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7, 2011

行為是受情感支配的

情感是從信心到行爲之間的重要環節。論到一個人受情感支配還是受理智支配,你可能會覺得女人受情感支配的多些,男人受理智支配的多些。其實男女都受情感支配,只是各人對壓力到來時的情緒反應不同。

在我們人的大腦裡面,有一個部位形狀有些像海馬,叫做海馬體,就是圖中標為藍色的部位。一個人過往人生經歷中所有的圖畫及其情感,無論好的記憶,或是恐怖的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中,那裡有你所知道的成千上萬幅的圖畫。腦外科醫生發現,如果作腦瘤割除手術時把海馬體也割除,這人的過往記憶就完全喪失。

左右兩個海馬體的端上各連著一個叫做杏仁體的部位。杏仁體的作用之一是處理記憶和產生情緒反應。當人看見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杏仁體立即將海馬體內儲藏的記憶拿出來作對比,加以綜合處理,決定作出怎樣的情緒反應:是逃避呢?還是攻擊呢?還是麻木?或是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人的情緒反應大致就是這麼四類。這個情緒反應的速度非常快,就是我們稱為本能意識的反應。這個反應在你還來不及思考的時候就出現了。

所以人的本能意識就是海馬體對事件的情緒反應。用MRI磁共振掃描成像觀察人的大腦活動發現,這個情緒反應透過某個特定的途徑送到前大腦皮層,在某處匯合,就是大腦裡面掌管思維的部分。好像說,情緒反應是這個,趕快,到底該採取什麼行動?

研究還發現,一個人無論遇到什麼精神壓力,他的大腦中的杏仁體總是傾向于按照同一個模型做出反應,好像有個模型template一樣。也就是說,一個人在類似的環境壓力下出現的情緒反應基本上是類似的,這些不同的情緒反應引起不同的溝通模式。對人際關係擔心的人一遇到壓力就躲避、退讓、妥協、討好、裝假,這些是逃避的反應。而愛生氣地人一遇到事情就要發怒、指責、糾正,這是攻擊的反應。傾向于冷淡麻木的人呢?遇到任何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就會冷淡起來,沒有興趣爭辯、退縮離開現場等等,這是麻木反應。另外一種人傾向于掩藏心思,因為他們遇到事情就感到很不安,感受不良可是決不想讓人發現,需要趕快掩藏、不露聲色,一般是用打岔的方式來對付:說無關緊要的話,說笑話岔開話題,發表滔滔不絕的宏篇大論等等。你提個意見,正當你想要知道這人的實際想法時,你句子中的某個枝節就被拾起討論開來啦,再不就是由就事論事轉為一般原則的討論啦,哈哈!(關於四種不良溝通的模式,請詳讀人際關係中的四種不良溝通模式一文。)

你的理念和邏輯思維速度永遠不能勝過你的海馬體反應。男女都一樣!也就是說,你的本能意識出來的情緒,總是先發制人,掌控你的思想。你如果希望改變你的基本情緒,必須想辦法把存在海馬體裡面的錯誤圖畫、對你有消極影響的那些圖畫一一換掉,用信心把新的、合乎聖經真理的圖畫儲存進去。只要你能夠改變你內心的人生圖畫,你就改變你的本能意識和你的情緒!艾克曼博士有一本書,Becoming Who God Intended,專門論說基督徒如何應該(也可以)改變頭腦中儲存的圖畫,得到情感上的醫治。

羅馬書12章1-2節:保羅說不要被動地接受這個世界對我的塑造,一心想符合這個世界的模式,倒要查驗神對我的心意如何。所謂“效法”世界並非是你怎麼有意主動地去學習操練世界的模式,all you have to do is doing nothing。

我們若是希望深刻地轉變對人生、對世界、對神的不良感受,從消極悲觀到積極喜樂,就要把海馬體裡面存儲的圖畫拿出來一一檢查,如果哪些圖畫從負面影響了我,就要按照神的心意,用信心把它們換掉!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不堪回首的往事和感受,人有一種能力把它忘掉。我發現我就忘掉了不少在文革時期受排斥的邊緣人感受,連同很多聽目擊者講過的令人驚恐的事件,都只剩下隱約的記憶。我很驚訝地發現,我那時好像是個很麻木的人!我相信不善麻木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壓傷。同攻擊、逃避、打岔一樣,麻木本身是一種防衛,可是過多地使用就會影響人際關係。

主啊,你知道我們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生活都受過傷,求你醫治我們的海馬體,醫治我們的情緒反應!因為你是全能的主、我們慈愛的父!

2 comments:

  1. Since we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behaviors, here is a good piece of information to have. Sorry I should have shared it earlier. It says volumns on the theological implication. What a mistake it is, that God's emotion is missing from our theological studies. We attribute emotions as human-only, do w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