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取自《財富》雜誌的介紹:S&P K-shaped Economy。
目前經濟情勢開始呈現兩極化,經濟學家們又稱為K形經濟:富裕的消費者對前景充滿信心,而低收入人群則感覺自己正處於經濟衰退之中--儘管大規模失業尚未出現。字母K有兩條臂,一條往上去,另一條向下滑,剛好形容兩個不同的階級--他們的財富隨著時間推移,差距將越來越大。
為甚麼會這樣?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這些家庭的財富來源--也就是他們在2025年投資多少在股市中。先不說股市中有沒有「泡沫」,今年的股市雖然經過各種動盪,還是蓬勃發展的。
過去一個多月來美國政府停擺,對各種經濟活動的打擊很大,但現在有消息出來可能快要結束了,市場今天立即提振走強。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指數上漲,但VIX波動率指數下降,表示市場預期這場政治動盪將要平息,股市可能會上升。
歐洲股市也普遍上漲,德國DAX指數、法國CAC 40指數和西班牙IBEX 35指數,倫敦FTSE 100指數,漲幅都很大。亞洲情況也類似,日本日經225指數,香港恆生指數都大幅上漲。
大家都開始對股市前景重新樂觀,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好消息,對經濟也好。正如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所強調的:「人工智能(AI)公司股價飆升對經濟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富裕美國人因其股票投資組合的大幅增長而增加支出,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
各種AI公司的股價飆升恐怕已經過度,Zandi說:「這種所謂的財富效應在過去一年中貢獻了將近0.5個百分點的實際GDP成長,佔經濟整體增長的四分之一。...我們應該謹慎考慮這種現象的可持續性。如果這種現像不可持續,那就應該搞清楚這對未來經濟增長意味著什麼。」
Apollo Academy是一個學習、交流和分享經濟知識的學校。根據他們的研究,未來商業發展成功的潛力越來越集中在少數的大公司。上週,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發布一份報告,題為《K形經濟:企業篇》。其中概述了自2025年初以來,「七大巨頭」(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的盈利上升,而標普500指數其餘公司的盈利卻下降。
這七家巨型公司都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它們都對AI投入了大筆資金--也就是說,不僅在自身業務中啟用AI技術並推出新產品,還投資於建構這項變革性技術所需的基礎設施。
上面這張圖表顯示今年4月到10月的盈利估算。圖中將普標500指數中的七大巨頭的估算與其它493家公司分開列出,這些公司比其它公司高出一大截,尤其是8月份以後。平均起來,總體經濟的還是下降了0.2%。然而在這幾個月之間,七大巨頭的一般經營上漲了將近4%,而標普500指數中其餘的493隻股票則下跌了約1.5%。
有人斷定AI泡沫遲早要幻滅,因為投入得太多,要賺多少才能拿到正常回報呢?在民眾口袋中沒有甚麼錢的情況下,你從哪裡賺錢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