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4, 2010

神是慈愛誠實還是絕對完全?

箴言3章3-4節:“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這樣,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寵,有聰明”。昨天我默想這段經文的時候,不禁很有感觸,所以決定用點時間寫下來。是為了我們的神觀,也是為了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包括神觀)。

舊約聖經中許多次把慈愛和誠實並列來描述神的屬性,可還是聽見有不少人說舊約的以色列神很嚴厲,大概主要是因爲祂對欺壓以色列的敵人很嚴厲吧。慈愛誠實是不是神最突出的特性呢,我認爲是的。我知道有的人把神的“聖潔”列爲祂的最大屬性,意思說神是所作所爲盡都完美、用高標準要求人的神。但我有兩個理由認爲神的慈愛先於祂的完美無瑕。

一、在創造世界和人以前,自有永有的神就是父、子、靈合一相通、以慈愛誠實為本的神。“神是愛”,意思即祂的主要特徵是注重關係。從中世紀開始,有不少神學家用經院哲學方法研究神學(scholasticism)。為了證明希伯來神就是希臘哲學證明出來的獨一真神(按照希臘哲學推論,獨一的神是道德上完全、行事完全無誤的神),他們把神的慈愛歸在祂那“完全”的道德屬性之下,於是把神對人的愛理解成當然的事情,幾乎失去感恩,信徒也無法效法。

二、聖經上說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並且應許有慈愛誠實的人得蒙神的恩寵與賜福,而沒有同樣的應許給行爲完美的人。事實上,聖經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因爲行爲完美而稱義。聖經上的確說神是聖潔的,但意思未必指神是行爲完全的。而一個孤單而完美的神,我在聖經裏並沒有找到支持這一希臘哲學神觀的經文。

我從中文聖經裏搜索“德”字,看描寫神的美德或大德是什麽字。發現述説神的美德原來就是讚美祂:recount or declare all His praises(詩9:14,78:4,106:2,賽43:21,63:7),傳揚神的大德就是傳揚祂的偉大:declare or proclaim or praise His greatness(詩145:6,150:2)。我曾經搜索過聖經中的“完全”,絕大多數是描述人,像約伯啦,挪亞啦,亞伯拉罕啦(詳見我的另外一篇博文“神所稱讚的完全人”)。雖有神的道是完全(撒下22:31,詩18:30)的話,意思卻不明顯。我們可以假定,如果神引導完全人,那麽祂自己必然是完全的。可是你若是讀過我那篇研讀報告,就知道神眼中的“完全人”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道德純潔無瑕疵的人。

在新約裏,耶穌說天父是完全的,所以我們也要完全(太5:48),這節經文的正確解釋需要其它經文的亮光。由於新約聖經的作者了解希臘文化的觀念(即把“完全”作爲行爲和道德的最高標準),所以偶然有把神描述為“完全的”或者“純全的”,例如林前13:10或羅12:2。但是你若看林前13:10的前後文,神的“完全”是與人的“有限”相對照的,所以意思未必是抽象的道德純全。在新約中,描寫“神是完全”的話語寥寥無幾,而人的完全,根據前後文,常常是成熟的意思(例如林前14:20就明確翻譯為在心志上作大人,in thinking be mature)。成熟好像並不是那麽絕對的、行爲上的 righteousness 是嗎?事實上,我曾研究聖經中的罪、聖潔、公義等等觀念,發現聖潔的主要意思是歸屬於神的意思,而神的公義也並非祂的聖潔的同義詞,以後我會寫個心得分享。你若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些博文,其中稍稍有提到:聖經神學與聖經教義,以及馬丁路德終于知道了神的公義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信一個抽象完美的哲理神是很困難的。但聖經中所啓示的這位神慈愛誠實、聼人禱告呼求、從惡人手裏拯救信靠祂的子民,祂是我們可以透過交往來認識的神。箴言說“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因爲我們的神是這樣一位神,我們原是按照祂的形象受造,所以有慈愛誠實的人能夠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會被神看為完全。

爲什麽這個神觀的問題是重要的呢?從價值觀角度來看,人際之間的慈愛誠實應該比行爲上的十全十美更重要。注重個人表現超過珍惜他人的内心情緒感受,這是一個違反聖經教導的錯誤的價值觀,是我們信主後需要糾正和改變的一個價值觀(請閲讀“天上的財寶”那篇博文)。

1 comment:

  1. This thought is complicated to express, I welcome your comments. I might be missing some points, but this is a challenge to the conventional thinking, which affects how we do our Christian life. Performance driven life bound to produce depression, and ignore feelings is the wrong way to do faith!

    However emotion is missing from our theological systems, because philosophically we assume God has no emotion (passivity, constancy, unchanging etc were the terms used), you can't teach this from pulpit, but deep inside you believed/felt it! A big problem practically.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