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價值觀和調整人生目的理念永遠是個神跡,因爲在人生的道路上,先入爲主是我們慣常的做法。但是主似乎要求我們不斷地更新建造,逐漸成爲基督的樣式:他與父神關係如何,我們也當效法如何。
希伯來書八章1-6節:我們所講的事,其中第一要緊的,就是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裡,作執事;這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凡大祭司都是為獻禮物和祭物設立的,所以這位大祭司也必須有所獻的。他若在地上,必不得為祭司,因為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他們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正如摩西將要造帳幕的時候,蒙神警戒他說:“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
基督徒都知道,摩西所支的帳幕,所羅門所造、約西亞所修的聖殿,以及後來以斯拉重造、大希律王重修的聖殿,都是天上真帳幕的影子。現在我們外邦信主的人不覺得這有什麽,今天我默想的時候參考了Wright博士寫的背景資料,才省悟到當年猶太人基督徒遭受到的是何等的政治和宗教壓力。在耶穌和他們徒的時代,猶太教認定耶路撒冷的聖殿就是上帝住在他們中間的象徵,誰污穢聖殿、貶低聖殿、說它即將結束它的功用,就是挑戰他們的價值觀,都會遭到猛烈的攻擊,甚至可以使用暴力。
問題是那時的人一聼見某個現實世界的東西(比如聖殿)和天上的東西有聯係,馬上會想到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喜歡用的二元論對照。柏拉圖的哲學把這個空間、時間中一切的物質東西看作天上理想世界中的一個拙劣影子。可是希伯來書和其它聖經書卷中講論地上、天上卻不是那個意思。我們說耶穌作爲一個真正的人升到天上,是和柏拉圖思想決不相容的。Wright博士說,新約聖經中的“天上”不單單是個“屬靈”的、非物質的地方,乃是神的地方、神的領域,與我們的地上世界是以各種方式聯結交織在一起的。更複雜的是,以色列人相信耶路撒冷的聖殿是天上的神與地上的人會合的地方,所以進入聖殿,特別是進入其中的至聖所,就是進入天上。
現在我們說耶穌為我們進入天上真實的至聖所,爲此,希伯來書的作者很小心地解釋,聖殿/會幕是天上實體的影子,因爲經上說摩西的會幕是按照神在西奈山上所指示他的樣式建造的。現在呢,耶穌這位天上真正的大祭司和地上的猶太人祭司們對照,就好像地上暫時的會幕/聖殿和天上真實的來對照,舊的約和新的約來對照,神所應許的和現在耶穌所建立的來對照。Wright博士說這對於猶太教思想根深蒂固的人來説是個嚴重的挑戰。好像告訴一個沒有見過足球場比賽的小孩子,那種兩人用手玩的足球遊戲只是模擬,不是真正的球賽,猶太教的祭司、聖殿服侍人員、律法師、長老都自認為終生為上帝而活,他們一生以教導人敬拜真神為最高價值,這一切怎能忽然因爲耶穌到來而成爲“廢舊”呢?
當然希伯來書的作者不直接用“廢舊”那麽冒犯的詞,但“真的”、“新的”、“天上的”、“更美的”意味很明顯,他們猶太人大概會感覺自己一生所擁戴、所執著追求、甚至靠著養生的崇高偉大信仰,好像都被這個新發展出來的“異端邪説”否定啦,這已不是單純的神學分歧,乃已經上升為嚴重的政治問題,觸犯一個階級/群體的既有價值感、信念、和經濟利益。聖殿只是天上真帳幕的影子?多叛逆!希伯來書寫作的時候聖殿還在,但住在耶路撒冷聖殿周圍的猶太人已經感受到威脅。除了基督信仰帶來的被取代、被忽略的威脅,還有羅馬帝國的異教偶像崇拜的壓力。後來爆發的猶太起義戰爭使耶路撒冷遭到無情的圍困,最後淪陷,連聖殿一同被毀,正如耶穌所預言過的。
什麽叫作“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十章)?當然不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而是透過信基督獻上的祭。這信心是舊的聖殿好,新的真實聖殿更好。舊的祭司好,新的祭司更好。舊約好,新約更好,是應驗了主早已應許的。我們現在有信心,相信耶穌所帶給我們的,比我們人生中所熱切追求的其它東西更好嗎?
如果我們舊的觀念是否認天主教信徒為弟兄姐妹,或者以為上帝是看我們的行為來確定和我們的關係,那就要受到挑戰,仔細看看聖經怎樣講成聖和完全。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