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約時代,猶太人不敢將神稱作“父”,經上只有少數幾處經文把神比喻作父親的。我在讀釋經學那門課的時候,曾經選過“父親”那個隱喻來研究過。經文搜索發現,舊約裏的“父家”好像比父親還重要。聖經中所有關於父家的概念,都為神要成爲我們的父家作了説明。
我們看到父家總是指人在其中長大的文化和風土人情,離開會有漂流的感覺(創20:13),回到父親的家是值得感恩的事(創28:21)。不同的父家有不同的文化,士劍在他父家最受尊重,並非無恥小人,他玷污底拿是出於真心喜愛,所以來求婚,完全沒有意識到未婚行淫是件醜事,而在底拿的父家,這卻是件引起人人憤恨的事(創34,申22)。
父家也代表了家族中的風俗文化勢力,士師基甸算是富戶,有不少僕人(10人以上),可是他蒙召起來作士師的時候,先權衡一下自己父家在以色列中的地位,就膽怯,然後神要求他先拆毀父親家裡的巴力壇,基甸更是怕當面得罪父家,只敢在夜間做(士6)。
父家是守寡女兒的避風港(創38:11,士19:2),為人提供住宿的地方,讓人可以休息,廣義的父家包括祖家弟兄族群,甚至提供可靠的配偶(創24)。父親家裡有兒女應得的產業,被驅趕離開父家是剝奪權益(創31:14,士11:1-7),父家的敬拜物也極其重要,一個人的神又稱為他父親的神,約瑟的家宰對這清清楚楚(創43:23)。怪不得拉結以為父家的神像值得一偷,其實她偷來是沒有用的,因為她父親拉班的神不是雅各父親所敬拜的神(創31)。
逾越節的羊羔要按照各人的父家來取用和預備(出12),這意味著第一,神眼中的人都歸在他父家的名下,無一例外;第二,神的拯救臨到是按一家人為單元的,例如妓女喇合信以色列的神,她的父親全家都得救了(書2:18,6:25)。
父親是全家的主,約瑟用“父”來比喻他在法老全家、並法老所統治的全地的地位,這是神所命定的(創45:8)。士師時期人也同樣隨便地說“我以你為父”,原來只是要尊對方為祭司的意思(士17:10,18:19)。
摩西律法特別規定女子在家從父,婚後從夫,除非守寡,向神起誓或許願必須經由父親或丈夫應承或預設方能生效,他們也有權柄廢掉她所許的願。丈夫若用權柄廢掉婦人所許的願或發的誓言,還要擔當婦人的罪(民30),足顯家主的責任。父親有責任教導女兒持守貞潔,如果女兒無端受到不貞潔的誣陷,父親要起來在本城長老面前為她辯護。女子若是行了淫亂也不是自己的事情,乃是為父家帶來醜惡,要在父家門口被治死(申22)。
人受到攻擊可能不只是自己的事,乃會殃及父親全家都受到攻擊(士9,14:15,撒上22,24:21),並且若一人得光榮,父親全家都受仰慕或得益處(撒上9:20,17:25)。這些都與中國文化很接近。
一個人父的全家包括這人的兄弟和他們的妻子兒女,以及未嫁或寡居的姐妹,有時似乎也包括了他的祖輩,甚至子孫後代,像某神人對以利的預言提到他父家那樣(撒上2),所以某人的父親全家在列王時期實際上就是明明地指這人的整個家族,聖經作者甚至直接用“大衛家”、“掃羅家”來指他們的父家全族。“願這罪歸某人和其父的全家”(撒上22:15,撒下3:29,14:9,王上2:31)是咒詛的話,與願神的手攻擊這人和其父全家,或願神重重地降罰,都是類似的意思(撒下24:17,代上21:17)。人與他的父全家全族似乎總是被視為一個單元,並不分離,有時超過了株連的意思。例如大衛對掃羅的女兒說“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撒下6:21),但是我們知道神所廢掉的只是掃羅,但聖經作者既然如此寫,廢掉的顯然也包括了他的後代。
我注意到約拿單其實處在一個很難過的位置,他的父親與大衛結仇,而他卻是大衛的忠實朋友,在追殺大衛的事上並不與父親同一。他明白自己屬於父親全家,與大衛得國有利害衝突,所以他求大衛“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撒上20:14-15),都是因為有父家和人不分離的觀念,他懇求例外。
這種整個家族合一的觀念在整部聖經裡都很突出,挪亞是帶了全家上船,亞伯拉罕是帶了全家踏上信心的旅程,等等。對中華文化的人來說其實這也很容易瞭解,我們將看到神的本意是要拓展這個概念,為他終將明確啟示的,將自己作為他子民的父打下基礎。
神為什麼要為大衛“建立家室”?因為他的揀選本是如此,後來的“一人得救,全家得救”的觀念一脈相承。反過來看,為什麼孝敬父母對神來說那麼重要?直接破壞家族的合一嘛。剪除不孝敬的兒子,就是從他父家除去這惡,因為神的祝福是按家族臨到的。並且每次提這條誡命,就要提說這是耶和華你的神(出20:12,申21:18-21)。其它要用石頭打死的罪,像褻瀆詛咒聖名、藐視違背神的命令,把兒女獻給摩洛,引誘子民離開神(申13:5-10)等等,在信心家族觀念的亮光下,都可理解為自願脫離神這個“父家”,實質上已經自行剪除了。凡神家裡的人都需“專心歸向”以色列的神,才是後來要成之事的影子/預表。新約說“天上地上各家都是從父(神)得名”(弗3:14-15),因此都應當向祂屈膝。
Biblical or not,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ideas/views of God. Even you have never entered a seminary, you have had your theology. This is a site for anybody who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sharing their evangelical theology understandings. Christianity is not just about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know, it is about what you FEEL! For God's love is to be felt.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走出悲傷必經的過程
通常悲傷都是指親人或好友過世引起的失落和痛苦。但是在蒙恩成長小組(Aphesis Group)裏,他們把回顧自己人生路程時所感到的、對任何事的痛悔悲哀, 都算為悲傷。只有面對自己的悲傷,去經歷過那個失落和痛苦的過程,才能夠真正從中走出來,享受到從神而來的、奇妙的平安和喜樂。你對人生失落的反應直接受到你的神觀的影響。
怎樣知道你已經充分地以健康方式從某項失落/痛苦中走出來了呢?以下是一些記號:
怎樣知道你已經充分地以健康方式從某項失落/痛苦中走出來了呢?以下是一些記號:
- 你能夠坦然地談論這個悲傷。
- 你不去迴避那件事,也不會一想到就悲傷難過不止。
- 你不否認實際發生過的事情,而是承認那對你是一件傷痛。
- 把此失落或傷痛當作平常,但不是去淡化它。
- 失去了清白
- 自己的童年沒有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
- 沒有一個能正常活動的身體
- 不能生育兒女
- 因爲父母離婚而失去了與父親或母親的情意
- 婚姻不美滿
- 把童貞給了一個利用你卻不珍惜你的人
- 意外懷孕,讓你感到失去了一定的自由
- 對生活或生活條件不滿意
- 孩子夭折或流產
- 失去了運動或音樂等等能力
- 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身份或自我觀
- 由於吸毒、喝酒等等失去了一個正常的童年生活
- 由於父親或母親的婚外情而失去了與父親或母親的一份情意
- 無論什麽原因,失去一位家人或好友
- 由於誤解而失去一位朋友
- 由於某個似乎不能克服的癮癖,失去了某個生活方式或浪費了時間
- 孩子生病,你感到他/她的生活品質降低,不會幸福
- 震驚和麻木:不相信自己的遭遇,“這竟是真的嗎”?
- 否認:第一項對於傷痛/失落的防衛是不承認自己有什麽傷痛或有失落。從運作不良家庭出來的人常常卡在這裡出不來,他們可能是裝作若無其事的專家。我想the world of denial 最好翻譯成矢口否認。
- 討價還價:一旦感到無法否認,有的人也許就會進入討價還價階段。“我如果…就沒事了”,或者對神說“如果你能…我答應一定…”,希望神能夠逆轉這件事。
- 罪惡感:這是一個責怪自己的階段。人會暗想或說,“嗨,我要是…就好了”,一味地為過去的事責怪自己,深感自己是受到了神的懲罰,或相信神是借這件事正在教訓自己一個功課。
- 憤怒、懼怕、焦慮:麻木和討價還價過去之後,在傷痛的現實裏,這一階段有時也叫做“衝突”階段,因爲情緒比較激烈。憤怒是最常見的對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反應,焦慮是想到未來時的痛苦,包括了擔心和懼怕。這些情緒隨著人試圖回頭尋找所失落的東西不成而進一步失望沮喪。這些感受時不時地發洩出來,有時因爲精神不集中而辦事錯亂,一再地問自己、問別人、問神“爲何如此?誰的錯誤”?
- 失望和憂鬱:這一階段感到無法形容的絕望、悲哀、或孤單,伴隨著傷痛的眼淚。眼淚是神賜給我們、幫助我們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情感的承載器。近代科學發現,情感的眼淚與洋蔥或其它過敏引起的眼淚其化學成分不同。情感的眼淚裏面攜帶著體内的化學成分,是與精神壓力增大,憂鬱增加有關的毒素。所以哭泣是讓你把體内這些毒素排出去的方式。有人勸你痛快地哭出來,那還是蠻科學的呢。
- 接受:終于明白自己與從前再也不一樣了,這時才開始接受自己的失落。一旦接受了過去事件所帶來的損失,你才能夠繼續往前走,去發展新的人際關係,找到新的力量,適應新的生活模式等等。
- 盼望:盼望就是接受一個事實,即自己能夠、也會繼續往前走。你的人生仍然有意義、有目的,你的品格、智慧增加,變得更成熟。你會認識到現在這個世界並非真正的家,將來在天上有一個完美的地方,在那裏一切都要還其本來的樣式。
Monday, October 18, 2010
怎樣是“配”作耶穌的門徒?
耶穌有個教導是給人很大震撼的。這樣一位以慈愛憐憫為懷的主,怎麽會希望我們和家裏人作仇敵呢?
馬太福音10章34-38: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to bring a peace),乃是叫地上動刀兵(to bring a sword)。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against),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5:44要愛你們的仇敵)。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worthy of me);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合和本的翻譯聼來好像是耶穌談他來的目的,但希臘文的原句很清楚,耶穌並非講目的。“不”也是“沒有”的意思,新譯本和現中本就翻譯為“我並沒有帶來和平,卻帶來刀劍”。那個英文翻譯為bring 的βαλλω是個過去的不定式,耶穌說I came to bring...。在英文裏,不定式可以當作目的,而希臘文的不定式,特別是跟在另外一個動詞後面的不定式,完全是結構上的補語,不代表目的。比如,I begin to eat,吃不是目的,或者I ought to do,做也不是目的。希臘文不定式來表示目的必須有特別的介詞和特別的格式,很容易辨認,這兩節經文卻不是。
所以,我認爲“叫地上動刀兵”是個很不適當的解釋,帶來刀箭就一定是要人互相打架嗎?焉知不是來讓你砍斷個捆索或什麽的?事實上艾克曼博士就是這樣解釋的,砍斷舊的不良家庭關係,因爲它成了我們認識三一神的家庭的障礙。過去的不定式與現在不定式不同:現在不定式的動作持續不斷,而過去不定式的動作已經發生過了。所以耶穌不是說他正在不斷地帶來刀劍,而是說他已經帶來了刀劍,沒有帶來和平。
接下去的叫人與家人之間生疏也是同樣,came to put someone against somebody else不是目的,而是做補語的動詞過去不定式:耶穌帶來了人們彼此之間發生衝突的情形,是已經發生過了的事實。難道沒有耶穌的時候,家人之間就那麽和睦?我猜想凡是為了信仰和家人之間閙翻了的,他們的家庭關係恐怕原先就不好。在健康/快樂的家庭裏,人們彼此信賴,相信和尊重對方的抉擇,只有不健康的操控才會讓人爲了什麽事選擇“斷絕關係”。神對我們可不是這樣的!
為了信耶穌和家裏人成爲仇敵,絕不是耶穌來的目的,因爲他曾經教導衆人要愛自己的“仇敵”,意思不要把別人當作仇敵來對待。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家庭關係現狀不佳。耶穌料定跟隨他的人會引起一些家人的反對和衝突,甚至成爲仇敵。他指出這個事實,強調我們在那種情況下要作的是一個抉擇。
“愛父母、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讀到耶穌的這話,很多人都不會首先想到衡量評估,看自己和父母兒女的愛的程度如何。假如和他們的關係本來就不好,作耶穌門徒就容易對嗎?不錯,可是你也要注意,你與主耶穌建立起來的關係,質量很可能並沒有比和家人的關係好得太多。主耶穌不會像你家人一樣跑來和你爭吵,所以你不必有意對他使用防衛,但那並不等於你已經學會與他無話不談。我有個朋友總是說她母親很愛她,可是她同時又描述自己在家裏有些孤單,和母親交流和親近不夠,因爲她總是過分忙碌家裏的其它事情。我這位朋友顯然不知道,蒙愛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因爲真正愛她的人一定優先關心她的感受,同她有許多交流。我們有很多人號稱自己愛兒女,可是除了供他們飯食,沒有功夫顧他們的事情,只會監督他們是否用功讀書,這種愛也算是可有可無吧。當然有飯吃也值得感恩,不過比起神要我們體驗的愛,差遠了。所以,請你比較和作抉擇,要不要作耶穌的門徒?
形容詞worthy翻譯成不配,聼起來好像在論資格似的,但這裡卻是不是談論資格,乃是相稱或者應當的意思。查看這個字在其它經文裏的用法如下。
施洗約翰對前來受洗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3:8,worthy of repentance),他當然不是在談悔改的資格,而是說悔改的結果應該有目共睹。
耶穌吩咐他的門徒說:“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其中的“好人” (who is worthy)就是合宜接待耶穌的人(太10:11-13)。然後又談到這人的家是否“配得”平安的問題,意思這人是否願意接待耶穌的門徒。那家人被問安以後若是願意接待,就叫作配得他們的祝福,意思並不是證明了這家人有資格得到平安,得平安對他們乃是相宜的。
耶穌在天國喜筵的比喻裏講到,被邀請的人都推辭不來赴宴,於是王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太22:8)。他的意思當然不是說那些受到邀請的人被取消了資格來赴宴,主要是說他們都推辭不肯來,與王的邀請不相稱。
在路加福音15章耶穌的另外一個比喻裏,那個浪子醒悟過來的時候說: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爲你的兒子”,當然可以理解他認爲自己失去了作兒子的資格。然而更直接和明顯的理解卻是:“我的所做所為是不應該的,真不像個兒子”。
比拉多認爲耶穌沒有犯什麽該死的罪(nothing worthy of death)也一樣,不是談論耶穌受死的資格,而是在講判他死罪是否合宜相稱(路23章)。
使徒行傳13章,保羅和巴拿巴說猶太人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not worthy of eternal life),意思他們聽見基督的福音以後決定不信,所以與上帝的恩典不相稱。他們絕不是決定剝奪自己永生的資格。
如此説來,耶穌說人“不配”作他的門徒,是說他們與神所傾注在他們身上的愛不相稱。相稱的行動是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回應天父的愛好像神子一樣。我們再一次需要了解與神的愛子聯合為一的觀念,不聯合就無法體會那相稱的、愛與蒙愛的關係。換句話,耶穌是說,假如我們和他的關係竟沒有超過我們在家裏體會過的愛,那就不應該。
順便說一句,我對於把跟隨耶穌看成好像付出代價、犧牲了什麽似的不以爲然。我做了二十年的軟件開發工作,改行的時候一點都不難過。我體會認識到,神那豐盛的恩惠是絕對值得追求的。我對耶穌這個教導的感覺是:耶穌希望我與他建立這樣的聯結感,超過我與自己的父母、子女所建立的聯結感,這真是太好了!
馬太福音10章34-38: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to bring a peace),乃是叫地上動刀兵(to bring a sword)。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against),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5:44要愛你們的仇敵)。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worthy of me);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合和本的翻譯聼來好像是耶穌談他來的目的,但希臘文的原句很清楚,耶穌並非講目的。“不”也是“沒有”的意思,新譯本和現中本就翻譯為“我並沒有帶來和平,卻帶來刀劍”。那個英文翻譯為bring 的βαλλω是個過去的不定式,耶穌說I came to bring...。在英文裏,不定式可以當作目的,而希臘文的不定式,特別是跟在另外一個動詞後面的不定式,完全是結構上的補語,不代表目的。比如,I begin to eat,吃不是目的,或者I ought to do,做也不是目的。希臘文不定式來表示目的必須有特別的介詞和特別的格式,很容易辨認,這兩節經文卻不是。
所以,我認爲“叫地上動刀兵”是個很不適當的解釋,帶來刀箭就一定是要人互相打架嗎?焉知不是來讓你砍斷個捆索或什麽的?事實上艾克曼博士就是這樣解釋的,砍斷舊的不良家庭關係,因爲它成了我們認識三一神的家庭的障礙。過去的不定式與現在不定式不同:現在不定式的動作持續不斷,而過去不定式的動作已經發生過了。所以耶穌不是說他正在不斷地帶來刀劍,而是說他已經帶來了刀劍,沒有帶來和平。
接下去的叫人與家人之間生疏也是同樣,came to put someone against somebody else不是目的,而是做補語的動詞過去不定式:耶穌帶來了人們彼此之間發生衝突的情形,是已經發生過了的事實。難道沒有耶穌的時候,家人之間就那麽和睦?我猜想凡是為了信仰和家人之間閙翻了的,他們的家庭關係恐怕原先就不好。在健康/快樂的家庭裏,人們彼此信賴,相信和尊重對方的抉擇,只有不健康的操控才會讓人爲了什麽事選擇“斷絕關係”。神對我們可不是這樣的!
為了信耶穌和家裏人成爲仇敵,絕不是耶穌來的目的,因爲他曾經教導衆人要愛自己的“仇敵”,意思不要把別人當作仇敵來對待。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家庭關係現狀不佳。耶穌料定跟隨他的人會引起一些家人的反對和衝突,甚至成爲仇敵。他指出這個事實,強調我們在那種情況下要作的是一個抉擇。
“愛父母、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讀到耶穌的這話,很多人都不會首先想到衡量評估,看自己和父母兒女的愛的程度如何。假如和他們的關係本來就不好,作耶穌門徒就容易對嗎?不錯,可是你也要注意,你與主耶穌建立起來的關係,質量很可能並沒有比和家人的關係好得太多。主耶穌不會像你家人一樣跑來和你爭吵,所以你不必有意對他使用防衛,但那並不等於你已經學會與他無話不談。我有個朋友總是說她母親很愛她,可是她同時又描述自己在家裏有些孤單,和母親交流和親近不夠,因爲她總是過分忙碌家裏的其它事情。我這位朋友顯然不知道,蒙愛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因爲真正愛她的人一定優先關心她的感受,同她有許多交流。我們有很多人號稱自己愛兒女,可是除了供他們飯食,沒有功夫顧他們的事情,只會監督他們是否用功讀書,這種愛也算是可有可無吧。當然有飯吃也值得感恩,不過比起神要我們體驗的愛,差遠了。所以,請你比較和作抉擇,要不要作耶穌的門徒?
形容詞worthy翻譯成不配,聼起來好像在論資格似的,但這裡卻是不是談論資格,乃是相稱或者應當的意思。查看這個字在其它經文裏的用法如下。
施洗約翰對前來受洗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3:8,worthy of repentance),他當然不是在談悔改的資格,而是說悔改的結果應該有目共睹。
耶穌吩咐他的門徒說:“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其中的“好人” (who is worthy)就是合宜接待耶穌的人(太10:11-13)。然後又談到這人的家是否“配得”平安的問題,意思這人是否願意接待耶穌的門徒。那家人被問安以後若是願意接待,就叫作配得他們的祝福,意思並不是證明了這家人有資格得到平安,得平安對他們乃是相宜的。
耶穌在天國喜筵的比喻裏講到,被邀請的人都推辭不來赴宴,於是王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太22:8)。他的意思當然不是說那些受到邀請的人被取消了資格來赴宴,主要是說他們都推辭不肯來,與王的邀請不相稱。
在路加福音15章耶穌的另外一個比喻裏,那個浪子醒悟過來的時候說: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爲你的兒子”,當然可以理解他認爲自己失去了作兒子的資格。然而更直接和明顯的理解卻是:“我的所做所為是不應該的,真不像個兒子”。
比拉多認爲耶穌沒有犯什麽該死的罪(nothing worthy of death)也一樣,不是談論耶穌受死的資格,而是在講判他死罪是否合宜相稱(路23章)。
使徒行傳13章,保羅和巴拿巴說猶太人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not worthy of eternal life),意思他們聽見基督的福音以後決定不信,所以與上帝的恩典不相稱。他們絕不是決定剝奪自己永生的資格。
如此説來,耶穌說人“不配”作他的門徒,是說他們與神所傾注在他們身上的愛不相稱。相稱的行動是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回應天父的愛好像神子一樣。我們再一次需要了解與神的愛子聯合為一的觀念,不聯合就無法體會那相稱的、愛與蒙愛的關係。換句話,耶穌是說,假如我們和他的關係竟沒有超過我們在家裏體會過的愛,那就不應該。
順便說一句,我對於把跟隨耶穌看成好像付出代價、犧牲了什麽似的不以爲然。我做了二十年的軟件開發工作,改行的時候一點都不難過。我體會認識到,神那豐盛的恩惠是絕對值得追求的。我對耶穌這個教導的感覺是:耶穌希望我與他建立這樣的聯結感,超過我與自己的父母、子女所建立的聯結感,這真是太好了!
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在“得兒子名分”那幅畫中
論到收養,我們的文化給出的圖畫都不怎麽好,傳講的典型後媽故事,都描繪出那份不疼不愛的關係。所以我們聼說自己得了兒子名分的時候,恐怕大都不怎麽興奮。英文聖經裏的名詞adoption,即υιοθεσια,是指神讓我們成爲祂的兒女這件事,中文聖經大多翻譯為兒子的名分。還好不是翻譯成收養,我們對收養成見太大了。我寧願用“收納”這個詞。我前面有篇文章試圖改變人們對收養的成見,因爲若不是我家那只貓生癌,我以前從未想到自己對於貓會有多少憐憫。
這個字在新約中出現了一共5次,都在保羅書信裏,其中三次在羅馬書裏。我們現在來仔細看看,關於兒子名分,聖經裏給我們什麽樣的圖畫。
羅8:14-16: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靈,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the father)!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在前面一節經文中(9節),保羅說凡是屬基督的人,都有基督的靈住在心裏,屬基督就是屬聖靈。
我們很難想象基督、聖靈、阿爸父之間的密切合一關係,但我們知道猶太人的小孩子對父親的親昵稱呼就是阿爸。關係上有任何生分的感覺是絕不這樣稱呼的。我們有兒子名分的人因爲聖靈内住的關係,稱呼父神為“阿爸”!祂要我們與父建立這樣沒有隔閡的關係,是我們所信的基督給我們這個資格。我們怎麽辦呢?千萬不要推辭不受!不要客氣說,不敢當不敢當,不配不配,真的實在沒有資格,請其他人吧。倒要好像小孩子從父親領受禮物一樣,歡喜雀躍,爬上阿爸懷裏坐好,打開禮物包,欣賞裏面的東西,然後歡呼大叫,拿去給弟妹好友看。又跑囘來阿爸懷裏,要和他再親一個。聖靈希望引導我們如此來享受天父,但我們是需要信心來接受這個引導的。
羅8:21-24: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進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即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這段話談論一個很大的盼望和熱切的等候,就是身體得贖,脫離敗壞的轄制,進入神兒女的自由榮耀。名詞υιοθεσια的翻譯在這節裏是“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最大的盼望對象,描述為身體得贖。在這一幅圖畫裏,adoption或者收養是未來的脫離轄制、進入榮耀、身體得贖的狀態。相比較之下,我們現在的情形只能叫作嘆息而熱切等候。等候到來那個字αποδεχομαι含有很殷勤、很耐心的意思,是away from與receive兩個字的組成的一個復合字。它在這節經文裏是個連續分詞waiting,來修飾我們嘆息這件事。所以你知道,保羅說你站在外面眼巴巴地盼著這個叫作“兒子名分”的東西到來,嘆惜現在還沒有到,來到了你好擁有它,可見它絕不是我們頭腦中後媽圖畫所描述的不疼不癢、可有可無、甚至不受歡迎的關係。
羅9:4: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在這一節裏的兒子名分是單數,榮耀、律法、敬拜都是單數,可見是一些衆人共享的東西,與諸約(covenants)和應許一樣,是屬於一個群體的。這再一次涉及到在神裏面合一的圖畫。親密也好,自由也好,榮耀也好,不是個人獨享的,乃是在神的愛裏面共享的。
加4:5:(神)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解救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receive the adoption)。這與羅馬書8章23節類似,但是“得著”卻是分開的、表明目的動詞,而且是過去時態,前面一句話裏面的解救也是過去的時態。在表明目的的虛擬語氣裏,過去式代表一次性的動作(undefined),現在式代表連續不斷的動作。神是主詞,我們得救也好,得名分也好,都是神的工作,祂一舉而成!我們只要信。
弗1:5-6:(神)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according to the good pleasure of his will),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after predestinated us unto adoption),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這兩節經文是一大堆分詞、副詞短句疊加起來,頌讚父神的内容的一部份。我們主要看見,這個兒子名分是神藉著耶穌預定給我們這些被揀選的人的。一個過去分詞的“預定”,説明我們現在已經有兒子名分,並非將來才能得到。如果現在已經有,那麽羅馬書8章23節所等候的兒子名分又是什麽呢?那個是身體脫離敗壞轄制,完全進入榮耀自由的情形。如此,我們得兒子名分,十足是個已然yes, but not yet的未然狀況。
綜上所述,聖經說我們被神收養,祂卻不像個後娘。事實上我們是在這樣一幅圖畫裏:作爲得著兒子名分的人,我們享受與父神的親昵關係,巴巴地盼望身體進入自由榮耀的那一天,與弟兄姐妹一起共享合一的愛子基督的名分,這一救恩都是神恩獨做,親自預定,毫無個人功勞,我們只要有小孩子一樣的信心,藉著耶穌來到祂面前就對了。父、子、聖靈合一對我們每人做工,重新培育,沒有拯救不成的道理!但是,神希望你拿出信心來。
這個字在新約中出現了一共5次,都在保羅書信裏,其中三次在羅馬書裏。我們現在來仔細看看,關於兒子名分,聖經裏給我們什麽樣的圖畫。
羅8:14-16: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靈,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the father)!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在前面一節經文中(9節),保羅說凡是屬基督的人,都有基督的靈住在心裏,屬基督就是屬聖靈。
我們很難想象基督、聖靈、阿爸父之間的密切合一關係,但我們知道猶太人的小孩子對父親的親昵稱呼就是阿爸。關係上有任何生分的感覺是絕不這樣稱呼的。我們有兒子名分的人因爲聖靈内住的關係,稱呼父神為“阿爸”!祂要我們與父建立這樣沒有隔閡的關係,是我們所信的基督給我們這個資格。我們怎麽辦呢?千萬不要推辭不受!不要客氣說,不敢當不敢當,不配不配,真的實在沒有資格,請其他人吧。倒要好像小孩子從父親領受禮物一樣,歡喜雀躍,爬上阿爸懷裏坐好,打開禮物包,欣賞裏面的東西,然後歡呼大叫,拿去給弟妹好友看。又跑囘來阿爸懷裏,要和他再親一個。聖靈希望引導我們如此來享受天父,但我們是需要信心來接受這個引導的。
羅8:21-24: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進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即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這段話談論一個很大的盼望和熱切的等候,就是身體得贖,脫離敗壞的轄制,進入神兒女的自由榮耀。名詞υιοθεσια的翻譯在這節裏是“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最大的盼望對象,描述為身體得贖。在這一幅圖畫裏,adoption或者收養是未來的脫離轄制、進入榮耀、身體得贖的狀態。相比較之下,我們現在的情形只能叫作嘆息而熱切等候。等候到來那個字αποδεχομαι含有很殷勤、很耐心的意思,是away from與receive兩個字的組成的一個復合字。它在這節經文裏是個連續分詞waiting,來修飾我們嘆息這件事。所以你知道,保羅說你站在外面眼巴巴地盼著這個叫作“兒子名分”的東西到來,嘆惜現在還沒有到,來到了你好擁有它,可見它絕不是我們頭腦中後媽圖畫所描述的不疼不癢、可有可無、甚至不受歡迎的關係。
羅9:4: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在這一節裏的兒子名分是單數,榮耀、律法、敬拜都是單數,可見是一些衆人共享的東西,與諸約(covenants)和應許一樣,是屬於一個群體的。這再一次涉及到在神裏面合一的圖畫。親密也好,自由也好,榮耀也好,不是個人獨享的,乃是在神的愛裏面共享的。
加4:5:(神)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解救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receive the adoption)。這與羅馬書8章23節類似,但是“得著”卻是分開的、表明目的動詞,而且是過去時態,前面一句話裏面的解救也是過去的時態。在表明目的的虛擬語氣裏,過去式代表一次性的動作(undefined),現在式代表連續不斷的動作。神是主詞,我們得救也好,得名分也好,都是神的工作,祂一舉而成!我們只要信。
弗1:5-6:(神)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according to the good pleasure of his will),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after predestinated us unto adoption),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這兩節經文是一大堆分詞、副詞短句疊加起來,頌讚父神的内容的一部份。我們主要看見,這個兒子名分是神藉著耶穌預定給我們這些被揀選的人的。一個過去分詞的“預定”,説明我們現在已經有兒子名分,並非將來才能得到。如果現在已經有,那麽羅馬書8章23節所等候的兒子名分又是什麽呢?那個是身體脫離敗壞轄制,完全進入榮耀自由的情形。如此,我們得兒子名分,十足是個已然yes, but not yet的未然狀況。
綜上所述,聖經說我們被神收養,祂卻不像個後娘。事實上我們是在這樣一幅圖畫裏:作爲得著兒子名分的人,我們享受與父神的親昵關係,巴巴地盼望身體進入自由榮耀的那一天,與弟兄姐妹一起共享合一的愛子基督的名分,這一救恩都是神恩獨做,親自預定,毫無個人功勞,我們只要有小孩子一樣的信心,藉著耶穌來到祂面前就對了。父、子、聖靈合一對我們每人做工,重新培育,沒有拯救不成的道理!但是,神希望你拿出信心來。
Friday, October 15, 2010
積攢錢財的價值觀
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體系裏,攢錢似乎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份。It appears totally compulsive。相比之下,西方人肯付的代價是遠遠望塵未及的。許多人當牛做馬,並非被人逼迫。很多人並非不打兩份工就不得糊口,他們卻選擇打兩份工,閙得顧不上家、顧不上孩子。而且更奇怪的是,人們賺錢攢錢似乎並不完全只是為了有錢花,也不是為了自己將來能夠享受更奢侈的生活。或許是為了子女?我有個朋友,撇下老公孩子,自己來到異國他鄉辛苦打工,她兒子卻是個作廣告美朮工程的人!問她吃苦耐勞圖稀的是什麽,答曰給兒子攢錢買房。我說真有那麽需要嗎?你回家團聚比什麽都好。
為了賺錢,翻臉不認人的,詐騙的,揣小心眼的,發脾氣的,傷心難過的,擔心害怕的,離棄真道的,什麽畸形關係都有,怪不得保羅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提摩太前書6章10節)。錢財本身不是問題,可是心思情緒和人際關係都被它轄制就是問題了。錢財重于一切,甚至比最心愛的人還要緊,那不是很糟糕嗎?
最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我們辛辛苦苦的目的並不清楚。現在不像早先年間了,沒有幾個人會擔心明天沒有飯吃,或沒有錢花。一個人吃、喝、用是有限的,多的部份只能存款。銀行裏錢多面子好看?誰看你帳號裏的數目呀?我聽説國内的大富豪現在都把富藏起來。我們過世的時候,孩子們會因爲銀行裏面的錢數褒貶我們嗎?他們會因爲我們留下一大筆錢財就不哀哭了嗎?如果是那樣,就算是白養了他們一場!
我們捨棄一切從理論上所知道的重要的價值觀,關愛啦、平安啦、使命啦、道德啦、和睦啦,來屈就財利這個目的不明的價值觀,不是很笨嗎?在我的價值觀衝突那篇博客文章裏,注重表現也好,尋求接納講面子也好,形象也好,物質第一也好,都有些直接的個人理由來保存那些價值觀,只是攢錢這一條,說是為自己,卻不太是那麽囘事。我想來想去都想不通。
有人提到是否安全感的問題在作祟。可是錢財越多就增加安全感嗎?我們歷來有“破財消災”這一說,意思財物上若有損失要想得開,因爲很可能免去了某個未發生的災禍。從這個角度看,有很多錢財可以免很多災禍,積攢錢財的目的就是為了白白捨去,好換取人身平安。比如投資股票市場,丟了錢的時候就對自己說“破財消災”完事。不過,似乎大部份人都還不能接受這樣對錢財的看淡,事實上很多人爲了錢財“鋌而走險”,包括不顧性命危險。
如果說我們的國家歷史上很窮乏,所以百姓今天這麽看重金錢,可是我們近幾十年早已脫離那個經濟狀態了呀。現在全世界金融危機,中國都安然無恙,海外的華人也遠遠不在貧困綫上。可是現在你若看到人願意大手大脚地花錢,那錢恐怕不是屬于他/她自己的。我女兒前几幾天買個高中畢業照片竟然花了一百多塊錢,搞得我先生對那家管照相的business很光火。我對女兒說你自己付一半吧,她很不樂意。
大家看看,我是不是遺漏了什麽?人人都辛辛苦苦賺錢,掉在錢眼子裏面出不來,又彼此諒解,同意說為這個價值觀賣命是理所當然,到底是為了什麽?真的是為了給子女揮霍或送給別人嗎?
為了賺錢,翻臉不認人的,詐騙的,揣小心眼的,發脾氣的,傷心難過的,擔心害怕的,離棄真道的,什麽畸形關係都有,怪不得保羅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提摩太前書6章10節)。錢財本身不是問題,可是心思情緒和人際關係都被它轄制就是問題了。錢財重于一切,甚至比最心愛的人還要緊,那不是很糟糕嗎?
最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我們辛辛苦苦的目的並不清楚。現在不像早先年間了,沒有幾個人會擔心明天沒有飯吃,或沒有錢花。一個人吃、喝、用是有限的,多的部份只能存款。銀行裏錢多面子好看?誰看你帳號裏的數目呀?我聽説國内的大富豪現在都把富藏起來。我們過世的時候,孩子們會因爲銀行裏面的錢數褒貶我們嗎?他們會因爲我們留下一大筆錢財就不哀哭了嗎?如果是那樣,就算是白養了他們一場!
我們捨棄一切從理論上所知道的重要的價值觀,關愛啦、平安啦、使命啦、道德啦、和睦啦,來屈就財利這個目的不明的價值觀,不是很笨嗎?在我的價值觀衝突那篇博客文章裏,注重表現也好,尋求接納講面子也好,形象也好,物質第一也好,都有些直接的個人理由來保存那些價值觀,只是攢錢這一條,說是為自己,卻不太是那麽囘事。我想來想去都想不通。
有人提到是否安全感的問題在作祟。可是錢財越多就增加安全感嗎?我們歷來有“破財消災”這一說,意思財物上若有損失要想得開,因爲很可能免去了某個未發生的災禍。從這個角度看,有很多錢財可以免很多災禍,積攢錢財的目的就是為了白白捨去,好換取人身平安。比如投資股票市場,丟了錢的時候就對自己說“破財消災”完事。不過,似乎大部份人都還不能接受這樣對錢財的看淡,事實上很多人爲了錢財“鋌而走險”,包括不顧性命危險。
如果說我們的國家歷史上很窮乏,所以百姓今天這麽看重金錢,可是我們近幾十年早已脫離那個經濟狀態了呀。現在全世界金融危機,中國都安然無恙,海外的華人也遠遠不在貧困綫上。可是現在你若看到人願意大手大脚地花錢,那錢恐怕不是屬于他/她自己的。我女兒前几幾天買個高中畢業照片竟然花了一百多塊錢,搞得我先生對那家管照相的business很光火。我對女兒說你自己付一半吧,她很不樂意。
大家看看,我是不是遺漏了什麽?人人都辛辛苦苦賺錢,掉在錢眼子裏面出不來,又彼此諒解,同意說為這個價值觀賣命是理所當然,到底是為了什麽?真的是為了給子女揮霍或送給別人嗎?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收養:從我家那只貓談起
我家養了一只貓,差不多10年了。我女兒給它取名Cocoa。近來我常想到神收納我們成爲祂的兒女,祂對我們的慈悲和憐恤豈不遠遠超過我們對這只小貓呢?
這貓是撿來的。我下班到中文學校去接孩子,出來看見這只小貓躲在我們汽車底下。我把小貓抱起來看看,它脖子上的圈圈沒有註明的電話地址。我想是不是附近住家的貓跑丟了,於是走到旁邊一個籬笆帳子,把它放進去。可那不是它的家,這貓隨我腳後囘到車子,又鑽進了車子底下。我女兒建議先把它帶囘家,明天到附近挂紙條看有沒有人找貓。
我當時很忙,過了好幾天才拿著一曡紙去張貼在那個停車場附近,又找到地方小報登了一則免費的廣告。沒有人來找它。不消說我們把它收養了。鄰居的女孩很有經驗,說這貓是母的,那時大概1嵗左右吧。我們起初把它関在車房裏,車房雖然冷,總是比在外面無家可歸好吧。可是我們又擔心它跑掉,所以每次要開車出去時就把它帶到房間裏去。過了一陣子,發現這貓並不想跑,而且還挺乾淨,會在沙盒子裏面大小便。不讓它上桌子上床,一教就會。我的兩個女兒對它真是寶貝,喜歡得不得了。
Cocoa經常叼死老鼠到車房來,很討厭。不過沒有辦法,抓耗子的貓是好貓,哈哈!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活的老鼠在院子裏跑,不過常在角落看見懷疑是老鼠屎的東西。有一次Cocoa叼來一只毛尚未長全的小老鼠崽子,還是活的呢,在車房的地上玩它。那個小東西一動都不敢動,稍微一動Cocoa就撲上去,用爪子去扒拉它。
有時這貓從外面回來,很奇怪,身上、耳朵上细看有抓壞出血的地方。可這貓不打架呀,我們有時注意到鄰居的貓趨進的時候它會往後退,跑掉。幾年前有一次Cocoa背上的一個地方化膿,皮下看起來一大泡的東西從一個傷口開始源源不斷地往外流臭膿,怎麽擦也擦不淨,好噁心。只好把它帶去看貓醫生,最後花了好幾百塊錢給它動了個手術,沒有辦法,那個膿袋不會自行吸收的,貓醫生說只會越來越糟。手術後兩個禮拜,每天幾次要給它灌葯和清理傷口,好在我女兒都很幫忙。那時我對我女兒說,看來得為小貓禱告啊,不然太費心了,又費財費力。
現在我們全家都喜歡Cocoa。我家每個人每天都和這只小貓說不少話,它看起來就是聼得懂的樣子,一有人注意它就Purr(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表示高興)。我先生總是覺得這貓和他最要好:你看看,我走到哪裏你就跟到哪裏,你要什麽?唔,又來啦,專門喜歡跑到我這裡,鑽在這個角落裏。我女兒看見它在那裏睡覺、或打哈欠、或蹲在那裏沒有做什麽,則愛說“She is so adorable,好可愛”,禁不住要去摸一摸它。我真希望Cocoa健健康康,無病無災。
可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發現Cocoa的肚子上生了一個瘤子,而且越來越大。我們全家都有些緊張,搞不好又得動一個手術。果然,12月份帶囘貓診所,獸醫告訴我們,Cocoa生了惡性腫瘤!爲了知道動手術是否值得,我們同意給它拍X光照片。那個醫生一共拍了3張片子,每張60塊錢,其實第三張是沒有必要的。嗨,我們心軟他們賺錢。由於好像還沒有擴散到深部,我們決定開刀把那個看起來是長在外面的瘤子割掉。先後一共花了1200多塊錢!包括預先驗血啊,麻醉啊,住院一天啊等等。醫生說手術以後平均延長貓的壽命一年,我先生說能延長就好,是他同意花這個錢的。幾個禮拜灌葯、清洗刀口、不亦樂乎,我女兒在她的facebook上說Cocoa minus tumor, plus stitches, plus cone (on head to prevent she bites the wound), plus antibiotics = better Cocoa。咱們的Cocoa總算是過來了。
半年以後,不好,肚子上又有一個東西鼓出來了。我先生把貓醫生臭罵一頓,說一定是他上次手術沒有清理乾淨,急著要把Cocoa送去再開一刀,不要拍片,也不要預先檢查什麽別的,省點錢。我可不同意。這貓現在看起來還挺happy,你把它再開一刀,花錢不說,怎知它不會死得更快呢?那個貓診所的大夫看了,巴不得我們再來一遍,催促我們要趕快決定。過了好幾天,我才把Cocoa帶回去,請他們拍X光片仔細檢查一下,結果又花了兩百多塊錢。貓醫生發現腫瘤已經蔓延到左前肢腋下的地方,不知有多深,完全沒有把握能夠開刀取淨壞組織。
我把Cocoa帶囘家,總算免它一刀。這貓已經算是老貓,順其自然算了。先前有段時間不怎麽吃東西,近來胃口似乎恢復一些,我們就為它高興。儘管越來越瘦,瘤越來越大,甚至有時把血滴在地毯上,搞得到底都是,bad breath,近來左前肢和左胸部位也腫大起來,我女兒搜索網上,說是因它腋下的瘤攔阻了體内淋巴液的疏導。它每次滴血在地毯上我就得拿洗滌劑和布來搓洗,並不教訓它,幾次以後它好像善解人意似的,去到地板和瓷磚上或外面。
它仍然Purr,在床角踡作一團睡覺。我們仍然非常喜歡它,看它的小樣子就想摸摸,說聲she is so cute,只是它現在行動緩慢起來。慢慢站起來,慢慢換一個姿勢,慢慢走。我聽見我先生常常嘆息,一邊拿雙氧水擦它的傷口和附近開始潰爛的皮毛,一邊說“好可憐哪”。為了Cocoa,我們聖誕節期間去溫哥華探親都不能全家去,一個人要留下來。我大女兒預言它還能再活一年。看來這貓死的時候我家凖會有幾個broken heart,我只祈禱上帝把它平安取去,不要叫它遭受太多痛苦。活多久沒有關係,我可受不了看著它遭罪。大慈大悲的上帝啊,我謝謝你,因爲你們的憐憫勝過我們一切人所能給出的憐憫!
這貓是撿來的。我下班到中文學校去接孩子,出來看見這只小貓躲在我們汽車底下。我把小貓抱起來看看,它脖子上的圈圈沒有註明的電話地址。我想是不是附近住家的貓跑丟了,於是走到旁邊一個籬笆帳子,把它放進去。可那不是它的家,這貓隨我腳後囘到車子,又鑽進了車子底下。我女兒建議先把它帶囘家,明天到附近挂紙條看有沒有人找貓。
我當時很忙,過了好幾天才拿著一曡紙去張貼在那個停車場附近,又找到地方小報登了一則免費的廣告。沒有人來找它。不消說我們把它收養了。鄰居的女孩很有經驗,說這貓是母的,那時大概1嵗左右吧。我們起初把它関在車房裏,車房雖然冷,總是比在外面無家可歸好吧。可是我們又擔心它跑掉,所以每次要開車出去時就把它帶到房間裏去。過了一陣子,發現這貓並不想跑,而且還挺乾淨,會在沙盒子裏面大小便。不讓它上桌子上床,一教就會。我的兩個女兒對它真是寶貝,喜歡得不得了。
Cocoa經常叼死老鼠到車房來,很討厭。不過沒有辦法,抓耗子的貓是好貓,哈哈!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活的老鼠在院子裏跑,不過常在角落看見懷疑是老鼠屎的東西。有一次Cocoa叼來一只毛尚未長全的小老鼠崽子,還是活的呢,在車房的地上玩它。那個小東西一動都不敢動,稍微一動Cocoa就撲上去,用爪子去扒拉它。
有時這貓從外面回來,很奇怪,身上、耳朵上细看有抓壞出血的地方。可這貓不打架呀,我們有時注意到鄰居的貓趨進的時候它會往後退,跑掉。幾年前有一次Cocoa背上的一個地方化膿,皮下看起來一大泡的東西從一個傷口開始源源不斷地往外流臭膿,怎麽擦也擦不淨,好噁心。只好把它帶去看貓醫生,最後花了好幾百塊錢給它動了個手術,沒有辦法,那個膿袋不會自行吸收的,貓醫生說只會越來越糟。手術後兩個禮拜,每天幾次要給它灌葯和清理傷口,好在我女兒都很幫忙。那時我對我女兒說,看來得為小貓禱告啊,不然太費心了,又費財費力。
現在我們全家都喜歡Cocoa。我家每個人每天都和這只小貓說不少話,它看起來就是聼得懂的樣子,一有人注意它就Purr(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表示高興)。我先生總是覺得這貓和他最要好:你看看,我走到哪裏你就跟到哪裏,你要什麽?唔,又來啦,專門喜歡跑到我這裡,鑽在這個角落裏。我女兒看見它在那裏睡覺、或打哈欠、或蹲在那裏沒有做什麽,則愛說“She is so adorable,好可愛”,禁不住要去摸一摸它。我真希望Cocoa健健康康,無病無災。
可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發現Cocoa的肚子上生了一個瘤子,而且越來越大。我們全家都有些緊張,搞不好又得動一個手術。果然,12月份帶囘貓診所,獸醫告訴我們,Cocoa生了惡性腫瘤!爲了知道動手術是否值得,我們同意給它拍X光照片。那個醫生一共拍了3張片子,每張60塊錢,其實第三張是沒有必要的。嗨,我們心軟他們賺錢。由於好像還沒有擴散到深部,我們決定開刀把那個看起來是長在外面的瘤子割掉。先後一共花了1200多塊錢!包括預先驗血啊,麻醉啊,住院一天啊等等。醫生說手術以後平均延長貓的壽命一年,我先生說能延長就好,是他同意花這個錢的。幾個禮拜灌葯、清洗刀口、不亦樂乎,我女兒在她的facebook上說Cocoa minus tumor, plus stitches, plus cone (on head to prevent she bites the wound), plus antibiotics = better Cocoa。咱們的Cocoa總算是過來了。
半年以後,不好,肚子上又有一個東西鼓出來了。我先生把貓醫生臭罵一頓,說一定是他上次手術沒有清理乾淨,急著要把Cocoa送去再開一刀,不要拍片,也不要預先檢查什麽別的,省點錢。我可不同意。這貓現在看起來還挺happy,你把它再開一刀,花錢不說,怎知它不會死得更快呢?那個貓診所的大夫看了,巴不得我們再來一遍,催促我們要趕快決定。過了好幾天,我才把Cocoa帶回去,請他們拍X光片仔細檢查一下,結果又花了兩百多塊錢。貓醫生發現腫瘤已經蔓延到左前肢腋下的地方,不知有多深,完全沒有把握能夠開刀取淨壞組織。
我把Cocoa帶囘家,總算免它一刀。這貓已經算是老貓,順其自然算了。先前有段時間不怎麽吃東西,近來胃口似乎恢復一些,我們就為它高興。儘管越來越瘦,瘤越來越大,甚至有時把血滴在地毯上,搞得到底都是,bad breath,近來左前肢和左胸部位也腫大起來,我女兒搜索網上,說是因它腋下的瘤攔阻了體内淋巴液的疏導。它每次滴血在地毯上我就得拿洗滌劑和布來搓洗,並不教訓它,幾次以後它好像善解人意似的,去到地板和瓷磚上或外面。
它仍然Purr,在床角踡作一團睡覺。我們仍然非常喜歡它,看它的小樣子就想摸摸,說聲she is so cute,只是它現在行動緩慢起來。慢慢站起來,慢慢換一個姿勢,慢慢走。我聽見我先生常常嘆息,一邊拿雙氧水擦它的傷口和附近開始潰爛的皮毛,一邊說“好可憐哪”。為了Cocoa,我們聖誕節期間去溫哥華探親都不能全家去,一個人要留下來。我大女兒預言它還能再活一年。看來這貓死的時候我家凖會有幾個broken heart,我只祈禱上帝把它平安取去,不要叫它遭受太多痛苦。活多久沒有關係,我可受不了看著它遭罪。大慈大悲的上帝啊,我謝謝你,因爲你們的憐憫勝過我們一切人所能給出的憐憫!
Monday, October 11, 2010
悔改與和解:中國的出路
劉曉波是咱们长春人哩。榮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中國政府大不以為然:哪壶不開提哪壺!無論如何,美國這邊的基督徒寫公開信支持他,以下是他們的全文:
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圣经•箴言》14章34节)。
作为基督徒,我们从个人良心出发,以欣慰、痛苦、谦卑、感恩之情,恭贺刘晓波先生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我们特别向勇于与刘晓波先生一同担当自由与民主大业的刘霞女士致以忠心的祝贺与深切的慰问!
之所以感到欣慰,就是刘晓波先生的获奖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乃是代表中国新一代以一九八九年六四运动为标记的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真正爱国的良知分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和支持。这一和平奖不仅是授给刘晓波先生个人的,也是授予所有六四受难者的。刘晓波先生参与一九八九年六四学生民主运动,并且积极促成学生和平撤离天安门广场,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流血,后多次被捕入狱,但对自由与民主之理想和事业始终矢志不渝;二零零八年发起《零八宪章》运动,主张非暴力、有序性的政治和解与民主改革,于二零零九年被一党专制下的法庭扭曲法律本意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刘晓波先生为中国自由和民主大业义无反顾,九死不悔。如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刘晓波先生仍在监狱之中,仍然饱受与其夫人刘霞女士和其他家人、朋友分离之苦;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专权将近100周年之际,多达十四亿人口之巨的大陆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一党专政所造成的人治的腐败和祸害之下,这实在是全体中国人民莫大的悲哀;刘晓波先生一向主张以和平、渐进、有序的方式走向自由和共和,却因言获罪,被判处十一年徒刑,本身就是中国大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基本自由和人权没有得到基本保障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年以来亚洲各国中率先摆脱皇权专制的国人同胞忍受到如今的奇耻大辱!
之所以感到谦卑,就是因为身为基督徒,我们知道人人都是有限的罪人;我们在道德地位上并不居于可以对别人进行审判和定罪这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同时,长期以来,华人基督教会对社会公义问题的忽视和淡漠,对政治问题的怯懦和逃避,比如六四运动、计划生育、城乡歧视等,表明我们并没有按照耶稣基督的吩咐,自觉地充分地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光与盐的作用。上帝的心意就是:“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圣经•阿摩斯书》5章24节)。教会不仅应当坚持圣经无谬,传讲以基督为中心的让人悔改的福音,也应当就社会公义问题发出良心的声音。因此,中国的悔改应当首先从基督教教会、从每个基督徒的悔改做起!
之所以感到感恩,是因为上帝并没有按照我们的过犯来对待我们;在中国大陆体制内外仍有许多真心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刚勇之士;世界上仍有许多真心关注、热爱中国人民的国家、民族、教会和个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在目前中国政府的一再施压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把2010年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先生,表彰其“长期地以非暴力的形式为基本人权奋斗”之艰辛,这无疑是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主运动的激励。我们感谢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义举!中国人民在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艰辛历程中并不孤独!
刘晓波先生强调:“如果没有上帝,中国就没有希望!” “中国人的悲剧,就是没有上帝的悲剧。”他深刻地意识到基督信仰对于中国大陆和平、有序地转向自由与民主、宪政与共和的道路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我们欣喜地看到刘晓波先生在与专制极权的长期抗争中汲取了从基督信仰而来的宽容与和解的精神。我们内心最深切的期盼就是刘晓波夫妇能与我们一同蒙受耶稣基督的救赎大恩,成为上帝的儿女。耶稣基督的救赎大恩不仅是个人生命重生的根基,也是我们中国社会和文化浴火重生的根基。但愿耶稣基督的恩典成为身陷囹圄的刘晓波先生心灵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作为基督徒,我们深信:悔改与和解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圣经•马太福音》4章17节)。目前中国社会在经济上有巨大的进展;在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上,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无法无天的现象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一党专政、道德颓废、民族矛盾、城乡差异等问题上,长期举足不前,其症结之一就是政治改革的极端滞后。要突破目前的困局,个人和群体都当为自己的犯罪而真诚悔改,并且寻求在悔改的基础上达成个人、群体之间的和解与共融,消除暴力、内战、分裂的内在毒根和外在土壤,摆脱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的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我们深信,上帝造人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每个人都具有来自上帝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尊严;同时,上帝也把治理全地的权力赐给了每个人(《圣经•创世记》1章26-28节)。家庭、教会和国家都当根据个人的同意而自由结合,并且以保障和促进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为主要目的。因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依靠暴力和强权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假借“主义”、“国家”、“民族”之名肆意践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二十一世纪必然是中国真正走向自由、民主、法治、共和的世纪,任何以暴力和谎言歪曲真理、强奸民意、奴役他人、践踏人权的个人和群体都会受到至高上帝公义的审判。
因此,我们郑重发出呼吁和祈求:
1、呼吁中国政府尊重法治原则和法律本意,纠正错误判决,无条件地释放刘晓波先生,使其早日与夫人刘霞女士团聚;释放其他一切因为宗教和政治主张而被关押的良心犯;
2、呼吁全世界一切归在基督之名下的圣而公之教会,尤其是海内外华人教会和基督徒,为自身在社会公义问题上的冷淡而悔改;继续高举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忠心地为中国的悔改、和解与重建祈祷;
3、呼吁中国共产党认罪悔改,放弃践踏人权的极权统治,还政于民,以《零八宪章》为基本框架,公开六四真相,寻求社会和解,建立自由与民主政府;
4、呼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继续为中国的社会和解与和平转型努力;只有摆脱专制制度,尊重个人尊严和权利,走向自由与共和,融入世界民主大家庭,中国才能长治久安,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祝福;
5、祈求上帝赐给我们每个基督徒坚持真理、捍卫公义的爱心、智慧和勇气,好使我们为上帝的医治和饶恕、公义和怜悯早日临到神州大地而不懈努力!“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圣经•弥迦书》6章8节)。
“愿上帝怜悯我們,赐福与我們,用脸光照我们,好叫我们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圣经•诗篇》67篇1-2节)。
主后2010年10月10日
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圣经•箴言》14章34节)。
作为基督徒,我们从个人良心出发,以欣慰、痛苦、谦卑、感恩之情,恭贺刘晓波先生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我们特别向勇于与刘晓波先生一同担当自由与民主大业的刘霞女士致以忠心的祝贺与深切的慰问!
之所以感到欣慰,就是刘晓波先生的获奖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乃是代表中国新一代以一九八九年六四运动为标记的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真正爱国的良知分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和支持。这一和平奖不仅是授给刘晓波先生个人的,也是授予所有六四受难者的。刘晓波先生参与一九八九年六四学生民主运动,并且积极促成学生和平撤离天安门广场,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流血,后多次被捕入狱,但对自由与民主之理想和事业始终矢志不渝;二零零八年发起《零八宪章》运动,主张非暴力、有序性的政治和解与民主改革,于二零零九年被一党专制下的法庭扭曲法律本意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刘晓波先生为中国自由和民主大业义无反顾,九死不悔。如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刘晓波先生仍在监狱之中,仍然饱受与其夫人刘霞女士和其他家人、朋友分离之苦;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专权将近100周年之际,多达十四亿人口之巨的大陆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一党专政所造成的人治的腐败和祸害之下,这实在是全体中国人民莫大的悲哀;刘晓波先生一向主张以和平、渐进、有序的方式走向自由和共和,却因言获罪,被判处十一年徒刑,本身就是中国大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基本自由和人权没有得到基本保障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年以来亚洲各国中率先摆脱皇权专制的国人同胞忍受到如今的奇耻大辱!
之所以感到谦卑,就是因为身为基督徒,我们知道人人都是有限的罪人;我们在道德地位上并不居于可以对别人进行审判和定罪这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同时,长期以来,华人基督教会对社会公义问题的忽视和淡漠,对政治问题的怯懦和逃避,比如六四运动、计划生育、城乡歧视等,表明我们并没有按照耶稣基督的吩咐,自觉地充分地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光与盐的作用。上帝的心意就是:“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圣经•阿摩斯书》5章24节)。教会不仅应当坚持圣经无谬,传讲以基督为中心的让人悔改的福音,也应当就社会公义问题发出良心的声音。因此,中国的悔改应当首先从基督教教会、从每个基督徒的悔改做起!
之所以感到感恩,是因为上帝并没有按照我们的过犯来对待我们;在中国大陆体制内外仍有许多真心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刚勇之士;世界上仍有许多真心关注、热爱中国人民的国家、民族、教会和个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在目前中国政府的一再施压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把2010年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先生,表彰其“长期地以非暴力的形式为基本人权奋斗”之艰辛,这无疑是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主运动的激励。我们感谢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义举!中国人民在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艰辛历程中并不孤独!
刘晓波先生强调:“如果没有上帝,中国就没有希望!” “中国人的悲剧,就是没有上帝的悲剧。”他深刻地意识到基督信仰对于中国大陆和平、有序地转向自由与民主、宪政与共和的道路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我们欣喜地看到刘晓波先生在与专制极权的长期抗争中汲取了从基督信仰而来的宽容与和解的精神。我们内心最深切的期盼就是刘晓波夫妇能与我们一同蒙受耶稣基督的救赎大恩,成为上帝的儿女。耶稣基督的救赎大恩不仅是个人生命重生的根基,也是我们中国社会和文化浴火重生的根基。但愿耶稣基督的恩典成为身陷囹圄的刘晓波先生心灵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作为基督徒,我们深信:悔改与和解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圣经•马太福音》4章17节)。目前中国社会在经济上有巨大的进展;在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上,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无法无天的现象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一党专政、道德颓废、民族矛盾、城乡差异等问题上,长期举足不前,其症结之一就是政治改革的极端滞后。要突破目前的困局,个人和群体都当为自己的犯罪而真诚悔改,并且寻求在悔改的基础上达成个人、群体之间的和解与共融,消除暴力、内战、分裂的内在毒根和外在土壤,摆脱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的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我们深信,上帝造人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每个人都具有来自上帝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尊严;同时,上帝也把治理全地的权力赐给了每个人(《圣经•创世记》1章26-28节)。家庭、教会和国家都当根据个人的同意而自由结合,并且以保障和促进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为主要目的。因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依靠暴力和强权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假借“主义”、“国家”、“民族”之名肆意践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二十一世纪必然是中国真正走向自由、民主、法治、共和的世纪,任何以暴力和谎言歪曲真理、强奸民意、奴役他人、践踏人权的个人和群体都会受到至高上帝公义的审判。
因此,我们郑重发出呼吁和祈求:
1、呼吁中国政府尊重法治原则和法律本意,纠正错误判决,无条件地释放刘晓波先生,使其早日与夫人刘霞女士团聚;释放其他一切因为宗教和政治主张而被关押的良心犯;
2、呼吁全世界一切归在基督之名下的圣而公之教会,尤其是海内外华人教会和基督徒,为自身在社会公义问题上的冷淡而悔改;继续高举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忠心地为中国的悔改、和解与重建祈祷;
3、呼吁中国共产党认罪悔改,放弃践踏人权的极权统治,还政于民,以《零八宪章》为基本框架,公开六四真相,寻求社会和解,建立自由与民主政府;
4、呼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继续为中国的社会和解与和平转型努力;只有摆脱专制制度,尊重个人尊严和权利,走向自由与共和,融入世界民主大家庭,中国才能长治久安,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祝福;
5、祈求上帝赐给我们每个基督徒坚持真理、捍卫公义的爱心、智慧和勇气,好使我们为上帝的医治和饶恕、公义和怜悯早日临到神州大地而不懈努力!“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圣经•弥迦书》6章8节)。
“愿上帝怜悯我們,赐福与我們,用脸光照我们,好叫我们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圣经•诗篇》67篇1-2节)。
主后2010年10月10日
Friday, October 8, 2010
良心與信心是什麽關係?
我們常說良心這個東西是人類獨有的,是上帝創造時放在人裏面、讓人知道是非的。聖經中談論描述過五種良心。
一、清潔的、無虧的良心:保羅說“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事奉神”(提後1:3),“弟兄們,我在神面前行事爲人都是凴著良心,直到今日”(徒23:1), “我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由於這話是對猶太人和公會講的,我相信保羅信主前和信主後用的是同一個良心。在羅馬書2章15節,良心那個字翻譯成“是非之心”,即非猶太人的良心。保羅說他的良心被聖靈感動(bears the witness in the Holy Spirit(羅9:1),也吩咐提摩太“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祕”(提前3:9)。可見良心這個東西是要重視的!但良心並非信心。
二、軟弱的良心(林前8:7):這是信主以後需要小心保護的良心,別人不可用真理或聖經知識去傷害。所有信主以前拜慣了偶像的人都有軟弱的良心,所以不能吃祭偶像的食物。有知識的人會認爲偶像算不得什麽,所有的食物都是神的恩賜,所以可吃。但是有相當多的信徒,從小良心裏就把拜偶像當作嚴肅事情。許多華人信徒恐怕都屬這一類,有軟弱的良心。用“軟弱”來形容良心並沒有責備的意思,只代表這良心對偶像比較sensitive。原來認真拜偶像,現在歸主,非常好!從其它任何的罪中悔改歸主恐怕都一樣,應該對原來的罪有特殊的sensitivity。我們的信心必須顧及良心。
三、虧欠的良心(an evil conscience):這份虧欠感是信徒獨有的,因爲信得不完全。“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10:22)。合和本中文翻譯成虧欠是很恰當的,因爲希臘文用的形容詞雖然是壞的、邪惡的,但前後文的描述卻只是自覺虧欠而已,不應翻譯成壞良心。“灑去”是指摩西典章裏,大祭司用血撣在人身上,潔净那人,那人就被神接纳,可以進到神面前來,盡祭司职分事奉祂。凡是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的人不應該再覺得虧欠!因爲感到虧欠實際就是不信耶穌寳血的功效。得知真道以後仍然不信耶穌寳血的功效,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贖罪的祭就沒有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虧欠的良心不是小事,不要以爲懷裏揣著它還可以進天國。艾博士說這就是道地的“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因爲保羅說在聖殿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來9:9),只有耶穌的血能夠除去一切的虧欠,卻有人不信。他們堅持相信的或許是:基督拯救了98%,我尚需加上2%的好行爲才算是真正的討神喜悅。
四、麻木的良心(提前4:1-4):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假冒僞善之人的謊話(Speaking lies in hypocrisy);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having been ironed)。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麻木的良心是假冒僞善者的良心。從表面看來麻木的良心好像和軟弱的良心相似?但麻木剛好是軟弱的反面。因爲這等説謊之人是硬了心腸離棄真道,聽從魔鬼的假冒偽善的道理,似是而非。他們教導禁戒食物是假心假意裝樣子的。
五、污穢了的良心(多1:13-15):…不要聽猶太人荒渺的言語(Jewish myths)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污穢不信的人,甚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穢了。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保羅書信裏多次描述了一些“匪類”(可能是一些信了基督的猶太人),跟隨保羅宣教的路綫,窺測和教導信了主的外邦信徒,吩咐他們除了信耶穌以外,還要遵守摩西律法,保羅稱為“另外一個福音”(加拉太書2章)。看來污穢了的良心就是那些聽從猶太人教訓的信徒的良心。猶太人説是認識神,卻悖逆基督,攻擊神的兒子。有一套誡命,卻不是真道。爲何他們污穢了外邦信徒的良心呢?我想是因爲他們的信心本是敏銳和軟弱的,卻以爲守了摩西律法就不必再顧那良心裏過不去的感覺了。
我想Eckman博士解釋得很有道理,良心的功用就是把本能意識裏所信的,與自己的實際行爲作對照。對照結果如果符合,良心就可以過得去,如果不符,良心就不安。對於我們無數具有錯誤本能意識的人來説,比如認爲神的接納不是白白、必須賺取,我們有上述虧欠的良心是必然的。我們的本能意識在文化的潛移默化下,與福音信息是完全相反的。若要除去虧欠的良心,必須真正相信拯救我們的父、子、和聖靈無限接納我們這一事實,讓它成爲我們的本能意識的一部份!
一、清潔的、無虧的良心:保羅說“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事奉神”(提後1:3),“弟兄們,我在神面前行事爲人都是凴著良心,直到今日”(徒23:1), “我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由於這話是對猶太人和公會講的,我相信保羅信主前和信主後用的是同一個良心。在羅馬書2章15節,良心那個字翻譯成“是非之心”,即非猶太人的良心。保羅說他的良心被聖靈感動(bears the witness in the Holy Spirit(羅9:1),也吩咐提摩太“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祕”(提前3:9)。可見良心這個東西是要重視的!但良心並非信心。
二、軟弱的良心(林前8:7):這是信主以後需要小心保護的良心,別人不可用真理或聖經知識去傷害。所有信主以前拜慣了偶像的人都有軟弱的良心,所以不能吃祭偶像的食物。有知識的人會認爲偶像算不得什麽,所有的食物都是神的恩賜,所以可吃。但是有相當多的信徒,從小良心裏就把拜偶像當作嚴肅事情。許多華人信徒恐怕都屬這一類,有軟弱的良心。用“軟弱”來形容良心並沒有責備的意思,只代表這良心對偶像比較sensitive。原來認真拜偶像,現在歸主,非常好!從其它任何的罪中悔改歸主恐怕都一樣,應該對原來的罪有特殊的sensitivity。我們的信心必須顧及良心。
三、虧欠的良心(an evil conscience):這份虧欠感是信徒獨有的,因爲信得不完全。“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10:22)。合和本中文翻譯成虧欠是很恰當的,因爲希臘文用的形容詞雖然是壞的、邪惡的,但前後文的描述卻只是自覺虧欠而已,不應翻譯成壞良心。“灑去”是指摩西典章裏,大祭司用血撣在人身上,潔净那人,那人就被神接纳,可以進到神面前來,盡祭司职分事奉祂。凡是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的人不應該再覺得虧欠!因爲感到虧欠實際就是不信耶穌寳血的功效。得知真道以後仍然不信耶穌寳血的功效,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贖罪的祭就沒有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虧欠的良心不是小事,不要以爲懷裏揣著它還可以進天國。艾博士說這就是道地的“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因爲保羅說在聖殿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來9:9),只有耶穌的血能夠除去一切的虧欠,卻有人不信。他們堅持相信的或許是:基督拯救了98%,我尚需加上2%的好行爲才算是真正的討神喜悅。
四、麻木的良心(提前4:1-4):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假冒僞善之人的謊話(Speaking lies in hypocrisy);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having been ironed)。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麻木的良心是假冒僞善者的良心。從表面看來麻木的良心好像和軟弱的良心相似?但麻木剛好是軟弱的反面。因爲這等説謊之人是硬了心腸離棄真道,聽從魔鬼的假冒偽善的道理,似是而非。他們教導禁戒食物是假心假意裝樣子的。
五、污穢了的良心(多1:13-15):…不要聽猶太人荒渺的言語(Jewish myths)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污穢不信的人,甚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穢了。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保羅書信裏多次描述了一些“匪類”(可能是一些信了基督的猶太人),跟隨保羅宣教的路綫,窺測和教導信了主的外邦信徒,吩咐他們除了信耶穌以外,還要遵守摩西律法,保羅稱為“另外一個福音”(加拉太書2章)。看來污穢了的良心就是那些聽從猶太人教訓的信徒的良心。猶太人説是認識神,卻悖逆基督,攻擊神的兒子。有一套誡命,卻不是真道。爲何他們污穢了外邦信徒的良心呢?我想是因爲他們的信心本是敏銳和軟弱的,卻以爲守了摩西律法就不必再顧那良心裏過不去的感覺了。
我想Eckman博士解釋得很有道理,良心的功用就是把本能意識裏所信的,與自己的實際行爲作對照。對照結果如果符合,良心就可以過得去,如果不符,良心就不安。對於我們無數具有錯誤本能意識的人來説,比如認爲神的接納不是白白、必須賺取,我們有上述虧欠的良心是必然的。我們的本能意識在文化的潛移默化下,與福音信息是完全相反的。若要除去虧欠的良心,必須真正相信拯救我們的父、子、和聖靈無限接納我們這一事實,讓它成爲我們的本能意識的一部份!
Tuesday, October 5, 2010
小孩子的樣式
關於天國的等級秩序,耶穌給了門徒一個讓人驚奇的回答: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馬太福音18章2-7)!
小孩子的樣式是什麽樣式?小孩子需要父母來照顧;小孩子仰賴父母來供應; 小孩子與父母有最緊密的聯結感。耶穌說我們與神的關係若不能成爲小孩子與父母那樣,就斷不得進天國。這裡描述的是天國裏的情形。人怎樣叫作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就是變得謙卑。我可以想到,越謙卑的人在天國裏等級越高。最謙卑的是誰?當然是主耶穌,他與父神是完全徹底的一家人。信不信由你,我知道有很多人不信,不過在腓立比書2章,保羅說,耶穌看我們這些需要拯救的人比他自己的榮耀還重要,他也要求我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重要,我曾經寫過另外一篇博客解釋那段經文。
我們所敬拜的神有一個最突出的特質,就是不以自己為中心,因爲祂是愛。愛是以他人為中心的,愛就是我們神那獨特的榮耀。這與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等著別人前來敬拜的神都不同。我們若是希望完全恢復有神的形象,必須悔改,改變對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做法,認識我們的神對一切尋求祂、渴望祂愛的人有無限的接納。不要再看自己的行爲比神兒子的拯救重要,神接納我們絕不是因爲我們的行爲,悔改和摘掉我們的有色眼鏡吧。讓我們好像小孩子來等待、享受、和信任父神的眷顧愛惜,與祂聯結好像主耶穌!基督徒的領袖要注意的正是這個,謙卑服事人,不是受人服事!
下面來看看使小孩子跌倒的問題。希臘原文裏使人跌倒那個字就是scandalize,或作“絆倒”stumbling,一般理解為使人犯罪或使人放棄信仰的意思。耶穌在這裡並非講論小孩子犯罪或放棄信仰,艾博士解釋得很好,他說改變小孩子信賴和享受人際關係的能力,這就是使他/她跌倒了。什麽人能夠使小孩子不再那麽信任,不再那麽享受和依賴人的照顧呢?首先是家人!其次是任何人。
在不健康的家庭裏(也叫作運作不良的家庭),如果大人出爾反爾、不但不體恤照顧和耐心教導、甚至打罵虐待小孩子,那麽小孩子變得不再信任、退縮、自卑、孤單是在預料之内的。他/她不得不學會使用與人疏離、說謊、和假裝的防衛方法來保護自己,並且把這些常見的防衛帶入成年生活。換句話說,他們被家庭嚴嚴地訓練,在與家人相處時使用各種防衛,否則就有更大的苦頭等著。如此,他們失去了小孩子的樣式!
我在另一篇博客中曾提到過,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不容易信任他人,更不要說信任那位看不見的神。因爲他們實在是曾經被人絆倒,跌得頭破血流,從來無人爲他們纏裹傷口!但神是一個溫暖的家,是為這些人預備的。他們若肯相信,願意來嘗試了解神的愛,就會知道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家庭,真正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在神的家裏重新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在這世界的文化中,凡是哄騙過小孩子的人就是讓小孩子跌倒了,凡是為小孩子作失信榜樣的就是讓他們跌倒了,凡是輕忽小孩子感受、一味施加壓力的就是讓他們跌倒了。艾博士說,每一個受害者遲早都傾向于去害別人,a victimizer,因爲他/她的防衛可以成爲兇惡的武器。我們都需要向神認錯、悔改,從祂得醫治,不然都是“有禍了”。
所以,得到救恩與心靈得到醫治是一碼事。它是一個過程,不是某個一次性的事件。我以前問別人有沒有“得救”,意思是他/她有沒有作過決志信耶穌的禱告。可是這些心靈嚴重受創的人,作了決志禱告又怎樣?他們一天不開始得安慰醫治,就一天不算得救。焉知神醫治你不是為了讓你去醫治安慰別人、幫人卸下他/她的重擔?
小孩子的樣式是什麽樣式?小孩子需要父母來照顧;小孩子仰賴父母來供應; 小孩子與父母有最緊密的聯結感。耶穌說我們與神的關係若不能成爲小孩子與父母那樣,就斷不得進天國。這裡描述的是天國裏的情形。人怎樣叫作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就是變得謙卑。我可以想到,越謙卑的人在天國裏等級越高。最謙卑的是誰?當然是主耶穌,他與父神是完全徹底的一家人。信不信由你,我知道有很多人不信,不過在腓立比書2章,保羅說,耶穌看我們這些需要拯救的人比他自己的榮耀還重要,他也要求我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重要,我曾經寫過另外一篇博客解釋那段經文。
我們所敬拜的神有一個最突出的特質,就是不以自己為中心,因爲祂是愛。愛是以他人為中心的,愛就是我們神那獨特的榮耀。這與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等著別人前來敬拜的神都不同。我們若是希望完全恢復有神的形象,必須悔改,改變對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做法,認識我們的神對一切尋求祂、渴望祂愛的人有無限的接納。不要再看自己的行爲比神兒子的拯救重要,神接納我們絕不是因爲我們的行爲,悔改和摘掉我們的有色眼鏡吧。讓我們好像小孩子來等待、享受、和信任父神的眷顧愛惜,與祂聯結好像主耶穌!基督徒的領袖要注意的正是這個,謙卑服事人,不是受人服事!
下面來看看使小孩子跌倒的問題。希臘原文裏使人跌倒那個字就是scandalize,或作“絆倒”stumbling,一般理解為使人犯罪或使人放棄信仰的意思。耶穌在這裡並非講論小孩子犯罪或放棄信仰,艾博士解釋得很好,他說改變小孩子信賴和享受人際關係的能力,這就是使他/她跌倒了。什麽人能夠使小孩子不再那麽信任,不再那麽享受和依賴人的照顧呢?首先是家人!其次是任何人。
在不健康的家庭裏(也叫作運作不良的家庭),如果大人出爾反爾、不但不體恤照顧和耐心教導、甚至打罵虐待小孩子,那麽小孩子變得不再信任、退縮、自卑、孤單是在預料之内的。他/她不得不學會使用與人疏離、說謊、和假裝的防衛方法來保護自己,並且把這些常見的防衛帶入成年生活。換句話說,他們被家庭嚴嚴地訓練,在與家人相處時使用各種防衛,否則就有更大的苦頭等著。如此,他們失去了小孩子的樣式!
我在另一篇博客中曾提到過,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不容易信任他人,更不要說信任那位看不見的神。因爲他們實在是曾經被人絆倒,跌得頭破血流,從來無人爲他們纏裹傷口!但神是一個溫暖的家,是為這些人預備的。他們若肯相信,願意來嘗試了解神的愛,就會知道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家庭,真正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在神的家裏重新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在這世界的文化中,凡是哄騙過小孩子的人就是讓小孩子跌倒了,凡是為小孩子作失信榜樣的就是讓他們跌倒了,凡是輕忽小孩子感受、一味施加壓力的就是讓他們跌倒了。艾博士說,每一個受害者遲早都傾向于去害別人,a victimizer,因爲他/她的防衛可以成爲兇惡的武器。我們都需要向神認錯、悔改,從祂得醫治,不然都是“有禍了”。
所以,得到救恩與心靈得到醫治是一碼事。它是一個過程,不是某個一次性的事件。我以前問別人有沒有“得救”,意思是他/她有沒有作過決志信耶穌的禱告。可是這些心靈嚴重受創的人,作了決志禱告又怎樣?他們一天不開始得安慰醫治,就一天不算得救。焉知神醫治你不是為了讓你去醫治安慰別人、幫人卸下他/她的重擔?
Monday, October 4, 2010
難堪的問題:天國裏誰最大?
馬太福音18章1節: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
請你記得,在18章這段師生問答發生之前,耶穌已經不止一次地告訴過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16章21-23節,17章23節),馬太記載說,“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這時候,你想爲什麽有人提出天國裏誰最大的問題?在他們的頭腦中,天國當然是以色列神掌權的日子,而且他們理解的天國大概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死後,而是在地上。難道這些門徒不知道耶穌在天國裏一定是最大?回答:他們聽見耶穌將要被殺,但不明白第三天復活的話,不然也許他們就不會那麽憂愁,也許還帶著彷徨。如果耶穌被殺,那麽天國裏的秩序變成怎樣呢?這個問題難道不重要嗎?馬可記載說,他們彼此談論從死裏復活那話是什麽意思,卻不敢問(可9:10, 32)。
也許我們不要太快批評這些門徒爭權勢。我近來留意到男女受造不同,思維方式的區別很大:對於男人來説有次序等級是很重要的,沒有就會爆發出不良的爭鬥。研究观察发现,等级对女孩很要命,因爲不利于友谊。如果有一方必须屈卑,二人就无法作好朋友。詳細請閲讀Dr. David Eckman的大學生健康心理教材《了解性心理差異》部份。
假如你内心對某人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讓你焦慮,可是你如果明問就會很尷尬,這時你要不要問呢?你有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不問。不和任何人提起,免得被人批評、論斷、笑話或什麽的,悶在肚子裏,自己卻不斷地擔心和焦慮。
第二個選擇是背後和其他人談,門徒就是這樣做的。馬可記載說,門徒不明白死裏復活的話,卻又不敢問他(9:32)。他們將這話存記在心(kept that saying with themselves),彼此議論從死裡復活是甚麼意思(9:10)。他們當然議論不出一個所以然。
第三個選擇就是把溝通時的尷尬、顧慮、和擔心放在一邊,把心裏的疑問掏出來請教。在十二個門徒中,一定有人無法忍受把這個重要的事情憋在心裏的精神壓力,所以他們彼此議論耶穌的死和復活一事。一定有人無法忍受這一嚴重問題遲遲沒有答案、沒有妥善安排的内心懸疑,他們實在需要清楚知道天國裏關於等級秩序的奧秘!別忘了這12個門徒是男人,把關係方面的感受忽略不管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爲問題實在太重要啦,主耶穌在離開之前怎麽可以忽略這麽重要的教導,不作交待呢!耶穌的門徒很有理由把事情澄清,說得不好聼一些是爲安排後事作準備,可是師傅門徒一場,如果日後才來爭執,不是更對不起耶穌嘛!
我想一定會有人選擇第一個方法,自己悶在心裏。不過,選擇這樣處理的人不應該論斷選擇另外兩樣的人爲不仁義。事實上門徒們彼此談論的時候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只是他們無法明明地討論他們最關心的天國裏等級次序。直接地把疑問向耶穌提出可算是最健康的溝通方式。
請你記得,在18章這段師生問答發生之前,耶穌已經不止一次地告訴過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16章21-23節,17章23節),馬太記載說,“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這時候,你想爲什麽有人提出天國裏誰最大的問題?在他們的頭腦中,天國當然是以色列神掌權的日子,而且他們理解的天國大概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死後,而是在地上。難道這些門徒不知道耶穌在天國裏一定是最大?回答:他們聽見耶穌將要被殺,但不明白第三天復活的話,不然也許他們就不會那麽憂愁,也許還帶著彷徨。如果耶穌被殺,那麽天國裏的秩序變成怎樣呢?這個問題難道不重要嗎?馬可記載說,他們彼此談論從死裏復活那話是什麽意思,卻不敢問(可9:10, 32)。
也許我們不要太快批評這些門徒爭權勢。我近來留意到男女受造不同,思維方式的區別很大:對於男人來説有次序等級是很重要的,沒有就會爆發出不良的爭鬥。研究观察发现,等级对女孩很要命,因爲不利于友谊。如果有一方必须屈卑,二人就无法作好朋友。詳細請閲讀Dr. David Eckman的大學生健康心理教材《了解性心理差異》部份。
假如你内心對某人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讓你焦慮,可是你如果明問就會很尷尬,這時你要不要問呢?你有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不問。不和任何人提起,免得被人批評、論斷、笑話或什麽的,悶在肚子裏,自己卻不斷地擔心和焦慮。
第二個選擇是背後和其他人談,門徒就是這樣做的。馬可記載說,門徒不明白死裏復活的話,卻又不敢問他(9:32)。他們將這話存記在心(kept that saying with themselves),彼此議論從死裡復活是甚麼意思(9:10)。他們當然議論不出一個所以然。
第三個選擇就是把溝通時的尷尬、顧慮、和擔心放在一邊,把心裏的疑問掏出來請教。在十二個門徒中,一定有人無法忍受把這個重要的事情憋在心裏的精神壓力,所以他們彼此議論耶穌的死和復活一事。一定有人無法忍受這一嚴重問題遲遲沒有答案、沒有妥善安排的内心懸疑,他們實在需要清楚知道天國裏關於等級秩序的奧秘!別忘了這12個門徒是男人,把關係方面的感受忽略不管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爲問題實在太重要啦,主耶穌在離開之前怎麽可以忽略這麽重要的教導,不作交待呢!耶穌的門徒很有理由把事情澄清,說得不好聼一些是爲安排後事作準備,可是師傅門徒一場,如果日後才來爭執,不是更對不起耶穌嘛!
我想一定會有人選擇第一個方法,自己悶在心裏。不過,選擇這樣處理的人不應該論斷選擇另外兩樣的人爲不仁義。事實上門徒們彼此談論的時候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只是他們無法明明地討論他們最關心的天國裏等級次序。直接地把疑問向耶穌提出可算是最健康的溝通方式。
Saturday, October 2, 2010
大陸信徒的情結
從中國大陸出來的人,作為一個群體似乎他們的理性是出了名的。你向他們傳福音,他們如果不信,就開始問你許多理性和哲學方面的問題,直問到你答不上來。這個群體又是一群內心饑渴的人,最容易聽你講,然後思考,尋找真理。每次教會中受洗的人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大陸,他們留在教會裡繼續尋找他們所需要的。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嘛,他們未必講得出,不過感到找不到的時候就離開了。這些大陸的信徒查經、思考、問些理性的問題,內心卻是在尋找某些能夠令人滿足的東西。他們凡是不敞開心扉的時候,就與你分享一些理性探討的命題,心得啦,問題啦,好像他們的屬靈追求僅僅限於理性知識似的。可是,我本人來自中國大陸,我曉得,理性的調侃是我們這批人最常用的防衛而已!我們所尋找的是真正的理解、知心的愛護、神的接納和擔待從團契生活中體現。
從中國大陸來的人根據年齡,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梯次,但我們的共同特點是曾經受過傷害。有些人受過相當嚴重的傷害,卻不能不選擇淡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老一輩的人(70歲以上)經歷過多次政治運動,文化大革命對他們來說只是其中一次而已,狠了心見怪不怪。他們如果不是自己受衝擊,也大多親眼見過、或親耳聽過目擊者講述別人挨鬥、自殺、意外死亡等等事件。我說的意外死亡主要是指同事在工作時發生傷亡事故。國內企業不重視工業操作的安全保護,常常發生意外。每次發生這類事故影響很大一批人。不是他們願意冷眼看待那些不幸,誰的心不是肉長的?但世態炎涼,惻隱之心又如何?他們不能做什麼,自己能平安無事的過來已經謝天謝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苦難深重的歷史,我們世世代代盼望“救星”。50年代曾對新的社會體制滿懷希望,後來發現也不過如此。
70歲以下、50歲以上的人主要在文化大革命中目睹別人種種慘痛經歷,有的人可能還作為革命的積極分子參與過對別人的迫害。我就屬於這個年齡組。我父親曾經被揪鬥,隔離審查9個月不能回家,回來後講訴一些事真是令你痛心。我先生曾有位住同一宿舍的同事患憂鬱症跳樓自殺,害他痛心了好幾年,到現在提起來還會令他發怒,可見那傷痛根本沒有痊癒!然而,我們感受到的主要是政治壓力。高壓之下不能隨便說心裡話,對朋友也要小心,因為有太多人你不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出賣你。文化大革命中就有好多人為了保護自己而害了別人的,懷恨的、後悔的都大有人在。政治學習的任何發言表態必須符合上面的精神,閱讀報紙看見很多“官腔”不得隨意論斷,如此等等。
記得80年代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新聞寫作訓練班”,培訓者諄諄告誡我們,任何新聞故事的口徑都必須符合政治大潮流,不可獨樹一幟,不然不會發表。這種寫作有什麼意思呀?我後來想都沒有再想去報導什麼。如果說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們這一代人還有共產主義的理想,以為用自己的雙手可以使這個世界變得美好,那麼後來對於自己能夠影響社會、影響別人的力量已經不再天真了。我們把歎息吞在肚子裡,把謹慎流露出來。八九年曾經出過一場政治“暴亂”,我們為那些文化大革命期間出生、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們捏了把汗。我們從那些學生的身上看見一線希望,反腐敗是好事情啊。可是結果糟糕透頂,我們這一代人都覺得希望好像和年輕人的夢一起破滅了。能夠走的都遠走高飛,很多人離開那塊讓人又愛又恨的土地,來到了北美洲。
接下來的一代人叫作70後。他們一般不大知道文化大革命,特別是初期幾年的動亂,因為沒有人會給他們講那些不堪回首的經歷和發表感想。但有不少人受到那次北京風暴的影響,留下很多問號,不了了之。如果說80年代中國大陸出版的一大批“傷痕文學”作品對前一輩的人還有安慰醫治的作用,這批年輕人就沒有那麼幸運啦。我有個朋友告訴我說,她的一個二十來歲的弟弟有一年忽然失蹤了,她的心愁苦哀痛好多年,至今無法釋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自己多少有些責任,也不知道為什麼她選擇暗暗地掉淚,不向任何人提說自己抑鬱的真正原因。毫無疑問,所有在那場暴亂中喪生的人就是這樣從家裡突然失蹤的,再也沒有下落,將來也不指望聽見任何有關的消息。你知道這種事情對人心靈的打擊和殘害有多厲害嗎?沒有人受得了。很多人生病、憂鬱、遠離人群,無人注意。
痛苦使我們這些人只有一個防衛:麻木和忽略自己的情感,emotional shut down。中國人崇尚理性思維,這時就更有必要。稍有一點心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冷淡的超理智(rationalize)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防衛機制,用以與人保持距離,防止進一步受傷。但是過分使用防衛是不健康的,因為凡是努力麻木忽略自己情感的人,他們無法好好地關心和留意到別人的情感。由於經歷使然,他們可能深具同情心,可是對別人常常感到無力去幫助。自我保護都忙不迭,最好是投身于其它樂趣,忘記痛苦,哪裡有閒心顧及其它?理性知識是一個很好的樂趣,不少人一鑽進去就不出來啦。這總比其它一些成癮的行為好吧?
對於經濟改革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不體會中華民族為什麼稱為苦難深重的民族,他們完全不了解為何要用血和淚來形容我們的歷史。他們的家庭十有八九是不提過往故事的。他們的家長忙於忘記過去。所以,這一代人恐怕大部分都是在情緒上受到忽略的。他們希望追求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是他們的家庭所不能給的。我有個朋友在國內做大學生的心靈教育培訓工作。這些年輕人告訴她說,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好像沒有多大的影響,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裡度過,早晨7點上學,晚上8點回家。
人受造是需要深深的人際關係聯結感的,一個人的生命成長中缺乏這種聯結感的時候,心靈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交誼會受影響,溝通方式會受影響,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行為就不用提了,統統受這些因素掌控。不消說,與神的關係也不會超越這些負面的影響。悲哀的是,沒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生活中出現這麼多問題,也沒有人知道應該從哪裡著手解決。信了主的年輕人有個盼望,希望我們的神能為我們帶來美好的轉變。可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信任天父上帝的能力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人正在暗自思量神是否不悅納自己。很多基督徒都不知道怎樣從壓力和憂鬱中走出來,他們孤單、失望、成癮。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裡,深深地受其影響。我們的思維和情感在信主之前已經被塑造成一個模式,信主實在是一個轉機。可是,假如我們不面對過去傷痛所造成的危害,就不會為這些匱乏來求告神,於是我們跟隨主的經驗可能變成了負傷作戰的經驗。如果說我們曾經不得不大量使用“超理智”的心理防衛,那麼現在在基督裡就應該是好好剖析自己的這份防衛習性,在與弟兄姐妹交往中刻意甩掉它的時候啦。我相信醫治創傷,恢復心靈健康是神拯救我們的目的,叫作“心意更新而變化”。
從中國大陸來的人根據年齡,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梯次,但我們的共同特點是曾經受過傷害。有些人受過相當嚴重的傷害,卻不能不選擇淡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老一輩的人(70歲以上)經歷過多次政治運動,文化大革命對他們來說只是其中一次而已,狠了心見怪不怪。他們如果不是自己受衝擊,也大多親眼見過、或親耳聽過目擊者講述別人挨鬥、自殺、意外死亡等等事件。我說的意外死亡主要是指同事在工作時發生傷亡事故。國內企業不重視工業操作的安全保護,常常發生意外。每次發生這類事故影響很大一批人。不是他們願意冷眼看待那些不幸,誰的心不是肉長的?但世態炎涼,惻隱之心又如何?他們不能做什麼,自己能平安無事的過來已經謝天謝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苦難深重的歷史,我們世世代代盼望“救星”。50年代曾對新的社會體制滿懷希望,後來發現也不過如此。
70歲以下、50歲以上的人主要在文化大革命中目睹別人種種慘痛經歷,有的人可能還作為革命的積極分子參與過對別人的迫害。我就屬於這個年齡組。我父親曾經被揪鬥,隔離審查9個月不能回家,回來後講訴一些事真是令你痛心。我先生曾有位住同一宿舍的同事患憂鬱症跳樓自殺,害他痛心了好幾年,到現在提起來還會令他發怒,可見那傷痛根本沒有痊癒!然而,我們感受到的主要是政治壓力。高壓之下不能隨便說心裡話,對朋友也要小心,因為有太多人你不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出賣你。文化大革命中就有好多人為了保護自己而害了別人的,懷恨的、後悔的都大有人在。政治學習的任何發言表態必須符合上面的精神,閱讀報紙看見很多“官腔”不得隨意論斷,如此等等。
記得80年代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新聞寫作訓練班”,培訓者諄諄告誡我們,任何新聞故事的口徑都必須符合政治大潮流,不可獨樹一幟,不然不會發表。這種寫作有什麼意思呀?我後來想都沒有再想去報導什麼。如果說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們這一代人還有共產主義的理想,以為用自己的雙手可以使這個世界變得美好,那麼後來對於自己能夠影響社會、影響別人的力量已經不再天真了。我們把歎息吞在肚子裡,把謹慎流露出來。八九年曾經出過一場政治“暴亂”,我們為那些文化大革命期間出生、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們捏了把汗。我們從那些學生的身上看見一線希望,反腐敗是好事情啊。可是結果糟糕透頂,我們這一代人都覺得希望好像和年輕人的夢一起破滅了。能夠走的都遠走高飛,很多人離開那塊讓人又愛又恨的土地,來到了北美洲。
接下來的一代人叫作70後。他們一般不大知道文化大革命,特別是初期幾年的動亂,因為沒有人會給他們講那些不堪回首的經歷和發表感想。但有不少人受到那次北京風暴的影響,留下很多問號,不了了之。如果說80年代中國大陸出版的一大批“傷痕文學”作品對前一輩的人還有安慰醫治的作用,這批年輕人就沒有那麼幸運啦。我有個朋友告訴我說,她的一個二十來歲的弟弟有一年忽然失蹤了,她的心愁苦哀痛好多年,至今無法釋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自己多少有些責任,也不知道為什麼她選擇暗暗地掉淚,不向任何人提說自己抑鬱的真正原因。毫無疑問,所有在那場暴亂中喪生的人就是這樣從家裡突然失蹤的,再也沒有下落,將來也不指望聽見任何有關的消息。你知道這種事情對人心靈的打擊和殘害有多厲害嗎?沒有人受得了。很多人生病、憂鬱、遠離人群,無人注意。
痛苦使我們這些人只有一個防衛:麻木和忽略自己的情感,emotional shut down。中國人崇尚理性思維,這時就更有必要。稍有一點心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冷淡的超理智(rationalize)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防衛機制,用以與人保持距離,防止進一步受傷。但是過分使用防衛是不健康的,因為凡是努力麻木忽略自己情感的人,他們無法好好地關心和留意到別人的情感。由於經歷使然,他們可能深具同情心,可是對別人常常感到無力去幫助。自我保護都忙不迭,最好是投身于其它樂趣,忘記痛苦,哪裡有閒心顧及其它?理性知識是一個很好的樂趣,不少人一鑽進去就不出來啦。這總比其它一些成癮的行為好吧?
對於經濟改革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不體會中華民族為什麼稱為苦難深重的民族,他們完全不了解為何要用血和淚來形容我們的歷史。他們的家庭十有八九是不提過往故事的。他們的家長忙於忘記過去。所以,這一代人恐怕大部分都是在情緒上受到忽略的。他們希望追求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是他們的家庭所不能給的。我有個朋友在國內做大學生的心靈教育培訓工作。這些年輕人告訴她說,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好像沒有多大的影響,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裡度過,早晨7點上學,晚上8點回家。
人受造是需要深深的人際關係聯結感的,一個人的生命成長中缺乏這種聯結感的時候,心靈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交誼會受影響,溝通方式會受影響,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行為就不用提了,統統受這些因素掌控。不消說,與神的關係也不會超越這些負面的影響。悲哀的是,沒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生活中出現這麼多問題,也沒有人知道應該從哪裡著手解決。信了主的年輕人有個盼望,希望我們的神能為我們帶來美好的轉變。可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信任天父上帝的能力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人正在暗自思量神是否不悅納自己。很多基督徒都不知道怎樣從壓力和憂鬱中走出來,他們孤單、失望、成癮。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裡,深深地受其影響。我們的思維和情感在信主之前已經被塑造成一個模式,信主實在是一個轉機。可是,假如我們不面對過去傷痛所造成的危害,就不會為這些匱乏來求告神,於是我們跟隨主的經驗可能變成了負傷作戰的經驗。如果說我們曾經不得不大量使用“超理智”的心理防衛,那麼現在在基督裡就應該是好好剖析自己的這份防衛習性,在與弟兄姐妹交往中刻意甩掉它的時候啦。我相信醫治創傷,恢復心靈健康是神拯救我們的目的,叫作“心意更新而變化”。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