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8, 2014

賣房記:美觀、節省、誠信

終於把房子賣掉了,而且賣了一個好價錢。現在可以舒口氣,或許應該總結回顧一下。

從著手選擇一個經紀人幫我們賣,裝修更新房屋的哪些部份,在賣主轉交地產的文件上披露哪些問題,都有不少東西需要決定。我和我先生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意見:如果按照他的主意,我們就會把房屋的外牆刷成白色,和原來一樣;或者不把屋簷特別刷成白色,只要和牆壁一樣顏色就好;前院挨著鄰居修的新柵欄選擇平板樣式,旁邊還要留著我們原來的一截舊栅栏,只把破損的地方修修。他以節省費用為最高的價值,確信即使甚麼也不修,這房子仍然會賣好價錢。

我們沒有請經紀人介紹的工人,他們估計的裝修費太貴,我們自己找人做只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錢。兩個廁所這次是修整了的,主要是浴室櫃、鏡子和燈。如果按照我先生的意見,買現成的套裝產品來換上就行,我說絕對不行,主臥室的浴室櫃離牆有個好幾吋寬的縫隙,除了髒東西和水掉下去不容易清理,那個縫又難看、又不能用來做任何儲藏。我住在那裏忍耐了十幾年,絕對會因為再看到那樣的縫隙而不買這房子!結果我們做了一個寬些的檯面,把縫隙填了。若按照我的意思,我就會把第二個浴室櫃也照樣做寬幾吋,讓檯面稍微長一點,比較美觀實用。

刷漿的時候浪費了一點,有半桶白漿不知怎麼都翻倒在地上。(沒有聽見我先生罵人,大概是他自己搞的。)後來我們的經紀人說,三個臥室的壁櫥門都要刷成白色才美觀,可是白漿沒有了,於是我先生就指示李師傅,用刷房簷剩下的塗料去刷壁櫥門—他忘記大門的門框也需要那種半亮的白色,最後大門的門框沒有塗料了。

到了開放展示日子的那天,我去找經紀人詢問關於賣主披露文件的事宜,看到人來人往,很高興這麼多人對這房子有興趣,根本沒有注意大門。到我注意到大門的門框時,心裡非常不舒服:裡面沒有刷,外面用刷屋頂剩下的白色塗料,是不亮的那種,而且連我自己去刷可能做工質量都會比那好。不消說,這門經不起打量,需要再買點塗料找李師傅反工!

當下知道買家已經定意要買,沒有任何contingency,我們也接受了offer,連經紀人都認為我們不必再做任何事情。我更加定意要把大門弄好—人家出了那麼大的價錢,不要讓他們感到後悔才好。我和李師傅聯繫了,第二天就買好正確的塗料,連同工錢和鑰匙留在側門。第三天去拿鑰匙,看到大門很工整美觀,才放下心來。 我沒有和先生商量,因為他明明認為沒有必要。他最喜歡說,誰會看那些地方啊?嗯,我會看就有別人會看的,門折頁啦,不平整的暖氣口邊沿啦,等等。

為甚麼買家不請人再檢查一遍,而接受我們的檢查報告呢?我想是因為所有的檢查報告,凡是檢查公司用紅字寫的修整建議,只要是我們沒有修整的,大都寫在轉交披露文件上了:許多三插孔的電插座並沒有接地線;廚房水池的下水管道接駁需要改善;後院樹根生長引起的地形改變/水泥板凸起等等。買家在提offer的時候顯然仔細讀了我們寫下的所有披露陳述,在每一頁上都在買方簽字處簽了initial。他們相信這房子真的沒有甚麼嚴重問題。本來我們還應該處理兩處白螞蟻的問題,還沒有做,他們就已經接受了,決定購買as is!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使徒行傳三章13節: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耶穌;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

我們事奉的是哪位神?這是很重要的問題。看看彼得的回答,他說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你若仔細看,保羅在對羅馬官員為自己辯護的時候也說,他們(猶太百姓)指稱為「異端」的道,「我正按著那道事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和先知書上一切所記載的」。(徒廿四)

摩西這樣說,耶穌也讀這經,所有的先知講道都說,神是以色列人列祖的神。列祖的神是甚麼意思?「列祖」是個一般的名字嗎?這個值得思考。沒錯祂是造物主,至高的上帝,可是祂揀選了以色列民作自己的百姓。

我們所有跟隨耶和華的人都是跟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對嗎?所有的天主教和新教徒都跟隨這位以色列列祖的神嗎?我們都在敬拜這位曾經向列祖顯現的神嗎?不久前我還遇到一個人,不同意我們所敬拜的是以色列的神哩!我們怎知我們所敬拜和服事的是正確的神呢?

如果我們聲稱我們服事的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好像彼得和保羅,那麼我們是否不應該背離舊約和摩西的教導呢?我們應該牢記,新約與舊約的紐帶不是斷開的,我們都是藉著耶穌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叫作「稱義」。

所以我們要小心,不要忘記普世教會所敬拜、所服事的神就是以色列列祖的神。在強調信心的時候,不要把基督教和猶太教對立起來,不要把遵守舊約教導的行動當做律法主義,更不要把「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當作另外一個次等的神。

亞伯拉罕的子孫的信心不只是個宣告,還有相稱的行為。信耶穌是主也一樣,不只是個宣告,要有相稱的行為。從這點看,「唯獨信心」不可以強調得過份了,否則我們所服事的就不是同一位神了吧?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聖經原文默想日誌2013年8月29日。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有沒有抗癌的性格?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系教授們對癌症病人作調查研究和比較。他們觀察癌症病人的情緒反應,也觀察心臟病人的情緒反應:給他們一個小小的電流刺激,記下各人的生理反應,然後請病人描述說明自己的感受如何。根據測量記錄的生理反應數據,癌症病人比心臟病人對電流的反應強烈一些,但是他們傾向於輕描淡寫,回答問卷時不大會描述電流引起的不舒適問題。

Temoshok 教授建議把上述這種性格歸類為「C型性格」,和很多心臟病人急躁、愛爭鬥的「A型性格」有很大反差。大多數觀察過癌症病人的心理分析學家都確定,癌症病人有這類的心理特質。

顯示C型性格的人常常沒有在童年時期感覺到自己受歡迎。也許他們的父母太粗暴或冷漠,要求過高等等,總之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鼓勵,結果常感覺自己有毛病、不太行。然後為了能夠得到愛,他們總是盡最大努力去按別人的期望生活,很少照顧或堅持自己的願望。他們很少發怒,非常和氣,願意幫助別人等等,而避免衝突,一輩子把自己的需要放在最後,把事業、婚姻、孩子放在首位...

當這些最重要的東西發生變故--事業失敗、離婚、退休、甚至孩子離開家去上大學等等,他們都會感受到比別人更嚴重的衝擊。無論人的性格如何,人生總會遇到挫折,重新打開舊時的傷疤,使人再次感到無助、失望、被排斥遺棄的壓力。無助的感覺是最要命的,很多憂鬱症患者都有童年的創傷,都是引起生癌的重要因素,而C型性格的人首當其衝。

科學家對老鼠作實驗。他們把老鼠分成三組,第一組沒有隨機的電流打擊,第二組時常遭到電擊,毫無控制,第三組同樣遭到電擊,但牠們很快就學會踩一塊板子來避免更多的電擊。三組老鼠的身體都植入了癌細胞,第二組最慘,他們在不定電流的繫打下,變得不會去和進入籠子的外敵爭食,也失去食慾和性慾,一個月後,只有23%身體成功排斥了癌細胞的生長。對照之下,沒有電擊的一組有54%成功排斥了癌的生長。

最有趣的是,第三組老鼠有63%成功抗癌,比沒有受到任何電擊的老鼠還高!牠們在電擊壓力下有控制能力來「掌管」環境。看來,壓力環境(電繫)本身不會促進癌腫的生長,是無助感降低抗癌的能力,正如第二組老鼠所顯示的。C 型性格的人雖然最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會講給人聽,他們是最容易在壓力環境下「束手就擒」的。

C 型性格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生癌。但是,性格能不能改變呢?我相信能!如果你能夠有一份新鮮活躍的信仰,能夠幫助你提高自我價值感,學習堅持正派為人的價值觀和原則,突破忍氣吞聲的不健康人際交往習慣,並練習觀察和描述自己的情緒感受:我對某事生氣了,因為...;我希望...;我擔心...;我對某事很沮喪,因為...;我認識到...等等,對於抗癌絕對有幫助。一份堅定的正確信仰絕對幫助你轉變生命和抗癌!

(本文內容取自David Servan-Schreiber醫生的書,Anti-Cancer 一 A New Way of Life 第 9章。作者生腦癌,抗癌20年,建立癌症綜合治療中心,幫助了無數的人。)

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默想:神提前計畫了一切?

詩篇一三九篇16節:我未成形的身體,你的眼睛早已看見;為我所定的日子,我還未度過一日,都完全記在你的冊上了。

這句話常被我們用來證明神的預先命定: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無所不知的神所預定的。假如這節經文果然支持這個教義,並且神是永不會做錯事情,那麼天下沒有一件事不是神所計畫安排的了。這個觀點在基督徒中是很經典的,卻違反我們通常觀察到的自由意志和道德選擇的作用。有很多哲學家絞盡腦汁,要調和這一理論和實際的矛盾。

根據這種預定論的邏輯,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是神的計畫,他不可能有任何選擇,他表達的意願都是假的。結果你和我也一樣,其實沒有道德行動的選擇。

這個邏輯顯然不對。要麼全人類都落在咒詛之下,我們行動有選擇只不過是個假像,要麼這個預定論的理念是錯誤的。用這節詩來證明十字架不可避免,這個思想不太安慰人。詩人在此回顧神的至高主權,不關十字架事件,其實也不關預定的理念,他只是在談他當下的感受,神掌管他的生活。而且,你再往下讀,詩人就開始談他的行為選擇了。

另外,詩人為甚麼說是「為我預定的日子」呢?他不是談神的一般籠統的預定一切,乃是談個人的某個日子,特別是詩人受造的日子和生活。這就給我們一個教訓,解經時不能用乍看之下的意思來作聯想。

(本文取自Moen博士的原文默想日誌2013年8月21日。)

Friday, September 19, 2014

各路神學可以互補嗎?

Philip Clayton教授指出,我們基督徒常常為一些神學上的枝節問題爭辯,彼此攻擊,把別人當作不是基督徒。他提出各路神學不必互相排斥,可以看為彼此互補。我在此分享,請你思考判斷。

也許我們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四個盲人摸到大象不同的部分,就彼此爭辯大象的樣子。Clayton教授把各宗派的不同神學也形容成類似的對神的片面描述,都認為別人所認識的沒有必要,層次較低,或乾脆說別人是錯的。

我們應該怎樣建立彼此之間的橋樑呢?應該看到各家的長處。

有些宗派的基督徒特別注重聖經上的話。聖經既然是神所啟示的,他們就想要知道原來的作者在說些甚麼,仔細研究字句,從中歸納總結出作者的神學思想。再看這個作者的其它書卷,和同時期其他的作者相比較,建立起新約或舊約神學,作為基督徒信仰體系的基礎。福音派和保守派就特別有這方面的長處。

另一些基督徒高度重視經典的信條,仔細研究早期各位教父的神學思想,加帕多家教父啦,奧古斯丁啦,中世紀的宗教改革思想家啦。這些基督徒的群體擅長發掘過去的資源,比較對照,指導現在的教會。這是東方正教會的長處,近年來東正教的神學家給西方神學不少新的啟發。

還有一些基督徒比較留意回應現代世界的思想潮流。他們用當代的語言來探討政治和社會文化,深刻挑戰傳統教會,號召基督徒參與社會的公義行動。這些我們通常稱為自由派或進步派的基督徒,可謂是我們世代中的先知性聲音,與不信的世界有交流和對話。

最後,那些研究聖經的學者們自成一體。他們分析現代思潮的特徵,將專門的現代學科知識與宗教的世界觀/人生觀/神學相交叉。他們用特別的恩賜來幫助教會了解周圍的世界。

如果這樣來看各路神學思想,我們就可以把這幾類看成是互補的,大家不必互相拆臺。Clayton教授說,如果這幾派的基督徒彼此尊重,善用別人的長處來建造教會,我們會有怎樣的團結一致的教會呢!基督徒在這時代中的聲音就會更清楚、更有力,著手解決各種社會時幣...

Very nice!不知道是否在這罪惡的環境中,大家的安全感都太弱?證明自己正確的必要條件就是否定別人?

Tuesday, September 16, 2014

轉發:朋友失業時你不該說的話

本文取自台灣的基督教論壇報文章

當你的手機震動,看到你最好的朋友出現在畫面上,當你接起電話時聽到:「我今天被裁員了!」...基督徒在此時一定會想安慰幫助你的朋友,但有時候,我們會在錯誤的時間說錯誤的話;有時我們不想讓事情變得更糟,而選擇暫時與朋友保持距離;然而,不要這麼做。失業的路程令人沮喪,身為人生旅程的同伴,你可以幫助朋友與你關係更好,幫助他們對信仰和教會有更好的連結。

為了協助您保持話語的正面影響,以下分享一些「不要」對失業朋友說的話。

一、「你找到工作了嗎?…或是還沒有?」或許你不是這樣講的,但是意思聽起來就是這樣。最近才搬家近1000公里遠,到猶他州公園市定居的凱勒,因夫婿工作調動,必須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找新工作。她說:「那個『找到沒?』的字眼,會將人打入絕望與挫折中。」與其用這樣的問句,不如問:「你理想工作是什麼類型的?」「上週的面試情況如何?」

二、「你已經寄出過多少份履歷了?」這樣看起來很平常的對話,卻有可能增加你朋友找工作的壓力。聯合衛理公會的諮商師波以爾,也是科州春泉市社區職業介紹中心輔導員,他也曾經歷一段漫長的失業時期,每個長期失業的人,都會對工作有著很大的渴求。他建議,與其給失業者更積極找工作之建議,不如「鼓勵他們利用空閒時間到教會參加志工服務」。透過工作與服事,甚至你也陪朋友一起服事,都有鼓舞他士氣的果效。

三、「你有沒有試過…?」類似這樣的問題,除非你自己有相同的失業經驗要分享,否則這類找工作的建議留給專業訓練過的人去運用。或許可以介紹朋友到專業工作媒合組織,否則不要試著去當朋友的工作諮商師,只當個朋友會更好。

四、「不必為工作忙碌也不錯…」錯了!一點也不好!對克魯茲來說,雖然她是自己辭職來照顧家中的殘障長輩,但她仍有很多不好說出口的心情。她說:「有時候,我好想跟這些我照顧的長輩一樣,就坐在那裡…但是我所做的,沒有薪水,也沒有地方可以休息一下。我的工作環境沒有同事可以聊天,我感覺很孤單。」如果你的朋友希望有人理解他的心情,就當這樣的朋友吧!

五、「你現在感覺怎樣?」或許上次你們的談話很愉快,這也是很好的起始句,但是對失業的朋友來說則不然。「有時候我想要的只是鼓勵。」在科羅拉多州工作與聚會的費拉,現在是信託基金會律師,她也經歷過失業。她說:「有時我並不想講我的心情。」觀察失業的朋友,仔細聆聽他的感受,讓對方主導講話的話題。不要試圖開啟令人不舒服的對話;或許你認為這是支持的表現,但其實不然。

六、「你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就算你的朋友贏得找工作的戰爭,但不要以為這樣就走過陰霾,因為他可能仍然經濟拮据。問這樣的問題,可能會讓朋友再度掉入剛剛走出的泥沼。還在找工作的梅斯曼建議:「請你的朋友吃頓午餐或者是去看電影,送他們一張免費的咖啡券或餐券也很實用。」

七、「上帝對你有更好的計劃。」在科羅拉多聯合衛理公會服事的史克蕾富莉,過去也曾經在大歐洲宣教使命團擔任主任,她表示她也曾跟身邊失業的人這樣講。「即便是事實,但是卻無濟於事。」羅斯威爾聯合衛理教會工作網絡的主任利頓表示:「我們相信上帝當然會在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同在」,但結果有時候可能會令人感到沮喪。然而,因為我們認識我們的朋友,所以我們可以給他們更具體的鼓勵,讓他們能透過上帝所給的恩賜有所發揮;幫助他在困難時刻,繼續感受神的同在。

除了第五條我們華人很少彼此之間那樣問--有人喜歡被關心到的感受,有人不喜歡。最重要的是聽到負面的分享後不要論斷。繼續做朋友,甚至借機增進友誼才好。

Sunday, September 14, 2014

打擊ISIS極端恐怖組織

ISIS(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翻成中文大概是: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聽起來好像是一個政治實體,去年成立的,但是並沒有得到廣泛承認。起初是阿蓋達(一個伊斯蘭軍事組織)支持它,要在伊拉克的遜尼派地區建立一個國家,後來幫助鄰國敘利亞內戰,范圍就擴大到敘利亞的遜尼派地區。經過8個月的權力鬥爭,到今年二月份,阿蓋達組織宣布ISIS過於極端、殘忍、野蠻,切斷了與它的所有聯繫。

ISIS的惡行包括用氯氣毒殺,炸毀清真寺、在巴格達一座天主教堂大肆屠殺,展開大規模血腥清洗,近來更大肆迫害謀殺基督徒和其他的非遜尼異己,強迫他們改信伊斯蘭教,否則把他們釘十字架、砍頭、活埋、以繩索縊死、用石頭打死,許多人被迫逃離家園。

當我急切為這些受逼迫的人禱告時,心裡多麼希望有人儘快向ISIS宣戰!弟兄姊妹們,我們面對這樣的邪惡勢力時,難道除了禱告上帝,就沒有責任發揮一點個人的力量?

什葉派的伊拉克政府軍調兵防守,美國部署空襲,沙特和伊朗紛紛開始監控防範。8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制裁ISIS的決議。到今天為止,美國空軍在伊拉克發動了150次空襲,打擊ISIS。已有將近40個國家答應參戰,打擊這些武裝分子,中東各國也都願意協助,現在很快要在巴黎召開盟軍會議,探討合作事宜。

讓我們禱告公義的上帝施恩,也帶領我們知道自己在這場戰爭中能夠發揮的角色?如果我們能坐視邪惡而無動於衷,那麼這世界上,對於我們所信的上帝來說,還有甚麼是更重要的價值呢?

Friday, September 12, 2014

談談傳統的權威

在談論「聖經的權威」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口頭承認它的權威,或者寫在信仰告白中,而是基督徒實際上是否遵行那些書卷中的教導。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文化習俗,比如人人不是平等之類,對於很多基督徒來說,比聖經的權威高多了。宗教改革的時候有一個目標,就是特別否定傳統的教廷權威,其實是建立和奉行自己不同的傳統而已。今天我們觀察教會,恐怕沒有基督徒會認為信徒根據聖經字句來否定自己傳統是好事情!

天主教:Priest is the minister of divine mercy.
其實聖經的權威不在於那些字句。我一度相信(和合本)聖經的一字一句都沒有翻錯或理解錯,現在發現相信的原來是自己的教會傳統解釋無誤。因為我沒有仔細讀全部的經文,或者讀了也不太懂,我只是聽牧師講道解釋一部份給我聽,就相信他們的解釋是正確的、有權威的。而牧師講道的解釋和應用,不要說那些沒有受正式裝備的長老執事,他們只能宣講傳統,不可能按照聖經的歷史文化來宣講聖經,就連受過神學訓練的傳道人,恐怕也受到壓力,只宣講教會傳統所認可的信息,避免提不合傳統的史實資料。

結果怎樣?我們基督徒,連同我們在教會長大的兒女,都只知道自家的傳統,當作聖經全部教導和基督信仰。我們從馬丁路德學會否認傳統的重要,可是我們奉自己所聽見的宗派傳統為至高,凡不接受我們傳統來詮釋聖經的,統統當作他是不信。

今天我讀到一本書,John Walton和Sandy寫的The Lost World of Scripture。他提醒我們一個歷史的事實,古時候猶太人或希臘信徒把神的話語當做至高權威的時候,他們大多數人不識字,是靠聽信息、講信息來傳神的道。或者說,他們持守的信心是一個傳統。如同我們幼時唱一首兒歌就牢記其中每個字,古猶太人對摩西五經絕大多數內容的記憶,恐怕絕不次於中華的古人背誦「三字經」。

聖經的內容從口傳寫下來,目的不是為了發表/出版,而可能是為了保留存檔,為了收集資料以備查詢。恐怕也用寫下來的作教導識字的課文,或為了宣讀給大家聽。寫下的書卷還象徵了某種權柄,讓人可以說「經上記著說」…。

所以,在一個以聽為主的社會裡,人們未必知道或關心誰寫作了某篇的內容。另外,有權柄的人,比如國王,或信徒所敬重的使徒,自己很可能不寫,只讓「文士」或會寫字的人去寫下來。怪不得聖經好多書卷的作者不明,也怪不得保羅寫給各教會或個人的書信風格不同。正如我們今天接受許多科學知識的權威,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閱讀了科學文獻,而是因為那些知識寫在某處,有據可查。

既然聖經是文士寫下來的,寫作和抄寫的文士就有自由,澄清詞彙或添加說明,甚至作結構上的調整改編。我們發現耶利米書的晚期抄本(MT)比早期譯本(LXX)內容多,原因恐怕就在於此。看來我們對聖經權威的理解需要調整一下,不是跟隨字句,乃要認清哪些是反映出聖經的文化,哪些是聖經所教導的價值觀,正確地應用聖經中關於神、神的拯救、神的兒女等等教導。

Monday, September 8, 2014

Bart Ehrman 的謬誤

Bart Ehrman現在是個很出名的人物,因為他從一個基要派的信仰轉變為根本不信。又因為他是大學教授,了解一些經文鑑別和歷史,更因為他寫書給沒有那些知識的信徒看,就影響動搖了其他基要派/福音派信徒的信心。我曾經從網上買一套他講的課來聽,結果還沒有聽完就不想聽了。--恐怕很少的聖經學者得出他那麼極端的結論!今天看到有人寫書評,評論他寫的一本書:How Jesus Became God,談耶穌如何從一個普通的猶太傳道人被高舉為神的。寫得不錯,在此介紹一下。

根據這個書評中的撮要,Ehman對拿撒勒人耶穌的描述是:一個用言行鼓勵了很多人,激發了他們對彌賽亞王的盼望,人們想他就是彌賽亞王的人。甚至羅馬帝國考慮到政治上的危險,就把耶穌釘了十字架。但是耶穌並沒有聲稱自己是神,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受敬拜,只在他釘了十字架以後,他的門徒們多次聲稱看見他復活,才敬他為神的。從相信他是神,到後來發展出經典的三一論教義,過程有幾十年到幾百年。

對於了解歷史方法的聖經學者來說,這本書的內容並沒有甚麼新奇的地方,他們早就知道這些歷史資料。這幾十年的研究越來越確定,「超越基督論」(High Christology)在耶穌剛剛釘完十字架時很快就爆發了。到20年後保羅寫他最早的書信時,耶穌是復活的基督王、也是神的觀念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

可是對於不知道歷史的普通信徒來說,很多人錯誤地相信耶穌自己宣告他是神。很多非信徒也以為,傳統的基督信仰就是因為耶穌宣告他自己是神。結果大家聽見耶穌自己沒有宣告,他的門徒替他宣告的「新聞」,就被聳動。

Larry W. Hurtado博士評論說,Ehrman是故意在不同的讀者之間挑起爭議的。讓不知情的傳統信徒起來「護教」,讓非信徒知道,他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看熱鬧。他的其它幾本書也都很聳人聽聞—一本寫新約手抄本中的各種差異(Missquoting Jesus),另一本寫邪惡的問題(God’s Problem),還有一本關於聖經中托名寫的作品(Forged),都成為很熱門的話題。別的聖經學者寫書沒有人注意,他的書又上電視訪談,又在廣播電台談論,相當暢銷。他在每本著作中都談他自己的見證,從不知情的基要派信徒成為能辯的不可知論者,還到處和基督徒辯論,名氣很大。

可惜人們不知道,有些很複雜的事被他過分簡化甚至曲解了。Hurtado博士舉例說,古羅馬世界有很多神,把皇帝也神化起來拜,於是Ehrman就說耶穌也以類似的方式成為神。可他不說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對於將人神化是很反感的,認為是褻瀆,必定有別的因素讓當時的猶太人相信耶穌是神,因為當時第一批信徒都是猶太人。

說Ehrman挑起論戰,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耶穌的復活。他指出歷史學家們不能證實或否定耶穌從死裡復活、升天得榮,他們只能觀察到初期信徒宣稱看見了復活的耶穌,並這些宣稱的果效,可歷史學家無法判斷這些宣稱是否屬實,判斷屬於神學或哲學的範疇。然後Ehrman承認他並不關心耶穌復活是否屬實,聲稱他只追溯這些宣稱的歷史影響。

追溯歷史影響也罷,可Ehrman又把早期基督徒遇見復活的耶穌和悲傷引起的幻覺現象相連繫。悲傷的人不都看見死人的榮耀形象,坐在神的右邊!他又提起耶穌可能沒有好好安葬,以致遺體被甚麼動物吃掉,可是不提猶太人的習俗,他們為了宗教信仰的緣故很重視安葬。Ehrman聲稱他不關心耶穌復活是否屬實,可是他倒很關心散佈疑團。

還有,Ehrman說耶穌提說人子不是指他自己,而是指某個未來的人物,那他的門徒怎麼會明白那是指誰?Ehrman還說初期信徒認為耶穌「道成肉身」就是神暫時成為人,這怎麼可能?保羅明明說,耶穌復活的榮耀身體如何,信徒將來復活的時候也相似(腓三21)。…

Hurtado博士的書評全文可從The Christian Century的網站閱讀。這是我的猜測:Ehrman作為一個經文鑑別專業的學者,發現基要主義的「聖經無誤」觀站不住腳,於是徹底拋棄整個基督信仰。這是很可惜的。他本來應該分清哪些是教義上的謬誤,哪些只是自己宗派的傳統誤解,幫助教會消除宗派主義,向回歸大公正統的信仰邁進。

Saturday, September 6, 2014

大衛等候神的啟發

詩篇六十二篇1節: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

默默—靜默有些時候是描寫好的時光,但希伯來文dumiyyah有時意思是負面的,我們必須檢查前後文才能理解這句詩。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希伯來文聖經默想日誌,去年8月7-8日。

大衛是在懇求神。他感受到靜默是難以忍受的事呢,還是說靜默中領受到神的恩典,因而是好的?兩種意思都說得通,請你設身處地想想看。Dumiyyah可以是很好,也可以是很可怕。對嗎?

這兩種duma亞伯拉罕肯定都經歷過。想想看他站在神的面前,知道自己是被祂接納為盟友的興奮,再想想把夏甲趕出去以後,十三年沒有音訊的難熬歲月。Dumiyyah真是既有難過、又有狂喜。

也許我們可以學到的功課是:靜默本身既不是祝福,也不是咒詛,全看我們當時的情形。也許今天神的沉默讓你感到難以忍受,好像祂離開了你。但你能做甚麼呢?哭也沒有回答,神的目的一點都不清楚。你不知道對祂說甚麼好。

但也有深深讚美的日子,沒有語言能夠表達出祂同在的喜悅。大衛在他的詩篇中常有這種悲喜的變化,這就是詩篇的永恆價值所在。當他在耶和華面前歡歌起舞時,我們的心都和他一起開心。活在神的面前是多奇妙啊!

Dumiyyah 有雙重的意義很好,因為生活是有高山、有低谷的,無論如何,dumiyyah(,靜默)都要把我們引向神。

—我們語言的結構對字句的意思有微妙的影響,所以翻譯成英文或中文後,意思會稍微改變,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希伯來文第一沒有元音,第二字母背後的形像聯想根本無法翻譯,第三希伯來文的語法和印歐語系的語法結構差別很大。Mimenoo yeshooati(我的救恩從他而來)是個沒有動詞的希伯來短語,那個「從…來」是個介詞,字面直譯為「從他我的救恩」。

大衛其實並不是說有甚麼東西從神那裏到來,乃是說救恩就是神。祂的臨在就顯出了拯救的結果,換句話,得救就是屬於祂。

在希臘思想裡,屬性和特質好像是附在主體上的甚麼其它東西,但希伯來思想不這樣分析。在希伯來思想中,隨便舉例,紅汽車是一個整體形像,紅和車分開就不再是這輛車。 神和拯救也同樣,拯救不是甚麼和神分開的東西,不是神到處分發的某個禮物。拯救就是神。把拯救的屬性拿走,就不是這位神了。祂參與我的生活就叫作拯救,祂愛我就叫作拯救的關係。

大衛不是求神給祂送來「救恩」,他求的是神親自的臨在。神何時怎樣向我做甚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和我同在! 順帶說一下,神同在不是我們能夠賺取權利來陪祂,乃是神提供了邀請和方法,祂積極安排,我們只要等候祂。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哪個英譯本比較好?

前次我介紹過有人擁護KJV英文譯本到一個程度,認為其它版本都是「腐敗」,後來才知所謂「腐敗」可能就是指經文鑑別學中常用的corruption,意思是有變動或更改。那樣衡量的話,KJV才是學術界公認的corruption比較多的版本呢。

McDonald教授是研究新約的,寫一本關於聖經如何收集、選為正典、抄傳、印刷編輯、翻譯等等歷史資料的書。常有人問他現在哪個英文譯本最好,他常常回答「你最喜歡、最常讀的那本最好」!不過,他說的確有些譯本比另一些譯本更小心地注意原文,總體來說給讀者比較準確的翻譯或解述。

McDonald教授強調說,沒有一個譯本是完美無瑕的,也沒有一個譯本能說是從原稿翻譯的,但是大多數新近出版的譯本都會比早期譯本更接近原稿。現在最好的翻譯都鄭重參考了最古老的手抄本,哪怕是殘卷上只剩下幾行斷續的句子。

第二世紀的抄本目前我們只找到兩份:一份是公元大約125年抄寫的約翰福音18章的幾節(蒲草52號,見圖),另一份大約晚了幾十年(蒲草90號),上面也是斷斷續續剩下約翰福音18章接19章的一段話。接下來有一份大約200年抄寫的大部份保羅書信(蒲草46號),另一份含有四福音和使徒行傳的抄本(蒲草45號)也是三世紀初的抄本。這些抄本和後面的抄本對照,就看出哪些地方是後來抄寫時編寫添加的。最好的譯本都在添加的部份加了注腳,讓讀者心裡有數。

最出名的例子是約翰一書第5章7-8節,關於聖靈、水與血的見證、三樣歸一的話,本來很難懂,16世紀初付印的希臘「公認文本」卻加了「天上有父、道、聖靈見證,三位一致,地上有」(聖靈、水與血的見證)的話。那是從拉丁譯本搬過來的,並沒有希臘古抄本這樣寫,請看英王欽定版(KJV)的翻譯,比原文修改了不少:「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record in heaven, the Father, the Word, and the Holy Ghost: and these three are one. And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witness in earth, the Spirit, and the water, and the blood: and these three agree in one.」。

這是重大的涉及教義認識的編改,現在很多版本都訂正過來。NKJV卻不肯訂正,在注腳中說是聯合聖經公會的希臘文本把那句刪除/略去了!而NIV不印這句話,只在注腳說明拉丁譯本有「天上有父、道、聖靈見證,三位一致,地上...」的話。NLT也沒有這節,注腳說「有幾份很晚的抄本加了父、道、聖靈,這三位一致…的話」。

說了半天,最好的英文譯本有哪些呢?McDonald教授認為RSV(Revised Standard Version)和NRSV,NIV和TNIV(Todays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NEB(The New English Bible)和REB,AST(American Standard Translation),NJB(The New Jerusalem Bible),還有CEB(Common English Bible),都是很不錯、反映出嚴謹的最新聖經研究成果的譯本。

解述式的翻譯比較自由,不那麼拘泥在原文用字,而注重準確的意譯表達。比較準確的版本有TEV(Today’s English Version)和CEV(Con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而過份自由,翻譯不太正確的版本包括Amplified Bible和Cotton Patch Version。

Tuesday, September 2, 2014

聖經:最早的古抄本

在眾多的聖經手抄本中,越古老的抄本價值越大,越有權威,因為後面的抄本常有抄寫誤差和修改。到印刷術發明的時候,最初付印發行的版本恐怕不會參考對照許多份抄本,只把找得到的幾份晚期抄本稍微比較一下,決定有差異的地方印哪個抄本的讀法。後來不斷找到更加古老的版本,就不得不對先前付印的,當時以為最權威的版本加以訂正。

目前找到的現存聖經手抄本,最完整、最古老的有三份。頭一份要算是西奈山抄本,大約380年留下來的,新約舊約都在,其舊約部份包括了幾卷天主教聖經中有,而我們新教沒有的「次經」:多比傳、猶滴傳、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和馬喀比一書與四書。而新約部份則包括了巴拿巴書和黑馬牧人書,是後來沒有收入正典的。

第二份是梵諦岡抄本,大約四世紀中(350年)抄寫的希臘文聖經,舊約部份也包含了幾卷天主教的「次經」,和西奈山抄本所含的次經卷名不太一致:巴錄書、耶利米書信、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梵諦岡抄本中沒有馬喀比書,還少了好幾卷新約:教牧書信、腓利門書、和啟示錄。

第三份是亞力山太抄本,是第五世紀的抄本,包含了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大多數舊約書卷和新約。其中也有幾卷次經,甚至還有幾卷偽經,即最終沒有收入聖經的「所羅門詩篇」、馬喀比三書和四書。所有的新約書卷都在,還加上革利免一書和二書。這幾卷經外書和聖經書卷同列,沒有任何區別,顯然被早期基督徒視為聖經。

與天主教、東正教比起來,看來新教信徒手上的聖經並不完整。也許馬丁路德把聖經書目看成羅馬大公教會人為的傳統,他刪除了幾卷舊約書目,先是列為次經,後來乾脆不印給信徒了。甚至有幾卷新約書卷也差一點被路德刪除。既然最早的古抄本都有那些經卷,或許咱們應該找天主教的聖經來,讀一讀那些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讀的「次經」。

聽說改革宗神學家史鮑爾(R.C. Sproul)說,我們手上的聖經書目是有誤的(fallible list of infallible books),不知這傳言是否屬實,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上帝的信息被人教導時只怕就會變成有誤了。

本文內容取自jLee Martin McDonald教授寫的Formation of the Bible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