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7, 2023

培養健康的味覺

很多鳥兒吃不出來糖味,但蜂鳥能,因為蜂鳥帶有檢測糖分子所需要的遺傳基因指令。人類能夠感知糖分,因為人的DNA含有檢測糖分的基因序列,使我們能夠吃出甜味。

但實際上,人能夠品嘗的各種味道,除了基因之外,還和我們出生前後所品嘗的一切都有關。密西根大學Monica Dus教授是一位神經科學家,她致力於研究基因和飲食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味覺。

她正在深入研究人攝入過多的糖如何使甜味感覺變遲鈍。味覺對於人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若能夠了解基因和環境如何塑造味覺,對於營養、食品科學和疾病預防至關重要。本文內容取自她的文章:Can we train ou taste buds for health?

Dus教授解釋說,人類辨別食物味道的能力取決於味覺感受器的存在,這些分子探測器存在於舌頭表面的感覺細胞上。味覺感受器和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出五種基本味覺:甜、香、苦、鹹和酸味。這些味道通過特定的神經從口腔傳遞到大腦。比如當糖與甜味受體結合時發出甜味信號。

我們天生喜好哪些食物味道,來自於人類進化史中舌頭和大腦的連結方式。鹽和糖等必需營養素和能量的味道,將信息送到與快樂滿足相關的大腦區域。而提醒我們潛在有害物質的某些毒素苦味,讓我們感到不適或疼痛。

雖然DNA的味覺受體基因使人能夠檢測食物分子,但人對這些分子的反應方式也取決於味覺基因的獨特組合。人的基因,包括味覺受體基因,有著不同的口味喜好。

舉例來說,人有一種名為TAS2R38的苦味味覺感受器。科學家發現不同人的TAS2R38基因遺傳密碼存在微小區別,這些基因區別影響人們對蔬菜、漿果和葡萄酒苦味的感知。後來的研究表明,這些基因區別影響人的食物選擇,特別是在蔬菜和酒精消費方面。

人的基因庫中還存在更多的區別,包括甜味受體的差異。然而,這些基因差異是否和如何影響口味與飲食習慣,仍在研究中。可以肯定的是,雖然遺傳學為味覺和偏好奠定了基礎,但一個人的食物體驗可以深深地重塑味覺和偏好。

人的許多與生俱來的味覺和偏好都是由早期食物體驗塑造的,有的甚至在嬰孩出生之母親飲食中的一些分子,如大蒜或胡蘿蔔,通過羊水到達胎兒正在發育的味蕾,並可能影響到一個人出生後對這些食物的欣賞。

嬰兒配方奶粉也會影響以後的食物偏好。比如研究發現,用非牛奶配方奶粉餵養的嬰兒(由於其氨基酸含量較苦、較酸),斷奶後比那些吃牛奶的嬰兒更容易接受蔬菜等苦味、酸味和鹹味食物。用牛奶為基礎的配方奶粉,加糖水餵養的幼兒,在兩歲時就強烈喜歡甜飲料。

食物影響人的味覺並不止於幼兒時期:一個人成年之後吃的東西,尤其是糖和鹽的攝入量,也會影響人對食物的感知和選擇--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會降低對鹹味的喜歡程度,而攝入更多的鈉會讓人喜歡比較鹹的食物。

糖也類似:減少飲食中的糖,您可能會發現食物更甜。反之,高糖可能會減弱你的甜味感覺,正如對我們對老鼠和蒼蠅的研究所發現的。

儘管我們還在研究確切的原因和機制,但我們已經發現,動物的高糖和脂肪攝入會抑制味覺細胞和神經對糖的反應,改變味覺細胞的數量,甚至翻轉味覺細胞基因的開關。在Dus教授的實驗室中,從飲食中去除多餘的糖,老鼠的味覺變化會在幾週內恢復正常。

除了遺傳和食物,疾病也會影響味覺。正如很多人在新冠大流行最嚴重時所發現的,感染後無法區分甜、苦和酸的食物。研究人員發現大約40%的感染者出現味覺和嗅覺障礙,其中大約5%的人這個症狀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研究人員雖然不明白是什麼導致了這些感覺改變,但很可能是病毒感染了支持味覺和嗅覺受體的細胞。

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基因、飲食、疾病和口味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能夠改變慢性病的風險--適當減少糖和鹽的攝入量對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大腦使用味覺信號區分食物和毒素,還用它來估計食物的飽腹感。在自然界中,食物的味道越濃(甜度或咸度),其某些營養成分和卡路里含量越高。例如一個芒果的含糖量是一杯草莓的五倍,所以它味道更甜,更容易飽腹。因此,味道不僅對於食物的享受和選擇很重要,而且幫助調節食物攝入量。

食物或疾病改變味覺,甚至可能讓感官和營養信息「脫鉤」,不再向大腦提供有關攝入量的準確信息。研究發現食用人造甜味劑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事實上,在最近一項對無脊椎動物的研究中,試驗發現高糖攝入引起味覺變化,通過損害食物需要量的預測而導致更高的食量。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果蠅中觀察到的許多飲食模式和大腦變化,在吃高糖或高脂肪食物或肥胖的人身上也出現了。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些身體狀況是否也是由大腦中味覺和感官改變引起的?

口味的適應性給我們帶來希望。由於飲食塑造了的感官,人實際上可以訓練自己的味蕾和大腦做出反應,來喜愛糖和鹽含量較低的食物。

有趣的是,許多人已經發現有些食物太甜,也許這不奇怪,因為雜貨店60-70%的食物都含添加了糖。根據基因和味蕾的可塑性重新配製食物可能是增強營養、促進健康和減輕慢性疾病的實用有力工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