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福音有醫治人心的強大功用,作心理治療與傳福音在方式上卻很不相同,甚至不知怎樣作對比,因爲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座標系。幾周以前我寫了一篇博文,寫了Eckman博士所描述的福音和心理醫治當有的關係。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座標系來衡量對比兩者:心理治療師認識到受輔人的心靈是破碎的,這些當事人來尋求輔導也是因爲發現自己有需要,所以治療師極力幫助他們辨識心靈(情感)的真正需要,去重建一個新的自我觀,或叫新的身份,來消除過往經歷對生活的負面影響。而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常常看不到人的心靈是破碎的,我們傳福音的對象也表現得驕傲。我們的目標是想打破人的驕傲,讓對方破碎、然後接受福音。我們沒有一個清晰的、讓對方轉變自我身份的目標(單認識自己有罪和不完美不算轉變)。由於心靈的真實需要沒有辨識出來,接受福音的人在人際關係或行爲上很可能仍然如舊,沒有得醫治。
生命的改變在於自我觀的改變,正如咨詢輔導所設立的目標。在傳福音的情況裏,你怎樣讓人的自我觀改變呢?單單意識到自己有罪、需要悔改是不夠的。改善行爲的努力對於人們來説恐怕不是什麽新鮮事,幾千年來大多數人在文化教育下都希望改進、提升自己,效果不大。對於我自己來説,信主後自我觀最大的轉變是:原先在世界中闖蕩,要靠自己孤單奮鬥,變成時刻受神眷顧引導的蒙愛兒女。事實上,在最初幾周裏,我並不確定所接受的主是否真實存在,我禱告時只說“神啊,現在如果我真是你兒女的話,…”。神在祂莫大的恩典中很快掃除了我的一切疑惑,我是神的孩子這件事不斷被許多禱告後的經歷印證,重復地深深刻畫在我心坎上。也就是說,讓我自我觀發生轉變的,不是我有罪(不完美)這件事實,而是改變身份,看自己是神的蒙愛兒女。
受看顧、蒙引導、又在順服中得到喜樂的印證,這些經歷讓我甚爲滿意和安心,也特別樂意告訴別人,我發現了這個信仰上的“新大陸”。我了解這就是“得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個頭腦中的知識。我的需要是什麽?是上帝保佑我、引導我!誰能說他/她不需要這個呢?我需要安全感,神充份給我安全感。我夾在人際關係的衝突之間時,祂從聖經中告訴我祂與我同在,多大的安慰!直到今天,我是天父的掌上明珠,正如我曾是地上父親的掌上明珠!
一切信主的人哪,你們和我一樣,都是祂的掌上明珠。用這個自我觀來取代從前那不受珍惜、不受信任、卻必須好好干活兒的自我觀吧。你若相信,你的情感和心理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你的行爲也會隨著不斷地改變。也許我們的傳福音方式應該借鑑心理醫治的方法,才能夠更加有效吧?用新的眼光,就是天父的眼光來看自己,讓自己内心的驚恐、孤單、失落、和無價值感逐漸被清掃掉,這些都是聖靈在我們身上作工的具體目標。住在基督裏就是住在他的情感裏,就是住在天父的愛裏,生命才會成長。
Biblical or not,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ideas/views of God. Even you have never entered a seminary, you have had your theology. This is a site for anybody who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sharing their evangelical theology understandings. Christianity is not just about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know, it is about what you FEEL! For God's love is to be felt.
Monday, May 31, 2010
Saturday, May 29, 2010
牧者的團契和彼此支持
昨天有機會去參加一個很特別的華人牧者的團契,叫作The Leadership Connection。一進門,帶領組織者就鼓勵大家都來“check in”。我一看,白板上已經划了一些格子給人填寫。
第1欄是名字,他們都不寫某某牧師,而只寫first name。第2欄要填入一個分數,如果你對自己的事工感到很滿意,就寫10,如果感到很不滿意就寫1,總之要根據感覺寫出1-10之間的一個數字。第3欄也是一個1-10之間的數字,告訴大家你個人的感覺狀況,這個未必和事工感受的評估相同,你完全有可能事工寫8、而個人感覺卻寫3,或者反過來的。第4欄寫下你覺得可討論的事項標題,或許願意徵求大家意見,或許希望得到禱告的支持。第5欄用A、B、C表示你的事項的緊要程度。最後一欄寫下你估計需要用多少時間讓大家來議論這個事項,10分鐘?25分鐘?
大家都填寫之後,從板上就對彼此的近況大致有了初步了解。主持團契的人會根據所寫事項的緊要程度,或看當事人的感覺,分派一定的時間來議論大家在板上寫下的事項。或許你寫下的事項你覺得並不緊急,因時間關係這次也沒有去討論,但每月聚會一次,總是會有機會在你挂心的事情上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
除了填寫白板上這個表格之外,開始聚會的第一個程序是每人用半分鐘分享一件個人的掛慮。孩子啦,換工場啦,團隊合作啦。分享之後,休息的時候或午餐的時候,一定有人來為你分享過的事情詢問、安慰、和鼓勵你。你也不必每次對所有人都表示關心,只要記得一、兩個人的困難去關心鼓勵就好。
別忘了這是一群牧師,他們都滿善於關心自己的會衆,只是輪到自己有掛慮時,在這樣一個團契中才能得到別人的勉勵。這真是可貴,值得借鑑學習。你如果是個牧者,你可以加入這個用英語聚會的團契。詳見他們的網站:http://www.TLCinc.org/。他們在灣區有不止一個聚會點,說不定你有一天願意在住處附近開始一個這樣的中文聚會哩!
第1欄是名字,他們都不寫某某牧師,而只寫first name。第2欄要填入一個分數,如果你對自己的事工感到很滿意,就寫10,如果感到很不滿意就寫1,總之要根據感覺寫出1-10之間的一個數字。第3欄也是一個1-10之間的數字,告訴大家你個人的感覺狀況,這個未必和事工感受的評估相同,你完全有可能事工寫8、而個人感覺卻寫3,或者反過來的。第4欄寫下你覺得可討論的事項標題,或許願意徵求大家意見,或許希望得到禱告的支持。第5欄用A、B、C表示你的事項的緊要程度。最後一欄寫下你估計需要用多少時間讓大家來議論這個事項,10分鐘?25分鐘?
大家都填寫之後,從板上就對彼此的近況大致有了初步了解。主持團契的人會根據所寫事項的緊要程度,或看當事人的感覺,分派一定的時間來議論大家在板上寫下的事項。或許你寫下的事項你覺得並不緊急,因時間關係這次也沒有去討論,但每月聚會一次,總是會有機會在你挂心的事情上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
除了填寫白板上這個表格之外,開始聚會的第一個程序是每人用半分鐘分享一件個人的掛慮。孩子啦,換工場啦,團隊合作啦。分享之後,休息的時候或午餐的時候,一定有人來為你分享過的事情詢問、安慰、和鼓勵你。你也不必每次對所有人都表示關心,只要記得一、兩個人的困難去關心鼓勵就好。
別忘了這是一群牧師,他們都滿善於關心自己的會衆,只是輪到自己有掛慮時,在這樣一個團契中才能得到別人的勉勵。這真是可貴,值得借鑑學習。你如果是個牧者,你可以加入這個用英語聚會的團契。詳見他們的網站:http://www.TLCinc.org/。他們在灣區有不止一個聚會點,說不定你有一天願意在住處附近開始一個這樣的中文聚會哩!
Thursday, May 27, 2010
妻子敬重丈夫在於信任
今天在更新傳道會的刊物上讀到一篇文章:僅有愛還不夠--爲什麽對他尊重比愛更重要?是翻譯過來的Shaunti Feldhahn的文章,其中論到丈夫如何希望受到妻子的尊重,過於希望得到她的愛。我一邊讀一邊想,這些不是信任的問題嗎?許多時候妻子不能尊重丈夫,歸根結底是因爲不能信任他!不信任是人類墮落犯罪後首要的人際關係問題。請看Shaunti列舉的男士需要尊重的四個方面。
一、尊重他的判斷:沒有丈夫希望另一半質疑他們的決定,並且爭論不休。許多男人在工作場所受人稱讚,但在家裏,妻子卻時時懷疑他的判斷力,對他像對孩子般發號施令,這樣的妻子多不勝數。
二、尊重他的能力:男人希望能解決問題,如此帶來成就感,並能肯定他的價值,他因此往往會花幾個小時,研究組裝新的電器或家具,妻子若反對,就會被解釋為不信任他!妻子也很難理解,爲何丈夫靠著簡陋地圖和判斷力,就想在陌生環境中找到路呢?如果妻子多說“你不能停下來問路嗎”?關係會立刻緊張起來,因爲你不相信他有找到路的能耐。信任極爲重要!問題是你願意在所有的瑣事上信任他嗎?
1. 在瑣事上妻子能夠信任丈夫,往往是在大事上尊重他的指標。他會想,如果這麽小的事上她都不信任我,怎麽會在養家和作爸爸等大事上信任我呢?或許她根本就不尊重我。所以下次丈夫迷路而頑固地繞路時,自問什麽更重要:準時到達呢?還是讓他覺得被信任?這兩件事不能並存!2. 不要告訴他應該如何。所有的丈夫,特別是在生命風暴中的男人,都需要妻子起來表示支持,向所有人表達“我知道他行”,才可能在人生中打贏一戰。
三、溝通時不忘尊重:女人在溝通時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她說的話能建立也能拆毀,能鼓勵也能激怒。怎樣溝通比說什麽話更重要。有時候妻子未必真的輕看丈夫,她大概只是不知道他的感受。比如家裏有時要修東西,丈夫在找人之前想自己先試試。如果妻子說算了吧,你不内行,聼來就不信任他。有不少男士聽見太太嘮叨提醒某件事,就會認爲是埋怨他們懶惰,不信任他們。問話時如果說“你知道如何做某事嗎”,就暗示她看丈夫很愚拙,好像在攻擊或質疑男人是否勝任,應該直接問“你打算如何做某事呢”?我們應該學會多體諒丈夫的感覺。
四、在衆人面前要尊重他:這個願望在調查問卷中屢屢成爲男人最在乎的主題。女士們常以爲男人驕傲自大,該殺殺他的威風,錯了!男人的自尊心是極脆弱的易碎品。驕傲的外表下面是深藏不露的屈辱感,你如果實際上肯定他的人格,他必然會感受到信任和尊重。
我在福音與心理醫治那篇博文中曾經提到,從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安全感很低,自我價值感也很低,不容易完全信任他人。夫婦之間需要彼此體諒,了解家庭背景對自己的影響,在聖靈的幫助下努力學習信任這一人際關係的快樂技巧。信任的能力增加不僅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反映出與神的關係質量增強。
一、尊重他的判斷:沒有丈夫希望另一半質疑他們的決定,並且爭論不休。許多男人在工作場所受人稱讚,但在家裏,妻子卻時時懷疑他的判斷力,對他像對孩子般發號施令,這樣的妻子多不勝數。
二、尊重他的能力:男人希望能解決問題,如此帶來成就感,並能肯定他的價值,他因此往往會花幾個小時,研究組裝新的電器或家具,妻子若反對,就會被解釋為不信任他!妻子也很難理解,爲何丈夫靠著簡陋地圖和判斷力,就想在陌生環境中找到路呢?如果妻子多說“你不能停下來問路嗎”?關係會立刻緊張起來,因爲你不相信他有找到路的能耐。信任極爲重要!問題是你願意在所有的瑣事上信任他嗎?
1. 在瑣事上妻子能夠信任丈夫,往往是在大事上尊重他的指標。他會想,如果這麽小的事上她都不信任我,怎麽會在養家和作爸爸等大事上信任我呢?或許她根本就不尊重我。所以下次丈夫迷路而頑固地繞路時,自問什麽更重要:準時到達呢?還是讓他覺得被信任?這兩件事不能並存!2. 不要告訴他應該如何。所有的丈夫,特別是在生命風暴中的男人,都需要妻子起來表示支持,向所有人表達“我知道他行”,才可能在人生中打贏一戰。
三、溝通時不忘尊重:女人在溝通時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她說的話能建立也能拆毀,能鼓勵也能激怒。怎樣溝通比說什麽話更重要。有時候妻子未必真的輕看丈夫,她大概只是不知道他的感受。比如家裏有時要修東西,丈夫在找人之前想自己先試試。如果妻子說算了吧,你不内行,聼來就不信任他。有不少男士聽見太太嘮叨提醒某件事,就會認爲是埋怨他們懶惰,不信任他們。問話時如果說“你知道如何做某事嗎”,就暗示她看丈夫很愚拙,好像在攻擊或質疑男人是否勝任,應該直接問“你打算如何做某事呢”?我們應該學會多體諒丈夫的感覺。
四、在衆人面前要尊重他:這個願望在調查問卷中屢屢成爲男人最在乎的主題。女士們常以爲男人驕傲自大,該殺殺他的威風,錯了!男人的自尊心是極脆弱的易碎品。驕傲的外表下面是深藏不露的屈辱感,你如果實際上肯定他的人格,他必然會感受到信任和尊重。
我在福音與心理醫治那篇博文中曾經提到,從不健康家庭出來的人安全感很低,自我價值感也很低,不容易完全信任他人。夫婦之間需要彼此體諒,了解家庭背景對自己的影響,在聖靈的幫助下努力學習信任這一人際關係的快樂技巧。信任的能力增加不僅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反映出與神的關係質量增強。
Tuesday, May 25, 2010
不要背後或心裏論斷--but Judge and Communicate
這週主日學的時候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什麽時候要判斷,什麽時候不要論斷?論斷是負面的,聖經裏明文告誡不要論斷人,所以無論何時,總是不要論斷。判斷呢?誰辦事説話能不先判斷?所以有兩個小組沒有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任何時候都要判斷,只是任何時候都不要論斷任何人和事。大家都笑,因爲討論的目的大概不是為得到這個結論。
今天搜索一下聖經,新約裏有15處經文有“論斷”這個字,每一處都說不要論斷別人,不要論斷弟兄;兩處說不要讓別人論斷;一處保羅說“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林前4:3)。論斷顯然是控告、定罪的意思,雅各說“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4:13)?所以大家的結論不錯,作爲一個信徒,任何時候都不要論斷任何人、任何事情。
不過,論斷這個希臘字krino(SN# 2919)還有其它的意思。我搜索krino,一共找到有95筆資料。除了論斷,它也有法庭意義上的審判或判斷的意思。耶穌曾對他的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這大概是說將來的事,我們現在算作復興的時候嗎?耶穌已經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但我們沒有坐在寳座上嘛。雖然保羅說神已經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已經一同坐在天上(弗2:6是過去式),可是我們現在沒有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任務啊。除非你覺得主耶穌當時說的是象徵性語言,現在基督徒(跟從主的人)都已經與基督同坐寶座,審判(判斷)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其實就是判斷教會事務,那麽你就應該判斷弟兄姐妹和他們的事。可是這與不要論斷的吩咐豈不是有衝突?結論是現在我們沒有義務作別人的審判官。
另外一處記載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不作判斷: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色,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時候呢?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krino)甚麼是合理的呢(路12:56)?看來無論何時何事,自己需要為自己判斷什麽是合理,說話辦事按理而行。猶太人斷定耶穌安息日治病為不守律法,耶穌對他們說,“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約7:24 Do not judge by appearances, but judge with right judgment)。彼得、約翰說對捉拿他們的大祭司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krino判斷)吧(徒4:19)!保羅站在羅馬分封的王面前說:“神叫死人復活,你們為甚麼看作(判斷為krino)不可信的呢”(徒26:8)?看來大家說得不錯,任何時候都要判斷是非!
是非判斷了之後又怎樣?要不要說出來呢?該說的必須要說。雅各就在第一次耶路撒冷大會發表了他的意見:…據我的意見(krino判斷),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徒15:19)...。雅各的意見顯然需要在桌面上講,大家同意才能算是叫作衆人的決定(krino判斷)。不當面說出來、背後發表的個人意見是另外一個希臘字gogguzo,中文有時翻譯為私下議論,比如猶太人因爲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議論紛紛(約6:41-43, 61,7:12衆人對耶穌的看法各有不同),它有時也翻譯成發怨言(是背地裏交談時發表的負面意見,例如腓2:14)。事實上,似乎所有的論斷都是背後的、甚至是心裏的,當面提出的負面意見叫作批評或指責,不叫作論斷。
結論是:任何時候都要判斷,但不要心存惡意地背地議論、或發怒,總要以信任為本,將所判斷的意見作友好交流。這樣就不是論斷了。大家以爲如何?
今天搜索一下聖經,新約裏有15處經文有“論斷”這個字,每一處都說不要論斷別人,不要論斷弟兄;兩處說不要讓別人論斷;一處保羅說“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林前4:3)。論斷顯然是控告、定罪的意思,雅各說“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4:13)?所以大家的結論不錯,作爲一個信徒,任何時候都不要論斷任何人、任何事情。
不過,論斷這個希臘字krino(SN# 2919)還有其它的意思。我搜索krino,一共找到有95筆資料。除了論斷,它也有法庭意義上的審判或判斷的意思。耶穌曾對他的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這大概是說將來的事,我們現在算作復興的時候嗎?耶穌已經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但我們沒有坐在寳座上嘛。雖然保羅說神已經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已經一同坐在天上(弗2:6是過去式),可是我們現在沒有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任務啊。除非你覺得主耶穌當時說的是象徵性語言,現在基督徒(跟從主的人)都已經與基督同坐寶座,審判(判斷)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其實就是判斷教會事務,那麽你就應該判斷弟兄姐妹和他們的事。可是這與不要論斷的吩咐豈不是有衝突?結論是現在我們沒有義務作別人的審判官。
另外一處記載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不作判斷: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色,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時候呢?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krino)甚麼是合理的呢(路12:56)?看來無論何時何事,自己需要為自己判斷什麽是合理,說話辦事按理而行。猶太人斷定耶穌安息日治病為不守律法,耶穌對他們說,“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約7:24 Do not judge by appearances, but judge with right judgment)。彼得、約翰說對捉拿他們的大祭司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krino判斷)吧(徒4:19)!保羅站在羅馬分封的王面前說:“神叫死人復活,你們為甚麼看作(判斷為krino)不可信的呢”(徒26:8)?看來大家說得不錯,任何時候都要判斷是非!
是非判斷了之後又怎樣?要不要說出來呢?該說的必須要說。雅各就在第一次耶路撒冷大會發表了他的意見:…據我的意見(krino判斷),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徒15:19)...。雅各的意見顯然需要在桌面上講,大家同意才能算是叫作衆人的決定(krino判斷)。不當面說出來、背後發表的個人意見是另外一個希臘字gogguzo,中文有時翻譯為私下議論,比如猶太人因爲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議論紛紛(約6:41-43, 61,7:12衆人對耶穌的看法各有不同),它有時也翻譯成發怨言(是背地裏交談時發表的負面意見,例如腓2:14)。事實上,似乎所有的論斷都是背後的、甚至是心裏的,當面提出的負面意見叫作批評或指責,不叫作論斷。
結論是:任何時候都要判斷,但不要心存惡意地背地議論、或發怒,總要以信任為本,將所判斷的意見作友好交流。這樣就不是論斷了。大家以爲如何?
Monday, May 24, 2010
原諒的快樂技巧
按照艾克曼博士的説法,能夠原諒別人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快樂技巧(a happiness skill)。這種技巧是怎麽學來到的呢?是觀察模仿來的。在健康的家庭(也叫作快樂的家庭)裏,夫婦常常表達出彼此的原諒,小孩子就學會了,於是長大了也會選擇在必要的時候原諒。人世間恐怕沒有一對夫婦意見完全一致、從來不起任何衝突的。越長久的婚姻就有越多次的彼此原諒。但是在運作不良的家庭裏,小孩子只看到當面和背後的責駡,或者是憂鬱委屈,一肚子的牢騷不滿好像從來不會消失,於是乎原諒好像是個神話故事。他們長大後總是無法相信自己做錯的事能夠得到什麽人的原諒,也不能想象原諒別人的那份釋放。事實上,神赦免他們過犯的説法對他們來説幾乎是難以置信。
但是艾克曼博士指出,原諒是精神健康的一部份。耶穌要求他的門徒原諒弟兄七十個七次,意思是不要數算次數,永遠饒恕弟兄的過犯,因爲都屬於一個家庭裏(稱爲神的天國)。這次我們到北京去講學,原諒就是作爲人生技巧中的一項來教的,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價值觀。詳細可以參閲我們的人生技巧第三課的教材。
原諒的技巧又叫做重新審視(Reframing),意思是你需要換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一件讓你受創傷的事。這包括了五個主要的步驟:
1.認真記下所受到的傷害,從金錢、健康、關係等等方面承認一個人或一件事帶給你的損失。不要迴避或掩蓋那個傷害。
2. 了解繼續住在過去的傷害里面會有怎樣的後果:它怎樣影響將來的健康、人際關係等等。
3. 試圖了解那些傷害你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他們的動機或問題在哪里。
4. 有意識地接受自己受過傷害的現實,而選擇以後不再繼續住在其中,即不再受这一傷害的影響。
5. 在人生的道路上作這個選擇,作爲自我了解的來源,也作爲同情體諒其他人的原因,因为傷害了你的人或是也曾經受過類似的創傷、或是仍在不斷地受到傷害。
我們需要學會把創傷化解為原諒,或者重新審視一件事情,否則常常會導致心理的問題,基督徒也把存下來的怨恨苦毒叫做罪。無論是上星期還是多年前受到的傷害,容它存在心裏會引起潰爛成災。
但是艾克曼博士指出,原諒是精神健康的一部份。耶穌要求他的門徒原諒弟兄七十個七次,意思是不要數算次數,永遠饒恕弟兄的過犯,因爲都屬於一個家庭裏(稱爲神的天國)。這次我們到北京去講學,原諒就是作爲人生技巧中的一項來教的,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價值觀。詳細可以參閲我們的人生技巧第三課的教材。
原諒的技巧又叫做重新審視(Reframing),意思是你需要換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一件讓你受創傷的事。這包括了五個主要的步驟:
1.認真記下所受到的傷害,從金錢、健康、關係等等方面承認一個人或一件事帶給你的損失。不要迴避或掩蓋那個傷害。
2. 了解繼續住在過去的傷害里面會有怎樣的後果:它怎樣影響將來的健康、人際關係等等。
3. 試圖了解那些傷害你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他們的動機或問題在哪里。
4. 有意識地接受自己受過傷害的現實,而選擇以後不再繼續住在其中,即不再受这一傷害的影響。
5. 在人生的道路上作這個選擇,作爲自我了解的來源,也作爲同情體諒其他人的原因,因为傷害了你的人或是也曾經受過類似的創傷、或是仍在不斷地受到傷害。
我們需要學會把創傷化解為原諒,或者重新審視一件事情,否則常常會導致心理的問題,基督徒也把存下來的怨恨苦毒叫做罪。無論是上星期還是多年前受到的傷害,容它存在心裏會引起潰爛成災。
Saturday, May 22, 2010
怎樣成爲合乎神的心意?
我們的機構 Becoming What God Intended Ministries 中文名稱是“成爲合神心意事工團”。BWGI Ministries is a dedicated team of Bible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who are committed to the belief that the Bible - understood and applied - will bring health and healing to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每個基督徒都希望自己能夠按照神的心意來生活,可是我們常常只盯著自己的行爲,所以很不滿意,甚至很辛苦。近幾年來我越來越發現,對於神的兒女來説,用行爲作鞭策自己的主要動力其實並不是好辦法;從情感上尋求與祂親近才是病態心理(罪)得到醫治、人際關係得到醫治的必要途徑。
大衛號稱合神心意,並不是因爲他的行爲好。大衛合神心意這話是撒母耳尚未膏他作王的時候對掃羅說的:“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13:14)。使徒保羅也講是神選立了大衛作以色列的王,祂親自為大衛作見證:“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將來式)。
昨天早上我默想詩篇139篇,大衛的詩,一篇明知神是無所不知、無處不在,還是祈求祂鑒察自己的心思意念的詩:“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我不禁想到,神何必需要“尋找”大衛呢?祂豈不是早就知道耶西的兒子如何?大衛說“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還未出生的時候)你都已經寫在你的冊上了”。
常有人問,我們何必需要禱告?神無所不知嘛,祂豈不是早已知道我的心思意念和我的需要?想來想去,終于明白過來,禱告主要是對我們自己有好處。第一,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比如我爲什麽抑鬱及缺乏喜樂?第二,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情感狀態,到底什麽事情使我們快樂?什麽事情使我們難過?第三,不清楚自己的生活目的,例如爲什麽我非要我的兒女將來成龍成鳳不可?第四,我們恐怕缺乏與任何人的溝通,不少人習慣了孤單解決自己的問題。向神禱告有助於理清楚我們自己的頭緒,從神找到值當可靠的關係,得到安心滿意的人生。我相信這是神要求我們用禱告和祂建立聯結感的原因。禱告決不僅僅是求神為我們辦事!
我寫過另外一篇博客,建設人際關係的溝通練習。那個練習讓人從四個問題分享自己的心思和情緒,不少人感到有困難,尤其是男士們。我今天昨天有什麽值得高興的事?要想一想才答得出來。我為哪樁事生氣?--先想想要不要照實說吧!詩篇中有無數的例子和神如此交心,大衛是最顯著的榜樣,很多人並不習慣。他和神的關係好到一個程度,神的無所不知、無處不在並非一件可怕的事,乃是一件讓他安心的事: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大衛的行爲好嗎?衆所周知,有一次他看上了拔士巴,還用借刀殺人之計,把她丈夫殺了。但他是個求告神的人,他在困苦窮乏時呼求主的名,意識到過犯也悔改,並見證神赦罪的義。你如果還沒有注意到的話,我告訴你我注意到了,詩篇中無數次地把窮乏困苦、從窘迫中向神呼求的人與義人和正直人平行並列(比如詩篇37:14,140:12-13)。大衛不怕神鑒察他的心思意念,他向神全然敞開(transparent),這是表明他與神關係的質量相當好,不是假裝的。他決心與神同盟,同仇敵愾:耶和華啊,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嗎?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嗎?我切切地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詩139:21-22)。
大衛與神有深深的聯結感!這是神在大衛的一生中都尋找他、說他合自己心意的原因。基督徒還是追求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看看在這個層面上自己與神的關係有多近吧。不要光是看聖經知識,或者只看重服事神的經驗,那和你的情緒感受是兩碼事。我們的神學體系裏缺乏對情感的研究,實際上是很可惜的。
大衛號稱合神心意,並不是因爲他的行爲好。大衛合神心意這話是撒母耳尚未膏他作王的時候對掃羅說的:“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13:14)。使徒保羅也講是神選立了大衛作以色列的王,祂親自為大衛作見證:“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將來式)。
昨天早上我默想詩篇139篇,大衛的詩,一篇明知神是無所不知、無處不在,還是祈求祂鑒察自己的心思意念的詩:“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我不禁想到,神何必需要“尋找”大衛呢?祂豈不是早就知道耶西的兒子如何?大衛說“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還未出生的時候)你都已經寫在你的冊上了”。
常有人問,我們何必需要禱告?神無所不知嘛,祂豈不是早已知道我的心思意念和我的需要?想來想去,終于明白過來,禱告主要是對我們自己有好處。第一,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比如我爲什麽抑鬱及缺乏喜樂?第二,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情感狀態,到底什麽事情使我們快樂?什麽事情使我們難過?第三,不清楚自己的生活目的,例如爲什麽我非要我的兒女將來成龍成鳳不可?第四,我們恐怕缺乏與任何人的溝通,不少人習慣了孤單解決自己的問題。向神禱告有助於理清楚我們自己的頭緒,從神找到值當可靠的關係,得到安心滿意的人生。我相信這是神要求我們用禱告和祂建立聯結感的原因。禱告決不僅僅是求神為我們辦事!
我寫過另外一篇博客,建設人際關係的溝通練習。那個練習讓人從四個問題分享自己的心思和情緒,不少人感到有困難,尤其是男士們。我今天昨天有什麽值得高興的事?要想一想才答得出來。我為哪樁事生氣?--先想想要不要照實說吧!詩篇中有無數的例子和神如此交心,大衛是最顯著的榜樣,很多人並不習慣。他和神的關係好到一個程度,神的無所不知、無處不在並非一件可怕的事,乃是一件讓他安心的事: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大衛的行爲好嗎?衆所周知,有一次他看上了拔士巴,還用借刀殺人之計,把她丈夫殺了。但他是個求告神的人,他在困苦窮乏時呼求主的名,意識到過犯也悔改,並見證神赦罪的義。你如果還沒有注意到的話,我告訴你我注意到了,詩篇中無數次地把窮乏困苦、從窘迫中向神呼求的人與義人和正直人平行並列(比如詩篇37:14,140:12-13)。大衛不怕神鑒察他的心思意念,他向神全然敞開(transparent),這是表明他與神關係的質量相當好,不是假裝的。他決心與神同盟,同仇敵愾:耶和華啊,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嗎?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嗎?我切切地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詩139:21-22)。
大衛與神有深深的聯結感!這是神在大衛的一生中都尋找他、說他合自己心意的原因。基督徒還是追求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看看在這個層面上自己與神的關係有多近吧。不要光是看聖經知識,或者只看重服事神的經驗,那和你的情緒感受是兩碼事。我們的神學體系裏缺乏對情感的研究,實際上是很可惜的。
Thursday, May 20, 2010
北京高校的心理健康培訓
四年前,David Eckman博士受到邀請去北京參加一個高教部、共青團、和北京醫療保健單位聯合召開的演講會,聽衆是大學裏的老師和學生。演講會的緣由是:中國的大學生中出現了各種精神和心理問題,自殺率越來越高。他們沒有公佈自殺的統計數字,但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於是向國外伸手求援。
由於艾克曼博士的講演談到了價值觀的重要性,我們這個非牟利組織,成爲合神心意事工團(中文名稱:國際家庭倫理研究中心),有幸連續受到邀請回訪北京。中共北京市委、中國共青團組織、高教部、和北京心理咨詢研究會同意我們的組織幫助他們培訓北京地區現有的心理學教師和大學生心理咨詢老師,並且為大學生編寫以健康的價值觀為基礎的普及性健康心理教材!
這就是說,北京地區的26所重點大學和其餘的20幾所普通大專院校,所有的幾十萬學生都将会受到我们所編寫的教材影響。我們把這項教材編寫和教導培訓工作取名爲:北京項目。
這個項目于2009年2月份正式開始。至2010年5月,我們前往的心理指導專家團擴大到六人團隊。他們都是優秀的基督徒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婚姻和家庭治療師。這次我們同時在六所不同的學校舉行培訓,參加培訓的學校教師、學生心理咨詢師、學生輔導員和班主任總數超過二百六十人。
這個專家團的人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並不隱藏。我們的培訓涵蓋各種心理醫治領域的科目,都是基於基督徒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普遍得到國内教師們的贊賞,認爲是普世性的真實道理。他們意識到基督教信仰和心理咨詢在美國是密切相關的。國内的基督徒教師和基督徒心理咨詢師(每次培訓課程都能遇到幾位)很高興。有一位說,我們的心理健康教材“為傳福音建立了一個理想的平臺”。
目前,我們同北京的心理咨詢研究會達成協議,每年三次去北京為大學裏的心理咨詢師和教師提供各種有關的培訓。假設每個教師每年有機會輔導100個學生,並最少給700個學生上課,又假如他們都使用/參考我們所編寫的教材和所教導的原則,那麽兩年後就會有上十萬的學生接觸到我們的教材内容。在北京地區的大學生總數超過了50萬!
不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承辦項目。我們正在快速地召聚眾教會和機構來贊助支持我們,使我們能夠順利地把教材編寫和翻譯出來,製作視頻資料、維護和更新所提供的網站資源等等工作。我們還必須請美國的心理培訓團隊也參與資金的籌措。
北京國際禮拜堂(BICF是國内最大的國際友人教會)資深的長老Jon Davis大力舉薦我們這個項目,他號召弟兄姐妹的參與和支持。主若允許的話,我們下次的北京行程將會在7月份。Dr. Eckman切切地禱告主,希望能有機會與華人教會的各位牧長坐下來談談,看你們的教會是否也能夠有份參與這項巨大的工程--北京項目,並且參與我們的中國心,因爲他知道華人的教會都有一顆中國心!您如果有興趣參與,請與我們聯絡好嗎?
由於艾克曼博士的講演談到了價值觀的重要性,我們這個非牟利組織,成爲合神心意事工團(中文名稱:國際家庭倫理研究中心),有幸連續受到邀請回訪北京。中共北京市委、中國共青團組織、高教部、和北京心理咨詢研究會同意我們的組織幫助他們培訓北京地區現有的心理學教師和大學生心理咨詢老師,並且為大學生編寫以健康的價值觀為基礎的普及性健康心理教材!
這就是說,北京地區的26所重點大學和其餘的20幾所普通大專院校,所有的幾十萬學生都将会受到我们所編寫的教材影響。我們把這項教材編寫和教導培訓工作取名爲:北京項目。
這個項目于2009年2月份正式開始。至2010年5月,我們前往的心理指導專家團擴大到六人團隊。他們都是優秀的基督徒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婚姻和家庭治療師。這次我們同時在六所不同的學校舉行培訓,參加培訓的學校教師、學生心理咨詢師、學生輔導員和班主任總數超過二百六十人。
這個專家團的人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並不隱藏。我們的培訓涵蓋各種心理醫治領域的科目,都是基於基督徒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普遍得到國内教師們的贊賞,認爲是普世性的真實道理。他們意識到基督教信仰和心理咨詢在美國是密切相關的。國内的基督徒教師和基督徒心理咨詢師(每次培訓課程都能遇到幾位)很高興。有一位說,我們的心理健康教材“為傳福音建立了一個理想的平臺”。
目前,我們同北京的心理咨詢研究會達成協議,每年三次去北京為大學裏的心理咨詢師和教師提供各種有關的培訓。假設每個教師每年有機會輔導100個學生,並最少給700個學生上課,又假如他們都使用/參考我們所編寫的教材和所教導的原則,那麽兩年後就會有上十萬的學生接觸到我們的教材内容。在北京地區的大學生總數超過了50萬!
不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承辦項目。我們正在快速地召聚眾教會和機構來贊助支持我們,使我們能夠順利地把教材編寫和翻譯出來,製作視頻資料、維護和更新所提供的網站資源等等工作。我們還必須請美國的心理培訓團隊也參與資金的籌措。
北京國際禮拜堂(BICF是國内最大的國際友人教會)資深的長老Jon Davis大力舉薦我們這個項目,他號召弟兄姐妹的參與和支持。主若允許的話,我們下次的北京行程將會在7月份。Dr. Eckman切切地禱告主,希望能有機會與華人教會的各位牧長坐下來談談,看你們的教會是否也能夠有份參與這項巨大的工程--北京項目,並且參與我們的中國心,因爲他知道華人的教會都有一顆中國心!您如果有興趣參與,請與我們聯絡好嗎?
Wednesday, May 19, 2010
神是一個溫暖的家
昨晚在首都師範大學,我和一位大學的同學坐在賓館的樓下餐廳裏吃飯,這位同學又問起我當初爲什麽會想起來信耶穌的事。這囘我有意抛開哲學和邏輯。科學證明不了的事情,我用經驗和感覺證明,哈哈!儘管感覺受很多因素決定,看上去不怎麽可靠,可是沒有人能夠否認我内心的感覺。在家裏的感覺就是好,不光是有人疼你掛記你,也在你生病(犯了罪過)時得到照料,(有的人讀到這裡可能心裏就開始犯嘀咕了,凡在家裏沒有經歷過被疼愛、被牽挂、被安慰的人都會很懷疑。)而神就是這樣一個家。
人的家庭可以分爲三种類型:健康的、注重表現的、和運作不良的。這些分類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好比一只大蠟燭比一盞小煤油燈亮,卻比不上電燈泡。然而這三樣光源都無法和上帝造的太陽相比,因爲父、子、聖靈的家比最健康的人類家庭還溫暖。(詳見我的另一篇博客:怎樣的家庭是健康的家庭。)一個從健康家庭出来的基督徒比较容易體會到天父的慈愛眷顧、並得到聖靈的安慰;一個從注重表現的家庭出來基督徒卻常不知不覺地以爲自己需要努力用行爲賺取到神的恩惠和喜悅;可是對於運作不良的家庭來説,天父的關愛和安慰都是很難想象的。這個表格簡單比較了各種家庭對於信任、情緒表達、和安慰的體驗。
下次傳福音的時候你就問:你要不要回到一個溫暖的家?你如果對這種傳福音的方法有懷疑,它是有大量聖經根據的。例如诗篇90:1神人摩西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居所不是別的,就是家(有時翻譯成住處,英文翻譯為our dwelling place)。這句經文其實含有主的揀選之意,因爲無論我們中的哪個人都談不上世世代代,只有神的揀選是創世之前的: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摩太後書1章9節)。請人用“決志禱告”來接受主從此住在自己心裏的說法,我在聖經裏反而沒有找到根據(歡迎大家給我提供研讀的綫索)。
人的家庭可以分爲三种類型:健康的、注重表現的、和運作不良的。這些分類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好比一只大蠟燭比一盞小煤油燈亮,卻比不上電燈泡。然而這三樣光源都無法和上帝造的太陽相比,因爲父、子、聖靈的家比最健康的人類家庭還溫暖。(詳見我的另一篇博客:怎樣的家庭是健康的家庭。)一個從健康家庭出来的基督徒比较容易體會到天父的慈愛眷顧、並得到聖靈的安慰;一個從注重表現的家庭出來基督徒卻常不知不覺地以爲自己需要努力用行爲賺取到神的恩惠和喜悅;可是對於運作不良的家庭來説,天父的關愛和安慰都是很難想象的。這個表格簡單比較了各種家庭對於信任、情緒表達、和安慰的體驗。
下次傳福音的時候你就問:你要不要回到一個溫暖的家?你如果對這種傳福音的方法有懷疑,它是有大量聖經根據的。例如诗篇90:1神人摩西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居所不是別的,就是家(有時翻譯成住處,英文翻譯為our dwelling place)。這句經文其實含有主的揀選之意,因爲無論我們中的哪個人都談不上世世代代,只有神的揀選是創世之前的: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摩太後書1章9節)。請人用“決志禱告”來接受主從此住在自己心裏的說法,我在聖經裏反而沒有找到根據(歡迎大家給我提供研讀的綫索)。
Friday, May 7, 2010
福音與心理醫治
我因為常常有機會扶助一些心裏有難處的朋友,所以早就對心理輔導這門學問有興趣。我第一次修這方面的課程是林慈信牧師的聖經輔導,用亞當斯(Jay E. Adams)的《聖靈的勸戒--成功的聖經輔導》為主要課本。亞當斯認為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已經被人本主義哲學和預設所佔領,不值得參考。他幾乎是否認人有甚麼精神疾患,所有的精神病(mental illness)都用引號括起來,統統屬於罪的範疇,只要用聖經真理來勸戒就可以了。後來在美福上一門精神健康的課程,徐理強醫生告訴我們近代科學的研究發現,的確有不少人的基因有缺陷,到一定環境條件下就會引起精神疾病發作,勸我們不要忽略醫學研究的結果。
我忘記是誰講的了,可能是那位很出名的釋經講道家仲馬田醫生,他說好的釋經講道--按正意分解的聖經,能夠幫助聽眾中許多心裏有疙瘩的人消除自己的心病,比起牧者一個個去輔導他們效率高多了。我很贊同。
上個月艾克曼博士(David Eckman)舉辦了一次網絡講座(Webinar),專門講基督徒的情緒問題,諸如擔心神不愛自己啦,為自己表現不好而憂鬱啦,沒有辦法對付癮疾啦,害怕坦白心屝啦,總想論斷人啦等等。艾克曼博士解釋說,其實福音本身的確有很大的心理治療功效--羅馬書為我們列舉了非常合乎現代心理學發現的福音醫治三大要素。其實我也注意到,在聖經中,醫治、赦免、潔淨的概念根本就是相連通的。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一大要素,是進入一個罪得釋放的環境,也叫作因信稱義(guilt-free environment)。任何人尋求心理輔導,必然要找一位沒有成見、不會批評論斷自己的治療師。好比一個同性戀的人內心很痛苦,面對很多同性戀以外的其他心理問題,希望心理治療師幫助他心裏好受一些,或者一個有色情癮疾的人希望能擺脫他的惡習,他大概不會找一位簡單使用聖經勸戒來輔導的治療師。從輔導原則上,作輔導的人如果對當事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就不適合輔導這人。但神樂意醫治我們,所以先把我們願意相信福音的人放在一個罪得赦免的自由環境,祂宣告我們的罪已經被基督的寶血洗淨,並且基督作了我們的大祭司,不斷地為我們除掉所認的罪。基督徒如果能都夠彼此敞開心扉地接納,而不是互相論斷,這樣的人際關係本身就是醫治的開端。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二大要素,是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詳見我另外一篇博客“真正的友誼”:A worthwhile Relationship),這需要信任。無數自幼在不幸的環境中長大、或受到忽略、安全感很低的人,無法完全信任甚麼人。他們不曉得自己實際上是用較低程度的懷疑代替了信任。他們若能夠逐漸學習真正的信任,心理問題就開始得到解答了。如同尋求輔導的人需要信任心理治療師,也需要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我們要先辨認和解決信任的障礙。與父神的關係必須是基督與父那種品質的關係,因為祂把我們當作可信任的人來尊重,祂並不使用打壓的手段來使人就範。我們需要相信神已經看我們是祂兒子,與祂兒子聯合的人了。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三大要素,是建立一個全新的自我觀。現在大多數的治療師都致力於幫助當事人,除去過往經歷的消極影響,讓他們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保羅用了好幾章的篇幅來為讀者建立在基督裏的新身份的問題,其中包括一章論述猶太基督徒若不改變猶太人身份帶來的問題(7章)。identity其實是自我觀(請參閱另一篇博客“身份應該是自我觀”),但華人常常把identity當作社會地位status,是不得要領的。人不改變自我觀就無法改變生命!
總而言之,當今世界上有無數的人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可是我們基督徒手中握有一把金鑰匙,卻常常不會幫人解開心裏的結。我們錯失了福音的這三大要素是不是?我們最熟悉的是第二要素: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信任祂!可是我們不了解為甚麼有的人無法信任。遇到不信任的人你不能空洞地批評了事,因為他/她也需要第一個要素和第三個要素。
我忘記是誰講的了,可能是那位很出名的釋經講道家仲馬田醫生,他說好的釋經講道--按正意分解的聖經,能夠幫助聽眾中許多心裏有疙瘩的人消除自己的心病,比起牧者一個個去輔導他們效率高多了。我很贊同。
上個月艾克曼博士(David Eckman)舉辦了一次網絡講座(Webinar),專門講基督徒的情緒問題,諸如擔心神不愛自己啦,為自己表現不好而憂鬱啦,沒有辦法對付癮疾啦,害怕坦白心屝啦,總想論斷人啦等等。艾克曼博士解釋說,其實福音本身的確有很大的心理治療功效--羅馬書為我們列舉了非常合乎現代心理學發現的福音醫治三大要素。其實我也注意到,在聖經中,醫治、赦免、潔淨的概念根本就是相連通的。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一大要素,是進入一個罪得釋放的環境,也叫作因信稱義(guilt-free environment)。任何人尋求心理輔導,必然要找一位沒有成見、不會批評論斷自己的治療師。好比一個同性戀的人內心很痛苦,面對很多同性戀以外的其他心理問題,希望心理治療師幫助他心裏好受一些,或者一個有色情癮疾的人希望能擺脫他的惡習,他大概不會找一位簡單使用聖經勸戒來輔導的治療師。從輔導原則上,作輔導的人如果對當事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就不適合輔導這人。但神樂意醫治我們,所以先把我們願意相信福音的人放在一個罪得赦免的自由環境,祂宣告我們的罪已經被基督的寶血洗淨,並且基督作了我們的大祭司,不斷地為我們除掉所認的罪。基督徒如果能都夠彼此敞開心扉地接納,而不是互相論斷,這樣的人際關係本身就是醫治的開端。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二大要素,是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詳見我另外一篇博客“真正的友誼”:A worthwhile Relationship),這需要信任。無數自幼在不幸的環境中長大、或受到忽略、安全感很低的人,無法完全信任甚麼人。他們不曉得自己實際上是用較低程度的懷疑代替了信任。他們若能夠逐漸學習真正的信任,心理問題就開始得到解答了。如同尋求輔導的人需要信任心理治療師,也需要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我們要先辨認和解決信任的障礙。與父神的關係必須是基督與父那種品質的關係,因為祂把我們當作可信任的人來尊重,祂並不使用打壓的手段來使人就範。我們需要相信神已經看我們是祂兒子,與祂兒子聯合的人了。
福音心理醫治的第三大要素,是建立一個全新的自我觀。現在大多數的治療師都致力於幫助當事人,除去過往經歷的消極影響,讓他們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保羅用了好幾章的篇幅來為讀者建立在基督裏的新身份的問題,其中包括一章論述猶太基督徒若不改變猶太人身份帶來的問題(7章)。identity其實是自我觀(請參閱另一篇博客“身份應該是自我觀”),但華人常常把identity當作社會地位status,是不得要領的。人不改變自我觀就無法改變生命!
總而言之,當今世界上有無數的人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可是我們基督徒手中握有一把金鑰匙,卻常常不會幫人解開心裏的結。我們錯失了福音的這三大要素是不是?我們最熟悉的是第二要素:與神建立一個真正的友好關係,信任祂!可是我們不了解為甚麼有的人無法信任。遇到不信任的人你不能空洞地批評了事,因為他/她也需要第一個要素和第三個要素。
Thursday, May 6, 2010
母親的安慰
母親節快到了,我想起了母親。她已經安息主懷,所以我不必買禮物給她。其實她在世的時候,我也不記得曾在母親節送過她甚麼,現在沒有機會了。想想在這個世界上,實在沒有別人比她更疼我、更惦記我,我相信她現在還在天上為我禱告!想到她,我心裏就暖暖的,好像又感受到她安慰我的那些情形。
我所能記得的第一次受安慰,是從床上掉下來,趴在一個軟軟的大枕頭上無法呼吸,頭能抬起來一下,也能側轉,可是脖子酸痛無力,無法讓嘴和臉保持離開那個大枕頭,正在非常沮喪的時候,媽媽開門衝進來,一把從地上把我抱起來。後來聽母親講,我那時只有兩個月大,她臨時出外一下,忽然感到心裏很不安,就趕快回到家,看看孩子怎麼了。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常有這種靈感。她很奇怪一個還不會自己翻身的孩子怎麼會從床上掉下來,滿以為大枕頭就可以把我擋在安全的地方。(根據我的記憶,我根本沒有翻身,我是因為熱就蹭到旁邊涼快一點的地方,慢慢挪到床邊掉下去的。)
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據爸爸說是兩歲半,我坐在爸爸自行車的後座上,被爸爸馱著出去兜風,我很興奮。後來我的兩腿有點累,終於鬆弛下來,有一只腳被下面轉動的輪子打了,很痛。爸爸發現哭聲是自己的女兒,趕快停下來看,不好,一只腳後根變得血唬喳。於是讓我坐在自行車座前面的槓上,推到衛生所去找媽媽。媽媽是醫生,那天大概剛好她值班,我遠遠看見媽媽站在衛生所的門口向我們張望,非常安慰。現在想想,爸爸可沒有手機提前打電話通知她呀。媽媽仔細地看了看我的腳,心疼地說,哎呀怎麼搞成這樣?我不記得她責怪爸爸,不然我可能會哭得很傷心,我一點都沒有想到要埋怨爸爸的。
媽媽是個小兒科醫生,工作很忙,經常在全家一起吃晚飯的時間被患病兒童的家長敲門,要求立刻去給予急診。媽媽常常講她治病救命的故事,有时也有別的醫生所遇到的病人無法救治的故事,現在想來是主的恩典一路與她同在。我常感到有這樣一位作醫生的母親安全了不少,她的醫療保健常識確保我們全家萬無一失,因為她盡心盡意地關照家裏每個人。有媽媽在,全家都安心。有一次我染上了急性肝炎,另一次患了腮腺炎,都是要隔離的,媽媽把我關在里屋臥床休息,不准妹妹進來和我玩。她買一包桔子全給我一個人吃掉了,我還記得她蹲下來在我床前,笑咪咪地摸我的頭髮,說很快就會好的。媽媽對我這麼好,我真高興,覺得生病也是滿不錯的事情。後来我告訴媽媽我希望多生病,媽媽笑我是個小傻瓜。
記得六四年搞甚麼四清運動,媽媽被派到農村去參加四清工作隊。她回來不怎麼提說所做的工作,倒是好幾次提說我們寫信告訴她說爸爸出差幾天,叫她著急上火好幾天的事,她夜裡睡不著覺,惦記我們會不會忘記關火等等,直到下封信收到才放下心來。
我第一次月經來潮的時候,媽媽專門去買了一只雞來叫爸爸殺了,燉四物湯給我喝。整鍋湯只給一個人吃,我們家裏很少這樣做,她要專門到中藥店去秤那幾樣料來,我吃得津津有味,很得意。後來到我妹妹的時候,大概是趕上文化大革命的緣故,人心惶惶,市場也不好,好像沒有再買雞。
有件事我現在想起來非常感激母親:爸爸被揪斗,後來被下放到農村去,媽媽也被勸要劃清界線,她卻對爸爸毫不懷疑,並要求和爸爸一起去農村。她不願意留在城裏帶著三個孩子辛苦上班,讓爸爸一人在鄉下無人照料。在她的價值觀系統裏,留城為黨工作絕對不如照顧先生要緊。共產黨多年來教育我們以國家和集體為重,媽媽說她是個落後份子,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以家庭為重,反倒更安心(那個年頭沒有人承認或表現自己落後的)。事實上我們全家都安心。我還記得爸爸被游街的時候,他們遠遠地敲鑼打鼓喊著口號過來,我聽見別的小朋友喊著我爸爸的名字,就趕緊溜回家關上門。我知道他們怎樣對待被斗的人,我腦子裏無法想像那受羞辱遭苦害的竟會是我的父親。後來從別人口中知道一些情況,爸爸被隔離審查9個月後回來也講了一些,體會到那沉重的精神壓力和殘酷的體罰,我們受不了再讓他自己下鄉的念頭,媽媽說要去全家一起去!事實上,我們下放農村的兩年在母親的記憶中是最美好的全家一起享福日子。在她的最後幾年裡,母親反覆念述那段鄰里和睦,雞鴨成群,殺豬、醃菜、蒸黏豆包的日子,若不是全家在一起,哪裡會有那麼美?
我所記得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安慰,是年邁的父母移民加拿大以後,我帶著孩子去蒙特利爾探望他們,向他們提起我出國時候的往事:那時我逞強,認為先生不必送我到北京。結果在北京從火車站自己乘坐公車,把行李拉到爸爸的一個朋友家裏,手上起了泡。我爸爸的那個朋友看了,不但沒有安慰,反倒說我嬌氣。我自己的父母說我不怕吃苦,這位阿姨卻說我嬌氣,加上新婚離別的失落感,和第一次出國的那份焦慮,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事隔多年,講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相當傷感。他們靜靜聽我講述了這事,母親感慨地說,嗨!都不知道她竟讓你這麼難過,真是的。她並沒有多說甚麼,可是那份體諒和同情卻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安慰。
其實安慰似乎並不在於話語,乃在於所表達出來的那份關切和同情,在於你所感受到的那份聯結感。回想我的母親,她實在沒有多說甚麼,可是我每次見到她就受安慰,就歡喜,也說不清是為甚麼。
我所能記得的第一次受安慰,是從床上掉下來,趴在一個軟軟的大枕頭上無法呼吸,頭能抬起來一下,也能側轉,可是脖子酸痛無力,無法讓嘴和臉保持離開那個大枕頭,正在非常沮喪的時候,媽媽開門衝進來,一把從地上把我抱起來。後來聽母親講,我那時只有兩個月大,她臨時出外一下,忽然感到心裏很不安,就趕快回到家,看看孩子怎麼了。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常有這種靈感。她很奇怪一個還不會自己翻身的孩子怎麼會從床上掉下來,滿以為大枕頭就可以把我擋在安全的地方。(根據我的記憶,我根本沒有翻身,我是因為熱就蹭到旁邊涼快一點的地方,慢慢挪到床邊掉下去的。)
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據爸爸說是兩歲半,我坐在爸爸自行車的後座上,被爸爸馱著出去兜風,我很興奮。後來我的兩腿有點累,終於鬆弛下來,有一只腳被下面轉動的輪子打了,很痛。爸爸發現哭聲是自己的女兒,趕快停下來看,不好,一只腳後根變得血唬喳。於是讓我坐在自行車座前面的槓上,推到衛生所去找媽媽。媽媽是醫生,那天大概剛好她值班,我遠遠看見媽媽站在衛生所的門口向我們張望,非常安慰。現在想想,爸爸可沒有手機提前打電話通知她呀。媽媽仔細地看了看我的腳,心疼地說,哎呀怎麼搞成這樣?我不記得她責怪爸爸,不然我可能會哭得很傷心,我一點都沒有想到要埋怨爸爸的。
媽媽是個小兒科醫生,工作很忙,經常在全家一起吃晚飯的時間被患病兒童的家長敲門,要求立刻去給予急診。媽媽常常講她治病救命的故事,有时也有別的醫生所遇到的病人無法救治的故事,現在想來是主的恩典一路與她同在。我常感到有這樣一位作醫生的母親安全了不少,她的醫療保健常識確保我們全家萬無一失,因為她盡心盡意地關照家裏每個人。有媽媽在,全家都安心。有一次我染上了急性肝炎,另一次患了腮腺炎,都是要隔離的,媽媽把我關在里屋臥床休息,不准妹妹進來和我玩。她買一包桔子全給我一個人吃掉了,我還記得她蹲下來在我床前,笑咪咪地摸我的頭髮,說很快就會好的。媽媽對我這麼好,我真高興,覺得生病也是滿不錯的事情。後来我告訴媽媽我希望多生病,媽媽笑我是個小傻瓜。
記得六四年搞甚麼四清運動,媽媽被派到農村去參加四清工作隊。她回來不怎麼提說所做的工作,倒是好幾次提說我們寫信告訴她說爸爸出差幾天,叫她著急上火好幾天的事,她夜裡睡不著覺,惦記我們會不會忘記關火等等,直到下封信收到才放下心來。
我第一次月經來潮的時候,媽媽專門去買了一只雞來叫爸爸殺了,燉四物湯給我喝。整鍋湯只給一個人吃,我們家裏很少這樣做,她要專門到中藥店去秤那幾樣料來,我吃得津津有味,很得意。後來到我妹妹的時候,大概是趕上文化大革命的緣故,人心惶惶,市場也不好,好像沒有再買雞。
有件事我現在想起來非常感激母親:爸爸被揪斗,後來被下放到農村去,媽媽也被勸要劃清界線,她卻對爸爸毫不懷疑,並要求和爸爸一起去農村。她不願意留在城裏帶著三個孩子辛苦上班,讓爸爸一人在鄉下無人照料。在她的價值觀系統裏,留城為黨工作絕對不如照顧先生要緊。共產黨多年來教育我們以國家和集體為重,媽媽說她是個落後份子,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以家庭為重,反倒更安心(那個年頭沒有人承認或表現自己落後的)。事實上我們全家都安心。我還記得爸爸被游街的時候,他們遠遠地敲鑼打鼓喊著口號過來,我聽見別的小朋友喊著我爸爸的名字,就趕緊溜回家關上門。我知道他們怎樣對待被斗的人,我腦子裏無法想像那受羞辱遭苦害的竟會是我的父親。後來從別人口中知道一些情況,爸爸被隔離審查9個月後回來也講了一些,體會到那沉重的精神壓力和殘酷的體罰,我們受不了再讓他自己下鄉的念頭,媽媽說要去全家一起去!事實上,我們下放農村的兩年在母親的記憶中是最美好的全家一起享福日子。在她的最後幾年裡,母親反覆念述那段鄰里和睦,雞鴨成群,殺豬、醃菜、蒸黏豆包的日子,若不是全家在一起,哪裡會有那麼美?
我所記得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安慰,是年邁的父母移民加拿大以後,我帶著孩子去蒙特利爾探望他們,向他們提起我出國時候的往事:那時我逞強,認為先生不必送我到北京。結果在北京從火車站自己乘坐公車,把行李拉到爸爸的一個朋友家裏,手上起了泡。我爸爸的那個朋友看了,不但沒有安慰,反倒說我嬌氣。我自己的父母說我不怕吃苦,這位阿姨卻說我嬌氣,加上新婚離別的失落感,和第一次出國的那份焦慮,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事隔多年,講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相當傷感。他們靜靜聽我講述了這事,母親感慨地說,嗨!都不知道她竟讓你這麼難過,真是的。她並沒有多說甚麼,可是那份體諒和同情卻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安慰。
其實安慰似乎並不在於話語,乃在於所表達出來的那份關切和同情,在於你所感受到的那份聯結感。回想我的母親,她實在沒有多說甚麼,可是我每次見到她就受安慰,就歡喜,也說不清是為甚麼。
Monday, May 3, 2010
真正的友誼:A Worthwhile Relationship
三一的神希望和我們建立起一份真正的關係,友好的關係。我們把這份關係叫作拯救—信任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質呢?凡人間真正可靠的友誼有什麼特質,按我們所能理解的,神希望和我們建立的是絕不低於那品質的關係。艾克曼博士總結出真正的友誼(a worthwhile relationship)的幾個特徵如下:
第一、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情感受到重視。在任何健康的人際關係裡,彼此的同理心(empathy)一定是最重要的部份。因為情緒感受實際上表現出我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看待過往的經歷。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情感狀態,一個真正的朋友也必然重視你的感受。我們閲讀詩篇可以學習如何向神傾訴。如果對這位你稱為朋友的人,你並不重視他/她的情緒,那麼你應該問自己,你真是這人的朋友嗎?忽略對方的情感,關係一定出問題。我們所信的神是情感深厚的神,祂創造的人有情感,祂也重視你的情感。不然保羅為甚麼吩咐你要一無掛慮(腓4:6)?彼得為甚麼要你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彼前5:7)?
第二、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有人聽你的傾訴。聆聽是建立友誼的有力工具。如果我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仔細看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我們不僅知道這個人說了什麼,我們還能夠進入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到對方說話的情感,知道他/她說話時的姿態。如果你的言詞和你的情緒被另一個人留意,那麼你本人肯定是被這人看為重要。聖經上說神顧念人,垂聽我們的禱告。詩篇給我們無數的例子,把好的壞的情緒感受向神傾訴。
第三、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行為不如你的心意重要。一個人可能有一萬個理由沒有把事情做好,但因此假定這人的心機目的不良就錯了。真正的朋友了解你可能是好心辦了壞事,原諒你,我們的神更是赦免過犯,稱信靠祂的人為義,把人的信心看得比甚麼都重要。
第四、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人際關係中,人家為你的事不嫌麻煩。有時候雖是舉手之勞,別人也未必幫忙,因為他實在沒有把你放在心上,所以忘記了。可是真正的朋友會為了幫助你,格外地付出時間和精力。基督耶穌為了贖我們的罪過,特別地放下自己的榮耀,降世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都是按照父神的計劃。
第五、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缺點錯誤會得到原諒,因為他們珍惜你本人,超過於你的所作所為。不原諒、存怨恨是生活中的一大咒詛,當一個人變得苦毒,就會損害人際關係,有時也損害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的神原諒我們的過犯,也要求我們彼此原諒。所謂愛仇敵,意思就是不要把人當作仇敵。對仇敵我們選擇不原諒,對真正的朋友我們卻會選擇原諒。
第六、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人家願意與你合作搭檔,因为信任,也因為器重,要把任務交給你。我們的神把大使命交給我們,聖靈親自與我們同在,給我們能力,從環境中幫助我們,十足顯出神願意與我們建立的深刻聯誼關係。
第七、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有人願意為你犧牲。人的愛再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真正的朋友彼此將對方看為比自己更加重要。如果在世界上沒有別人肯為你捨命,你當確實地知道,耶穌為你捨命,因為父神要與你作好朋友!
第一、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情感受到重視。在任何健康的人際關係裡,彼此的同理心(empathy)一定是最重要的部份。因為情緒感受實際上表現出我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看待過往的經歷。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情感狀態,一個真正的朋友也必然重視你的感受。我們閲讀詩篇可以學習如何向神傾訴。如果對這位你稱為朋友的人,你並不重視他/她的情緒,那麼你應該問自己,你真是這人的朋友嗎?忽略對方的情感,關係一定出問題。我們所信的神是情感深厚的神,祂創造的人有情感,祂也重視你的情感。不然保羅為甚麼吩咐你要一無掛慮(腓4:6)?彼得為甚麼要你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彼前5:7)?
第二、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有人聽你的傾訴。聆聽是建立友誼的有力工具。如果我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仔細看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我們不僅知道這個人說了什麼,我們還能夠進入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到對方說話的情感,知道他/她說話時的姿態。如果你的言詞和你的情緒被另一個人留意,那麼你本人肯定是被這人看為重要。聖經上說神顧念人,垂聽我們的禱告。詩篇給我們無數的例子,把好的壞的情緒感受向神傾訴。
第三、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行為不如你的心意重要。一個人可能有一萬個理由沒有把事情做好,但因此假定這人的心機目的不良就錯了。真正的朋友了解你可能是好心辦了壞事,原諒你,我們的神更是赦免過犯,稱信靠祂的人為義,把人的信心看得比甚麼都重要。
第四、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人際關係中,人家為你的事不嫌麻煩。有時候雖是舉手之勞,別人也未必幫忙,因為他實在沒有把你放在心上,所以忘記了。可是真正的朋友會為了幫助你,格外地付出時間和精力。基督耶穌為了贖我們的罪過,特別地放下自己的榮耀,降世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都是按照父神的計劃。
第五、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你的缺點錯誤會得到原諒,因為他們珍惜你本人,超過於你的所作所為。不原諒、存怨恨是生活中的一大咒詛,當一個人變得苦毒,就會損害人際關係,有時也損害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的神原諒我們的過犯,也要求我們彼此原諒。所謂愛仇敵,意思就是不要把人當作仇敵。對仇敵我們選擇不原諒,對真正的朋友我們卻會選擇原諒。
第六、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人家願意與你合作搭檔,因为信任,也因為器重,要把任務交給你。我們的神把大使命交給我們,聖靈親自與我們同在,給我們能力,從環境中幫助我們,十足顯出神願意與我們建立的深刻聯誼關係。
第七、在一份真正的友誼或值當的人際關係中,有人願意為你犧牲。人的愛再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真正的朋友彼此將對方看為比自己更加重要。如果在世界上沒有別人肯為你捨命,你當確實地知道,耶穌為你捨命,因為父神要與你作好朋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