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7, 2010

福音與心理醫治

我因為常常有機會扶助一些心裏有難處的朋友,所以早就對心理輔導這門學問有興趣。我第一次修這方面的課程是林慈信牧師的聖經輔導,用亞當斯(Jay E. Adams)的《聖靈的勸戒--成功的聖經輔導》為主要課本。亞當斯認為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已經被人本主義哲學和預設所佔領,不值得參考。他幾乎是否認人有甚麼精神疾患,所有的精神病(mental illness)都用引號括起來,統統屬於罪的範疇,只要用聖經真理來勸戒就可以了。後來在美福上一門精神健康的課程,徐理強醫生告訴我們近代科學的研究發現,的確有不少人的基因有缺陷,到一定環境條件下就會引起精神疾病發作,勸我們不要忽略醫學研究的結果。

我忘記是誰講的了,可能是那位很出名的釋經講道家仲馬田醫生,他說好的釋經講道--按正意分解的聖經,能夠幫助聽眾中許多心裏有疙瘩的人消除自己的心病,比起牧者一個個去輔導他們效率高多了。我很贊同。

上個月艾克曼博士(David Eckman)舉辦了一次網絡講座(Webinar),專門講基督徒的情緒問題,諸如擔心神不愛自己啦,為自己表現不好而憂鬱啦,沒有辦法對付癮疾啦,害怕坦白心屝啦,總想論斷人啦等等。艾克曼博士解釋說,其實福音本身的確有很大的心理治療功效--羅馬書為我們列舉了非常合乎現代心理學發現的福音醫治三大要素。其實我也注意到,在聖經中,醫治、赦免、潔淨的概念根本就是相連通的。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一大要素,是進入一個罪得釋放的環境,也叫作因信稱義(guilt-free environment)。任何人尋求心理輔導,必然要找一位沒有成見、不會批評論斷自己的治療師。好比一個同性戀的人內心很痛苦,面對很多同性戀以外的其他心理問題,希望心理治療師幫助他心裏好受一些,或者一個有色情癮疾的人希望能擺脫他的惡習,他大概不會找一位簡單使用聖經勸戒來輔導的治療師。從輔導原則上,作輔導的人如果對當事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就不適合輔導這人。但神樂意醫治我們,所以先把我們願意相信福音的人放在一個罪得赦免的自由環境,祂宣告我們的罪已經被基督的寶血洗淨,並且基督作了我們的大祭司,不斷地為我們除掉所認的罪。基督徒如果能都夠彼此敞開心扉地接納,而不是互相論斷,這樣的人際關係本身就是醫治的開端。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二大要素,是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詳見我另外一篇博客“真正的友誼”:A worthwhile Relationship),這需要信任。無數自幼在不幸的環境中長大、或受到忽略、安全感很低的人,無法完全信任甚麼人。他們不曉得自己實際上是用較低程度的懷疑代替了信任。他們若能夠逐漸學習真正的信任,心理問題就開始得到解答了。如同尋求輔導的人需要信任心理治療師,也需要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我們要先辨認和解決信任的障礙。與父神的關係必須是基督與父那種品質的關係,因為祂把我們當作可信任的人來尊重,祂並不使用打壓的手段來使人就範。我們需要相信神已經看我們是祂兒子,與祂兒子聯合的人了。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三大要素,是建立一個全新的自我觀。現在大多數的治療師都致力於幫助當事人,除去過往經歷的消極影響,讓他們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保羅用了好幾章的篇幅來為讀者建立在基督裏的新身份的問題,其中包括一章論述猶太基督徒若不改變猶太人身份帶來的問題(7章)。identity其實是自我觀(請參閱另一篇博客“身份應該是自我觀”),但華人常常把identity當作社會地位status,是不得要領的。人不改變自我觀就無法改變生命!

總而言之,當今世界上有無數的人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可是我們基督徒手中握有一把金鑰匙,卻常常不會幫人解開心裏的結。我們錯失了福音的這三大要素是不是?我們最熟悉的是第二要素: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信任祂!可是我們不了解為甚麼有的人無法信任。遇到不信任的人你不能空洞地批評了事,因為他/她也需要第一個要素和第三個要素。

4 comments:

  1. 人際關係的醫治其實與心理醫治是分不開的。人類自從犯罪墮落,心理就出現很多問題,損害了人際關係。

    ReplyDelete
  2. When talking about human nature, it's definitely changeable. I found myself changed, the feelings/emotions changed, over time I realize how I handled things differently, it's a process towards health. Holy Spirit works on your emotions if you allow Him.

    ReplyDelete
  3. The integration of faith does bring tremendous healing, like He did for me and my family. As I stop looking at everything in terms of "right and wrong" and "please God", I got along with my husband and children much better. Guilt and performance mentality is just like a pain in the neck to your life.

    ReplyDelete
  4. Do you know "counselign" and today's secular psychology can be very different. Psychology is atheistic and now very New Age. Please read:

    中國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學(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