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5, 2023

活在職位之外

很多人把自己的身分綁定在職位上,這會比較容易遇到困難的。本文轉載自《華爾街日報》生活版文章:別再逢人就說自己的職業了

無論是在宴會上、教會裡,還是足球比賽的場地外,你可能很快就會被問到: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好像談論天氣那麼隨便。

有些人好像抓住救生筏一樣抓住職場頭銜的話題,深信自己之所以值得交談,就是因為有這些頭銜。還有的人不假思索地拋出這個問題,或許是因為工作佔據了人們太多時間,以至於很多人已想不起其它話題了?

在遠離辦公室的時間裡,許多人在別人眼中仍然會首先和職業畫上等號。甚至你出門遊玩探險,需要考慮當下安全問題,還會有人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如果都不談工作會怎樣呢?起初會有點不適應而已。

Jon Levy張羅了幾次晚餐,大家一起做飯和吃飯。按照要求,在90分鐘的時間內,客人們不能談論各自的職業。一些客人來了之後有些緊張,也不喝酒,只是與人談論一些無聊話題,例如名字如何拼寫。但最後,這群人好像變成了一幫經常露營的老友。Levy說,一同準備晚餐本身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加上不能重複熟諳的「你是做什麼工作的」老套劇本,賓客之間反而建立起一種親密感。

Levy說,在很多社交場合中,表面似平看不出來,其實都有彼此地位的較量。如果不去觸碰職業話題,每個人都可以做精彩的自己。難免還是有人會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此時Levy喜歡開個玩笑,比如說他的工作是做熱帶飲品裡的那種小裝飾傘,這就讓人放下戒備,敞開心懷。

有時候,讓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反倒勾起地位的比較,影響繼續交往。這就是把一個人的價值與頭銜畫等號的缺點。一名博客製作人說,在社交媒體上單單談論工作,會讓人失去自己的生活和樂趣。

Rahway刪除了已積累約五千粉絲的Twitter主賬號,除領英LinkedIn外,還把所有個人檔案中涉及職場經歷的內容統統刪掉。她說,不管是在網絡中還是現實世界,不需要每一刻都以「播客製作人Ashley」的身份示人,這種感覺很自由。儘管如此,她還是擔心這樣會放棄一些機會,因為她不再高調地宣傳自己的成績,也不再把社交媒體和自己的生活當做一塊廣告牌,上面好像寫著「請來雇我」。

這些年來,Kate Bernyk曾經一見人就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因為她希望別人問她這個問題。Bernyk的職業是給維權組織和政府做公關,這份工作符合她的個性,也能讓人另眼相看。得到這份工作後,她患上了焦慮症,為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她選擇了辭職。後來她找到一份職位較低、薪水較少的工作,她突然發現自己有了閒暇時間。於是她學起了刺繡,開始獨自旅行,還寫起了個人隨筆。

如今和人見面,她會問「你平常都做些什麼」,或是「你的快樂源泉是什麼」。她說「我必須在工作之餘擁有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有話可聊」。

讓你的職業成為你的個人名片,這本身並不是件壞事。說出自己的頭銜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身的影響力,同時帶給自己驕傲與自信。家住佛州Port Orange的Alicia Smyth在航空業工作,她很樂於談論自己的工作,因為工作帶給她一些成就感。Smyth說她是家中的第一個大學畢業生。

然而,很少有什麼工作是鐵飯碗,尤其是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許多科技圈的人曾把自己公司的名字--Facebook、Google等等--當作成功的代名詞,他們的父母也會在朋友面前驕傲地提起兒女所在的公司,但恰恰也是這批人,如今面臨著裁員。

他們覺得以前的僱主好像背叛了他們,為工程負責人和產品經理提供指導的Jen Dary說。公司曾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並讓他們相信整個公司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可後來,許多員工被隨意踢開,往往只一封公事公辦的電子郵件就解僱了。

Dary說,對於以後的新工作,希望工作關係不再像以往那麼親密。即便是留下來的員工,當企業的光環褪去後也會有一種漂泊感。她建議做自我介紹時,可以先從自己的愛好與家庭說起,最後再把工作話題一帶而過。比如說「我平時...我是藉著...賺錢養家的」。你總是可以選擇告訴別人,「我不只是有工作這一面」。

Ed Baldwin來自Iowa,十年前曾被突然解僱,之後他就改變了自我介紹方式,不再提及他的頭銜和公司名稱,只是說自己做的是哪個領域。Baldwin說,不要被那些東西束縛住了。無論是高管職位帶來的聲望,還是擁有職場密友圈而帶來的自在感,都會輕而易舉地煙消雲散。他說「這就是綁定太深的危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