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4, 2014

意義不明的「無誤」論

當初提出聖經無誤的時候,是要明確說明聖經的權威。可是「無誤」這個詞的語義現在用來描述聖經,已經不再那麼明確了,不少人都可以非常圓滑地解釋自己為甚麼相信聖經「無誤」。我們現在需要找另外的詞來表達聖經的權威性。

暫且不談聖經抄本中的抄寫錯誤。說聖經without error in all it affirms,這裡的in all it affirms需要解釋,因為哪些部份的經文屬於聖經所確認的真理,哪些不屬於,並不明顯。比如箴言是歸納概括的真理,所以不是在每個情況下都真,那怎能叫做無誤呢?我們應該說,箴言的道德價值觀是有權威的,而用「無誤」就表達不出來。

福音派信徒喜歡把很多經文都當作歷史記載,然後用「無誤」來表示他們相信確實如經上寫的發生過。其實聖經中哪些部份是歷史陳述,哪些部份只是故事並不明顯。結果歷史考證發現很多經文都無法證實是「無誤」的史實,甚至證實為有錯誤,比如以斯帖記的眾多版本。於是福音派就被指責為極端的搞書本崇拜的教派。

聖經中有神的道,一切的其它教義都以此為基礎,但聖經怎樣是神的道呢?教會必須認真研究,而簡單地用「無誤」來解釋說明聖經的權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說啟示、講權威,範疇遠遠超過字句的意思無誤,因有些慣用語描述的東西是超過字面的,比如我們形容某人說話「三言兩語」,意思決不是說這人只說三句話或兩個成語,而是形容他說話簡短。聖經中有不少希伯來或希臘文的慣用成語,我們若不知道,只把它們當作普通的陳述,恐怕就會誤以為是錯誤。那些不是慣用語的陳述句,仍然要根據文學體裁來理解,理解得不對就不能說那句話無誤。

另外,我們也不能用現代的文學體裁標準來衡量。比如耶穌的家譜少列了幾代就算錯誤,那是現代的家譜標準。馬太卻刻意強調三個14代,他有另外的用意—據說大衛的名字拚寫,數字加起來就是14。還有詩篇,在甚麼意義上詩詞是無誤的呢?比如「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這句話啟示了甚麼,確認了甚麼呢?但凡詩詞,力圖表達是某種主觀感受的意境,說它「無誤」的意義並不大。

Walton教授還舉了幾個例子,說明「無誤」現在無法適當地用來捍衛聖經的權威。比如摩西時代的律法,我們能用現在某國的標準證明那些律法的適用性和正確性?不然一條律法怎樣叫做無誤?再比如聖經中的寓言故事,樹和荊棘會說話(士九章)等等,若說這故事無誤,是表示它真發生過呢?還是表示講者的論點無誤?不清楚。

「聖經無誤」不是最佳的描寫聖經權威的詞。如果我們只是確信底波拉的確唱了那首詩,或約坦的確講了那個寓言,這有甚麼重要?所以,用無誤來形容聖經,意思很含糊。聖經的權威和真實在於它啟示出神是怎樣一位神,祂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拯救祂的百姓。奉聖經為權威主要是相信其中所描寫的神,和遵行效法祂。

(本文內容取自John H. Walton的the lost world of scripture一書。)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