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5, 2021

民權運動中的普通基督徒

我們一般談論1950-60年代的民權運動,只談幾個出名的,馬丁路德金、葛培理、或有色人種促進會等等。葛培理牧師在民權運動中是個溫和派,雖然不反對,但也談不上積極支持種族平等。本文談談那時的普通基督徒,就是那些沒參加任何遊行、每星期天上教會、全家飯前禱告、努力賺錢養家的人,他們沒看到自己的信仰和行為有甚麼衝突,內容取自Tisby博士的《顏色妥協》一書第8章。

歷史學者Kevin Kruse出過一本書《White Flight》,詳細描寫了1950年代的亞特蘭大鄰舍之間的故事:

住Kirkwood城區的人有70%基督徒,一個號稱「太忙沒功夫恨」的城區。不過,教會的牧師和長老積極敦促會友不賣房給黑人。他們大聲呼籲會友「保持Kirkwood為白人區,維護我們的教會和我們的家」。當這一努力失敗,有一、兩家黑人搬來之後,很多白人居民開始搬走。教會也關門,搬到全部是白人的市郊。

學校是另一個爭奪的地盤。那些決心維護種族隔離的基督徒一想到白人女孩要和黑人男孩一起長大,可能會談戀愛和結婚,生出棕色的孩子,心裡就不是滋味。他們開始建立私立學校,因為公立學校必須允許種族融合,私立學校政府管不著。

1972年有一份報告,發現這些新成立的學校,校名很多都帶了Christian或Church字樣。大多數城市都有基督教會在取消種族隔離的運動中參與了建立新學校。

有一本自傳《Blood Done Signed My Name》,記下了比較進步的衛理公會白人牧師宣講種族公平和消除隔離的信息,卻受到拒絕的往事。很多時候他們必須選擇是宣講上帝的道,還是討人歡喜?他們需要得到會眾的經濟支持,所以很多時候也就避開話題了。

福音派的基督徒當年對於馬丁路德金是甚麼反應呢?當然沒有反對他的平等權利主張--他們基本上沒有反應,a silent majority,但反對他所帶領的遊行抗議,因為這些抗議活動中出現了暴亂現象,他們發聲要求嚴厲打擊犯罪。在平權運動呼籲公平,希望聽見、看見教會支持的時候,他們的表現卻好像瞎子一樣,沒看見受傷倒在耶利哥路上的人(路加福音10章)。

今天的福音派與當年有些類似是嗎?對黑人性命寶貴的呼聲沒有反應,對發生的砸店搶貨反倒有反對的聲音,好像譴責那受傷倒在耶利哥路上的人阻礙交通--這和馬丁路德金牧師當年所批評的白人溫和派很像,不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