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8, 2011

人際關係技巧:請求原諒

請求原諒和給與原諒是個重要的人生技巧。在比較健康的家庭環境裏,指出過犯、表示懊悔、不再計較,是經常發生的。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表達原諒和請求原諒的博客,其中仔細查考了聖經中“饒恕”那個字出現的時候,其前後文是否都指向彼此的交流和溝通。我得出的結論是肯定的:每一處論到饒恕的經文,都是在請求的情境之内。所以我們在教導饒恕的功課時,應該同時也教導請求饒恕的功課。

聖經中有不少經文給出為過犯表示後悔,請求饒恕的例子。有沒有不必請求、神也照樣饒恕的例子呢?有。在摩西五經裏,人若有他自己未意識到的過犯,或者禮儀上有自己不知道的不潔,都可以用獻贖罪祭的辦法得到赦免,因爲上帝體諒我們不過是塵土,一定會有過犯和不潔。但是在人際之間,特別是在教會的弟兄姐妹之間,我們心裏有歉意的時候應該學習表達出來,不能假定人家已經知道。

我們需要學習如何使表達歉意的人有體面,並且知道如何請求原諒,在中華文化裏這也叫作下臺階。有很多人不願意表示歉意,主要是怕別人不原諒—不僅不給臺階下,反而抓住小辮子。請求原諒卻得不到,這可以看為是遭到拒絕,不少人不能承受遭拒,所以乾脆不作請求。實際上,得理不饒人,不給人下臺階,反叫人更加失面子,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裏是不受褒揚的,稱爲不講情面或不夠意思。

在本文裏我要列舉一些實際生活用語,是用來表達歉意、請求饒恕的。請記住,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信任,從運作不良家庭出來的人,信任能力很差。你需要體諒,他/她不是故意想要不信任你。你必須允許他們不立即接受你的道歉、而保留繼續觀察的權利。

第一類是對於某個不理想的情形表示認錯,或承認自己有責任。這通常都伴隨著稍作解釋,接受那個解釋就算是給臺階下啦,但更是表達信任。

啊,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爲…,抱歉抱歉!現在怎麽辦?(既解釋了錯誤的原因,又希望知道如何補救,這就是中文的請求原諒。接下去的談話最好討論是否有立即可行的補救,而不是浪費精力在評價那個“抱歉”有沒有用等等。)

真糟糕,我都不知道…。下次一定…(同上,解釋了錯誤的原因,又表示理解你對這件事的意見。不知者不為罪,你把自己放在不知情的情況裏面,恐怕也和對方犯一樣的錯誤。他/她在説服你饒恕。)

算了算了,這樣爭多不好。你有理,我服輸,讓我們轉移話題。(在爭執中打退堂鼓,暫且放下誰對誰錯,是表示和解的姿態。這種認錯雖然好像是半開玩笑,也應該認真當作一個臺階給對方才算有情義。)

你看我這事辦的!(對方這時指望你表現出同情安慰,不然不會對你這樣說話。)

第二類是針對某個不理想的情況,雖然未必感到是自己的責任,但是仍然願意表示同情和遺憾。

讓你…啦,真對不起!要是…就好了。(表示充分理解/體會對方的感受,同時表達出同情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指責和追究就不怎麽相稱了,用大陸的話說叫作姿態不高。)

你希望我…是嗎?謝謝指出來。下次你能幫助我…嗎?(這話是委婉版的希望對方停止批評論斷,但同時表達出很高的信任。只有心理很健康的人能夠忽略自己的委屈,尋求建立更加信任的關係。所以,能夠這樣講之前必定需要先從上帝取得安慰、鼓勵、和醫治。)

有時候別人講了一個看法問你是否同意,你不同意。這時你既不想爭辯,又不想表示假裝贊成,怎麽辦呢?咧嘴笑笑,不吱聲。這不算是請求原諒,但是可以緩和氣氛。不同意人家的時候氣氛一定要好,不然恐怕會傷感情。

綜上所述,人家請求原諒的時候就應該饒恕。希望大家認識到這些話的功用,不要總是斷定人家就是無緣無故地為自己開脫,要記得常常存恩慈憐憫的心,原諒人家,給人下臺階。

1 comment:

  1. 有時候別人講了一個看法問你是否同意,你不同意。這時你既不想爭辯,又不想表示讓步,怎麽辦呢?咧嘴笑笑,不吱聲。這不算是請求原諒,但是可以緩和氣氛。不同意人家的時候氣氛一定要好,不然恐怕會傷感情。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