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我假設自身免疫系統必須強健。不過我還是要聽聽國際專家怎麼說。MedCram好像是為醫療從業人員設計的夜校。
每年在瑞典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現在討論這個問題,顯然是因為疾病流行會大大影響到世界經濟。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下一次傳染流行的是甚麼病,暫且稱它為X病,而X病的致死率很可能會比剛剛過去的新冠病毒高20倍,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到時千萬不要像2020年那樣,很多地方發生醫療系統崩潰!
Roger Seheult醫生這個講座的重點是如何做個人預防。英國專家認為現在有了新冠疫苗技術突破,新的疫苗可以在檢測到之後100天之內開發出來,很多人不太相信。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正在檢查把mRNA技術用於對付X病的疫苗開發各環節。
參考新冠病毒的突發和傳播過程,我們對於下一次病毒流行得到很多經驗教訓。首先是在醫藥和預防方法全缺的情況下,暫時切斷公共交通,關閉營業,全體居家隔離的做法,下次還要這麼做嗎?恐怕不必。
因為現在我們知道,人群去到公園野外,或任何彼此不那麼密切接觸的地方,曬曬太陽其實不危險,大家保持一定距離就可以降低病毒傳播速度。況且,很多人對於嚴格限制交往的行政命令已經很反感了,所以下次病毒大流行一定是每一波的感染人數都更多更快,特別是那些疫苗接種率比較低的地區。
我們看到,這些地區的醫院很快就開始放棄救治某些人群,因為在大流行期間,不僅某些醫療物資缺乏,能夠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也病倒很多,比如那些必須由專業人員操控的血液透析儀不得不停,好像新冠流行期間,引起原本可避免的死傷。
另一個可以預期的X病大流行事件,是人們對某些暫缺物資的囤積和買賣--只要是聽說某藥可能對X病有效,那藥立刻就買不到了等等。還有國內和國際供應鏈受到干擾的問題--那些負責交通運輸的人員可能感染其它人、隔離、甚至死亡,所以藥店現有的存貨(比如一些常用的救命藥物)變得稀貴起來。
即使100天疫苗能夠研製出來,分發也可能是個難題,因為疾病傳播太快,疫苗和測試的需要量已經非常大,交通運輸卻可能已斷斷續續。疫苗研發生產越緩慢,這種情形越可能發生。
在困難的情形下,執法需要可能需要增強,防止人在醫院動用武力或搶劫等等,而到處施行安全檢查會讓人更不自由。
所以綜上所述,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即使還沒有疫苗和藥物,標準的醫療服務不依賴供應鏈,不依賴檢測,不依賴某個藥房來分發藥物,無法囤積,需要的物資到處都有而且不昂貴,並且能夠有效阻斷某些疾病傳播方式。
我們稱此為瑞士奶酪模型--到處有孔--依靠不同的渠道、容易用後備措施填補和替換缺失。如何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呢?
首先是陽光。陽光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廣泛,不只是提供維生素D而已。你如果看美國每周的流感死亡人數,就會注意到每年日照最短的時段是死亡人數最高的時期。不僅是流感和呼吸道疾病,除了意外死亡,幾乎所有的疾病,包括心臟病、癌症、腎病、憂鬱自殺的死亡數目都在這些日照最短的時段增加。
科學家查看新冠在歐洲的流行死亡數據,想要知道到底是甚麼因素影響最大。氣溫?濕度?緯度?他們發現第一波新冠死亡出現在北部的芬蘭,然後隨著時令,希臘是歐洲大陸南端最後一個迎接死亡潮的國家--顯然緯度高的地區日照比較短,首當其衝。科學家還比較了美國、義大利、英國各地的新冠死亡率,這些國家人口的維生素D攝入量差不多,但都發現緯度越高(日照越短)的地區,死亡率越高。
結論是甚麼?很可能未來的疾病預防治療和增加自然光接觸有關。病毒的活性氧反應使人生病,而陽光幫助身體產生抗擊這種反應的線粒體,這方面有很多研究。(注意:不是要你直接曬太陽,近紅外線屬不可見光。) 2022年底有一份雙盲試驗的報告,醫生給住院的新冠患者穿LED背心,打開了近紅外線的患者平均提前4天出院--他們的血象、淋巴、氧合、肺功能都比對照組好。
科學家觀察到,人在戶外綠色空間接觸到的近紅外線劑量大大增加。這些近紅外線除了有助於新冠症狀恢復,可能對從其它一些疾病康復也有幫助,這是第21世紀以來比較新的發現,但是人們老早就觀察到,多在戶外綠蔭地區呼吸新鮮空氣能夠加速疾病康復。有一份研究報告說它還能夠預防感冒。
所以,陽光療法符合我們所說的瑞士奶酪模式。另一個符合這模的療法叫做水療,旨在激發人體的天然免疫反應,也就是生成抗體。
人除了天生的免疫系統,還有適應性的免疫系統,就是藉著疫苗接種,讓天生的免疫系統認識入侵的病原體,起來抵抗(天生的免疫系統必須「見過」一種病原,才會建立起某種中和機制來抵抗它)。天生免疫系統分泌出干擾素去中和各種病毒,是很廣譜的強大抗體。這種干擾素可以製成藥劑,比如治療(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藥。
科學家對SARS和MERS傳染病的研究發現,病人的干擾素反應在遇到病毒時延遲了,而在病重的患者血液中,一型和二型干擾素的數量比輕症患者低。人體干擾素的分泌由天然免疫系統掌控。有人研究能不能藉著注射干擾素來治療新冠或改善症狀,結果發表在NEJM雜誌。真的,結果發現無論患者是否接種過,住院或進急診室的數目減少了一半。
這個辦法依賴供應商和供應鏈,有沒有辦法能夠自然激發干擾素而不用給藥呢?科學家發現人體在39C溫度時,有10倍的干擾素被激發出來。所以泡熱水澡(或叫做水療)顯然有效。
事實上,100年前就有美國醫生這麼做,他們只是不知道人體有干擾素這個機制--還記得1918年爆發一場流感,世界上死很多人嗎?水療是他們的一個研究項目,有當時的論文為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