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2, 2010

信任神那特別的愛

Below is a translated paragraph taken from Dr. David Eckman's book Knowing the Heart of the Father, chapter 9, about the hierarchy of the heart(page 163). To purchase a copy, go to http://whatgodintended.com/. Dr. Eckman likens our prayer before God to a person's going home, but then people from unhealthy homes have issues: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with transparent confidence)來到恩典的寶座前,為要在需要的時候得憐恤,蒙恩惠(希伯來書4章16節)。

從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回家的時候,常有所謂“捏把汗的假日”經歷,因為往事把他們訓練得在本能意識裏就預期那見面後的不快。但是,我們必須訓練自己屬靈的本能意識(聖靈會幫助我們),盼望見到父神的那份愉快。當我們與天父相交的時候,因為我們有在基督裏的義,我們總是感到愉快。我們是作為他的兒子被接納的,所以我們能夠感到在分享了自己的失敗、罪過、怠惰,或承認有錯誤偏見之後,得到的是安慰和鼓勵,而非批評懲罰。只有在天父面前我們不會為自己的缺點挨打,反倒因爲有需要而得到幫助。

I think there is an excellent point here. 論到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兩個。照理我們和父神的關係應該是無話不談,不然什麽叫作信任?至少我總是presume如此。可是Eckman博士說,對無數從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來説這其實是很困難的事。舉例來説,你考試不及格,心裏難過,你回家告訴你父母而受到安慰嗎?嘿,説不定就是因爲父母要求太高你才更加難過的,干嘛要主動告訴他們?這報喜不報憂的習慣屬於不健康家庭的症狀。所以平安無事時向神禱告容易,犯錯軟弱、表現不佳時就躲避神,是不少人從未意識到的通病。

回想起來,我自己的家庭屬於比較健康的一類,蒙愛長大。記得讀書時有一次碰上一個數學老師,第一次測驗就給大部份同學一個不及格,那次我也不及格,心裏好難過,簡直要對學數學失去信心。聼一個同學說,這叫作新師上任的下馬威,是用來讓學生聽話的。我從未見過,也不太相信,心想老師還需要跟學生來這一招?回家揣揣不安,和父親提及此事,我可不是那種在家裏能憋住心裏話不講的人,因父母平時都滿向著我,應該不會爲此挨駡。父親馬上就安慰我了:沒有關係,一次考試説明不了學生水平的。...假如大家成績都不太好,那很可能是老師教書教得不好。哈哈,我馬上放寬心了。還有一次是中學時期,我傳閒話捅了漏子,閙得兩邊說我不是,很不開心。我在全家圍坐吃飯時提起來,心裏還很不服氣,因爲我以爲傳話能夠幫助別人。媽媽說,傻孩子你太天真了,要記住這是個教訓:以後千萬不要作傳話的人,別人這方面的教訓很多。那次開導我記得很牢,一生受用。

我想說的是,大多數人以爲別人家和自家一樣,別人的感受大概也和自己的感受差不多,甚至神的家(看看教會這幅畫嘛)。可是我們在國内作價值觀培訓的時候,人們看到別人因爲家庭背景的不同,價值觀感受(像愛呀,信任呀)與自己何其不同,眼都睜圓了。關鍵是,在三一神的家裏,父、子、聖靈的合一相愛遠遠超過任何人所知道的家庭關係,信徒對於開發和領會神那特別的愛大有的可學哩,我們的驚訝應該不少於見到別人家和自己家不同時的感覺。

1 comment:

  1. 时常经历感受到父神的爱,是信徒能够常作见证的基础。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