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譯自雅虎新聞科學專欄的介紹。
甚麼是地球工程?隨著釋放進入大氣層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引起冰帽溶解、到處洪水氾濫、夏季熱浪和乾旱時期越來越長、原始森林越來越頻繁的空前破壞力大火和颶風,隨著氣候變化帶來越來越多的災害,有些氣象科學家越來越相信,減緩或阻擋地球生物滅亡的唯一希望,是人工干預。科學家正在開發干預全球自然系統的可能方法,來抵消氣候變暖的趨勢。
地球工程從1960年代就開始談論了,那時美國科學家建議把幾十億高爾夫球一樣的白色物體放入海洋,來反射太陽光、遮蔽地表,干預地球升溫的過程。當時科學界廣泛認為這類做法既天真、又危險。但這幾年我們看到,我們能用人工減少全球升溫幅度的機會快速降低了,無論是陽光反射,還是地表遮蔭,海洋已加快了碳吸收的速度。現在我們正在認真考慮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
今年10月份,有一家非牟利機構SilverLining出了300萬美元,支持哥倫比亞大學環境氣候法律系的地球工程研究。那裡的Michael Gerrard教授說,我把地球工程比作化學治療--如果別的方法都不行了,就來試一試。
最可行的建議是甚麼?他們正在研究的是:人是否能夠把反射陽光的氣溶膠顆粒射進入10公里以外上空的大氣平流層,模仿火山灰雲造成的冷卻效果。1991年,菲律賓有一座火山爆發,噴出的硫酸鹽顆粒進入大氣層,直接阻擋了一部分太陽輻射,引起全球平均溫度在接下去的兩年降了0.6攝氏度。
這個干預太陽輻射的方案需要派遣很多飛機,到20公里高空去撒硫酸鹽氣溶膠。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的估算,如果我們能在2035年之前用高空郵輪丟6萬次反光顆粒,那麼可以削減升溫0.3攝氏度。
還有甚麼別的好辦方法?另外一個想法是用水泵將海水抽到空中形成小水滴,希望能使海面更明亮,從而更能夠反射陽光。澳大利亞正在出資研究,希望這種明亮的霧氣能夠把水溫降低,拯救周圍海域已損壞的大堡珊瑚礁群。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看是否能用船隻把鹽顆粒泵入北極霧,幫助逐漸融化的北極冰帽重新凍結。還有研究人員琢磨是否能把鐵播種在海裡來刺激海藻生長,因為已知海藻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迄今為止,控制太陽輻射量從科學上看似乎是最佳方案。康奈爾大學工程系的Douglas MacMartin說,「我們100%確知地球可以用阻擋太陽輻射來冷卻。」
那麼為何現在還不著手做?干涉大自然過程是有風險的。地球氣象系統相當複雜,所以氣候改變對環境衝擊很大,從颶風更頻繁登陸到野火加劇,干擾氣候的一個因素可能引起危險的意外漣漪效應結局。
比如兩年前,《自然》雜誌稱地球工程為「古怪和令人不安」。阻擋太陽光會不會影響亞洲的雨季反常?20億人靠時雨收穫莊稼。或者海水的酸鹼度會不會被改變?為了地球工程在政治上可行,科學家必須說服普通人,計算的風險是值得的。去年哈佛大學想要發送一個氣球到某地的高空,散發一點碳酸鈣,測試那些顆粒是否能阻擋一些陽光。但是公眾反對的呼聲太大,試驗只好暫停。
安全因素是唯一的考量嗎?那不是唯一的。有些人擔心地球工程會允許企業的碳排放無限制照常進行,從長遠來說,人類必須放棄礦石燃料。如果只靠地球工程而不削減碳排放,牛津大學獲諾貝爾獎的Raymond Pierrehumbert教授說,就好像跳樓時希望在落地前發明出反地心引力工具一樣。
大多數科學家的立場如何?迄今全球實現削減碳排放目標的成績太糟,很多專家重新考慮地球工程。比起全球升溫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15年花20億來開發太陽能工程不算貴。今年3月,澳大利亞有個科學團隊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地球工程的試驗。他們使用100個噴頭將鹽水噴入空中,來增強現有的雲層。理論上,1000個噴頭就能夠挽救整片大堡珊瑚礁群不至於死掉。
哈佛大學David Keith教授說,「人們擔心過度依賴技術修復是有道理的,但是甚麼也不做就更糟糕,我們回頭看,如果早早使用了地球工程技術,本來能夠挽救自然界中幾百萬生物不至於死於熱浪。
將空氣中的碳吸出來?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協調委員會(IPCC)說,全世界必須在2100年之前從空氣中吸除1兆噸的碳,才能避免地球升溫超過1.5攝氏度。有人建議「碳捕獲」:直接從工業設施電站排放的氣體中除掉二氧化碳,或從大氣層中清除所有的溫室氣體。
世界上至少有19個大規模捕獲CO2的項目在進行,人們從火電站或天然氣電站的煙囪中捕獲碳。2017年在德州一個火電站設立了這樣一個項目,但今年5月關閉了,因為只捕獲了17%的碳排放,沒有達到預期的捕獲33%。碳捕獲項目需要安裝一個管道,將空中捕獲的碳貯存在地下深處,很昂貴。有一家初創公司Stripe,讓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出錢參與碳捕獲。公司的Nan Ransohoff告訴記者說,「這是個硬件問題,是基礎設施和科學問題,要花很長時間來開發碳移除技術,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好。」
我看见有人反对用“地球工程”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人为地将地球人工降温这样的企图。他们觉得用“气候干预”比较适当--climate interventions。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