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1, 2011

彼此關懷式的門徒訓練

香港的蘇穎智牧師這個周末來到灣區教會基督六家,講建造教會的專題。建造教會對我永遠是個興趣話題,以前我每年參加Bay Area Sunday School(BASS)and Church Worker’s Convention,常常就是選外展(outreach)和關懷方面的專題來聼,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小組牧養和建造。我曾經把BASS我認爲好的講座錄音買回來,希望有機會和別人分享。

我在教會的服事最多應該算是在小組和團契裏。我喜歡聆聽人家的傾訴,分享和見證有關的聖經真理。我特別注意那些比較沉默的來訪者,希望他們在小組裏感到受歡迎。其實那些一來就滔滔不絕的人,需要也一樣大。他們滔滔不絕的題目很可能和他們實際上所需要的幫助差了十萬八千里!婚姻中的困難、兒女的問題把人們帶來一個教會,也讓人們離開一個教會,我多麽希望教會中能有許多弟兄姐妹向那些人伸出他們關懷的手,這決不是一兩個“專職”關懷的牧者或同工能夠做的。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團契關懷的博客。

蘇牧師堪稱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爲他自己的教會就有很多小組,透過那些他手把手特別訓練出來的門徒,每個門徒都發揮自己的長項來投入和服事教會、帶領小組、培養更多地門徒、以及邀請和服事新來的人!蘇牧師語重心長地強調說,一個教會千萬不能陷入一個少數有諸多恩賜的人忙死burn out,大多數人銹死rust out的情形。牧者最緊要的不是去解救危機,而是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建造教會和門徒培訓事工上。

門徒培訓不單單是給人上課講解聖經知識,蘇牧師描述的門徒培訓其實是親自關懷和榜樣式的栽培,他用的是小組形式。他講得好得不能再好。我前次寫了一篇屬靈導師何處尋,對這種門徒培訓稍有介紹。縂的說來,什麽課程都代替不了這樣的觀察和詢問:“你臉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遇到什麽壓力了”?或者“上次你擔心的那件事後來怎樣了”?健康啦,家庭啦,都是對人最重要的事,然而我們大都不會去浪費時間,把情況隨意分享給那些我們感到是漠不關心的人。

如果形成風氣的話,感受到關懷的人一般都能學著在有機會的時候也去關懷別人。我們基督徒的團契中需要一大批這樣的主的門徒。蘇牧師說通常未信主或初信的人最容易邀請到他們周圍的人來教會,不過有個條件,就是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接納,因而自己某些最重要的某些需要得到供應。

蘇牧師擧了一個星期天流浪漢到訪教會的例子,渾身臭氣、帶著一袋叮咚作響的“家什”,往那裏一坐就把旁邊的人薰跑了,愛心關懷和接納從何談起?咱們關於愛心的説教僅僅是限於理論知識嗎?這是人家可以立即感受到的東西。如果沒有感受到接納,你儘管從前門邀請了大批的人進來,他們一定都從後門各自散去,因爲教會實在沒有預備好。不管是因爲真正的門徒不夠多,還是因爲教會地方不夠大,或是因爲別的什麽原因,你教會的容量有多大,主就會帶來多少人給你。你的屬靈的教會必須被建造,主才會加添你那麽多的人。

蘇牧師強烈建議牧者親自培訓和牧養小組長,每週和他們一起吃飯,關心他們的家庭和個人生活,當然也帶領他們預備查經。他們如果在這樣一個小組裏面很開心、很享受,9個月以後就挑戰他們,把自己的小組也按同樣的模式帶起來。聖經中所有關於信徒之間要彼此…互相…的教導都必須透過這樣的小組才能夠體驗得到,而小組長是個動員人人參與的角色,並不是自己來供應組員一切的需要。

動員弟兄姐妹參與服事和關懷,這裡還有個信任的問題。從教會運作來説,有個最大的擔心就是屬靈教導偏差。假如牧師和小組長有足夠的靈裏交流討論,牧師這個擔心小組長把查經班帶偏的焦慮應該能夠降到最低。可惜現在的教會領袖之間恐怕大多太忙,除了開事工會議之外,再沒有時間討論對真理的認識或追求滿足其它的重要需要。

至少有兩次,我在BASS convention聼到小組人數不應超過18人的説法,因爲18對於小組來説是一個人數達到飽和的數字。爲什麽呢?因爲小組一定常常有新人來訪,也一定常常有人不出席,小組達到18人就常常開始無人關懷到每個缺席的人。使人作門徒是主的命令,卻不是上大課能夠解決的。假如每個小組有三到四個核心同工來照顧其他的人,那麽這幾位同工每人最多照顧5人,小組超過18人不就照顧不來了嗎?其他人必須受到適當的牧養,成爲主的門徒,才能學會也參與照顧別人。

在教會裏用很大的精力來動員mobilize每個會友做彼此關懷的事情,這是很獨特的建造教會的價值觀,我相信合乎神的心意。感謝蘇穎智牧師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傳講他自己牧會的寶貴經驗,希望他動員了教會的心志來同心。他今年一月份曾經來過一次灣區,也是講同樣的題目,我從網上找到基督日報的報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