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從耶穌的智慧和學習談起

我曾在神學的形象表達那篇文章說過,中東的文學表達常用交叉對偶結構來描述一幅畫,這幅畫代表作者要表達的最重要意境,而前後對稱的解釋説明是輔助。聖經中有不少這種結構,我們如果留心,就會得到新的啓示亮光。在路加福音2章有一段關於耶穌智慧成長和學習的描繪,就是透過他12嵗那年在耶路撒冷聖殿那一幕來表達的。

40:孩子漸漸長大,健壯而有智慧;上帝的恩寵與他同在。
   41-42:全家上耶路撒冷
      43:耶穌留在耶路撒冷
         44-46上:父母找他,在聖殿裏找到
            46下:耶穌坐在教師中間—聼和問
            47:人們聽見耶穌—聰明和應對
         48:父母對他說,看哪我們來找你
      49-50:耶穌在他父的殿裏
   51:全家囘拿撒勒
52:耶穌的身體和智慧一齊增長,深得上帝和人的喜愛。

這個結構是Bailey博士找出來的。他解釋說,在這個結構的中心是12嵗的耶穌。首先,小耶穌是個學生,一面聼,一面問,然後忽然有一個重要的戲劇性轉折,問問題的學生在教導,凡聽見的人都稀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回答)。這樣,本段中智慧增長的題材就凸顯出來:首尾都談耶穌智慧的增長,被中間耶穌的聰明和學習所確認。

也許我們每次想到一個人的聰明智慧,常常會首先想到這是一個人的天賦,但是這幅畫面讓我們看到耶穌的學習。有聰明、有天賦而不願勤奮學習,這樣的孩子長大也能夠有出色的貢獻?默想這幅用心學習的圖畫,我們可以知道,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讀者自然地也會假定,耶穌從12嵗到30嵗公開出來傳道之前,都在連續不斷地問問題和回答問題。或許是在做木工建造房屋的時候,同村裏最明智的人討論摩西和先知以及上帝對人的期盼;或許好像Vining所猜測的,入了昆蘭曠野的愛色尼教派,守獨身、受文士訓練、和修行。

耶穌出來公開傳道的年齡是30嵗,是那時代的猶太人成爲有資格作士師、作百伕長、千伕長的年紀。他一鳴驚人,立刻從言談被人認出是了解傳統、熟悉律法的拉比(教師)。福音書記載他接受拉比的頭銜稱呼,也適當地提出自己的不同主見。這個知識和能力任何人都要逐漸地獲得,假如耶穌降世是成爲真正、完全的人,那麽身體和智慧的增長就必定是個過程。也許我們不應該把耶穌單單想成神仙下凡、一身的刀槍不入,那樣的基督如何能被人效法呢?

談論任何的屬靈恩賜也同樣。我遇到一些朋友,他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麽屬靈的恩賜,因爲他們以爲凡是你自己原來已有的能力,你自己喜歡做的服事,大概都是出於自己,不算是聖靈的恩賜,聖靈的恩賜一定是某些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原來你根本沒有的東西。比如講道的人明明還沒有預備好講章,臨陣卻忽然講了一篇還算不錯的信息,或者講方言,自己從來不會,忽然開口滔滔不絕地發出聲音,那才是從聖靈而來。--這是受了反智主義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不大欣賞。

我不否認聖靈會超自然地給我們一些原來沒有的東西。我本人信主以後變得對人大發熱心,好像頭頂長出雷達天綫,到處發現人家的需要而能夠伸手幫忙,連我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因爲當時上帝把我放在出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中一個特別的位置。可是,我不相信聖靈會給一個太難爲我的任務,一個我感到做不來的角色。有些人很勇敢,Not me。

十八年前我們的教會參加全市的一個葛培理聯合佈道大會,他們急需國語的同聲傳譯。我提前試了幾次,根本沒有辦法做,只好推辭。我無法一邊聼一邊說話。另外一位姐妹比我好不了多少,她勇敢地上去,效果還湊合,我倆都非常感謝主!但是這幾年我有機會慢慢練習私下的傳譯,到需要的時候竟然可以做同聲傳譯了,而且做得很圓滿。不能排除是有聖靈的奇妙幫助,但我如今仍然不敢承擔其它從未操練過的服事,也不肯再參與自己無興趣、甚至認爲意義不大的服事。我相信聖靈的恩賜極大地透過你的服事熱忱、長處、和能力顯示給你。

8 comments:

  1. 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又愛你的鄰舍,是耶和華對祂子民世世代代的要求,因爲神自己的形象就是如此,父子聖靈在愛中合一。偏偏我們常聽到教導說不要用“自己的能力”去事奉,很confusing,聖經根據在哪裏呢?現在想來,是否只是害怕失敗的心理在作祟而已?

    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怕失敗,上帝也不介意修改計劃,別人的期望也不應該作爲衡量成功失敗的尺度。

    ReplyDelete
  2. 箴言3章5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這句話説的是行事爲人。也許我們應該說的是,不要照自己的方式去事奉神。我們自己的舊的習慣方式常常過多使用防衛,溝通不暢。

    ReplyDelete
  3. 您博文的结语中提到:“甚至意义不大的服侍”,能否举例一、二?

    我的事奉任务是我没有兴趣的、但他人认为我有这方面的“恩赐”,虽然能做但我对此并无passion。圣灵何在?这样的事奉是合主心意?

    In the 2nd paragraph from the end of your post, you mentioned that God placed you in the position of a visiting scholar and a oversea's student. How did the "position" affect your life path afterwards?

    ReplyDelete
    Replies
    1. 有些服事纯粹出于需要--没有别人能做或愿做,我的帮忙是临时性的。我想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祷告、动员、和信任,我如果没有兴趣,上帝一定会有更合适的人。要么他赐给我兴趣!我认为意义不大的服侍例子:不给小孩子讲解圣经,却叫他们背诵许多“金句”;在超级市场门口把单张塞给没有兴趣的人;催逼没有信心的人作“决志”祷告,过后你又没有办法跟进栽培等等。

      我初信时有一年的时间作访问学者/学生联谊会的会计,有机会帮助人,也是学习锻炼,应用圣经原则来生活。

      Delete
  4. 谢谢回复!
    如此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圣工的果效以“数量”作为好坏成败的衡量标准,实际上人们是在用属世的方式事奉上帝,更确切地说,是在应付上帝。我想,帮助信徒坚固信心,加之有质量/果效的跟进栽培才是应当花大力去作的,虽然这不容易!是否这是人们倾向就易避难,以此取得“果效”的原因?

    我很好奇,“跟进栽培”是否就是请初信者参加主日学,或一些有关课程?

    ReplyDelete
  5. 最有效的跟进栽培是个人私下的关心、答疑,不是大道理lectures.

    ReplyDelete
  6. 谢谢回答!
    我似乎开始省悟到了我对自己的侍奉任务没有兴趣的原因 - 太多说教!

    十分感谢!

    ReplyDelete
    Replies
    1. 有无收效都是学习的过程,愿圣灵帮助和引导您的服事!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