃的是甚麼,而不是數算多餘的卡路里。假如你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纖維素,那麼多餘的能量是被你大腸裡的有益細菌吃掉,不是被你吸收。腸胃中有大量的健康微生物很重要(有人抗生素吃多了就需要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

又比如食物脂肪,每攝入1克能夠產生9大卡,吃多了要想辦法消耗掉。但是omega-3脂肪酸的用途是細胞膜大腦細胞膜、神經元更新代謝所需要的,不會變成熱能,多多益善。還有反式脂肪,人體沒有辦法處理和清除,就可能逐漸堆積在血管中阻塞你的動脈。

食物中的添加糖,成分一半是葡萄糖,一半是果糖。兩種糖都提供同樣多的卡路里,然而代謝方式不同。葡萄糖能夠被你的身體組織代謝,只有20%去到你的肝臟,在那裏被胰島素指示,轉變為糖原(glycogen)。而果糖完全要靠肝來代謝,處理不過來的糖就會引起脂肪肝。這還不說,果糖比葡萄糖轉為糖原速度快了7倍,而且不會關閉胃饑餓素,叫你想要繼續吃。

多餘的卡路里會變成脂肪存在體內。這些脂肪如果存在屁股上問題不大,你的體重增加22磅才開始出問題。如果存在肚子內臟,那麼你胖了5磅就會有問題。脂肪如果存在肝臟上最要命,你只要增加0.3磅就很糟糕了。記住,所有添加的糖都要在肝臟內轉化為糖原和脂肪。

既然有人在乎添加糖,食品公司於是發明了甜味劑,是不會增加卡路里的。問題是沒有人研究甜味劑對身體的長期影響--這種研究很昂貴,FDA要求食品工業自己去研究。只要沒有看見立即的健康風險,這些食品公司一般就不找麻煩了。

甜味劑雖然不引起身體的糖反應,但舌頭把甜信號傳給大腦,照樣引起了身體增加預備胰島素的生理反應並刺激了食慾,坐等糖分到來。增加的胰島素還會改變腸內的微生物環境,驅動更多的能量儲存。有些調查研究發現喝「無糖」飲料仍然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症的增加有關聯,甚至比真糖飲料還糟。

保護肝臟和大腸健康的主要靠食物中的纖維素,主要在水果、蔬菜、果仁、粗糧中,分為可溶和不可溶兩種。首先,纖維素降低含糖食品在十二指腸中的消化速度,減少血液必須帶到肝臟去處理的糖原負載,同時將「吃飽」信號透過血液送到大腦。腸內細菌分成好壞兩類,可溶性纖維是大腸內好細菌群的食物,代謝後進入血液發揮抗炎作用,並送信號給大腦抑制胰島素分泌過多。不可溶纖維在大腸內的作用有些像清潔工,清除腸壁上的遺留廢物和已壞死細胞,防止癌變。

絕大多數的添加糖都是單糖或二糖,特點是在十二指腸內吸收得特別快。而澱粉一般是複雜的多糖,吸收比較慢,但同樣會引起胰島素增加,肝臟負載加重,甚至引起脂肪肝。所以咱們通常以為吃素就會比較健康--未必。

豆類和堅果內的澱粉吸收慢,而米、麵、通心粉、馬鈴薯的澱粉吸收很快,這些食物都為你帶來所需要的葡萄糖,但吸收太快太多時,糖分會衝擊肝臟,引起比較大的胰島素反應。在自然食品中,葡萄糖、油脂和纖維是含在某個架構中,但加工過的食品,無論是果汁、酒精、還是米和麵,都會改變身體的胰島素反應方式,引起血糖和體重變化。

有個「糖原負載」(GL)的概念值得認識:一種食品你需要吃多少可以得到50克的碳水化合物?自然是負載越低越好。至於剛才提到的果糖,它根本不提高血液中的葡萄糖,是個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廢物,白白增加肝臟負擔。所以請記住:避免吃任何添加糖,多吃纖維!你的血糖和血脂都會改善。

關於飽和脂肪,最近的研究發現它並不是甚麼對健康有害的東西。包裝在三酸甘油脂內的飽和脂肪沒有問題,而沒有包裝進去的「非脂化」部分,也叫做「游離的」脂肪酸,引起身體的炎症反應,大有問題。游離脂肪酸不是吃進去的,而是三酸甘油在代謝過程從脂肪細胞中釋放出來的,說到底是食品添加糖的代謝副產品。

最後說說蛋白質和肉類。它既不是碳水化合物,也不是糖或脂肪,你的身體需要它來正常生長。但是你的腎臟處理蛋白質代謝的能力有限,所以你攝入的蛋白質,質量比數量重要。食物蛋白質中含有20種不同的胺基酸,其中有一種是色氨酸tryptophan,因為比較稀少而顯得重要,主要在雞蛋、禽類、魚類中。很多豆類和堅果也含有不少蛋白質,但屬於身體所需要的不同胺基酸。

各種肉類都含有較高的色氨酸,B族和其它維生素,以及各種礦物質。不過肉也常常帶來一些人體不需要的東西,提高糖尿病發病率。特別是加工處理過的肉品,內含硝酸鹽現在已知是增加患直腸癌風險的因素。

本文內容取自Robert Lustig醫生的《Metabolical》一書第12章。Lustig醫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分泌兒科的名譽教授,國際知名的非營利科普演講和出版作者。

Thursday, July 20, 2023

美國最常見的陰謀論

本文內容取自Big Think教育網站的另一篇多媒體演講:The 10 Most Popular Conspiracy Theories

相信陰謀論並非少數幾名在互聯網上孤單遊蕩者的行為,據說在任何時候,至少相信一種陰謀論的美國人總共會佔一半人口。

研究這個問題的政治學家Eric Oliver和Thomas Wood將陰謀論定義為「對隱藏的惡勢力試圖推進某些邪惡目標的一種解釋」。陰謀論未必是不真實的,但它肯定與通常普遍接受的事件說法有矛盾。當陰謀論成為公認的解釋時,它就不再是陰謀論,而成為歷史事實。所以人們相信陰謀論,原因之一是希望自己的觀點有一天能被證明為真確。

有些人以為陰謀論是美國政治右翼的一種特別表現,川普總統支持某些陰謀論,也是很多陰謀論的靶子。歷史學家Richard J. Hofstadter有篇文章「美國政治中的驚懼風格」,描述歷史上極右翼政客思維中的一種偏執,將所有歷史視為某種「巨大而險惡」的陰謀,其「巨大而微妙的影響正破壞和摧毀某種生活方式」。這種世界末日式的信仰把世界視為不斷的動盪,知道背後推手的人才會起來捍衛那受到攻擊的生活方式,消滅敵人並拯救人類。

然而研究人員認為陰謀論並非右翼獨有。他們把這類陰謀理論看為一種神奇思維,能讓各種政治派別的人應對複雜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往往是由無法解釋的事件引起的。因為在川普2016年意外勝選了總統後,左翼也出現過不少陰謀論。人們從這現象中可以看到一些規律模式--紓解情緒困難的需要。

不過,尋找這種思維捷徑儘管令人痛快滿意,卻常常會找到事物之間並不存在的聯繫。Galinsky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越感到生活危險和失控,就越容易在陰謀論中絞腦汁。他說:「感到局面能掌控對人非常重要,缺少了自然會感到恐懼。接受陰謀故事的說法讓人看錯事物,但發生還是相當經常的,滿足某種心理需要。」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讓人相信陰謀論,那麼還是可以想辦法應付的。荷蘭的研究人員Jan-Willem van Prooijen說:「如果你能給人們某種控制感,可以讓他們減少對政府運作的懷疑,他們就不那麼容易相信那些陰謀論了。」

研究人員最近提出的另一個理論,就是人們實際上用陰謀論當作維持現狀的一種方式。當社會制度變化時,陰謀存在的可能性能夠讓人們對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產生珍惜留戀。這樣,人們可以責怪一些壞蘋果,積極預防下次出現問題。俄國對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的干預後來證實為真--這個陰謀故事很快就會作為事實進入歷史。

下面列出近年來最常見的陰謀論,或許你在不同程度上聽說和相信過其中的敘事。

1. 有個秘密集團實際上在掌控世界,並且尋求建立一個世界政府,最終目標是建立某種新的世界秩序,消除國家邊界和民族差別,並且允許完全的專制獨裁。還有的版本涉及其他團體,比如猶太人或右翼媒體經常談論的「全球主義者」,需要與那些「精英」做鬥爭等等。(川普在這個陰謀論中扮演了英雄角色。)

2. 奧巴馬總統並非出生在美國,他或許是個穆斯林,因此其實沒有資格做總統。(這個陰謀論風行幾年,配合了當時美國某些群體的反穆斯林情緒,後來奧巴馬乾脆拿出他的出生證示眾。)

3. 911恐怖襲擊事件實際上是美國政府內部精心策劃的結果,布什政府深入了解並允許這些襲擊發生,以便後來能夠入侵伊拉克,推進美國的某種利益。相信的人說飛機上的噴氣燃料不足以熔化世貿中心雙塔的鋼樑。(這套陰謀論有太多的當事人和旁證揭穿,但現在還是有人在傳,大概是因為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的確使用了不正確的情報。)

其他的陰謀論華人也許比較少聽說,但還是有不少美國人信,諸如會變形的蜥蝪人正在統治這個世界上的人啦,JFK遭到刺殺一定是遭到政府部門其他人的暗算啦,外星人或深層政府的不明飛行物在地上不知在搞甚麼名堂,干預到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之類。

還有人類沒有登陸月球,那些圖片和視頻都是假相啦,癌症治療已有藥物,只是FDA不批准大眾使用啦,歷史上曾有600萬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政府屠殺的事件其實沒有發生過等等。

Tuesday, July 18, 2023

關於Sex和Gender的辯論

你如何界定「男」或「女」?很多人頭腦中自然會想到嬰孩出生時的外生殖器形狀,然而那個形狀並沒那麼固定,而且偶爾還看不清,要等孩子長大一些再看。

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傑出的文學、哲學和考證理論學教授,Judith Butler博士在這場辯論中介紹了性別認同理論的基本概念。她提出一個人的性別認同主要是由這人的行為建立起來的,不是生殖器的形狀,你可以點擊鏈接觀看她的詳細解釋。說到底,當人們說自己是男或女時,即使你從外表和言談看上去不是很信服,也不可能和不應該去檢查他們的生殖器形狀。



關於性別有很多不同的理論,Butler說她提出來的只是其中一種。很多人抗議和不滿,說她這理論是編造出來的,但這並不真確。Butler博士說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性別理論(預設不同的性別應該如何表現等等),也許人們應該開始捫心自問,我這些預設是從哪裡來的?

Butler博士認為,比起一個群體的人受到攻擊,因而民主受到攻擊,誰的理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並沒那麼重要。我們有能力、有自由讓生活更美好,讓更多的人們可以隨意呼吸、搬遷、戀愛而不受歧視和暴力危嚇。她出版的書籍曾翻譯成27種不同的語言,其中有兩本是1990年代出版,讓她很出名:《Gender Trouble》和《Bodies that Matter》。

Butler博士堅持說「甚麼是婦女--或任何性別的人」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乃是開啟一番對話。人和人之間在許多方面有生理和天性的區別,這些區別常常定義了我們,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外貌並不能最終地定義我們的人格。她說關於性別(sex)和性別角色(gender)的爭議,核心問題其實是sex和gender的區分。

Sex和gender的區別到底是甚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區別?Sex一般來說是出生時醫生指定的,這在法律上和醫學上很重要。而gender是個文化規範、歷史根源、家庭影響、心理現實、願望和期盼的混合物,我們是參與的。

Butler博士舉自己的例子說,「我的童年受到1960年代社會運動影響,家住猶太人社區,高中時代是個政治活躍分子,但我也在大學裡修哲學課程。到了二十多歲,我發現納粹政府當時捕獲和滅絕的不光是猶太人,還有性別不標準、性取向不尋常的(男女同性戀)那些人、身體有殘障的人、生病的人、波蘭來的工人、共產黨人。當時我就想,我們需要擴展視角來看納粹的暴力政治,來了解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所存在的不同形式的壓迫。」

Butler博士後來一直確信,我們需要學習歷史,來確保歷史不再重複。我們尋求公平公義,不只是為自己所屬的群體,還要為遭受到任何不公平和壓迫的群體。Butler在1970-80年代參與了一個當時重新思考性別角色認同問題的運動,當時Queer理論正在出現,和女權主義的對話很複雜,跨性問題尚未像現在一樣實際,所以我們彼此思考的社會角色問題是:社會把我們塑造成了甚麼?我們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甚麼?

Butler博士說她當時傾向於反對幾個版本的女權主義。一個版本說做母親生育孩子是女人的基本素質,另一個版本強調男女在性需要方面的區別,但是只預設異性關係。她感到這兩個女權都不對頭,因為一個人不應該以她生不生孩子、性愛、言談舉止和外貌受到歧視。意思是無論你生下來時被指定為甚麼性別,你受教作為男孩或女孩應該如何或不該如何,這一切未必決定你如何生活。

有時候人們會指著《Gender Trouble》這本書說,是它孕育了性別角色的理論。但Butler博士說,她之前還有兩、三位已有研究,其中Simone de Beauvoir是一位存在主義和女權主義哲學家,在1940年代寫過一本《The Second Sex》。她基本上是說,自己不是生來的女性,而是後來成為女性(有得到釋放的感覺),所以她說「身體不是一個事實」。她開拓了一種區分sex和gender的可能性。

另一位Gayle Rubin是人類學家,寫過一篇特別有影響力的文章「The Traffic in Women」。她說家庭是一個生育男女角色的架構,這個架構的目的之一是讓異性交合看起來十分正常--雖然這是當時女權人類學的一部分,卻讓人想到性別角色是個可以生養、嫁接、培育的東西,而且有一套系統、框架,讓男女角色歸屬於其中。她的作品還有另外一個維度很有趣,就是精神分析。她基本上是說,按標準塑造男人或女人角色的過程產生了很多壓抑,因為每個人都必須符合某個已存的性別規範,都必須糾正不符合性別規範的行為。

所以,人類學和精神分析學都在《Gender Trouble》出現之前就登場了。不過Butler博士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人們一般把性別角色當作某種自然的事或社會學的現實,不把它當作表演性的--或可以重新做的東西,Butler提出一個人的社會角色是表演出來的,就成為很大一項突破。(華人文化一直密切聯繫行事和為人。)

從事續效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的人都知道,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注重表現,這些表現不單單是為了表演,也不是虛假的。對「表演性」(performative)這個字最初含意,哲學家J.L. Austin試圖用它表達法律效果:當法官在婚禮中宣告一對男女成為夫妻時,他說「I declare you man and wife」並不只是禮儀表演,乃是這對男女從此真的結為夫妻--不是假的,是令這件事實際發生。Butler博士說,假如宣告的不是婚姻,而是某個性別角色,那麼事情同樣會真實發生--或許這讓我們重新意識到性別角色也類似。

當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或跨性人公開了他們的意願時,他們在世界上的性別角色是真實發生的改變。他們言談外貌表現的改變,讓人們談論家庭、婦女、男人、慾望、性的方式改變了,連劍橋大辭典都承認這些字義有改變了--這是人們角色行為表現改變在世界上帶來或產生的現實效果--我們改變了現實。

即使在思想開放的人當中,有時對於給予性取向不同、性別角色改變、甚至婦女同樣的政治、經濟、生活權利也很有阻力。他們有時會說這些事不重要,或說談論這些讓他們感到不自在。「為甚麼我要稱某人他或她或他們呢?」然而至少在美國,人們必須學習用新的、尊重的語言談論黑人或婦女。儘管有些人感到用新的語言、調整某些習慣不容易,其間跌跌撞撞有時搞錯,一不小心就吵起來是嗎?

我們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來評判是非,但我們需要耐心對話,允許自己的想法受到挑戰,接受那些修改思維方式的邀請,因為這是讓你能聽見不同的人說出他們想法的唯一機會。

Butler博士說她現在不是那麼關心捍衛某個性別角色理論,她現在最關心的是找到某種有效方法,來對付性別角色遇到的攻擊。很多人拒絕讓跨性人定義自己的性別角色,是因為感到他們自己原來(為孩子)所定義的被搖撼了。一想到我們能夠改變、轉化現實到比較開放和包容、減少暴力,這本身就包含了不穩定的因素。對於想要把性別角色看為固定不變的人來說,這挺可怕。但是一個人的性別角色有必要固定不變嗎?誰沒有遇到無法提前預料到的複雜境況,而深刻的自我意識隨時間逐漸形成,因而調整了自己的人格和社會角色呢?

自由是一場鬥爭,因為在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告訴我們沒有某些自由,去做想做的事,去熱愛所喜愛的事,去享受和別人一樣生活、搬遷的權利。實際上,我們必須為宣告這些自由和得到這些自由而鬥爭。

當我們住在一個「民主」的社會中,我們假定有一定的平等、自由、公正,然而我們仍在不斷地學習甚麼是平等、自由、公正。那些人權、反奴役、婦女投票權、LGBTQIA的正常生活權利等等風潮,每一場鬥爭都為人們帶來對原有認知挑戰:誰平等?誰擁有這一自由的權利?如何定義「公正」?我們一直在為這些目標而鬥爭,然而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這些概念--種族平等、性別角色平等都是民主鬥爭的一部分,特別是對他們的人格來說,怎樣能夠在生活中得到消除懼怕的自由?

Butler博士開玩笑說:我一輩子都希望能從自己的性別角色中休息一下,但是從來都不行--只好不斷學習和研究。下面是一些FAQ,列在油管視頻的觀眾評論部分。

問:Aren't men and women physically differen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iological sex and gender? What does 'assigned at birth' mean?

答:Butler在上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there are biological differences in sex.

To clarify: Most people are born with the sex of either male (with XY chromosomes and male anatomy) or female (with XX chromosome and female anatomy). A small proportion of people are born with different chromosomal or anatomical makeups (e.g. Klinefelter syndrome XXY染色體).

Gender is the role people of a specific sex play in different cultures. For example: In 15th century Italy, men wore tights and skirts, while in 21st century America that would be considered feminine. In 1950s America, most women would not have careers, while in 2023 Haredi culture, most men do not work and most women do. All of these people have similar biology, but the norms around how they live: their dress, their occupation, their manners and customs, etc. can be very different based on their sex and the society.(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對男女有不同的著裝期待。)

The phrase 'assigned at birth(出生時指定的性別)' refers to how most of us are raised from birth with the gender role most typical of the sex you are born. (This is often true even of people who are neither biologically male or female).

Transgender people are those who intuitively identify with a different gender from their sex or assigned gender, and decide to live as it. Nonbinary people are those who identify with neither gender, and decide to stop publicly identifying with them.

問:Why don't we just expand the definitions of gender to include more behaviors, rather than people having to switch genders?

答:It's possible to do both. People frequently identify as their assigned gender despite having some unconventional behaviors for it. Others simply feel a deeper connection to the gender they weren't raised as, and feel happier living as it. Butler argues that we should simply allow people to define themselves how they like and respect that choice.(性別角色常包括行為。)

問:Why wasn't anyone doing this (研究) until recently?

答:There are well-documented examples of transgender and non-binary people for hundreds, if not thousands of years. 詳請參考維基百科Transgender history

There are also many examples of people redefining gender over the course of history; indeed, that may be how we got from 15th century gender roles to today's. In recent memory, artists like David Bowie, Prince, Eddie Izzard--as well as movies like Boys Don't Cry,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and Tootsie--are all famous examples of exploring different gender identities.

It seems reasonable to acknowledge humans have had a wide variety of feelings and behavior around gender. It'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in many societies defying gender roles could--and can--come with severe social or even criminal consequences(違反性別角色可能會被定罪), and that likely reduced the amount of behaviors people expressed. As greater knowledge and acceptance of nonconventional identities emerges, it's possible that more people simply feel comfortable identifying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that might have been repressed in the past.(社會對非傳統性別角色的接納可能導致更多人承認自己不屬傳統性別。)

For a deeper dive in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round transgender issues, check out《Big Think》columnist Ethan Seigel's recent article on it: What is a Woman?

Saturday, July 15, 2023

色盲處理種族衝突不靈光

Kennesaw州立大學社會學和刑法系Barbara Harris Combs教授在專家資料網站撰文,評論黑人婦幼遭受槍擊的事件:Shooting of Ralph Yarl Demonstrates the American Fiction of a Colorblind Society,我把內容記在這裡。

2023年4月13日在Kansas城,16歲的Ralph Yarl到Northland城區接兩個弟弟回家,他們在朋友家玩耍。可是他走錯了街,在一個錯誤地址拉響門鈴,84歲的白人家主Andrew Lester二話不說就開槍,一粒子彈打中他的前額,另一粒打中胳膊。Yarl沒有死真是神跡了,他只記得在槍響之前聽見「再也別來」的話。

最後Lester受到了指控,一級攻擊和武裝犯罪,兩項都是重罪。他繳納$20萬美元保釋金之後獲釋。如果指控成立,Lester最高可面臨終身徒刑的處罰。當地檢察官說,這一槍擊事件有「種族因素」,但目前尚未對Lester提出仇恨犯罪的指控。

這個案子發生幾週後,6月3日在佛州Ocala發生了另一起鄰里事件,但那起事件以35歲的黑人婦女A.J. Owens死亡而告終。58歲的白人婦女Susan Lorincz對槍擊和過失殺人罪指控拒不認罪。據報導,Owens想要找她談談孩子打架的事,可她在Owens按門鈴之後開槍射殺了她,聲稱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看來美國距離一個能夠做到「色盲」的社會還遠得很。所謂色盲,是指人們說話行事不看對方的膚色。Combs教授曾出版一本書《Bodies out of Place》(不合時宜),對美國社會中的反黑人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其中描述了社會中的種族主義態度,持續不消、常常觸發危機事件的問題。

發生種族問題的方式之一,是社會不停地思考黑人屬於哪裏、甚麼時候和誰在一起,以及他們地位的觀念考量。任何黑人出現在他們不該出現之處都是「不合時宜」,Combs在書中試圖證明,「不合時宜」的後果,輕則是個笑話,重則可以死亡,別搞錯了,無論輕重傷害都會出現。

上面兩個槍擊事件對於我們種族和歸屬感的全國性對話非常重要。它暗示了一個既令人不快又經常被忽視的現實:美國社會中的大多數黑人被迫在日益隔離的空間中穿行。Combs說,當黑人前往、穿越、進入(被認為不屬於他們的)空間時,犯罪的假設籠罩著他們、跟隨著他們,去工作、去上學和去玩耍。為了生存,黑人用一種特別的美善和危險意識來運作。對於黑人婦女來說,社會學家Patricia Hill Collins稱這種意識是一種對「內心的局外人」地位的認識。

那些在家裡向黑人開槍的白人都說他們是嚇壞了,以為強盜來了,是想要自衛。但強盜一般都不會拉門鈴啊,他們到底怕的是甚麼?Yarl在遭到槍擊之前是一位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年輕人。Meara Mitchell是一位教了他好幾年的教師,描述他為「鎮靜剛強」。現在,他常常頭疼,還有其它的精神症狀,但他仍然希望能夠完成學業。他說:「我要繼續做所有我喜歡做的事,盡自己所能地生活,不讓這件事再困擾我。」

說槍擊事件不會困擾Yarl是很難相信的。顯然他決心,至少在公開場合,不讓這件事奪走他的快樂。正如美國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Elaine Nichols所寫的一句話:「黑人喜樂現在是、而且一直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行為。」通常,只有那些也經歷過巨大痛苦的人才可能感受到巨大的快樂。

種族主義是一個連續的歷史。美國社會學協會有一份《美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指南,其中描述了種族主義如何在社會結構和個人層面上運作:人們通常對誰屬於哪些空間抱有一定預期望。正如社會學家Nirmal Puwar的研究所表明,物理空間有性別、種族和階級的劃分。

他在《空間進犯侵者:種族、性別和不合時宜的人物》一書中,恰當地描述了女性和少數族裔如何被視為「空間進犯者」,而白人男性則被視為擁有那些空間。

有些人將Yarl的槍擊事件叫做「走錯門」案件,Combs教授認為這麼說是輕描淡寫了某種基本事實。Yarl的姨媽Faith Spoonmore指出,他是「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區被人開槍」的。Kansas城的居民Michele L. Watley說,那城是個「美麗微笑面紗下...掩蓋著所有各種微侵犯和瘋狂事情」的地方。

社會學家Eduardo Bonilla-Silva指出,色盲處理是「平權運動之後的主要種族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型態認為種族對於人們的生活機會不再重要,然而正如最高法院的大法官Ketanji Brown Jackson所說的,「認為種族在法律上無關緊要,並不意味著在生活實際中也是如此。」--她這句話是在「公平招生」組織訴北卡大學一案的裁決反對意見中寫的。

你問問上訴兩位槍擊受害者家屬就知道了,對種族問題的色盲處理不解決問題。

Thursday, July 13, 2023

佛州選舉投票的新法律

法律新聞Leagal AF節目的Michael Popok律師每天報告和評論各種美國政客的違法/立法活動。本文是他介紹佛州DeSantis州長推行的一條新法律,是關乎公民選舉權的問題,以及這條法律目前在聯邦法院受挫的報導。



Third Party Voter Registration Organizations(3PVROs)控告DeSantis州長,說他一直在打擊佛州選民履行自己選舉義務的能力,設下各種障礙來限制民主黨人或獨立選民的註冊和平等參加投票權利。佛州北部在首府Tallahasee的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Mark Walker聽取了有色人種促進會(NAACP)和西班牙語3PVROs的證詞,及時禁止了這條法令在7月1日生效。

這條新法令要求鼓勵和推動選民註冊的工作人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僅有合法居留文件或綠卡都不行--那些人可以在美國學習或打工,但不可受雇參加推動註冊的工作。難道DeSantis州長擔心太多人參加投票就會妨礙自己連任或當選總統?或許他擔心對了,但這條法令是違反憲法的。Walker法官說,在這個國家裡,言論表達自由、工作和選舉自由、享受平等法律保護的權利,不管你是不是公民都享有--所有的人不管你是甚麼移民身分,都有自由推動參加選舉,怎麼只有佛州可以例外呢?

Mark Walker法官已多次介入DeSantis州長的新法律,不容他隨意踐踏憲法和剝奪人權。DeSantis競選美國總統,口號是讓美國像佛州,千萬不要。如果需要修改法律,你必須合理說明新規適於哪一種特定的情況,不可泛泛地影響所有人。非公民憑甚麼不能接受選民註冊的培訓去訓練其他人?沒有答案。

這條新法令還規定任何組織和人不得保存已註冊的選民資料,否則犯的是「重罪」。沒有他們的聯絡資料如何能在實際選舉將到時提醒他們去投票呢?不光提醒,恐怕還要詢問他們是否知道在哪裡投票,是否了解選票上的候選人資料和提案議題以及如何郵寄選票等等,提供他們相關語言的資料。這些是NAACP和3PVROs的工作,新法令等於要阻撓和約束他們的工作,或以重罪懲罰他們,法官說,這是不合法的,我現在暫時阻止這條法令生效,州長您可以上訴(第11巡迴上訴法庭)。

佛州的立法機構是共和黨掌控,他們可以隨意按州長的意思立法。佛州在1950-60年代曾允准逮捕參加和平集會與抗議的人,直到2020年著名的黑人Floyd當街被警察鎖喉致死,引起全國抗議事件和BLM運動,才把那條法律廢止了。但別忘了,州裡的法庭是立法院的制衡機構,所立的新法規不得違背聯邦憲法。

Walker法官寫了一份58頁的裁決意見,替兩個推動民權的原告組織發出禁止實施令。現在他們可以保留註冊選民的資料,聯絡選民,鼓勵他們投票,那條荒唐的法令暫時靠邊站了。他開頭第一句話就是「The case arises out of Florida's latest assault on the right to vote...」,直截了當說州長立這條法令是幾年來壓制選民投票的最新努力。裁決書尖銳地指出「The free state of Florida is simply not free to exceeds the bou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因為DeSantis州長喜歡宣傳「自由的佛州」。

確保選民不受社交媒體謠言誤導、按時正確投票的工作並不簡單。很多謠言的對象是移民和新註冊選民--今天不是投票日,您已錯過了上星期二的投票,投票應該在星期五中午某某地方等等--最近有人被判刑就是因為用這類假信息成功阻止了至少5000人投票。

為甚麼鼓勵大家都去註冊和投票是好事?因為無論你是甚麼黨派,受到你的鼓勵參與投票、從你得到投票指南的人,多數可能會贊同你的立場。立法反對聯絡選民和提供選舉資料,把推動選民參加投票列為「重罪」,顯然是反對民主制度和維持共和黨當政的做法。

奧巴馬總統曾兩次贏取佛州,是因為佛州有很大的拉丁裔選民人口出動。現在這些選民聽MAGA的西班牙語廣播,南部有些移民接受競選宣傳成為新的共和黨選民,但他們很大一部分仍然缺乏投票熱忱,不參與選舉。現在法庭禁止了不合憲法的選舉新規,NAACP和3PVROs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才能在投票箱中看見結果。

Tuesday, July 11, 2023

RFK Jr. 競選總統?

本文內容取自《大西洋報》的上週的觀點文章: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n RFK Jr. Voter

著名肯尼迪總統的侄子Robert F. Kennedy Jr.,是支持平權運動的法務部長兼參議員Robert Francis Kennedy的一個兒子,名字簡寫為RFK Jr.,立即讓人想起他那令人尊敬和遇刺身亡的政客父親。小肯尼迪宣布,2024年他要作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

不過這位小肯尼迪有一大堆錯誤觀念,都是些陰謀論:他認為疫苗接種有害,Wi-Fi輻射會致癌,自來水中的化學物質會導致性別焦慮症(跨性)等等。大多數政治評論家不信這些謬論,不過有些人似乎間接地接受了這位競選人的想法--有些人關注這些議題,所以會支持他--這很令人懷疑。

小肯尼迪所說的那些事--無論是疫苗引起自閉症,某些抗抑鬱治療導致了校園槍擊事件,或是中央情報局殺害了他的父親和叔叔--主流媒體都當作為假信息和完全荒唐的說法。不過目前關於他的民意調查似乎表明,許多美國人正在傾聽他所說的話。有人說,也許他說的那些事應該辯論一下?還有人說,如果很大一部分公眾都相信小肯尼迪的話,那麼專家應該出來糾正那些想法。

小肯尼迪到底引起了選民的共鳴沒有呢?他的支持率會達到選民的10%以上嗎?答案恐怕否定的。儘管一些選民確實也對COVID-19疫苗持懷疑態度,但他們主要是共和黨人,不是民主黨選民。美國兩黨中很少有人像他那麼反對所有的兒童疫苗接種。事實上,他受歡迎恐怕不是因為他那些古怪的想法,而是來自他所表達出來的反建制態度。

小肯尼迪還沒有找到新的支持者群體來禁止無線互聯網和免疫接種;他利用了一種非常古老的、從根本上否定美國政治體系和選擇的(民粹主義)政治,充其量是一場抗議運動,而不是一場智力辯論。他那些幻想並沒有在選民中得到尊重,你如果試圖反駁,就誤解了他的訴求,並會放大他那些不著邊際的幻想。

本世紀的總統初選數據很清楚:總有大約四分之一的選民拒絕本黨的政綱,並對大家所同意支持的總統候選人感到不滿。無論是哪個黨派,只要一有機會--有響應他們政治憤怒的人出來競爭,就很容易得到他們的支持。幾十年來,這個群體選拔了各種背景截然不同的候選人--除了反建制以外,那些候選人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

2004年,佛蒙特州長Howard Dean利用這種反建制能量,在早期初選中獲得了大約五分之一的選票。他的競選宣傳經常譴責「華盛頓民主黨掌權派」,不過最終還是熄火了。2008年,參議員奧巴馬(Barack Obama)尖銳批評伊拉克戰爭贏得了同樣的選民,他同時還批評那些支持這場軍事行動的許多其他精英人士,加上黑人選民的支持,奧巴馬得以推翻初選領先者,並獲得民主黨的總統提名。

2016年奧巴馬下台時,另一位佛蒙特州政客Bernie Sanders舉起了反建制火炬。他不僅是呼籲改革的進步派,還用了「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標籤。在採訪和公開露面中,他攻擊民主黨,攻擊「企業媒體」--他指的不僅是Fox新聞等保守派頻道,還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全國廣播公司(NBC)等主流媒體。當然,那一年共和黨的候選人川普也以類似的反建制情緒贏得了共和黨初選的勝利。

現在大家可能都忘了,2016 年共和黨總統初選的候選人名單陣容強大,其中不少精英政客是全國聞名的。然而川普破壞了共和黨的預期--他斥責Jeb Bush是個低能量的建制派走狗,嘲笑前總統候選人John McCain在越南戰爭期間被俘,不理會標準共和黨人Mitt Romney的公開譴責。

這個川普曾想過以第三方候選人身份參加競選,他告訴過CNN「在很多情況下,也許我更像是民主黨人」。但參加共和黨的初選增強了他的局外人資格,有些像Sanders註冊為獨立人士增強了他反建制誠意,現在小肯尼迪以他著名的姓氏得到他批評建制派的可信度。川普反覆告訴自己的支持者,他是為了他們的利益而受到起訴,因為當權者不想讓任何人聽取他的話--當然是假話。

問題不在於這些反建制候選人有甚麼共同的立場或觀點,而在與他們都代表了某種抗議精神,要反對某種僵化和腐敗精英。他們的影響力主要不在於政策主張,而在於某種個人影響力的訴求。

歷史很清楚,一些選民並不仔細審視候選人的具體政策立場來選擇候選人。很多職業政客花大量功夫研究了,發現實施政策目標不如煽動情緒共鳴來得快。小肯尼迪對記者說,他被刺殺的父親也是一位民粹主義領導人,遺體運回華盛頓特區埋葬時,路上有無數黑人、白人男女老少揮舞國旗告別致意。然而四年後,小肯尼迪檢查了1972年總統競選的人口數據,發現支持他父親的「絕大多數白人」並沒有投票給與他父親政治立場幾乎完全一致的George McGovern,而是投給一位政見幾乎完全相反、極端猖獗地主張種族隔絕的George Wallace。

小肯尼迪把這種投票轉變當作引導民粹主義情緒的例子。但他無法認識到其中的明顯含意:支持老肯尼迪和小肯尼迪的人群是類似的,他們的投票決定從來都不關政策,而是關乎個人姿態魅力。這就是選民願意支持看似與理想中相反的局外候選人的原因。

這是個一貫的模式。在2016年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兩位支持Sanders的著名人物正式提名眾議員Tulsi Gabbard和俄亥俄州參議員Nina Turner--兩位截然不同的婦女參加競選。Gabbard後來成為從右翼批評民主黨的人,而Turner是從左翼反復挑戰民主黨的民主社會主義積極分子。這兩人都在2016年支持了Sanders反對柯林頓,現在一位在Fox網上為小肯尼迪辯護,另一位要拜登和小肯尼迪作政策辯論。

那麼小肯尼迪會當上總統嗎?在大多數情況下,反建制派政客的做法吸引力是有限的。在民主國家,建制派之所以是建制派是有原因的:大多數選民喜歡它所提倡的東西。 因此,正如Sanders所發現的,與你所尋求領導的政黨競爭通常會引起挫敗感。當你的初選選民基數上限只有四分之一時,你很難擊敗和替代建制派。(支持Sanders的選民大多比較年輕,近年來他們的數量不斷增長。)

反建制的川普在2016年的共和黨初選中獲勝,是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其他選擇。當時在四分五裂的初選領域,充滿了比川普還熱衷於互相攻擊的候選人。川普利用他的反建制獲勝,同時對共和黨其餘選民進行了「惡意收購」(不說服、用打擊)。然而對於小肯尼迪來說,現任總統明顯受到黨內多數政客的青睞,他得了所有的反建制選票之後無處可去。而且與2008年的奧巴馬不同,他沒有其他天然族裔選民來支持。當小肯尼迪宣布參加競選時,公眾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有百分之十幾。然而兩個月後,經過大量媒體的報導,這些數字沒有變化,而表示不會選他的人數量正在上升。

像小肯尼迪這樣的民粹主義分子把民意調查視為他們的想法受歡迎。但實際上,這些數字反映了他們的反建制立場受歡迎程度是真實而有限的。在美國政治中,希望燒毀整座大廈的總是大有人在,具體的引火物是甚麼並不重要。

Saturday, July 8, 2023

高溫天氣、濕度、滾燙路面

隨著氣候變暖,夏季的連續高溫天氣常常引人注目,你必須注意往年不必防備的中暑危險。但是請你小心,同樣的溫度,濕度升高引起的問題恐怕更大。本文內容取自天氣預報頻道文章:Deadly Heat Wave Factor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多的社區今年夏天面臨著致命的熱浪。不僅氣溫帶來風險,Phys.org解釋說,許多其他因素,尤其是濕度,也決定了熱應激。

熱應激就是高溫對身體的影響。越高的氣溫會產生越顯著的熱應激,但還有其它因素的作用。麻省理工學院解釋說,人體藉著出汗來降溫,汗液中的水分吸收體內的熱量,蒸發降低體溫。

然而當空氣中濕度已經很高時,水分就很難蒸發,人們會感受到更厲害的熱應激。所以在同樣的氣溫下,濕度高時會感覺更熱。Phys.org解釋說,影響熱應激的其他因素還包括風,以及人是處於陽光直射下還是在陰涼處。

有些計算系統嘗試考慮這些不同因素引起的感覺差異。比如,國家氣象局嘗試使用「WetBulb Globe溫度」來告訴公眾,室外的實際感受情況如何。但這些工具還是不能完全展示全貌。因為有些人的健康狀況讓他們比別人更容易受到熱應激的影響,還有地理和建築物設計的不同,都可能讓各個社區的情況有所不同。

為什麼考慮熱應激的情況很重要?因為氣溫升高會帶來各種健康風險。人體可以承受的最高溫度和濕度是有限的,超過限度的話,即使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也是致命的,而對於那些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來說,比較低的溫度也可能很危險。

由於濕度增加時熱應激會增加,因此潮濕的地區比干燥地區達到人體承受限度的氣溫度更低。根據 Phys.org的數據,最容易遭受高溫和潮氣致命威脅的地區是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阿拉伯半島、赤道非洲、赤道南美洲和澳大利亞。

熱浪來臨怎麼辦?如果你面臨異常熱的天氣,降溫對保障安全的特別重要。這裡有一些避暑技巧:一定要多喝水,避免因出汗而脫水;盡可能限制活動量,以防止身體產生額外的熱量;把腳浸入涼水中以快速降溫,並使用風扇。注意,溫度超過95華氏度時有風扇也不行。

在一些比較乾燥的地區,連續的高溫天氣會讓柏油路面和其它暴曬在日光直射下的鋼鐵部件等等物品表面變得滾燙。如果有人不慎跌倒碰到這些滾燙的表面,就會引起燙傷。氣溫100華氏度下的柏油路面溫度可達160度,而氣溫120度下的柏油路面可以曬成200度--人體接觸140度高溫物體只需幾秒鐘就會引起二度甚至三度燒傷。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位於沙漠附近,那裡的醫生接受電視訪談,說醫院急診部接待不少不慎跌倒而燙傷的人,有些患者需要多次手術和重症護理,因為他們意外碰到某種滾燙的表面。

世界上有些地區因為氣候變化,正在變得不宜居住。我們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方法、試驗新的技術、採納新的政策舉措,來保護健康,適應炎熱的氣候。

Thursday, July 6, 2023

轉發:關於「西方衰敗」的宣傳

本文轉自昨天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官媒宣傳:危機面前先洗腦」。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人民網、光明網等中央級媒體近期相繼發文,渲染西方發達國家出現所謂的全面返貧、衣食困難、難民湧入、經濟衰退等消息。但此舉在民間輿論中,卻引發公衆的嘲諷。

根據上週末公佈的經濟數據,中國6月份的製造業活動連續第3個月出現萎縮,非製造業活動(包括服務業)的採購經理指數(PMI),也從5月份的54.5%下降到6月份的53.2%。而一個月前,中國的青年失業率突破了20%。於是人們看到,新華社、人民網等等開始大肆宣揚報導西方發達國家貧困問題,很多國外壞消息在網絡上蔓延。

6月29日,新華社報道標題是「去年七分之一的英國人喫不飽」;30日,中國青年網報道的標題是「美國洛杉磯無家可歸者在街頭搭帳篷」等等。這些官方報道立即引發網民嘲諷。有網民說,「明天是不是輪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餓殍滿地?」還有網民反問,「英國真的不行,首相騎車滿街跑。...」

資深評論人士鄭旭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說無論是黨媒還是地方媒體,都在刻意矮化發達國家,其目的「我覺得是在給民衆打預防針,告訴民衆西方國家的人都喫不飽飯了,我們有更慘的景象出現也就不足爲怪了」。另外,上海財經大學劉元春等專家說,中國青年失業率逾20%,而且還會繼續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官媒報道是對民衆的洗腦戰和宣傳戰」。

關於西方返貧的官媒報導,總結起來,他們的報道角度集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還有西方難民恐將湧入中國之類的荒謬消息。他們的標題包括「日本年輕一代喫不飽,沒存款」、「瘋狂加息,澳大利亞人喫不起飯了」、「美國有3000萬人飢餓難耐,4300萬人無家可歸」、「德國居然有200萬人喫不上飯」、「受通貨膨脹影響,一半法國人被迫捱餓」等等。

(看標題好像都是假消息。我搜索了美國數據,果然不符。美國3億人,饑餓人口連年保持在2.5%,無家人口今年有的州接近1%。)

中國經濟學者、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等專家在《2023年中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中警告,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短期內會不斷加劇,且可能持續10年。若處理不當,不但會引發社會問題,甚至觸發政治動盪。

浙江學者蔣毅接受採訪時說,劉元春等專家客觀陳述和預測了中國當前和未來10年的經濟發展,情況非常嚴重,當局正面臨巨大的政治安全隱患。「這對於維穩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因爲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對當局就會心懷不滿,情緒就會增加。面臨這樣一個高失業率給維穩所帶來挑戰,通過洗腦,營造一種社會主義好,資本主義糟的論調的做法,在中共建政之後曾多次使用。」

醜化西方發達國家大概是為了保持政治穩定。據彭博社披露,上述這份在6月底發表的《2023年中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長達110頁,引起關注,特別是其中警告的可能釀成「政治危機」的說法。報告執筆人除領銜的劉元春外,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曉光,以及中誠信國際董事長兼總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副所長閻衍。

報告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完善法治建設」和「健全對私有產權的保護」,以彌補新冠疫情以來中國民衆對法治建設喪失的信心。蔣毅說,當局現在最擔心的是年輕一代不再像文革時期,聽信西方社會民衆過着所謂水深火熱生活的宣傳,反而羣起抗爭--正如去年11月他們發起「白紙運動」,成功反對了當局的「清零」防疫政策。

有網民在回覆新華社醜化發達國家生活水平消息時說,「哎,這屆的網友可都是高智商、出過國的,新華社你長點心吧。」

不知美國華人是否注意到了,只要有人能夠成功說服你不相信自己的政府,你就會接受他們的西方衰敗論。槍枝管控?別相信,他們就是想要奪你的武器來治你。向富人徵稅辦公益?別相信,他們是要向你要錢來限制你致富。維護選舉制度?別相信,他們其實搞了大規模舞弊。川普犯罪受到調查和起訴?別相信,那只不過是黨派鬥爭在利用司法部門...只要你能相信美國政府是和你作對而不是要幫助你解決問題,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危險了...(管它政府官員是否民選的。)

Tuesday, July 4, 2023

年輕一代福音派的持續鬥爭?

本文內容取自Brookings政策研究所兩位治理研究院士的時評文章:How Younger Voters Will Impact Elections,討論福音派基督徒支持川普的奇異現象。

也許你還記得2016年初,共和黨有10個以上的人參加初選,其中有川普,大家都爭取作共和黨的總統競選人。或者說,大家爭取的是白人福音派基督徒的選票,他們是參加選舉,特別是初選的主力。為此,競選者大都善於使用基督徒所熟悉的語言,引用聖經句子和典故和向上帝禱告,反對墮胎和反對同性結婚的議題有著凝聚人心的力量。

但是沒想到,川普最後用共同的憤怒和怨恨,而不是共同的信仰,抓住了白人福音派選民的心意。白人福音派至今仍是川普最忠實的選民之一(華人信徒大多和他們立場一致,似乎是受到中俄社交媒體宣傳很大影響)。川普的最高法院多數票推翻了保護婦女墮胎權利的羅訴韋德案,還有其他幾項更改和放棄先例的右翼裁決,回報了福音派信徒的忠誠。六月下旬,川普在華盛頓的信仰與自由聯盟晚會上對人群說:「從來沒有哪位總統像我一樣為基督徒而戰。」

2024年,川普又參選總統了,鑒於他的種種違法行為正在受到檢察起訴,他的共和黨競選對手並不希望他捲土重來,倒暗暗希望這次能在初選會戰伊始挫敗他的勢頭。不過這次白人福音派的政治格局已經和2016年大不相同,他們的選民年齡偏大,喜歡口喊文化戰的口號,將反對各族平等機會視為自己的神聖義務,與其它選民群體拉開了距離。

川普的出現不是憑空而來。白人福音派倒向共和黨的過程,特別是在南方,早在1970年代允許墮胎,1980年代「道德多數派」和1990年代「基督教聯盟」崛起之前就開始了。從1948年選舉開始,民主黨開始接受平權運動和選舉權,引起白人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人們就開始轉向共和黨了。這些白人保守派就是福音派信徒。到1964年,民主黨來到一個轉折點,南方保守的Barry Goldwater堅決反對倡導平權政策的Lyndon Johnson,醞釀了1994年的共和黨接管眾議院。

即使在1980年,宗教保守派支持里根上台一般說是因為在學校祈禱和墮胎等問題,但種族問題已是一股暗流,南方白人對聯邦政府的公立學校種族融合要求很不滿,搞起「基督教學校」,名曰「宗教自由」。種族問題絕不是宗教保守主義興起的唯一原因,但對於種族和移民問題的反應把很多白人選民推向川普。有幾位政治學家合著一本書《Identity Crisis》,仔細記錄了2016年川普意外當選背後的美國人種族身分問題。

白人福音派傾向於支持川普,這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他們的人口基礎--白人、年紀比較一般人口顯著大些、南方人居多--這批人喜歡支持共和黨,特別是支持川普。根據公共宗教研究院(PRRI)2023年的數據,白人福音派有59%是50歲以上的人。比較起來,美國50歲以上的人只佔人口的48%。你如果看白人主流教會,他們的年紀比福音派還大,62%的白人主流新教徒和66%的白人天主教徒年齡在50歲及以上。

不過,主流教會和天主教的信徒文化程度較高,大約31%擁有高中以下學歷,而福音派信徒高中以下學歷者佔了42%。如果看大學以上文憑的人,主流教會有40%,天主教會有44%,而白人福音派只有26%具有大學或以上的文憑。如果看黨派意識,福音派有更多的人認定自己是共和黨人或保守派,而主流教會與天主教會如此認定的人少了一小半。

白人基督徒在人口中所佔的比例,無論是福音派、主流派、還是天主教,一直在下降。2006年他們一共還佔了總數的57%,現在他們僅佔42%。從2006年至2018年間,白人福音派比例從23%迅速下降至15%,然後又以較慢的速度下降至目前的14%。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無信仰的美國人比例激增,以及美國種族多樣性增強。人口普查發現,白人佔總人口比例,2000年是69%,而2020年是60%。其中年輕一代下降幅度更大,從61%到50%--顯然白人移民和孩子出生率比其他族裔低。

一個人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觀點是互相影響的。Robert Putnam和David Campbell在他們的權威著作American Grace中提出,基督教的保守傳統和右翼政治密切聯繫,特別是在LGBTQ問題上,讓很多進步的年輕人遠離了宗教。這種代溝表現為,18至29歲的美國人有38%不屬於任何宗教,而30至49歲那一代沒有宗教的佔32%。從50至64歲的人當中,只有20%沒有宗教信仰,而65歲以上的人更少--17%。這里引用的是PRRI的數據。

代溝差異很廣泛。在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有18%是白人福音派人士,而18至29歲的群體中這一比例僅為9%。白人主流派和天主教徒也顯示出類似的下降模式,從65歲以上的20%,下降為18至29歲年齡組的10%,白人天主教徒的代際下降也很劇烈,從最老年齡組的20%下降為最年輕群組的7%。所以,福音派在白人基督徒中所佔的比例並沒有下降,但白人基督徒佔總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

皮尤調研中心確認,白人福音派的人數在川普執政期間有所上升,從25%變成29%。而主流派在這段時期是下降了,從20%變成17%,這反映出在2016-2020年間,歸向福音派的人多於離開它的人,難怪川普在2020年的福音派選票比起2016年,從77%增加到84%。

根據投票之後的民意調查發現,2012年白人福音派將79%的選票投給Mitt Romney,2004年則投給George W. Bush,John McCain在2008年獲得了74%的白人福音派選票。川普得到高比率票數是這一群組支持共和黨趨勢的繼續。

回頭看看美國的年輕一代,他們在社會問題上的態度比一般人口進步一些,比如65歲以上的老人只有27%支持同性婚姻,而18-29歲群組有43%支持,30-49歲群組有47%支持,福音派也類似。在環境問題上,比較年輕的白人福音派態度比較溫和,沒有老一代那麼反對政府的環保政策。

不過在墮胎問題上,最年輕的福音派群體是最保守的。PRRI發現,18至29歲的白人福音派中有38%的人認為墮胎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是非法的,而30至49歲的人中這一比例為27%,50至64歲的人中這一比例是17%,65歲以上的人中這一比例只有15%。顯然,仍然持有福音派信仰的年輕美國人成了這一代人中最保守的成員。

白人福音派自21世紀以來在選民中所佔比例不斷下降,但他們仍然代表一個強大的選票力量。他們佔了共和黨選民的30%,以及全體選民的14%,總數與非裔美國人數大致相同。因此,他們對共和黨候選人的壓倒性支持正好抵消了非裔美國人對民主黨的忠誠支持。

白人福音派在共和黨初選中的力量--尤其是在愛荷華州的黨團初選中--將使他們成為2024年政治的推動力量。這使得共和黨對最高法院推翻婦女墮胎聯邦保護的裁決的反應變得複雜。搖擺選區和搖擺州的共和黨人希望淡化他們的反墮胎立場,但福音派強烈反對淡化這件事。

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說,2024年有些像2016年:許多共和黨候選人比川普更懂聖經,能夠更流暢地用福音派語言。但川普藉著把國家政治描述為某種文化和精神的世界末日,使自己成為宗教右翼的主導人物。這些選民愛他,因為他會豎敵和勇猛鬥爭,即使已經陷入法律糾紛,他們似乎都沒有想要拋棄他。

不過,每年死去的人當中仍然以老年為主,從長遠看,一個黨派的希望和力量在於它的年輕人,上帝大概不會改變這個規則。反過來看,美國年輕一代受到現代社交媒體的巨大影響,人際溝通模式有些破碎,缺乏對某一固定品牌的忠貞強烈支持,對不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生活比較容易適應,民主黨人也不能想當然地指望他們的選票。

Saturday, July 1, 2023

跨性人的掙扎與醫療

我在兩年前曾經介紹過跨性議題:心理學/醫學研究起初把跨性稱為性別紊亂症disorder,後來改稱性別焦慮症dysphoria,最後發現與其研究這些人是甚麼性別,不如幫助解決他們的生活苦惱--聲音和相貌不如意等等。總之,跨性現象為人帶來嚴重的身心問題,把這些人視為洪水猛獸無濟於事,反加重禍害。本文內容取自洛杉磯時報今年的一個報導:跨性患者Chloe Cole起訴Kaiser

拒絕對跨性別青少年進行治療?加州青少年Chloe Cole已成為明星見證人。她到佛州、俄亥俄、堪薩斯、密蘇里、路州、愛達荷和北達科他州作證,公開發表聲明支持反跨性治療法案,在Fox新聞網上露面,喬州共和黨極右翼眾議員Marjorie Taylor Greene共享政治平台。

Cole現在對龐大的Kaiser醫療保健系統提起訴訟,備受關注--了解這件事可以幫助您評估。她向當地法院提起法律訴訟,指控Kaiser的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士在她18歲之前「強迫」她接受跨性治療和手術,使她留下「深深的身體和情感創傷、嚴重的遺憾和痛苦」,並對醫療系統不再信任。

在公開露面中,Cole說自己是detransitioner--也就是一個改變了跨性想法,重新考慮並選擇回歸出生指定性別的人。然而她聲稱,就她的情況而言,不可能完全回到過去了--因為她接受了雙乳房切除術,並她同時服用的激素和青春期阻滯劑給她帶來了永久的健康問題。

現在我們不可能知道Cole的敘述有多少真是她說的那麼回事,她所指控的「亂行醫」是否因為她或她父母誤解了過程?由於聯邦和州的患者隱私法,Kaiser目前不能夠在未經本人明確許可的情況下討論她的個案。Kaiser目前只是泛泛地說,他們是「根據全面的研究和良好醫療實踐的標準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跨性護理」

跨性人反悔的比例很小,大約佔1-2%。也許Cole的案例被政客利用來攻擊LGBTQ的權利了?正如政治右翼極力爭取剝奪婦女墮胎/流產護理的權利,他們總能找到個別極端的例證,來反對和傷害一大群人的健康利益。現在他們的目標是設立禁令,不准給青少年提供跨性護理,不光是跨性青少年,連同他們的父母家人,如果尋求跨性心理和治療方面的的信息,都要扣上虐待兒童的大帽子來起訴。

俄亥俄州倡導平權的公共政策主任Maria Bruno對記者說,人們現在擔心的是能否繼續得到已在進行的成功護理。他說Cole到處做演講,贊成禁止跨性護理,試圖說服立法委員,跨性人改變心意很常見,好像跨性護理虛假無用。但實際上,跨性人改變心意通常是因為歧視和社會壓力,不是因為他們自己真的為改變相貌後悔了。

支持設立禁令的人聲稱,跨性護理中使用的青春期阻滯劑和激素會危及青少年的性命。他們說這些年輕人可能正在經歷一個臨時階段,而對性別焦慮症過於縱容沒有必要。但事實恰恰相反,性別焦慮症既不新穎、也不時尚,專業人士認為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位於華盛頓的Whitman-Walker研究所除了研究性別焦慮症,也向LGBTQ群體提供醫療服務。它的執行主任Kellan E. Baker說,「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根據專業方案指南來對性別焦慮者提供肯定他們性別的護理和治療。」他說青春期開始前的兒童護理標準是要求「社會支持」,意思是傾聽孩子。

青春期到來對於跨性別兒童來說可能會非常痛苦,因為身體在此期間會出現不可逆轉的變化,與年輕人的性別相衝突。Baker說,眾所周知,這會導致抑鬱、焦慮、自殺意念和其他挑戰,可能危及性命。青少年經歷一場錯誤的青春期發育是很要命的事--少女不希望長出鬍鬚,少男不希望隆胸等等。這個階段可以用藥物來延遲或暫停青春期身體發育。藥物的作用是可逆轉的,一旦停藥青春期的發育就會恢復。患有性別焦慮症的青少年服用青春期阻滯劑,讓他們有時間和醫生、心理輔導專家、父母合作,確保走對路線不至於反悔等等。

專業指南要求,激素治療從15-16歲左右開始,例如女性體徵向男性轉變的睾酮治療和男性體徵向女性轉變的雌激素治療。18歲以下的人一般不適合做手術干預,除非是非常罕見的極少數情況下,煩躁情緒太嚴重,無法通過任何其他方式緩解。通常手術是在成年後進行。

綜上所述,保守派推動的成年前禁止此類治療的法令,使人們在最需要的時候不能獲得這些護理。

對於許多患者來說,有些州的法律規定禁止在成年之前使用治療性激素或青春期阻滯劑,使他們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本來是可以通過醫療緩解的。24歲的俄亥俄州Aaron Demlow告訴州議會的一個委員會說:「性別肯定的護理在我16歲時救了我的命,若沒有的話我就不會活下來。」

去年擬議的禁令幾乎獲得通過,但未能在當屆立法會期結束前完成;今年有人再次引入這一法案,預計將獲得通過並成為法律。俄亥俄州關於禁令的聽證會吸引了26名支持者和289名反對者,但支持禁令的政客和意識形態辯論家不理會患者和家長的呼籲,也不理會專業治療醫生提供的證據。

還有佛州,那裡健全的醫學被保守派政治抹殺(該州反對COVID-19的治療和接種就證明了)。上個月州醫學和骨科委員會舉行聽證會,民主黨州眾議員Rita Harris宣讀了包括美國醫學協會在內的22個專業機構名單,都反對限制年輕人獲得性別肯定的護理。但委員會投票確認了禁止給未成年人提供青春期阻滯劑和激素替換療法的法令,甚至臨床試驗也不行。州立法院將很快審議法案,將該禁令納入州法律。

去年4月,佛州瘋狂的衛生局局長Joseph Ladapo提出建議不要對18歲以下的任何人使用青春期阻滯劑和激素治療。他引用了十幾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反對美國衛生部的治療建議。這些科學家說Ladapo歪曲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一般是支持而不是阻止這些療法。佛州300名跨性護理專家簽署一封公開信,說Ladapo的建議「歪曲了證據」,不許提供個性化的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如果遵循,將導致青少年抑鬱和自殺率升高。」

Cole跟隨右翼分子和組織活動,除了談論跨性議題,還反對墮胎、支持J6暴亂。她的律師中有Harmeet Dhillon,為持槍權利和限制投票、反對口罩這類事情打官司,今年1月試圖競選共和黨國家委員會主席沒有成功。Cole的訴訟案帶有政治爭議問題的所有缺陷--提一堆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的名字,隨便指責他們失職。

比如說Kaiser及其專業人士盲目地迫使她接受性別肯定治療,聲稱他們剝奪了她和她父母所需要的知識,以至於他們做出盲目決定,倉促改變了她的外貌和生活。她的法律投訴還包含了對性別焦慮治療領域發展的不準確和誤導描述,說使用青春期阻滯劑和激素的「負面結果」導致醫院的跨性診所服務關閉等等,很不準確的描述和信息誤導。

Cole的投訴還描述了2011年瑞典一項研究的結論,該研究發現「跨性治療並不能改善跨性者的長期心理健康」。然而那並不是研究報告的結論。該研究將1973-2003年間接受跨性手術的324名患者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與非跨性者對照(而不是和未接受過跨性手術的跨性者對照)。研究報告的作者警告說:「重新指定性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無法推斷,但如果沒有重新指定性別,情況可能會更糟。」

這樣的結論並不令人驚訝,歧視、騷擾、暴力、遭到拒絕的經歷讓人更加難以忍受。Baker博士說,「在一個跨性恐懼症的社會裡,作個跨性人是非常艱難的。你看到跨性成年人中抑鬱和焦慮的比例很高。」

右翼人士喜歡說跨性孩子是受到學校老師的慫恿才跨性的,但實際上老師只是願意聆聽,告訴孩子跨性不是異常、不必焦慮而已。有些家庭接納自己家的「假小子」或女孩氣的兒子跨性,這些跨性人很幸運。很多人家不接受,堅持要求孩子修改行為,否則就視他們為叛逆。根據流浪青少年的統計,LGBTQ孩子佔的比例在有些地區高達40%,他們無法忍受家裡的壓力而離家出走。加州最近立法,對拒絕肯定孩子跨性的家長定性為「虐待兒童」,很多人很吃驚卻不反思。你說說,能把孩子「趕出」家門不算虐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