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rsion這個字的意思很難完全翻譯到位。我喜歡把它翻譯成“歸主”,因為含有改變信仰的味道。基督徒通常把從異教徒到基督徒的轉變叫做conversion,而且新教的信徒通常用“決志信主”來理解conversion,本人就曾經把conversion-ism翻譯成“決志主義”,意思是過分強調一個“決志禱告”在歸主過程中的作用。不過,仔細看保羅的“歸主”,其實並不是改變信仰。他只是轉變了對原來信念的認識--承認耶穌是基督。
我曾寫過一篇“保羅的獨白”,其中用見證的形式敘述了保羅歸主的過程。聖經中多次提及保羅忽然改變心意、從迫害基督徒轉變為基督福音宣教士的經過。單單使徒行傳中就講了三次:一次是路加的記錄(9章),兩次是路加寫下的保羅自述(22章和26章),另外保羅自己在書信中也講過兩次(加拉太書1章和林前15章)。總歸說來,保羅從迫害教會的猶太教徒轉變為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他已經從死裏復活,被神榮耀。
但是,保羅信主後一直都堅信自己所侍奉的仍然是他祖宗所侍奉的神。保羅一直說自己是猶太人,他從未聲稱自己曾經改變了信仰。他也沒有說出或寫下認罪“悔改”的字句,比如為曾經逼迫信徒表示痛心等等。在這個意義上,保羅的“歸主”和我們所理解的“歸主”不同。保羅歸主的最重要因素是:承認耶穌是復活的主,已在天上作王掌權,而我們都與基督有份,成為上帝的新造,是因上帝的信實!
有的人會說,提前一章不是認罪悔改的話嗎?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保羅甚至承認自己是罪魁。你的確可以把它讀成認罪悔改,不過那段話的重點,我理解是頌贊主的恩典。恩典就是神施恩給不配的人,如果保羅強調的是自己悔改了,就像我們一些弟兄姐妹在受洗見證中講的,那麽主的施恩是不是就有了某種理所當然的味道呢?何況保羅還明明講了自己為什麽蒙了憐憫:不信不明白的時候做的事。可能有的人會說保羅是為自己的罪開脫,不信不明白就該蒙憐憫?對,現在我從很多經文知道了,我們所信的就是這樣一位主!
在加一章,保羅也提到自己逼迫殘害教會,你也可以把那段話讀成認罪後悔,但是還需要戴上一副神學眼鏡,過濾掉一些信息才行。因為保羅不僅說自己極力逼迫殘害教會,還說自己在猶太教中比許多同齡的人“更有長進”和“更熱心”。保羅說自己是從母腹中就被神分別出來了,不是歸主以後才分別出來的。他在論證他的使徒資格,為什麽比那些要求外邦人行割禮、入猶太教的人更有權利說話:為上帝熱心是他一貫的心志。正是他的熱心促使他去逼迫殘害教會的!這是保羅的每一個讀者都知道的事實。
有的人研究保羅,說根據羅馬書第7章,他很可能因為實在無法守全猶太教的律法而信仰崩潰了,還有人說保羅很可能患有認知失調症。什麽是認知失調呢?父母明明虐待自己,卻相信父母很愛自己;自己明明自知是得罪了神,卻認定神是接納自己的,等等,即經驗與信念不同。然而,我們從聖經中找不到保羅認知失調、終於醒悟過來的證據。
保羅的個人經歷幫助我們了解他寫的信件:他把重點放在復活的主和參與“在基督裏”的重要性;他把耶穌復活當作所應許的新世代(new age)的開始;耶穌不僅是彌賽亞王,還是第二位的亞當,是上帝新創造的起首;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皆因耶穌已經得榮耀,是全人類的主!
“归主” conversion 是很基要的观念,当然,我们的各种做法其实是从教义来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认罪悔改等等,不是说有错,而是说不代表全部的真理。真理有许多方面,我们经常倾向于强调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