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以弗所書:上帝旨意的奧秘是什麽?

以弗所書起初有一大段頌讚歸給父神的話。3-14節其實是長長的一句話,結構複雜,但内容主要是“願頌讚歸給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其中許多子句都是用來互相修飾的,比如描寫父神說祂賜福氣。什麽福氣呢?揀選啦,預定我們得兒子名分啦,榮耀的莫大恩典。這恩典又進一步描寫為愛子流血救贖,以及赦罪,還形容為按父神預定的美意充充足足給我們,目的是叫我們知道祂的旨意的奧秘。到底什麽奧秘呢?後面那句話,10節解釋説明上帝所要達到的最終果效:天地萬物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也就是達到/恢復某种全然的和諧,其中當然包括我們被贖的子民。

以弗所書1章8-10節:…這恩典是神…照祂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祕,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祂(基督)裏面得了/成了基業…

同歸於一是怎麽囘事?RSV是to unite all things,萬物聯結。KJV是gather together in one all things,匯集萬有如一。我的理解就是,宇宙萬物達到一個圓滿和諧的狀態,是造物主原本的計劃,是被亞當夏娃破壞了的那個計劃。救贖的最終目的難道不該是恢復這個圓滿和諧狀態嗎?既然説到宇宙萬物,首先就包括了我們人,我們在基督裏面得了基業,或者成了上帝的基業(就和諧聯結那幅畫來説,兩種説法沒有太大差別),意思上帝擁有我們,我們在上帝的國中有份。

關於同歸於一,它在歌羅西書中的平行解釋也是達到和好:父喜歡叫一切的丰盛在他(基督)裏面居住。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一19-20)。Wright博士指出,歌羅西這段經文與前面幾節(15-18節)一起構成一個詩歌體裁,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萬有都是靠祂造的...萬有也靠祂而立。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祂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可以和詩篇19篇媲美。兩詩都可分爲前後兩部,前面歌頌創造,後面歌頌耶和华的培育和救贖。保羅有意用“愛子”替换過耶和華的名,並且用太初元始in the beginning,表現出創造的神與立約救贖的神就是基督耶穌。

保羅自從遇見天上的大光自稱“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反思再三,對於耶穌的神性毫無懷疑,並且確認自己有責任把這個信息清楚傳揚出去:神在基督耶穌裏按自己的形象再造了人,使祂的創造再次達到完美!

如果彼此聯結、主裏合一這麽重要,那麽各人得救就還不夠。我不相信基督徒彼此攻擊、各自捍衛自己所理解的“真理”是上帝的心意。團結合一、互相聆聽是要慢慢學的,用信心進入新的家庭/環境、親近父神、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住在新的榮耀裏,實現新的角色、執行上帝打發你去的新使命--傳遞祂的包容和愛,這才合乎上帝的心意,稱得上是我們得救的目的,即所說的“同歸於一”。不是說個人得救不重要,基礎沒有的話,什麽聯結感都建立不起來,但上帝旨意的奧秘是達到從信心而來的愛的聯結/合一,因爲那才像造我們的主。父、子、聖靈同心協作的關係可參考父、子、聖靈:三位一體一文。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保羅神學的新解釋和新辯論

我發現閲讀書評是了解當代各家學説的捷徑之一。John Piper博士寫了一本書,The Future of Justification,反駁N.T. Wright博士對保羅神學新的詮釋。

Wright是當代世界有名的新約聖經學者,英國教會的Durham主教,提出保羅神學的fresh perspective。Wright博士的新觀點包括對稱義的討論,他認爲教會歷史上從奧古斯丁起就把稱義的問題搞偏了,至少是對保羅有誤解,之後一直都未糾正過來。如果有人說500年來教會將某個教義搞錯,那麽教會領袖自然是很警惕--說這話的是誰?假如Wright博士新的解經框架及其對稱義的理解被眾教會接受,那麽新教關於稱義的教義就被更改,問題嚴重。John Piper牧師也是個聖經學者,特寫此書作爲回應,意在提醒所有的基督徒,對於聖經的“新”解釋要格外小心,務必持守合乎聖經的“稱義”觀。

從The Future of Justification上市以來,在亞馬遜網站上先後有34個人為John Piper的書寫了書評。其中有7個人為John Piper 這本書打了5顆星的優良評價,而有10個人打了1顆星的不良評價,平均是3顆星。我仔細閲讀了前面幾篇,記錄如下。

第一個人爲Piper博士打了5星滿分:This book may stretch you, but to be stretched is sometimes a good idea!標題的意思是讀這本書也許讓你費些力氣,不過費力有時也不錯。他不否認Wright博士在福音派信徒中很受歡迎,尤其是關於耶穌復活方面的研究,説服力很強。不過呢,他說Wright博士用自己的聲望把另外的重要東西偷換了概念,把人引偏,其中包括了稱義這麽基本的觀念。當上帝大法官不定我們罪的時候,祂是否算我們有了道德上所要求的義呢?也就是說,我們在基督裏有了神的義嗎?我們一貫都相信是,但Wright博士回答“否”。什麽impart與impute之爭(天主教認爲是impart,改革家認爲是impute),Wright博士認爲都是沒有用對名詞,令人昏頭昏腦。假如你非用法庭詞彙不可,那麽法官用他的權力歸算/判處某人爲義,與法官自己的義毫無關係,他不可能、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義給他所判處的人,“公義”不是一個物質、氣體或什麽東西能夠在庭上傳遞給人。這位讀者深感吃驚,他說“I believe Piper has shown how very wrong Wright is”。小心啊!

第二個人也提到Piper這本書太專業,很難讀,但他決定不像其他一些人只給3星,他為Piper博士打了4星的評論:Compelling theological argument against N. T. Wright。 他說Piper引言寫得好,列舉Wright在許多正統教義上的優秀研究成果,像童女生子啊,同性戀啊,聖經無誤啊,基督的神性與復活啊等等,避免對Wright主教作任何人身攻擊。Piper認爲Wright雖然還談不上是傳另外一個福音,可他的解經與結論也夠誤導人的啦。這位讀者用Piper引言中提出的問題來介紹全書:

福音難道不是關乎如何得救?(5章)稱義難道不是成爲基督徒的途徑?(6章)稱義難道不是福音的主要内容?(6章)我們難道不是因爲相信稱義而被稱義?(5章)神將自己的義歸算給人的説法難道完全不對?(8章)第一世紀的猶太教難道不是自以爲義的律法主義?(9-10章)神的義就是祂立約的信實而已?(11章)

Piper博士對Wright博士的批評主要是什麽呢?基本是說他對於“義”的定義膚淺、狹窄、不完全--信實的上帝與人立約、並要求祂的子民必須也有誠信,這“義”與我們心目中固有的理解(行爲完全)相去甚遠,這不是很大的錯誤嗎?Piper寫了6個附錄來解釋聖經中的幾段關於稱義的經文,但是不建議一般信徒投入時間來讀這本書,他說連牧師也不必讀--除非自己的教會有人受了Wright博士的迷惑。那麽這書是給誰寫的呢?給那些自己沒有仔細查考Wright博士的錯誤、受了迷惑的人。他們應該接受Piper博士的禮物,因爲這塊硬饃饃值得啃。

第三個人給Piper博士這本書只打了1顆星的分數:Wright is right。他總結說,11章外加6個附錄,都是為了將Wright關於稱義方面的論點的短缺之處揭開來看。本書意在警告所有的基督徒,一切的饒恕、赦罪、被上帝接納,都不是我們自己的任何功勞,乃是基於基督的義。Piper說得對,保羅所說的稱義決不僅僅限於宣告一個人隸屬上帝盟約,他對於林後5章21節的解釋也滿有説服力的,在基督裏神的義的確成了我們的義,腓立比書3章9節“因信神而來的義”是平行的經文。 不過這這本書的缺點也很嚴重。總歸説來本書是為傳統教義辯護。有説服力的解經太少,大多依賴confessionalism(暫且容我翻譯成認信主義),意思是根據已有的教義批評Wright博士的解經。

他說Piper牧師從牧養角度而來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Wright博士的稱義神學有他說的那麽恐怖和悲劇嗎?這位讀者認爲給出實打實鑿新鮮解經亮光的還是Wright。Piper希望平息Wright博士引起的疑問困惑,但是沒有一點神學基礎的平信徒是讀不懂這本書的。除非用顯微鏡去挖掘那些注腳,大家的困惑還在。本書有個最大的缺點,幾乎是個恐懼症--任何新鮮的思想、看法對於Piper來説都注定是個懷疑對象,所以他囑咐我們要留意檢查自己喜新厭舊的傾向,用“古老的智慧”來檢驗新的聖經解釋。很同意,但是“古老的智慧”也包括本世紀的智慧。Wright博士說得正對,我們讀聖經要想新的思想,大膽在生活言行中試驗真理。這位讀者建議Piper再看看馬太福音13章52節: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對於新的東西,適當的反應不應該是懷疑,而應該是認真考察聖經,看看所說道理的對還是不對(使徒行傳17章11節)。

另一個人打2星的低分:Wright博士的解經和講演都很棒,難免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友拿了Wright博士的書來問Piper“您認爲這人怎樣”?於是Piper需要寫這本書。Piper的立論是,基督的義與他完美的順服歸算給信他的人。他認爲Wright相信上帝因著基督做成的工作稱信者為義、把我們算為家人、勝過罪惡權勢,這還是不夠的。這位讀者說,你要是不知道Wright,讀了本書以後可能會想,這些有什麽好說的?或者可能認爲Wright是異端,全看你的改革宗神學立場有多堅定了。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感恩節的詩篇:詩篇第100篇

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

普天下的人都該樂意敬拜造我們的主,當來向祂歌頌!因爲只有祂是那位獨一無二的上帝!祂不僅創造了我們,也時時眷顧我們,好像牧人時時眷顧他的羊一樣。由於常常受眷顧,又由於上帝的良善、慈愛、和信實是萬古不變的,我們“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意思是常常去到祂的面前,表示感恩和頌讚。

假如某人常常眷顧和仁慈善待你,你難道不表示感謝?對上帝更是這樣!祂永恒不變的慈愛和信實表現祂赦免過犯、把基督耶穌給我們,叫我們可以回家。我們如果天天和上帝交談幾句,等候觀看祂的作爲,就會常常品嘗主恩,知道祂是美善,正如大衛所唱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篇34篇8節)!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對福音的不同描述

聖經中給我們的福音好像一幅圖畫。你知道,讓人看圖説話來描述説明一幅畫,則每個人描述所用的語言都不盡相同。大家忽略不同的細節,或強調不同的重點。下面文章摘譯自尹烈牧師的文章A Call to Reform

我和許多基督徒一樣,從小長大都知道福音是關乎信耶穌、得永生。今天最常見的救贖論模式是替代刑罰的說法。這個理論用法庭詞彙來解釋救贖,強調罪的嚴重性:上帝是法官,人類受審。人違背了上帝的律法,很嚴重的問題,必須死,但是大法官又愛人類。如果直接赦免人的悖逆呢?那就削弱了死罪後果的嚴重性。所以,赦罪的條件必須是贖罪(atonement),既提供赦罪的條件,同時又維持了上帝的道德管理秩序。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成就了這一要求,所以當我們接受基督為救主時,我們的罪就得到赦免。基督代替我們犧牲,承當了我們的刑罰,而我們則被“宣告為義”。

這種解釋福音的辦法回答了十六世紀信徒的問題,對於指導二十一世紀我們的靈命追求卻不夠。替代刑罰所關注的是“有罪”還是“無罪”,也就是“得救”還是“沒有得救”的問題,把天堂或地獄的思想強加給信徒,救人進天堂成爲福音派信徒傳福音最大的動力。這樣的思想產生出一大批偉大的佈道家。尋找未得救的人,傳福音給他們的動人故事很多。約翰候伯牧師是泰坦尼克號上的一位乘客,那這條號稱“不沉的方舟”巨輪沉下海之後,候伯在冰水裏從一個人游到另外一個人,問同一個問題“你得救了嗎”,意在凍死之前帶領多一個靈魂進入神的國度。替代刑罰的觀念使人能夠有力量應對危機,能夠使站在死亡邊緣的人立即得救。不過,在沒有危機的日常生活中,信徒就缺乏持續的動力了。回頭說說我們前面提到的法庭,囚犯被宣告為義,那麽他走出法庭之後又怎麽樣呢?替代刑罰說從來沒有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麽樣看福音還有個問題:福音僅僅是我們進天堂的方法。福音和堅忍的教義一起,讓人感到一旦進了福音的大門,就不再需要進門時的那把鑰匙了,只剩下一件事可做,即把鑰匙交給下一個人。Tony Campolo說他年輕時參加一個福音佈道大會,那位講員說到世界的情況多麽糟糕,而信了耶穌以後情形會變得多麽好等等。他說耶穌好像是個司令,而信徒好像基督的大軍,他們一起就要改變世界。Campolo聼見這個信息就很興奮,他問講員自己應該做什麽。他被告知信徒很像招兵的士官,他們要帶領更多的人來參加上帝的大軍。然後,那些人也成爲招兵的人,招收更多的人。Campolo很快就得出結論說,我們都是招兵的士官,真正改變世界的工作根本還沒有開始。

這樣的福音著眼點放在耶穌的釘十字架之死,卻使耶穌生平所做的其它事情都忽略了。這種神學的座右銘是“耶穌降生就是為了十字架的死”。而他的生平、事奉、以及接觸和改變他人的生活,統統成爲沒有必要。假如耶穌十六嵗釘十字架也不會有什麽問題。所以,不僅耶穌的生平被忽略,那位撒瑪利亞井邊的婦人、那位爬上桑樹的撒該,那位用眼淚和頭髮洗耶穌腳的女人、那位長大麻風的、瞎眼的、聾子、啞巴,還有那位差點被用石頭打死的女人,都沒有意義了。如果我們看世界只有一條底綫,就是將來進“天堂”還是“地獄”,那麽我們“進來以後”豈不是就不需要福音了麽?

這樣看來,我相信救贖論會尋找一個不同的模式,或是一個補充的模式。這個模式要把福音和我們的生活更像基督連接起來。我所能夠想到的例子是希臘東正教的神學。他們對得救的觀念不是側重基督釘十字架,而是三一論的教義。他們看父子聖靈在永恒裏密切聯結並和諧共舞,上帝世世代代不住地邀請我們加入這個共舞。而罪就是離開了這個共舞,與其隨著恩典和尊敬的秩序行動,人破壞了其中的優美和韻律。結果耶穌進入他所創造的世界,來重新恢復節奏和美感的秩序。

亞他那修是四世紀一個主教,曾講過一個有力的故事來説明福音的拯救:從前有一個良善仁慈的國王。在他所治理的一個遙遠城市裏,有人利用他們所享受的自由來做壞事。由於犯罪這些悖逆的人害怕有一天國王會來懲罰他們,於是他們製造輿論,大家一同憎恨國王。他們説服了全城的人跟隨他們宣告獨立,脫離國王的管理。既隨心所欲做壞事,各種罪行就泛濫—強暴、逼人為奴、謀殺、強奸…全城生活很快陷入絕望境地。國王知道以後很爲難,他應該派軍隊去鎮壓呢?還是任憑他們這樣下去?兩種做法都是毀滅。這位智慧的王出其不意,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脫下皇袍,穿上流浪漢的衣服來到城中,住在不起眼的地方修起家具和瓷器。人們被他的良善所吸引,尊敬他,有事沒事都到他那裏去。他告訴大家:那些悖逆的人把他們愚弄了,真正的國王恩慈行善,就像自己這樣這般。人們一個個開始跟隨他的榜樣,很快就有幾百人跟隨。他的影響成爲一個運動,全城的人最後都後悔,可是又不敢回到國王那裏,以爲他一定會為他們的罪行刑罰他們。但是這位裝扮成工匠的國王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他就是國王,他愛大家,歡迎他們回到他的國度。這就是希臘東正教的福音。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轉發: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以下取自土豆網視頻《十分鈡讓你看懂中國》,向外國人介紹滿典型的中國文化/環境。

...

中國人不會公開批評、忽視、或取笑他人,即便是開玩笑。

點評個人的成績表現時,也是先強調優點,再講不足。

中國人可能會問你的私事,或者觀察評論你的年齡、收入、信仰、和外貌。別往心裏去!

中國的朋友和家人之間也不會說“請”或“謝謝”,認爲沒有必要那麽客氣。

開會時,通常是資格最老的與會者發言,有問題也應該問他。

在中國,沉默並不意味著軟弱;通常,潛臺詞比明説的話更重要。

要想取得成功?你需要另外的思維方式。有位中國的歷史學教授總結說,中國人是這樣的:耿直卻又圓滑;坦誠卻又世故;多疑卻又容易上當;講實惠(甚至不擇手段)卻也講忠義;尚禮儀卻又缺少公德;主中庸卻又走極端;美節儉卻又喜排場;守傳統卻又趕時髦;知足常樂卻又夢想暴發;燒香算命卻又無宗教感。

這就是中國,矛盾複雜,很難歸納成一個模式。在這裡遇到的所有挑戰和冒險都是做生意的一部分,Be patient, and have fun!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耶穌榜樣:你們當信服神

昨晚我們小組研經的時候讀到耶穌咒詛無花果樹的事情,引起有趣的討論。馬可福音11章:

他們(耶穌與12個門徒)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單單看這三句話是有些莫名其妙的,你可以問很多問題,比如耶穌爲什麽要咒詛那棵樹?明明不是收果子的時候嘛。我家後院有一棵無花果樹,每年冬天落葉,春天長葉子,夏天才開始結果子。初熟的無花果很多都不太甜,到九月份收最後果子的時候,樹葉已經開始發黃和脫落,但是收下來的果子很甜。耶穌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逾越節的時候大概是三、四月份,葉子已經長得很茂盛,但還沒有果子,至少沒有能吃的果子。這棵樹按照上帝的設計恐怕是正常的。

不過,我看查經資料大全中《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給的背景註釋,有這麽一段:“在一般正常的情形下,無花果樹是在現代陽曆二月間開始結果,然後發芽長葉,至四、五月間即達綠蔭茂密的地步,每一個葉子下面都有一個果子,大多數果子須至六月間才成熟,不過也有些果子會早熟。本章經文所述時間,已經靠近逾越節,大約介乎陽曆三、四月之間。因此,按常理,那棵無花果樹是不該光有葉子而沒有果子的”。

Really?資料來源沒有註明,或許我從來沒有注意過光禿禿的樹枝上先長果子。明年我一定仔細留意房后那棵無花果樹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果子。現在是晚秋,我特別到後院為我們家的無花果樹拍照,請大家看看不是收果季節的無花果樹---滿樹的葉子,沒有果子!馬可明明說因爲不是收果的季節,所以耶穌找不到什麽,偏偏有人不讀那句話,另外解釋成那棵無花樹的表現不好,它不應該一點果子都沒有。注重行爲不注重信心是我們人一貫的傳統了,讀起聖經難免戴一副有色眼鏡,然後說是聖經如此教導:表現不好遭到咒詛。其實真正的福音剛好和這個觀念相反:神子基督在我們道德最軟弱的時候,在我們正在犯罪的時候,在我們還與作仇敵的時候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正是要我們能夠信任父神。退一萬步說,如果那棵樹在該有果子的時候一個果子都找不到,只有葉子,那一定是天父上帝的特殊作爲,説不定是為教導門徒而事先設立的特殊道具。

這段無花果樹被咒詛的故事並沒有講完。耶穌那天進聖殿把做買賣的人趕出去,第二天囘來才接著說這棵樹的教訓。在馬太福音裏就沒有潔淨聖殿的“插曲”,因爲馬太不是按照時間次序來寫書的:那無花果樹立刻就枯乾了,並不排除他們第二天就看見連根都枯乾了的樹。(希望您不會固執地爭辯30秒以内、或2小時以内樹葉完全幹透才叫做“立刻”,我認爲馬太是說樹立刻開始迅速地枯乾起來。)我家的果樹有時整枝斷掉,斷枝上的果子和葉子絕不是馬上變化,縂要幾天以後才能看出已經枯乾,而其上的果子還能繼續逐漸成熟呢,何況整棵樹的枯乾,通常許久才能看出來!

當門徒稀奇詢問那棵無花果樹怎麽會枯乾的時候,耶穌立即提出關於信心的教訓:你們當信服神。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這個教訓的重心不在于耶穌想要顯示他的主權,乃在於他要我們有信心。

無花果樹,無花果樹!舊約的先知經常用它來象徵以色列神子民的國。上帝精心栽培它幾千年,祂兒子耶穌來了卻找不到其中的信心,多麽痛心!聖殿外院中擠滿了買賣祭牲的人,就是國中那些最敬虔的人,竟沒有人以爲對整個逾越節的敬拜活動有任何不妥。你還記得猶太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盤問耶穌的權柄嗎?沒有歡迎,只有懷疑和不服。以色列,以色列!你的敬虔盡人皆知,認識獨一的真神,萬國必因你得福,但是耶穌借用這棵樹宣告,“從今以後,永遠沒有人吃你的果子”!因爲耶和華說,我必從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有信心的子孫(馬太福音三章9節)。

耶穌的回答顯然是關乎有信心與父神親密聯結、禱告蒙垂聼。耶穌對於從石頭中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顯然大有信心。他的生平和受難成功地扭轉了這樣一個歷史局面:猶太教及以色列的代表階級沒有信心來接受她所盼望的王--這無疑相當於把一座山挪開投在海里。對於耶穌的門徒來説,信心就是一切。使他們能夠承傳亞伯拉罕之約的東西是什麽呢?不是種族、不是出身,而是對造物主上帝的信心,相信祂是大慈大悲、赦免過犯、忠實可靠、樂意眷顧、把好東西給兒女的父親,而耶穌正是我們依賴上帝的榜樣。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傳歌羅西書中的福音

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對福音的描述完全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一個克服黑暗勢力、擴展上帝愛的國度的角度。

我以前常常以爲,傳福音的時候必須要先讓人知道自己有罪,知罪是最重要的福音預工。所以我每次希望把“整全的”福音傳給人的時候,就必須提人有罪這個事實。我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想要信主作基督徒的時候,我就告訴她們,每個人都有“不乖”的時候,去做錯事,耶穌卻愛我們和饒恕我們,要我們接受祂為主,然後教我們作有愛心的人。我兩個女兒那時候一個六嵗,一個四嵗,我忘記給她們擧的“不乖”的例子是什麽了,可是當時她倆正在為爸爸對媽媽大吼大叫地説話、然後跺腳出去感到很害怕,又為我難過。她們看出信耶穌比不信好,希望成爲基督徒,就是因爲我沒有提高嗓門和我先生針鋒相對。

現在想來,我給她們解釋福音的時候實在是避重就輕。人裏面有罪是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卻早已真實具體地展示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上。我喜歡遠志明的解釋:你如果不知道什麽是“罪”,就去問問你的配偶,他/她一定立即清清楚楚地告訴你。無論我當時給孩子的解釋是如何蒼白無力,反正我很高興看到她們連連點頭,表示明白!我當時主要是給我的大女兒講,問她是不是真要接受耶穌為主,沒有想到我的小女兒爬在我膝蓋上,抱著我的脖子也堅決表示要接受主。---她才不要自己留在後面,與媽媽和姐姐不同!啊,親情的吸引力是多麽大的接受福音的動力!

在歌羅西書中,保羅盡心竭力,想要傳的福音是這樣的:父神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神的國度)。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1章12-14節)。福音爲什麽對人有這樣大的吸引力、到處增長呢?就是人人可以看出來、能體驗的愛心,這愛心是聖靈的工作,保羅稱爲“因聖靈所存的愛心”(1章8節)。我們華人教會每次為人施洗,你聼到的見證絕大多數都含有這個重要因素--我見到了基督徒如此這般的愛心,我也願意像他們一樣,我也要這份信心!

保羅描述他所追求的福音果效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包括:體會了神的恩惠就傳遞給周圍其他的人(1章6節);行事爲人對得起主(10節,請注意,罪實在不單單是個人的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11節,人際關係中最大的問題一向是缺乏信任,沒有寬容);因爲愛心而不怕患難勞苦(24節);勸誡、教導各人,要把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父神面前(28節)。

我不知道初期教會傳福音的時候是否都以指出對方的罪開始,從歌羅西書看似乎不是這樣。對於中國人來説,人人有過是不在話下的,但是特別提出來討論彼此的過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很不禮貌的,尤其是對不那麽熟悉的人。對處於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的歌羅西教會來説,他們雖然有諸多希臘文化的影響,有個人獨立自主、為自己行爲負責的觀念,卻難以擺脫亞洲人這種行爲必須受環境制約的感受。

我寫過一篇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比較,歡迎參考。對於希臘拉丁文化的人來説,福音是能夠解決人的罪帶來的行爲和死亡的問題,雖然這對亞洲人來説也是福音,但是亞洲人看人際關係更加重要。因爲罪得到饒恕是比較抽象的,人得到接納卻是具體實在的。假如說罪得饒恕意思就是可以不判死刑,甚至可以釋放出監獄,那是不是仍然一輩子擡不起頭,顏面無光?那個福音恐怕不能吸引很多亞洲人。從歌羅西書來看,福音的傳法似乎並不是透過關於罪和義的説教,而是透過愛心的傳遞。人們之間彼此接納,因爲我們敬拜的是接納人的主!

總之,假如罪得饒恕意思是被神接納,進入一個嶄新的榮耀地位(愛子的國度),作兒女也好,稱義也好,人有了第二次機會受培育、作新人,還有一份偉大的事業等著你參與,有一個別人不能取代的重要位置,那才是值得大大傳揚的好消息。我們原來不能夠,是因爲有黑暗的權勢轄制,基督使我們脫離了,我想這福音是亞洲人的福音。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得救與恆心信靠主

歌羅西書1章21節:你們從前與神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他為敵。

人到底是先有惡行、後與上帝為敵呢?還是反過來,先與上帝隔絕,後有惡行?這一節經文的中文翻譯似乎暗示惡行在先,與神的不良關係在後。但是你如果看希臘原文,惡行在時間次序上並非是先發生,也不是不良關係的原因。英文的翻譯比較好:RSV是And you, who once were estranged and hostile in mind, doing evil deeds. --行惡是描述為敵和疏遠狀況的分詞。BBE是And you, who in the past were cut off and at war with God in your minds through evil works. --行惡是與神隔絕、與祂為仇的手段。

保羅在這卷書裏是怎樣描述得救的呢?1章22節:但如今他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

我看到這句話語法上都是過去式。一定有人會問,成聖怎麽會是過去式?我們不是被教導要努力成聖?--但是聖經中的“成聖”一般都是被動式,最好翻譯成被分別為聖。不是別人,而是上帝把我們分別為聖。努力成聖多少有些誤導:讓人以爲可以靠自己。努力的結果不是驕傲、就是洩氣。你看在這節經文中,不僅聖潔不是自己的努力,沒有瑕疵、無可責備也是上帝的工作。準確地說,是父神藉著基督向我們做的工作,我們信徒已經被耶穌引到天父面前了。基督已經完成了救贖大功,我們是否就無事可做了呢?下一節經文有答案。

1章23節: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原離開)福音的盼望。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凡受造的)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

我們要堅持信心。這可是一生的事情,在大事小事上學習信任上帝,可以是個很長的過程。我過去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非常影響他/她信任人和信任上帝的能力。從健康的人際關係環境中出來的人本能地願意信任他人,直到發現對方有不值得信任之處。而在不甚健康的人際關係環境裏,人們習慣使用許多防衛,談不上多少信任,所以與天父交往時要和與其他人一樣,慢慢來增加信任。聖靈幫助人體會聖父聖子的情義,心靈逐漸得到安慰醫治。

看來我們傳福音不能操之過急。催促人家做一次“決志”禱告並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樣靈驗,決定你進天堂地獄或什麽的,to be honest。除非那個禱告能夠讓人一次就學會恆心信靠主,堅定不移,不會再被引動離開福音的盼望。我們必須容許人家逐漸地、不斷地認識神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令人遺憾的猶大

約翰福音13章21-30節講的是在最後的晚餐,主耶穌預言自己將要被出賣:耶穌…心裏憂愁(was troubled),就明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

你想耶穌因什麽事憂愁?可能是害怕十字架的苦痛?可能是擔心父的計劃按期實現?憂愁這個字有時翻譯成愁煩,有時翻譯成驚慌,反正是很不好的内心感受。我想,耶穌在這個場合最有可能是為猶大難過。猶大坐席的位置就在耶穌的旁邊--他能夠伸手取餅蘸在盤子裏,然後遞給猶大,多麽一個親密朋友之間的動作!猶大是十二個門徒中管錢囊的,可見是受到了信任,儘管小約翰不止一次看見他從中取為私用(約十二6)。

我在逾越節服侍那篇博客文章中說過,耶穌也給猶大洗了腳,不知他當時感受如何,認爲理所當然(take for granted)?仔細想來,他心懷鬼胎,忙著盤算如何能把耶穌交給那些想要捉拿他的人,很可能是心不在焉的。三年緊密跟隨耶穌竟然沒有建立什麽情誼?真是麻木!我想猶大吃飯的時候,人在心不在,耶穌豈不曉得?耶穌講什麽道理他都不會聼進去的。所以耶穌憂愁,一來完全無法和這個人建立一份滿意的關係,二來知道這人正在走向滅亡。我相信戀愛/婚姻失敗是個非常痛苦失望的感覺,耶穌的憂愁一定非同小可。

你與心不在焉、顯然敷衍你的人打過交道沒有?我希望我能趕快從這樣的人面前離開。福音書多次記載一些細節,表明耶穌是個知道旁邊人心思的人。所以,猶大的心思狀態一定是個讓人無法忍受的狀態,不如對他說,“你所做的快做吧”。約翰所說“撒旦入了他(猶大)的心”,決不是其它福音書多有記載的被鬼附的情形。他完全是自願地被黑暗勢力利用了…真可惜。正如約翰一開頭所說的,“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這件事在猶大身上達到了高潮。30節說猶大立刻就出去了,消失在黑暗中。耶穌有好幾個比喻故事提到“外面的黑暗”,沒有一個人是主動要出去的,只有猶大。

席間另外有個“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剛好和猶大相反。他坐席的位置剛好在耶穌的另一邊,我們都相信他就是寫這卷福音書的約翰。約翰是個唯一大膽跟著捉拿耶穌的人群到大祭司那裏去的門徒,也是唯一在耶穌釘十字架時在場的門徒,他很可能是因爲年齡小,不被人當作一個威脅。他歡喜仰慕耶穌,耶穌特別喜歡他,其他門徒也沒有討厭或嫉妒他。彼得請這個門徒詢問大家都想問的問題:十二個門徒中間有一個人要賣耶穌?主是指著誰說的?於是這個門徒和耶穌交頭接耳,說起悄悄話:“主啊,是誰”?“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我想小約翰眼看著猶大沒有表情的面孔,又站起來出去,當時一定想不出是怎麽囘事兒。他只知道一件事,就是猶大令耶穌心裏很憂愁。

Monday, November 7, 2011

耶穌在逾越節服侍人!

我們中間恐怕大多數人不怎麽拿耶穌親口説的這句話當真:他來果真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太20:28)?我們若是留心,真地感受到了主的服侍,不知會有多感動!可惜這些知識大多僅僅存在頭腦裏而已。我們都知道,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在使徒約翰的筆下,耶穌清楚知道自己從父神那裏來到世上的目的。他詳細記載了耶穌在地上的最後三個逾越節:

第一次過逾越節之前,耶穌進聖殿去把做買賣的人趕出去。那時耶穌在耶路撒冷恐怕還不怎麽出名,於是被敬虔的宗教人士--祭司、文士、法利賽人質疑他的權柄:你父的殿??你顯什麽神跡給我們看?耶穌卻以他的身體為聖殿,宣告拆毀和三天重建的話(約翰福音2章)。

第二次預備過逾越節時,耶穌用五餅二魚喂飽“五千男人”,加上婦女和孩子們可能有上萬人。正當衆人擁戴他、希望逼他作王,好天天用神跡喂飽大家的時候,耶穌卻宣告自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他們必須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得生命(約翰福音6章)。人子是神的羔羊嘛,逾越節的羔羊當然是給人吃的。

第三次約翰用了好幾章的篇幅,將耶穌預備上十字架的過程詳細記下。他出其不意地從逾越節晚餐前耶穌為門徒洗腳開始: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章)。“離世歸父”可不是簡單的死了進天堂。約翰寫得清清楚楚,耶穌復活得到一個新的身體/生命,然後會見他的門徒40天,最後才回到天上父神那裏。耶穌牽挂他門徒的這種愛,從他給門徒洗腳開始,到釘十字架,可不是在他升天以後就結束了。神兒子回家是必須的,但他的使命是帶許多兒子回家,所以約翰說時候到了,耶穌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到底。

約翰沒有怎麽描述逾越節晚餐本身,可是他描述了洗腳。有的教會設立教會領袖給門徒洗腳的禮儀,就是根據耶穌“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的吩咐。耶穌不是說,你看我從神而來竟然給你們洗腳!他乃是說,我不得不這樣服侍--我若不洗你們,你們就和我無份了,因爲我是父差遣來的。不知道主耶穌親自給猶大洗腳的時候,猶大有何感受,他不覺得親切、不被嫌棄、和受感動嗎?我年老的父親曾經住在我家三個月,我為他剪過一次腳趾甲。我看出他很受感動,連連道謝,因爲他剪不到自己的腳趾甲。

耶穌很謙卑地做僕人所做的事情,洗腳。這和腓立比書2章所描述的非常類似:耶穌放下神的榮耀,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卑微順服至死,保羅要我們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有其主必有其僕才對。耶穌實實在在地應許說,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受差遣的人也不能大於差遣他的人。我們什麽時候能夠像主耶穌那樣謙卑忘我呢?不是擺出僕人領袖的資格,而是到世界需要我們、而我們也蒙召去服侍的崗位上,無論那個崗位是否起眼。十字架上被殺的逾越節羔羊希望我們照著祂的模式受差遣、服侍人、受苦、得獎賞和榮耀。

以上内容參考了Wright博士的通俗解經書《John for Everyone – Part Two》。

Saturday, November 5, 2011

N. T. Wright博士所遭到的批判

N. T. Wright是當代一位最重要的新約聖經學者,出版的書籍包括What St Paul Really Said 以及 Simply Christian。他是持比較保守的信仰立場的重要學術代表,既尊重聖經的權威性、教導大公信條(包括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和其它傳統教義,又在文化和其它一些神學觀點(比如婦女講道和作領袖)上比一些福音派的教會領袖開放。在教導上,Wright博士主張把救恩論與教會論重新結合起來,他認爲新教(相對天主教和東正教而説的基督教)常常忽略了這兩者的密切聯係。我覺得這很重要,但他好像對教會“被提”是不以爲然的,我需要仔細讀一讀他的論証文章。

N. T. Wright受到不少傳統守舊派信徒的攻擊,所以他常常需要在一篇講演的開頭用一些時間作一些聲明,挺有意思。比如他說經常有些人聽見和抓住一些隻言片語,就得出一些顯然錯誤的結論,於是開始批判。那些人也許沒有功夫去細讀別人的全部解經説明,卻攻擊別人那並未所持有的立場,讓我想起張逸萍“博士”對我的批判。Wright博士觀看自己專著的公衆研討會錄像,就發現有人喜歡這樣作推論:你既然相信這個,那麽必然也相信那個--然後開始批評Wright博士並不相信的那個觀點。Wright博士認爲這種批判既沒有學術風度、又不寬厚友好(both unscholarly and uncharitable)。批判的言論有長長的一列,你如果不回應呢,你 are failing to respond,你如果回應呢,你 are being defensive,反正都不對。Wright說你如果今天願意審核我還有哪些異端邪説,最好仔細聼我實際說的話,不要胡亂猜測我心裏一定是怎麽想的。因爲一個詞在不同的場合很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你不能一聽見某個詞就假定它是你通常所理解的意思。

Wright博士這番話是Justification: Yesterday, Today, and Forever那篇文章裏的。容我擧個咱們最常見的例子:人常聽見“神的公義”就假定它是指神要懲罰罪。那你怎麽理解“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呢?必須忽略“神的公義”。事實上神若是懲罰祂子民的罪,就永遠沒有人能夠像詩篇所歌頌的那樣,為神的公義而歡呼啦。

Wright博士被有些人批判為“聖經嚴守主義”bibilicism,意思是說他拘泥聖經文字,忽略傳統(神學解釋)。這個批判來自保守的基要派信徒,讓人哭笑不得。路德和加爾文當初在宗教改革的時候不是主張聖經至上,可以挑戰傳統和教權?今天基督教難道不應該挖掘聖經文字,容許人的傳統説法受到質疑?卻有人用當時天主教堂對路德的官方批判態度來反對N. T. Wright,說 How dare you say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what we’ve believed all these centuries?Wright博士幽默地聲明,“我堅守宗教改革家們的信念,反對新的大公迫害,不管他們的傳統有多保守,都不可限制/要求我用人的傳統來解讀聖經”。

Wright博士強調,聖經是在一定時代寫給一定的人,回答一定的問題。聖經權威的教義就是:永生的神透過拿撒勒人耶穌、以色列人的彌賽亞進入人類歷史,為人的罪死了,又復活了,從而一次就完成了救贖(新的創造)。這個歷史的獨特性是不重復的。正如基督不必反復釘十字架,保羅和其他新約作者當時必須針對的問題並非都是後代人的關注和規範--比如我們現在就沒有諾斯底主義的干擾。所以,我們必須注意聖經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準確理解經文的用意。你不能撇開當時的情境挖出我們現在需要的答案。保羅的信件本身是改變生命、改變世界、轉變以色列事件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必須嚴密觀察聖經所記下的歷史細節,不能以爲有權抽取這裡一點、那裏一滴的抽象字句,來符合自己的劇情。

Wright博士寫過一篇什麽是“成爲神的義”,說“神的義”在林後5章21節意思是:無罪的基督為我們成爲贖罪祭,而使徒保羅的宣教團隊在基督裏成爲神信實公義行動的使者。他說那句話並不是路德所說的那個偉大交換:基督替我們成爲罪人,我們得到基督的義(地位)-- No。你可以讀一讀那篇文章,我已經翻譯成中文,挺有意思。在耶穌時代,有個年輕的官問耶穌如何承受永生,他並不是問如何進天堂。而耶穌的回答也不像路德--他乃是說你要遵守誡命,還要去變賣所有的分掉,然後來成爲門徒。路德的問題來自中世紀的人對於神的恩典、公義的認識,所以他的回答是正確的。然而在談論恩典、公義時,十六世紀的神學家對這些詞的理解和用法,與第一世紀的新約作者,或者與當時希臘人的理解未必一樣。

有的人批判Wright博士做字義研究,然後把研究出來的意思強加在其餘的經文裏。還有人不滿Wright博士看全卷主題、看全段中心,然後在看出來的亮光之下解釋某句經文。比如林後5章21節的解經,Wright博士拒絕讓那一句話成爲孤立的救贖論陳述語句,因爲不合保羅時代的歷史文化環境。Wright博士說,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理解讀進聖經的字裏行間。不錯救贖論很重要,但是大多數的西方教會信徒—天主教徒或新教徒,自由派或福音派,都有個很大的、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前設,是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或保羅所沒有的前設。Wright博士要大家挑戰和檢查我們自己的前設,在歷史的亮光下辨認出來,說“啊,原來那部分是我們自己的解釋,不是聖經說的”。

造物主的救贖計劃,N. T. Wright是這樣描述的:人犯了罪,把神的計劃搞糟了,於是神呼召亞伯拉罕作爲來挽救人類問題的工具。後來以色列民叛逆了,又把神的計劃搞糟了,於是神差遣以色列國家的個人代表、耶穌彌賽亞來替亞當完成以色列的任務,亞當代表了所有世人。耶穌宣告神的國降臨,然後被釘了十字架,這是上帝對我們重重問題的解決方案。Wright博士認爲在整部聖經中,神與以色列人立約,就是為拯救亞當後裔、修復墮落的世界,這個big picture是新約作者們的神學前設。

沒有想到Wright博士被人指責為不重視亞當罪的問題。對於人的罪性問題不夠嚴厲,那不是成了危險的自由派嗎?他曾經是英國聖公會的Durham主教,你去問英國教會的人,他們一定不同意Wright牧師是自由派。Wright博士說亞當犯罪是個不小的問題呀,不然神花這麽多精力來修理什麽問題?但你如果忘了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就像中世紀出來的神學家,那就只好另外解釋耶穌基督的救贖嘍,比如解釋成滿足一個公義的忿怒之類?Wright博士說那才是個歪曲了聖經的big picture。

有不少人可能感到傳統上越保守,信仰就越純正,真是未必如此。歡迎閲讀什麽是純正的基督信仰一文。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好爸爸的實錄點滴

今天看到第六碗《心靈雞湯》中有一篇紀念爸爸的文章,感到可以分享。作者Tom寫下了他永遠會記得的一些景象,比如他小的時候如何抓著爸爸的手指,被他引領著往前走;又比如如何與爸爸一起收聽收音機裏的高中籃球賽轉播,Tom在紙上寫下每個球員的名字,記下每個球員的得分,可是因爲年紀小,熬不到比賽結束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發現爸爸已經把他抱到床上,還幫他填上了球員最後的分數,把那張記分的紙頭放在他身邊。Tom永遠記得這個。

Tom還記得聖誕節期間放假在家裏,爸爸的工作是清早送麵包,他坐在卡車的地板上和爸爸一起去,麵包的香味和熱氣讓他感到很溫馨。高中的時候Tom迷上足球,爸爸總是來看他比賽。有一次爸爸因爲工作不能來觀看他的一場很重要的比賽,因爲比賽的地點和他送麵包的路途有3小時車程,他說他會聼收音機裏的轉播,但就在排隊準備開球的時候,Tom看見爸爸的麵包車開進了停車場,他及時趕來參加了!Tom的球隊也贏了那場州際球賽。他永遠也會記得這個。

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提過我爸爸如何對待我的往事,我也永遠會記得那些往事。我的外婆過世的時候,媽媽很難過,因爲她知道消息的時候晚了。半夜我聽見媽媽起來,站在窗前往外面看,我爸爸起來想要勸解安慰她,用閩南話說“何必這樣…”。我躲在被子裏哭了,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媽媽爲什麽難過,還以爲她生氣爸爸什麽事,但爸爸那時說不出什麽話是正常的,他如果講一篇大道理反倒是不體諒。

我爸爸是很民主、很文明的那種男人,允許妻子孩子發表意見,也說出他自己的意見,很少因爲意見不合發脾氣。這一點我回想起來特別感恩。我相信天父的愛就是這樣的:珍惜你的感情、喜好,愛護、引導你的志趣,相信你會不斷地成長和進步。歡迎閲讀我紀念爸爸的關懷引導那篇文章。

其實我先生也是和女兒關係很好的那種父親,只是他嗓門兒大了些。女兒上了大學,打起電話還和她們報告我們今晚作了什麽吃的,看看女兒吃的是什麽,哈哈!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嚴厲的上帝、慈愛的基督?

我們基督徒中有一大批的人腦海中對於三一的神都有這個印象:父神嚴厲,而耶穌基督慈愛、體諒、饒恕、拯救。這個印象是經不起擺在桌面上檢查的,因爲明顯不符合神學上的三一論。三一論中的“父子同質同榮”是個很抽象的説法,好多人不大明白它究竟是什麽意思,咱們可能都和耶穌的門徒腓力差不多。

約翰福音十四章8-10節:腓力對(耶穌)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麼?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耶穌在這裡解釋的就是父子同質同榮。我們必須把對父神錯誤印象糾正過來:你相信耶穌對你有多麽慈愛體諒,那實際上是聖父的意思,祂透過祂兒子做事。不是神子耶穌凴著自己來愛你,乃是他把天父愛你彰顯出來。聖靈也作工希望你能夠信服天父那忠實可靠的愛。我們之所以有這個錯誤印象,原因恐怕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父親的形象投射到天父啦。父親與自己疏遠,或者心目中最良好的男性尊長對自己如何,天父對自己恐怕就是那樣啦。--這個解釋是根據輔導學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 theory)。

十八世紀的美國神學家愛德華玆(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對於父神有非常矛盾的認識。在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那篇講章裏,他寫道:“上帝忿怒的弓已經張起,箭在弦上待發,公義將箭頭對準你的心,上帝拉弓不為別的,純屬祂樂意。一位忿怒的上帝,根本沒有義務答應你此刻不射出那支箭來,讓那箭飲你的血”。在他的另外一篇講章Christian Graces Concatenated Together裏,愛德華玆卻寫道:“使徒(約翰)告訴我們神是愛。由於神是無限的,所以祂是愛的無限源頭。又由於祂是充分的,所以祂愛的源頭豐富洋溢出來,永不枯竭。而神的愛是是永遠不變的,祂是永恒愛的源頭”。(這兩段話的英文原文見Boxter’s On Going Thoughts。)

愛德華玆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的第一次基督教大覺醒運動。但你看得出他用哲學推理的語言來解釋神的愛,遠遠沒有他解釋神的忿怒時用的圖畫語言來的強烈有力。你相信一個人會對你又愛又恨(恨鉄不成鋼)?從比較健康的家庭環境出來的人大概都不會買這個賬,他們聽説“打是親、罵是愛”這類話都會以爲是開無奈的玩笑,寧願不要這種“愛”。我曾寫過一篇“何以維持不健康的人際關係”,談到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培養出低落的自我價值感,什麽委屈都能忍。你恨我?我不能介意,一家人嘛。但是在健康的家庭人際關係中,怨恨是必須透過溝通或行動姿態來消除的,否則就把愛排斥掉啦。

話説回來,相信上帝又愛我、又恨我的人都知道自己有罪,他們對上帝的愛體驗很有限,稍微遇到困難就會猜疑上帝了。從牧養照顧的角度看,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羊是很難真正長得肥壯的。好像驚弓之鳥,他們需要愛的安慰和醫治,而不是恐嚇。這就是我希望這個錯誤神觀能夠得到糾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