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書攤上發現一本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大學教科書,是2010年出版的,覺得挺有趣。其實critical thinking意思是對讀到、聽到的話進行質疑、比較、用理性判斷的一個習慣和過程,未必是一味地持反對(批判)態度。你如果長大的過程中被人看為「有主見」,那很可能就是在學習和操練批判性思維的技巧。
本文說說妨礙你從事批判性思維的障礙,取自上述教科書的第2章。這本書對批判性思維的定義:通過理性標準來系統地評估或制定信念與陳述句。這就是說,批判性思維涉及幾個因素,缺一不可:這個過程必須有系統性;必須是真正的評估或制定;必須用理性標準。
你看出來沒有?我們很多時候、為各種原因有意無意不去做嚴謹的理性評估就決定表示附和相信。或者你可以說,和別人保持不同的見解是不愉快甚至難過的,不如「隨和」一些。對嗎?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障礙,特別是和家人親友相處的時候。
不過在你閱讀一篇報刊文章,聽一篇講道,看社交媒體上的有趣傳聞,應該刻意操練使用批判性思維來判斷其真確性。學會發覺自己的思維錯誤或不合理的地方,學會不受情緒煽動或放棄某種固執態度,學習客觀了解和看待問題的多個方面,才能夠讓批判性思維成為可能。若想學會這三樣,你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去操練,你還需要受到某種驅動力--看到對自己、對社區、對他人的必要性和益處等等。
教科書的作者Lewis Vaughn進一步解釋說,清醒認識,就是了解怎樣是良好的批判性思維,怎樣是草率馬虎的思維。知道了以後,要注意操練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維的技巧來避免陷阱。
批判性思維的障礙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方式讓我們順隨別人,另一類是我們對某些事的看法。這兩類障礙雖然有時是重疊的--我們的看法決定我們的思維方式或反過來--但第一類屬於心理因素--擔心懼怕啦、願望啦、生活決心啦--我們受這些東西驅動,第二類來自我們所接受的某些哲學概念和信念等等。下面就詳細說說這兩類障礙,目的是希望學生有認識並願意操練。
先說第一類障礙,可以總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一句話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有好處、或讓自己有面子就接受,管它是否事實。沒有人願意面對批評、貶低和被指錯,人們難免要把明擺著的事文過飾非一下,甚至把一件事套在自己頭上(叫作個人化)來生氣反駁。比如聽見人議論大陸人在國外愛佔小便宜或遭到襲擊,你氣呼呼地反駁是否只為了捍衛自己的身分或面子呢?你只要指出那不代表你的或典型的海外華人體驗就好。
人的大腦還會過濾信息,只聽見和看見自己所明白和已經接受的解釋,似乎不斷為自己的觀念找到印證,而有意無意地忽略其它可能要修改自己觀念的重要細節。你需要有意識地尋找不符合自己看法的證據和解釋,來克服這種心理傾向。
還有一個心理障礙是樂意隨大流的心理:準確講是隨從自己周圍(在社會環境中未必數量很多)的同伴。我們喜歡與別人一樣,為的是得到接納,或在一個群體中得到尊敬,結果我們感受到「同儕壓力」,甚至有時身不由己。還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群體有優越感,而對其他與自己不同的人有偏見。宗教信仰啦,政黨啦,屬於某一代人或某個階級啦等等,都會引起我們待人處事時的盲點和不客觀態度。
批判性思維要求人獨立思考,而不是隨波逐流。因為來自同伴的壓力與純粹為自己利益雖然不太一樣,仍然會產生同樣的一廂情願、將不合理的看法合理化、自欺欺人的效果。有了小集團內部的彼此共勉,人們更容易生成思想狹隘、抗拒改變、無充分理由的貶斥、固執不願自省的反理性偏見。
下面說說第二類障礙,就是幫助你理解人生和世界的哲學觀念出了毛病。這裡需要介紹三個我們平時不太熟悉的名詞:主觀相對主義;社會相對主義;懷疑論。
主觀相對主義是表達了主觀謬誤:有人相信一件事,那件事對於他/她來說就是真的。換句話,一件事真不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是判斷一件事(或描述這件事的話)是不是客觀上真確,所以接受主觀相對主義就妨礙了批判性思維。但一件事客觀上是否真確,與人信不信它是沒有關係的。
主觀相對主義顯然不正確,所以有些人把它加以修正,變成社會相對主義:真理不靠個人信不信,但靠一個社會群組的輿論接受--比如一件事對華人可能是真的,而對美國白人不真。這有些像相對主義,還加了平等主義的味道,很多人願意接受。不過很多哲學家覺得,主觀相對主義如何妨礙你進行批判性思維,社會相對主義基本上一樣--它反對你從不同族群/階級的視角認識事物。
懷疑論算是拒不接受現實的另一種方式,他們把事實真相與100%的確定性聯系起來:你的知識只要有一絲一毫的不確定就不算真,比如天在下雨,或狗有斑點,月亮成分不是奶酪等等,都能夠提出疑問。我們有很多時候需要承認有些事情是不確定的,甚至可能會判斷錯,但總是質疑和不接受別人的一般性結論卻未必合理。
既然是教科書,每課後面有些習題,我抄兩題放在這裡給你思考:1. 你能夠回想自己過去曾經因為利益、面子、或群組壓力而相信某些事情,後來發現搞錯的例子嗎?那件事結果怎樣?如果你當時使用了批判性思維會有甚麼不同的結論?2. 你能夠回想起他人的上述例子嗎?結果如何?
方舟子就支持川普的人缺乏批判性思維技巧做出評論,解釋得不錯:www.youtube.com/watch?v=07iyi2E9SSc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