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歷來喜歡用建築物來顯示權力、控制紀念和塑造一個國家的觀感。有位第17世紀的法國政客說:「在沒有戰績的情況下,用建築來宣示偉業再好不過。」現在川普政府正要把遺產和建築當作理念形態和控制的工具。
在美國的歷史保護領域,「遺產」是指社區所珍惜和共同保護的場所、物品、活動和敘事--這些遺產的創造往往是多元且充滿爭議的,因為美國人民是多元化的。考古學家R. Grant Gilmore(第三世)30年來研讀人類設計的環境,尤其是建築物和紀念碑。他在專家資訊網站撰文,介紹說這些建築不斷修繕、信息承傳的力量很強。
川普正在按照自己的形象(從物質和精神層面)重塑白宮,這與他長期以來作為地產開發商,將自己的名字放在大廈上的做法是一致的。2020年12月(川普第一屆的末尾),他曾效法希特勒和斯大林,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古典和傳統風格是聯邦政府新樓的preferred風格,嘲諷其它建築風格。
如今,川普正在推翻美國公園和紀念碑中所有含有包容性敘事的歷史,重新鼓吹和美化奴隸制、重男輕女等等,試圖把這些價值觀用在博物館展覽、教科書編寫和公立學校訓導中。然而,文物不說謊,考古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真實地恢復這些傳說。因為對過去的記憶會決定一個國家對未來的選擇。
獨裁、暴君和國王都常用建造紀念性建築物來鞏固自己聲譽,他們也試圖建立自己民族的國家主義自豪感。社會心理學家發現,當人面對宏偉事物時,常會體驗到敬畏之情,同時看到自己渺小,因而對宏偉建築物的創造者產生敬愛之意。威權主義的紀念性建築常利用這種現象,來喚起遊客對皇家宏偉疆域力量的感知。
19世紀的拿破崙遠徵埃及和羅馬,並在巴黎建造了凱旋門和Vandome圓柱等紀念碑,均以羅馬先例為藍本,鞏固自己的統治合法性;Albert Speer與Hermann Giesler在納粹德國設計宏偉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物,例如Nuremberg的派對集會場地,旨在美化當局和突顯威風;而斯大林的蘇維埃聯邦則推崇宏偉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建築風格,來彰顯中央集權的永久性。
現在,川普提議在維吉尼亞州的Arlington為自己建造凱旋門,這個凱旋門與Potomac河對岸的林肯紀念碑遙遙相對,象徵紀念《獨立宣言》250週年。
美國其實摒棄了歐洲君主的半神統治者的華麗居所觀念,反倒期望領導人服務人民。這種理念體現在1785-1830年間的聯邦風格建築物中,展示出清晰、民主的建築語言,算是具有鮮明的美國特色。
美國建築的主要特徵是Palladian式和諧對稱,源自於古典羅馬建築物尺寸,以及強調均衡、簡樸和愛國的主題。James Hoban所設計的白宮,以及Thomas Jefferson設計的Monticello莊園,都體現這種風格--內部結構輕盈,線條對稱,飾有雄鷹、甕和風鈴草等圖案。
美國人也意識到歷史保護的政治力量。1816年,費城買下建於1753年的獨立廳,免得被拆除(獨立廳是《獨立宣言》和《憲法》辯論和簽署的地方)。如今,這座建築物已成為國家公園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地址。早期的歷史保護主義者還保護了華盛頓總統的故居、Vernon山莊、Jefferson總統的Monticello莊園等等地標建築物,將民主的持久性與建築物環境緊密聯繫起來。
在重塑白宮並規定眾多聯邦場所回到「古典和傳統」風格的過程中,川普瞄準的不僅是建築物,還有它們背後的敘事。川普正在利用自己的權力,推翻幾十年來美國為創造更具包容性的歷史所做的一切努力。
川普的行動忽視了美國是移民國家這一事實。川普政府拿Smithsonian研究院--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開刀,進行意識形態重塑。川普還推動修復最近被拆除的南方邦聯紀念碑,這助長了南北戰爭(優越白人)「失去大業」神話的復興。
美國建築師協會曾在2020年公開反對川普關於聯邦建築風格的行政令,警告那是政府將意識形態強加於建築設計。川普第二屆政府推進這項議程,採納了美國傳統基金會「2025項目」中的多項建議。2025項目呼籲廢除1906年的《古物法》,並縮減許多現有紀念碑的規模,這將削弱一個多世紀以來對許多美國歷史建築的保護。
川普的新宴會廳與白宮聯邦風格所體現的核心價值截然不同。許多評論家把它描述為rococo(奢華精緻)室內風格,但它更符合美國鍍金時代(1875-1895年)的誇張華麗特色,與當今時代多有相似。
川普這次下令建造新的大型宴會廳,無視長期以來國家對歷史保護的諮詢和審查程序。白宮東翼可能是美國最重要的歷史遺跡之一,而他為達到目的而採取了單方面且不負責的手段。
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選擇只將(白人)歷史編入教科書、反對包容其它族裔的價值觀、文化和歷史時,他們就控制了承傳公共記憶的工具。Gilmore博士說,對過往歷史的集體理解和詮釋是健康民主的基礎,它維繫一個共同的國家身份認同,確保對過去的錯誤行為負責,並支持人權和多元參與。
然而,川普時代的建築承傳政治試圖重新定義美國的敘事,試圖決定誰有權發言。他們攻擊所謂「覺醒」歷史,試圖抹去奴隸制、不平等和排斥(異族)的複雜真相,而這些真相對於民主問責極其重要。因為建築和遺產絕不僅是磚瓦,它們乃是記憶、身分認同和權力工具。
Everybody Has A Theology
Biblical or not,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ideas/views of God. Even you have never entered a seminary, you have had your theology. This is a site for anybody who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sharing their evangelical theology understandings. Christianity is not just about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know, it is about what you FEEL! For God's love is to be felt.
Wednesday, October 29, 2025
Monday, October 27, 2025
總統提名,參議院審核
總統行政與國會兩院是美國三權分立、彼此制衡的一個方式。(三權的另一個權力是法院與執法機構,原則上應該與黨派無關,獨立於總統。) --這裡記下一個例子,是川普總統任命Leo Brent Bozell III做南非大使時,在野(民主)黨的問話內容。
總統提名任命的任何一個職務,都應該經過參議院(兩黨)的問話。不過,在總統與參議院多數派屬於同一政黨時,在野黨的發言常常被忽略。現在川普是共和黨的總統,情況似乎尤其如此,無論提出的問題有多嚴重,參議院多數派的共和黨人通常還是全數贊成他/她上任。
Murphy參議員:您支持只一個只接受白人難民、不接受黑人難民的政策嗎?(有南非白人受到政府種族屠殺的虛假傳說,川普5月正式宣布接收南非白人難民來美國。)
Bozell:參議員,那個(美國)政策不是我制定的。
M: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或者問任何一位候選人,回答很容易:當然不支持--我們當然不支持只接收白人難民的政策。您為甚麼拒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B:因為我只執行總統要我做的事,我個人的觀點無關緊要。
M:您會支持重新建立只有白人可以參加選舉投票的制度嗎?
B:參議員,我要作的是南非大使,我的回答重點只在外交方面。
M:您拒絕分享關於是否支持重建種族歧視制度、不准黑人投票的個人看法。
B:我的個人看法無關緊要,我在南非只做總統要我做的事(接收白人難民)。
M:這話根本不真。您來到這個小組委員會接受問話的原因,就是您的個人觀點、過往歷史,能夠展現您是否適合在大使崗位服務。如果您的個人觀點無關緊要,我們就不必有這個審核過程了。您不僅不願講自己關於接收難民是否應該基於種族,還不願講對美國黑人是否應該進行歧視對待,這很令人震驚。這些問題絕對關乎您服務(南非)大使職位的資格,您拒絕回答,我希望這個委員會的所有人都(會在投票時)記住。
Van Hollen參議員:川普總統做出荒誕宣稱,說南非(政府)對他們國家的(白人) Afrikaners搞了種族屠殺。我對您的問題是:您同意嗎?總統的宣稱很荒誕。
B:謝謝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您和那些人談話,他們天天懼怕...
VH:抱歉,種族屠殺是有法律定義的,我問的不是某人的印象感受。我想問的是據您所知,國務院的法律顧問是否告訴您結論,說南非在從事種族屠殺?
B:參議員,我不知道。但是...
VH:我的問題很簡單,您是否同意,美國總統所宣稱的南非種族屠殺很荒唐?
B:參議員,我不是律師,所以我無法回答您的問題。
VH:根據報告,總統正在減少難民接收數字,到每年接收75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南非白人了。我看這是嚴重濫用政策。您同意我們不該根據種族來接收難民嗎?
B:參議員,在南非...
VH:我問的是(您的意見),我們的難民接收政策應該根據種族嗎?再說一次,這是個很直截了當的問題。
B:我試圖回答您的問題。在南非有好幾千起襲擊白人農夫的事件,他們懼怕喪命。總統說,他們可以來到美國做難民。
VH:是的,但您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成為難民有個法律標準,我的問題是,根據很可靠的報告,總統正在設立一個全世界接收難民的上限數目,讓所接收的幾乎所有難民都是南非白人,我知道您不想回答我的問題--這聽來是一條基於種族的政策。
B:參議員,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抱歉,我不知情,我不知道答案。
VH:如果確認了,您將在海外代表美國。南非的問題對您來說不新鮮,我1980年代剛好在這個委員會作職員,當時通過一項立法,全面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加以反對和制裁。我查看您在那段時期的言論,您並不支持那項立法,我說得對嗎?
B:參議員,我不知道您當時在做甚麼。但我可以告訴您,咱們的保守立場自1980年代以來不變。當時Nelson Mandela向蘇聯看齊,而蘇聯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也是美國的死敵。...10年後蘇聯瓦解,保守運動與Mandela的聯結也結束,您若現在問我,我可以說南非Mandela是我最敬重的人。
VH:好啊,您(當時)批評別人「榮耀Nelson Mandela」,現在聽您說這樣的話倒是挺有趣。最後我要指出,您與當時的保守參議員Jesse Helms合作,在制裁南非法案通過以後,還反對里根政府派特使去見非洲國會。據我看,那個法案是這個委員會兩黨合作的最偉大成績,幫助南非結束了種族隔離,而反對的人只好做夢,希望現在的南非當局仍然搞那樣的種族政策。
Kaine參議員:剛才Murphy參議員問您一個簡單問題,接收難民是否應該根據種族。現在請問,我們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所有的美國居民(不光是公民),都有同樣的權利享受法律保護,您若受到確認,將必須起誓維護美國憲法。而您竟不願回答那樣一個簡單問題,令人不安。我想要問的是,您知道南非的一個Freedom Front Plus(FF+)黨嗎?
B:我不知道。
K:我告訴您,FF+是南非白人的政黨,在國會中代表了南非白人的大多數人。他們曾經是國會中的反對派,但從2024年開始,他們同意成為聯盟政府的一部分。川普總統所相信的南非受迫害白人,實際上有FF+黨作為代表,並且他們決定參與聯盟政府。我想您應該注意這件事。
川普任命Amer Ghalib做Kuwait大使時,在參議院也有類似的交叉訊問,您可以自己觀看視頻報告。
總統提名任命的任何一個職務,都應該經過參議院(兩黨)的問話。不過,在總統與參議院多數派屬於同一政黨時,在野黨的發言常常被忽略。現在川普是共和黨的總統,情況似乎尤其如此,無論提出的問題有多嚴重,參議院多數派的共和黨人通常還是全數贊成他/她上任。
Murphy參議員:您支持只一個只接受白人難民、不接受黑人難民的政策嗎?(有南非白人受到政府種族屠殺的虛假傳說,川普5月正式宣布接收南非白人難民來美國。)
Bozell:參議員,那個(美國)政策不是我制定的。
M: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或者問任何一位候選人,回答很容易:當然不支持--我們當然不支持只接收白人難民的政策。您為甚麼拒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B:因為我只執行總統要我做的事,我個人的觀點無關緊要。
M:您會支持重新建立只有白人可以參加選舉投票的制度嗎?
B:參議員,我要作的是南非大使,我的回答重點只在外交方面。
M:您拒絕分享關於是否支持重建種族歧視制度、不准黑人投票的個人看法。
B:我的個人看法無關緊要,我在南非只做總統要我做的事(接收白人難民)。
M:這話根本不真。您來到這個小組委員會接受問話的原因,就是您的個人觀點、過往歷史,能夠展現您是否適合在大使崗位服務。如果您的個人觀點無關緊要,我們就不必有這個審核過程了。您不僅不願講自己關於接收難民是否應該基於種族,還不願講對美國黑人是否應該進行歧視對待,這很令人震驚。這些問題絕對關乎您服務(南非)大使職位的資格,您拒絕回答,我希望這個委員會的所有人都(會在投票時)記住。
Van Hollen參議員:川普總統做出荒誕宣稱,說南非(政府)對他們國家的(白人) Afrikaners搞了種族屠殺。我對您的問題是:您同意嗎?總統的宣稱很荒誕。
B:謝謝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您和那些人談話,他們天天懼怕...
VH:抱歉,種族屠殺是有法律定義的,我問的不是某人的印象感受。我想問的是據您所知,國務院的法律顧問是否告訴您結論,說南非在從事種族屠殺?
B:參議員,我不知道。但是...
VH:我的問題很簡單,您是否同意,美國總統所宣稱的南非種族屠殺很荒唐?
B:參議員,我不是律師,所以我無法回答您的問題。
VH:根據報告,總統正在減少難民接收數字,到每年接收75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南非白人了。我看這是嚴重濫用政策。您同意我們不該根據種族來接收難民嗎?
B:參議員,在南非...
VH:我問的是(您的意見),我們的難民接收政策應該根據種族嗎?再說一次,這是個很直截了當的問題。
B:我試圖回答您的問題。在南非有好幾千起襲擊白人農夫的事件,他們懼怕喪命。總統說,他們可以來到美國做難民。
VH:是的,但您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成為難民有個法律標準,我的問題是,根據很可靠的報告,總統正在設立一個全世界接收難民的上限數目,讓所接收的幾乎所有難民都是南非白人,我知道您不想回答我的問題--這聽來是一條基於種族的政策。
B:參議員,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抱歉,我不知情,我不知道答案。
VH:如果確認了,您將在海外代表美國。南非的問題對您來說不新鮮,我1980年代剛好在這個委員會作職員,當時通過一項立法,全面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加以反對和制裁。我查看您在那段時期的言論,您並不支持那項立法,我說得對嗎?
B:參議員,我不知道您當時在做甚麼。但我可以告訴您,咱們的保守立場自1980年代以來不變。當時Nelson Mandela向蘇聯看齊,而蘇聯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也是美國的死敵。...10年後蘇聯瓦解,保守運動與Mandela的聯結也結束,您若現在問我,我可以說南非Mandela是我最敬重的人。
VH:好啊,您(當時)批評別人「榮耀Nelson Mandela」,現在聽您說這樣的話倒是挺有趣。最後我要指出,您與當時的保守參議員Jesse Helms合作,在制裁南非法案通過以後,還反對里根政府派特使去見非洲國會。據我看,那個法案是這個委員會兩黨合作的最偉大成績,幫助南非結束了種族隔離,而反對的人只好做夢,希望現在的南非當局仍然搞那樣的種族政策。
Kaine參議員:剛才Murphy參議員問您一個簡單問題,接收難民是否應該根據種族。現在請問,我們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所有的美國居民(不光是公民),都有同樣的權利享受法律保護,您若受到確認,將必須起誓維護美國憲法。而您竟不願回答那樣一個簡單問題,令人不安。我想要問的是,您知道南非的一個Freedom Front Plus(FF+)黨嗎?
B:我不知道。
K:我告訴您,FF+是南非白人的政黨,在國會中代表了南非白人的大多數人。他們曾經是國會中的反對派,但從2024年開始,他們同意成為聯盟政府的一部分。川普總統所相信的南非受迫害白人,實際上有FF+黨作為代表,並且他們決定參與聯盟政府。我想您應該注意這件事。
川普任命Amer Ghalib做Kuwait大使時,在參議院也有類似的交叉訊問,您可以自己觀看視頻報告。
Friday, October 24, 2025
圓月會影響睡眠嗎?
許多世代以來,人們一直相信月亮擁有某種力量,引起失眠和怪異行為,甚至讓人精神錯亂--Lunacy(瘋癲)這個詞來自於拉丁文luna(月亮)。
警察、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經常說,他們在月圓的夜晚更忙碌。但科學真的能證實這一點嗎?答案當然民間傳說微妙。研究表明,月圓的確會對睡眠有輕微影響,但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就不那麼確定了。
匹茲堡大學神經科教授Joanna Fong-Isariyawongse專門研究睡眠醫學,探討睡眠如何影響大腦健康。她發現月光與瘋癲的古老神話,可以追溯到一些比較尋常的事情。她在專家資訊網站撰文,向大眾介紹了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我把文章主要內容記在這裡。
她說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月圓到來之前的幾天內,因為月光明亮,人們的睡眠確實會減少大約20分鐘左右,入睡時間也會延長,深度恢睡眠的時間減少。大規模人口研究也證實了這個模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月圓之前的夜晚往往都睡得比較晚,睡眠時間也比較短。
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線:明月會延遲人體的生理時鐘,減少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種指示就寢的荷爾蒙)的分泌,使大腦比較警覺。這些變化並不顯著,在燈光較少的地方,例如鄉村或露營時,月亮影響最明顯。一些研究還表明,男士們受到的影響似乎比女士們大些。
民間傳說認為月圓的光芒可能引發躁鬱症患者的躁狂,誘發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或引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在明月下失眠,脆弱的心靈可能會崩潰。現代科學的重要詮釋是,睡眠不足就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強大驅動力--即使是一個不眠之夜,也會加劇焦慮,並影響情緒。
持續的睡眠中斷會增加憂鬱症、自殺念頭以及躁鬱和精神分裂等疾病發作的風險。這意味著即使是輕微的月圓影響睡眠,對那些風險已經較高的人來說影響更大--比如躁鬱症患者對睡眠時間縮短可能比他人更敏感。
不過,當研究人員審核大量人群數據時,月圓引發精神危機的證據並不充分:目前尚未發現患者的住院、出院或住院時間長短與月相有可靠的關聯。
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月亮效應的其它解釋,從引力「潮汐」對人體的牽引,到細微的地磁變化和氣壓變化。然而那些機制都經不起推敲:推動海洋運動的引力太弱,不足以影響人體生理,而研究月相周期的地磁和大氣變化,結果也不一致,甚至微不足道。這使得月光導致睡眠紊亂成為最合理的解釋。
如果科學證據如此缺乏,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相信「月圓效應」?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叫「虛幻關聯」:人們會注意並記住那些與月圓同時發生的不尋常夜晚,卻忘記那些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夜晚。天上月亮清晰可見,而壓力、咖啡因或刷手機等隱藏的睡眠幹擾因素卻不明顯,於是人們很容易歸咎月亮。
月亮對睡眠的微小影響凸顯了一個重要因素:夜間的光線至關重要。人體天生就遵循自然的明暗循環。夜晚的額外光線,無論是月光、路燈還是手機螢幕,都會延遲晝夜節律,減少melatonin分泌,導致睡眠品質下降。
同樣的生物學原理也解釋了夏令時差引起的健康風險。當時鐘「撥快」時,夜晚的光線會人為地變亮。這種變化會延遲睡眠,並在大範圍內擾亂晝夜節律,導致事故和心血管風險增加,並降低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專家們的結論:在現代社會,人造光對睡眠的影響遠大於月亮。所以,許多睡眠專家主張採用永久的標準時間,以便較好地配合人體生物節律。
所以,你若在月圓之夜焦躁不安,或許不是你的錯覺--月亮確實會影響你的睡眠。但你如果常常失眠,那就要仔細想想自己的原因。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手中的光,而不是天上的光。
警察、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經常說,他們在月圓的夜晚更忙碌。但科學真的能證實這一點嗎?答案當然民間傳說微妙。研究表明,月圓的確會對睡眠有輕微影響,但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就不那麼確定了。
匹茲堡大學神經科教授Joanna Fong-Isariyawongse專門研究睡眠醫學,探討睡眠如何影響大腦健康。她發現月光與瘋癲的古老神話,可以追溯到一些比較尋常的事情。她在專家資訊網站撰文,向大眾介紹了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我把文章主要內容記在這裡。
她說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月圓到來之前的幾天內,因為月光明亮,人們的睡眠確實會減少大約20分鐘左右,入睡時間也會延長,深度恢睡眠的時間減少。大規模人口研究也證實了這個模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月圓之前的夜晚往往都睡得比較晚,睡眠時間也比較短。
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線:明月會延遲人體的生理時鐘,減少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種指示就寢的荷爾蒙)的分泌,使大腦比較警覺。這些變化並不顯著,在燈光較少的地方,例如鄉村或露營時,月亮影響最明顯。一些研究還表明,男士們受到的影響似乎比女士們大些。
民間傳說認為月圓的光芒可能引發躁鬱症患者的躁狂,誘發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或引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在明月下失眠,脆弱的心靈可能會崩潰。現代科學的重要詮釋是,睡眠不足就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強大驅動力--即使是一個不眠之夜,也會加劇焦慮,並影響情緒。
持續的睡眠中斷會增加憂鬱症、自殺念頭以及躁鬱和精神分裂等疾病發作的風險。這意味著即使是輕微的月圓影響睡眠,對那些風險已經較高的人來說影響更大--比如躁鬱症患者對睡眠時間縮短可能比他人更敏感。
不過,當研究人員審核大量人群數據時,月圓引發精神危機的證據並不充分:目前尚未發現患者的住院、出院或住院時間長短與月相有可靠的關聯。
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月亮效應的其它解釋,從引力「潮汐」對人體的牽引,到細微的地磁變化和氣壓變化。然而那些機制都經不起推敲:推動海洋運動的引力太弱,不足以影響人體生理,而研究月相周期的地磁和大氣變化,結果也不一致,甚至微不足道。這使得月光導致睡眠紊亂成為最合理的解釋。
如果科學證據如此缺乏,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相信「月圓效應」?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叫「虛幻關聯」:人們會注意並記住那些與月圓同時發生的不尋常夜晚,卻忘記那些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夜晚。天上月亮清晰可見,而壓力、咖啡因或刷手機等隱藏的睡眠幹擾因素卻不明顯,於是人們很容易歸咎月亮。
月亮對睡眠的微小影響凸顯了一個重要因素:夜間的光線至關重要。人體天生就遵循自然的明暗循環。夜晚的額外光線,無論是月光、路燈還是手機螢幕,都會延遲晝夜節律,減少melatonin分泌,導致睡眠品質下降。
同樣的生物學原理也解釋了夏令時差引起的健康風險。當時鐘「撥快」時,夜晚的光線會人為地變亮。這種變化會延遲睡眠,並在大範圍內擾亂晝夜節律,導致事故和心血管風險增加,並降低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專家們的結論:在現代社會,人造光對睡眠的影響遠大於月亮。所以,許多睡眠專家主張採用永久的標準時間,以便較好地配合人體生物節律。
所以,你若在月圓之夜焦躁不安,或許不是你的錯覺--月亮確實會影響你的睡眠。但你如果常常失眠,那就要仔細想想自己的原因。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手中的光,而不是天上的光。
Wednesday, October 22, 2025
關於「為義受迫害」的誤譯
馬太福音5章10節: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是耶穌所教導的「第八福」。後面跟著還做了說明,11-12節:人若因我辱罵你們,迫害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要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很多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迫害他們。
不過,有一位名叫David Bivin的以色列聖經學者指出,這句話翻譯得不對,希臘原文dioko的意思是「追趕/追求」。凡懂希伯來文的人都知道,希伯來字radaf有雙意思:追求/追趕和迫害/逼迫(注意:逼迫也算一種追趕)。這很可能引起了誤譯,因為寫希臘聖經文稿的文士都懂希伯來文,可能也操希伯來式的希臘文。
Bivin博士還說,翻成「義」的那個希臘名詞dikaiosune,其實翻成「救恩」或「救贖」比較準確。所以,耶穌後面所說的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意思是求上帝的拯救--尋找失喪的人永遠是上帝優先考慮的價值。
所以,耶穌第八福的意思應該是「追求得救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我特別查看一下信望愛聖經資源網站,那節經句中的這個動詞的確是過去式的主動語態,所以不能理解成被動的「受到追趕/迫害」。
那麼,11-12節的說明呢?難道不是在解釋第10節中的迫害嗎?Bivin博士說,你如果看前後文,第10節中的主語和前面論八福一致--「他們有福...」,而11-12節則忽然轉為「人們迫害你們」,不僅話題改了,還讓人看到福音書的編輯痕跡。
馬太福音成書的年代是在耶穌復活之後。根據使徒行傳第1章,耶穌「受害以後,用許多確據向使徒顯明自己是活着的,在四十天之中向他們顯現,並講說上帝國的事」。那時,耶穌必然要預備這些使徒,因為他們將要面對世人的懷疑、嘲笑、敵意、忽視等等。
在11-12節中,耶穌講的辱罵、誹謗等等攻擊,並非追捕刑事犯罪那類的「迫害(persecution)」,他所應允的是作門徒若受了苦要得獎賞。你若以為尋找機會(鬧革命)受迫害或殉道,就有天上的不尋常大賞賜,恐怕是誤解了耶穌。耶穌希望你受人辱罵誹謗語言攻擊時的態度,是歡喜仰望上帝,而不是洩氣或起來針鋒相對甚至於殉道。
不過,有一位名叫David Bivin的以色列聖經學者指出,這句話翻譯得不對,希臘原文dioko的意思是「追趕/追求」。凡懂希伯來文的人都知道,希伯來字radaf有雙意思:追求/追趕和迫害/逼迫(注意:逼迫也算一種追趕)。這很可能引起了誤譯,因為寫希臘聖經文稿的文士都懂希伯來文,可能也操希伯來式的希臘文。
Bivin博士還說,翻成「義」的那個希臘名詞dikaiosune,其實翻成「救恩」或「救贖」比較準確。所以,耶穌後面所說的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意思是求上帝的拯救--尋找失喪的人永遠是上帝優先考慮的價值。
所以,耶穌第八福的意思應該是「追求得救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我特別查看一下信望愛聖經資源網站,那節經句中的這個動詞的確是過去式的主動語態,所以不能理解成被動的「受到追趕/迫害」。
那麼,11-12節的說明呢?難道不是在解釋第10節中的迫害嗎?Bivin博士說,你如果看前後文,第10節中的主語和前面論八福一致--「他們有福...」,而11-12節則忽然轉為「人們迫害你們」,不僅話題改了,還讓人看到福音書的編輯痕跡。
馬太福音成書的年代是在耶穌復活之後。根據使徒行傳第1章,耶穌「受害以後,用許多確據向使徒顯明自己是活着的,在四十天之中向他們顯現,並講說上帝國的事」。那時,耶穌必然要預備這些使徒,因為他們將要面對世人的懷疑、嘲笑、敵意、忽視等等。
在11-12節中,耶穌講的辱罵、誹謗等等攻擊,並非追捕刑事犯罪那類的「迫害(persecution)」,他所應允的是作門徒若受了苦要得獎賞。你若以為尋找機會(鬧革命)受迫害或殉道,就有天上的不尋常大賞賜,恐怕是誤解了耶穌。耶穌希望你受人辱罵誹謗語言攻擊時的態度,是歡喜仰望上帝,而不是洩氣或起來針鋒相對甚至於殉道。
Monday, October 20, 2025
求主垂聽禱告的詩歌
星期天我們教會唱這首詩,感到意境很好,特意從油管找到放在這裡。
Lord, listen to your children praying.
Lord, send your Spirit in this place.
Lord, listen to your children praying,
Send us love; send us power; send us grace.
求看見主的慈愛/能夠分享祂的慈愛和恩典。
求主差遣聖靈來到這個聚會場所,聽你的兒女禱告。
也許很多時候,當我們求主的慈愛和恩典時,我們是為自己求。但我們應該也求分享主的慈愛和恩典的能力。我們求能力,常常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缺乏能力做很多善事、好事、謀求眾人益處的事。
但最近幾年,我也發現有人求的是能夠掌控別人,能夠有政治權力為自己的族裔、宗派求好處,甚至不惜以壓制其他人為代價。如果是那樣,我們應該反思和悔改。
Lord, listen to your children praying.
Lord, send your Spirit in this place.
Lord, listen to your children praying,
Send us love; send us power; send us grace.
求看見主的慈愛/能夠分享祂的慈愛和恩典。
求主差遣聖靈來到這個聚會場所,聽你的兒女禱告。
也許很多時候,當我們求主的慈愛和恩典時,我們是為自己求。但我們應該也求分享主的慈愛和恩典的能力。我們求能力,常常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缺乏能力做很多善事、好事、謀求眾人益處的事。
但最近幾年,我也發現有人求的是能夠掌控別人,能夠有政治權力為自己的族裔、宗派求好處,甚至不惜以壓制其他人為代價。如果是那樣,我們應該反思和悔改。
Friday, October 17, 2025
關於「社會主義」的對話
這個(自由派)小夥子Parker與保守派聽眾有不少對話。下面是一段例子,我覺得挺有趣,因為很多美國人聽見「社會主義」就反對,但從來不知道真正的社會主義是甚麼。我把對話的大意寫在下面。
Parker:...等等,您說...是搞社會主義,您能定義甚麼是社會主義嗎?
Conservative:社會主義就是由政府來提供(一些)人的基本需要,拿賦稅人的錢。
P:那麼您相信我們應該有社保福利(來提供退休者的基本需要)嗎?
C: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應該有。P:那麼您是是社會主義者嘍?C:我不是。P:所以您同意搞一定程度上的社會主義?C:算是吧。但我不同意搞任何形式的(社會)福利--像德國搞的那種全面的社會主義。我家住一位德國交換學生,我和她交流很多--我不支持德國政府的做法。
P:我們等一下可以談德國。讓我們講社保,我不認為社保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生產與生產方式由工人階級(藉「集體所有制」)來掌管。而將財富重新分配來保障社會(生活)安全是自由派的思想,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或許您可以說,他們常常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
C:所以,您不同意社會主義嗎?P:我不是社會主義者,我是個自由派。C:噢,但您不是同意提高徵稅?P:我同意提高向富人徵收的稅率。C:為甚麼?
P:讓那些政府計劃有資金啊,幫助有需要的人。比如全民健保和托兒服務,又比如新生兒父母有受薪的假期。C:這不是搞社會福利嗎?P:這些社會公益項目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不是工人階級掌管生產(的結果),所以不是社會主義。
C:那麼請給我一個歷史例子,像您所說的社會主義。P: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社會主義(真正)實現到一定程度、值得提倡的例子。有些國家或許想要建立社會主義,但我認為他們都是國家資本主義。
(看來像中國、北朝鮮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Parker眼裡都是假的。人或許可以奉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名,去沒收資本家/地主財產歸公,美其名「集體所有」。)
C:所以,您不完全否定資本主義?P:我是自由派,提倡社會民主。我相信一個資本主義體制要有規章制度,要提供眾人社會安全保障。
C:那麼您怎樣衡量人們需要多少的社會安全保障?總有界限吧?
P:您問的是我支持哪些政策,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為需要的人做哪些事?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能夠擔負得起全民健保。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這樣做了,他們花在每個人身上的錢是美國的一半,而保健效果比我們好。我們辦全民托兒服務也會很容易,減輕很多收入不高的小康家庭經濟負擔--美國的托兒費太貴。
C:那您相信有人濫用我們現有的福利體系嗎?
P:有的,像川普這種人,就從我們的系統中鑽了不少空子。
C:我是說普通公民,不是說政府官員濫用。
P:川普是美國普通人中的一員--有錢有勢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濫用我們的福利和補貼,因為我們的稅務體制有很多空子好鑽,而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也特別大--所以我們需要各種規章制度和反壟斷法律等等。
C:我想您是在迴避我的問題。P:不是迴避,是重新定向您的問題。
C:拿我們的食物補貼等等福利來說,的確幫助了很多需要的人。但有些人就會選擇不工作,坐在那裡等補助,免得錢賺多了就失去福利,那不是濫用福利體系嗎?
P:有沒有人這樣做,在獲取社會福利方面玩假呢?一定有,但屬於很小一部分。但我仍然主張讓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福利,而不是砍掉幾百萬人的福利,只為避免極少數不該得的人占到便宜。我看共和黨人好像就是這樣的。
C:但是您怎麼知道玩假的人只佔很小的比例呢?您從哪裡知道的呢?P:您可以搜索Fraud rate for Medicaid,核實一下。
C:您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是美洲原住民Cherokee,享受醫療等等所有這些福利。我不同意所有的人都來利用有限資源,我親眼看到醫院過載,連一個小手術都排不上號。 P:那應是他們資金不足。如果我們看世界上其它一些國家,用一半的資金提供效果較好的全民醫療服務。
C:那些國家沒有資金不足的問題,Cherokee Nation也沒有資金不足問題。
P:是的,我們本來應該有更多的醫護、更多的服務設施,但在美國的昂貴系統下就變成資金不足。我相信全民醫療保健是比較好的體系。
C:但我想美國搞全國的保健系統恐怕會亂。我認為加拿大搞得也不好,我有個朋友從加拿大來到美國,只為做一個小小的選擇手術。
(她搞錯了,美國人很多跑去加拿大拿藥就醫,又便宜又快。選擇手術,比如整容,或許在加拿大要等很久,但其它必要的醫藥處置,比如斷骨傷筋,還是很快的。)
C:好吧,我不只是想說醫療保健,我主要想說,如果人們因為能夠利用這些福利就不工作或少工作,他們就選擇留在貧困狀況中,因為免費又不必工作。
P:所以您認為社會福利項目會導致更多的貧困?C:是的。
P:您有甚麼證據給我看嗎?C:我已經告訴您,我所住的郡是美國最貧困的。
P:不算您的傳聞/感覺,您有甚麼研究報告顯示得到Medicaid福利會提高貧困率嗎?因為歷史上,我們看到每個這類公益項目都大幅度減少了貧困。
C:好吧。讓我們來說說有錢。擁有產業,比如一個房屋、一塊土地算是富有嗎?
P:我們談論富有主要是講人,比如一個人年收入$40萬以上叫做有錢。我們想要讓$40萬以上那部分收入多繳一點稅。
C:但是您如果住在加州,$40萬可能還是每個月會花光。
P:等等,我住在加州,$40萬是很不錯的,除非你的生活方式過分奢侈。
C:對。但我想要說的是,擁有財產才算富有。您如果把賺到的錢全部花掉,去買必要的日用品,那就不是富有。
P:等等,您如果每個月花$40萬,那肯定不是全買必要的日用品。
C:但我是說您講的那些國家,福利項目降低了貧困,我是說那些人不擁有產業,他們過日子、付租金...
P:談到那些,抱歉我還是一直堅持,丹麥是個高福利的北歐國家。您如果比較各國民眾的財富中位數,丹麥幾乎是美國的一倍。美國我看到財富的中位數是$12萬4千,丹麥則超過了$20萬。
(應該指出,或許那些高福利國民拿回家的薪資不算太高,但他們的生活品質還是高,不用憂慮甚麼其它的缺乏,因為生活比較社會化,有安全保障--醫療、高等教育等等。我們在美國拿了比較高的薪資回家,但我們需要掏錢的地方很多,多賺的錢不能抵銷沒有社會安全網的匱乏,結果生活質量並不高。)
C:生活品質高,但未必自由。P:您是甚麼意思?很多國家的人民自由指數和經濟自由指數都超過美國。C:比如他們買食物的津貼花費有一定限制吧?要在哪裡買,只能花多少等等?
P:首先,沒有那樣的限制。其次,您那麼重視自由,就不應該支持一位破壞人們憲法第一修正案自由、違反人們第二和第四、第五、第十四修正案權利的總統--我只是給您一些具體的破壞人民自由的例子。
C:不同意。我們的國家(左右)兩邊都在為自由而鬥爭。你們反對右翼,因為你們反對(我們)有言論自由。
p:且慢,自由派如何反對了言論自由?
C:拜登當政時,Zuckerberg得到錢,要求他在臉書上禁止(右翼)發聲。
P:沒有吧?他應該不是從政府拿錢,那很荒唐。當我們說「受到壓力」,那是「您如果如此這般,我們就如何如何」,正像那位幽默脫口秀Jimmy Kimmel所遇到的,被川普政府取消節目。...川普發行政命令,誰燒美國國旗就坐牢一年,違反人們的言論表達自由。還有一個法庭裁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發言在美國屬於言論自由(不可亂扣支持恐怖主義帽子),因為有人說「解放巴勒斯坦」(川普的社交媒體要他噤聲),就被拘禁了104天並且沒有經過正當程序。
P:川普煽動J6國會山叛亂,推特決定封他的帳號,推特是私營公司,不是聯邦政府。私營公司想阻止誰在自己的平台上發言都是經營自由,不算限制言論自由。
C:那麼Kimmel的節目被Disney中斷,Disney是私營公司,不算限制言論自由?
P:Disney受到聯邦政府部門的壓力。川普任命的FCC主席Brendan Carr直接威脅Disney,說他們若不對Kimmel採取行動,FCC就要採取行動。
P:川普可以說是想要推翻美國。
C:不對,您如果聽川普的發言,他沒有想要推翻美國。
P:他說你們要fight like hell to take back the country from those that stole from you,然後又赦免那些打警察的暴亂人士,稱他們的行為是愛國。
C:您如果查一下民主黨領導人的言論,恐怕也有這類話。P:我嘗試了。
P:川普的司法部長(AG)Pam Bondi說,凡用仇恨語言煽動暴力的都該坐牢--所以按她的標準,川普應該坐牢。
C:我不同意Pam Bondi,那是剝奪人的言論自由。
P:所以您能夠明白,川普剝奪憲法第一修正案人的自由。
C:我看到雙方都剝奪這些自由。
P:您能給我舉個例子,說明賀錦麗的政策會剝奪人的自由嗎?
C:實話說,我不知道她的政策。P:一條政策都不知道,您怎麼能說她剝奪人的自由?C:我沒有說賀錦麗剝奪自由,我是說你們民主黨。
C:Covid大流行的時候,拜登禁止關於疫苗的謠言流傳,這和川普有多少區別?
P:拜登向社交媒體公司提出建議,制止關於疫苗的謠言流傳,他沒有提出若不照辦就要沒收營業執照之類的政策。這是最大的區別。
Parker:...等等,您說...是搞社會主義,您能定義甚麼是社會主義嗎?
Conservative:社會主義就是由政府來提供(一些)人的基本需要,拿賦稅人的錢。
P:那麼您相信我們應該有社保福利(來提供退休者的基本需要)嗎?
C: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應該有。P:那麼您是是社會主義者嘍?C:我不是。P:所以您同意搞一定程度上的社會主義?C:算是吧。但我不同意搞任何形式的(社會)福利--像德國搞的那種全面的社會主義。我家住一位德國交換學生,我和她交流很多--我不支持德國政府的做法。
P:我們等一下可以談德國。讓我們講社保,我不認為社保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生產與生產方式由工人階級(藉「集體所有制」)來掌管。而將財富重新分配來保障社會(生活)安全是自由派的思想,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或許您可以說,他們常常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
C:所以,您不同意社會主義嗎?P:我不是社會主義者,我是個自由派。C:噢,但您不是同意提高徵稅?P:我同意提高向富人徵收的稅率。C:為甚麼?
P:讓那些政府計劃有資金啊,幫助有需要的人。比如全民健保和托兒服務,又比如新生兒父母有受薪的假期。C:這不是搞社會福利嗎?P:這些社會公益項目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不是工人階級掌管生產(的結果),所以不是社會主義。
C:那麼請給我一個歷史例子,像您所說的社會主義。P: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社會主義(真正)實現到一定程度、值得提倡的例子。有些國家或許想要建立社會主義,但我認為他們都是國家資本主義。
(看來像中國、北朝鮮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Parker眼裡都是假的。人或許可以奉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名,去沒收資本家/地主財產歸公,美其名「集體所有」。)
C:所以,您不完全否定資本主義?P:我是自由派,提倡社會民主。我相信一個資本主義體制要有規章制度,要提供眾人社會安全保障。
C:那麼您怎樣衡量人們需要多少的社會安全保障?總有界限吧?
P:您問的是我支持哪些政策,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為需要的人做哪些事?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能夠擔負得起全民健保。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這樣做了,他們花在每個人身上的錢是美國的一半,而保健效果比我們好。我們辦全民托兒服務也會很容易,減輕很多收入不高的小康家庭經濟負擔--美國的托兒費太貴。
C:那您相信有人濫用我們現有的福利體系嗎?
P:有的,像川普這種人,就從我們的系統中鑽了不少空子。
C:我是說普通公民,不是說政府官員濫用。
P:川普是美國普通人中的一員--有錢有勢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濫用我們的福利和補貼,因為我們的稅務體制有很多空子好鑽,而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也特別大--所以我們需要各種規章制度和反壟斷法律等等。
C:我想您是在迴避我的問題。P:不是迴避,是重新定向您的問題。
C:拿我們的食物補貼等等福利來說,的確幫助了很多需要的人。但有些人就會選擇不工作,坐在那裡等補助,免得錢賺多了就失去福利,那不是濫用福利體系嗎?
P:有沒有人這樣做,在獲取社會福利方面玩假呢?一定有,但屬於很小一部分。但我仍然主張讓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福利,而不是砍掉幾百萬人的福利,只為避免極少數不該得的人占到便宜。我看共和黨人好像就是這樣的。
C:但是您怎麼知道玩假的人只佔很小的比例呢?您從哪裡知道的呢?P:您可以搜索Fraud rate for Medicaid,核實一下。
C:您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是美洲原住民Cherokee,享受醫療等等所有這些福利。我不同意所有的人都來利用有限資源,我親眼看到醫院過載,連一個小手術都排不上號。 P:那應是他們資金不足。如果我們看世界上其它一些國家,用一半的資金提供效果較好的全民醫療服務。
C:那些國家沒有資金不足的問題,Cherokee Nation也沒有資金不足問題。
P:是的,我們本來應該有更多的醫護、更多的服務設施,但在美國的昂貴系統下就變成資金不足。我相信全民醫療保健是比較好的體系。
C:但我想美國搞全國的保健系統恐怕會亂。我認為加拿大搞得也不好,我有個朋友從加拿大來到美國,只為做一個小小的選擇手術。
(她搞錯了,美國人很多跑去加拿大拿藥就醫,又便宜又快。選擇手術,比如整容,或許在加拿大要等很久,但其它必要的醫藥處置,比如斷骨傷筋,還是很快的。)
C:好吧,我不只是想說醫療保健,我主要想說,如果人們因為能夠利用這些福利就不工作或少工作,他們就選擇留在貧困狀況中,因為免費又不必工作。
P:所以您認為社會福利項目會導致更多的貧困?C:是的。
P:您有甚麼證據給我看嗎?C:我已經告訴您,我所住的郡是美國最貧困的。
P:不算您的傳聞/感覺,您有甚麼研究報告顯示得到Medicaid福利會提高貧困率嗎?因為歷史上,我們看到每個這類公益項目都大幅度減少了貧困。
C:好吧。讓我們來說說有錢。擁有產業,比如一個房屋、一塊土地算是富有嗎?
P:我們談論富有主要是講人,比如一個人年收入$40萬以上叫做有錢。我們想要讓$40萬以上那部分收入多繳一點稅。
C:但是您如果住在加州,$40萬可能還是每個月會花光。
P:等等,我住在加州,$40萬是很不錯的,除非你的生活方式過分奢侈。
C:對。但我想要說的是,擁有財產才算富有。您如果把賺到的錢全部花掉,去買必要的日用品,那就不是富有。
P:等等,您如果每個月花$40萬,那肯定不是全買必要的日用品。
C:但我是說您講的那些國家,福利項目降低了貧困,我是說那些人不擁有產業,他們過日子、付租金...
P:談到那些,抱歉我還是一直堅持,丹麥是個高福利的北歐國家。您如果比較各國民眾的財富中位數,丹麥幾乎是美國的一倍。美國我看到財富的中位數是$12萬4千,丹麥則超過了$20萬。
(應該指出,或許那些高福利國民拿回家的薪資不算太高,但他們的生活品質還是高,不用憂慮甚麼其它的缺乏,因為生活比較社會化,有安全保障--醫療、高等教育等等。我們在美國拿了比較高的薪資回家,但我們需要掏錢的地方很多,多賺的錢不能抵銷沒有社會安全網的匱乏,結果生活質量並不高。)
C:生活品質高,但未必自由。P:您是甚麼意思?很多國家的人民自由指數和經濟自由指數都超過美國。C:比如他們買食物的津貼花費有一定限制吧?要在哪裡買,只能花多少等等?
P:首先,沒有那樣的限制。其次,您那麼重視自由,就不應該支持一位破壞人們憲法第一修正案自由、違反人們第二和第四、第五、第十四修正案權利的總統--我只是給您一些具體的破壞人民自由的例子。
C:不同意。我們的國家(左右)兩邊都在為自由而鬥爭。你們反對右翼,因為你們反對(我們)有言論自由。
p:且慢,自由派如何反對了言論自由?
C:拜登當政時,Zuckerberg得到錢,要求他在臉書上禁止(右翼)發聲。
P:沒有吧?他應該不是從政府拿錢,那很荒唐。當我們說「受到壓力」,那是「您如果如此這般,我們就如何如何」,正像那位幽默脫口秀Jimmy Kimmel所遇到的,被川普政府取消節目。...川普發行政命令,誰燒美國國旗就坐牢一年,違反人們的言論表達自由。還有一個法庭裁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發言在美國屬於言論自由(不可亂扣支持恐怖主義帽子),因為有人說「解放巴勒斯坦」(川普的社交媒體要他噤聲),就被拘禁了104天並且沒有經過正當程序。
P:川普煽動J6國會山叛亂,推特決定封他的帳號,推特是私營公司,不是聯邦政府。私營公司想阻止誰在自己的平台上發言都是經營自由,不算限制言論自由。
C:那麼Kimmel的節目被Disney中斷,Disney是私營公司,不算限制言論自由?
P:Disney受到聯邦政府部門的壓力。川普任命的FCC主席Brendan Carr直接威脅Disney,說他們若不對Kimmel採取行動,FCC就要採取行動。
P:川普可以說是想要推翻美國。
C:不對,您如果聽川普的發言,他沒有想要推翻美國。
P:他說你們要fight like hell to take back the country from those that stole from you,然後又赦免那些打警察的暴亂人士,稱他們的行為是愛國。
C:您如果查一下民主黨領導人的言論,恐怕也有這類話。P:我嘗試了。
P:川普的司法部長(AG)Pam Bondi說,凡用仇恨語言煽動暴力的都該坐牢--所以按她的標準,川普應該坐牢。
C:我不同意Pam Bondi,那是剝奪人的言論自由。
P:所以您能夠明白,川普剝奪憲法第一修正案人的自由。
C:我看到雙方都剝奪這些自由。
P:您能給我舉個例子,說明賀錦麗的政策會剝奪人的自由嗎?
C:實話說,我不知道她的政策。P:一條政策都不知道,您怎麼能說她剝奪人的自由?C:我沒有說賀錦麗剝奪自由,我是說你們民主黨。
C:Covid大流行的時候,拜登禁止關於疫苗的謠言流傳,這和川普有多少區別?
P:拜登向社交媒體公司提出建議,制止關於疫苗的謠言流傳,他沒有提出若不照辦就要沒收營業執照之類的政策。這是最大的區別。
Wednesday, October 15, 2025
Gospel: A Collective Project
Matthew 3:13-17 (NLT)
Then Jesus went from Galilee to the Jordan River to be baptized by John. But John tried to talk him out of it. “I am the one who needs to be baptized by you,” he said, “so why are you coming to me?”
But Jesus said, “It should be done, for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So John agreed to baptize him.
After his baptism, as Jesus came up out of the water, the heavens were opened and he saw the Spirit of God descending like a dove and settling on him. And a voice from heaven said, “This is my dearly loved Son, who brings me great joy.”
Matthew 3:15: “It should be done, for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This is the first sentence that Jesus said when he began his public ministry.
The Greek word “hemin” really meant to include the listeners. What does Jesus mean? John the Baptist, or even all who heard him, must do this baptism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y God’s required mission?
Yes. Jesus didn’t just talk about himself, or his own baptism, or his own plan to carry out God’s mission. He includes John the Baptist, and all who follows him, everybody has a part in this: to join Jesus’ project, to build the Kingdom of God, to write the story of our God’s experiences, to encourage one another, to strive to make God’s love and goodness shown to the world.
See, Jesus meant for all of us to be purpose-driven. He changed our relationship with God. You and me isn’t just an individual worshipper from far away, but a participant of His Kingdom. We are not to passively sit around, watching how God would do things in the world. We are to actively bring His values and passions to the world. Jesus clearly said it at His baptism, which is also our joint baptism and mission.
In Gospel, “we/us” is a major theme. Time and again, Bible would like us to remember, what a wonderful thing God had done for us in Christ, and how we all have related to Jesus—identify with him, be part of his body,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to seek unity in Christ. – Jesus died and resurrected for all of us.
Of course, we all committed to follow Jesus, didn’t we? One individual shouldn’t try to exclude another in Jesus. For God accepts each of us, and Jesus identifies with each of us. Oh, this is so hard.
It is hard to follow Jesus, for we tend to exclude those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urselves. We found all kinds of excuses to refuse others—different race, skin color, doctrines, social status, powers, position, language, lifestyles… We tend to separate ourselves from all those different people!
We have to remember, all different branches and denominations, we tend to defame, even vilify each other, for we didn’t pay attention to God’s value of unity. He prayed for all his disciples so hard.
Maybe as Jesus’ followers, we have to examine our own bias: To whom do I try to exclude as “they/them”? Maybe we all need to stand with Jesus in the Jordan River, hearing him said it again: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Only then, God may show His face to the world, and say: This is my dearly loved Son, who brings me great joy. Dear God, help us!
This devotional is inspired from Skip Moen's Greek Biblical meditaion, I translated to Chinese 8 years ago.
Then Jesus went from Galilee to the Jordan River to be baptized by John. But John tried to talk him out of it. “I am the one who needs to be baptized by you,” he said, “so why are you coming to me?”
But Jesus said, “It should be done, for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So John agreed to baptize him.
After his baptism, as Jesus came up out of the water, the heavens were opened and he saw the Spirit of God descending like a dove and settling on him. And a voice from heaven said, “This is my dearly loved Son, who brings me great joy.”
Matthew 3:15: “It should be done, for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This is the first sentence that Jesus said when he began his public ministry.
The Greek word “hemin” really meant to include the listeners. What does Jesus mean? John the Baptist, or even all who heard him, must do this baptism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y God’s required mission?
Yes. Jesus didn’t just talk about himself, or his own baptism, or his own plan to carry out God’s mission. He includes John the Baptist, and all who follows him, everybody has a part in this: to join Jesus’ project, to build the Kingdom of God, to write the story of our God’s experiences, to encourage one another, to strive to make God’s love and goodness shown to the world.
See, Jesus meant for all of us to be purpose-driven. He changed our relationship with God. You and me isn’t just an individual worshipper from far away, but a participant of His Kingdom. We are not to passively sit around, watching how God would do things in the world. We are to actively bring His values and passions to the world. Jesus clearly said it at His baptism, which is also our joint baptism and mission.
In Gospel, “we/us” is a major theme. Time and again, Bible would like us to remember, what a wonderful thing God had done for us in Christ, and how we all have related to Jesus—identify with him, be part of his body,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to seek unity in Christ. – Jesus died and resurrected for all of us.
Of course, we all committed to follow Jesus, didn’t we? One individual shouldn’t try to exclude another in Jesus. For God accepts each of us, and Jesus identifies with each of us. Oh, this is so hard.
It is hard to follow Jesus, for we tend to exclude those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urselves. We found all kinds of excuses to refuse others—different race, skin color, doctrines, social status, powers, position, language, lifestyles… We tend to separate ourselves from all those different people!
We have to remember, all different branches and denominations, we tend to defame, even vilify each other, for we didn’t pay attention to God’s value of unity. He prayed for all his disciples so hard.
Maybe as Jesus’ followers, we have to examine our own bias: To whom do I try to exclude as “they/them”? Maybe we all need to stand with Jesus in the Jordan River, hearing him said it again: “we must carry out all that God requires.”
Only then, God may show His face to the world, and say: This is my dearly loved Son, who brings me great joy. Dear God, help us!
This devotional is inspired from Skip Moen's Greek Biblical meditaion, I translated to Chinese 8 years ago.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