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4, 2025

從勞工市場看經濟

就業如果只看個人,那麼一個人或者有工作,或者沒有工作--是個二元事件。投資的人密切關注的是勞工市場數據,看的是一個整體狀況,不是二元事件。關於美國市場整體狀況的討論,同時也看看你所認識的人群,資料就特別豐富。

5月份,美國新增就業數目是13.9萬,失業率穩定在4.2%。然而看看上週公佈的招聘崗位數據,4月份的招聘數目是意外增多的--招募需求在疫情剛過時為最高,然後應該是逐步下降的,至少美國政府認為應該如此。

然而,薪資處理機構ADP上週發布數據,私營部門僅新增了3.7萬個職位,是2023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就業市場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其他初入職場的人來說,多年來從未如此艱難。

結合這些勞動力市場數據,以及來自服務業和製造業的調查結果,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正在出現「癱軟」的跡象。杜魯門總統曾經說,「你的鄰居如果失業那是經濟衰退,而你自己失業則是經濟大蕭條」。

雅虎財經專欄的記者Myles Udland解釋說,杜魯門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你家孩子大學畢業,尚未拿到畢業證書就找到工作,說明經濟繁榮發展;而他們若在別人秋季開學時還未找到工作,那就是經濟衰退。

在現代勞工市場中,成千上萬的人藉提供諮詢、簽訂合約、從事媒體影響等等方式,得到穩定或不穩定的收入來源,可能讓就業和失業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但你如果看勞工部每周發布的就業保險數據,情況就比較清晰。

上周,首次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是24萬7千人,雖然這是10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仍然算是很低的。有一位搞數據分析的經濟學家說,一周內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若超過25萬,經濟衰退的風險就大增。

然而Barclays財團的一位經濟學家對這份報告的反應:這些數字恐怕是「誇大了」,因為肯塔基州失業人數忽然增加很多(不知是否因該州改善了嚴重的UI申報系統拖延問題),以及與疫情有關的持續調整。然而從另一角度看,各州持續領取失業金的人數的總和在最近幾週已升至近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Nancy Vanden Houten上週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連續申領失業金的人數上升,這與其它數據相符--較低的招聘率和失業持續時間的增加等等,說明失業的人找工作比較難。」5月份,美國失業15週以上的人數總計250萬;而一年前是231萬人。

如果招聘數目波動增加,而總失業率是穩定的,就說明一些人難以找到工作,而另一些人找到了工作。密切關注勞工市場的人士解讀這些數據,推測是有些行業陷入衰退,而另外的行業有發展--勞工市場毋庸置疑已發生了轉變,人們需要應對。

多年來,勞工市場持續展現韌性,特別是你如果只看總失業率。但人們可能忽略勞工市場的上述變化,忘記自身就業可能存在「開/關」問題。而且,美國經濟規模過大,受到發展放緩的影響也不會立即呈現。

Renaissance宏觀經濟研究所的主管Neil Dutta,在發布了月度就業報告之後寫道:「表面上看似良好的勞工市場可能會讓美聯儲對未來產生一種虛幻的安全感,然而勞工市場狀況正在放緩,其周期性運作不斷變弱。」

1 comment:

  1. 今天6月份的私企勞工數據出來,新的就業人數減去失業人數,淨減了3萬3千,兩年來第一次。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