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9, 2025

被這位經濟學家說中

我去年介紹過經濟學家Paul Krugman評論川普揚言要實行的政策,一定會引起通貨膨漲。一晃一年過去了,看來各方面都被他說中了。

Krugman在最近與Hasan Minhaj的播客節目中,被問及川普降低美國生活成本的承諾進展如何,他直言:「是啊,進展很糟。」

Krugman最近從《紐約時報》搬到Substack平台撰稿。他曾斷言,川普政府的多項政策都會直接推高消費者的生活成本。現在他說:「通貨膨漲已經加劇,而且還會繼續升高,因為所有那些關稅都在為進口商品提價。」

政府強硬的移民政策也直接讓食品雜貨價格上漲--食品雜貨是美國人感受通漲最強烈的領域:「我們開始看到食品價格上漲,而且因為遣返(移民),情況還會惡化。...你以為在美國採摘農作物的是誰呢?」

Krugman認為總統的經濟承諾是空洞無物、缺乏實際策略的:「他根本沒有計劃,他想的是要讓物價神奇地下降,但他實際上做的很多事情只會讓物價上漲。」

實際上,政治領導人無法對物價做甚麼承諾。Krugman打開話匣子,討論很多經濟問題,他告誡聽眾,對任何承諾大幅降低物價的政治領導人,都要持懷疑態度。

以上內容參考了Benzinga媒體對經濟的報導:Trump's Policies Are Making America Less Affordable

根據各種主流媒體的報導,其它的經濟危機到來的訊號還包括:

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開始少買或暫停買大件商品、長期國庫券的利息反而比短期的還少、製造業指數下降到50%以下(說明製造業萎縮)、失業率急遽升高、臨時工機會減少、主動辭職(另謀職位)的人減少、新車銷售量下降、股市動盪、信用卡債務和遲付率增加、建築業放緩、申請貸款成功率下降等等。

Monday, November 17, 2025

We Shall Overcome

我們教會昨天禮拜唱這首詩歌。《我們終將勝利》(We Shall Overcome)成為民權運動的詩歌,部分要歸功於民運領袖,部分要歸功於像Bob Dylan和Pete Seeger這樣的藝術家和民間歌手。這首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戰爭和奴隸時代。



從一開始,黑人音樂就一直包含對壓迫的控訴,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正因如此,Fountain Hughes的演唱片段才如此鼓舞人心,又如此令人心碎。

所以,下次再聽到這首歌時,希望它喚起人們對美國一些最偉大鬥士的記憶和傳承--Pete Seeger(教這首歌給抗議人群)、Mahalia Jackson、Charles Tindley、Fountain Hughes、聯邦士兵,甚至可能還有第一代在美國出生的非裔奴隸。這音樂很有力量,音樂本身就具有力量。

美國黑人爭取享有與白人同等的自由、權利、法律保護的鬥爭直到現在還在繼續,拉丁裔也準備加入了。在長老會的詩歌集當中,這首歌歸在「新天新地」主題內,算是盼望。

Friday, November 14, 2025

貧富差距增加的K形經濟

本文內容取自《財富》雜誌的介紹:S&P K-shaped Economy。 目前經濟情勢開始呈現兩極化,經濟學家們又稱為K形經濟:富裕的消費者對前景充滿信心,而低收入人群則感覺自己正處於經濟衰退之中--儘管大規模失業尚未出現。字母K有兩條臂,一條往上去,另一條向下滑,剛好形容兩個不同的階級--他們的財富隨著時間推移,差距將越來越大。

為甚麼會這樣?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這些家庭的財富來源--也就是他們在2025年投資多少在股市中。先不說股市中有沒有「泡沫」,今年的股市雖然經過各種動盪,還是蓬勃發展的。

過去一個多月來美國政府停擺,對各種經濟活動的打擊很大,但現在有消息出來可能快要結束了,市場今天立即提振走強。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指數上漲,但VIX波動率指數下降,表示市場預期這場政治動盪將要平息,股市可能會上升。

歐洲股市也普遍上漲,德國DAX指數、法國CAC 40指數和西班牙IBEX 35指數,倫敦FTSE 100指數,漲幅都很大。亞洲情況也類似,日本日經225指數,香港恆生指數都大幅上漲。

大家都開始對股市前景重新樂觀,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好消息,對經濟也好。正如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所強調的:「人工智能(AI)公司股價飆升對經濟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富裕美國人因其股票投資組合的大幅增長而增加支出,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

各種AI公司的股價飆升恐怕已經過度,Zandi說:「這種所謂的財富效應在過去一年中貢獻了將近0.5個百分點的實際GDP成長,佔經濟整體增長的四分之一。...我們應該謹慎考慮這種現象的可持續性。如果這種現像不可持續,那就應該搞清楚這對未來經濟增長意味著什麼。」

Apollo Academy是一個學習、交流和分享經濟知識的學校。根據他們的研究,未來商業發展成功的潛力越來越集中在少數的大公司。上週,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發布一份報告,題為《K形經濟:企業篇》。其中概述了自2025年初以來,「七大巨頭」(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的盈利上升,而標普500指數其餘公司的盈利卻下降。

這七家巨型公司都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它們都對AI投入了大筆資金--也就是說,不僅在自身業務中啟用AI技術並推出新產品,還投資於建構這項變革性技術所需的基礎設施。

上面這張圖表顯示今年4月到10月的盈利估算。圖中將普標500指數中的七大巨頭的估算與其它493家公司分開列出,這些公司比其它公司高出一大截,尤其是8月份以後。平均起來,總體經濟的還是下降了0.2%。然而在這幾個月之間,七大巨頭的一般經營上漲了將近4%,而標普500指數中其餘的493隻股票則下跌了約1.5%。

有人斷定AI泡沫遲早要幻滅,因為投入得太多,要賺多少才能撈回本錢開始營利呢?在民眾口袋中沒有甚麼錢的情況下,你從誰的手裡裡賺錢呢?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25

FBI特工協會的聲明

我不知道FBI特工們還有個Association(FBIAA作用有點像校友會或工會),專門支持FBI特工人員和他們的家庭,有1.4萬成員。

最近,FBIAA就川普總統和他所任命的FBI局長 Kash Patel的作為發表了聲明(他們常常發表聲明),MSNBC也做了報導,我用中文寫出來:

「...昨天的行動(FBI特工遭到解雇,然後很快被復職)凸顯了混亂,因為長期以來的FBI政策和工作程序被忽略。一名特工根本不該僅因受指派去進行某項調查、並無非法行為而遭到解雇。局長Patel無視這項法律,搞反復無常和任意的報復。FBI特工處理的是事實,我們促請Patel局長做同樣的事。當領導人放棄正當程序時,受到虧損的不僅是信任,美國公眾還會比較不安全。FBI探員必須能夠自由地把注意力放在保護美國人民,而不是擔心別人的社交媒體帖子讓自己失去工作。」

這裡說的社交媒體帖子是指那些MAGA網紅,諸如Laura Loomer等人,喜歡貼出「解雇這人/解雇那人」的帖子,然後政府當局根據這些建議,解雇那些在FBI工作了15年、25年、30年的特工老手。這些人經驗豐富,是美國法治和執法所需要的。

這份FBIAA聲明使用的不是委婉詞彙,乃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等於)直接指責政府和FBI局長不遵守法律。不要說Patel局長花付稅人的錢為他26歲的女友提供專機交通,發覺有人想要調查此事,就發出相關威脅,轉移媒體視線或阻攔調查。還有高調宣布在新罕州破獲了Synaloa販毒團夥,結果媒體發現逮捕的那二、三十人只不是一些普通的吸毒上癮分子,和Synaloa的頭目毫無關聯--這類報告破壞了聯邦調查的公信力。

Patel局長一天到晚解雇這人那人,比如解雇專門紀錄FBI專機使用27年的Steven Palmer,一名與暴露Patel專機使用醜聞毫無關係的人--Patel女友自拍炫耀,是別人提問和搜索發現的。

有兩位律師,Harry Litman法學教授和Ben Meiselas,在自媒體油管頻道中評論這件事:


B:FBI自己的工會公開指責FBI局長,這個沒有先例,影響很大。他們等於說,你這些做法讓美國更危險了。Harry您是否能把這件事分析一下?
H:說「沒有先例」是最起碼的。這個群組代表了90%的現任和退休的FBI探員,幾乎等於FBI全體起來反對局長。還記得Patel僥倖逃脫參議院的審核批准吧?發誓不搞政治起訴、政治解雇之類的,現在看來滿口謊言,在他所要領導的群體面前早已失去信任,甚至為辭退領導人的政治危機打下基礎。或許川普仍然喜歡他的嘴皮公關技巧、將他留任,但從FBI工作立場來看,完全不能接受。

Carol Leonnig和Aaron C. Davis剛剛出版一本書《Injustice》,解釋在聯邦司法部(DOJ)工作的一貫壓力。FBI探員關注自己的工作(價值),幾乎好像軍隊。你知道川普第一屆任期解雇FBI副局長Andrew McCabe,故意在他只差26小時就可以領取退休金之前。結果MaCabe只好發起訴訟,讓FBI額外花了不少付稅人的錢。

現在他們向整個FBI宣戰,Patel為此而來(要報復和關閉整個FBI),難怪川普的總檢察長Bill Barr曾說「除非我死」,Patel不可被川普提名作副局長,因為他沒有資格和經驗。不僅Patel,他們還指派了一位副局長,也是不懂FBI業務,只在遠處指指戳戳的人,廣大FBI特工對這二位領導人的不信任恐怕已經到了極點,甚至懷有敵意,因為認真做該做的事會遭到解雇,簡直是不公平到家了。

對總統和他的司法部長這種政治聚焦,這份聲明說明了他們的極度不信任。無論他們在位多久,不信任將跟隨著他們。並且我認為這要帶來真正的政治危機--首先,這篇聲明的執筆人會被叫去國會作證,FBI局長所有的醜聞不會被遺忘,因為他的不稱職表演非常壯觀,猛然向自己所不了解的這位那位工作人員插刀,其無人支持是史無前例的。

最後,如果FBI協會說這會讓「美國公眾比較不安全」了,他們採取的態度是很強硬的。他們不是停留在人事不公平的層面,乃是幾乎等於下戰書--這絕不是一、兩天的故事,乃會不斷地發展。

B:很多人評論說,這如果在平時,FBI局長早就會被撤職了,諸如濫用FBI專機的醜聞一暴光,不會有任何疑慮。現在看明,Patel整個問題是他仇視FBI--你看他的視頻廣播頻道就知道。川普故意挑選他作FBI局長,因為川普覺得所有針對他的刑事調查都是FBI發起的,FBI是他的頭號敵人,而Patel是整治FBI的最佳人選。據我看,那些無論怎樣都贊同的共和黨參議員,居然把這個重要崗位交給如此反對FBI的人,在搞甚麼!正如川普派不信科學的人管理衛生保健,派Fox節目主持人去管理國防部等等,取代共和黨總統從前指派的人。您認為如何?

H:是,Patel在國會作證時吱吱哇哇,但他上任後做很多史無前例的非法事情,打擊志氣,使公共安全受損,說謊放肆,把美國法治搞得一團糟,專為討好總統一人。現在FBI特工協會發聲,我看他的情況不妙,FBI局長生涯是在生死邊緣了。

Monday, November 10, 2025

mRNA疫苗抗癌

這個話題我上星期介紹過一次,重點是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根據美聯社的報導,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新冠疫苗--mRNA疫苗,可能為其他一些癌症患者也帶來了意外的好處:增強他們的免疫系統,幫助了他們的抗癌力量。

《自然》雜誌最近發表了一項初步研究,一些晚期肺癌和皮膚癌患者,如果在接受某些免疫療法藥物之後,在100天內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他們的生存期就顯著延長。

而且,這與病毒感染無關。mRNA似乎幫助免疫系統更好地對「免疫療法」做出良好反應,這是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佛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免疫療法是目前癌症治療的尖端前沿。)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首席研究員是Adam Grippin博士。他說這種疫苗「好像警報器一樣,能夠激活全身的免疫細胞。我們正在努力讓免疫耐受的腫瘤對免疫療法更敏感。」

現在,川普任命的衛生部長小肯尼迪懷疑mRNA疫苗,還削減了某些利用這項技術的$5億美元研究資金。然而,研究團隊的發現非常令人鼓舞,所以正在準備一項更嚴謹的研究,以確定mRNA冠狀病毒疫苗是否應與另一種抗癌藥物合用--這是在設計抗癌新型mRNA疫苗時的過渡步驟。

健康的免疫系統一般會在癌細胞構成威脅之前將其殺死,但有些腫瘤會演化出逃避免疫攻擊的能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類抗癌藥物)能夠解除癌腫的這種逃避躲藏功用,是一種強效療法--如果有效的話。然而,有些人的免疫細胞用藥後仍然無法辨識腫瘤。

信使核糖核酸(mRNA)天然存在於每個細胞中,包含著人體製造蛋白質的基因指令。mRNA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是新冠疫苗,並因此榮獲諾貝爾獎。然而科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於開發的,是個人化的mRNA「治療疫苗」,用以訓練免疫細胞識別惡性腫瘤的獨特特徵。

Johns Hopkins大學的mRNA專家Jeff Coller博士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認為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線索」--這種現成的療法或許可以用來抗癌。 他說:「mRNA藥物在造福人類健康方面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

本文是根據公共廣播服務(PBS)的報導內容而寫:mRNA COVID vaccines may be helping some cancer patients。

Friday, November 7, 2025

出人頭地的捷徑

Russell Razzaque博士是英國的一位精神科顧問,我對他的油管頻道內容很感興趣,因為他分析一些國家領導人的行為和心理,政治、經濟、哲學是他的興趣點。前幾天他訪談了一位川普政治顧問Stephen Miller的中學同學,對他了解Miller很有幫助,於是在自己的節目中做了介紹。我把內容記在這裡。



從1999年到2000年代初,Miller入讀加州Santa Monica高中--在一個自由開放的地區,有許多思想非常開放的同學。他在那裡遇到相當的拉丁裔人口,是他從小長大沒有甚麼接觸的人群。Miller家搬來這個地區,是因為他父親遇到商務危機,負債累累,收入驟減,只好搬家。於是,他首次接觸到多元文化。

Razzaque博士分析說,Stephen很可能從那時開始,對於鄰居其他不同族裔也與他一樣過日子感到憎惡。因為在他原來居住的白人社區,外族人一般都很貧困,擠在一起,現在居然自己的生活標準也和他們一樣,不同膚色族裔的同學們都在社會中平等!這顯然是反差太大,在他內心引起憎惡。

另外一個因素是Stephen是個特別普通的孩子,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優點,沒有許多女孩子喜歡他等等。不過,Stephen找到吸引別人注意力的辦法。他發表惡言惡語,令人學校中人多人很反感,並開始注意他。比如「Am I the only one who is sick and tired of being told to pickup my trash? We have plenty of janitors who are paid to do it.」--那時學校中沒人和他一樣有這種看法。

也許你以為他周圍一定有別人同意他,且表達類似的古怪觀點?也就是說,他表達的是某個群體的意見?但Razzaque博士得知,當時那裡根本沒有其他人附和他。結果他引起所有人的注意,是以前作為無名不起眼人士所沒有的。從來沒聽說、不認識他的同學開始談論他,這讓他特別興奮。

說實在的,住在一個充滿各種膚色人群的社區,他不喜歡做無名人士。他覺得自己應該高人一等,像從前一樣。結果他找到讓自己在學校脫穎而出的辦法--發表怪論。Stephen在整個學校中以發表很極端的觀點而聞名,老師同學都認為那些觀點並非他自己的。

然後,有個美國右翼的廣播電台注意到他,邀請他上節目,以至於在14歲,他就接受電台採訪。那些人顯然也同意他的看法,熱情洋溢地稱讚他。很快,這個年輕人就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注意,他十分陶醉,太高興了。

很多人認為上電台是Stephen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轉折點,因為看到他舉止風度都改變了,自信和自大的程度大大提高。從遇到別人面質詢問他的觀點就立即退縮,到得到人注意時展現能力和優越感,走上現在的道路。

認識Stephen的人都說,很清楚,他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說的那一套,他那麼說完全是為了得到注意--不然他嚴重缺乏關注,滿肚怨恨。Stephen感到自己必須努力得到關注,以補償在家裡所缺失的恩典?他的怨恨來自從一個比較舒適富裕的地位,落入一個需要努力證明自己不像旁人,而是比較優越的境地。

Stephen的途徑不像別人--努力找一份好工作、取得比較高的資歷、成為一名傑出的專業人士或商業人士、或賺比較多的錢等等。他找到一條捷徑來出人頭地--說令人討厭的話,用一些臭名昭著的觀點和政治意見來達到橫行無阻。這一招對他果然靈光:他步步升遷,來到白宮擔任要職,為總統提供諮詢意見。

Razzaque博士曾經介紹過現任的川普總統,說他走的道路和Miller幾乎是一模一樣--靠一個渴望得到關注的驅動力,隨時打造出任何必要的觀點,以求總是得到最大的注意力。難怪這兩個人的氣味那麼相投,工作那麼協調一致。副總統JD Vance也是一模一樣,馬斯克也很類似。這整個右翼團夥其實不信任何東西,只信他們自己的名聲,以及能夠吸引並保持關注的能力。

Razzaque博士說,這很不幸。因為不惜任何代價吸引人關注的人,是不介意在她們追求關注的過程中傷害任何人的。

Wednesday, November 5, 2025

諾貝爾獎得主談免疫治療

在1980年代,年輕的Shimon Sakaguchi(坂口志文)研究免疫學,那時他發現取得研究經費很難。如今,他的開創性研究成果贏得諾貝爾獎--一項闡明人體免疫系統如何運作的發現。

共同榮獲202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藥獎的有三個人,除了日本傑出的免疫學教授坂口志文,還有美國的研究人員Mary Brunkow和Fred Ramsdell。他們所研究的課題是調節性T細胞(T-regs),即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作用是防止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攻擊。

坂口最近接受專家資訊網站The Conversation的廣播採訪,解釋他的發現過程,以及這一發現對於疾病治療的潛力。
坂口在名古屋愛知縣癌症中心研究所與同事們進行的一項關於新生小鼠的實驗。他們在小鼠出生三天後就切除它們的胸腺--這些胸腺在免疫耐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隔離並清除T細胞(一種淋巴細胞或白血球),免得T細胞攻擊自身。(「免疫耐受」是防止機體对自身抗原產生免疫反應的機制,從而避免自身免疫疾病。)

坂口對實驗結果感到好奇。他指出,如果新生小鼠胸腺被切除,那麼這種淋巴球的缺失會導致免疫缺陷。--結果,這些小鼠反而患了自體免疫疾病,與我們看到的人類自體免疫疾病很相似,只是患了自免疫疾病的人並沒有切除胸腺。這說明人的自發性自體免疫疾病一定是同樣的機制遇阻。

坂口決定嘗試一項新實驗,來防止小鼠的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攻擊自體。他從基因相同的小鼠身上提取一些T細胞,將它們注射到切除了胸腺的小鼠體內,結果發現自體免疫疾病可以得到預防。坂口說:「這表明,某種能夠阻止這病的T細胞群一定存在。」

在1980年代,由於免疫學界對這類細胞的存在持懷疑態度,所以很難獲得研究經費。他曾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並表示自己「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家私人基金會的贊助。 他研究了十年之後,1995年發表一篇論文,闡述了他所發現的調節性T細胞(T-regs)。

Treg好像人體的「保安」,控制體內的各種不良反應,並通過一種叫作外周耐受的過程,來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當T-regs功能失調時,就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坂口與另外兩位美國的諾貝爾獎得主繼續研究,後來找到了控制T-regs的特定基因--Foxp3。

坂口最初的興趣是對自體免疫疾病及其發病機制。但在研究過程中,他們逐漸認識到T-regs更重要。這些細胞現在知道是與癌症攻擊人體的方式,以及器官捐贈的接受度密切相關。

坂口目前正在研究利用T-regs進行治療的新方法,以及將其他類型的攻擊性T細胞轉化為T-regs細胞,來針對特定的自體免疫疾病進行靶向治療。他眼下最希望的是,一些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最終能轉化為實際應用,造福患者。

同時,他也對最近的研究發現深感興趣。這些研究顯示,T-regs能夠在發炎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這可能對修復受損組織意味深長。很多神經退化性疾病都與發炎有關,比如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藉著標靶治療,我們或許可以阻止或延緩疾病的進展。

坂口博士說:「我們希望這是真的--這種方法真的能對這些疾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