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翻譯過來就是:不准吃維生素營養品或保健草藥!你可能覺得莫名其妙,問這醫生治的是什麼病啊?回答:New Orleans兒童醫院腫瘤科的醫生團隊,正在按照他們所接受的正規醫學培訓,死板地執行他們的癌症治療方案:兩個回合的化療—手術—再幾個回合的化療。為什麼不准吃維生素或營養品呢?怕把病人身上的癌細胞滋養了!
我的外甥在預備作手術之前停止了化療,他得到的醫囑中就有上面這句話,叫人看了都生氣。發明化療的醫生曾經探討過維生素B(folic acid)在對抗腫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發現減少維生素B能夠減緩腫瘤的生長,那麼可推斷,添加它必定就促進腫瘤生長嘍。這大概就是腫瘤科醫生反對維生素的全部理由吧。可是為什麼不單單限定幾種維生素就好呢?為什麼不問青紅皂白,要禁止所有的營養保健品?難道他們不懂得病人的營養狀況好壞會影響自身康復速度這個常識嗎?我真懷疑有人是不安好心的,他們不敢反對病人吃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嘛。
事實上,由於化療,病人的腸胃道已經大大受損了,他們能夠吃下肚的食物很有限。那些必須用嗎啡止痛的病人也同樣犯噁心,如果他們“一頓”只能夠喝2個盎司的流質,你不給他們營養的精華嗎?何況化療已暫告一段落,我們曾親眼看著醫生拼命用糖鹽水要幫他把進入體內的化療毒藥盡快沖出去,為什麼不准使用抗氧化劑,比如用維生素C來保護身體器官免受毒害呢?有不少實驗和見証都說明,補充營養素對於配合化療有益無損,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發表了一些試驗報告,醫生怎麼不看呢?
在醫生團隊中其實有營養師來訪。她本來是贊同家屬為孩子添加營養品的,可是一聽見主治醫生那不尋常的醫囑,立刻支唔退去,說請再去詢問醫生吧!我們不了解這家醫院的體制運作,這位營養師會去和主治醫面質嗎?只覺得醫院各部門之間的配合並不怎麼好。骨外科醫生指望加護病房幫助病人每天坐起一陣,並鍛鍊肺活量,有的當班護士大概是嫌麻煩,没有嚴格遵醫囑辦。--病人那條腿痛,就讓他躺著吧。
事實上,腫瘤是免疫系統失敗的症狀,從西醫來看,生在身體不同部位的癌是不同的疾病,但是從中醫來看,所有腫瘤都是同一個原因:不是缺乏某種營養素,以致身體免疫功能受損,就是某種毒素在體內積存過多,免疫系統招架不來了。一個癌腫的生成要好幾年甚至幾十年,最后釀成森林大火一樣的災害。滅火是否可能呢?困難,但並非不可能!補充營養,停止進食毒素,增加運動,消除憂郁心結(比如憤怒或懼怕),與上帝和好,改換精神面貌,全面更新生活態度和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是治愈的關鍵。本來腫瘤醫生該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可惜很多西醫注目腫瘤,不關心其它。
教訓:下次有人需要治療癌腫,千萬要尋找那注意綜合治療的醫生。不要因為驚慌就胡亂投醫,不要過份相信醫生的方案都是為病人的好處著想,倒應耐心尋找提供comprehensive/integrative cancer treatment的腫瘤科醫生。不然落在某些醫生的手裡,你連說不的機會都沒有!他說我們都是這樣治的,並不問你的意見。我不知道住在醫院裡,不吃他們按時送來的supplement(magnesium)行嗎?你不吃飯他們不會為你灌進去,不吃“藥”就不行了。你的選擇是怎麼吃,吞藥片還是打碎攪在水中喝,你必須吃醫生開的supplement,不許吃其它,真是荒唐!這時咱們真的除了拼命禱告是束手無策的:禱告和醫生能够溝通,禱告副作用之下仍然不影響進食,禱告那缺乏營養的身體能夠有力量儘快恢復,等等神蹟。
似乎國內的癌腫治療還先進一些,至少在大城市如此,看一位網友分享抗癌心得,醫生鼓勵患者補充營養,以便為治療保駕護航。可貴。
Biblical or not,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ideas/views of God. Even you have never entered a seminary, you have had your theology. This is a site for anybody who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sharing their evangelical theology understandings. Christianity is not just about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know, it is about what you FEEL! For God's love is to be felt.
Monday, September 30, 2013
Saturday, September 28, 2013
上帝從埃及召出祂兒子以色列
以前讀到馬太說的“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據說是舊約某部份的應驗,左右對照,總有些不太理解。現在讀一本《新約詮釋導介》,拿這個作例子解釋,總算明白了。以下是有關的筆記。
新約作者對舊約的闡釋方法主要是來自猶太拉比的解經方法,一共可以分為五類:一是意譯,好像亞蘭文聖經,基本上是用淺顯易懂的口語來重述經文;二是詮釋,由“輕”論“重”,以經解經,從特定經文推出一般法則等等;三是用先知預言解釋當代時事,昆蘭群體首創的方法;四是寓意解經,從字句中讀出深層的象征意義;五是預表,過去的聖經故事預表了現在。
馬太說小耶穌全家逃到埃及,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然后他們離開埃及回來的時候,應驗了先知何西阿的話,“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11章1節)。我們看到,先知何西阿是在追憶往事而不是在預言未來,另外文中的“兒子”是指以色列,而不是指彌賽亞王,馬太的思路是怎樣轉到耶穌預言的應驗上呢?
有好幾個原因。首先,七十士譯本(LXX)把何十一1的“兒子”翻譯成“嬰孩”,讓人容易聯想到和耶穌誕生有關;其次猶太拉比對經文的詮釋,常常把關於大衛的詩篇應用在全以色列民身上,或者用在未來的彌賽亞時期(Age to come),大衛是預表彌賽亞的,這樣的詮釋和預表就給重新解釋何十一1打下了基礎。
另外,民數記24章7-8節,LXX譯本寫的與希伯來文本MT不同:...必有一人從他(以色列)的子孫而出,他要統治多國...上帝把他領出埃及...。這巴蘭作的歌不是聽起來很像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嗎?原來馬太是用民廿四7-8解釋了何十一1,指出這事是成就在耶穌身上的。何西阿書十一章的主要信息看來是拯救,而不是像好多人所理解的審判!
總歸說來,馬太的解經是把舊的傳統賦予新的意義,在耶穌是彌賽亞的亮光之下看到上帝應許的應驗!這裡我們隱約看到一個大的神學框架,上帝召祂的兒子以色列出埃及,預表了上帝從世界中召出祂的教會,這是透過耶穌彌賽亞王死而復活來實現的。這再次提醒我們,基督王道成肉身的工作,目的和重點在於他的復活和得勝作王。
新約作者對舊約的闡釋方法主要是來自猶太拉比的解經方法,一共可以分為五類:一是意譯,好像亞蘭文聖經,基本上是用淺顯易懂的口語來重述經文;二是詮釋,由“輕”論“重”,以經解經,從特定經文推出一般法則等等;三是用先知預言解釋當代時事,昆蘭群體首創的方法;四是寓意解經,從字句中讀出深層的象征意義;五是預表,過去的聖經故事預表了現在。
馬太說小耶穌全家逃到埃及,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然后他們離開埃及回來的時候,應驗了先知何西阿的話,“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11章1節)。我們看到,先知何西阿是在追憶往事而不是在預言未來,另外文中的“兒子”是指以色列,而不是指彌賽亞王,馬太的思路是怎樣轉到耶穌預言的應驗上呢?
有好幾個原因。首先,七十士譯本(LXX)把何十一1的“兒子”翻譯成“嬰孩”,讓人容易聯想到和耶穌誕生有關;其次猶太拉比對經文的詮釋,常常把關於大衛的詩篇應用在全以色列民身上,或者用在未來的彌賽亞時期(Age to come),大衛是預表彌賽亞的,這樣的詮釋和預表就給重新解釋何十一1打下了基礎。
另外,民數記24章7-8節,LXX譯本寫的與希伯來文本MT不同:...必有一人從他(以色列)的子孫而出,他要統治多國...上帝把他領出埃及...。這巴蘭作的歌不是聽起來很像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嗎?原來馬太是用民廿四7-8解釋了何十一1,指出這事是成就在耶穌身上的。何西阿書十一章的主要信息看來是拯救,而不是像好多人所理解的審判!
總歸說來,馬太的解經是把舊的傳統賦予新的意義,在耶穌是彌賽亞的亮光之下看到上帝應許的應驗!這裡我們隱約看到一個大的神學框架,上帝召祂的兒子以色列出埃及,預表了上帝從世界中召出祂的教會,這是透過耶穌彌賽亞王死而復活來實現的。這再次提醒我們,基督王道成肉身的工作,目的和重點在於他的復活和得勝作王。
Thursday, September 26, 2013
吃大蒜的防癌作用
對於我們沒有生病,或者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的人來說,很多理論都是相信而不付諸實踐的。比如說,我知道晚上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所以培養我的孩子們養成晚上刷牙的習慣,可是我自己呢?經常不是忘記就是懶惰。
現在來說說吃大蒜。我們恐怕早就風聞大蒜防癌甚至治癌的功用,特別是能夠“逆轉”胃腸道方面的各種癌!前次我轉發了一篇關於吃醋泡大蒜逆轉癌腫的驗方,有不少人表示不信。對自己的健康很有信心的人大多不會增加大蒜的進食量,何況大蒜的吃法比較單調,除了可以放在菜裡炒出香味,只能腌制,有點麻煩。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氣味,結果市場上就提供各種大蒜的膠囊和片劑作為保健品,讓人可以不至於因大蒜味而卻步。
大蒜如何能夠防/治癌腫呢?這方面的調查研究總結資料不多,但是從一些實驗來看,至少有下面幾個發現。首先是大蒜的殺菌抗菌作用:有人專門調查了大蒜和大蒜產品裡各種成分結構,證實了大蒜對於“淋病奈瑟菌”的抗菌功用,發表在2005年的《植物療法研究》雜志。
其次是它能夠阻止致癌物質在體內轉化代謝成型:有人研究食物帶來的一種抑制癌腫的化學成分(氫硫基合成分子sulphydryl compounds),發現大蒜很有效,有關的報告文章1992年就發表在一份德國雜志Cancer Letters。第三,大蒜能夠抑制並中止致癌物質在體內的“生物激活”過程,對於大蒜與致癌物質的反應關係,《實驗醫學和生物學進展》雜志2001年有一篇專門的研究報告。
第四,大蒜能夠增強人體的DNA修復能力:東歐有人為了觀察人體的適應反應,先用誘變劑處理人體的纖維細胞,再施用大蒜提取液,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癌變和修復DNA的作用,報告發表在當地的《遺傳基因》雜志。第五,大蒜能夠減少細胞增殖,促進細胞死亡,這對於快速增長的變異細胞是很好的抑制。有人在美國的頂級腫瘤學雜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發表過一篇區域調查報告,是關於蔥蒜類蔬菜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之間聯系,也肯定了大蒜的抗癌效果。
有人以為自己不需要防癌嗎?如果你已經生過癌,那你最好防癌,以免它復發,如果你還沒有遇到癌腫災害,你最好先下手為強,建立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大蒜作為可食用的健康植物之一,真的是上帝給我們的眾多寶貴禮物之一!祂的創造都是美好,只是我們必須遵照祂的設計來保持健康,不能等到生病才迷信醫生,這也是信心。
更多有關資料可以參考美國癌腫研究院的網站文章:Garlic and Cancer Prevention。
現在來說說吃大蒜。我們恐怕早就風聞大蒜防癌甚至治癌的功用,特別是能夠“逆轉”胃腸道方面的各種癌!前次我轉發了一篇關於吃醋泡大蒜逆轉癌腫的驗方,有不少人表示不信。對自己的健康很有信心的人大多不會增加大蒜的進食量,何況大蒜的吃法比較單調,除了可以放在菜裡炒出香味,只能腌制,有點麻煩。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氣味,結果市場上就提供各種大蒜的膠囊和片劑作為保健品,讓人可以不至於因大蒜味而卻步。
大蒜如何能夠防/治癌腫呢?這方面的調查研究總結資料不多,但是從一些實驗來看,至少有下面幾個發現。首先是大蒜的殺菌抗菌作用:有人專門調查了大蒜和大蒜產品裡各種成分結構,證實了大蒜對於“淋病奈瑟菌”的抗菌功用,發表在2005年的《植物療法研究》雜志。
其次是它能夠阻止致癌物質在體內轉化代謝成型:有人研究食物帶來的一種抑制癌腫的化學成分(氫硫基合成分子sulphydryl compounds),發現大蒜很有效,有關的報告文章1992年就發表在一份德國雜志Cancer Letters。第三,大蒜能夠抑制並中止致癌物質在體內的“生物激活”過程,對於大蒜與致癌物質的反應關係,《實驗醫學和生物學進展》雜志2001年有一篇專門的研究報告。
第四,大蒜能夠增強人體的DNA修復能力:東歐有人為了觀察人體的適應反應,先用誘變劑處理人體的纖維細胞,再施用大蒜提取液,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癌變和修復DNA的作用,報告發表在當地的《遺傳基因》雜志。第五,大蒜能夠減少細胞增殖,促進細胞死亡,這對於快速增長的變異細胞是很好的抑制。有人在美國的頂級腫瘤學雜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發表過一篇區域調查報告,是關於蔥蒜類蔬菜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之間聯系,也肯定了大蒜的抗癌效果。
有人以為自己不需要防癌嗎?如果你已經生過癌,那你最好防癌,以免它復發,如果你還沒有遇到癌腫災害,你最好先下手為強,建立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大蒜作為可食用的健康植物之一,真的是上帝給我們的眾多寶貴禮物之一!祂的創造都是美好,只是我們必須遵照祂的設計來保持健康,不能等到生病才迷信醫生,這也是信心。
更多有關資料可以參考美國癌腫研究院的網站文章:Garlic and Cancer Prevention。
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猶太人會堂的敬拜頌詞
昨天是星期六,猶太人的安息日。當然,他們的日子是從頭一天晚上天黑開始算的。桌上有一本猶太人會堂用的敬拜頌詞,是希伯來文,有英文翻譯。隨手打開,剛好是一篇Sabbath早晨的一篇。對我來說,這幾天一直都有些坐立不安,拼命禱告,我發現這一篇非常安慰。我要拿給我那正在勇敢抗癌的外甥看!以下是從中抄寫下來的,我把它翻譯成中文。在基督裡的弟兄姊妹可以看看,和我們的頌讚很相似對嗎?一直到現在,至高的真神、造物之主都是猶太人的救贖主!
Blessed is the One who spoke and the world came to be. Blessed is the One!
Blessed is the One who continually authors creation.
Blessed is the One whose word is deed; blessed is the One who decreeds and fulfills.
Blessed is the One who is compassionate towards the world;
blessed is the One who is compassionate towards all creatures.
Blessed is the One who rewards the reverent;
blessed is the One who exists for all time, ever-enduring.
Blessed is the One who redeems and saves; blessed is God’s Name!
With songs of praise, we extol You and proclaim Your sovereignty,
for You are the source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One God, Life of the universe, praised and glorious Ruler, Your Name is eternal!
Blessed are You, Adonai, Sovereign who is glorified through praise.
贊美那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主,贊美他!
贊美那創作不止的主。
贊美那“道”成了作為,命定又成就的主。
贊美那憐憫世人、也憐憫所有受造之物的主。
主賞賜敬畏他的人,他永遠長存、永遠不變,我們贊美他。
贊美那救贖又拯救的主,贊美神的名!
我們唱詩頌贊你,宣告你的至高主權,因為你是宇宙中生命的源頭。
獨一的神,宇宙的生命,受頌揚和榮耀的宇宙統治者,你的名是永遠的!
我們頌贊你,主啊,你是我們借著頌贊所榮耀的至高主!
Blessed is the One who spoke and the world came to be. Blessed is the One!
Blessed is the One who continually authors creation.
Blessed is the One whose word is deed; blessed is the One who decreeds and fulfills.
Blessed is the One who is compassionate towards the world;
blessed is the One who is compassionate towards all creatures.
Blessed is the One who rewards the reverent;
blessed is the One who exists for all time, ever-enduring.
Blessed is the One who redeems and saves; blessed is God’s Name!
With songs of praise, we extol You and proclaim Your sovereignty,
for You are the source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One God, Life of the universe, praised and glorious Ruler, Your Name is eternal!
Blessed are You, Adonai, Sovereign who is glorified through praise.
贊美那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主,贊美他!
贊美那創作不止的主。
贊美那“道”成了作為,命定又成就的主。
贊美那憐憫世人、也憐憫所有受造之物的主。
主賞賜敬畏他的人,他永遠長存、永遠不變,我們贊美他。
贊美那救贖又拯救的主,贊美神的名!
我們唱詩頌贊你,宣告你的至高主權,因為你是宇宙中生命的源頭。
獨一的神,宇宙的生命,受頌揚和榮耀的宇宙統治者,你的名是永遠的!
我們頌贊你,主啊,你是我們借著頌贊所榮耀的至高主!
Saturday, September 21, 2013
走向健康之路的21天
我的外甥正在與一種骨癌搏鬥。他剛做完手術,從麻醉中醒來,又疼痛、又發燒。我們拼命禱告他能盡快開始進食,醫生沒有給他任何飲食限制,只是他現在痛得不想吃。本文內容取自《Beating Cancer with Nutrition》一書,目的是鼓勵所有面對和經歷過癌症治療的人:你的手中其實握有走向健康的的主動能力,願你知道上帝對你的奇妙創造,並且他非常樂意得到你的信任!這書講的是“21天”抗癌,但也許你應該把它當作21個步驟,有些步驟可以很快完成,另一些步驟困難一點,這些供你參考。
第一天:培養樂觀與盼望的心靈。看哪,你的身體有許多部分到現在都是運作正常的,比如聰明和健康的大腦可以判斷和思考,健康的腎臟幫助你排除進入體內的毒素和廢物。感恩的心很重要。請你回顧思想,把一切能夠想到的、值得感恩的事件都擺出來。
你生活的優先次序是什麽?自從診斷發現生癌之後,你的生活優先次序改變了嗎?若是改變了,是變得更好一些嗎?癌癥現在可能危脅到你的生存,但是否可能也是一個重要的警鐘,讓我們注意一些更重要的事。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天會死,問題是什麽時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這“什麽時候”的問題顯得更加緊迫,但我們都應該記住,承認生命的有限很重要。生命是寶貴的,千萬不要浪費。很多人每天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忙忙碌碌,用很多時間牽掛一些毫不重要的細節,對生活中最要緊的事反而忘記。
你現在要怎樣做?請看重你的使命,享受和珍惜你的朋友、家庭,每天沈浸在你所喜歡的美景、音樂、玩笑等等之中,和你的造物主和好(無論你對higher power是怎樣理解的)。人們一直在與癌症搏鬥,但是怕死並不是生存的一個理由,你想人們在你的葬禮中會說什麽?“看!我覺得她在動”?沒有那樣的事。從今開始,你可以更新你的目標感,用合宜的眼光看待人生真正有意義的事,建立一個“能夠擊打癌腫”的心態,並尋找一個病中的夥伴,比如一個你所愛的人?或一個家人,能夠支持你到底,在你泄氣的時候鼓勵你。要有熱忱。Enthusiasm一字來自希臘文,原來含有心裏受到神的啟發的意思。你的喜樂、熱忱、感恩、為他人著鄉`的態度,能夠成為一個流通的渠道,把神加給你的生命力分享給人。
第二天:收集知識和資料,以便有智慧作出關於治療的抉擇。你的醫生可能已經對你有個治療的計劃,但他/她的治療方法對你來說可能不是唯一的方法,甚至可能不是最好的療法。你需要發掘一下,看自己還有什麽其它的選擇沒有。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比較容易查找資料的時代,你可以到網絡上花一個鐘頭去收集一些資料,看還有誰可能會幫你治療你的這種癌,記下電話號碼去詢問。誰會是你最好的主治醫生?越多的知識就越能幫助你作出正確的抉擇。
有一類療法叫做免疫治療法,開發和利用你的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幫助擊打癌腫,可以作為主要的或輔助的療法,你可以搜尋一些有關的資源,調查各種免疫治療法的有效性,以及你是否能夠找到提供這些療法的醫生。有些腫瘤科的醫生對輔助性的另類治療不開放,另一些比較開放,你應該盡量尋找思想開放、愿意從事綜合治療(Comprehensive Cancer Treatment)的醫生,他們相信營養補充對病人的重要性。
第三天:認識“營養協作”的力量。什麽是營養協作(synergism)呢?就是一種營養加另一種營養合起來的果效大於兩種營養分別的果效疊加。你不能指望哪一種營養是抗癌的神槍手,因為你的身體需要50種基本營養,再加上幾百種其它的寶貴營養來正常運作。只有進食全面健康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夠的各種營養,然後補充少數幾樣你食譜中所缺乏的營養素就成。
這就好像問“一部車子最重要的部件是什麽”?有人會答“發動機”。好,給你一臺發動機,看你能不能把它開回家!健康的身體和車子一樣,由許多重要的部件組成,但這些部件無法單獨運作。建造房屋的時候,所有原材料都必須在合適的時間按量送到工地才行,人體也一樣,健康運作需要正確的營養素在正確的時候按正確的比例聚集,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健壯有力、能夠打敗癌腫的機器,其中稍微差一點都不能達到你的目標。
第四天:把癌腫餓死。癌腫靠糖份養生。科學家把癌腫稱為“專性的葡萄糖代謝細胞”(obligate glucose metabolizer),所以你可以用降低癌腫所需要的燃料來減緩它的生長。吃一大堆甜水和甜食會引起很多疾病,包括癌腫。所以,又想抗癌又吃甜食,就好像一面企圖撲滅森林大火,一面有人在旁邊往樹木上澆油。不吃甜食,反而多運動來消耗掉一部分血糖,癌腫就開始挨餓和停止生長。你可以補充大量的桂皮來幫助穩定血糖,補充鉻chromium與鎂magnesium。
第五天:避免營養不良。癌腫很浪費營養。超過40%的病人其實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隨之而來的營養不良。癌腫產生一種化學成分讓人減少食欲,卻增加卡里路的需要量,結果很多病人體重開始下降,營養不良是無法讓身體免疫系統有效發揮功能、戰勝癌細胞的。你的免疫系統是你擊殺癌細胞的大軍。你如果不能吃固體食物,可以試試把蔬菜水果打成漿來喝,得到那些身體急需的營養。
全部內容請閱讀《Beating Cancer with Nutrition》一書。我相信上帝的創造和預備,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祂最奇妙的創造之一。可是,我們不能一邊禱告上帝行神跡,一邊繼續吃各種有害食品和保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第一天:培養樂觀與盼望的心靈。看哪,你的身體有許多部分到現在都是運作正常的,比如聰明和健康的大腦可以判斷和思考,健康的腎臟幫助你排除進入體內的毒素和廢物。感恩的心很重要。請你回顧思想,把一切能夠想到的、值得感恩的事件都擺出來。
你生活的優先次序是什麽?自從診斷發現生癌之後,你的生活優先次序改變了嗎?若是改變了,是變得更好一些嗎?癌癥現在可能危脅到你的生存,但是否可能也是一個重要的警鐘,讓我們注意一些更重要的事。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天會死,問題是什麽時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這“什麽時候”的問題顯得更加緊迫,但我們都應該記住,承認生命的有限很重要。生命是寶貴的,千萬不要浪費。很多人每天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忙忙碌碌,用很多時間牽掛一些毫不重要的細節,對生活中最要緊的事反而忘記。
你現在要怎樣做?請看重你的使命,享受和珍惜你的朋友、家庭,每天沈浸在你所喜歡的美景、音樂、玩笑等等之中,和你的造物主和好(無論你對higher power是怎樣理解的)。人們一直在與癌症搏鬥,但是怕死並不是生存的一個理由,你想人們在你的葬禮中會說什麽?“看!我覺得她在動”?沒有那樣的事。從今開始,你可以更新你的目標感,用合宜的眼光看待人生真正有意義的事,建立一個“能夠擊打癌腫”的心態,並尋找一個病中的夥伴,比如一個你所愛的人?或一個家人,能夠支持你到底,在你泄氣的時候鼓勵你。要有熱忱。Enthusiasm一字來自希臘文,原來含有心裏受到神的啟發的意思。你的喜樂、熱忱、感恩、為他人著鄉`的態度,能夠成為一個流通的渠道,把神加給你的生命力分享給人。
第二天:收集知識和資料,以便有智慧作出關於治療的抉擇。你的醫生可能已經對你有個治療的計劃,但他/她的治療方法對你來說可能不是唯一的方法,甚至可能不是最好的療法。你需要發掘一下,看自己還有什麽其它的選擇沒有。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比較容易查找資料的時代,你可以到網絡上花一個鐘頭去收集一些資料,看還有誰可能會幫你治療你的這種癌,記下電話號碼去詢問。誰會是你最好的主治醫生?越多的知識就越能幫助你作出正確的抉擇。
有一類療法叫做免疫治療法,開發和利用你的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幫助擊打癌腫,可以作為主要的或輔助的療法,你可以搜尋一些有關的資源,調查各種免疫治療法的有效性,以及你是否能夠找到提供這些療法的醫生。有些腫瘤科的醫生對輔助性的另類治療不開放,另一些比較開放,你應該盡量尋找思想開放、愿意從事綜合治療(Comprehensive Cancer Treatment)的醫生,他們相信營養補充對病人的重要性。
第三天:認識“營養協作”的力量。什麽是營養協作(synergism)呢?就是一種營養加另一種營養合起來的果效大於兩種營養分別的果效疊加。你不能指望哪一種營養是抗癌的神槍手,因為你的身體需要50種基本營養,再加上幾百種其它的寶貴營養來正常運作。只有進食全面健康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夠的各種營養,然後補充少數幾樣你食譜中所缺乏的營養素就成。
這就好像問“一部車子最重要的部件是什麽”?有人會答“發動機”。好,給你一臺發動機,看你能不能把它開回家!健康的身體和車子一樣,由許多重要的部件組成,但這些部件無法單獨運作。建造房屋的時候,所有原材料都必須在合適的時間按量送到工地才行,人體也一樣,健康運作需要正確的營養素在正確的時候按正確的比例聚集,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健壯有力、能夠打敗癌腫的機器,其中稍微差一點都不能達到你的目標。
第四天:把癌腫餓死。癌腫靠糖份養生。科學家把癌腫稱為“專性的葡萄糖代謝細胞”(obligate glucose metabolizer),所以你可以用降低癌腫所需要的燃料來減緩它的生長。吃一大堆甜水和甜食會引起很多疾病,包括癌腫。所以,又想抗癌又吃甜食,就好像一面企圖撲滅森林大火,一面有人在旁邊往樹木上澆油。不吃甜食,反而多運動來消耗掉一部分血糖,癌腫就開始挨餓和停止生長。你可以補充大量的桂皮來幫助穩定血糖,補充鉻chromium與鎂magnesium。
第五天:避免營養不良。癌腫很浪費營養。超過40%的病人其實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隨之而來的營養不良。癌腫產生一種化學成分讓人減少食欲,卻增加卡里路的需要量,結果很多病人體重開始下降,營養不良是無法讓身體免疫系統有效發揮功能、戰勝癌細胞的。你的免疫系統是你擊殺癌細胞的大軍。你如果不能吃固體食物,可以試試把蔬菜水果打成漿來喝,得到那些身體急需的營養。
全部內容請閱讀《Beating Cancer with Nutrition》一書。我相信上帝的創造和預備,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祂最奇妙的創造之一。可是,我們不能一邊禱告上帝行神跡,一邊繼續吃各種有害食品和保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Wednesday, September 18, 2013
神秘的十二小先知書卷
本文內容取自《死海古卷聖經》一書,作者將古抄本和我們手上所印刷出版的最正確版本加以對比和評論。
我總是猜想,十二小先知書卷和大先知書一樣,先各自成書,再由某人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但是誰在甚麼時候收集了這些書卷的呢?他是憑什麽標準來編排這些書卷的次序呢?按寫作時間嗎?可是從現存的各種古抄本看,這些書卷總是在一起,即十二卷看為一卷,卷名為“十二小先知”,沒有分開獨立存在的抄本。
死海古卷中一共找到10卷小先知書,其中8卷在昆蘭的洞穴找到,抄寫時間大約是主前150年到主前25年。有3個殘卷只剩下一卷書的一小部分,所以看不出書卷次序;從7卷保存比較多經文的古殘卷來看,小先知書的次序似乎大都和傳統的馬索拉版本一樣,只有一卷次序不同。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一卷翻譯成希臘文的小先知書,次序也是按照希伯來書卷經文:從約珥書到彌迦書,而不是按希臘文聖經的次序。學者還發現,最古老的一個抄本把《約拿書》排在瑪拉基書後面,而且肯定不在十二卷的前半部分,倒似乎是十二篇中的最後一篇。
許多證據表明,東方教會傳統所相信的希臘譯本的經文已經很系統地在希伯來文本中得到修改。死海古卷所找到的經文抄本是某種希臘版本和希伯來版本的混合:以希伯來版本為主,但有一些字句和七十士譯本一致,還有一些地方與MT和LXX都不相同,出現獨立的讀法。(不算那些母音拼寫方面的差異。)
在猶太人起義時所占據的死海附近洞穴中,人們找到不多的聖經抄本,其中就包括小先知書及其解釋文獻(pesher)。從這些pesher我們了解到,當時的猶太人經常用一些實際政治局勢來解釋這些小先知書卷,認為是預言的應驗等等,並且這些pesher似乎與經文預言本身一樣當作權威。在聖經中,但以理“講解”夢就是pesher這個字。死海古卷中一共有15卷已知的pesher,其中有6卷是解釋小先知書的:兩卷解釋何西阿書,另外幾卷解釋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和西番雅書。
比如何西阿書,除了有解釋的pesher,還被死海古卷中的好幾份文獻引用,像二章15和18節,是上帝對以色列的應許;第三章所描述的神和大衛王再來,以色列無君王、無首領的情形,被一份昆蘭社團(愛色尼派)理解為預言他們中間那位“公義的教師”死後的情形;四16形容以色列像“倔強悖逆的母牛”也被引用,來指當時那些不接受昆蘭社團信仰的猶太人;五10中“挪移地界”的首領也是指那些人,他們操控律法—可能是描述法利賽派,而8節的“角”和“號”被另一份文獻用寓意法解釋為律法書的前面兩卷,說這書卷在末世已被背道的人拒絕了。令人好奇的是,這樣的解經與pesher的其余部份竟也共存,因為何西阿書似乎主要是被理解為被擄前發出的關於以色列被擄的預言。
我總是猜想,十二小先知書卷和大先知書一樣,先各自成書,再由某人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但是誰在甚麼時候收集了這些書卷的呢?他是憑什麽標準來編排這些書卷的次序呢?按寫作時間嗎?可是從現存的各種古抄本看,這些書卷總是在一起,即十二卷看為一卷,卷名為“十二小先知”,沒有分開獨立存在的抄本。
死海古卷中一共找到10卷小先知書,其中8卷在昆蘭的洞穴找到,抄寫時間大約是主前150年到主前25年。有3個殘卷只剩下一卷書的一小部分,所以看不出書卷次序;從7卷保存比較多經文的古殘卷來看,小先知書的次序似乎大都和傳統的馬索拉版本一樣,只有一卷次序不同。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一卷翻譯成希臘文的小先知書,次序也是按照希伯來書卷經文:從約珥書到彌迦書,而不是按希臘文聖經的次序。學者還發現,最古老的一個抄本把《約拿書》排在瑪拉基書後面,而且肯定不在十二卷的前半部分,倒似乎是十二篇中的最後一篇。
許多證據表明,東方教會傳統所相信的希臘譯本的經文已經很系統地在希伯來文本中得到修改。死海古卷所找到的經文抄本是某種希臘版本和希伯來版本的混合:以希伯來版本為主,但有一些字句和七十士譯本一致,還有一些地方與MT和LXX都不相同,出現獨立的讀法。(不算那些母音拼寫方面的差異。)
在猶太人起義時所占據的死海附近洞穴中,人們找到不多的聖經抄本,其中就包括小先知書及其解釋文獻(pesher)。從這些pesher我們了解到,當時的猶太人經常用一些實際政治局勢來解釋這些小先知書卷,認為是預言的應驗等等,並且這些pesher似乎與經文預言本身一樣當作權威。在聖經中,但以理“講解”夢就是pesher這個字。死海古卷中一共有15卷已知的pesher,其中有6卷是解釋小先知書的:兩卷解釋何西阿書,另外幾卷解釋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和西番雅書。
比如何西阿書,除了有解釋的pesher,還被死海古卷中的好幾份文獻引用,像二章15和18節,是上帝對以色列的應許;第三章所描述的神和大衛王再來,以色列無君王、無首領的情形,被一份昆蘭社團(愛色尼派)理解為預言他們中間那位“公義的教師”死後的情形;四16形容以色列像“倔強悖逆的母牛”也被引用,來指當時那些不接受昆蘭社團信仰的猶太人;五10中“挪移地界”的首領也是指那些人,他們操控律法—可能是描述法利賽派,而8節的“角”和“號”被另一份文獻用寓意法解釋為律法書的前面兩卷,說這書卷在末世已被背道的人拒絕了。令人好奇的是,這樣的解經與pesher的其余部份竟也共存,因為何西阿書似乎主要是被理解為被擄前發出的關於以色列被擄的預言。
Sunday, September 15, 2013
同一幅圖畫,不同的描述
我相信上帝啟示給人的是圖畫真理,人用筆寫下來。創世記二章2節:“到第七日,神完成了(祂所做的工)…”。可是在七十士譯本和撒瑪利亞五經,我們卻讀到“到第六日,神完成了…”。神到底是在第六日還是第七日完工的呢?如果是第七日完工,那麽祂是清早完工?還是上午或下午完工的呢?我們都相信祂第七天沒有做工,所以說祂第六天完工比較準確是嗎?畢竟,聖經強調的是他第七天歇工休息了。於是學者們相信,有些文士是在抄寫或翻譯的時候作了修改,以免有人對上帝在第七天是否做工發生疑問。
假如我告訴你,我今天休假,因為我完成了一個工程項目,老板早就答應我,一完工我就可以休假。你卻不斷地追問說,是今天幾點鐘開始休假啊?或是昨晚上完工的啊?我恐怕會對你這麽摳字眼很不耐煩,你不為我休假而高興,倒是咬文嚼字!語言的功能常常都以表意為重,很多時候是靠對方心領神會的。當然如果你是我的老板,這麽問可能涉及薪水的計算,那另當別論。可惜不少人對上帝的“話語”就是這個態度,說來認真,其實不得要領。
撒母耳記上二章17節講到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年輕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很重,因為他們(讓人)藐視耶和華的祭物”。可是在一份死海古卷中,學者們卻找到和LXX譯本一樣的經文,“這(兩個)年輕的,罪在耶和華面前很重”。括號中的字是中文對眾數“年輕人”的解釋,不按前後文說出是兩人就不清楚。這是中文的特點,模棱兩可的語言反讓人生疑。學者們相信,MT版本“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使人厭棄給耶和華獻祭”是後來的文士為明確解釋而加的,“人”字也是為進一步表達“年輕的”而加,因為死海古卷中的經文沒有這些字樣。東方語言主要是為描述圖畫,補充說明是最好的方式來澄清事實,這一點恐怕希伯來語更像漢語,考究字眼是大可不必的。順告,他二人的“罪”是單數的,表明不宜敬拜的状態,而不是“罪性”嚴重,或前後文所描寫的種種行為。
接下去有兩句話也很有意思:(以利)聽見他兩個兒子待以色列眾人的事,又聽見他們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茍合,他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何行這樣的事呢?…我們在死海古卷的經文中發現沒有“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茍合”那句話,學者認為MT文士加那句話的目的大概是要增加以利兒子的罪,讓故事中以利問話“這樣的事”所指的更明確。其實以上兩處若沒有添加的經文也讀得通,人們看到前文關於“搶”祭肉的描述,自然明白兩個壞蛋如何得罪耶和華,正如LXX版本所寫的。有時增加的評論和描述反而未必突出同樣的重點:以利的兒子即使沒有和婦人茍合,他們的罪也一點都不輕。可是會幕門前怎麽會有婦人伺候呢?聖經別處都沒有提過。我們只看到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坐在自己的位上(撒上一9),或者小撒母耳清早起來去開殿門(三15),沒有婦人在那裏伺候啊?
再舉個例子。撒母耳記上十四章18-19節,掃羅在打仗的時候想要求問耶和華。MT版本說,掃羅要祭司亞希亞把神的約櫃拿來(you bring near the God’s Ark)。在中文裏,如果是約櫃,當然要“運”來,因為我們頭腦中的圖畫應該是幾個人擡,可是希伯來原文是單數人稱的命令句,亞希亞怎麽能自己把約櫃拿來呢?再看LXX版本,原來掃羅是要求他把以弗得拿來,就是掛在祭司胸前的那塊胸牌。關於那個神聖的物品,LXX經文說,“那時他帶了神的以弗得在以色列人中”,而且你如果注意到第3節,以弗得當時是穿在亞希亞身上的。回到19節,亞希亞聽命尚未“拿來”(約櫃),掃羅卻聽見非利士營中的喧嚷,於是對那祭司說:停手吧!
能夠立即停手的應該不是擡運約櫃,而是拿以弗得,上面有烏陵土明,況且大衛多次用來求問耶和華(廿三9、卅7)。學者們推測是MT的文士將“以弗得”改為“約櫃”,也許是覺得用以弗得來求問神不大合適,但更可能是想故意把掃羅描寫得不敬重約櫃。無論如何,亞希亞穿著以弗得的事還留在故事中,耐人尋味,作者的用意恐怕是將掃羅來對比大衛。
文本比較讓人能夠了解編輯改動的目的,或許也回答一些疑難問題。比如若有人問你“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你除了回答不知道,還可以告訴他LXX版本中沒有那句話。如果聖經沒有給我們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那麼我們就不能夠從中得到甚麼功課。
假如我告訴你,我今天休假,因為我完成了一個工程項目,老板早就答應我,一完工我就可以休假。你卻不斷地追問說,是今天幾點鐘開始休假啊?或是昨晚上完工的啊?我恐怕會對你這麽摳字眼很不耐煩,你不為我休假而高興,倒是咬文嚼字!語言的功能常常都以表意為重,很多時候是靠對方心領神會的。當然如果你是我的老板,這麽問可能涉及薪水的計算,那另當別論。可惜不少人對上帝的“話語”就是這個態度,說來認真,其實不得要領。
撒母耳記上二章17節講到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年輕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很重,因為他們(讓人)藐視耶和華的祭物”。可是在一份死海古卷中,學者們卻找到和LXX譯本一樣的經文,“這(兩個)年輕的,罪在耶和華面前很重”。括號中的字是中文對眾數“年輕人”的解釋,不按前後文說出是兩人就不清楚。這是中文的特點,模棱兩可的語言反讓人生疑。學者們相信,MT版本“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使人厭棄給耶和華獻祭”是後來的文士為明確解釋而加的,“人”字也是為進一步表達“年輕的”而加,因為死海古卷中的經文沒有這些字樣。東方語言主要是為描述圖畫,補充說明是最好的方式來澄清事實,這一點恐怕希伯來語更像漢語,考究字眼是大可不必的。順告,他二人的“罪”是單數的,表明不宜敬拜的状態,而不是“罪性”嚴重,或前後文所描寫的種種行為。
接下去有兩句話也很有意思:(以利)聽見他兩個兒子待以色列眾人的事,又聽見他們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茍合,他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何行這樣的事呢?…我們在死海古卷的經文中發現沒有“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茍合”那句話,學者認為MT文士加那句話的目的大概是要增加以利兒子的罪,讓故事中以利問話“這樣的事”所指的更明確。其實以上兩處若沒有添加的經文也讀得通,人們看到前文關於“搶”祭肉的描述,自然明白兩個壞蛋如何得罪耶和華,正如LXX版本所寫的。有時增加的評論和描述反而未必突出同樣的重點:以利的兒子即使沒有和婦人茍合,他們的罪也一點都不輕。可是會幕門前怎麽會有婦人伺候呢?聖經別處都沒有提過。我們只看到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坐在自己的位上(撒上一9),或者小撒母耳清早起來去開殿門(三15),沒有婦人在那裏伺候啊?
再舉個例子。撒母耳記上十四章18-19節,掃羅在打仗的時候想要求問耶和華。MT版本說,掃羅要祭司亞希亞把神的約櫃拿來(you bring near the God’s Ark)。在中文裏,如果是約櫃,當然要“運”來,因為我們頭腦中的圖畫應該是幾個人擡,可是希伯來原文是單數人稱的命令句,亞希亞怎麽能自己把約櫃拿來呢?再看LXX版本,原來掃羅是要求他把以弗得拿來,就是掛在祭司胸前的那塊胸牌。關於那個神聖的物品,LXX經文說,“那時他帶了神的以弗得在以色列人中”,而且你如果注意到第3節,以弗得當時是穿在亞希亞身上的。回到19節,亞希亞聽命尚未“拿來”(約櫃),掃羅卻聽見非利士營中的喧嚷,於是對那祭司說:停手吧!
能夠立即停手的應該不是擡運約櫃,而是拿以弗得,上面有烏陵土明,況且大衛多次用來求問耶和華(廿三9、卅7)。學者們推測是MT的文士將“以弗得”改為“約櫃”,也許是覺得用以弗得來求問神不大合適,但更可能是想故意把掃羅描寫得不敬重約櫃。無論如何,亞希亞穿著以弗得的事還留在故事中,耐人尋味,作者的用意恐怕是將掃羅來對比大衛。
文本比較讓人能夠了解編輯改動的目的,或許也回答一些疑難問題。比如若有人問你“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你除了回答不知道,還可以告訴他LXX版本中沒有那句話。如果聖經沒有給我們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那麼我們就不能夠從中得到甚麼功課。
Saturday, September 14, 2013
七十士譯本的聖經有何不同?
七十士譯本(LXX)是從希伯來文翻譯的希臘文聖經,是新約作者們所閱讀的經文。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希伯來文聖經是猶太人所認為權威的馬索拉版本(MT),已經翻譯成許多其它文字,包括亞蘭文、拉丁文、敘利亞文。這幾種語言的譯本都翻譯得很早,和我們手上的MT版本對照,差別是很少的。
但是LXX譯本很不一樣,除了語言不同以外,還有一系列其它的重要差異。由LXX重構的希伯來原文(B*)明顯不是MT文本,而是指向一個不同的版本。我們現在說明如下:
摩西五經(妥拉):這一部分的B*總的來說是希伯來文的直譯。B*的各卷其實並沒有什麽文字特征,不過B*的妥拉部分有大量的“協調化修改”添加,類似於撒瑪利亞五經版本(SP)。人們常常把協調化修改當作SP的典型特征,但LXX的這部分經文才真正有更多的協調化修改呢,-- 各卷的協調化修改都比SP多了一、兩倍!在創世記和申命記中,LXX經文的協調化是非常突出的,當然SP和MT也看得到有協調化的修改。這些協調化修改有許多是與SP相同的,令人感到LXX的這些經文是從某種共同的抄本發展出來的。協調化修改通常都是後期的妥拉抄寫文士添加了字詞,同時LXX含有“早期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知道某文本是另一文本的晚期修改,是因為能夠找到邏輯上的修改原因。
創世記:LXX和MT有一些編輯方面的不同。SP和B*版本與MT及其它譯本相比,在族譜描述部分(5章、11章)都很系統地有不同寫法:每一代生兒子的年齡都比MT所記的晚,典型的數字是晚了100年,而各代的壽命卻和MT所記大致相同。另外31章46-52節,雅各和拉班堆石為證那一段記述,B*的次序稍微不同。在眾人堆聚了石堆又吃喝之後,到底是拉班先宣告“這石堆作你我中間的證據”,然後命名那地方呢?還是反過來,先給出那石堆的希伯來名字,拉班後說那句話?似乎前者的B*版本更合乎故事的情理,只是更突出了拉班對於立約的主動姿態,可能屬於較早的版本。
出埃及記:LXX、M+、和SP版本對於建造會幕的第一次描述(在25-31章)相當一致,但35-40章的平行描述卻在次序和內容上相當不同,主要差別是在祭司的服飾方面。B*先描述祭司的服飾,而有些部分是沒有的,有幾處多了一些細節,B*與M+屬於不同的編輯版本。
民數記:LXX和MT有一些編輯方面的不同。B*有添加,有刪減,有不同的文字次序,看出LXX版本就許多細節做了積極的文學編輯。比如第二章7節、14節、20節、22節、29節的支派名字前面都加了“挨著安營的是…”字樣。而B*在9章22-23節則比較簡短,沒有“無論”多久的短語等等。在支派次序方面,B*把迦得排在瑪拿西的後面,而M+把迦得列在流便和西緬的後面,比較不合理。
約書亞記:LXX有許多增減、次序調換、和神學差異。這些特征反映出本卷書與MT是不同的編輯發展階段,有時是 比較早的階段。例如,LXX有很多地方都沒有MT的修飾性描述,像一1的摩西,LXX沒有“耶和華的仆人”字樣,一15也是,我們讀到簡單的一句“那時才可以回你們所得之地,就是摩西所給你們的”。LXX在另外一些地方比MT寫得長,比如約書亞記末尾,在廿四33節之後,LXX接下去多了一大段話,大意是說,那天以色列的後裔擡著神的約櫃走了一圈;某人作了祭司直到他死,葬在某處;然後以色列人拜起鄰國的神來,耶和華把他們交在摩押某王手裏,他就統治他們18年。--這些話都分散在士師記的2與3章。
在約書亞記第8-9章,LXX和M+版本有不同的故事次序。LXX的記述的次序是:先征服艾城(八1-29),然後綜述鄰國的反應(九1-2),跟著記載築壇事件(八30-35),最後寫基遍人用計求生(九3-27)。另外,LXX似乎把有些句子修改得合乎摩西律法的要求。
撒母耳記上下:LXX和M+有經文和文學編輯的差異,同樣屬於不同的編輯發展階段,有時顯然是比較早的階段。比如哈拿之歌和16-18章大衛與歌利亞爭戰的故事,LXX的經文在許多地方相當簡短,我們發現從16章到18章,M+的88節經文中有39節不在 LXX版本中,其中包括17章大衛來到陣前,聽見歌利亞罵陣,他與哥哥和旁邊人的對話,直到被帶到掃羅面前的那一大段(12-31節),以及掃羅在大衛殺死歌利亞之後,詢問“那少年人是誰”的那段(55-58節)。有人說翻譯的文士恐怕是故意跳過這些句子不翻譯,以便解決希伯來文故事情節中的問題,另有人說LXX所翻譯的希伯來原文就是代表了一個與M+不同的文學版本。後來在昆蘭古卷中發現有一個希伯來文抄本,和B*很接近,證明LXX的翻譯文士並非自由地刪除了一些句子。
列王記上下:LXX和M+有文學編輯上的差異,比撒母耳記還顯著。LXX除了比較簡短,有增有減,還有故事次序的不同和列王年代系列的差異,可能算是希臘文聖經書卷中差異最大的。比如LXX的列王卷三2章35節比M+版本多出一大段話,講述所羅門的智慧和財富;16章28節也多出一大段話,講述南國猶大王約沙法的活動;還有12章24節更多出一大段穿插講述耶羅波安的故事來,情節和11、12、14章各處所載一樣。這些修改要麽是把較早期的MT內容重寫了,要麽是文士加插的解經註釋被當作正文抄傳下來了。另外,LXX列王卷三的20章和21章次序是調換的,亞哈王和王後耶洗別先奪鄰舍葡萄園,再與亞蘭王爭戰,而不是爭戰“這事以後”才發生,等等。 以賽亞書:LXX版本似乎常常偏離M+去做大量的解經,但它所要解釋的部分和M+版本卻沒有多大區別。
(全文發表在我的經文鑑別學博客。)
但是LXX譯本很不一樣,除了語言不同以外,還有一系列其它的重要差異。由LXX重構的希伯來原文(B*)明顯不是MT文本,而是指向一個不同的版本。我們現在說明如下:
摩西五經(妥拉):這一部分的B*總的來說是希伯來文的直譯。B*的各卷其實並沒有什麽文字特征,不過B*的妥拉部分有大量的“協調化修改”添加,類似於撒瑪利亞五經版本(SP)。人們常常把協調化修改當作SP的典型特征,但LXX的這部分經文才真正有更多的協調化修改呢,-- 各卷的協調化修改都比SP多了一、兩倍!在創世記和申命記中,LXX經文的協調化是非常突出的,當然SP和MT也看得到有協調化的修改。這些協調化修改有許多是與SP相同的,令人感到LXX的這些經文是從某種共同的抄本發展出來的。協調化修改通常都是後期的妥拉抄寫文士添加了字詞,同時LXX含有“早期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知道某文本是另一文本的晚期修改,是因為能夠找到邏輯上的修改原因。
創世記:LXX和MT有一些編輯方面的不同。SP和B*版本與MT及其它譯本相比,在族譜描述部分(5章、11章)都很系統地有不同寫法:每一代生兒子的年齡都比MT所記的晚,典型的數字是晚了100年,而各代的壽命卻和MT所記大致相同。另外31章46-52節,雅各和拉班堆石為證那一段記述,B*的次序稍微不同。在眾人堆聚了石堆又吃喝之後,到底是拉班先宣告“這石堆作你我中間的證據”,然後命名那地方呢?還是反過來,先給出那石堆的希伯來名字,拉班後說那句話?似乎前者的B*版本更合乎故事的情理,只是更突出了拉班對於立約的主動姿態,可能屬於較早的版本。
出埃及記:LXX、M+、和SP版本對於建造會幕的第一次描述(在25-31章)相當一致,但35-40章的平行描述卻在次序和內容上相當不同,主要差別是在祭司的服飾方面。B*先描述祭司的服飾,而有些部分是沒有的,有幾處多了一些細節,B*與M+屬於不同的編輯版本。
民數記:LXX和MT有一些編輯方面的不同。B*有添加,有刪減,有不同的文字次序,看出LXX版本就許多細節做了積極的文學編輯。比如第二章7節、14節、20節、22節、29節的支派名字前面都加了“挨著安營的是…”字樣。而B*在9章22-23節則比較簡短,沒有“無論”多久的短語等等。在支派次序方面,B*把迦得排在瑪拿西的後面,而M+把迦得列在流便和西緬的後面,比較不合理。
約書亞記:LXX有許多增減、次序調換、和神學差異。這些特征反映出本卷書與MT是不同的編輯發展階段,有時是 比較早的階段。例如,LXX有很多地方都沒有MT的修飾性描述,像一1的摩西,LXX沒有“耶和華的仆人”字樣,一15也是,我們讀到簡單的一句“那時才可以回你們所得之地,就是摩西所給你們的”。LXX在另外一些地方比MT寫得長,比如約書亞記末尾,在廿四33節之後,LXX接下去多了一大段話,大意是說,那天以色列的後裔擡著神的約櫃走了一圈;某人作了祭司直到他死,葬在某處;然後以色列人拜起鄰國的神來,耶和華把他們交在摩押某王手裏,他就統治他們18年。--這些話都分散在士師記的2與3章。
在約書亞記第8-9章,LXX和M+版本有不同的故事次序。LXX的記述的次序是:先征服艾城(八1-29),然後綜述鄰國的反應(九1-2),跟著記載築壇事件(八30-35),最後寫基遍人用計求生(九3-27)。另外,LXX似乎把有些句子修改得合乎摩西律法的要求。
撒母耳記上下:LXX和M+有經文和文學編輯的差異,同樣屬於不同的編輯發展階段,有時顯然是比較早的階段。比如哈拿之歌和16-18章大衛與歌利亞爭戰的故事,LXX的經文在許多地方相當簡短,我們發現從16章到18章,M+的88節經文中有39節不在 LXX版本中,其中包括17章大衛來到陣前,聽見歌利亞罵陣,他與哥哥和旁邊人的對話,直到被帶到掃羅面前的那一大段(12-31節),以及掃羅在大衛殺死歌利亞之後,詢問“那少年人是誰”的那段(55-58節)。有人說翻譯的文士恐怕是故意跳過這些句子不翻譯,以便解決希伯來文故事情節中的問題,另有人說LXX所翻譯的希伯來原文就是代表了一個與M+不同的文學版本。後來在昆蘭古卷中發現有一個希伯來文抄本,和B*很接近,證明LXX的翻譯文士並非自由地刪除了一些句子。
列王記上下:LXX和M+有文學編輯上的差異,比撒母耳記還顯著。LXX除了比較簡短,有增有減,還有故事次序的不同和列王年代系列的差異,可能算是希臘文聖經書卷中差異最大的。比如LXX的列王卷三2章35節比M+版本多出一大段話,講述所羅門的智慧和財富;16章28節也多出一大段話,講述南國猶大王約沙法的活動;還有12章24節更多出一大段穿插講述耶羅波安的故事來,情節和11、12、14章各處所載一樣。這些修改要麽是把較早期的MT內容重寫了,要麽是文士加插的解經註釋被當作正文抄傳下來了。另外,LXX列王卷三的20章和21章次序是調換的,亞哈王和王後耶洗別先奪鄰舍葡萄園,再與亞蘭王爭戰,而不是爭戰“這事以後”才發生,等等。 以賽亞書:LXX版本似乎常常偏離M+去做大量的解經,但它所要解釋的部分和M+版本卻沒有多大區別。
(全文發表在我的經文鑑別學博客。)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13
信念與健康
我本人沒有受過正式的醫學訓練。聽說西醫比較注重疾病的病理和治療,而中醫比較注重調理全人的健康水平。中國的醫科培訓要求所有的學生,無論將來是從事哪一專科,都掌握一定的中醫知識。作參考也好、借助某些療法也好,並沒有排斥的態度,可是美國西醫的某些專科醫生卻好像對中醫持高度懷疑態度,接受中醫理念的醫生至少現在還是少數。
我說的是癌症治療,西醫傳統療法包括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加上開刀。有些醫生對於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食物、維他命、及其它草藥進補持比較開放的態度,另一些醫生則堅決反對患者服用任何食物以外的補品,理由是他們不曉得那些“食品”是否會對治療過程有負面的幹預。畢竟,那些東西的提取制作過程是可質疑的,又不清楚所有的成分,產品沒有規範等等。某些人說某東西好,比如能夠保護胃腸道系統,或促進它受化療傷害以後的恢復,我們只有一些見證,沒有嚴謹的、大規模的研究調查,而且醫生已經有證據,某些維生素或補充劑確實會幹擾西醫的某些治療,起到保護癌腫的效果。
沒有人喜歡化療,主要是副作用太大,顯然對身體產生其它危害。而且研究已經證實,化療會促使身體產生一種叫作WNT16B的蛋白質,增加對於治療的“耐受性” ,也就是說,WNT16B使原來對你行之有效的治療不再那麽有效,也使癌腫蔓延得更加頑強。我猜想癌科的醫生是知道這些的,可是在新的對策出現之前,他們只能遵循舊路來治療。治療某種癌的標準和原則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卻是一個結果可以預測、有可靠統計數據、到目前為止最有效的療法。
現在來談談信念。一個人生癌標誌著他的免疫系統已經失敗。您相信西醫的傳統療法是迄今為止最為可靠和有效的療法嗎?很多醫生相信如此。但我相信Andrew Weil醫生的治療理念,透過積極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借助信仰來對付精神壓力,得到所需要的平安和喜樂,與上帝和好,是提高生活品質和修復自身免疫系統的最有效步驟。根據目前的腫瘤醫學,我們仍然不能依靠醫生。那麼依靠自己嗎?當然不行,我們只能依靠上帝,相信祂的恩慈和帶領。我曾經見證過,知道自己生病決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只有最愚蠢的人才對自己施行愚民政策,諱疾忌醫。但是假如知道自己生病的反應是驚慌和急亂投醫,那就無益了。好的信念給人健康的心理,這對人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有些癌科醫生對癌症的另類治療持開放態度。醫生從原則上恐怕都相信人體對疾病有天然的免疫力,在遭到病毒攻擊或受傷時能夠自愈。但是論到治療疾病,你是積極地幫助身體恢復它自然愈合的能力呢?還是積極用外力協助它擊敗病毒感染之類的敵人?完全受信念指使。化療嚴重打擊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這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假如你的口腔內有一個部位潰爛了,你是擦酒精呢?還是添加一點有關的維生素?你的眼睛近視了,你是改進用眼衛生、開始積極鍛煉眼睛的聚焦能力呢?還是配一副眼鏡幫助你達到20/20的視力?前者會使你的視力有所改進,但你必須接受自己那不夠完美的視力,而後者使你的視力完美,而你的視力卻繼續下降,使所要求的鏡片度數越來越深!我的眼醫接受和提供視力操練療法,算是近視眼的另類處置,他給我配的眼鏡只達到20/60的視力,容我繼續操練眼睛的聚焦能力,不然我的眼鏡深度早就達到500度了。我這幾年戴的都是275度的眼鏡。生了癌的人需要除去擔心懼怕,格外在意自身免疫能力的修復。
你聽說過癌症的免疫療法嗎?Weil醫生推薦這個療法,您可以搜索這療法對各種癌治療的有效性。請你記得,按照傳統西醫,每一種不同的癌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對別人有效的療法未必對你也有效,除非你患的是同一種癌。但是按照中醫或其它另類觀點,每一種癌都是同一個問題:人體缺乏某些營養素,太多另一些毒素,以致免疫系統的運作節節失敗的結果。
我相信上帝和他的奇妙創造,人體的免疫功能系統是他最奇妙的創造之一。很多環境不良引起的毛病都會自愈,但積極除去病因是相當重要的。吃大量的動物蛋白質,一天到晚緊張和生氣,這些都是致病的重要途徑。以為吃維生素和滋補品可以代替健康平衡的食物營養攝入和鍛煉,不相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除病的重要手段,迷信醫生的處方和手術刀,這些對自己的健康都沒有益處。很多另類療法教你怎樣管理和緩解自己心中受到的恒久壓力,可我們如果願意培養對上帝慈愛照管的信心,排解精神壓力還是比較容易的。祝您健康!
我說的是癌症治療,西醫傳統療法包括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加上開刀。有些醫生對於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食物、維他命、及其它草藥進補持比較開放的態度,另一些醫生則堅決反對患者服用任何食物以外的補品,理由是他們不曉得那些“食品”是否會對治療過程有負面的幹預。畢竟,那些東西的提取制作過程是可質疑的,又不清楚所有的成分,產品沒有規範等等。某些人說某東西好,比如能夠保護胃腸道系統,或促進它受化療傷害以後的恢復,我們只有一些見證,沒有嚴謹的、大規模的研究調查,而且醫生已經有證據,某些維生素或補充劑確實會幹擾西醫的某些治療,起到保護癌腫的效果。
沒有人喜歡化療,主要是副作用太大,顯然對身體產生其它危害。而且研究已經證實,化療會促使身體產生一種叫作WNT16B的蛋白質,增加對於治療的“耐受性” ,也就是說,WNT16B使原來對你行之有效的治療不再那麽有效,也使癌腫蔓延得更加頑強。我猜想癌科的醫生是知道這些的,可是在新的對策出現之前,他們只能遵循舊路來治療。治療某種癌的標準和原則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卻是一個結果可以預測、有可靠統計數據、到目前為止最有效的療法。
現在來談談信念。一個人生癌標誌著他的免疫系統已經失敗。您相信西醫的傳統療法是迄今為止最為可靠和有效的療法嗎?很多醫生相信如此。但我相信Andrew Weil醫生的治療理念,透過積極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借助信仰來對付精神壓力,得到所需要的平安和喜樂,與上帝和好,是提高生活品質和修復自身免疫系統的最有效步驟。根據目前的腫瘤醫學,我們仍然不能依靠醫生。那麼依靠自己嗎?當然不行,我們只能依靠上帝,相信祂的恩慈和帶領。我曾經見證過,知道自己生病決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只有最愚蠢的人才對自己施行愚民政策,諱疾忌醫。但是假如知道自己生病的反應是驚慌和急亂投醫,那就無益了。好的信念給人健康的心理,這對人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有些癌科醫生對癌症的另類治療持開放態度。醫生從原則上恐怕都相信人體對疾病有天然的免疫力,在遭到病毒攻擊或受傷時能夠自愈。但是論到治療疾病,你是積極地幫助身體恢復它自然愈合的能力呢?還是積極用外力協助它擊敗病毒感染之類的敵人?完全受信念指使。化療嚴重打擊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這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假如你的口腔內有一個部位潰爛了,你是擦酒精呢?還是添加一點有關的維生素?你的眼睛近視了,你是改進用眼衛生、開始積極鍛煉眼睛的聚焦能力呢?還是配一副眼鏡幫助你達到20/20的視力?前者會使你的視力有所改進,但你必須接受自己那不夠完美的視力,而後者使你的視力完美,而你的視力卻繼續下降,使所要求的鏡片度數越來越深!我的眼醫接受和提供視力操練療法,算是近視眼的另類處置,他給我配的眼鏡只達到20/60的視力,容我繼續操練眼睛的聚焦能力,不然我的眼鏡深度早就達到500度了。我這幾年戴的都是275度的眼鏡。生了癌的人需要除去擔心懼怕,格外在意自身免疫能力的修復。
你聽說過癌症的免疫療法嗎?Weil醫生推薦這個療法,您可以搜索這療法對各種癌治療的有效性。請你記得,按照傳統西醫,每一種不同的癌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對別人有效的療法未必對你也有效,除非你患的是同一種癌。但是按照中醫或其它另類觀點,每一種癌都是同一個問題:人體缺乏某些營養素,太多另一些毒素,以致免疫系統的運作節節失敗的結果。
我相信上帝和他的奇妙創造,人體的免疫功能系統是他最奇妙的創造之一。很多環境不良引起的毛病都會自愈,但積極除去病因是相當重要的。吃大量的動物蛋白質,一天到晚緊張和生氣,這些都是致病的重要途徑。以為吃維生素和滋補品可以代替健康平衡的食物營養攝入和鍛煉,不相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除病的重要手段,迷信醫生的處方和手術刀,這些對自己的健康都沒有益處。很多另類療法教你怎樣管理和緩解自己心中受到的恒久壓力,可我們如果願意培養對上帝慈愛照管的信心,排解精神壓力還是比較容易的。祝您健康!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轉載:原文解經的重要性
我本人的原文程度是很差的,剛剛能夠讀懂解經書。不過我學到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用觀察前後文的方法來了解一個我不懂的字的意思,是最可靠的方法學習。你甚至不要迷信神學辭典。有些編得不好的神學辭典把編者自己的神學觀念寫進詞條哩。以下文章取自《蔡昇達的神學園地》,我認為很棒。
不成熟的原文解經,有時候是比起完全不用原文來解經,破壞力更大,因為聽者在不懂原文的情況底下,無法分辨你所說的是否是正確的,只會因為你懂原文,而他不懂,而傾向信任你的解釋。
我想最常見的錯誤的原文解經,就是把幾個有類似意義的原文單字作出過於鮮明的區別。最氾濫的例子應該就是「愛」。希臘文表達「愛」的單字有好幾個。有人指出,復活後的耶穌問彼得是否愛祂(約21:15-17)用的是agapao這個字,可是彼得回答時所用的字,卻是另外一個字,phileo。於是有一些人拿這個差別來作文章,說耶穌問彼得是否能夠用無私的愛來愛祂,可是彼得自知沒辦法,所以只能說,他只能夠用一般的愛來愛祂。可是如果詳細查考這兩個希臘文單字出現的其他地方,會發現,這兩個單字的意義,並沒有很明顯的區別。常常被誤解為「無私的愛」或是「聖愛」的agapeo,正是聖經說「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提後4:10)所用的字。
另外一個類似的錯誤,就是logos和rhema的誤解。趙鏞基牧師所寫的《第四度空間》中引用艾倫賽得博士說:「logos是“上帝已說的話”,rhema則是“上帝正說的話"。」或許是受到趙牧師的影響,現今許多華人教會,就把logos當成是聖經,而rhema就是神現今會對信徒所說的話。意思就是說,信徒不能夠只有聖經,還要追求神直接的啟示。有些比較極端的教導,甚至會主張rhema的重要性高過logos。問題是,雖然logos和rhema的確有所區別,但並不是如同現今許多教會所宣稱的那樣。
Logos在希臘的哲學中的意義,指的是這個世界的「理」和「律」,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卻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在約翰福音中,作者指出,這個logos,其實就是基督自己(1:1),所以把logos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成為神自己。可是logos還有另外一個常用到的意義,就是人所說的「話」。比如使徒行傳2:40:「彼得還用許多話(logos)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 Logos的這個意義其實跟rhema就是類似的。換句話說,聖經所記載的話可以被稱為logos,也可以被稱為rhema。
趙鏞基牧師說:「羅馬書10章17節告訴我們,用來建立信心的材料,不僅是研讀上帝的話語而已:“信道是從聽道而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這節經文中的“道”不是logos,而是rhema。信心明確地來自rhema。」問題是這節經文中所出現的rhema,並不是被翻譯成「道」,而是「基督的話」中的「話」。這節經文所說的「信」(道),其來源並不是rhema,而是「聽」(道)。意思就是,要信之前,就要先聽到。而要聽,是聽誰?是聽基督所說的話。這節經文並不能用來說明人要建立信心一定需要神直接的啟示。相反的,則是很明確的指出,人的信仰需要建立在基督的話上面。而基督的話在哪裡記載呢?就是聖經的四福音中。所以結論還是回到傳統的理解:信仰是建立在聖經上面。這不是說神今天不會對我們說話。神透過聖經對我們說話,也同樣會透過聖靈的光照和啟示對我們直接說話。但是我們並不需要把這個概念拿半調子的希臘文知識來包裝起來。無論是聖經的話,還是聖靈今天對我們說的話,都可以稱為logos,也可以稱為rhema。
另外一種常犯的錯誤,就是把一個單字拆開來理解。無論是哪種語言,都不允許把這種解釋方式當成是常態。有時候這個方式是可以解釋的通的,但是有時候卻不能這樣解釋。英文的butterfly,意思是「蝴蝶」。但是沒有人會認真的把這個字拆開,變成butter+fly,然後說這個字意思是「會飛的奶油」。希臘文也是一樣。有些人會把ekklesia(「教會」)這個字拆開來,變成ek+klesia,意思就是「召出」。台灣的聚會所,就落入這樣的錯誤中,所以自稱為「召會」,以為這個翻譯比起「教會」更加符合原文。事實上,ekklesia原本的意思是「集會」(尤其是討論公共事務的社區會議),是日常生活就會用到的詞,而不是專有名詞,只是被基督徒拿來特別指信徒的聚集而已,跟ek+klesia並沒有關連。所以,下次如果你聽到有人說:「聖經中的某某字,原文是xxx,然後xxx可以拆成兩個字,合起來意思就是ooo,所以這就是xxx的意思。」,你需要很謹慎的分辨是否這樣解釋是正確的。
最後一個我想要在這裡討論的錯誤,就是太過於注重原文的分析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線索,比如歷史背景或是上下文。我舉一個今天我看到的例子。這篇文章說,方言的恩賜,已經於第一世紀晚期就消失了。理由是什麼呢?林前13:8提到方言終必停止。那麼是什麼時候停止呢?作者就把精神集中在「停止」這個字上面,提出許多希臘文文法的解釋,然後說原文的意思是說,方言會在目的達成的時候就停止。那麼什麼時候方言會達成目的呢?作者引用早期教父的話,來說方言在教父時代就已經停止了,所以證實方言已經沒有作用了。
這樣迂迴的論證,完全忽略了經文的上下文。第八節說,先知講道之能,方言,還有知識都會停止。如果方言在第一世紀就消失,那麼先知講道之能什麼時候會停止呢?知識呢?第十節又說:「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這有限的是指什麼呢?就是指上文提到的先知講道之能等等。「那完全的來到」是指什麼呢?就是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所以如果我們把林前13:8-12念一次,就可以曉得,方言終必停止的時間,就是主耶穌再來的時間。這個理解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原文的知識。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要學原文,就不要只學一點花拳繡腿,作半桶水就滿足。
不成熟的原文解經,有時候是比起完全不用原文來解經,破壞力更大,因為聽者在不懂原文的情況底下,無法分辨你所說的是否是正確的,只會因為你懂原文,而他不懂,而傾向信任你的解釋。
我想最常見的錯誤的原文解經,就是把幾個有類似意義的原文單字作出過於鮮明的區別。最氾濫的例子應該就是「愛」。希臘文表達「愛」的單字有好幾個。有人指出,復活後的耶穌問彼得是否愛祂(約21:15-17)用的是agapao這個字,可是彼得回答時所用的字,卻是另外一個字,phileo。於是有一些人拿這個差別來作文章,說耶穌問彼得是否能夠用無私的愛來愛祂,可是彼得自知沒辦法,所以只能說,他只能夠用一般的愛來愛祂。可是如果詳細查考這兩個希臘文單字出現的其他地方,會發現,這兩個單字的意義,並沒有很明顯的區別。常常被誤解為「無私的愛」或是「聖愛」的agapeo,正是聖經說「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提後4:10)所用的字。
另外一個類似的錯誤,就是logos和rhema的誤解。趙鏞基牧師所寫的《第四度空間》中引用艾倫賽得博士說:「logos是“上帝已說的話”,rhema則是“上帝正說的話"。」或許是受到趙牧師的影響,現今許多華人教會,就把logos當成是聖經,而rhema就是神現今會對信徒所說的話。意思就是說,信徒不能夠只有聖經,還要追求神直接的啟示。有些比較極端的教導,甚至會主張rhema的重要性高過logos。問題是,雖然logos和rhema的確有所區別,但並不是如同現今許多教會所宣稱的那樣。
Logos在希臘的哲學中的意義,指的是這個世界的「理」和「律」,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卻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在約翰福音中,作者指出,這個logos,其實就是基督自己(1:1),所以把logos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成為神自己。可是logos還有另外一個常用到的意義,就是人所說的「話」。比如使徒行傳2:40:「彼得還用許多話(logos)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 Logos的這個意義其實跟rhema就是類似的。換句話說,聖經所記載的話可以被稱為logos,也可以被稱為rhema。
趙鏞基牧師說:「羅馬書10章17節告訴我們,用來建立信心的材料,不僅是研讀上帝的話語而已:“信道是從聽道而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這節經文中的“道”不是logos,而是rhema。信心明確地來自rhema。」問題是這節經文中所出現的rhema,並不是被翻譯成「道」,而是「基督的話」中的「話」。這節經文所說的「信」(道),其來源並不是rhema,而是「聽」(道)。意思就是,要信之前,就要先聽到。而要聽,是聽誰?是聽基督所說的話。這節經文並不能用來說明人要建立信心一定需要神直接的啟示。相反的,則是很明確的指出,人的信仰需要建立在基督的話上面。而基督的話在哪裡記載呢?就是聖經的四福音中。所以結論還是回到傳統的理解:信仰是建立在聖經上面。這不是說神今天不會對我們說話。神透過聖經對我們說話,也同樣會透過聖靈的光照和啟示對我們直接說話。但是我們並不需要把這個概念拿半調子的希臘文知識來包裝起來。無論是聖經的話,還是聖靈今天對我們說的話,都可以稱為logos,也可以稱為rhema。
另外一種常犯的錯誤,就是把一個單字拆開來理解。無論是哪種語言,都不允許把這種解釋方式當成是常態。有時候這個方式是可以解釋的通的,但是有時候卻不能這樣解釋。英文的butterfly,意思是「蝴蝶」。但是沒有人會認真的把這個字拆開,變成butter+fly,然後說這個字意思是「會飛的奶油」。希臘文也是一樣。有些人會把ekklesia(「教會」)這個字拆開來,變成ek+klesia,意思就是「召出」。台灣的聚會所,就落入這樣的錯誤中,所以自稱為「召會」,以為這個翻譯比起「教會」更加符合原文。事實上,ekklesia原本的意思是「集會」(尤其是討論公共事務的社區會議),是日常生活就會用到的詞,而不是專有名詞,只是被基督徒拿來特別指信徒的聚集而已,跟ek+klesia並沒有關連。所以,下次如果你聽到有人說:「聖經中的某某字,原文是xxx,然後xxx可以拆成兩個字,合起來意思就是ooo,所以這就是xxx的意思。」,你需要很謹慎的分辨是否這樣解釋是正確的。
最後一個我想要在這裡討論的錯誤,就是太過於注重原文的分析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線索,比如歷史背景或是上下文。我舉一個今天我看到的例子。這篇文章說,方言的恩賜,已經於第一世紀晚期就消失了。理由是什麼呢?林前13:8提到方言終必停止。那麼是什麼時候停止呢?作者就把精神集中在「停止」這個字上面,提出許多希臘文文法的解釋,然後說原文的意思是說,方言會在目的達成的時候就停止。那麼什麼時候方言會達成目的呢?作者引用早期教父的話,來說方言在教父時代就已經停止了,所以證實方言已經沒有作用了。
這樣迂迴的論證,完全忽略了經文的上下文。第八節說,先知講道之能,方言,還有知識都會停止。如果方言在第一世紀就消失,那麼先知講道之能什麼時候會停止呢?知識呢?第十節又說:「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這有限的是指什麼呢?就是指上文提到的先知講道之能等等。「那完全的來到」是指什麼呢?就是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所以如果我們把林前13:8-12念一次,就可以曉得,方言終必停止的時間,就是主耶穌再來的時間。這個理解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原文的知識。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要學原文,就不要只學一點花拳繡腿,作半桶水就滿足。
Sunday, September 8, 2013
歌曲:耶穌領我
今天是主日,我和妹妹兩人在家裡敬拜主。我們唱詩、禱告、讚美。下面這首歌是母親在世時常常在家裡大聲唱的聖詩之一,她總是一邊唱一邊做家事,所以這是我們從小聽慣非常熟悉的一首歌。現在唱來格外親切。
英文歌詞並沒有提到耶穌,但中文翻譯為了配合發音長短的不同,把He,Lord,God都寫成耶穌。我仔細對照的時候就被提醒,我們是神的兒女,其實是天父上帝藉著耶穌和差派聖靈來天天引導我們的。我們雖然遇到困苦艱難的路,也不害怕!因為在我們眼中的世界裡,有慈愛上帝的引領。
He leadeth me: O blessed thought!
O words with heavenly comfort fraught(擔憂)!
Whate'er I do, where'er I be,
still 'tis God's hand that leadeth me.
Refrain He leadeth me, he leadeth me,
by his own hand he leadeth me;
his faithful follower I would be,
for by his hand he leadeth me.
Sometimes mid scenes of deepest gloom(困苦),
sometimes where Eden's bowers bloom(興盛),
by waters still, o'er troubled sea,
still 'tis his hand that leadeth me.
Lord, I would clasp thy hand in thine,
nor ever murmur nor repine(抱怨);
content, whatever lot I see,
since 'tis my God that leadeth me.
And when my task on earth is done,
when by thy grace the victory's won,
e'en death's cold wave I will not flee,
since God through Jordan leadeth me.
英文歌詞並沒有提到耶穌,但中文翻譯為了配合發音長短的不同,把He,Lord,God都寫成耶穌。我仔細對照的時候就被提醒,我們是神的兒女,其實是天父上帝藉著耶穌和差派聖靈來天天引導我們的。我們雖然遇到困苦艱難的路,也不害怕!因為在我們眼中的世界裡,有慈愛上帝的引領。
He leadeth me: O blessed thought!
O words with heavenly comfort fraught(擔憂)!
Whate'er I do, where'er I be,
still 'tis God's hand that leadeth me.
Refrain He leadeth me, he leadeth me,
by his own hand he leadeth me;
his faithful follower I would be,
for by his hand he leadeth me.
Sometimes mid scenes of deepest gloom(困苦),
sometimes where Eden's bowers bloom(興盛),
by waters still, o'er troubled sea,
still 'tis his hand that leadeth me.
Lord, I would clasp thy hand in thine,
nor ever murmur nor repine(抱怨);
content, whatever lot I see,
since 'tis my God that leadeth me.
And when my task on earth is done,
when by thy grace the victory's won,
e'en death's cold wave I will not flee,
since God through Jordan leadeth me.
Friday, September 6, 2013
從死海古卷認識聖經
在耶稣時代,即基督教起源和拉比猶太教發源的時期,並沒有一本“聖經”。在那段時期的聖經是什麽呢?從後來發現的死海古卷我們知道了很多有關當時“聖經”的資料。
我們可以說當時是有“聖經”的,因爲那些猶太人所視爲神聖的書卷,是他們宗教的基礎,是猶太教徒各種活動的最高權威,可以被認爲是聖經。可是那時並沒有一本猶太教民衆和領袖特別公認的、辯論後確定下來的一列正典書卷清單,讓人知道哪些書卷是具有至高永遠的權威,哪些書卷無論是多麽崇高、有用、和爲人稱道,都不屬于正典。
不同的宗教群體都在不同的時間規範了自己的正典。所有的猶太人都承認“律法書”(即妥拉),絕大多數也會承認“先知書”是正典的一部分,這也在新約聖經中反映出來。太七12、路十六16、羅三21都提到“律法和先知”,但“先知”書到底包括了哪些書卷卻不清楚,並沒有統一的定見。在路加福音廿四章,耶稣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這句話顯然表明當時的人把詩篇和律法先知書相提並論,奉爲上帝的聖言。
死海古卷中所抄寫的許多的經(Scriptures)極大地幫助我們了解當時是怎樣情形。“聖經”,或更准確地說是那時的“經文”,是一些不同的書卷scrolls的集合,每一卷中含有一、兩卷書。然而人似乎找不到當時關于哪些希伯來書卷屬于或不屬于“正典”的重要討論。有迹象表明,古昆蘭的猶太人顯然把其中一些書卷當作神聖的經文,其中包括了以諾一書。
以諾一書最後並沒有納入猶太教的正典,不過很接近了,因爲有些昆蘭的文献顯然已經把它當作權威。這卷書中的話也被新約的猶大書作者引用,說起以諾的預言(14-15節),並且埃塞俄比亞的基督徒也一向敬重這卷書。
在沒有發現死海古卷之前,以諾一書流傳下來的抄本可以分爲五個部分:1-36章包括一個引言,和墮落天使同人類女子交合的故事;37-71章描寫了最後的公義審判和一個稱爲“人子”的角色;72-82章是詳細描寫天文宇宙,一年364天的陽曆曆法;83-90章是以諾的夢中異像;91-107章是以諾寫的信,說明上帝最後將要賞善罰惡。
昆蘭古卷比較注重第一部分(巨人篇),它的第三部分(曆法篇)也長了不少,另一方面第二部分(人子篇)好像沒有包括在昆蘭古卷中。這卷書是個謎,因爲以諾本人就是個謎,聖經中說“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五24)。新約解釋說,“以諾因著信,被接去(天上),不至於見死”(希十一5)。這讓人很好奇,認定以諾一定是了解上帝對以色列的詳細計劃,並且親自經歷到了。
以諾一書的作者利用了民衆的這一強烈興趣,寫下了從天使、宇宙、日曆、到以色列問題的作品,歸在以諾這一聖經中的英雄角色名下。學者們把這種托名的文學手法的作品稱爲“僞經”,僞經寫作能夠達到吸引興趣的目的。
昆蘭洞穴中一共找到20卷以諾一書的亞蘭文抄本,和創世記一樣多。盡管我們不知道更早的抄本是怎樣的,也不知它的寫作時期,但是關於它原稿的語言現在總算沒有爭議了,從前我們不知道原稿是希臘文?希伯來文?還是亞蘭文?現在似乎可以定論了,是亞蘭文。
另外,人們一直搞不清楚耶稣的“人子”頭銜是從哪裏來的,現在發現昆蘭古卷中的以諾書並沒有“人子篇”,有人猜測那一部分的以諾一書是受了新約影響,很晚才寫成的,而不是反過來作新約的來源。
我們可以說當時是有“聖經”的,因爲那些猶太人所視爲神聖的書卷,是他們宗教的基礎,是猶太教徒各種活動的最高權威,可以被認爲是聖經。可是那時並沒有一本猶太教民衆和領袖特別公認的、辯論後確定下來的一列正典書卷清單,讓人知道哪些書卷是具有至高永遠的權威,哪些書卷無論是多麽崇高、有用、和爲人稱道,都不屬于正典。
不同的宗教群體都在不同的時間規範了自己的正典。所有的猶太人都承認“律法書”(即妥拉),絕大多數也會承認“先知書”是正典的一部分,這也在新約聖經中反映出來。太七12、路十六16、羅三21都提到“律法和先知”,但“先知”書到底包括了哪些書卷卻不清楚,並沒有統一的定見。在路加福音廿四章,耶稣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這句話顯然表明當時的人把詩篇和律法先知書相提並論,奉爲上帝的聖言。
死海古卷中所抄寫的許多的經(Scriptures)極大地幫助我們了解當時是怎樣情形。“聖經”,或更准確地說是那時的“經文”,是一些不同的書卷scrolls的集合,每一卷中含有一、兩卷書。然而人似乎找不到當時關于哪些希伯來書卷屬于或不屬于“正典”的重要討論。有迹象表明,古昆蘭的猶太人顯然把其中一些書卷當作神聖的經文,其中包括了以諾一書。
以諾一書最後並沒有納入猶太教的正典,不過很接近了,因爲有些昆蘭的文献顯然已經把它當作權威。這卷書中的話也被新約的猶大書作者引用,說起以諾的預言(14-15節),並且埃塞俄比亞的基督徒也一向敬重這卷書。
在沒有發現死海古卷之前,以諾一書流傳下來的抄本可以分爲五個部分:1-36章包括一個引言,和墮落天使同人類女子交合的故事;37-71章描寫了最後的公義審判和一個稱爲“人子”的角色;72-82章是詳細描寫天文宇宙,一年364天的陽曆曆法;83-90章是以諾的夢中異像;91-107章是以諾寫的信,說明上帝最後將要賞善罰惡。
昆蘭古卷比較注重第一部分(巨人篇),它的第三部分(曆法篇)也長了不少,另一方面第二部分(人子篇)好像沒有包括在昆蘭古卷中。這卷書是個謎,因爲以諾本人就是個謎,聖經中說“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五24)。新約解釋說,“以諾因著信,被接去(天上),不至於見死”(希十一5)。這讓人很好奇,認定以諾一定是了解上帝對以色列的詳細計劃,並且親自經歷到了。
以諾一書的作者利用了民衆的這一強烈興趣,寫下了從天使、宇宙、日曆、到以色列問題的作品,歸在以諾這一聖經中的英雄角色名下。學者們把這種托名的文學手法的作品稱爲“僞經”,僞經寫作能夠達到吸引興趣的目的。
昆蘭洞穴中一共找到20卷以諾一書的亞蘭文抄本,和創世記一樣多。盡管我們不知道更早的抄本是怎樣的,也不知它的寫作時期,但是關於它原稿的語言現在總算沒有爭議了,從前我們不知道原稿是希臘文?希伯來文?還是亞蘭文?現在似乎可以定論了,是亞蘭文。
另外,人們一直搞不清楚耶稣的“人子”頭銜是從哪裏來的,現在發現昆蘭古卷中的以諾書並沒有“人子篇”,有人猜測那一部分的以諾一書是受了新約影響,很晚才寫成的,而不是反過來作新約的來源。
Wednesday, September 4, 2013
乘車與駕車的悲歡
我出國頭5年都是搭別人的車。那時搭車一點不安全的感覺都沒有,也不會挑剔別人駕車技術好壞。記得第一次有留學生考到駕駛執照、買到一部舊車的時候,那人興奮得不得了,提出帶我出去兜風。好哇,我欣然同意。我立即注意到這人過分留意別人是否超車,以及他是否正在超越別人。太年輕的人大概都有這種心理素質吧,不過他駕駛又快又穩。
後來我為了預備寶寶出生,決定學會駕駛。當時花三百元報名上了駕駛學校,聽了10小時課講解如何注意安全,又實際練習了10個小時。課程結束時教練帶我去路考,很冤枉,在小考場中轉來轉去的時候錯過一個停車牌,還沒有上路就被告知不及格了。只好又約那位教練帶我又練兩小時,第二次通過了。
手裏拿著新的駕駛執照,立即就開始教我先生開車。記得練車過程遇到過好多次危險,他嫌我嚷的太厲害,可我真不是故意要嚷的,我遇到危險大概就是那種反應。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開車過一個小橋,他速度過快,方向盤也沒有把正,我一邊叫減速,並且立即用手去稍微扶他的方向盤一下,否則就沖到路基下面撞到人家的院子和房屋了!當他以高速沿正確路線沖過去以後,我們又發生一次口角。不過事情很快過去,畢竟我在陪他練車。
後來我先生拿到駕照,他開車、我乘車的時候多少總有點不放心。教訓是:太太不宜教先生開車,你給他解釋從課堂聽到的安全知識,比如不要離前面的車子“太近”,不要高速地從旁邊的緩行車旁邊超過去、免得有人會忽然換線擋在你前面等等,他好像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他應該自己去聽課。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是常識,沒上課也會了解,不對。現在的視頻教學很有效,展示各種危險行車,你想要忘掉都不行!
該減速的時候要早早放掉油門,遠遠就開始輕踩剎車。可是我先生不知從哪裏得到信息,說總踩剎車對那個部件的損耗會大些,結果他總是等到近了才用些力來剎車。總歸說來,他那個工程師頭腦在駕駛的時候,總是清楚意識到怎樣保護輪胎、方向盤、和剎車,而不照顧乘客的舒適,甚至有時不留意安全。那次他遭遇車禍就是因為在冰上駕駛,聽見右輪胎刮柏油路邊的聲音,想要把車頭偏一下換到路中央的位置,結果整部車滑到對面車道,迎頭撞上對面一部車,幸好大家速度都已經很慢。最近年紀大了,情形更糟一些,當然我自己的駕駛技術恐怕也變得糟一些了,因為常常被已經學會開車的孩子指出來。
現在我乘坐孩子駕駛的車感覺還好,雖然有時還想要告誡她們一些開車的哲學,總的來說還是感覺安全的。因為我自己的駕車風格是不慌不忙,開長途車的時候總是被我女兒嫌慢。老了,尤其開那些彎彎曲曲的山路,我為什麽要非要開到限速牌規定的速度不可呢?看不清楚或看不遠時我一定把速度減下來,決不會超速。反正我注意到,我開長途車的時候,所有的乘客都愛打瞌睡,這大概說明我駕車安全,哈哈!
到我犯困的時候,就要請我先生來駕車,很糟糕,他駕駛的時候我不敢睡覺!太危險啦。我極力控制自己不做聲,可偶爾還是免不了要給意見,結果總是遭到斥責。他開車時我只好一路拼命禱告!上次他心血來潮,要試驗如何用Cruise control,結果即使看到前面有輛車比我們慢很多,他也不減速,也不提早換道,而是靠旁邊線沒有車而換線來避免撞車!這還不說,黃昏降臨,他一度拒絕打開車頭燈,說是天還亮不必照明。我說這不是為了照明,是為了讓別人更容易看見你呀,可人家自有主張!我覺得他開車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事故是必然。果然,10年中只出兩次車禍已經很不錯,另外還至少遇到兩次重大危險,其中一次是女兒告訴我的。
開遠途總要輪流,輪到我駕駛的時候還三番兩次被我先生挖苦,好像我是故意跟在人家大卡車的後面緩行。可我早就在等機會換線了,抱歉我和你不同!他的話怎麼那麼多呢?--其實他的話不算多,我雖然極力控制,話恐怕也不算少啦!
後來我為了預備寶寶出生,決定學會駕駛。當時花三百元報名上了駕駛學校,聽了10小時課講解如何注意安全,又實際練習了10個小時。課程結束時教練帶我去路考,很冤枉,在小考場中轉來轉去的時候錯過一個停車牌,還沒有上路就被告知不及格了。只好又約那位教練帶我又練兩小時,第二次通過了。
手裏拿著新的駕駛執照,立即就開始教我先生開車。記得練車過程遇到過好多次危險,他嫌我嚷的太厲害,可我真不是故意要嚷的,我遇到危險大概就是那種反應。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開車過一個小橋,他速度過快,方向盤也沒有把正,我一邊叫減速,並且立即用手去稍微扶他的方向盤一下,否則就沖到路基下面撞到人家的院子和房屋了!當他以高速沿正確路線沖過去以後,我們又發生一次口角。不過事情很快過去,畢竟我在陪他練車。
後來我先生拿到駕照,他開車、我乘車的時候多少總有點不放心。教訓是:太太不宜教先生開車,你給他解釋從課堂聽到的安全知識,比如不要離前面的車子“太近”,不要高速地從旁邊的緩行車旁邊超過去、免得有人會忽然換線擋在你前面等等,他好像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他應該自己去聽課。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是常識,沒上課也會了解,不對。現在的視頻教學很有效,展示各種危險行車,你想要忘掉都不行!
該減速的時候要早早放掉油門,遠遠就開始輕踩剎車。可是我先生不知從哪裏得到信息,說總踩剎車對那個部件的損耗會大些,結果他總是等到近了才用些力來剎車。總歸說來,他那個工程師頭腦在駕駛的時候,總是清楚意識到怎樣保護輪胎、方向盤、和剎車,而不照顧乘客的舒適,甚至有時不留意安全。那次他遭遇車禍就是因為在冰上駕駛,聽見右輪胎刮柏油路邊的聲音,想要把車頭偏一下換到路中央的位置,結果整部車滑到對面車道,迎頭撞上對面一部車,幸好大家速度都已經很慢。最近年紀大了,情形更糟一些,當然我自己的駕駛技術恐怕也變得糟一些了,因為常常被已經學會開車的孩子指出來。
現在我乘坐孩子駕駛的車感覺還好,雖然有時還想要告誡她們一些開車的哲學,總的來說還是感覺安全的。因為我自己的駕車風格是不慌不忙,開長途車的時候總是被我女兒嫌慢。老了,尤其開那些彎彎曲曲的山路,我為什麽要非要開到限速牌規定的速度不可呢?看不清楚或看不遠時我一定把速度減下來,決不會超速。反正我注意到,我開長途車的時候,所有的乘客都愛打瞌睡,這大概說明我駕車安全,哈哈!
到我犯困的時候,就要請我先生來駕車,很糟糕,他駕駛的時候我不敢睡覺!太危險啦。我極力控制自己不做聲,可偶爾還是免不了要給意見,結果總是遭到斥責。他開車時我只好一路拼命禱告!上次他心血來潮,要試驗如何用Cruise control,結果即使看到前面有輛車比我們慢很多,他也不減速,也不提早換道,而是靠旁邊線沒有車而換線來避免撞車!這還不說,黃昏降臨,他一度拒絕打開車頭燈,說是天還亮不必照明。我說這不是為了照明,是為了讓別人更容易看見你呀,可人家自有主張!我覺得他開車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事故是必然。果然,10年中只出兩次車禍已經很不錯,另外還至少遇到兩次重大危險,其中一次是女兒告訴我的。
開遠途總要輪流,輪到我駕駛的時候還三番兩次被我先生挖苦,好像我是故意跟在人家大卡車的後面緩行。可我早就在等機會換線了,抱歉我和你不同!他的話怎麼那麼多呢?--其實他的話不算多,我雖然極力控制,話恐怕也不算少啦!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