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1, 2020

借鑒:北歐的教育方針

據說美國人都很羨慕北歐的生活模式。瑞典、丹麥、挪威、芬蘭,他們的經濟生產效率高,社會平等程度高,個人開心的程度也高。

進步人士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國家福利優厚。提倡自由的人士指出,這些國家在開放自由市場的每個層面上評分都很高。主張限制移民的人士看到,他們種族同一,只是最近才開始有移民進入。

不過,北歐國家在19世紀曾經窮得叮噹響,他們的經濟發展從1870年代才開始起飛,而福利國家更是後來才建立起來的。紐約時報有一篇文章說,北歐國家的興起是他們的教育方針成功,是美國人應該學習借鑒的。

在19世紀,北歐的精英做了一件美國人至今尚未做到的事。他們發覺若要國家昌盛繁榮,就必須設立一批真正的folk schools,就是人民學校,教育他們中間那些沒有文化知識的人,以終生學習作為社會結構的一部分。

他們看教育與我們不同。德文bildung描述了他們的教育方法,在英文裡連同等的觀念都沒有。--教育是一個人全面的品德、情操、智力、文明的轉化。人們若想能夠面對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並在其中做貢獻,他們的內在生命需要豐富。

現在美國人常常把上學讀書看為知識和技巧的傳遞,讓學生能閱讀、能計算、或能夠牢記一些生物事實。Bildung的目的卻是要幫助人了解複雜的社會體系,看到事物之間的關係,比如自己和社會的關係,家庭和住區內的人際關係。

有人寫過一本書《The Nordic Secret》,說Bildung是讓個人能夠長進,以致能夠出來對家庭、親友、其他社會公民、甚至全人類負起責任,在享受更大個人倫理和自由時,把托付給我們的產業承傳下去。

北歐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培養每個學生與國家的聯結感,因為在19世紀以前,大多數歐洲人看自己是本地人,而不是看自己屬於某國家。北歐的教材在學生心裡灌輸一種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民俗、產業的自豪感。

書中說,一個人年輕時若是心裡沒有一團火,長大成人就很難與人共事。培養歸屬感—歸屬於一個家庭、歸屬一個城鎮和一個國家非常重要,才能夠培養出願意分擔責任的熱忱。

北歐的教育工作者還努力培養學生的內在分辨力。他們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內心的各種力量--情感、慾望、創傷、理想。好像從外部自我觀察這些力量的互相作用,就能夠掌控而不是受制於這些力量—這實在是一項重要的人生技巧。

他們直覺地知道人們成長都要經過認識自己的各階段,從小時候盲從父母老師權威,到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尺度成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尺度,再看到自己是社會網絡中的一員,學習互相尊重與團結。

Bildung的目標就是幫助人們從一個成長階段轉到另一階段時,克服那種不自在的感覺--改變視角永遠是件不容易的事。

這樣的教育努力似乎對文化有長遠的影響,從東到西,人們常開玩笑說他們的責任感在耳旁嘮叨,要他們做這做那。他們那裡是世界上腐敗事件發生得最稀少的地方,反倒獨特地意識到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高度的社會信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對彼此負責,社會制度發揮了功用。

相比之下,美國的社會信任幾十年來不斷下降。如果小孩子有進入好學校的特權,社會中就沒剩下多少彼此尊重了。如果那些學校沒有向孩子們灌輸愛自己國家的思想,彼此分擔責任的觀念就少了。

如果你的教育體制不幫助孩子們了解彼此良好關係的意義,甚至也不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他們就無法學會從別人的視角看問題。

如此對比北歐的bildung教育模式,你會發現美國的問題不是沒有訓練好人們的工作技巧,而是缺乏一個正確的活到老、學到老的教育模式,來幫助人們建立一個在複雜多元社會里興旺發展的能力和意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