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名詞咱們很多人恐怕都模模糊糊、分辨不來。本文內容取自黃錫木博士寫的《基督教典外文獻概論》,導論部分,幫助大家。聖經的正典也許你知道,就是你打開手上的聖經,那些書卷的目錄就把聖經的正典列給你。當然,基督教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正典。新教的正典比天主教的正典少了七卷書,而天主教的正典又比東正教的正典少了好幾卷。
希臘文「正典」canon原本是標準或規範的意思,到公元四世紀才開始用來指一個書卷經目。一卷書被確認為權威正典書卷叫做canonized。最初被確認的舊約書卷當然是摩西五經,而最後得到確認的有以西結書、箴言、傳道書、雅歌、和以斯帖記,爭議持續到公元第三世紀。這些書卷在確認為正典之前也叫做apocrypha,即次經,因為曾有各種理由認為是不夠規範。
Extracanonical「正典以外」與extra-biblical「聖經以外」意思相近,但不同。典外文獻是與正典聖經有直接關係,大多取材於正典又加以發揮,所以次經、偽經都屬於典外文獻;而經外文獻就是所有和聖經無直接關係的文學作品,比如約瑟夫寫的歷史傳記,或早期教父的著作。我的理解是:對經外文獻,初期教會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聖經,而典外文獻則在風格上很像聖經,有一部份甚至在不少教會中抄傳和誦讀多年,只是最後並沒有收進正典。
舊約的典外文獻分為次經、偽經,主要反映出猶太教的背景,是寫給猶太人的,大多數是天啟文學的體裁,當然也有歷史、故事、詩歌。那些天啟文學主要以舊約的事蹟和傳奇人物為題材,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比如那個「與神同行300年」的以諾,經上沒有多說,他究竟如何呢?新約的次經則是寫給基督徒的,常常取材於福音書,比如寫耶穌的嬰孩、童年、少年時期的事蹟。這些典外文獻都以正典書卷為基礎和模範,加以推斷、闡述、和擴充。
有時基督徒把典外文獻的寫作時期籠統稱為「兩約之間」,但這個說法不準確,因為有的舊約偽經寫得很早,而且猶太教不承認新約是正典。但是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200年,這段時期對猶太教的信仰體制發展很重要,例如會堂的角色,絕大部份的典外文獻又是這時期寫成的,所以有關研究的學者們稱這段時期為「早期猶太教時期」,因為開始以會堂為敬拜中心,又稱「基督教會的起源時期」。
次經(希臘文apocrypha)和偽經(希臘文pseudepigraha)有甚麼分別呢?如果看希臘文,前者意思是「隱藏起來的東西」,而後者是「假/錯的署名」。中文翻譯「偽經」明顯帶有貶意,但原來的作者並非刻意為了欺騙而偽造或仿造,他們只不過用一個人所共知的名字來作為書名而已。所以比較好的翻譯或許應該叫作「託名經書」。
那麼次經為甚麼隱藏起來了呢?可以有正反兩面的理解。正面說來,這些書卷的內容深奧難懂,一般人不明白,所以只能收藏起來。但以理書12章不是有「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的吩咐嗎?其中7-12章的文體就是apocrypha。後來但以理書收進正典,猶太人卻把它放在聖卷部份,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基督徒認為預言有應驗,所以把這一卷列在先知書部分。
負面來說,隱藏可能是因為其內容不合傳統,所以不應流傳。這種對次經的負面理解大概是因為正統教會試圖抵制早期諾斯底派所強調的那種神秘、只有圈內人才能明白的「靈知」,連帶排斥了次經。有些早期教父視這些經書為異端邪書,禁止信徒誦讀。教父特土良和愛任紐甚至把apocrypha和nothos(偽造)一字交換使用,結果apocrypha就更帶有假冒和偽造的貶意了。
也許我們應該把舊約和新約的次經區分開來說。猶太人和早期的教會對舊約次經,甚至有些偽經都很重視,認為有誦讀的價值。這些典外經卷並無文體上的大區別,我的理解是:被(天主)教會或東正教會收進正典的叫作次經(或者後來叫作第二正典),沒有被收進的叫作偽經。或者說,只是不接受那些書卷為正典的教會才稱其為「次經」。「次經」和「偽經」都只是新教含有貶意的中文翻譯。
新約的apocrypha則不同,如上所述,形同「魚目混珠」的不正統書卷,被教父斥責。前次ETS不是還辯論託名寫作的問題嗎?恐怕一派在談某些教父對新約次經的看法,另一派在談天主教的七卷舊約次經或其它偽經著作。宗教改革之後,起初的英文KJV版本翻譯和印刷還附有舊約的次經,後來的版本就不印次經給信徒了,你若想閱讀次經,需要去看天主教的聖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