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1, 2011

寬容和信任---孰先孰後?

朋友,你對於寬容你的人比較容易信任,還是對嚴格要求你的人比較容易信任?我對於寬容的人比較容易信任。我相信上帝比較寬容,祂忍耐我的缺點錯誤,因爲祂了解和接納我。其實我知道上帝的期望很高,不過眼下的寬容實在重要。聖經說神用忍耐的心寬容我的過犯,是為了顯明祂的公義(羅3:25-26),這讓我很感恩。

爲此我得到一個推論:我若是希望贏得人家的信任,我需要寬容一些。有一次我在我女兒的facebook上評論她的一張照片,她不高興,於是把我從她的朋友名單中除去了。她有權利決定誰是她的朋友,也有權利決定信任誰和不信任誰!我們作家長的有時失去兒女的信任,恐怕就是因爲缺乏寬容的精神。沒錯我們有責任為他們指出錯誤、糾正他們,可是我們的方式可能不怎麽好。上帝並非不放過我們每個錯誤,祂實在是包容,可是我們總是過分擔心,以为寬容了人家的錯誤後果會很嚴重,嗨。

因此你可以反過來說,寬容一個人是表明你對這人有一定信任,是不是呢?你願意尊重他/她的意願,給這人時間思考,是因爲信任其智慧和判斷能力,也願意接納他/她的抉擇。有一個人曾經很信任我,後來這人因爲憂鬱症復發,很快就變得毫無信任,寬容精神也一下子不見了,讓我很驚訝。(憂鬱的人倍感孤單,不容易接受安慰和信任他人。)

自己内心壓力重重的人很難不給別人任何壓力。你的老闆、或你的父母若是好像常常與你過不去,他們自己恐怕就是很消極、很難受的。你雖然被找到茬子,那個十有八九並非他們生氣的真正原因。爲此我又得到一個推論:我察看自己的内心壓力,時時求主幫助減壓,大概會改善我的人際相處和交往。這就是爲什麽我說,一個人信任神的程度可以反映在他/她的人際關係中。

所以,我覺得寬容是信任的手段。你若希望與你的團隊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就需要耐心一點,讓彼此有個了解過程,互相給機會來逐漸建立信任。與信任神一樣,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性的事件。主若喜悅,必為你把所需要的團隊同心同德關係建立起來。我們的造物主是注重關係的主,所以我們注重互相的關係是合主心意的。

Saturday, July 30, 2011

上帝的滿意和喜樂

今天默想希伯來書第1章,又查考了幾節作者所引用的舊約經文,筆記如下。這部份沒有提上帝的忿怒,只提到上帝的滿意和喜樂。

詩篇45篇是可拉後裔的訓誨詩,歡喜頌讚君王的婚禮,其中有兩句被應用在基督身上。6-7節:神啊,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

詩45如果是向君王頌讚,爲什麽會稱呼“神啊,你…”?原來是翻譯。希伯來原話也可以翻譯成“你神聖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以色列君王當然可以有個神聖的寶座,但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這兩節經文的時候,卻有意使用了希臘文的主格,我相信是因爲要把用在君王身上的頌讚用在基督身上,強調神聖剛好很合宜。而舊約的翻譯則很可能參考了新約的希臘文引用。希伯來書1章8-9節:(神)論到子時卻説“神啊,你的寶座…”,強調了神的兒子同時具有先知曉諭、君王國權、和祭司洗罪的職分。

引起我注意的是喜愛公義、恨惡罪惡的描述,爲什麽和喜樂聯係在一起?“所以”顯然是指因果關係。因爲基督懲罰罪惡,所以天父上帝特別高興?那麽爲什麽說基督比他的同伴還更喜樂呢?他的同伴是誰呢?我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上帝的慈悲的博客,還有一篇上帝算我們為義的博客,可以供您參考。我相信上帝特別喜樂不是因爲基督用祂的公義懲罰祂所恨惡的罪惡,而是因爲基督用祂的公義赦免罪過、塗抹了祂子民的過犯,成功把人帶囘神的家園。新約聖經反復告訴我們,這件救贖大事十足是上帝的公義作爲,也是十足值得上帝喜樂、也值得我們所有贖民喜樂的事。

我相信基督的喜樂遠遠超過我們的喜樂。上帝恨惡罪惡,所以基督起來把這些纏累我們的東西清除乾淨,好讓我們與祂一同有份,所以上帝非常滿意,祂用喜樂油膏祂兒子。我們這些基督徒有幸成爲基督的“同伴”(基督號稱“長子”的含義),應該和祂一起快樂滿意。願上帝的喜樂油更多地膏在我們身上吧。

Wednesday, July 27, 2011

轉載:媽媽的聲音

下面這個幻燈片是一個朋友傳給我的。我猜是編出來的故事,世上哪裏遇得到那麽完美的貴人巧事?不過還是很感動。(此幻燈片原載http://52e-mail.com。點擊右下角menu方塊可以觀看全屏幕演示。)

Monday, July 25, 2011

古希臘哲學對基督教神學的影響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古時候神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回答神是否存在、以及祂是怎樣一位神的問題。哲學所關注的是生命的意義、道德倫理、和自由意志等等問題。本文參考的是維基百科資料。

蘇格拉底是主前5世紀的希臘哲學家,他是第一位把哲学引進人民日常生活的人,從道德、善惡來影響社會和政治的人。他假定人做了壞事一定是出於無知,所以道德來源於知識。比如,不知道什麽是勇氣的人當然就沒有勇氣,而知道自己沒有勇氣的人就進了一步。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記錄了很多與蘇格拉底的哲學談話。他認爲一個社會除非有個哲學家來作王,是不可能有公義(justice)的,然而哲學家往往會拒絕作王。所有執法的人應被教導行善,社會若能由明智的人來治理,好過由法律來治理。但由於明智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不明智者的統治,所以實際上法治很必要。您看出柏拉圖的政治哲學是為迎接基督公義王的理想而鋪路嗎?呵呵。

亞理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不過他感到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太空泛,所以他研究真實宇宙原因,除了研究政治和政府以外,還探討倫理學、美學、心理學、神學、和形而上學。所謂形而上學就是通過理性推理和邏輯去研究不能直接感知的問題,包括本體存在問題、自然神學、和哲學邏輯。亞理士多德透過研究這些來研究宇宙。亞里士多德將人類按照追求理性心靈的程度,劃分為四種等級:道德的、自制的、不自制的、以及邪惡的。他研究神學可不是從研究希伯來聖經着手,那時還是公元前好幾個世紀,基督尚未降世為人哩。

亞里士多德留下的著作成為最完整而又最具影響力的哲學系統之一。後來主後13世紀興起的經院哲學思想家阿奎那,將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與基督教思想混合,建立了經典的基督教的神學。後來的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表示他的哲學思想幾乎完全來自於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和道德原則也被一些現代哲學家所吸收和發揚。

哲学家阿奎那用自然法則來論證神的本體存在,算是自然神學的最早提倡者。他認爲信仰和理性互相關聯,兩者的交叉是研究基督教神學所必要的。他論證出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據,又提出上帝的五大屬性:上帝是靈;祂是完美無瑕的;又是無限的;上帝永遠不變;以及上帝是獨一的(God is one, without diversification within God's self),沒有多樣性存在。阿奎那提出的這五項神的本質屬性,是先排除那些哲學家認爲不可能是上帝的東西而得來:神沒有身體或物質形式,得出第一個屬性;我們眼見的所有破綻和缺陷不可能來自上帝;祂的智慧不會有限,祂也不可能受到情緒的限制好像人,此乃第三屬性;上帝如果是完美的,祂就不可能需要改變自己的計劃、旨意等等。

這些哲理邏輯完美、無懈可擊。不過上帝的第五個屬性顯然與聖經所啓示的父、子、聖靈三一性互相矛盾,阿奎那說完美完整的上帝可以用三位一體概念完整地解釋出來,這讓人特別困惑。阿奎那寫了一本書On the Triune God,專門研究聖經中神的三一性,可惜那本書不像他的另外一本書On the One God對西方神學的影響那麽浩大。許多學習神學的人還是放棄了瞭解三位一體概念,甘心把它當作一個謎。

不少人已經知道我們不能用純哲學理性來研究神學,可是他們很可能把基督教的神學當作從哲學泥潭生出來的荷花,以爲我們現在一切的神學知識都絕沒有受到任何錯誤的哲學前設的影響。可是,你看那個上帝不受任何情緒限制的假設,這個知識帶給人們什麽感受呢?說得好聽一點叫做沒有人情味,難聽一點叫做嚴厲無情。你告訴我祂是“愛”?那幅上帝第三屬性的圖畫和我們被情緒牽挂的那種愛合不起來嘛。您相信聖經還是相信哲學?

如果上帝自己是完全的,那麽祂肯定要求人也完全。這個邏輯不用通過聖經就能推出來了,是另外一個叫信徒感到懼怕不自在的哲學前設。阿奎那把這個和基督教混合起來,誰也不敢質疑。其實聖經中有無數上帝不計較過犯、也不問罪的例子,可惜在這個哲學前設之下,那些故事所帶出的關於上帝本質的啓示都變得模糊不清。

“罪的工價乃是死”,我仔細看了羅馬書6章的這節經文的希臘原文,是單數的罪,有定冠詞,the sin,不是眾數的罪行/過失。單數的罪可以理解為人裏面的“罪性”,也可以理解為人的一個不宜來到上帝面前的狀態(詳見罪行、罪性、和罪的狀態一文)。人的這個不潔淨狀態導致人永遠和上帝隔絕,這幅圖畫與上帝因爲人的不完全而憤怒懲罰,還是很不相同的,可惜對很多人來説,後者通常都輕而易舉地代替了聖經直接的教導,因爲頭腦中已有那個未經證實的哲學前設。

聖經中有不少關於上帝忿怒的描述,可以用來證明是因爲上帝對於人們的道德不完全的不滿。可若不是我們腦子中的那個哲學前設,怎知上帝的忿怒不是因爲人們拒絕信祂、服祂呢?惡劣的關係難道不足以得罪上帝,非要加上行爲的因素?認爲上帝計較義人的行爲過犯是沒有聖經根據的。我寫這篇是希望指出,西方哲學可能對基督教的神學恐怕有太多的影響,以致我們讀經時不知不覺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

Friday, July 22, 2011

耶和華的慈悲覆庇祂一切所造的

你讀到這個標題的時候難道不覺得這是個好消息嗎?我們的造物主不與我們爲難,這是詩篇145篇裏的一句話。9-10節說:耶和華善待萬民;祂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耶和華啊,你一切所造的都要稱謝你;你的聖民也要稱頌你,…

我今天一句句默想這篇詩,發現不僅上帝給選民的特殊拯救恩典得到頌讚,祂的普世恩典也是個值得選民誇耀的榮耀。誰說上帝有個忿怒,等著末日審判那天發出來?或許我們應該好好看看罪人的定義,大概是些故意頂撞拒絕基督的人。你看上帝“一切所造的”和上帝的“聖民”對比著說,都稱頌祂。前面那句“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告訴我,上帝不會單單因爲世人的行爲不好而審判他們。他看人的敗壞如同看人生了病---你若是知道一個人因爲生病而不能在某方面自理,你就會饒恕並幫助他對嗎?上帝的慈悲絕對超過人的慈悲!上帝的嚴厲只向著明知故犯、堅決不想和他兒子打交道的人。

我記得不止一次聼見人說基督教的上帝不如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足以説明我們對上帝的仁慈知道得多麽少。上帝的兒女應該幫助澄清這個誤解,不要宣傳上帝的公義好像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中世紀的西方修道士普遍覺得上帝的公義可怕,是有其歷史和文化原因的。在那個追求行爲稱義的時代,聖徒們建立起來一套經院哲學式的神學,至今仍然在我們的神學教育裏奉為最經典的東西!今天的原文語言和研經工具開拓,特別是有了電子版聖經以後,字詞的搜索研究方便,你應該可以重新審視那些經典的概念。這個關於上帝“公義”的觀念就是其中一項,因爲它常被人誤解為上帝是嚴厲沒有恩慈的。

實話說,我讀系統神學上帝的屬性部分,淨是哲學,感覺不到裏面有多少好消息的。但是,不輕易發怒就是不輕易發怒,這句話排斥了上帝挑剔我的小毛病那幅錯誤圖畫。我們應該用信心接受聖經的明確啓示,思考自己的錯誤圖畫從哪裏來,是否值得堅持。事實上,很多人相信上帝愛發怒恐怕是因爲過往經歷中缺乏被父親饒恕的經驗。我幾個月之前曾寫過一篇 父親怎樣憐恤祂的兒女,裏面提到各人的生活體會如何會限制自己對那句經文的理解。

看哪,“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145:17),這個平行並列句告訴我們神的慈愛就是表現在祂行公義,而祂的公義決不是懲罰你的不完美的行爲,而是施恩給你、饒恕你的過犯,並稱你的信心為義!正如羅馬書3章裏寫的,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

Tuesday, July 19, 2011

真真實實歸算的義

歸算Impute到底是什麽意思呢?--不是我的東西歸算在我頭上,你可以理解為這東西從此成了我的嗎?還是理解為它不真正屬於我的?好多人理解上帝的“因信稱義”就是這樣一鍋糊塗粥。也許信心大的就相信自己真的有了什麽好行爲,而信心小的就不敢說那個義真是自己的。今天我們仔細來看“歸算”的希臘原文logizomai。

羅馬書4章3-8節logizomai這個字一共出現了五次:經上說甚麼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logizomai)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logizomai)恩典,乃是該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logizomai)義。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logizomai)義的人是有福的。他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logizomai)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我們先看看“不算”是怎麽囘事。做工的人賺取薪水,這不算恩典,也就是說他得到的恩典算為零。不是他沒有得到任何東西,而是那個得到的薪水不算。你相信這做工的人真的沒有得到恩典嗎?有人可能不信,做工的機會還是應該算恩典吧?

有罪不被計算呢?當然不是沒有罪,而是把罪賬塗抹為零了。所以,不算就是把一個數目歸零。你相信過犯真的會不再被計算嗎?全看你的過往經歷啦。假如你有父母、朋友、或配偶不計較你過失的經歷,因而保持了基本良好的關係,那你可能會比較容易相信和接受上帝真的不把罪過歸算在你身上的説法。

下面看看這段經文中的三個歸算。亞伯拉罕信神算為他的義;不做工(沒有好行爲)只信神的人,他的信就算為義;有人在行爲以外被神算為義。這三次logizomai的用法彼此解釋,説明只要信神,無論過去的行爲怎樣都被神算為義。被算為義等於現在有了好行爲?絕不是。信就被神看成是義,這是真的義還是虛的?與理解“不算”一樣,看我們各人的信心。神看為真實要我們信的,我們最好也看為真的,不要堅持說我其實還是不義...。神的“歸算”一點都沒有虛張聲勢的意思,因爲祂是誠信可靠的神。神算我們信徒為義,問題是我們應該有什麽反應。

我建議不把這個“歸算”的義描述為神“給我們”的東西,恐怕有不少人以爲是有什麽好行爲好名譽之類的東西給了我們。我想我們華人信徒不大分得清西方哲學神學家辯論的什麽imputed和imparted的義,就是因爲這幅不清不楚的圖畫。其實羅3:22保羅所說“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一個動詞“加給”,似乎相信的人是伸手從神得到了什麽,只有介詞to/unto。 所以這話應該理解為神的義因爲人相信而施加/施行在他們身上。神的義施行在我身上不是說我受到審判,更不是祂給了我什麽,而是說我的過犯得到寬容和饒恕。緊接著的後面幾節經文清楚地説明了什麽是神的公義:神的公義就是祂那白白寬恕過犯的恩典!所以不要叫作神“給我”義,還是叫做祂“稱我為義”比較好。羅馬書3章25-26節:

神設立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
      要顯明神的義
            因為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
      好在今時顯明祂的義,
使人知道祂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這兩節經文顯然是一個夾插在羅馬書3章裏面的交叉對偶結構(chiastic structure)。交叉對偶結構是希臘文的一種文學方式,作者把所要表達的最重要的思想放在中間,層層對稱地引介和解釋。在羅馬書3:25-26,保羅用神忍耐寬容人的罪來説明神如何顯明祂的公義!

神的公義施行在我們身上何等美好,因爲是祂對我們過犯的忍耐寬容!我們被稱義遠遠不是得到了好行爲或好名聲什麽的,而是認識和相信了神的這樣一種特別的公義,並且被神算為義。

Sunday, July 17, 2011

使用電腦者的衛生保健小資料

一個朋友傳給我,只用兩分鈡,還是看看吧。



怎麽樣?願意改進坐姿和環境嗎?我發現我還是保持原狀。知道是一回事,照辦還是得花點心思和時間。也許等真的腰痠背痛受不了時?其實學習聖經真理可能也一樣。

Thursday, July 14, 2011

有限救贖論的原原本本

中華文化不怎麽談個人,基督救人脫離個人罪的捆綁之說多少讓華人感到是很生疏的話題,我們明白的是彼此得罪的那種“罪”。所以信徒告訴別人什麽是罪,如何得救,最好說得罪上帝和彼此得罪,以及與上帝和好和被上帝接納,大家就會比較容易明白。關於救贖的教義就是:基督的降世為人、死在十字架上、復活,這件事使信徒得到救贖與神和好。這是福音,沒有爭論的。至於爲何如此,基督如何做成這工,則有多種哲學解釋,每一種解釋都構成一個學説。

昨天我讀了一篇19世紀遁道會的神學家John Miley 寫的駁斥有限救贖論的研究論文。我現在來試圖翻譯這個救贖論的觀念,因爲在網上找不到有關的中文討論。有些神學辯論華人教會似乎一向不怎麽參與,所有的辯論,我們華人信徒可能常常會感到不得要領,聼起來似乎都有些道理嘛。因爲你會注意到,這個救贖論的研討都是集中在個人層面上的:圍繞著選民個人的被選、個人的罪得赦免和得救,而華人的文化卻是把焦點放在群體和關係方面的,研究個體事物的屬性不是我們的擅長。

以下介紹的内容大半來自John Miley 的論文Theory of Satisfaction部份,少半來自網上http://en.wikipedia.org的有關介紹。你會看到,各種哲學辯論大多圍繞“個人得救”打轉,而不是圍繞恢復關係。

這個稱爲“滿足說”(satisfaction theory of atonement)的救贖論在系統神學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號稱the catholic doctrine,意思它是最大最公的大公教義。歷史上對於這個教義其實有很多的反對的意見,然而不僅天主教持滿足說的救贖論,加爾文主義神學更把它當作主要教義,所以重要性自然就不必講了。雖然話説它是加爾文神學的主要教義,很多加爾文主義者卻反對,而且反對的人越來越多。因爲其中的「有限救贖」是哲理推導出來的。在聖經面前,在神大量愛的救贖行動面前,越來越多的人感到它難以站得住腳。於是這個曾經被廣爲接受的理論,就有了其它的救贖論來代替。

這個“滿足說”是怎麽來的呢?不是一開始教父就主張的,而是歷史上慢慢建構起來的。早期教父對救贖的理解是“贖買說”(ransom theory)。贖買說並不強調基督必須要替我們的罪受死,只是強調信徒從罪惡、死亡、和撒旦的權勢捆綁之下得釋放。早期教父和教會歷史的前面1000年都是這種理解,另一種理解稱爲道德說(moral influence theory),意思信徒在道德上被基督釋放。道德說是和滿足說差不多同時建立起來的另一哲學解釋。後來中世紀的意大利經院哲學家安瑟倫起來駁斥贖買論,說上帝爲什麽需要向撒旦付出贖價呢?基督向天父付贖價也沒有道理。於是他在11世紀建立了 principle of penal substitution,成爲滿足說的基礎。

中文好像沒有什麽統一的翻譯,我把安瑟倫的建樹暫且翻譯成代罰原則好了。一個人被神揀選承受永生,一定在基督裏有個“finished salvation”。爲什麽基督一定要替我受刑罰呢?中世紀的天主教修士一般理解為:因爲我無法完全順服律法,所以必須受死的刑罰,所以基督必須替選民承當罪的刑罰,同時又替他們履行了個人行義的義務。這個代罰滿足說也叫做安瑟倫説,因爲最初是來自他的神學思想。據説他被尊稱為最後一位教父與第一位經院哲學家。

看來,這滿足説是從中世紀的天主教神學思想沿襲而來,一切都圍繞著行爲和遵守律法的問題。然而“代罰滿足說”也被宗教改革家全面接受,並加以發展為盟約神學。也就是說,基督的替代救贖成全了立約的條件:聖父既頒佈了律法要人實行,又是立約的發起者,祂堅持律法必須成全,然後提供了擔保人--讓耶穌生在律法之下,且成全律法。於是基督替選民在聖約裏(一個遵行上帝律法的聖約),擔當了律法和律法之下的咒詛。

代罰滿足説裏面有兩個主要的替代元素:替代受罰與替代行義。任何其它都不能滿足上帝對律法和公義的要求:罪必須受罰,但是懲罰之後還是不能滿足完全順服的要求,選民絕對無法在個人行爲上成就律法的要求,因此也就需要基督來代替他們成全律法。基督耶穌成爲選民在這兩方面的替代,讓上帝的公義得到滿足。

所以代罰滿足說的救贖論就是,基督替選民滿足了神對律法和正義的要求:替代的刑罰免去選民因爲罪招致的惡果,而替代的順服使他們能夠得到所預定的永恒祝福。西敏信條上寫著,主耶穌以他完全的順服和自己的犧牲,經由那永生的靈,只此一次獻給上帝,他便完全滿足父的公義;為父交給他的人,不僅換得神人的和好,也爭取到天國永遠的基業。

現在出來一個問題:按照這個滿足說,基督成全的是一個神對選民的絕對的遵行律法的要求。如果基督用他履行律法的義來作爲我們我們稱義的基礎,那麽我們稱義就是按照行爲,就好像我們自己順服了律法、用行爲稱義一樣。這樣,我們的因信稱義其實是爲了成就行律法的義。不過,到底是什麽使上帝滿足?是順服律法,還是罪被刑罰?這兩個職分似乎並不兼容。律法刑罰罪惡要求基督替選民死,或者律法要求基督替選民行義?他到底是背負了選民的罪惡受死,還是做工行義沒有背負選民的罪呢?

代罰滿足說的關鍵在於耶穌的替代,只有耶穌能夠滿足神的律法要求。我們重點來看耶穌替選民受罰的問題。耶穌究竟怎樣替罰呢?説法不一。歷史上一共有三種意見:第一種叫作一模一樣的代罰(In identical penalty),即基督負罪受死,本來是選民應該受的,沒有任何不同。不過大家都知道實際從心理上,罪人受罰與義人替罰,死時的感受一定是非常不同的,何況基督的死是三天,不是永恒。你可以堅持說耶穌的死的確替代了律法上所定規的選民永遠的死,可看起來還是死得不一樣。第二種叫作等同的代罰(In equal penalty),即基督受苦的分量和祂所贖的罪人該受的痛苦是等同的。在這種理解下,上帝讓高級的耶穌替代低級的罪人而死,似乎遠遠超過了所必需付出的代價。第三種就是現在普遍接受的理解,叫作等效的代罰(In equivalent penalty),即基督的價值高於祂所贖的選民,所以他用三天的死來代替選民永遠的死,好比你用較少的金子能夠替換大量的銀子一樣。

和代罰滿足說的救贖相對的另一派學説叫作治理說的救贖(governmental theory of atonement)。治理說也認爲基督的受死是一個替代的受死,不過這個替代既不是量等同、也不是質等效的替代,而是從道德治理的角度看,上帝透過祂自己無罪兒子的十字架之死,公開顯明祂對於罪的忿怒,好召人悔改歸囘。基督的受苦和受死是一個挽回祭,可以替代信徒免受刑罰:如果人了解到罪的問題的嚴重性,相信耶穌的代贖,並從行爲上悔改,上帝就免除忿怒饒恕他。亞米尼亞主義和衛斯理派的神學家都持治理說的救贖立場,他們認爲上帝的揀選不是落實到個人,而是落實到凡願意相信、加入教會群體的人,因爲上帝的揀選和基督的救贖肯定不是定量、有限、只給選民的。

治理說實際上認爲基督並沒有替任何人死,他只是上帝命定人可以靠著得救的方式,所以全在乎各人自己決定是否願意相信和得救。

就救贖論看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改革宗持代罰滿足說的立場,衛理/遁道會持治理說,而希臘東正教和路德宗是持古老的贖買說。其實現在北美的聖公會、門徒會、浸信會、長老會等等所謂的mainline churches也都已經加入贖買說的行列,而天主教也同時接受其它的救贖觀。美國東正教信條解釋說,付出贖價是個形象的語言,象徵性地形容基督進入苦難和敗壞的人類社會,主要倒不是為了滿足上帝對執行律法的要求,而是為了顯明神的愛,滿足上帝饒恕過犯、把信徒帶囘家的條件,就是信。你不能把它想成法庭或經濟買賣。詳細請讀Ransom Theory的解釋。

朋友,您相信的是哪一種救贖理論?

Monday, July 11, 2011

彼此關懷式的門徒訓練

香港的蘇穎智牧師這個周末來到灣區教會基督六家,講建造教會的專題。建造教會對我永遠是個興趣話題,以前我每年參加Bay Area Sunday School(BASS)and Church Worker’s Convention,常常就是選外展(outreach)和關懷方面的專題來聼,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小組牧養和建造。我曾經把BASS我認爲好的講座錄音買回來,希望有機會和別人分享。

我在教會的服事最多應該算是在小組和團契裏。我喜歡聆聽人家的傾訴,分享和見證有關的聖經真理。我特別注意那些比較沉默的來訪者,希望他們在小組裏感到受歡迎。其實那些一來就滔滔不絕的人,需要也一樣大。他們滔滔不絕的題目很可能和他們實際上所需要的幫助差了十萬八千里!婚姻中的困難、兒女的問題把人們帶來一個教會,也讓人們離開一個教會,我多麽希望教會中能有許多弟兄姐妹向那些人伸出他們關懷的手,這決不是一兩個“專職”關懷的牧者或同工能夠做的。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團契關懷的博客。

蘇牧師堪稱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爲他自己的教會就有很多小組,透過那些他手把手特別訓練出來的門徒,每個門徒都發揮自己的長項來投入和服事教會、帶領小組、培養更多地門徒、以及邀請和服事新來的人!蘇牧師語重心長地強調說,一個教會千萬不能陷入一個少數有諸多恩賜的人忙死burn out,大多數人銹死rust out的情形。牧者最緊要的不是去解救危機,而是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建造教會和門徒培訓事工上。

門徒培訓不單單是給人上課講解聖經知識,蘇牧師描述的門徒培訓其實是親自關懷和榜樣式的栽培,他用的是小組形式。他講得好得不能再好。我前次寫了一篇屬靈導師何處尋,對這種門徒培訓稍有介紹。縂的說來,什麽課程都代替不了這樣的觀察和詢問:“你臉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遇到什麽壓力了”?或者“上次你擔心的那件事後來怎樣了”?健康啦,家庭啦,都是對人最重要的事,然而我們大都不會去浪費時間,把情況隨意分享給那些我們感到是漠不關心的人。

如果形成風氣的話,感受到關懷的人一般都能學著在有機會的時候也去關懷別人。我們基督徒的團契中需要一大批這樣的主的門徒。蘇牧師說通常未信主或初信的人最容易邀請到他們周圍的人來教會,不過有個條件,就是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接納,因而自己某些最重要的某些需要得到供應。

蘇牧師擧了一個星期天流浪漢到訪教會的例子,渾身臭氣、帶著一袋叮咚作響的“家什”,往那裏一坐就把旁邊的人薰跑了,愛心關懷和接納從何談起?咱們關於愛心的説教僅僅是限於理論知識嗎?這是人家可以立即感受到的東西。如果沒有感受到接納,你儘管從前門邀請了大批的人進來,他們一定都從後門各自散去,因爲教會實在沒有預備好。不管是因爲真正的門徒不夠多,還是因爲教會地方不夠大,或是因爲別的什麽原因,你教會的容量有多大,主就會帶來多少人給你。你的屬靈的教會必須被建造,主才會加添你那麽多的人。

蘇牧師強烈建議牧者親自培訓和牧養小組長,每週和他們一起吃飯,關心他們的家庭和個人生活,當然也帶領他們預備查經。他們如果在這樣一個小組裏面很開心、很享受,9個月以後就挑戰他們,把自己的小組也按同樣的模式帶起來。聖經中所有關於信徒之間要彼此…互相…的教導都必須透過這樣的小組才能夠體驗得到,而小組長是個動員人人參與的角色,並不是自己來供應組員一切的需要。

動員弟兄姐妹參與服事和關懷,這裡還有個信任的問題。從教會運作來説,有個最大的擔心就是屬靈教導偏差。假如牧師和小組長有足夠的靈裏交流討論,牧師這個擔心小組長把查經班帶偏的焦慮應該能夠降到最低。可惜現在的教會領袖之間恐怕大多太忙,除了開事工會議之外,再沒有時間討論對真理的認識或追求滿足其它的重要需要。

至少有兩次,我在BASS convention聼到小組人數不應超過18人的説法,因爲18對於小組來説是一個人數達到飽和的數字。爲什麽呢?因爲小組一定常常有新人來訪,也一定常常有人不出席,小組達到18人就常常開始無人關懷到每個缺席的人。使人作門徒是主的命令,卻不是上大課能夠解決的。假如每個小組有三到四個核心同工來照顧其他的人,那麽這幾位同工每人最多照顧5人,小組超過18人不就照顧不來了嗎?其他人必須受到適當的牧養,成爲主的門徒,才能學會也參與照顧別人。

在教會裏用很大的精力來動員mobilize每個會友做彼此關懷的事情,這是很獨特的建造教會的價值觀,我相信合乎神的心意。感謝蘇穎智牧師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傳講他自己牧會的寶貴經驗,希望他動員了教會的心志來同心。他今年一月份曾經來過一次灣區,也是講同樣的題目,我從網上找到基督日報的報道

Sunday, July 10, 2011

溝通和饒恕

昨天晚上聚會完回到家裏已經10點45分了。我看到女兒開出去的那部車子還沒有回來,她去參加青少年團契的聚會,應該早就散了嘛,這孩子又跑到哪裏去了?

一進門就問先生。結果我先生最關心的倒不是女兒還沒有回來,他看到女兒和我沒有開同一部車出去,最關心的是我是否又把車開去很遠的那間教會了。早年間我們都是母女到附近這間教會聚會,各自參加不同的團契,然後一起回來的。自從女兒拿到駕照,我又有機會在另外一間教會服事主,我們就不怎麽走在一起啦。現在我這個不信主的先生質問我爲什麽要到那麽遠的教會去。早該想到他會問的,結果我沒有好預備一個答案。我支吾其詞的說,因爲我在那裏有“工作”的機會(“服事”是個他不會明白的詞)。什麽工作機會?你不就是個volunteer嘛?你在哪兒volunteer還不行?唔,不是想在哪裏就能在哪裏,這個“上帝開路”的事兒和他解釋不清楚。我先生露出輕蔑的樣子,擡出汽油價錢,挖苦我連volunteer都不受歡迎。他說得不完全對,volunteer還是到處受歡迎的吧,是我自己要挑選工種,可是我對這種很複雜的情形不想解釋。我先生從來不知道我一天到晚具體忙些什麽,passion在哪裏。

現在我要看看我女兒這麽晚跑到哪裏去了!我很冒火。我先生說她9點半通過電話,並沒有提說要到哪裏去。連撥好幾次,她才接了電話。“媽媽,我給你打電話你都不接電話。我現在正在與某某和某某在McDonald吃東西”。我總是不帶手機,因爲我用的那個老掉牙的手機開到最大的鈴聲,還是常常聼不到。我提高嗓門說,都快11點鐘了,你怎麽沒有和爸爸聯係,你現在馬上回來!“Okay okay”,女兒不到10分鐘就回來了。

不消說,我女兒很不高興。人家馬上要離家到大學去了,我就再也管不着的人,何苦把關係搞糟?女兒拿起我的手機一看,什麽都不顯示,只有電池沒有電了的信號,必須立即充電,她氣哼哼地怪我。我意識到是從先生來的壓力被我轉移到女兒身上了。可是我道歉的語氣也是氣哼哼的,女兒接過話指責我開車汽油用得快的問題,竟和爸爸站在一條戰綫,真是火上澆油。我擺手讓她走開,一副由她不滿、離開算了的樣子。

之後我真是傷心了一陣子,這算什麽?是我不對。禱告吧,我要恢復好的母女關係。

今早我看看女兒很晚還沒有起來,推門和氣問她9點半要不要去教會?人家現在不知道自己還算是youth不算了,如果不算youth 那麽該上哪班主日學就不知道啦,想乾脆11點去第二堂敬拜。我摸摸女兒的頭說,媽媽昨天不應該對你發脾氣的,請你原諒。女兒立刻轉移了話題--其實她剛才說話和氣,主動分享,已經原諒過了。她問我今天開車走的時間。今天還是沒有辦法 car pool。

我駕車離開的時候,我先生的不滿又發作一遍,還是很難溝通,我說那是我這段時間工作的地方,薪水是另外的事情,呵呵!其實,這週去了三次是因爲他們有個特會,我要參加的原因也不單是因爲那份“工作”本身--這些向不信主的人解釋起來太複雜了,他們不明白。

Saturday, July 9, 2011

接受愛心的禮物

每年蘋果成熟的時候,我常常把我家樹上結的蘋果帶到團契去與弟兄姐妹分享,大家吃完了晚飯還沒有開始聚會,洗個蘋果吃正好。可是那次有個帶領的弟兄提出,蘋果還是等聚會完了以後再拿給大家為好。我同意了,把那些蘋果放在廚房先去聚會。沒想到聚會完畢以後我出來找我的蘋果,發現都沒有了,原來是小孩子們發現了那些蘋果,自己拿去享用了。我當時的感覺是很懊惱,覺得浪費了那些蘋果。

分享蘋果的目的是大家歡喜,我沒有付出多少勞動,家裡有蘋果豐收是神的恩典。可是小孩子們自己拿蘋果吃可能是認為理所當然,我也沒有遇到帶領兒童的老師來道謝,很可能老師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們雖然可能也知道這些蘋果又是我拿來的,偷吃就沒有了感恩,也沒有了那份白白吃蘋果的喜樂。最糟糕的是,他們很可能把我拿到教會的蘋果當作是我自己已經不要的東西,--你如果自己還要,為什麼要拿到教會來白白給人呢?你如果自己已經不要了,那麼別人偷去或幫你扔掉又有什麼關係呢?可是,我如果是想把自己不要的給別人,我不需要挑選比較好的帶來。

後來我反省自己,為什麼那麼不高興呢?難道就是因為沒有得到感謝嗎?的確這是很重要的因素,可是並不僅僅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副有色眼鏡,顏色都不太相同,我如果戴著我的眼鏡看你的世界,肯定體會不到你的感覺。假如我認為你送給我一份禮物是因為你有錢,或者因為你要還我的情誼,或者因為你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甩掉等等,那我就等於完全沒有領你的情,也沒有領你的心意。我雖然不會直截了當告訴你這個看法,可是你實在是白白花費你的心思,你想和我建立的友誼關係,也因為我戴著的有色眼鏡而沒有建立起來。

我想很多時候,人們對神就是這樣的:他兒子為我釘十字架?不需要嘛,祂是不是要我作他的奴隸?因為在不信的人的世界觀體係裡面,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種事情。再不就說,祂是完美無瑕的上帝嘛,祂愛是理當的。這副有色眼鏡讓人不相信神能夠有情感投注在自己的身上。但你如果知道一個健康的父母如何精心把情感投注在自己的嬰孩身上,你應該了解上帝的愛就是那樣真實和毫無條件的,--祂的愛值得探討。

Friday, July 8, 2011

誠實帶來的自由

誠實給人帶來挑戰,而接受挑戰者成長。美國的精神科醫生Scott Peck寫過一本書The Road Less Traveled,已經翻譯成中文《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由於是台灣人翻譯的,大陸人讀起來有點費勁。即便是大陸人翻譯,有些詞彙恐怕也很難翻譯,因為不在中國人的日常用語中。比如discipline那個字,譯者大部份把它翻為紀律。可是在普通話裏,紀律常常涉及上級對下級的要求,而Peck醫生說的discipline卻是人為了某種目的給自己的要求,或許翻譯為自律比較好。

Any way,誠實地說話辦事是自律的一個方面。自律的另外幾個方面包括:為長遠的益處捨棄眼前暫時的快活;承當責任;以及在堅持原則和靈活變通之間作出適當判斷,即有一定的彈性來平衡不同的需要。英文的Balancing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而prioritiz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也很不好翻譯,讀Peck醫生的前後文,我知道他說的是堅持原則和靈活變通之間的所需要的彈性。比如說,在力求全然誠實的同時,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有所保留。

以下摘自《心靈地圖》這本書。別看派克醫生說的是前來尋求心理治療的病人,我們日常生活圈子中一點也不乏這種人。他們擁有不健康的心理,在人際關係中造成種種問題,不知道自己需要看醫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庭關係需要治療和改進。文中有些話我把它重新改寫為大陸人比較容易明白的話了。

心理治療中常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作為鼓勵病人開誠布公的手段。病人被要求說出心中最先想到的事,如果同時有兩三件事,就說出最不願意說的那件。說來容易做來難,但這種方法收效神速。可是也有抗拒心很強的人,假裝自由聯想,喋喋不休談了半天,卻故意遺漏了最重要的部份。這種病人彷彿要把心理治療改為記者會,在逃避挑戰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通常都有自欺的傾向。

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都會按照自己所認識的世界來描述現實,不過我們所描述出來的要隨時接受公眾的審查。如果我們追求實事求是的話,就必須接受這個挑戰,就是被人指出錯誤時加以反省和調整,讓我們所講所傳達的都盡可能反映我們所認識的現實。

這樣的誠實多少帶著點痛苦,一般人說謊就是為著逃避這個挑戰。在水門事件中,尼克松總統說謊的動機,就跟一個打破檯燈不願意承認的四歲小孩一樣幼稚。在正當的挑戰面前撒謊,就是規避正當的受苦,心理疾病一定會隨之而生。

撒謊的對象當然不限對別人,也包括對自己。調整自己的良知和現實觀感也是一種挑戰,跟來自別人的挑戰同樣不可避免,也同樣痛苦。自欺的謊言多不勝數,其中最常見的也最具破壞性的就是“我們很愛我們的孩子”,和“父母很愛我們” 。這可能是事實,但即使不是事實,大多數人也不肯承認。我常說,心理治療就是一場說真話的遊戲,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病人面對自己這種謊言。

心理問題的病根千篇一律,都在於自欺與欺人交織成一片綿密的網,只有靠絕對誠實的氣氛才能除滅。心理治療專家必須先跟病人建立坦誠開放的關係。如果我們不曾經歷類似的挑戰帶來的痛苦,憑甚麼要求病人承擔起面對現實的挑戰?我們需要用自己的經歷來開導別人。

謊話分成兩種:白色謊言(善意謊言)和黑色謊言(蓄意謊言)。所謂黑色謊言是明知故犯的撒謊,白色謊言則本身可能是事實,但我們蓄意保留了重要的真相不說。謊言被冠上白色的頭銜,並不代表它不算謊話或值得原諒。一個政府透過審查制度使人民無法得知重要的資訊,並不比一個撒謊的政府更民主。病人絕口不提他透支了銀行存款的事,這對治療造成的妨礙跟乾脆撒謊一樣嚴重。由於壓抑事情真相給人的感覺好像情節比較輕微,白色謊言反而是最常見的撒謊方式,而且因為它比較不易察覺,危害之烈遠超過黑色謊言。

社會通常認可白色謊言,因為動機是不想傷害別人。我們的社會關係往往膚淺得令人惋惜。父母灌輸給兒女白色謊言,卻被視為愛的表現,即使平常能坦誠相待的夫妻,有時也覺得很難以同樣開放的態度面對孩子。他們無法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吸食大麻、夫妻爭吵、憎恨專斷的祖父母、經醫生診斷有身心失調現象、在商場投機,他們甚至不願意把銀行存款數字告訴孩子。

通常這種保留真相的行為,被視為保護孩子,避免他們不必要的憂慮,但這種保護大多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孩子們還是會知道爸媽前一晚針鋒相對的爭吵、祖父母惹人嫌、媽媽神經質、爸爸做股票賠了錢。真正的結果不是保護,而是剝奪。他們剝奪了孩子有關金錢、疾病、毒品、性、婚姻、父母、祖父母等等知識,也沒有機會觀察效法開放與坦誠的溝通,只學到支離破碎的誠實,不完整的開放,以及有限的勇氣。

父母用這種方式保護孩子,有時真的是以愛為出發點,但大部份的父母卻是用保護為煙幕,避免孩子向他們提出挑戰,維護自己對子女的控制力。父母的行為等於是告訴孩子說,聽著,孩子,你就當乖小孩,想你自己該想的事情,大人的事讓爸爸媽媽來操心,這樣對我們雙方都有益:我們自覺堅強,你也有安全感。不要追究這些事,大家都比較好過。

看來很多父母就是這樣把自己10歲以上的孩子當作5歲的小孩來對待。關於選擇性地保留真相不講出來,有些場合是必要的,派克醫生特別舉出政治和企業組織環境的例子,發表個人意見感想時都要有節制,要儘量先認同對方的立場。如果想要同時忠於事實,派克醫生提出幾條規則,我覺得很有幫助:

首先,不要說假話。其次牢記,不說出全盤真相基本上就是說謊,每一個保留部份真相的決定都是個重大的道德抉擇。第三,不可出於個人的慾望而保留真相不說,比如爭權、討好、逃避修訂心靈地圖的挑戰等等。第四,一定是为了對方的需要才選擇保留真相的做法。第五,評估別人的需要是一種極為複雜的任務,必須以愛為出發點才能作出智慧的抉擇。第六,評估別人需要的標準,在於對方能否運用我們提供的真相獲得心靈的成長。最後,應該常常檢討是否低估了對方接受事實真相的能力。

看起來,這似乎是一件非常艱鉅,永遠不可能做得很完美,也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但是實事求是的人生,收穫將遠超所付出的代價。態度開放的人不斷修訂他們的心靈地圖,因此會不斷地成長。他們比封閉的人更善於建立和維持親密的關係,他們無須掩飾,過得自由自在,沒有圓謊的煩惱。保持誠實的自律習慣,所需要的精力遠遠少於躲藏在秘密的陰影裏。敢於面對真理的人,因為有勇氣生活在海闊天空的世界,所以擺脫了恐懼的威脅。

我在體驗自由那篇博客裏說過,人生若沒有甚麼懼怕就是自由。所以實事求是就是通往自由的大門。對嗎?怪不得我們的上帝要我們實事求是!

Thursday, July 7, 2011

如何見證上帝的恩典

什麼是作見証:基督徒的見証就是向人分享自己信主或信主后的經歷。這些經歷可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當事人來說是不尋常的,因為信實的神在其中向他/她講話、給他/她學到功課、或垂聽禱告幫助了他/她自己或旁邊的人。

作見証不是什麼:不是所有的分享都叫作見証。不少人訴說自己的經歷或話家事,不是為了榮耀神的工作,而是為了吹噓自己能干,提高自己的身價,或是為了賣什麼東西給人。這樣的分享沒有讓聽者看到有什麼可以效法、可以追求的東西。

作見証的目的:作見証應該以聽者的需要為中心,不是以自己的故事為中心。要問自己,我的經歷對他人的屬靈成長有鼓勵和幫助嗎?你如果沒有把握,可以在見証之前與弟兄姐妹溝通,征求別人的意見。通常來說,你越多地分享見証,就越多地經歷神的恩惠!

怎樣作見証:一篇好的信主見証一般有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把信主前的狀況作出簡單清楚的描述:我的家庭和生活環境如何,我的信仰如何,我對基督教的了解如何。第二部份是信主的經過:什麼人或事件使得我對基督信仰的態度轉變?第三部份是信主后的經歷:對照自己信主之前的狀況,心態、情感、認識有什麼不同?我的信心帶給我什麼益處?

一篇好的生活見証也有三部份。第一部份是描述自己的需要是什麼,以及自己曾經向主作了怎樣的禱告。第二部份是描述主用怎樣的方法幫助了我,以及他怎樣讓我明白到這是他的作為?第三部份是贊美主和勉勵聽者。最感人的見証是在第一部份訴說了自己真實的困難和軟弱,而第二部份有讓人心服的主在作工的確據。

不踴躍作見証的原因:可能下列原因之一攔阻了你常常作見証:1,沒有機會﹔2,覺得別人可能對我的經歷沒有耐心、興趣來聽﹔3,看不到神給自己有什麼特別恩典,認為所經歷到的都很平常,或者感到未必是祂的工作﹔4,自己直接向神禱告溝通太稀少﹔5,覺得自己一無所缺,沒有什麼需要求神的﹔6,忘記了神過去的恩典﹔7,誤以為作見証必須編造加插情節才能榮耀神﹔8,誤以為非要經歷到很大的恩典或考驗才能見証神﹔9,不願意分享那些暴露出自己曾有的錯誤觀念、軟弱不足、甚至曾經不光彩的事情。10,認為教會裡應該作見証的人很多,還輪不到自己作見証﹔11,怕說錯什麼叫別人批評或笑話。

排除作見証的障礙:大多數的障礙是由於過去經歷留下了內心創傷,使人過份使用一些人際關系中的某些防衛方法。防衛(defenses)是必要的,可是過份使用並不健康。教會是三一神的家,與父子靈同感一靈的親密團契。進入這個新的家庭后需要學習信賴父神的愛惜保護、感受與基督和弟兄姐妹情同手足的屬靈氣氛,這需要意識到自己過去的不健康習性,有意去用信心克服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懼怕,彼此勉勵、逐步地學會放下面具、互相敞開和信任,創傷如此開始得到醫治。

預備見証和聽別人作見証:平時要留心記下神在你身上的恩典,預備分享。當聽完一個人作見証后,請給予適當鼓勵。最好的鼓勵不是籠統地說“很好”,而是對所見証的細節作出具體的回應。如此,讓見証者知道他/她的見証如何影響了你的想法、觀念、感受。

Tuesday, July 5, 2011

怎樣叫作踐踏神的兒子?

聖經裏提過有不能赦免的罪。據我所知,不能赦免的罪只有一樣,就是拒絕相信耶穌。對幾處有關經文的研讀默想,結果報告如下,歡迎大家提供不同角度的意見:

希伯來書10章26-31節: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何況人踐踏 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

甚麼是得知真道以後故意犯的罪呢?得知真道就是知道和相信耶穌流血捨命完成了救贖的工,而人能夠故意犯的罪就是不信。我想不出還有甚麼其他的罪是故意的又是無法赦免的。對於希伯來書的讀者來說,不信就意味著回到猶太教,獻牛羊作贖罪祭,守摩西律法。所以,他們明白“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是很嚴重的問題。

干犯摩西律法的某條和踐踏神的兒子相比,當然後者嚴重得多。假如一個猶太人原來都一直都是謹守摩西律法,按照節期獻祭,有一天他相信和接受了耶穌就是彌賽亞,上帝的羔羊除掉一切罪過的,那麼他就需要作一個重大的決定,他的家庭還要不要繼續遵守摩西律法。也就是說,生了兒子還要不要為他行割禮?下一個節期到來還要不要去聖殿獻祭?我相信當時很多猶太人基督徒選擇繼續守摩西律法,他們繼續隨從原來的猶太教文化習俗,守安息日的條例,不和外邦人一起用餐,不沾染禮儀不潔之物等等。我想只要這些猶太基督徒明白,割禮和飯食都不能使人得救,惟有耶穌的血使人得救,那麼原來的習俗盡可以保留,保羅稱之為軟弱的信心,要求其它人照顧一下。

可是怎樣叫做踐踏神的兒子呢?就是感到單信耶穌的血還不足夠,必須加上自己的一切的敬虔禮儀,諸如割禮和獻祭等等,那就是踐踏神的兒子了。因為他把耶穌的血當作平常,好像他供獻的諸般祭物之一:遵守律法的敬虔行為,奉獻的祭物,和耶穌的寶血。不敢停止到聖殿奉獻祭物,不敢不給孩子行割禮,唯恐有罪留下來,這算甚麼呢?還是等於不信基督寶血的功效嘛。或許他感到有了基督的拯救,再加上他一切的敬虔行為,得救就是雙重保險的啦?問題的實質在於不信,所以審判的時候無法瞞天過海。

希伯來書第6章所警告的是同一回事:已經蒙了光照,嘗了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份,卻離棄道理的是甚麼人呢?你頭腦中如果想著一個非猶太人,信了主之後又軟弱跌倒、退後不信,那幅畫和“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聯繫起來是很勉強的,甚至說不通。只有信了主以後堅持獻上動物祭牲來除罪,不然良心就過不去的,那些人堪稱離棄道理。他們可能領受到聖靈的各樣恩賜,比如說方言,嘗到被聖靈澆灌的喜樂,深知過去的罪已得赦免,卻仍然感到必須加上遵守一切摩西律例典章才能使神不斷地悅納自己,這就是十足的“把神兒子重釘十字架”,因為他們不斷地感到耶穌的除罪是不充分的,他的血好像其它的動物祭牲的血一樣,僅僅除去了過去的罪,現在和未來新的過犯需要再獻祭才行。希伯來書6章9-11節也證實,作者所警告的不是講行為問題,因為讀者為基督的名所顯的愛心是受到肯定的。他們恐怕恰恰是過份注重行為,才把耶穌的血當作平常的。

在馬太福音12章31-32節,耶穌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路加12章也記載了這句話。乍一看你可能以為耶穌教導法利賽人說,三一神的第三個位格聖靈比第二個位格基督還重要: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但你看前後文,耶穌說這話的場合是被法利賽人污衊為靠著鬼王趕鬼。他們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不信他靠著聖靈趕鬼!不相信耶穌就等於不相信他們平日所敬拜的神,猶太人都知道神是個靈。所以耶穌談論聖靈,那些法利賽人聽眾才不會想到神的第三個位格,他們當然明白耶穌指責他們褻瀆主耶和華,把祂的靈侮蔑為鬼王。

耶穌實際上告訴法利賽人的是,一切的罪過和褻瀆的話都可以赦免,惟獨不信人子靠神的靈行事,總不得赦免!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要想在基督的拯救之外另外尋找能讓上帝滿意的行為。我發現自己從前重視所謂的討神喜悅,其實就是不怎麼相信單憑信耶穌就能討神喜悅。我們常常彼此說某某行為不討神喜悅,並不是側重那個不信或者小信的心態,而是側重那個行為表現的本身。我們應該悔改,把注重行為表現過於基督寶血拯救的觀念改過來,省察自己的信心:我和神親近嗎?我為甚麼在這件事上無法信靠祂?祂會對我說甚麼?

Saturday, July 2, 2011

進入至聖所,住在神的家

舊約裏面有很多新約的影子,比如摩西會幕和所羅門聖殿中的至聖所,就象徵了神與人同在的地方。你還記得啓示錄中所描寫的新耶路撒冷城是什麽形狀嗎?方方正正一個巨大的立方體,正是至聖所的形狀,高度2200公里!我相信2200公里不單單是城牆的高度,而是人在裏面的確可以上下走那麽遠的。神的家是個奧秘。下面這段經文是要每個基督徒對於自己已經得救(進入至聖所,來到神面前信祂)有把握。

希伯來書10章19-23節: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evil conscience)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觀察經文,首先注意到我們能夠進入這個至聖所是靠著耶穌的血。基督是一條道路,讓我們能從他的身體經過,進入神的家,因爲他已經為我們捨了自己的性命,成全了這個救贖大工。論到“坦然”進入至聖所,對於猶太人,以及對於受希臘羅馬文化巨大影響的當時社會來説,你知道這是指消除了個人的罪咎感。華人恐怕在這方面的體會大多是很膚淺的。做了不合宜的事,或者身體不潔,必須除罪才能進到神面前這個觀念,在摩西時代的中東文化已經流行,從埃及到迦南,敬拜各神有很多不同的禁忌、迷信、禮儀。(Holmam Bible Dictionary有一些解釋。)所以耶穌能夠讓人在神面前坦然是很大的一件事情。

接下去的幾句話説明了這個坦然是怎麽來的:並且我們有一位大祭司在神的家(the house of the God)。治理二字是中文翻譯加的,更清楚準確地描述了επι那個希臘文介詞,他當然是在家裏治理管事的,不是領你進門以後抄著兩手在那裏看你的熱鬧的。你初來乍到不懂神家裏的規矩,有不適當的舉止言談是難免的,不是嗎?別擔心,耶穌不僅叫你坦然進來了,而且還非常希望你會喜歡這個地方,常常回來,甚至住在這兒!就好像每一位好客的主人一樣,他一定熱心地招呼你隨便坐,問你累不累,想不想擦把臉,想喝點什麽,然後豐豐富富地供應你!聖父子同心同德,很希望你知道自己在這裡是被當作貴客來對待的,願你坦然、如沐春風。我覺得父神就是這樣在祂的家裏招待我們的,祂的熱心只超過人的熱心,一點也不少于你所見過最熱心的人。事實上我每次傳福音給人的時候,心裏就感受到天父對來客的那份熱情款待。

現在必須談談虧欠的良心問題了,因爲忽略良心是談不上坦然的。中文翻譯為虧欠的那個字其實是邪惡,our hearts have been cleaned from an evil conscience,意思是你因信已經行了最好的潔淨禮,把evil conscience除掉了,你應該有充足堅定的信心,誠誠實實地近前來。爲什麽這虧欠的良心是邪惡的呢?因爲它兇惡地攻擊人,讓人不敢來到上帝的面前。它當年叫亞當夏娃掩藏自己不見上帝,今天也一樣,叫人躲避和疏遠上帝。你承認嗎?在人際關係裏這是一樣的,你自覺愧對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會去尋求和這人增加什麽交往的。虧欠的良心是建立友誼的極大障礙,上帝要我們務必除去這個障礙。事實上,希伯來書的作者用了最嚴厲的警告來談除去evil conscience的問題。你不可以感到耶穌獻上的寳血還不夠,必須再加上你自己供獻的好行爲方蒙悅納。讓你有資格坦然來到神面前的,不是你每天的好行爲。去掉舊觀念,用信心單靠耶穌的血就對啦。

最後,你注意到23節談堅守一個指望,因為那應許我們的上帝是信實的。這指望不是別的,就是得救,就是那個令我們不安的問題:耶穌讓我們進入這個至聖所(神的家),我們在這裡的地位牢靠嗎?上帝會不會有一天因爲我的表現不夠好而把我開除家籍?答案很清楚,你要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住在神的家裏,因爲大祭司耶穌治理,他已經每天潔淨了你的新過犯。完成被動分詞的語態告訴我們,他做工的果效是恆常有效、你應該放心的。

聖經裏討論不少良心的問題,保羅說我們不但不能忽略良心,而且要彼此照顧軟弱的良心。軟弱的良心是過去沒有信主以前訓練出來的,未必正確,我們必須重新訓練良心,來相信耶穌的寳血已經潔淨了我們,他現在還天天在神的家裏作我們的大祭司,隨時潔淨我們,免得我們在家裏不自在、躲避父親!讓我們用信心來常常住在神的家裏吧,那裡是個自由、沒有重擔、不必假裝的地方,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