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15

如何辨識被拐賣的孩子

Covenant House是一家專門幫助無家可歸兒童的機構,最初是由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創辦。他們的大本營在紐約那邊,在加州也有兩個處設施。從他們的網站看,他們所從事的救援很值得贊助。今天收到他們寄來的一封信,告訴人如何辨識被拐賣的孩子。我們華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界,也許比較少接觸這類人,但是恐怕了解一點好,算是協助打擊賣淫行當中的種種罪惡。

美國有人口販賣這種事情,其中牽涉不少未成年的孩子,有許多從墨西哥和柬埔寨販運進來!今年的超級碗美式足球年度冠軍賽(Super Bowl)橄欖球大賽即將開始,每年在體育館的大牆之外都有許多骯髒齷齪的行當,應該受到打擊。Covenant House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機構,參與了這次救援活動。

美國是個尊重別人隱私的社會。怎樣知道一個青少年孩子可能是受了性侵犯和被拐賣呢?下面列出幾個能夠觀察到的可疑跡象,一般人如果留心看見的話可以報告。
  • 避免目光接觸、交談、以及其它社交互動。
  • 看起來營養不良或有身體受虐的跡象。
  • 似乎沒有甚麼個人行李或提包。
  • 不掌控自己的錢或身份證。
  • 不被允許或不能夠為自己說話。
  • 很懼怕或焦慮,特別是在警官或執法部門附近的時候。
  • 「只是來訪」,說不上他/她在哪裡住。
  • 講話、敘事有許多漏洞。
我鼓勵你也參與支持Covenant House的事工。

Thursday, January 29, 2015

學徒式的學習

歷代誌下廿五章8節:這些人無論大小,為師的、為徒的,都一同掣籤分了班次。

「為徒的」就是作學生學習的人。聖經中的學習是甚麼意思呢?學習的人就是背記知識在腦子裡,理解領會嗎?希臘化的世界觀認為學習主要是認知性的,收集事實,了解問題所在,得到結論,貯存信息,不必參與做甚麼就可以學。

但希伯來思想中的「學習」卻是作學徒,在經驗中學。從talmiyd這個字也許你看出來和猶太教典塔木德Talmud的聯繫。動詞lamad出現在申命記和箴言中,翻成「教」或「學」,強調的是順服,不是獲得資訊。

聖經中的學徒是放棄自己意願,遵從神教導的人。沒有順從就沒有學習。反過來,只會講愛神愛人的道理給人,對弟兄卻沒有愛心憐憫的也枉費了教導的位。

耶利米曾說「他們(鄰國)若殷勤學習我百姓的道…」,其中「殷勤學習」就是把lamad重復兩次。希伯來人關於學習的座右銘就是「去實行它」!

你talmiyd?主耶穌呼召12個人作他的talmiydim,他們不效法他就不可能是門徒。人如何認出我們是耶穌的門徒呢?看見我們彼此相愛,如同主愛我們!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日誌2010年1月2日。要效法耶穌,作彼此關懷式的門徒培訓,可參考我以前寫的文章。

Tuesday, January 27, 2015

與摩西、亞倫並列的米利暗

幾個月前我寫過一篇關於女先知米利暗的文章。今天我注意到兩節經文把米利暗和摩西、亞倫並列起來。

歷代誌上六章3節,新譯本的翻譯:暗蘭的兒女是亞倫、摩西和米利暗。和合本: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還有女兒米利暗。Moen博士指出,翻譯成兒女的那個字在希伯來原文中是「兒子們」。譯者把這裡改成「兒女」,因為米利暗不是兒子。但她顯然和摩西、亞倫有同等的地位!我們都知道,米利暗在出埃及的故事中很重要。她是摩西五經中第二位被稱為先知的人物。

另一處經文在先知彌迦的書中,六章4節把她和摩西亞倫並列為百姓的領袖:我也差遣摩西、亞倫,和米利暗在你(百姓)前面行。

那些宣稱婦女不能領導男人的麻煩了,他們不正確。米利暗和摩西亞倫並列,在百姓前面帶領,這是極不尋常的。那個時代女人沒有地位?上帝是怎麼把米利暗和底波拉提拔起來的?堪稱神跡。連米利暗死了葬在哪裡,在聖經中都很突出地記載了。我們卻經常忽略這些,把自己重男輕女的神學讀進了經文吧?

文化的奇蹟,神的作為!希伯來書引用了詩篇一一八6節:耶和華是我的幫助,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樣呢?「幫助」就是 ’ezer,神給女人的角色,中文翻為「配偶幫助」,是了不起的。

我們作妻子的如何幫助丈夫,是神給我們設定的高尚任務,好像神是我們的幫助。同樣,Moen博士說,米利暗是神派給百姓的幫助。

我們的神學讓我們只記住了米利暗所犯過的錯誤,因為民數記十二章記的那件事。可是誰沒有錯誤?聖經中哪位領袖沒有錯誤?但神照樣使用他們。讓我們重新來看米利暗,重新來看屬神的婦女和祂所揀選的僕人。不要讓犯過的錯誤攔阻我們成長、服事、和幫助其他的人,倒要相信和觀看神在他們身上的作為。

Saturday, January 24, 2015

從人所記得的陳年往事說起

近來在臉書上和別人討論柴玲的可信性的問題,我從網上看見了不少有關柴玲的過往資料,很感嘆。這個女人給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她自己也發表自傳和各種公開聲明,毫無幫助。今天恰巧看到讀者文摘上的一篇,作者在臉書上碰到一位高中男生,於是決定見面喝咖啡敘舊一下,之後就發表了幾條心得,很有洞見,我在此翻譯過來介紹一下。

Jane遲到了一分鐘,就排在這位同學的後面,打個招呼,某某!「我一眼就認出你來了」。當然,年輕時所記得的所有面孔,一見面就讓人想起過去關於這人的一切。這位同學給自己買了Muffin,給Jane買了bagel,二人在靠窗的一張桌子坐下。

「我得承認,我昨天才知道妳很出名。我和一個朋友提起要和你一起喝咖啡,她一聽說你的名字就叫起來,Jane Smiley」!寫書嘛,人家知道名字。交談中發現,這個男生對當年這位女同學記憶不多,只記得她安靜和好學。而Jane記得他的事比較多,當年在學校中比較淘氣嘛。Jane說,「我一天到晚在馬房裡,那時候光想馬的事」。「噢,我都不知道哩」!

這是第一個教訓:你生活的一大部份,每天見面的人可能長期都不知道。Jane很安靜,沒有人說她的閒話;而淘氣的孩子,所有人都講論關於他的閒話。

接下去談有些同學英年早逝了,他們互相報告了自己所知道的人的情況,有一個是自殺,Jane不知道這消息。又談論學校的老師,這個男生一個印象特別好的老師都沒有,但Jane記得一位有些滑稽又很厲害的老師,有一次批評他抄襲別人。還有一位代理校長,為了報復這位同學的惡作劇,寫信給他所申請就讀的幾所大學,告訴人家他不是個好學生。Jane報考高校一帆風順,第一次跨進能真正學點東西的地方,而他則處處碰壁。他父親和校長可能都覺得活該,誰叫他那麼不聽話呢?而Jane現在作為兩個年輕人的母親,倒覺得校長的報復行為實在太過份了。

這位喝咖啡的夥伴忽然抬頭看著Jane,說多年前他也許說過或做過讓Jane傷心的事,請她原諒。Jane很奇怪,因為她甚麼也不記得。

這是第二個教訓:每個人回顧過去都是透過一副望遠鏡,又窄又清楚,有些部份人看是暗的,另一些人看那部份卻是亮的。

兩個人各都說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接受的教育、孩子、婚姻、自己的中年危機,以及多少已經拋在腦後的焦慮等等。Jane一般來說知道,每句談話後面都有著豐富的圖畫、洞見、情緒、和記憶,但是面對這張47年不見的熟悉面孔,她感到格外的豐富。更奇怪的是,他到過許多她從來沒有去,而且以後也不會去的地方,印度啦,東南亞啦,南美洲啦。他們也在大約相同的時期拜訪過同樣的美國名勝,只不過陰差陽錯沒有碰上。

他們倆都有健在的父母,八、九十高齡,生活正處於全盛的階段,了解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知道自己要甚麼和不要甚麼,也有經濟能力去追求。都夠資格領取美國的社會保障金和退休,都有孫兒孫女,都到Costco看棺木!一代人的相似之處,不亦樂乎。

過了一個鐘頭,各自還有事情,該走了。Jane說很享受交談,「以後應該再聚」。對這句話的標準回答是「是應該再聚」,因為以後是未必有機會見面的,沒想到他回答說,「再看吧」。

意外。不過這是第三個教訓:自省和深思令人誠實面對自己和面對別人。那個Jane所認識的衝動男孩,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會觀察自己的情緒和經歷,找到了看他應該看見的東西的鏡片。每個人其實都一樣,用一塊鏡片來看世界。在正常情況下,人際關係持續好多年,親朋好友彼此認識,好像人都沒有變化,或有變化我們不喜歡,但也許我們可以發現和欣賞別人的變化。

Thursday, January 22, 2015

耶利米書的文學體裁和結構

本部分主要是把Word Biblical Commentary的介紹用中文總結出來。

耶利米書是一部很難分段和觀察結構的一卷書。因為它簡直不算是書,而像是一個文集。它既不是按時間順序從頭寫到尾,又不遵循某種邏輯或內部發展的線索。Craigie博士說這卷書好像一個選集的選集。一般編選集的人會用標題注腳等等給讀者提供一些閱讀指南,耶利米書中卻很少給人這類幫助。而且,讀者也很難看出書卷各部份之間這樣編排的理由。

單看經文本身,能看出整卷是由好幾部份組成的。比如25章1-14節這一段非常像是前面那些預言集的結論,有和第一章的一些字眼首尾相呼應的現象 。然而現存的文本在這段後面還跟著許多章。第二個例子是卅章1-2節,耶和華要耶利米把祂說過的話寫在書上,好像是另一卷書的開場介紹一樣,這部份從卅章至卅三章,是關於回歸和復興的應許,與前後的內容並不相干。第三個例子是四十六章1節,耶和華論到列國的話,是下面一個預言選集的標題。

同樣,如果上面是大的書卷結構輪廓,每個卷之內還可找出類似的小的選集,小的選集之內還包含了各種類型的材料和話語集。傳統上,耶利米書有三種主要的文學體裁:詩歌形式的聖言,故事敘述,和非詩歌形式的演講。還有些話是詩歌,但不是神的話,不屬於上述的三類。

卅六章記載了先知口授他的文士巴錄,把耶和華所說的話寫在書卷上。當那書卷被約雅敬王燒掉之後,他又再寫一卷,並且加添了許多相仿的話。我們不知道這個故事提到的卷中內容是哪一部份,很可能包含在1-25章中,但我們知道後來又加了不少內容。

一般WBC的各卷都會先介紹整卷的結構大綱,但鑒於上述情況,Craigie博士沒有假定他知道耶利米書的成書過程。讀者只能在各詳細釋經部份看到各部份的小結構。我們現在看到的耶利米書恐怕很晚才有現在的文學形式,Craigie說要麼是在耶利米晚年,要麼在他去世後。而且整個成書過程顯然有許多階段的收集編排,卅六章所記的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階段,而且約雅敬王燒掉的未必是第一稿。我們沒有充分的資料準確地了解寫作和編輯過程,但我們可以小心來試圖了解耶利米書是如何達到目前這個形式的。

還有一個難題:耶利米書的最後形式是MT版本還是LXX版本呢?兩個版本有不同的文學編排。在昆蘭古卷中,這兩個版本的原型都保留了。我們想要分析最終書卷形式的結構!WBC耶利米書是1980年代寫的,死海古卷的研究尚未全面展開,現在很多古卷內容都數字化了,經文鑑別研究工作突飛猛進,很多專家都同意, LXX是比較早期留下來的文學版本翻譯。

耶利米先知接受神的啟示,向同時代的猶大百姓宣講,第一次肯定是口傳。Craigie說,我們不知道同時是否也寫下來了?如果寫了,是在講演之前還是講演之後寫的?30年之後,我們現在了解到古時的口傳認知的環境 ,那些故事情節,比如卅六章燒書重寫的事件,肯定是事後寫的,先知宣講的信息也肯定是後寫下來的。可能是事後馬上寫的,也可能是過了很久以後才寫下來,但耶利米肯定不像現代人,要先寫稿,再照著稿子讀。

先知的信息本身也是個問題:有些部份是詩歌體裁,有些不是。我們不確定耶利米發言是否就用兩種模式,有時吟詩、有時敘述?或是這兩種文學體裁只是反映出記錄信息的方式不同?也許先知就是根據信息的不同,講演時選擇吟詩或敘述。但也可能他只是敘述,巴錄寫下信息時用了詩歌體裁,畢竟詩歌可能比較容易背記和流傳。但有些學者主張詩歌才是真正的來自神、有權威的話語,敘述體裁的信息可能只是後來的應用和解釋,比如被擄到巴比倫時期的宣講信息。

這些都有可能。但我們可以想到,文字形式細節並不真的影響信息的權威性。如果我們只考究文字的準確性,那麼就只好去推測口傳與文字的精準差異,誰寫下來,書寫時間與口傳時間的距離有多少,以及寫作的目的是甚麼等等,與信息在當時聽者耳中的權威性恐怕沒有太大的關係。

讓我們假定耶利米書中詩歌形式的聖言都是真實的,很多學者都比較同意以這個假設為起點。關於敘述形式的講章,意見就不那麼一致了,巴錄自己的手筆特性發揮了多少?更嚴肅的問題是,來自後面傳統的成份有多少?學者們爭論得很激烈。

1970年有位學者E. W. Nicholson研究了這個問題,在<向被擄的百姓宣道>一書中主張,所有敘述體裁的先知信息,都是向被擄百姓宣講耶利米,後來又加入耶利米書的部份 ,但有其他比較保守的學者不同意,他們對聖言文體的不同提出了其它解釋。J. V. M. Sturdy認為敘述的聖言講道部份是耶利米的一些門徒寫的,滿有說服力。Sturdy的結論挑戰了所有那些假定耶利米書的晚期編寫是用了「申命記歷史語言」的說法 ,包括Nicholson的主張。有位學者H. Weipper證明說,耶利米書用的就是主前第六世紀時期的敘述語言,語言特點是耶利米時代典型的,先知既說詩歌又敘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以上是兩種不同的假設,書卷本身的資料不大看得出來。無論是保守派的觀點還是自由派的觀點,Graigie認為大家都是用的假設。無論是敘述式的聖言,還是詩歌式的聖言,傳統上都是耶利米所宣講的,傳統是講得通的,而後期編加的假設則包括了大量的自由臆測,經文根據並不充分。

因為以上原因,另外幾個問題也不清楚,都必須利用假設:耶利米書寫作編排的目的是甚麼?它是甚麼時候寫成現在形式(MT或LXX)的?在哪裡成書?等等。結論是:耶利米書的結構分析是很主觀的,各家說法都有一定的理由,可作參考。

Monday, January 19, 2015

經文鑑別的學術信任與交流

常有希臘文學生問David Alan Black教授,學習經文鑑別學是否必要?能讀懂希臘文聖經已經不錯了,誰還顧得上看書頁下面那一堆注腳符號?Black教授說,你不看則已,一看非常有趣!結果他的神學碩士論文就寫以弗所一章1節的異文: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in Ephesus那兩個字在某些抄本(包括最古老的幾份)中沒有!

Black教授來到北卡的東南浸信神學院教書時,很快就發現校園中很熱烈地討論經文差異的問題。有些學生很積極地倡導英王欽定英譯本(KJV),而另一些學生卻大力支持聯合聖經公會編訂的希臘文新約底本,認為譯自那個版本才正確。這還不說,系裡有一位Robinson教授,花費多年心血,極力證明KJV所翻譯的拜占廷文本是多麼高超。(現在大家都知道,大量的拜占庭文本都是晚期抄本。)

你如果從外面進入這種學術紛爭的環境之中,你加入哪一派?Black教授在和Robinson教授交談的過程中,發現他也說出了很好的道理。美國人的治學精神很開放,中國人難得比。Black教授想出一個好辦法:邀請全世界各派的經文鑑別學家來,大家坐在一起,聽彼此的講演,在學生面前互相評論。

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Black教授組織了一個座談討論會的籌備會。他親自負責邀請各方專家,安排座談和交流回應的程序,另一位教授安排賓客到來時的接機、來校住宿和交通,確保所有來訪的學者都感受到歡迎和信任,大家都在校長的家中用餐!此外,校園書店專門負責在講座大廳外設攤位,出售各位學者的書,不亦樂乎。這是2000年,他們請到世界各地一些在經文鑑別學最前沿作研究的專家來,讀彼此的文章,與同行們從事對話。大會的標題:新約研究座談會—重新評估的時候到了。

咱們老中也許會對這標題感到很危險,把自己一向的立場「重新評估」?不得了。千萬不要全盤否定甚麼人呀!老美卻放心搞堂堂正正的交流學習。

各位專家繳上自己幾十年的經文鑑別研究文章。一個主講人Eldon Jay Epp向聽眾介紹了經文鑑別學的各種現代方法,以及這學科的現狀評估,還有如何理解現在和未來的一些問題。然後是Michael Holmes介紹了經文鑑別學的「推導綜合法」reasoned eclecticism,就是每處經文都參考大量抄本而判斷選擇一個字眼(底本)的方法。這是過去30年被接納為主流的方法。

J. K. Elliott介紹了「徹底綜合法」thoroughgoing eclecticism。這種方法只要能找到經文內證,很少考慮其它抄本的見證。還有Maurice Robinson提出「拜占廷優先法」,持守希臘文聖經抄傳最興盛時期(350-1516年)的文本。最後,經文鑑別專家Moises Silva回應了每位學者的立場,用很多風趣幽默的話,大家皆大歡喜。

在panel discussion,是允許聽眾對專家提問的時候,也給專家一個機會來作進一步的對話。這種學術交流的基礎是彼此信任的關係。沒有信任的關係就沒有了彼此的學習,只剩下懷疑對方居心,唯恐自己失面子,讓一切的障礙攔阻思想的交流和發展。

Friday, January 16, 2015

Morgan Housel:人生的功課

最近常收到一些投資宣傳廣告和市場經濟評論的文章。今天有一個人分享他從投資學到的人生功課,挺有意思,翻譯過來分享一下。

改變思想是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因為上當很容易,承認犯了錯誤很難。

人們對自己的情緒預測能力糟得一塌糊塗。明知該用市場低時投入,高時收回的原則,到了市場真正暴跌時還是更怕投入,而市場上漲超過預期時,還是更貪心。

短線思維是我們大部分問題的根源,無論是商務、政治、投資還是職業都是如此。

自己的利益是世界上最大的動力。人們在不道德的職業中工作,總會耍心理花樣來告訴自己,他們做的是正確的事。那些批評「華爾街貪婪的銀行家」行為的人,總是低估自己的同樣傾向。

人們的偏見總是比他們自己所意識的還多一倍,所以偏見很危險。

人們認為維持不了多久的事物總是能繼續存在幾年,甚至幾十年,比想的還久。

沒有人關心專家的預測是否準確。那些聆聽專家的人最關心自己的意見是否被認定。準確性是回頭才看的。

知識多少和謙卑程度成正比。花10分鍾在網上搜索資料的人常以為自己甚麼都知道了,而那些有幾十年專業知識的人總是覺得自己還有太多不知道的東西。

那些看來好像是明天最大危險的事情幾乎從來不是最大的危險。比起通貨膨脹、利息升高、大蕭條、市場不景氣、希臘離開歐元、政府違約等等,對多數人來說,最危險的其實是過度悲觀。

願意比別人等候得久是你最大的優勢。如果別人都盯著下面五個月,而你能想著下面五年,那麼那些頻繁交易、內幕消息、企業漏洞投機等等伎倆,通通都好像是鬧著玩的。

人的期望一般都比他們手中的財富增長得更快。國越來越富,人卻沒有比原來快樂。為甚麼?

Wednesday, January 14, 2015

柴玲的公開信有甚麼問題

冷丁看見柴玲的公開信時,我吃了一驚。柴玲為甚麼選用這種方法溝通呢?粗粗看了一遍,她似乎認為自己沒有地方說話了,所以把事情交給「教會」。這其實不是交給教會,而是交給世界看好戲。華人教會處理這類事情一向不佳,不是捂蓋子,就是踢出去,這次是否老問題又出現了?

我對柴玲的了解僅限於上次她代表天安門事件的受害者,對中共領導人表示饒恕。這給我留下不好的印象:她有甚麼資格代表別人呢?而且饒恕一般是需要有溝通對話作為前提的,哪有單方面一廂情願的饒恕?我專門查過新約中的饒恕,斷定柴玲並不懂得怎樣是真正的饒恕。但她無需作出基督徒教師的姿態去教導別人。

這次,她的公開信掀起了軒然大波,可是我發現人們根本就沒有仔細讀柴玲那封信,看她指控的是甚麼—是1990年遠志明強暴了她,那時遠還沒有信主。大家卻得到印象,好像柴很了解遠,所以指控他的現在,不然還會有其他婦女受害,柴煞有介事地呼籲她們出來揭發。只是你若細讀那封信,就知道柴並不是說:遠志明你現在還在強暴婦女,某某人告訴我了,你趕快悔改,不要再害別人云云。她只是說「如果你現在還有性侵犯的事情,你要立即停止…」

柴玲的文筆不流暢,扯東扯西,重複囉嗦,又想傳道,又想勸人饒恕,又想讚美主,甚至還包括解經,寫得太長,很難抓要點。不過你只要稍微耐心一點,考慮到她現在服事一個幫助性侵犯受害者的機構,就發現她在信首提出的寫信目的是認真的:1. 讓遠志明認識到他的性暴力對婦女,對教會,對基督,對他自己的傷害(我認為她不必用遠的名來發揮,寫「強姦犯」就好)。2. 讓所有被強暴過的婦女,過去的和現在的,勇敢地舉報,以制止罪犯再傷害下一個無辜的女子(後面那句虛張聲勢了,也許她想對教會解釋自己多年不信主的原因)。3. 讓每一個性侵犯的受害者,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能看到基督能夠完全醫治。

可惜她這樣一影射,遠志明就好像現行的強姦犯了。雖然她並沒有明確指控遠現在是罪犯,聲勢卻有了。這很不負責,我的一個慕道朋友就誤以為遠牧師怎麼這麼假,一邊佈道一邊幹這個事?柴玲為甚麼非要把現在的事工和過去的經歷聯繫起來呢?想要說明她自己更能夠體驗受害者心情吧?我讀後的直覺是:她想用現身說法來呼籲性侵受害者起來,並知道她的機構All Girls Allowed是專門幫助她們的(順便也反對中國的一胎政策和墮胎)。只不過她的宣傳並不成功,她沒有想到這個現身說法引起那麼多人關注,一直被追問,而她所呼籲的內容反倒沒有人注意。她的每封公開指控的信都必定聲明她現在所從事的事業的重要性!可惜人們根本不看。比如「第二封信」有一大部分是和遠志明無關的她自己的事工宣傳。

實在說,柴玲信中的陳述是讓我疑竇百出的。比如,起初幫助她見證調停的牧師為甚麼會變得不再相信她了?想聽他們說說原因。「雲牧師」是誰?2012年11月的那次「醫治釋放」是怎麼回事?難得聽到這類見證,我至少遇見過一個人,把被人趕鬼當作負面的經歷。另外,她還特別清楚地記得在被強暴之後,遠說過的一番有關中國計畫生育政策的醜惡種種?說明遠在那個年代就已經特別了解和痛恨那個政策?可是柴指責遠沒想為那些墮掉的孩子做任何事,「你這算信的是什麼基督教???」

柴玲還提到網上有一份冒她名寫的公開信,「那位作見證的男牧師」看了就相信,以致對柴「懷成見」,6月見面會談時責問柴,為甚麼在公開信中提「這件事」,使柴覺得「何其孤單」。奇怪,網上有人冒名寫信,她怎麼不聲明,反而覺得孤單呢?她希望別人相信那信不是她寫的,還是希望別人相信那信的內容正確,只是別人不同情呢?柴玲把作證牧師的名字都記錯,她似乎有心理創傷,可能也有人際關係方面的障礙,記憶中把不同時候發生的事件都混在一起了吧?這位姊姊需要得醫治!她的現身說法式的借題發揮顯得相當不負責任,但她恐怕不知道。

她或許真誠相信自己是饒恕了敵人,但由於她並不了解怎樣是真正的饒恕,恐怕連測謊器也測不出來,你若了解怎樣是真饒恕,還是會指責她沒有饒恕。她所稱的曾經饒恕過遠志明就是個例子。柴玲需要一位她信得過的人,勸她去作一下身體和心理檢查。

有人從網上轉載了香柏領導力發表的兩位參與作證調停牧師,周愛玲牧師徐志秋牧師寫的備忘錄,供參考。這些證詞側面支持我的初步猜測。柴玲需要讓醫生看看,幫她禱告好嗎?

若想知道後來結論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憑甚麼相信柴玲

Sunday, January 11, 2015

如此「福音」,不傳也罷

本文譯自曾思瀚教授去年12月的博客文章,Stop Preaching the “Gospel” Already! 所有牧會的和組織宣教的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爭取不再搞「半桶水、淌得很」的名堂。

一個朋友問了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某某人來教會這麼久,聽了這麼長時間的福音,怎麼還沒有成為基督徒呢」?順便介紹一下,這位朋友在談論他自己的母會,那個教會的牧師多年來講道和發揮,難得解釋所念經文的意思。

我立刻問一個問題挑戰他:「他聽了這麼久甚麼樣的福音」?在我們許多教會中,福音就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幾步曲,不外乎「信耶穌、得到一個更美好的生命、進天堂」。這裡面最多有一半真理,說得不好聽些,是個神話故事。如果他的朋友多年來到教會只聽見這個,難怪他不能信。實際上,在很多教會的講壇上,無論是講創世記,還是講新天新地,每場講道中都摻入了這個半真半假的幾步曲,結果,多年的講道都是這種老生常談。在後現代的社會,誰會相信和現實世界這麼不相干的東西?

我鼓勵所有那些站講壇的人,如果你想要人很完整地明白基督信仰,你就要宣講得好像你自己很完整地明白。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好好作功課,搞明白經文的真實意思,而不是隨意加插我們自己想說的話。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敢於跨出自己老式解經的舒適地帶,深入我們不太喜歡的地帶。

拯救的福音也許很簡單,但它也可以是很複雜的。因為人是複雜的,我們就是不能假定,同一個幾步曲都會對所有的聽者產生同樣的影響。我們看到聖經中的例子,不同的人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幾步曲信主。假如我們能夠學會把聖經中各式不同的故事告訴人,那麼會眾中無論是信徒還是非信徒,肯定都能學會更加喜歡讀聖經。換句話,不要再傳講你那個眾所週知的「福音」了,用聖經中真實的福音來取代吧。

Thursday, January 8, 2015

聖經中的第一次佈道大會?

使徒行傳二章41節:...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有些基督徒喜歡把這節經文當作第一世紀的首次佈道大會,是彼得帶領人大規模歸主的紀錄。但也許我們還應該記得,這三千信主的人都是到耶路撒冷來過五旬節的。他們已經跟從了耶和華的道,和猶太人一起敬畏神,遵守摩西的教導,守節期,盼望彌賽亞來。

他們很快領受彼得的信息,不是因為第一次聽見這道,而是發現那個釘十字架的耶穌,祂已經復活作王,就是他們所盼望的彌賽亞。

現代的美國福音運動也許把佈道會舉手決志當作信而歸主的標準過程。不錯,有些人經歷到生命的翻轉,但實際上,幾乎每個人信主都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尋求和掙扎。並且,那些經歷到閃電式恩典的人,也發現生命的實質性轉變是一輩子的過程。佈道大會舉手是一個表面的現象,表示聽者受到了感動,不表示信心過程的開始或結束。請小心不要誤解聖經上這句話。

信仰不是一次接受一套思想體系,而是不斷努力去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

耶穌的神難道不是以色列的神嗎?我們應該重視基督信仰的基礎。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聖經默想日誌2013年12月12日。)

Monday, January 5, 2015

基督徒的現代和後現代思想

我們這一代人屬於「現代」。現代人的思想從15世紀末的文藝復興開始發展,到最後有幾個主要的特性,和後現代很不相同。我們應該了解為甚麼我們和下一代人有那麼多的不同,所以這裡是個簡單介紹。本文內容取自Philip Clayton教授Transforming Christian Theology第五章。

現代主義的第一個特點是科學主義。科學主義是一種信仰教條,就是只相信能夠用實驗證明的事物是真的,比如光速多少,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動性等等。至於景色是美麗的,生活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等等,只能各人去經歷,沒有甚麼真不真。所以現代人願把精力花在那些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方面,來改變世界。

現代主義的第二個特點是提倡復古(move back to a pre-modern worldview)。因為現代主義不好,離棄古老的信仰,所以咱們反其道而行之,不理睬現代「世俗」的問題,堅持對於歷史、科學、文化用第一世紀的標準。與科學主義比起來,這個方法在外人看來相當脫離現實。

現代主義的第三個特點是基要主義。Clayton說基要主義代表了現代主義的最後一招:極力用現代的思想模式來制訂出準確的界限,確定精確的命題式教義。比如,說聖經是神讓聖經作者逐字默寫下來的,所以推論是字句無誤,包括其中所有的歷史和科學都無誤。結果十九世紀在美國有人把基督教神學歸納為一些「基要」的命題。隨後,又有人用典型的現代方式,推導出基督教精準的倫理要求,不墮胎、不離婚、反同性婚姻等等。

現代人都喜歡這樣黑白分明的標準,看得見,模得著。不用參考文化和歷史處境,就知道在甚麼情形下必須怎樣做。很多現代派的神學家護教,從科學、哲學證明反進化論等等觀點的正確性。這些都為後現代思想的發展鋪平了道路,為徹底轉變態度打下基礎。

每個基督徒信主以後,都會面對社會和時代的文化在信仰上有反思。比如婦女「為了天使的緣故」蒙頭是甚麼道理呢?還有苦難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一種態度就是不要問,只要信,另一種態度是認為沒有道理而棄絕。但是,如果我們接受信心可以有疑問,信心不足不是罪,我們就可以調整自己,用後現代的思維方式來信基督。可以思考、可以詢問的信心讓人得到釋放,對嗎?這是後現代思想的第一個特徵。

Clayton說,如果說信仰的現代思維模式是「相信高標準、帶來好行為、歸屬神」,那麼後現代剛好把次序調轉過來:首先歸屬神、參與善行、以致於信。把信仰當作一條路,而不是一道門很好,信仰的動力不是改善個人行為,以致被個人罪咎感或挫敗感拖著走,不是成為某教會一員,僅僅是被耶穌基督所吸引,要跟隨祂來學習。這是後現代思想的第二個特徵。

從加入教會的實踐方面,了解和簽署一個教會的信仰告白,認同其中每一句話,可能好像跨越一座山。但是加入一個同道人的群體,準備一起來尋求認識神,就沒有包袱。何必架高牧師長老,讓他們感到難以勝任回答?再說,萬一牧師長老行為或思想有誤,你也不致於跟著失去信心,因為他也是和你一樣走一條信仰的路。先承認自己是決定跟從耶穌的人,再慢慢了解那些令人費解的哲學/神學命題,後現代的基督信仰更加實際。是吧?

Saturday, January 3, 2015

從律法之下買贖回來

加拉太書四章4-5節: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贖」字到底體現甚麼精神?你讀翻譯的文字,可能只會想到它是「拯救」。所以你會聯想到保羅是說神的兒子把人從律法中救出來。但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希臘字。

首先,按照字典,動詞exagorazo和解放奴隸有關,就是用錢「買回來」。Moen博士說,耶穌把你買來歸他,所以救贖是一種改換主人的交易。

其次,這裡的語法用的是過去的虛擬語氣,好像一個過去的希望,現在已經完成。我們是這個救贖事件的受益人。

所以`,從律法下贖出來是脫離律法嗎?猶太人絕不會這樣想。他們會認為從律法下被剪除,也就是驅逐離開猶太社區,是一種死刑。我們需要的不是脫離律法,而是從悖逆、犯罪的後果中贖出來,因為律法命定了悖逆神的後果。

這樣看來,罪不是問題,因為神已經設立了獻祭體系。死才是問題。「在律法以下的人」就是因悖逆而定罪的人。神赦免了他們的過犯,但死的後果還在,需要對付。到時候滿足的時候,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勝過死亡而復活了。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日誌201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