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14

聖經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聖經不是一本教條宣言書,不是宗教律法書,而是一個文集,其中有故事、詩歌、箴言智慧文學、異像異夢的紀錄,反映出歷史的背景、事件、民俗。聖經中的許多故事並不是剛剛發生就寫下來,而是在口傳多年後才有人寫下來。雖然是後寫的,卻不是某個作者發明出來的。與照本宣科的印刷文化不同,口傳文化恐怕不會參考傳統以外的紙上文字。

亞伯拉罕接受神和他立約的時候,希伯來文還沒發明出來。到了摩西時代,仍然未必對神的約有完全的理解。出埃及記說耶和華在石板上寫(刻)了字交給摩西,只怕是象徵性的。摩西代表了最初開始明白神聖之約的人物。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 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但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這段話十足地表明了一個民族試圖理解一個關乎自身的龐大事件,Fred Denbeaux 把摩西時代的拯救比喻為嬰孩受洗,當時並不明白歸屬於主的重大意義,後來經過學習、操練才慢慢明白。希伯來民族從最古時代有詩歌文學留存下來,到發展出軍事戰鬥技巧,大衛所羅門建立起王國,建立起商業貿易,用發明出的文字寫下古老的傳統,若不是上帝幫助,沒有哪個人能夠勝任寫下經書的巨大任務。他們恐怕都會好像摩西,希望上帝打發別人來做這編寫整理傳統的工。

我們從故事中看到,巴別塔的警告從一開始就可以用來警告所羅門:他為自己建造王宮花費大量人工,讓他們輪流服苦,改變了早先各支派的弟兄平等關係,王有了取代上帝的傾向。慈愛公義上帝的百姓群體應該如此?人最初被驅逐離開伊甸園就是因為想要像神一樣,世世代代有人信靠神,有人為自己抓權勢,上帝所揀選的群體如何與列邦不同?這件事不僅在當初口傳時代是個問題,聖經初寫下來是問題,至今仍然是上帝百姓的大問題。

出埃及是希伯來人歷史的中心事件,上帝帶領他們離開為奴之地出來,救贖了他們。但是靠國家權力維持安全,許多人就要失去自由而服苦。摩西五經告誡百姓在上帝面前紀念自己曾經在埃及,從人口稀少到強盛,又從作奴隸、被苦待,到神用神蹟奇事把這群體領出來,可謂以色列人的最早信仰告白(請看申命記廿六章5-8節)。

以色列人在曠野遇到困難,希望回到埃及也是一個歷史的教訓,上帝顯然要人反覆思想。一個蒙召離開奴役,得到敬拜自由的民,必須學會在新的環境不再依賴舊的生活方式,選擇堅持依靠上帝,逐漸成長。

這是一個文學的縮影,不僅是給所羅門時代以色列百姓的借鑑,也是給今天每個基督徒的借鑑。因為我們也被差派,去做超過我們能力和智慧的事;我們也尋求穩定熟悉的老環境,不願冒險跟隨上帝走前途不明的路;我們也要常常決定是否信靠神的愛和眷顧… 看來自由是無法承襲的,每一代人都需要贏取自己的自由。

承認自己受造,信靠造我們的主,這就是敬拜。敬拜主要求我們向祂敞開心懷,和祂保持清白良好的關係,好像孩童一樣的信任,不要堅持非有保障的生活不可,乃在生活中信靠上帝和彼此仁愛,就會越來越像基督的樣式。讓我們繼續寫神的救恩歷史,在我們的群體中見證祂。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