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9, 2012

不是傳福音給死人聼

彼得前書三章有幾句很難懂的話,你如果不看歷史上讀者的文化背景,就只能強解出莫名其妙的意思來。

17-18上: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為)不義的(the just for the unjust)受苦,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
18下: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肉體被處死,靈卻活過來了)。
19-21上: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者。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
21下: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22: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

首先,18節的前半部分,“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因爲中文翻譯有個“代替”,使人誤以爲這句話毫無保留地支持了神學上的那個代罰理論(Penal Substitution Theory)。但是,翻譯成代替的那個字並不是動詞,它只不過是希臘文中的一個介係詞,相當於英文中的for:the righteous for the unrighteous,意思就是耶穌這位義人爲許多不義的人受苦/受死。

在中文裏,“為”與“替”有時可以用來表達同一個意思,好比我替你禱告,意思就是我為你禱告。但有時候意思又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替你跑腿,意思就是代勞---你就不必自己跑了。代罰理論中的“耶穌替我們死”是指第二種理解,但我現在看看,所有經文中翻譯成的“替”都應該理解為前一種意思“為”,不應該理解為代勞的意思(詳細請參考耶穌替我們死而復活一文)。在這節經文裏面,the just for the unjust應該理解成義人爲不義的人受苦。

爲什麽呢?因爲彼得想要鼓勵爲義受苦的信徒,不要怕,有耶穌為我們受苦作榜樣!耶穌受苦有一個崇高的目的,即把我們引到父神面前,我們為義受苦也有一個高尚的目的,按神的旨意見證祂的美善是有福的。你如果把那句話理解成本來我們不義該死,但義人耶穌替我們死,那就和前後文中為義受苦的信徒沒有關聯了,勉勵也不見了。

彼得接著說,為義受苦的耶穌肉體雖然被處死了,他的靈卻不被死拘禁。“在靈裏活過來”與“在肉體被處死”並列,也許容易給人一種印象,好像耶穌的復活不是肉體上的,只是某種靈魂不死。但是我們知道耶穌復活的肉體與我們平時所知的肉體不太一樣:他雖然能夠吃東西,能被人摸到,卻也能在離開時突然不見,或升上天空。保羅描寫過復活的身體是“靈性的身體”,意思絕不是我們通常想象的無骨無肉的“靈體”,乃是福音書中所記載的復活耶穌的身體。

後面那幾句話纔是費解的部分,我參考了N. T. Wright博士的The Early Christian Letters for Everyone,在此分享如下。對我們許多人來説,彼得在19-21節開始忽然冒出四個嶄新的事情,是前文沒有預備讀者去想的事。不錯彼得警告讀者預備受苦:或許有來自官方的壓力和威脅,不要怕,因爲基督徒是行善不作惡的。他說你們看我們的彌賽亞王,受到最大的不公正對待。不過你讀下去,彼得告訴我們說,第一,耶穌死後 “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第二,那些靈在挪亞的日子就不信從;第三,挪亞救他家人所造的方舟是預表水的洗禮;第四,洗禮不是為了潔淨,主要是爲了“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這些資料與彼得前書其餘的信息有什麽關係,意思又是什麽呢?

請你記得,彼得這封信是想要勉勵那些受到不公對待的基督徒,他們是為義受苦。他們並非無故遭到暴匪毆打,乃是被鄰舍告發,受政府官員盤問,勉強他們向皇帝燒香,否則責罰等等。彼得說這些就好像彌賽亞王自己遇到的情形,為義受苦。但是彼得說,彌賽亞王受苦之後已向所有執政掌權的宣告得勝(proclaimation翻譯成傳道有些誤導),特別是向那些天上的執政掌權者(邪靈)。在羅馬帝國時代,地上的權柄只是天上權柄的化身而已,就如那些看不見的勢力,包括皇帝的權勢,基督已經向他們宣告得勝,主基督現在是世界真正的王。彼得爲什麽要在22節強調“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呢?他意思這是基督徒極大的安慰。

關於那些“関在監獄裏”的靈,彼得後書二章有一點説明,是神把犯罪的天使関起來。那麽彼得這幾句奇怪的話如何加起來得到安慰信徒的結論呢?原來第一世紀的猶太人中廣泛傳閲一卷偽經《以諾書》,是人冒創世紀5章記載的那位以諾之名寫作的。這卷書寫關於天使墮落和宇宙的事,以及人類如何變得敗壞,内中提到挪亞洪水的預言,以及上帝至終要勝過那些邪惡的靈。彼得在這裡意思說,上帝的得勝是透過基督耶穌。在他的靈活過來之後(18節)就去向這些靈宣告說他們已經被審判了。主已經得勝,這對在地上遭受逼迫的基督徒是相當鼓舞的。

所以,彼得提到方舟時代的事。那時候不僅猶太人知道方舟的故事,土耳其地區拜異教的外邦人也知道方舟,他們普遍相信方舟停落在他們境内的某座山上。由於方舟故事涉及從大洪水逃生,方舟就成了一個挺明顯的洗禮象徵。在羅馬書六章,洗禮象徵著與基督同死和同復活,但是彼得指出,基督徒受洗不僅僅是從過去的不潔狀態洗淨出來,還提供清潔良心的基礎。這就呼應了16節無虧良心的見證:在被人譭謗的事上不必羞愧。

1 comment:

  1. 彼前四6也是讀來好像不接前文意思的一句話,讓人以爲和三19有聯係: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judged according to men in the flesh, but live according to God in the spirit)。

    但那裏的“死人”完全可以理解為死的信徒,他們的肉體被人審判處死,靈卻因主活著。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