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14

聖經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聖經不是一本教條宣言書,不是宗教律法書,而是一個文集,其中有故事、詩歌、箴言智慧文學、異像異夢的紀錄,反映出歷史的背景、事件、民俗。聖經中的許多故事並不是剛剛發生就寫下來,而是在口傳多年後才有人寫下來。雖然是後寫的,卻不是某個作者發明出來的。與照本宣科的印刷文化不同,口傳文化恐怕不會參考傳統以外的紙上文字。

亞伯拉罕接受神和他立約的時候,希伯來文還沒發明出來。到了摩西時代,仍然未必對神的約有完全的理解。出埃及記說耶和華在石板上寫(刻)了字交給摩西,只怕是象徵性的。摩西代表了最初開始明白神聖之約的人物。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 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但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這段話十足地表明了一個民族試圖理解一個關乎自身的龐大事件,Fred Denbeaux 把摩西時代的拯救比喻為嬰孩受洗,當時並不明白歸屬於主的重大意義,後來經過學習、操練才慢慢明白。希伯來民族從最古時代有詩歌文學留存下來,到發展出軍事戰鬥技巧,大衛所羅門建立起王國,建立起商業貿易,用發明出的文字寫下古老的傳統,若不是上帝幫助,沒有哪個人能夠勝任寫下經書的巨大任務。他們恐怕都會好像摩西,希望上帝打發別人來做這編寫整理傳統的工。

我們從故事中看到,巴別塔的警告從一開始就可以用來警告所羅門:他為自己建造王宮花費大量人工,讓他們輪流服苦,改變了早先各支派的弟兄平等關係,王有了取代上帝的傾向。慈愛公義上帝的百姓群體應該如此?人最初被驅逐離開伊甸園就是因為想要像神一樣,世世代代有人信靠神,有人為自己抓權勢,上帝所揀選的群體如何與列邦不同?這件事不僅在當初口傳時代是個問題,聖經初寫下來是問題,至今仍然是上帝百姓的大問題。

出埃及是希伯來人歷史的中心事件,上帝帶領他們離開為奴之地出來,救贖了他們。但是靠國家權力維持安全,許多人就要失去自由而服苦。摩西五經告誡百姓在上帝面前紀念自己曾經在埃及,從人口稀少到強盛,又從作奴隸、被苦待,到神用神蹟奇事把這群體領出來,可謂以色列人的最早信仰告白(請看申命記廿六章5-8節)。

以色列人在曠野遇到困難,希望回到埃及也是一個歷史的教訓,上帝顯然要人反覆思想。一個蒙召離開奴役,得到敬拜自由的民,必須學會在新的環境不再依賴舊的生活方式,選擇堅持依靠上帝,逐漸成長。

這是一個文學的縮影,不僅是給所羅門時代以色列百姓的借鑑,也是給今天每個基督徒的借鑑。因為我們也被差派,去做超過我們能力和智慧的事;我們也尋求穩定熟悉的老環境,不願冒險跟隨上帝走前途不明的路;我們也要常常決定是否信靠神的愛和眷顧… 看來自由是無法承襲的,每一代人都需要贏取自己的自由。

承認自己受造,信靠造我們的主,這就是敬拜。敬拜主要求我們向祂敞開心懷,和祂保持清白良好的關係,好像孩童一樣的信任,不要堅持非有保障的生活不可,乃在生活中信靠上帝和彼此仁愛,就會越來越像基督的樣式。讓我們繼續寫神的救恩歷史,在我們的群體中見證祂。

Sunday, December 28, 2014

歌曲分享:晨曦破曉

既歡慶過聖嬰誕生,這周的教會崇拜中選唱了這首充滿希望生機的詩歌,很耳熟的優美曲子。從網上找到中文歌詞,不太一樣,但表達出了境界。



破曉的晨曦,充滿了希望,小鳥兒清歌,一曲高唱。
每日要歡欣,每日要頌揚,每日的豐富,主恩無量!

新雨淋大地,彩虹飛天上,青草兒得著,滋養生長。
每日要歡欣,每日要頌揚,天父的大愛,有熱有光。

我擁有晨曦,我擁有朝陽,運行在伊甸,太初之光!
每日要歡欣,每日要頌揚,生命與能力,越久越長。

Thursday, December 25, 2014

對未信的先生作見證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信主快30年了!最初我先生很抗拒,說你這個學科學的人,理性到哪裡去了?他比我晚出國,剛來就和我一起去教會,那天牧師剛好在講「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那時他英文不好,可能根本沒聽懂牧師在說甚麼,可我還是告訴他了--牧師說夫妻二人不該一個信、一個不信。我先生聽了很反感。

後來我帶他去過至少三、四個基督徒的營會,他在那裏不是和小組長辯論,就是和大會講員辯論。一個牧師告訴我,我先生被那個女醫生講員問到要不要為他禱告,讓他遇到一些事情,他連忙擺手謝絕了。哈哈,並非完全不信!

其實我先生感性十足,他不信才不是因為理性的原因。有一次他遭遇車禍,車子完全報廢,上帝保守他平安無事,只是鼻青臉腫、胸部疼痛。牧師和幾個弟兄姊妹來家裡探望,臨走時問他同意不同意禱告,人家不光同意,而且禱告結束時首先說「阿門」,連聲道謝。

我的兩個孩子都跟著我上教會,我陪孩子到兒童主日學,還參與兒童事工。當我先生發現她倆都很相信的時候,好一陣子就反對我帶孩子到教會。那時我給自己立下原則,決不勉強孩子去教會,但她們想去時我一定帶上她們。孩子們進入青少年時期的時候,先後自己決定受洗。教會教導她們對主立誓言、守童貞,她們都很聽話,我先生也來參加了那個ceremony,說「有這個比沒有好」。

我在教會中很活躍,牧師長老都喜歡找機會和他談道,可惜他不給人家多少機會,總是敬而遠之,要不就得解釋說他為甚麼不信。據我所知,有人給他說過不信的都下地獄,令他極為反感,成為他最大的理由拒信--他自己的父親已經過世,沒有聽說他信過基督,憑甚麼你們說他現在地獄裡!但他爭辯時從來不和人提這個真實理由。話說回來,這種傳福音的方式是最笨的。我自己信是因為體驗到上帝是愛,不是因為祂把所有不信的人投在地獄而怕了祂!何況聖經中沒有這麼講。也許有人是為此信主或逼別人信,但恐怕是少數。

我先生最大的毛病是脾氣不好。對別人還客氣些,對老婆尤其凶,我後來知道這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幾次他對別人說,不信是因為妻子如此這般,結果有位師母聽說了,還正而八經地來勸我在家裡要有好見證。我聽了只能皺眉,說不是那樣的啊。一天到晚念聖經不做家事?真是抬舉,其實家事都是我做,好像沒有怎麼為干活兒的事吵過吧。

現在年紀大了,還是經常為雞毛蒜皮的事大吼大叫。昨天早晨為個甚麼事來著,對了,我說那些一包包的台灣早餐糊糊不要買太多,有時減價是因為快到期。先生不同意。我查看了日期,過期還早,這下他就有更多的話來斥責,一來一往,又把他的肺氣炸了,說應該離婚。你猜他哪裡來那麼大火氣?前兩天他買了一股高風險的基金,這兩天別人都漲,那股卻跌。我直截了當地說,你這個性格不合適搞股票投資。甚麼呀,股票跌了就提離婚!

昨晚到一個朋友家作客,又被兩個朋友追問為甚麼還不信,他無話可說,手指著我說,「有她這種基督徒我是不會信的」。「我怎麼了?又找到機會攻擊我啦」?還不錯,立即轉移了話題。後來反問人家說,「我為甚麼必須要信」?嘿,天堂地獄你和他講不通的,我有個好答案:你信了就會快樂一些。我先生表示他不想一天到晚腦子裡只想著上帝,我說,「那麼你現在一天到晚腦子裡在想甚麼?… 我很關心,因為你不快樂」。我先生被問倒了。

另外一位朋友正在讀神學,主人給他出個題目,回答甚麼是「福音」。這位朋友很謙虛,不肯發表甚麼佈道信息。結果兩人議論到罪的問題:大家都需要別人向善,基督教有甚麼特色?傳統的答案是,基督教相信人有個「罪」的問題需要解決,但無論誰恐怕都會感覺到很難和我先生解釋清楚這個問題。

我接過話題,從廣角簡單介紹了罪: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所以會向善。但是「罪進入了世界」,意思是甚麼呢?西方基督徒認為世界上種種罪惡存在,是因為人裡面的本性出了問題,東方基督徒卻認為關係不好就是罪。在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夠在人際關係中不用防衛,而且有些防衛相當冒犯。因為罪惡環境也好,因為人有罪性也好,同一個毛病,不同的視角,反正罪入了世界,這個問題需要解決,人才會有自由向善。

我先生肯定聽過人裡面有罪的說法,這是西方教會的傳統宣教切入點。但是東方教會的傳統是加入/住在神百姓的群體中,由歸屬感和價值感導致行為變化,重新按照上帝的新樣來塑造,他恐怕是第一次聽到。...只要大家保持良好的關係,慢慢來。

Wednesday, December 24, 2014

十字架上的得勝詩篇

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詩廿二27)

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詩篇廿二篇的頭一句,被很多人誤解為父神離棄了他。但耶穌提醒人這篇詩的內容,其中的第24節恰恰說,神沒有向受苦的人掩面。而且到了這一節,詩人說列國的萬族有一天都要來到神面前敬拜。你想耶穌為甚麼要在十字架上讀這篇詩?

有人說,猶太人的人生哲學基本就是敬拜的哲學。一點不錯。

Moen博士說,一旦你意識到,聖經所描述的猶太人信仰並非一個宗教,而是一個敬拜主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明白為何利未記是猶太人教育的入門,為甚麼聖殿在猶太思想中最重要。既然以敬拜耶和華為中心,任何妨礙,比如外邦人在他們中間的地位問題,都可能影響到他們經歷神。

可是,基督信仰發展起來,我們就傾向於忘記這一點。我們側重赦罪的理念,分析神的屬性,把信仰變得更加哲理化,敬拜的生活方式反倒不那麼重要了。 Heschel拉比指出,對於猶太人來說,相信就是牢記經上所記。

希伯來思想中的靈魂身體不是分開的--理念和行為不分家,所以牢記的經文教導會從行為反映出來。

這句詩告訴我們,敬拜主要是「想念」和「歸順」主,生活中順服主是敬拜的一種形式。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默想日誌2013年11月23日。

Saturday, December 20, 2014

耶穌門徒中的無名文士

思考聖經時代的口傳文化,我現在意識到,新約各卷的作者都是耶穌門徒中的無名文士。

前一次ETS大會討論「聖經無誤」還是「聖經可信」的問題,提出託名寫作的問題。卡森教授堅決說託名就是作假和欺騙,聖經既然是無誤的,其中就沒有托名寫作的書卷。有些學者顯然不同意,認為保羅請別人代筆寫信沒有問題,寫出來的仍然是保羅的思想。再說舊約傳道書的作者,盡管說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連最保守的教授都相信不是所羅門寫的。

考慮到舊約和新約時代都是口傳的文化,文字的目的不是給人閱讀,而是記下講者的信息而已,那麼到底是誰記下來的就不重要了。那個時代沒有印刷和個人版權的問題。

既然口頭文字是由口頭來發表,而書寫的文字未必是為了發表,那麼講演者對聽者就特別重要,因為恐怕多少要根據聽者的情形加一點解釋。在沒有文稿的情況下,講者是靠聽和背記的內容來傳講的。在我們印刷文化中,總是認定印出來的文字最準確可靠,記憶力不可靠,這絕對是最近幾個世紀的觀念,也許現在該放下這個偏見了。說不定是印刷文字讓人的記憶力下降了,因為很多東西不必背記了。

假如耶穌所講的信息由不同的人聽見和背記下來,又傳給他人,那麼遇到會寫字、有時間、認為重要,要把所聽信息寫下來的人恐怕機會稀少。而且當時很可能要寫希伯來文,因耶穌是在猶太人中傳道,不大可能故意吊洋腔。而保羅是最早聽見、見證、和傳講的人之一,他自己固然會寫,但是聽說他視力有問題。找人送信給眾教會恐怕是他的最後手段,實在沒有機會親自前往了才做,因為當時無論是用蒲莎紙還是用皮卷,根據所聽信息寫出文稿是很昂貴的。

在今天的印刷文化中,凡書籍都有版權,稿件是誰寫的很重要,相比之下,在口傳文化中,文士是誰恐怕沒有甚麼重要性。他可以記下來源,也可以不記,看是甚麼文學體裁。作品中的主角故事最重要,從神而來的警誡信息最重要。

回到託名寫作的問題,鑒於上述口傳文化的實際,保羅的門徒替保羅寫信,或彼得的門徒替彼得寫信,準確說來不能說成是託名寫作。我相信早先的基督徒若有版權或專利的概念,他們早就清楚標明新約各卷的作者了,可是他們大多沒有寫下文士的名字。例如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意思是文士從一個叫作馬太的耶穌門徒那裏聽見的福音。

拔摩島的約翰並沒有說自己是作長老或使徒的約翰,如果後來的基督徒傳閱時有誤解,那也算不得是約翰託別人的名吧。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14

見證是教會生活的重要成分

本博客站的標題「Everybody Has A Theology」,中文就是「每日神觀」。每一個信主的人都有一套神觀。這套觀念也許是從家裡繼承一部份,被別人影響一部份,再到教會修改一部份。隨著時間、經歷、和學習,我們的神觀,也就是theology,可能會逐漸發展。在理想的情況下,希望每個基督徒都能認識主越來越深,並且彼此作見證,效法基督,互相勉勵進步。

我自己信主是聽很多見證的結果!我信主後也分享許多的見證,凡有體驗的事情,我都忍不住會找機會講給人聽。不過,後來我發現不是所有的教會都有見證可聽。也許是因為沒有給弟兄姊妹安排機會?似乎不是,因為刻意安排見證的時間也不太行。

我有些困惑,大家在一起的時間那麼多,甚至有人同意受洗。如果上帝在生活中是重要的,為甚麼聽不到人見證祂呢?近來讀一本Philip Clayton寫的書,總結了五個在教會中聽不到基督徒作見證的可能原因,在此分享一下。如果你所在的教會沒有甚麼見證的分享,就請檢察一下他說得是否對,或者你能想到這五條以外的其它原因?

1. 這個教會的人不真的相信甚麼,他們來到教會只是因為感到有個義務,或是出於某種習慣,或是為了社交的需要,或者只是對於參加禮拜和唱詩感覺良好。

2. 來到禮拜堂的人有某些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但未必是基督徒獨特的信念和價值觀把他們連結在一起。也許他們屬於同樣的族裔,有相仿的年齡,類似的經濟狀況、家庭價值觀、或政治理念,是這些共同的東西把他們聯繫在一起。

3. 也許大家都深信基督為我們死而復活,只是感到談起來不太合適。或者他們耽心在人前講多了會顯得太聰明,太熱心,或虛偽等等。

4. 要麼就是那些人不再知道應該信甚麼,也許他們有太多的問題都沒有答案。他們可能非常關心現在如何跟隨耶穌,以及如何對這世界解釋基督徒的觀點,可是他們不再能夠確定,在當今的世界作為一個基督徒是甚麼意思。

(比如過去他們以為作基督徒就是有了天堂的門票,免下地獄,順便行點善,那麼現在想想,萬一沒有地獄呢?作一個基督徒意味著甚麼?)

5. 也許以上都不是,只不過在這個教會中,沒有安排任何機會,或小組會沒有鼓勵人歸納自己所真實相信的東西,或討論所關心的問題,也許人們感到太誠實的分享會不安全。恐怕有很多人希望自己的教會生活更有深度,更得幫助,只不過目前的架構不容他們有自己所渴望的聯結程度和溝通。

如果您是教會的領袖,可以考慮和提議改進教會的環境。您也許更需要謙卑下來,多學習,先改進自己的神觀。

Monday, December 15, 2014

神的道:與人立約的話語

我喜歡把英文中單數的Word of God翻譯為「神的道」,而不是「神的話語」,就是希臘文中的logos那個字。我們教會傳統上都把Word of God理解為聖經,就是因為把logos翻譯成「話語」,於是和聖經上印的話語搞混了。但賴特博士說得不錯,聖經中明明說道成了肉身,而不是說道成了聖經

聖經中記錄了神的道。這很神奇,因為神的道比希伯來文還古老。歷史考證告訴我們,古體的希伯來文字是公元前10世紀從腓尼基字母發展過來的。在有文字紀錄之前,神的道是靠口傳下來的—神如何與亞伯拉罕立約,把一個民族從埃及帶出來等等。很可能是到了所羅門時代,才有人開始用文字把世世代代口傳的摩西五經內容寫下來:上帝和人怎樣交往、立約、拯救…直到「今日」。

申命記五章3節寫著:「這約不是與我們列祖立的,乃是與我們今日在這裡存活之人立的」。這話可以理解為摩西在40年礦野末了時對年輕一代以色列人講的,更可以被申命記寫作時代(大約主前7世紀)的聽眾理解為對自己講的。所以神的道說來說去不是別的,就是神和人如何立約的話語,表明神給人的應許,先是借著亞伯拉罕,後是摩西,傳下去到大衛和所羅門王,還有後代的詩歌、故事、箴言智慧文學,先知的事蹟以及他們所傳的道,都成為上帝和人溝通的紀錄。

既然立約,所要求於人的只有一樣:相信神是永遠信實的。一切的順從行動都必然是出於這信心。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信任是要冒險的,他們需要近距離觀察、模仿、學習如何去贏取信任和建立信任的關係。神最初和亞伯拉罕立約,今天因為耶穌基督的關係,我們願意的人都成為立約有份的百姓,我們是聖經故事的繼續,因為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神的道可以表示為下圖。

亞伯拉罕這個名字代表了信心之祖,神應許給他土地,又給他無數的後裔,但我們並沒有關於他的時代資料。摩西五經中寫下了這些,傳統上摩西這名字代表了最初收集所有希伯來信心源頭的符號,除了他不可能寫自己死後的那部份,摩西五經中都是以第三人稱來寫摩西事蹟的。

關於如何介紹聖經的權威,賴特博士說得很好,聖經中都是確立神的權威和基督的權威,而聖經基本上是關於神與人交往的故事,本身必須解釋,才知道其中確立(in all it affirms)的是甚麼真理。單單字句都「無誤」,是不能說明聖經權威的。很多慣用語的含意都是超過字面的,只抓住字面來理解就不可能「無誤」。何況如果不遵行其中的教導,比如饒恕接納人好像主耶穌,空喊聖經權威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我們傾向於用現代文化中的精準觀念來考核聖經所記的事件,不顧聖經當時的口傳文化,結果就衡量出很多我們看來是錯的東西,字句「無誤」就不好用來說明聖經的特徵。比如摩西律法,反映出當時的文化環境,你無法用現代某國的律法適用性來說它「無誤」;詩句所表達的細膩情緒或抱怨也不能說是「無誤」;箴言表現出概括的價值觀,只是在一般情況下正確,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對;寓言要說明的問題全看講者意圖,很多時候,聖經故事都未必是想要給人一個完美無瑕的英雄或榜樣來效法。如此等等,詳細可參考「無誤論」的探討一文。

總而言之,聖經講述的是關於上帝的故事:祂如何與各時代的人打交道,祂的性情如何,祂欣賞和提倡甚麼價值觀等等。這些內容比字句的精準重要多了。

Friday, December 12, 2014

信靠安息的尊榮

捍衛真理有時,謙和退讓有時。箴言廿章3節:遠離紛爭是人的尊榮;愚妄人都愛爭鬧。

遠離紛爭是甚麼意思呢?讓對方打臉?轉身離開?不堅持真理?在紛爭面前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呢?Moen博士解釋說,希伯來字shebet翻譯為「遠離」,可是從字根我們看到它和「安息」shabat有關,也就是在主面前安歇。

我們的文化是個爭輸贏的文化,我必須打敗對手,我必須證明自己正確等等,誰贏誰得好處。但是聖經中的shabat卻是安息在主裡,因祂大有能力,自有公道。我刻意決定放下自己聽憑主,剛好和自己去爭相反。

這世界把尊榮歸給勝利者,但神把尊榮歸給讓祂定奪的人。世上的得勝其實是暫時的,信靠神的安息卻有永恆的結果,獎賞是永遠的,因為只有神是真正的榮耀。

我們必須以爭戰來榮耀神嗎?前幾天我和一位姊妹一起吃飯,遇到一個很奇怪的人。他聽我們的談話知道我們是基督徒,就主動搭話,攻擊基督教是假的,因為基督教的神不能把人的癌治好,而他自吹能治療癌症。我說他對基督教有誤解,這人卻一口咬定他了解得很,絕沒有誤解。對這樣的人你只能說「願上帝賜福給你」,畢竟能治療癌症算是件好事吧,權且當他是真的。

安息就是操練永遠地與主相聯,這不是一時的事情。不住地操練放手,操練安息,操練信任神,你就會發現,走這條生活道路賺取的是神眼裡的尊榮。

另外,箴言用了好幾個字來表達「愚妄」,這句話中的’ewil不僅是沒有品味,還缺德。它一般不是說某人不懂事或不圓滑,也不是說他比較笨,而是說這人要麼忽略神,要麼反對神的道德律,或者兩者皆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人。相比之下,kesil的愚妄是出於無知,不是故意的。

另外有個字nabal也是愚妄人,大衛遇到過那麼一個拿八,狂妄粗暴,目中無神,箴言告誡我們要遠離這種人。最後一種愚妄人是lets,冷嘲熱諷,好像這樣就顯得高明一些。這樣的人你最好不理睬他。

你如果遇到一個kesil,就知道他道德不正派是出於無知,他需要一點教育。你可以耐心一點,幫助他去掉一點愚昧,因為無知不是個福氣,乃是個危險。但你如果遇到一個’ewil,他懷著惡意,一張口爭辯就不會罷休,你和他爭辯是既沒有尊榮又無用的。

本文內容取自Moen博士的去年的原文默想日誌11月15-16日。

Tuesday, December 9, 2014

聖徒相通:生者亡者聯結的信念

華人教會不太念《使徒信經》,所以很少聽人解釋。「聖徒相通」是《使徒信經》中宣認的一個信仰重點,年代非常古遠。也許很多信徒以為「聖徒相通」對生活並無實際意義,但事實上,它表達出基督徒的世界觀、教會觀及生命觀,為我們揭示一個超越時空,亡者與生者同在基督裏以愛相聯的團契。

今天和一個朋友談論已經過世的信徒,我們和他們能否在靈裡相通的問題,沒有想到她相信活人和死人是不可能相通的。那麼,信徒死後與主同在會是甚麼意思呢?我們若相信靈魂不滅,憑甚麼這人活著的時候常為我禱告,死後就不會再為我禱告了呢?我們若是靈裡可以和主耶穌相通,他們又和主同在,豈不是也和他們相通?事實上,人們相信古代聖徒馬利亞或誰,能夠為我們代求,沒有甚麼錯。本文內容取自一個香港醫院院牧的事工網站,全文可讀其中范牧師的「生死再思」一文。

東正教的復活聖像(Resurrection Icon):聖像畫師把聖像作為天國的窗戶(The Windows to Heaven) ,展示基督信仰的真像。其中有《復活》聖像,最能展現出基督的復活帶來超越時空的亡者相交(communion)。

《復活》聖像示復活的耶穌把亞當和夏娃從棺材中拉出來,進入充滿光照的臨在。耶穌站在中央,他的腳下踏著地獄那被破壞了的門戶,門內還有被毀壞的枷鎖及掛鎖散落的碎片,這道門把死亡營造成一個黑暗無光的洞穴;但復活的耶穌到來,不但把阻隔亡者跟基督的門戶打破,還將門內的撒旦綑綁起來。而在側邊兩旁,大衛、所羅門、施洗約翰及一些先知列隊見證基督復活的救贖大能。

這個聖像意在告訴信徒一個信息:亞當、夏娃、大衛、所羅門、以賽亞及施洗約翰這群生在不同時代的聖徒,在復活基督的大能下連在一起。死亡雖然一度緊緊的操控著他們,但當復活主的手觸碰一切亡者的代表亞當夏娃時,一切又重新展現了生機。這復活聖像刻劃了上帝「進入」死亡的行動,就是進入人類對死亡的沮喪及無力感,透過耶穌的死,死亡本身失去了阻止我們與主聯繫的能力。如此,亡者可以繼續在基督裏成長。

聖徒相通,超越生死的communion:整個世界,其實包括可見的和不可見的,生者與亡者亦皆在基督裏聯合,因而得著生命與使命;如此,生者與亡者便不是在永恆的阻隔中;信經中「我信聖徒相通」,想要表達的,正是無論生者與亡者,若是基督裏的聖徒,也可以藉主相通相契合,理論確實如此,但實際上在基督裏,生者和亡者又如何相通呢?

遠在早期教會時代,在世信徒向在基督裏亡故的先哲前賢表示尊崇,他們深信在世及亡故信徒可以藉著彼此代禱,延續彼此的連繫,他們深信聖徒相通不會因死亡而隔斷這一由基督設立的communion。這個超越生死相通所以為神聖,是因為所有信徒也在上帝神聖生命中一分,這不是源自自身的任何德行能力賺取回來,乃是由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愛中得來。我們效法為我們代禱的基督,藉著禱告的力量,人脫離自義和自我中心的生活,投向愛上帝及將愛延伸開去的生命方向。

透過禱告,信徒走出自我,投向上帝及他人的生命,以上帝及他人為念,從而跟上帝與他人相連。如此,代禱的操練不獨適用於現世的教會團契內,在更宏大無形,包括生者與亡者的團契內,我們仍可與亡者共禱(pray with the departed) ,或為亡者禱告(pray for the departed) ,若我們相信亡者與生者在與基督聯合的狀態存在著不同階段的差別,正如信徒請求一些在世的屬靈導師代禱一樣,信徒也可以邀請過去的聖徒為我們祈禱,因他們或許更清楚我們的真實需要。

以上談論到生者與亡者彼此代禱的傳統,其實是大公教會歷史裏寶貴的信仰財產,只是香港信徒較受美式福音派信仰主導,而遺失了這優美的屬靈傳統。但請不要誤會我在鼓勵信徒迷信地向亡者祈禱(pray to the departed) 。教會內信徒彼此代禱的邏輯,絕不應限制在現世局部的教會裏,也應包含歷世歷代諸聖前賢,在基督內超越生死的神聖大公教會團契中的彼此代禱,不是更能引證基督愛中聯合那無與倫比的威力嗎?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無論是生或死,基督的愛也可以將兩下合而為一,聯合在這愛的團契裏,與至親的分隔,未必如我們想象般遙遠。 我們都相信《使徒信經》所謂的「聖徒相通」,教會不獨指現世可見的教會組織,她更是超越時空地域及生死的信徒群體,在這「無形的教會」(invisible church)內,死亡不能阻隔開彼此的交通。的確,在基督裏的信徒應有如此的自信,能透過禱告、寫作或其他不同模式,跟亡故的聖者相通相交(請不要誤會這是交鬼,亡故的聖徒得著基督的生命,他們絕不是鬼) ,因為我信聖徒相通。

Saturday, December 6, 2014

大使命:行道勝於口傳

約翰福音廿章21節: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一提到大使命,許多基督徒都會立即引用馬太福音廿八章「去…」。可是希伯來式的傳福音是活出一個信息,邀請人來跟從。耶穌不是用威脅,說不來信從我就如何如何。我們卻只重視講道呼召人來信從的宣教模式。

從這節經文,我們最好先了解父怎樣差遣了耶穌,才知道如何受到差遣去傳道。耶穌沒有宣講一個如何上天堂的福音,他來是要把神的國帶到地上,說「天國降臨了」。(說天國近了不能反映出未完成式所要表達的那種已然--未然的觀念。)

永生的神要來治理全地和作王,這當然包括了赦罪。但赦罪是創世以來就計畫好的,神教導人學義從摩西五經就開始了,不是耶穌差遣門徒時的新發明,約翰和彼得都提過神在創世以前的工作。所以,猶太人自古就不像耶和華見證人,敲門傳道,他們安靜地過順服誡律的生活,有神的智慧和賜福,吸引人加入他們的群體。

所以父神差遣聖子,祂很謙和、暗暗地來了。「差遣」的希臘文apostello顯然和英文的「使徒」一字有關聯,使徒就是受差遣的人。我們必須問自己,我生活得好像耶穌在世上嗎?如果我們沒有活出來神的教導,我們就不能去宣講神的道!

«竭誠為主»一書的作者Oswald說得很好:耶穌基督並沒有吩咐說「去救靈魂」,而是說「去教導」萬民,所以,教導人的不可能自己不是門徒!沒有人會不同意這一點,只是我們不都是門徒,我們自己沒有活出一個門徒的樣式,怎能教導別人來作主門徒呢?

耶穌是猶太人,他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不一樣,他讀舊約聖經,遵行神所教導的一切。我們呢?昨天有個人問我,為甚麼不去參加我們這裡的一個牧者聯禱會?嗯,真實的原因說出來,一定會讓人覺得很負面--我沒有從那些傳講主愛的人感受到接納。不過我可以委婉地回答說,因為我不戴「牧者」頭銜啊。

Moen博士說得一點不錯,搶救靈魂恐怕比活出公義容易多了!西方世界的觀念注重解釋屬靈的信息,然後認定人家是否得救了。咱們習慣用一個教義來作規範,那些教會中被我們認為沒有得救的人,就難免落在圈子之外了。

你認為我們都有資格帶領人作門徒嗎?只要憑著一個正確的信息就可以了?怎樣叫作跟隨主的生活呢?不能只在口頭傳講,作表面的樣子而已,乃要接受聖經的挑戰,效法主耶穌以身作則的帶領門徒模式。比如說,主接納罪人,和他們一起吃飯,咱們憑甚麼要堅持弟兄之爭呢?美其名捍衛真理。

Thursday, December 4, 2014

意義不明的「無誤」論

當初提出聖經無誤的時候,是要明確說明聖經的權威。可是「無誤」這個詞的語義現在用來描述聖經,已經不再那麼明確了,不少人都可以非常圓滑地解釋自己為甚麼相信聖經「無誤」。我們現在需要找另外的詞來表達聖經的權威性。

暫且不談聖經抄本中的抄寫錯誤。說聖經without error in all it affirms,這裡的in all it affirms需要解釋,因為哪些部份的經文屬於聖經所確認的真理,哪些不屬於,並不明顯。比如箴言是歸納概括的真理,所以不是在每個情況下都真,那怎能叫做無誤呢?我們應該說,箴言的道德價值觀是有權威的,而用「無誤」就表達不出來。

福音派信徒喜歡把很多經文都當作歷史記載,然後用「無誤」來表示他們相信確實如經上寫的發生過。其實聖經中哪些部份是歷史陳述,哪些部份只是故事並不明顯。結果歷史考證發現很多經文都無法證實是「無誤」的史實,甚至證實為有錯誤,比如以斯帖記的眾多版本。於是福音派就被指責為極端的搞書本崇拜的教派。

聖經中有神的道,一切的其它教義都以此為基礎,但聖經怎樣是神的道呢?教會必須認真研究,而簡單地用「無誤」來解釋說明聖經的權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說啟示、講權威,範疇遠遠超過字句的意思無誤,因有些慣用語描述的東西是超過字面的,比如我們形容某人說話「三言兩語」,意思決不是說這人只說三句話或兩個成語,而是形容他說話簡短。聖經中有不少希伯來或希臘文的慣用成語,我們若不知道,只把它們當作普通的陳述,恐怕就會誤以為是錯誤。那些不是慣用語的陳述句,仍然要根據文學體裁來理解,理解得不對就不能說那句話無誤。

另外,我們也不能用現代的文學體裁標準來衡量。比如耶穌的家譜少列了幾代就算錯誤,那是現代的家譜標準。馬太卻刻意強調三個14代,他有另外的用意—據說大衛的名字拚寫,數字加起來就是14。還有詩篇,在甚麼意義上詩詞是無誤的呢?比如「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這句話啟示了甚麼,確認了甚麼呢?但凡詩詞,力圖表達是某種主觀感受的意境,說它「無誤」的意義並不大。

Walton教授還舉了幾個例子,說明「無誤」現在無法適當地用來捍衛聖經的權威。比如摩西時代的律法,我們能用現在某國的標準證明那些律法的適用性和正確性?不然一條律法怎樣叫做無誤?再比如聖經中的寓言故事,樹和荊棘會說話(士九章)等等,若說這故事無誤,是表示它真發生過呢?還是表示講者的論點無誤?不清楚。

「聖經無誤」不是最佳的描寫聖經權威的詞。如果我們只是確信底波拉的確唱了那首詩,或約坦的確講了那個寓言,這有甚麼重要?所以,用無誤來形容聖經,意思很含糊。聖經的權威和真實在於它啟示出神是怎樣一位神,祂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拯救祂的百姓。奉聖經為權威主要是相信其中所描寫的神,和遵行效法祂。

(本文內容取自John H. Walton的the lost world of scripture一書。)

Monday, December 1, 2014

眾教會對聖經的不同理解

東正教以古老的七十士譯本(LXX)為聖經,天主教的聖經比LXX少了幾卷晚期的作品,而新教的聖經又比天主教的聖經少了好幾卷書比較晚期的作品,並用了以斯帖記和但以理書比較短的版本。因為宗教改革的時候,改教家把7卷希伯來聖經中所沒有的晚期書卷都列為「次經」。當然新約部份的27卷正典書目是由大公會議確定下來的,那時東正教和新教還沒有分開。

雖然是同一部新約,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對於各卷內容的理解,對於「救恩」的認知是很不相同的,其中恐怕主要是社會文化思想的因素。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傾向於個人化:看得救是個人的,勝過罪和價值感都是個人的等等。而東方人的思維則把焦點放在環境和關係上:接納和歸屬感,榮辱和面子至上等等,都是得救必須解決的問題。猶太人的文化雖然在新約時代受到西方希臘文化的影響,總的來說還是屬於東方思維。

教會對於聖經思想的解釋難免受到自己文化傳統的影響。她是世界中的燈臺,把上帝的光照耀出來,但她本身不是光。她若要救自己面子,必失去生命力;若為耶穌和福音失掉面子,必保持生命力。教會的認識有限,基督教的神學是可以調整完善的,不能以為這是自己宗派的面子而不肯。我們已經有不少歷史的教訓,沒有無誤的主教或無誤的教理理解。我們信的是一位謙卑的彌賽亞王,必須學會謙卑。

也許我們可以把眾教會分為三大類:注重禮儀傳統的東正教和天主教;注重聖經的新教和改革宗;以及不屬於以上兩類,卻注重聖靈工作和某些生活應用的宗派,比如13世紀興起的方濟會和17世紀興起的阿米什人(Amish)。

天主教會很注重傳統,他們每星期天敬拜時一定領受感恩的聖餐(Holy Eucharist),稱為領「聖體」,用很多象徵性的姿態,來表達靈魂得到上主的恩典餵養,以及得到教導如何去生活,全部包括在聖禮中。天主教最強調的是常住在神百姓的群體中,這百姓是從亞伯拉罕之盟約來的,恩典已經臨到了外邦人。除了聖餐禮,還有洗禮、懺悔禮、堅振禮、抹油醫病的禮、聖職按立的禮,婚禮也是聖禮。

比較之下,新教對於神在歷史上透過以色列和羅馬大公教會所做的工作很輕忽,我們只注重耶穌道成肉身的事件,還有現在自己的基督徒生活見證。當然我們反對把教宗放在至高權威的地位,免得他太驕傲,這也是對的。

新教的信仰以聖經為中心,對傳統和歷史興趣不大。研究聖經字句本身,發現話語可以和教會的傳統解釋相當不同。眾教會宗派不同的解經提醒我們,神的道未必等於人的解釋,但聖經應該是所有教會傳統的根源。新教就是因為看到天主教中的時幣,致力於尋找最初的教會傳統而誕生。

在神學上,天主教和新教最大的爭議恐怕就是因信稱義的問題。我上週寫了一篇文章,提到新教和天主教在這個問題上彼此誤解很大。福音派的Beckwith說,天主教把基督徒生活放在一個必須有美德、行善的框架內,並不是因為美德能讓你得救,而是為了彰顯神的恩典。新教本來是同意這一點的,但用了「成聖」來描述行善。新教強調因信稱義,只是把稱義與得救有點混為一談,天主教也同意要有信心,但用的詞彙是歸屬/加入,立約有份就是得救!這也沒有甚麼不對。

Life of Amish Community
從過敬虔生活的角度看,天主教和新教都應該向某些宗派的基督徒學習,他們強調把聖經的原則,按照他們所理解的,應用在生活中。除了阿米什人,貴格會和重洗派基督徒都是強調聖靈作工的群體,本來應該屬於新教,但卻曾遭到新教的打擊迫害,斥為異端。他們對神的國度有清楚的理念,信心生活決不妥協,其實很可貴。有機會你也許可以去德州參觀一下阿米什人的社區。

歸納起來,若想全面了解聖經,就不能用傳統至上的態度,只用聖經來解釋傳統;也不應該拋棄傳統和實際歷史,只管按現代思維方式去研究字句;重視聖經帶給我們的生活挑戰,努力去找到和應用聖經的價值觀,同心建造神百姓的群體,也是全面了解聖經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