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2, 2016

關於傳道書這卷聖經

這卷書的宗旨是甚麼?告訴我們人生是虛空/無用的嗎?作者似乎反覆地說,因為無論善惡人都會死,所以一切都是虛空的。洋洋灑灑十二章,只有第三章提到神的恩賜和作為,還有最後兩章提到神要審判,勸人當記念神,敬畏祂。這和那麼長篇幅的一連串人生疑問似乎沒有甚麼直接的邏輯聯繫嘛。我必須承認我讀不懂這卷書。

串珠註釋本說,傳道書的作者指出,「人若要在日光之下活得有意義,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歸向神,以敬畏順服信靠的態度接受一切出於神的安排,並運用神所賜的力量去享受現有的生活。」問題是你能讀出作者有這個意思嗎?若果然如此,我怎麼沒有見到有人拿這卷書引人歸主呢?

傳道書屬於「智慧文學」,但遠遠不是正統的高尚理想那一類智慧。它既不說智慧人行義就興旺、愚蠢人作惡就受苦,也不提倡勤勞努力、尋求美名,或約制自己不去作惡,反倒說「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第七章)之類,好像在鑽牛角尖和故意講歪理似的。

不過,傳道書讓人省思一些東西。比如第七章為甚麼說「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我想是不是因為蓋棺定論,人全部的努力,留下的就是一個名譽,再沒有人能改變呢?

傳道書一開頭說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不過翻成「傳道人」的那個字Qohelet,在聖經其它書卷中沒有出現過。猶太人的英文聖經JSB乾脆不翻這個字,作者就是Qohelet:The words of Qohelet son of David, king in Jerusalem,然後有註腳說Qohelet可能是「the assembler」,也就是聚集聽講的人。

傳統上大家都相信「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一定是所羅門,但你怎麼知道「在耶路撒冷作王」不是修飾大衛的呢?那就應該翻成「在耶路撒冷作王的大衛,他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因為卷中有兩個字是從波斯語來的,Kugel博士說,但凡外來語一定是兩種文化交融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沒錯,幾十年前國內沒有人說英文,絕不會有人把公共汽車叫做「大巴」。所以,傳道書應該是波斯時代的作品。又因為「兒子」那個字也可以是「子孫」,所以可能是大衛王的某位後裔的語言。

不管「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是大衛的哪位子孫,或者他並沒有作王,他好幾次稱自己是Qohelet。猶太學者Kugel博士說QHL可能是從晚期的字彙「爭辯/反駁」來的,一位爭辯者--他大概不是「作王」,而是必須服從波斯帝國的猶大省長?

不過話說回來,也許所羅門真的在他的榮華富貴中寫了這麼一卷消極的書,自稱是Qohelet。教人不要行義「過分」?這話若不是眾所周知的所羅門王說的,別人豈不說是歪門斜道?但華人大多讚成中庸之道,也許這可以從哲學上理解:別搞得好像我們完全絕對地知道甚麼是「義」,甚麼是「惡」,只有神最清楚人行事動機的善與惡。換句話,好心辦了壞事恐怕不算是「惡」,自以為義的「義」要別人認可才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