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1, 2024

令人不安的「長新冠」之謎

我曾介紹過影響大腦的長新冠。自2020年以來,全世界有幾百萬人留下各種「長新冠」症狀,等於是一種殘疾,嚴重影響了健康和生活質量,並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力總體下降,經濟損失達到幾十億美元。

幾年來,大量的科學研究投入長新冠課題,科學文獻出版超過2.4萬份,成為有史以來四年內研究最多的健康問題。

長新冠(long Covid)一詞描述了感染SARS-CoV-2病毒對人體造成的一系列長期影響,包括持續的呼吸道症狀,比如呼吸急促、軟弱疲勞,以及限制工作能力的腦霧,還有心臟衰竭和糖尿病等,已知一輩子不會痊癒。

Ziyad Al-Aly博士是一名醫學科學家,從新冠大流行開始,就一直致力於研究長新冠。他作為長新冠專家證人到美國參議院作證,發表過大量相關文章,在這一領域被《時代》雜誌評為2024年健康領域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在專家資訊網站做了介紹,我把內容記在這裡。

2024年上半年,一系列發表過的有關長新冠的報告和科學論文,讓這一疾病的複雜狀況變得比較清晰。其中特別包括對新冠病毒初次感染後幾年仍對許多器官造成嚴重破壞,以及關於病毒持久性,和初次感染後幾個月或幾年內引起免疫功能障礙。

Ziyad Al-Aly博士和他的同事剛剛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MJ)上發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他說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感染長新冠病毒的風險是有所下降的。

2020年,當原始病毒株占主導地位且沒有疫苗時,大約10.4%感染了新冠的成年人成為長新冠。到2022年初,當omicron變種毒株占主導地位時,未接種疫苗的成年患者中有7.7%成為長新冠,而在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這一比例下降到3.5%。換句話,未接種疫苗的人患長新冠的機會是別人的兩倍以上。

由於長新冠病例反映在數據中需要時間,當前前來就診的新患者有多少會成為長新冠,研究人員尚無具體數字,但目前數量似乎與2022年持平。他們發現這種長新冠病例的下降有兩個關鍵驅動因素:

一是疫苗,二是病毒特徵變化--新冠病毒不大引起嚴重的急性感染,並可能降低了留在體內足夠久從而引發慢性病的能力。

儘管患長新冠的風險下降,但3.5%的風險還是很大。目前患有長新冠的人數已經很驚人,根據2020年的長新冠評估,全球至少有6500萬人患病。新的和重複的新冠感染將會導致數以百萬計的長新冠新病例。

Ziyad Al-Aly博士的團隊與其他的頂尖科學家一起,很快將發布全球的長新冠疫情負擔及其對2023年全球經濟影響的最新估算。

此外,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院受到社安管理局委託,發布一項重要新報告,詳細介紹了長新冠病對健康的所有影響,旨在讓人了解長新冠對殘障福利的衝擊。結論是,長新冠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病,可能人體多個系統造成200多種健康問題,包括下列疾病的新發或惡化:
  • 心臟病
  • 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認知障礙、中風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人體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血壓、心率和體溫等大多數重要機制)
  • 缺乏力量,即使是輕微活動也可能引起嚴重疲憊,甚至幾小時、幾天或幾週無法正常運作
  • 胃腸道疾病
  • 腎臟病
  • 代謝紊亂,例如糖尿病和高血脂,或壞膽固醇升高
  • 免疫功能失調
從小孩到老人,無論你是哪個種族、民族、基本健康狀況,長新冠可能會影響你。重要的是,超過90%的長新冠患者在感染時症狀並不嚴重!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也得出結論,長新冠可能會導致無法重返工作或學校、生活品質差、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身體和認知功能在初次感染後幾個月或幾年內下降。

此外,新冠病毒引起的健康問題可能會在初次感染後持續好幾年。2024年初有一項大型研究報告了結果,表明即使是輕度感染,在初次感染後的第三年仍會出現與新冠有關的新問題。

這些發現與其它研究一致,顯示這個病毒在感染後一段時期內持續存在於體內各種器官系統中。還有研究表明,在輕度感染兩到三年後,免疫反應仍然明顯。總之,這些研究能夠解釋為什麼,幾年前的新冠感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仍可能引發新的健康問題。

在了解長新冠對身體造成嚴重破壞的途徑方面,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美國和荷蘭的兩項初步研究表明,將長新冠患者的自抗體轉移到健康小鼠體內時,這些小鼠開始體驗到類似於長新冠的症狀--肌肉軟弱,平衡能力差啊等等。

自抗體是免疫系統對自身器官產生不正常反應的結果。這些研究表明,新冠引起了自抗體的產生,也許就是那些長新冠症狀的原因,而除去這些自抗體有望成為潛在的治療方法。

儘管大量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導致多種的疾病風險,但大量傳聞也說它不再對公眾構成威脅。這種錯誤訊息已經滲透到公眾輿論中,然而,數據卻告訴我們一個不同的故事。

新冠感染人數持續超過流感病例,導致的住院和死亡人數也多於流感,它還會導致更嚴重的長期健康問題。將新冠視為無關緊要的感冒,並不符合現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