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介紹過Edward Stuart博士的政治經濟制度比較課程,本文內容取自那課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全球的資本主義制度是極為開放的。旅行大多不需要護照、簽證、或海關表格,國際貿易相當開放,附加費用不大。 這種資本主義世界主要讓西歐和北美的富裕國家受惠,是個普遍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增長的世界。
各國需要進口和出口來促進工業發展和人民生活,用出口貨物來支付進口貨物。只要貿易差異不大,就可以藉國際貸款解決。但世界大戰爆發干擾了整個世界的貿易、投資停頓。
到一戰結束時,戰勝國(英、法、美)與戰敗的德國設定了苛刻的賠款條件,比如給他們設立關稅來限制他們的出口,以及硬性規定英鎊的高兌換值等等,給德國經濟製造了極大困難,但同時也大大影響了依賴出口的英國貿易。這些問題最後導致了世界經濟的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全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太密切了。
1929年的股市崩盤並不是美國大蕭條的原因,而是1920年代一系列美國內外事件和政策的症狀。比如美國參與的那個令德國賠償的和平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實際上確保了歐洲進入蕭條,讓美國也進入大蕭條。
在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一切生產和消費活動都沒有任何協調,沒有「宏觀經濟學」的分析。宏觀經濟的觀念始於「一個人的花費等於另一個人的收入」:一個人收入少了,就會進一步減少花費。所以,任何一個部門行業減少了經濟活動,都會影響到整個經濟。
宏觀經濟的另一個重要思想是,對個體有益的經濟活動,未必讓集體都獲利。例如某農夫可以因某農產品的價格高就增加栽種,他會獲利。但若所有的農夫都增加栽種,即使收成很好大家也會都減少收入。所以在經濟衰退初始,企業和個人可以減少開支、削減設備購買、取消原定的擴建計劃來度過困難階段,但如果各企業都這麼做,宏觀經濟就要衰退了—花費減少、總產量和總收入降低、失業率要增加。
宏觀經濟學家Keynes認為,在衰退或蕭條時期,大家都省錢和縮減開支,其實會引起更多的總體經濟困難。大蕭條時期的體驗的確如此,以至於商品、服務、薪資都是越來越便宜(叫作通縮,和通脹相反)。商家希望能促銷,可是因為通縮,大家都把錢揣在口袋裡,等候價格繼續下落。他提出政府應該設法促進總體消費,免得進入惡性循環。
大蕭條更糟的是,必須借貸經營的農夫和商家無法償還債務--產品越掉價,他們越無力償還。不光他們會破產,甚至連借給他們的銀行和財團也難免破產。
有一位加拿大經濟學家John Kenneth Galbraith提出大蕭條的五個原因。根據這些原因制定政策或制度,理論上可以防止大蕭條再度發生。
大蕭條第一個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下的收入和財富極其不平等。有人太富裕、有人太窮就造成不穩定,因為富人的奢侈開銷屬於不穩定的消費模式—他們一無所缺,不需要購買甚麼,引起總體消費的減少而較低收入家庭的開銷都是衣食住行,相對穩定,但任何經營下滑和失業都會引起很多個人和商務破產。
大蕭條的第二個原因是企業架構不穩定。1920年代的企業基本上不受甚麼管制。他們為了得到投資信貸,對公眾提供的財務信息或活動是隨意的。只要足夠多的人買股份,價格就上升;只要投資人情緒一變,人們就恐慌拋售。
第三個原因是銀行系統的架構問題。在銀行業務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有些銀行誠實借貸而不投機取巧,但他們借給其他銀行。當一家不好的銀行垮台時,它就無法還錢給好銀行,以至於好銀行也無法滿足它所有的儲戶的取錢要求。
第四個原因是美國過分注意國外。其實美國當時出口不多,美國產品不靠賣到國外來經營,它只是在一戰後借了大筆錢給歐洲。然而美國當時施行保護主義政策,抽很高的關稅,以至於從歐洲的進口減少,歐洲的公司和銀行開始承受不住而倒閉。歐洲的大蕭條最終也打擊了美國經濟。
第五大蕭條的原因是大家不了解宏觀經濟學,不知道靈活價格和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會垮掉,而假定經濟總會自行調整,恢復健康。問題是高失業率不會自動恢復到正常,生產能力也不會自動地重新發揮出來,大蕭條並不是一個暫時現象。宏觀經濟學家Keynes提出,美國的資本主義必須改革,國家政府和中央銀行必須積極施行宏觀經濟政策來管理經濟活動。
羅斯福總統1933年上台後開始施行新的經濟政策,採納宏觀經濟學家的建議,大力救濟窮人和失業人口,復興經濟活動到正常水準,並改革金融系統。這些舉措的目的是預防大蕭條再次發生。
怎樣逆轉價格不斷下落的通縮過程呢?羅斯福聽從經濟顧問,推動美聯儲和國家財政部購買債券,把資金投入經濟活動,比如由政府出資修建公路設施、公共建築物、與國家公園,同時解決了一些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怎樣改善銀行架構?國會通過了聯邦銀行法,把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開,並且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恢復儲戶對銀行的信心。
為了確保上市公司的架構健康,新政建立了專門的證券交易委員會,確保公司的財政資料準確,運行有序。
羅斯福的新政還建立了1935年的社安保障法,照顧美國社會中的老人、寡婦、孤兒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了提供失業保險金。宏觀經濟學稱社安保障為自動穩定因素,意思是經濟不好時,有些花費不會隨著減少。
另一個舉措是讓收入增加的人多納稅,而讓收入減少的人少納稅,這就促進高收入家庭多消費,促進價格提高,而保證低收入家庭手中有足夠多的錢花。
羅斯福總統的這些新政舉措深刻改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體系,使它增加了規章和管制。同时我們也看到,照顧社會中的貧困群體對經濟大有好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