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爲做翻譯的工作,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無論是口頭傳譯還是筆譯,翻譯人員握有很大的能力,或者把一個信息的意境傳達得不完全、會錯意、讓人不得要領,或者爲了解釋得清楚而添枝加葉,即按自己的理解有所發揮,依賴翻譯的人一般是沒有辦法越過翻譯字句來了解講者/作者原意的。除非你已經對話題有深入了解,聽見不正確或不清楚的字句知道可能有翻譯的問題,你絕不知道自己可能已被誤導。
當然啦,有些講章即使你全聼得懂,不用依賴別人為你翻譯,聼完之後還是有不知所云的感覺。所以我們聽傳譯的時候,若是不得要領大概也不會去追究,問是講章的問題還是翻譯的問題?對翻譯的信任恐怕取決於你對所翻譯語言的了解,是成反比的:你完全不懂第二種語言,可能就會相信人家翻譯得是100%正確,而很熟悉第二種語言呢?欣賞的程度可能就只剩下60-70%啦。
北美華人工程師大都知道雙語,我們聼英中傳譯演講時,如果翻譯比較差,那麽在座懂英文的人大概都會很不舒服。因爲聽者會不自覺地一直評估傳譯的質量--這裡錯,那裡又錯,那個人最好不要站在講員旁邊不住地打岔!如果翻譯出錯率只有5-10%,那麽大家可能就很滿意了,因爲知道若換自己上去得話,精神要高度集中,腦中詞彙選擇要快,恐怕還沒有上面那位做得好哩。筆譯也是類似,我們讀一本翻譯的書時,假如每個字都認識還是不知所云,那麽大概就是翻譯有問題。
我自己從事神學書籍翻譯任務時難得不問作者文中某些句子的意思,幾乎每一兩頁就要作一個記號,寫一個電郵給作者,等到他解釋清楚我才又查核譯文,加以修訂或解釋。假如翻譯風格有字面直譯(literal)和語義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兩個極端,那麽我一般選擇100%的語義動態對等翻譯。在允許的情況下,我常常感到一些地方需要加插一兩個詞、甚至一兩句話來説明英文的意思,不然恐怕有讀者就會看不懂。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這個叫作“譯寫”,而我的譯寫簡直就是大刀闊斧。別人大都看不出來我是翻譯別人的英文,還以爲是我是自己在寫作,因爲我用道地的中文來復述文章字句内容,甚至用某種方式提出自己的心得,加上重點。比如作者本來是直敍,我卻用一句問話引出來那句陳述句,為要幫助作者突出講那句話的目的。
爲此,我發現自己拿過來一本書,如果從頭到尾忠實地翻譯而不加任何解釋,結果總是不滿意。那些神學和歷史討論的許多哲學和專門名詞,不加解釋的話只有神學家看得懂,那有什麽用啊?我翻譯的目標是讓大衆明白有關的資料,起到普及教育的作用,不能達到目標又何必費力翻譯。不消說,我翻譯出來的東西是經過自己頭腦思考過、又感到有價值、確信值得分享的東西,不然我就不花時間去做了。
一次有人請我幫忙翻譯一篇英文講道,説是内容比較難翻。拿來一看原來是裏面提到一些歷史資料,我要從網上查找有關資料,看看別人怎麽翻譯那些名字。但我發現對我來説最難的不是歷史内容,而是作者的神學思想。他提到代罰理論,是我有些不以爲然的。不過我當時還沒有就代罰理論的有關經文作比較完整仔細的研究,無從反駁,於是盡可能地忠實地翻譯作者原意。可是我遇到兩個詞組翻譯不來:Severe mercy和God of holy anger。上帝的恩慈怎麽能用嚴厲來形容呢?把聖潔和忿怒合起來,描寫一位對我們的罪過不滿意的神,這留給人一幅錯誤的圖畫,就是上帝的聖潔多少有些可怕。(關於代罰理論的研經,請諸位參考我的其它文章,比如“爲什麽與父神不親”。)
和導師討論了這兩個詞組的翻譯,聖潔主要不是形容人的行爲、而是屬於神等等。最後我還是決定不翻出來,因爲那個聖潔忿怒短語只是為了具體地形容“這位真神”,遺漏了對原句的意思表達並無影響,加上反而令人困惑。也許您不以爲然?歡迎您提出對於a God of holy anger against evil, against our own evil的翻譯,用沒有聼過教義的人也看得懂的話來說?後來這篇譯文發表在書中的時候,字句又潤飾過一遍,内容保留下來,我的大陸特色腔調不見了。這個例子是典型的譯者用自己的神學“過濾”和解釋信息,拒絕寫下自己感到不明白的内容,選擇自己覺得清晰順暢的句法和用詞。
請您記得,聖經是我們必須依賴翻譯才能看得懂的一本書。翻譯聖經的人固然不會那麽明顯地採用“譯寫”的方式翻譯,但恐怕會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相信的神學思想翻譯進去,下一篇文章我給您擧例子。讀聖經的人也難免把自己的神學系統讀進聖經的字裏行間。聖經沒有說怎麽辦?解釋成預表嘛。比如獻祭,爲什麽要獻祭呢?摩西從來沒有把獻祭和平息上帝忿怒聯係在一起,可神學家說那是預表了耶穌代替我們受到上帝的忿怒刑罰,您有什麽話可說?
所以,“圣经无误”应当更确切地解释为:神的话语无误,人的翻译有误。
ReplyDelete同意,或者说神的话语无误,人的理解有误。
Delete馬索拉文本有很多文士寫的注腳,其中有一類就是他們如何對經文作了“訂正”。舉例:創世記十八22原本是“耶和華仍舊站在亞伯拉罕面前”,文士們感到“某人站在另一人面前”的説法含有這人在下奉承另一人的味道,於是把那句話改成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