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1, 2014

世界宣明會的風波

我相信每個機構都有權決定雇用甚麼樣的人。3月24日美國的世界宣明會宣布了一項雇用員工政策的變更:同性正式結婚的基督徒可以受雇,意在提倡合一,或者象徵合一。不同的人可以一起共事嘛!基督徒或許也應該想想其中的是非,--反對婚外情,提倡忠實於配偶,不對嗎?讓同性戀的人遵守同樣的原則不對嗎?

理事會大多數人都贊成了,於是宣布了。結果福音派的基督徒紛紛起來抗議,宣布不再支持宣明會。根據知情人透露的消息,幾千兒童一天之間就失去了贊助!

到了26日晚上,美國宣明會被迫宣布推翻它的雇員政策改變,道歉說:We fail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World Vision U.S.’s commitment to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Biblical marriage and our own statement of faith.

是的,也許很多人會對美國宣明會的第一項決定失望。從神學方面看,大家并沒有預備好,何必匆忙宣布改變?可是許多因此撤銷贊助的福音派信徒更加令人失望!我曾經贊助一個10歲左右的埃塞俄比亞男孩好幾年。我們贊助的是孩子,為甚麼要因為你對美國董事會不滿就起來懲罰那孩子呢?

當您不再寫卡片去問候孩子,那個您所贊助的小孩會怎樣想基督徒,或者想基督呢?基督可能會因甚麼原因遺棄他們呢?不准許同性戀結婚比孩子挨餓更重要?有個大教會的牧師為宣明會募款36萬,要在埃塞俄比亞搞淨水處理工程,難道因為一個決定就懲罰那些需要淨水的人嗎?荒唐。

現在決定被推倒了,有些人很高興。但是一些人的剛硬心腸和猙獰嘴臉卻暴露得太徹底啦,沒有甚麼可高興的。基督徒啊!你是否要舉個牌子遊行:餓死一個孩子,救一位gay?我們指望美國宣明會的董事們心腸柔軟,為了那些孩子的緣故推翻一個雇員政策決議,是不是有些像1946年解放軍圍困長春,甚至不准飢民離開,餓死了二、三十萬人,最後迫使國民黨守軍不戰而降?聽說當時的口號就是“多餓死一個,就給國民黨多一分壓力”,在那場攻心戰中,是誰殘忍是誰贏呢?民眾肯定是輸了。

我們按照神的形象受造,本該注重關係,不該自大自義。缺乏同理心,何必空談愛?

Saturday, March 29, 2014

我們的汗珠

本期海外校園登了一篇故事:三顆水珠。大意是說,清早時辰有三滴水珠為自己的身分和價值爭辯起來。一顆是雨珠,見識最廣,足跡最多,受到人們的仰望。另一顆是露珠,出身高貴,滋潤花草,被人收集和珍惜。第三顆是汗珠,又臭又髒,更特別的是它從主耶穌身上滴下來,裡面帶著血絲!不消說,太陽出來以後,雨珠和露珠都消失不見了,只有汗珠被上帝接到天堂,三天後看到主耶穌坐在寶座上...

這使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普通信徒為主所花的心血,所流的汗水,會被上帝珍惜嗎?或者我們向家人和同伴所獻出的關懷愛護,遠不完美,還會被上帝所紀念嗎?記得上次小組查經的時候談到末後的審判,大家還在議論,有些為主做的工作會像草木禾桔一樣,將來見火就要燒毀,現在應該思考,哪些工作可能是沒有價值的?

我家附近的一個美國人的小教會就缺少了某些東西。缺了團契生活?缺了查經小組?缺了主日學?缺了熱情的禱告生活?最近我在思考,這個教會如何能興旺起來呢?他們有很好的音樂詩班輿手鍾隊,在一起練習的時候有互相關懷和代禱的時間,很美。他們有紀念社區內的窮人,奉獻食物和生活用品給他們,為一些自然災害和遭難的人禱告,甚至紀念其它宗派的眾教會的需要。他們辦幼稚園,輿社區中其它教會聯合舉辦受難週的一些紀念活動。我們絕不能判定這些工作沒有價值。

我所能夠想到的沒有價值的工作,恐怕就是神學教義上的唯我獨尊,破壞主內合一,攻擊指責不同宗派或不同意見的信徒。這種為“真理”而辯的精神可佳,只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流下的汗珠將成為沒有價值。甚麼是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呢?願我們都能按照聖靈所給的恩賜(能力),彼此服事,建造教會。

Wednesday, March 26, 2014

耶穌講亞蘭文還是希伯來文?

我曾分享過從希伯來思想的亮光來解釋希臘文福音書很有幫助,特別是耶穌那些難懂的話,比如他來把審判的火丟在地上。不知你聽人說過沒有,在耶穌時代,據說希伯來文是個已經沒有人日常講的語言,那時的猶太人都說亞蘭文。根據是甚麼呢?舊約書卷中到處都閃現亞蘭詞彙,特別是晚期寫的書卷,出現大段亞蘭文。據說後來不知甚麼時候,有熱心愛國的猶太人發起講希伯來文運動,才使這門語言起死回生,如此解釋現在猶太人講的希伯來文和聖經希伯來文不太一樣。

可是在新約裏,保羅有一次作見證,聲稱復活的耶穌對他用希伯來文說話(徒廿六),還有一次保羅對猶太百姓講希伯來話(徒廿二)。解經家們說,不要看字面,它意思其實是指亞蘭話—聖經作者把亞蘭話叫做希伯來話了。哈哈!聖經無誤的觀念跑到哪裡去了?結果有的英文譯本,比如Zondervan出版的NIV,就逕自把原文中寫的希伯來話翻譯成亞蘭話,只在徒廿六14加了一個注腳:or Hebrew。NASB則翻譯成“希伯來方言”,然後在注腳中說明其實是亞蘭文:i.e., Jewish Aramaic. 沒有想到英文翻譯還能這麼大膽地發揮呢!

耶穌釘十字架時,上面有個牌子寫著他的罪名“猶太人的王”。三份最古老的抄本都有“用希臘、羅馬、希伯來文”字樣,描述所寫的文字。當時的亞蘭文顯然未必比希伯來文流行得更廣,不然彼拉多怎麼不用亞蘭文寫一遍?

猶太與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的David Bivin博士指出,福音書中的確到處都有亞蘭字出現,可是耶穌時代的其它希伯來文獻中也夾雜有亞蘭字啊,比如死海古卷,猶太拉比寫的教義書Mishnah等等。不僅舊約書卷,比如耶利米書中,偶然會夾帶一句亞蘭話(十11),連創世記中都帶了兩個亞蘭字的地名(卅一47),難道拉班講亞蘭文不成?

第一世紀的希伯來文就是借用許多亞蘭字的。可是仔細研究聖經中的那些看上去好像是亞蘭字的,有一些原來是希伯來字,詳細可以閱讀Bivin博士的書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 Words of Jesus – New Insights From a Hebraic Perspective第二章。即使有真正的亞蘭字,比如“阿爸”,也是希伯來話中的外來語,現代的孩子還用它稱呼父親。

馬可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呼喊了一句話,是最常用來證明耶穌說亞蘭話的: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十五34)?耶穌若果然是那樣喊的,那的確是亞蘭文。可是Bivin博士說,人們以為他在喊“以利亞”,說明他很可能喊的是希伯來文“以利,以利”,正如馬太所記。希伯來文的Eli可以是“我的神”,也可以是希伯來文以利亞的簡稱,而亞蘭文的Eloi只能是“我的神”,不可能誤解。接下去的“為甚麼”,亞蘭文與希伯來文是一樣的lama,離棄Sabak不僅是亞蘭文,它也出現在猶太Mishnah的希伯來文中。

如果希臘文中的幾個亞蘭字就能證明耶穌講亞蘭文,那麼更多的希伯來字呢?比如東方博士獻的“乳香”levonah,把錢財說成“瑪門”mammon,“禍哉”wai,不要受師尊“拉比”rabbi的稱呼,鬼王“別西卜” Beelzebub,“撒旦”Satan,供獻“各耳板”corban,芹菜cammon,罵弟兄是傻瓜“拉加”raca或“摩利”moreh,等等,都是從正宗的希伯來字音譯成希臘文的。

當我聽說猶太人為了愛國,把一個死的語言起死回生,齊心倡導和學習一個自己不會的語言,我感到敬佩萬分。但這是難以想像的。至少我自己無法有那麼大的動力,為自己建立一個嶄新/陌生的語言環境。考慮到死海古卷(13寫於5 BC-73 AD年間)中有希伯來文寫的解經書和其它文獻,說明那個時代的希伯來文是人們用以溝通的語言。

Sunday, March 23, 2014

關於《神的兒子》的影評

這部影片沒有上映之前,有些牧師很興奮,號召自己的會友都去看。我沒有去湊熱鬧,如果影片忠實於聖經呢,那我已經知道絕大部份情節;如果編導自己發揮呢,難免遭到責難。

現在三個星期過去了,似乎沒有聽到甚麼反應,上網搜索一下。不出所料,又一次粗製濫造,或屬不好不壞的產品。基督徒中難道沒有電影界的人才?恐怕不是。沒有藝術技巧?肯定不是。歷史細節沒有專家學者可諮詢?看他們發表的書籍文章都會有很多資料。有人評論說,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據說這部影片是從一個電視歷史頻道介紹聖經的節目改編來的。指望大家白白奉獻自己的恩賜倒也沒有甚麼錯誤,可是教會事工機構的運作,以省錢為最高價值,以吝嗇克扣工錢為當然?或者不相信電影宣傳的價值,難道這是福音的特色嗎?或者這叫做比世界更有愛心?

迄今為止,我所看過的基督徒製作的電影,除了Passion of Christ,都能看出是業餘水平,故事裡面的說教太多。聖經的偉大信息被缺乏潤色的表演扯平了。聽說《神的兒子》電影中,飾演彼得和彼拉多的那兩位還挺不錯,演員當然受腳本限制,所以也許主要是編劇的學術水平。他若是平時讀經好像很多信徒那樣不仔細齟嚼回味,就難怪了。非基督徒恐怕對於藝術上的粗製濫造很容易倒胃口,我們又那麼希望他們來觀看我們製作的電影,可我們一天把對他們說教放在最高優先價值,就一天無法深刻地影響他們。

有些細節不準確是無傷大雅的,比如有人發現耶穌第一次見到彼得時沒有叫他西門,乃直接叫他彼得,其實耶穌後來才給他改了彼得這名字。另外一些細節只有更了解新約的人才會提問,比如老門徒約翰在拔摩島回顧往事,且不說很多人都懷疑拔摩島的約翰未必是使徒約翰,他怎麼沒有提說保羅呢?至於未信的人,聽見耶穌對約翰應許說他很快要再來,有一個人就問,這話不真吧?耶穌沒有再來啊--而邀請他們一起看電影的基督徒朋友就需要解釋一下主再來的盼望。

我猜想電影的神學處理是最困難的,編劇應該根據哪一派的神學來發揮呢?不發揮的話,人家沒有讀過那段聖經故事的人恐怕看不懂,發揮的話,觀眾知道那不是按照聖經來的,可能要批判你的解經。這部片子算是相當忠實於聖經,有位天主教朋友就注意到影片把耶穌設立聖餐禮的描述超越了“紀念說”,成為真正吃喝他的身體。這還挺不錯的,我相信聖靈動工,信徒會因這類故事細節得到造就。

Thursday, March 20, 2014

耶穌:審判的火已在地上燒起

聖經上有的話很難理解,路加福音十二章有段耶穌的話就是一個例子: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後面跟著耶穌來要讓家裏人起紛爭的話…

後來我看到一個人解釋,說新約是猶太人寫的希臘文,把一些希伯來成語翻譯得不太地道,就成了難以理解的話。假如一個美國人講中文,說某人很短,你大概能猜到他意思是說這人很矮。但假如你想要用英文表達一個蘿蔔一個坑,one radish one hole能表達出那種沒有多余人手的情形嗎?

對於新約時代的人,比如施洗約翰,火是象徵審判的,“用火施洗”就是讓人經過審判。但耶穌這兩句話,按照David Bivin的解釋,是純粹的希伯來式希臘文。一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第二句話用不同的辭彙來重複頭一句,說的就是用火施洗。翻譯成希臘文:耶穌用了“洗禮”來作“火”的平行詞,用“洗“來作“丟”的平行動詞,而How distressed I am till it is over(中文翻譯我是何等地迫切)和前面的How could I wish it were already burned up對等,中文一定倍感難解,把前者翻譯成“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完全看不出希伯來文對等的反問句。

從英文和中文來看,重複敘述是完全沒有必要甚至多餘的。我們會忽略那些多餘的話。然而對於操希伯來語的人來說,這種重複很優美。另外,希伯來文不像希臘文有那麼完整準確的時態體系。所以,有時完成式的希伯來動詞應該根據行動的結果或影響,準確翻譯成現在完成式或過去完成式的希臘文,比如耶穌這裏說的“我來”,就應該當作現在完成式的“我已經來了”,路加不該用希臘文的過去式(aorist)“我來過了”來翻譯希伯來文的過去(完成)式,讓人誤以為耶穌在和他的門徒談論過去的事。

事實上專家們發現,七十士譯本常常這樣做,引起希臘文時態表達的不準確。結果希臘文翻譯成英文的時候,譯者不知道耶穌的話是希臘譯文,就把不甚正確的過去式表達翻譯成英文的過去式:I came…。

另外一個希伯來式希臘文的證據是那些動詞跟著不定式的句子,比如 I came to…,純粹的希伯來文句子,據說希臘人根本不這樣講話。

最大的誤會還不是時態,David Bivin解釋說,操英文的基督徒讀到 I came,頭腦中馬上會想到聖子離開天上寶座,作為主的僕人來到人間,但希伯來文中的 I have come卻是一個表達意圖目標的慣用語。耶穌肯定不是按字面說他已經來了,乃是說他想要做的事,應該是寫“我要…”或“我的目的是…”。

跟著的話也莫名其妙,中文翻譯: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英文乾脆不翻譯那個疑問詞,直接寫I wish…。KJV按字面翻譯成what will I,根本不成句子。可是如果回到希伯來文,what也可以是how,才和50節中的how平行對應。

下面我們必須問,耶穌真的願意審判的火已經在燃燒嗎?他希望審判立即開始?可耶穌來的使命不是救人性命嗎?Bivin說若不是句中有個連接詞if(倘若),這句話真的可以翻譯成願望(how I wish),但Bivin說if把句子的意思改為反問了:how could I wish是“我怎會願意…”!也就是說,耶穌不但不盼望審判的火,他甚至可能希望它延遲。

耶穌是在講審判的火,但希伯來文的動詞“燒”可以是著火的狀態,也可以是開始燒起來,還可以是燒毀。耶穌是用的哪種意思呢?Bivin說燒盡burn up比較和後面的till it is over對應。從前後文,我們知道耶穌來了,已經把“火”丟在地上,但他說“我怎會願意將這地燒盡呢”?

接下去如何是平行語句呢?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Bivin說根本是一個錯誤翻譯。那個被動式的希伯來字“洗”,根據前後文可以是及物的被別人洗,也可以是不及物的洗自己。猶太人的潔淨洗禮都是洗自己,包括施洗約翰呼籲眾人洗淨,其實約翰是不幫忙的,人要自己走到水中,全身浸下去,有古壁畫為證。有了這個知識,耶穌說的話大概就應翻譯成“我有個洗禮要洗”,去施一個洗禮和丟一個火能夠平行,因為施洗約翰曾說耶穌要來用火為人施洗。而這洗禮若是耶穌自己要接受的,就無法對得上。

所以耶穌這兩句話正是宣告施洗約翰所預言的應驗了:“我的目的把火丟在地上,它已經著起來,我怎會願意將這地燒盡呢?我要成就的洗禮還沒有洗,我是何等地焦慮呢”?耶穌的意思是說:我來的任務是把火丟在地上。地已經開始燃燒,我已經把審判的種籽撒下,有一天要成就最後的審判,但我不盼望那天,我怎能盼望許多人在審判中滅亡呢?我來是要為地上的人施洗,就是審判世界,父給了我這一使命。直到這使命完成那天,我是多麼作難啊,有些人願意做我的門徒,更多的人不願意!

這樣理解與接下去的話就銜接得很好--耶穌來已經把紛爭帶進很多家庭了。…

Monday, March 17, 2014

寧要真實,不要假的靈性不衰

過份注重表現是一個錯誤的價值觀。舉目雜誌上期發表了一篇“建造教會領袖”的材料,是柳溪教會的Bill Hybels牧師寫的。文章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價值觀,就是為人真實比靈性表現更重要。

現在大家都追求靈性持續高昂,特別是教會領袖,很關心這個問題。如果去年我是滿腔熱情地促進一件事,今年不積極了怎麼辦?很多人都按照別人的期望,或者純粹為了應景,努力留下繼續活力旺盛的印象。其實正常情況應該是精神飽滿有時,安靜修整有時。誰說基督徒的生活只能有起不能有落呢?那不是鼓勵人裝假和戴上面具?有些人就是這樣走上憂鬱症的道路。

這樣的追求很危險。Hybels牧師說,當我們期待永遠上揚的時候,磨難就到。有些教會,每個禮拜都必須有偉大、榮耀的屬靈經歷,一個禮拜要比上個禮拜更高昂、更強勁,這些教會值得羨慕。然而,有一天我們的靈枯乾的時刻,我們備受試探:要坦誠以對嗎?全文可見《舉目》的追求靈性持續高昂的危險一文。

由於是建造領袖的材料,編者提出好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必要時教會的領袖團隊應該坐下來討論:
  1. 為甚麼很多時候人們對保持靈性“高昂不衰”覺得有壓力?
  2. 我們應該對誰透露自己屬靈生命的狀態?
  3. 幫助彼此在屬靈上更誠實的步驟是甚麼?
  4. 為甚麼只關注保持“屬靈活力不衰”,實際上會成為我們專顧自己的指標?
當人們保持舊的價值觀不願意更新時,注重表現過於注重誠實,實際上是不了解所敬拜的神的屬性,以為他好像我們自己一樣注重外表,注重面子。但神要我們合一好像父子聖靈,彼此支持合作,用愛心互相賞識並且體恤難處。我想教會領袖也許需要一個能夠彼此支持的牧者小組,定期在一起交流?

更多的“建造教會領袖”資料可以參觀他們的網站,鏈接列在右邊。或者參加有關的研習會

Saturday, March 15, 2014

Naba:舊約中的說方言現象

在舊約裏,我們當然沒有讀到某某人“說方言”,因為那個字naba經常翻譯為“受感說話”。怎知舊約中的受感說話可能就是某種大家聽不懂的舌音方言呢?因為這個字有一次翻譯成“胡言亂語”,因為是掃羅在邪魔的影響下說的。還有一次翻譯成“狂呼亂叫”,因為是巴力先的先知們在說,他們一定是在大聲喊。

聲明:我不是說受感說話就等於狂呼亂叫或胡言亂語,我是說外表現象大概是有些像。

掃羅受感說話不止一次。第一次是掃羅初次找到先知撒母耳,想要求問他那幾頭驢的下落。撒母耳邀請他一同坐席,甚至到自己的住處,觀察交談許久,最後奉耶和華的命膏他為王。那時他告訴掃羅,你將遇到甚麼樣的人,其中哪些人會對你說些甚麼話,最後必遇見一班先知從邱壇下來,前面有鼓瑟的、擊鼓的、吹笛的、彈琴的,他們都受感說話。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就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你要變為新人。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做,因為神與你同在。

從這番話,我們可以知道受感說話是耶和華的靈感動的結果。我對“變為新人”的理解是一種感受上的嶄新體驗,正如許多說方言的弟兄姊妹所見證的。但這嶄新的體驗恐怕必須不住地用理性去思考,進入明白上帝心意的層面,才會真正變成新人。不然就像掃羅,在撒母耳說的所有的兆頭都應驗時,在那班先知中受感說話,最後上到邱壇,卻沒有進一步的結果,比如撒母耳指望他趁機起來為國家做點甚麼。詳細可讀掃羅為甚麼不合神的心意那篇文章。

另外一次,到處掃羅追殺大衛,有人告訴他大衛在撒母耳那裡。結果每次打發人去捉拿大衛,那些去的人都受神的靈感動說話。然後掃羅自己親自去,聖經記著說,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撒母耳那裡。然後“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意思這麼遠離神、不把神放在心上的人也會受感說話!神的旨意很明顯,不要繼續追殺大衛了,可是掃羅躺在那裡一天,完全沒有領會到這個信息,太沒有頭腦啦,浪費了神的恩典。

在民數記十一章,耶和華表示要把降給摩西身上的靈分給以色列的70個長老。結果“靈停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受感說話,以後卻沒有再說”。但有兩個人仍在營裡,他們本來應該到到會幕那裡去,於是靈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在營裡說預言(受感說話)。有趣的是,雖然摩西說的話顯然都是神傳給他,聖經上沒有寫摩西自己曾經“受感說話”,可是分給別人的靈倒讓人說起話來,而且受感說話的內容沒有寫出來,恐怕就是大家所不明白的方言。摩西有大家所能夠聽懂信息,其他人的方言也是某種信息,至少聖經作者知道那是耶和華的靈感動了人的記號。

并非所有naba的聲音都是聽不明白的信息,那時就要翻譯成說預言。在列王記上廿二章,以色列王召聚了400先知,都在南北兩國的王面前naba(說預言)。那位不尋求神的以色列王說,還有一個米該雅,我們可以託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naba的,不說吉語,單說凶言---可見米該雅的naba被聽懂了,其他的巴力先知說的假預言naba也被聽懂了。

另外,還有位先知曾經對約沙法王naba,說他和北國的亞哈謝王交好不得亨通,那是一次真正應驗的預言。耶利米書中的說預言統統都是naba,包括了真的和假的預言:我(耶和華)沒有打發那些先知,他們竟自奔跑;我沒有對他們說話,他們竟自預言(廿三21)等等,那些預言顯然都是奉神的名宣講的關乎將要發生的事,以西結書和阿摩司書的naba用法也大致一樣,常常翻譯為“發預言”。

似乎列王記後期中的naba和前期中的naba已經有了不同,也許先知書中的naba意思比起歷史書中的naba又有所變化,因為我們沒有再看見關於有人“受感說話”的事件。但根據歷代誌的作者,大衛的敬拜團隊中有naba的,只不過那裡沒有翻譯成說預言,乃是通通翻譯為歌唱的(見代上廿五1-3),從前後文我們不能確定那是不是講信息或是講方言,也許作者就是把詠唱的寫成naba。

Thursday, March 13, 2014

跟隨主耶穌的方濟各教宗

今天是世界歡慶新教宗上台一週年的日子。Jim Wallis發表博客文章,指出全世界似乎比眾教會更加熱情地稱讚他:去年所有的雜誌封面都曾經出現過方濟各教宗,眾口一詞地對他上台後帶來的新鮮空氣表示欽佩。據說不僅僅是天主教徒慶賀尊崇他們的教宗,所有的基督教宗派,不可知論者,和無宗教人士,都被這位教宗所強調和活出來的基督之愛所吸引,用我們福音派的話說,叫做活出了美好見證!詳細請參考他成為2013年宗教故事之首的一些報告

不過這位教宗上星期說,他不是superman,也不想做名星,他只不過試圖效法耶穌而已。從他上台那一刻開始,這就是教宗的反復表明的態度,也是他希望教會能夠優先來做的:把貧苦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去做點事,為達到和平做點事,為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做點事。方濟各教宗挑戰了那些世界上最有能力的人物和地區,挑戰了當今的文化,因為大家都只想著自己的好處。

教宗說得不錯,這不是教宗本人出風頭而已,乃關乎他所跟隨的基督。方濟各一切的言行都是在問:基督徒要不要跟隨耶穌的榜樣?我們基督徒預備好了願意跟隨耶穌嗎?如果願意,我們當如何服事這個世界?我們願意像耶穌一樣去愛,去擁抱,去饒恕,去表達仁慈嗎?教宗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願意起來,不僅是做慈善施捨,而且為社會公義獻上一分力量嗎?也就是選擇為貧寒和弱者說話。天主教教導a 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方濟各已經在我們的個人生活和公眾生活的層面上應用了這理念。

教宗挑戰了全世界從上到下的階級,要提高貧寒弱者在福音中的優先次序,這實在令人矚目。世界銀行集團向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提供貸款和諮詢,其行長金辰勇被方濟各教宗接見,他表示“窮人優先”的精神要作世界銀行的業務驅動力。Jim Wallis 是一位倡導公眾倫理的神學家和作家,他問大家說,你應該如何在個人生活和公眾政策上改進,彰顯上帝的公平和正義呢?

Monday, March 10, 2014

新約中的“無可指摘”

以前沒有注意到,路加說施洗約翰的父母“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哈哈,這句話不支持加爾文主義的全然敗壞論呢。路加對義人的描述就是遵守主的一切誡命禮儀,顯然指遵守摩西律法。撒迦利亞是祭司,固然知道一切誡命禮儀,他和妻子能夠遵守到無可指摘,可能性有幾個:他們可能是十全十美從來沒有過犯的人,或者他們的過犯可能沒有被計算,或者他們的過犯都已經得到饒恕。我不太相信他們沒有過犯,後面兩種可能性很大。

腓立比書兩次使用無可指摘這個字(amemptos)。一次是保羅說他自己無可指摘: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三6)。他在前後文描述了這律法上的義:第八天受割禮啦,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啦,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啦,是法利賽人啦等等。既然談論無可指摘,他怎麼沒有提遵守摩西律法的種種行為呢?比如守安息日,按時禁食和守節期?受割禮是表明與神立約有份的成員,可見這裏“律法上的義”主要是指聖約有份。保羅列舉與聖約有份的種種證據,說明他主要是說這些證據無可指摘,而未必是執行摩西律法無可指摘。

保羅在腓立比書還另外希望眾信徒都無可指摘: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二14-15)。這段話的前後文都是在談論信徒之間的人際關係—效法基督,各人看別人比自己重要,成就上帝的美意等等,詳請參考信徒應該恐懼戰兢的是甚麼一文。所以我們可以確定,這裡的“無可指摘”重點是在完美的人際關係,不在個人的心意或行為。保羅顯然期望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能夠做到他所吩咐的,我再一次說,保羅的思想中並無人性全然敗壞的影子。不錯人人都犯了罪,卻沒有必要發展出全然敗壞的教義。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amemptos這個字翻譯成“無可責備”,意思和對腓立比人的吩咐是一樣的`,關乎人際關係: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12-13節)。無可指摘和成為聖潔再次相提並論,雖然容易讓人想到行為完美,但也可以說明聖潔的意思是關乎與神的關係,即屬於神。所以,這裡未必能證明amemptos是個人行為的形容詞。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還有另外兩處“無可指摘”,也許是指信徒個人的行為。一處是保羅聲稱他的宣教團隊無可指摘:我們向你們信主的人,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摘,有你們作見證,也有神作見證(二10)。保羅為甚麼可以這樣講?值得思考。只有一個可能性,他對聖潔和公義的定義和我們的傳統理解不同。如果保羅要你為一個聖潔公義的人作見證,你會為誰作見證呢?你的教會領袖?你的小組長?帶領你信主的基督徒?另一處是保羅的祝願: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五23)!如果成聖的意思就是屬於神,那麼身體心靈蒙神保守應該是自然的,完全無可指摘不管是指關係方面還是個人行為,都是神的工作的顯著見證。

另外,彼得後書三章14節是鼓勵眾人殷勤預備自己,在主的日子進入新天新地:你們既盼望這些,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瑕疵,無可指摘,安然見主。

最後,希伯來書八章7節:那前約若沒有瑕疵(amemptos),就無處尋求後約了。這裡不是講個人的缺點瑕疵,乃是講舊約有“瑕疵”,無法保證人能夠守約。希伯來書的作者正在試圖說明,摩西所設帳幕是只是天上真帳幕的影子,舊約的大祭司是新約耶穌大祭司的預表。這使我想到,有瑕疵也不要緊,在上帝的永恆計劃中,一切都會按照祂的時間成為美好。

Saturday, March 8, 2014

三八國際婦女節的來歷

到今天為止,已經有好幾人提醒我International Women's Day。記得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三月八日是一個婦女被問候被表揚的日子,出國以后反而沒有人提了。也許這是蘇聯人發起的節日,社會主義運動的成果?查看一下網上的資料,蘇聯果然是慶祝婦女節最起勁的國家,據說婦女和女孩子在這一天得到的禮物比她們過生日得到的還多。

自從20世紀開始,工業化國家開始興起各種激進的理想主義,包括男女平等。我想共產主義運動也是那時候發揚起來的。1908年,有1萬5千名婦女在紐約游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薪酬,並且要求婦女有選舉權。1909年開始,美國的社會主義黨宣告每年2月28日為全國的婦女紀念日。1910年在德國舉行的第二次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有人建議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應該設立一個婦女的節假日。當時與會的17個國家的代表都是工會、社會主義黨派、勞動婦女俱樂部都積極響應,一致同意。

1911年,最先實行婦女節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丹麥 、德國、瑞典,人們在3月19日集會,提倡婦女的工作權 、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和參與公共職務的權利,要求停止歧視婦女。可是不到一個星期,紐約一場大火燒死樂140多名女工,大多數是意大利和猶太人的移民,要求立法改善勞動條件的呼聲立時在美國也高漲起來。

1913年,蘇聯婦女第一次在2月份的最后一個星期天慶祝國際婦女節,后來正式改在3月8日,全歐洲各處的婦女都有集會,宣傳反對戰爭和提倡婦女團結。1917年蘇聯婦女為“面包與和平”罷工,抗議蘇聯在戰爭中失去200多萬士兵,並食物短缺等等,結果4天以後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婦女有選舉權。

近年來,國際婦女節在不少國家成為正式休假日,有的國家只給婦女休假,傳統上男人們都送小禮物和花給他們的母親、妻子、女朋友、女同事等等,有些國家孩子們送小禮物給母親和祖母。年輕一代已經把男女平等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有的組織機構仍努力推進反對嫖妓和販賣女童、革除丑惡文化陋習、推動女子教育等等運動,甚至開發聖經神學來支持這一崇高事業,我相信神的基督教會本來應該在這方面走在前面。

但婦女運用恩賜在教會中服事仍然有不少限制和阻力,尤其是在北美,這些都立足於一些片面的解經,把產生聖經的文化當作上帝為人定下的規范。我們應該從神學上和解經上重新看看上帝的道,這是教會面臨的文化挑戰之一。

Wednesday, March 5, 2014

聖灰星期三的傳統

今天是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我們華人教會恐怕大都不知道這個傳統,借機簡單介紹一下。

根據維基百科,聖灰星期三又叫做大齋首日,或聖灰禮儀日,是基督教教會年曆中的大齋期(四旬期Lent)起始日。當天傳統教會都會舉行塗灰禮,據說要把去年棕枝主日祝聖過的棕枝燒成灰,在禮儀中塗在教友的額頭上,作為悔改的象徵。神父或牧師為每人塗灰時會念:你們要悔改,信福音。有的教會塗灰時念的是「You are dust, and to dust you shall return.」(創三19),意思是提醒人人都必須面對死亡這一事實。

塗灰禮是1091年由教宗烏爾班二世定為給予全體信徒的儀式。守這聖禮的教會除了天主教,還有很多新教的宗派,包括路德會,衛理公會,聖公會,長老會等等。每年能夠有機會紀念自己必須從過犯中悔改也該算是一樁美事。

據說在教父特土良的時期(第三世紀),誰犯了嚴重的罪就要在這日披麻戴灰,表示謙卑懺悔和贖罪。聖灰日後面跟著40天的苦修/齋戒期,即Lent,目的也類似--可能有些人希望能夠效法主耶穌受苦。

現在,信徒都受到鼓勵,從這日開始,特別選擇某些東西來禁戒40天,某些食物啦,某些喜愛但奢侈的經常活動啦等等。會友之間互相詢問,看別人在這期間禁戒了甚麼。有一年我女兒去拜訪一家教會,就決定戒鋼琴40天,當時她戒得很辛苦呢。

聖灰星期三是復活節的四十天之前,由於復活節日期不定,每年的聖灰日期都不同。最早可以是二月四日,最遲是三月十日。在一些非天主教傳統的國家,由於沒有對應的休假,會在接下來的那個周日額外進行一場聖灰儀式。

Sunday, March 2, 2014

Charisma:聖靈的恩賜

在新約聖經中搜索中文的“恩賜”二字,一共出現33筆資料。但你如果搜索希臘字charisma,就只有17筆,因為有一些中文翻譯為恩賜的地方沒有charisma,比如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中,charisma并沒有出現,只有禮物那個字dorea,也就是神的賞賜。路加記載的所謂人“看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原句中只是看見聖靈教灌,恩賜二字是中文翻譯時加的。聖靈澆灌是內心的事件,如何能被人看見?很可能是從開始說方言的恩賜看見的。另外一個翻譯為恩賜的是dorema,也是從父神那裡降下來給眾人的某個賞賜(雅一17)。

下面我們專門檢查保羅提到的charisma,看看這個字在前後文中的用法,從中學習聖靈的恩賜是怎麼一回事。首先看羅馬書中的charisma,一共出現6次。

五章15-16節:只是過犯不如恩賜charisma,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dorea,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dorema,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charisma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這兩句話中的charisma和dorea都是單數和帶定冠詞的用法,而且兩個字似乎可以交替使用:神的這一臨到眾人的gift既是祂的恩典賞賜,又讓眾人由擔罪的景況進入稱義成為神兒女的景況。我們也許可以看出,charisma the gift在此是指神白白賜給人的救恩,描述為讓人可以稱義歸於神,新譯本把這個字翻譯為恩賞。這一猜測從羅馬書的六章23節和十一章29節得到印證:神的“恩賜”charisma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神的“恩賜”charisma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這裏出現了眾數的恩賜—the gifts,意思是神給人的救恩禮物和呼召是祂定意去做的。

一章11節的用法不太相同,保羅說: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裏的恩賜也是單數,前面沒有定冠詞。Charisma是個能夠分給眾人,能夠堅固眾人信心,能夠安慰眾人的東西。它會不會是籠統地指神的恩惠呢?BBE就在這裡把charisma翻譯成grace。

下面我們看看哥林多前書中的charisma,一共7次,大多是眾數的charisma,沒有定冠詞。首先在第一章,保羅說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等候主再來的日子裏,“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意味著charisma有好多樣,而哥林多教會樣樣有,一樣都不比別人少。新譯本寫“在恩賜上一無所缺”,意思差不多。從保羅寫信反映出來的教會問題看,教會中各樣恩賜都不缺,似乎不保證教會的靈性環境比別人好。

到第七章,保羅再次提到恩賜的多樣性:各人領受神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只是你若看前後文,這些charisma指的是有人能夠守獨身,有人不能夠。守獨身的能力是從神得來的,這沒有問題,只是它並非信主以後才有的吧?我聽見有的牧師特別說明charisma是信主以後,聖靈感動你的結果,保羅的這句話恐怕不支持這種理解。

接下去看十二章,保羅專門論述聖靈的諸般恩賜,一共提了5次charisma,最後要求大家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即最妙的道—愛。保羅把愛列為諸般屬靈的恩賜之一,並且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來說明和描述愛:沒有愛,甚麼其它的屬靈恩賜都沒有意義。說方言啦,講道啦,有智慧、有知識、或有信心啦,施捨啦,都需要愛才行。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保羅的這番話,切切地追求愛心的charisma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人人天生都會表達愛心,這個東西通常需要有機會觀察模仿--自己成長過程中缺乏無條件的接納和愛護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別人的愛心接納或安慰。我們都應該切切地向神求愛心的恩賜。

4-6節:恩賜(眾數charisma即gifts)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新譯本寫得比較清楚:恩賜有許多種,卻是同一位聖靈所賜的;服事的職分有許多種,但是同一位主;工作的方式(功用/活動)也有許多種,但仍是一位神,是祂在眾人裡面作成一切。你看出三一神在我們的服事中是如何配合運作的嗎?聖靈給我們各種能力,因為恩賜是透過能力顯出來的;主耶穌給我們服事的機會和職分;而父神是那位在眾人裡面做工,成就一切活動與果效的!我們很多時候忘記父神,以為祂高高在上,等著查看我們做工的結果而已,不是的。

7-11節: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charisma,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這段話具體描述了一共九種聖靈的恩賜,似乎都代表了各種的能力?保羅三次指出醫病的能力是恩賜。有禱告醫病能力的人甚至在教會中和行其它異能的人并列,是一份特別的職分(見28節)。把信心列為一個恩賜/能力也是很適當的,因為心理學研究已經證實,有很多人到長大成人的時候,信任的能力是大大受了損害的。沒有一個嬰孩生來不會信任,可是當它感受到自己不受珍惜的時候,那些被遺忘、被撇棄、被傷害的經歷就逐漸損害了信任別人話語的能力。

在提摩太前後書中,保羅都提到提摩太所得到的“神的恩賜”(單數的gift,沒有定冠詞),並且說這恩賜曾經是長老藉著按手賜給提摩太的。保羅沒有描述提摩太得到的具體是甚麼恩賜,是林前十二章列舉的某項能力呢?還是羅馬書中所特指的救恩賞賜?都不太像。也許在提摩太書中,能夠按手賜給的可能是在教會中的某個牧養的職分?正如林前十二28把有醫病恩賜的人和行異能的人列為教會的職分。至於這個職分能夠如火被提摩太“重新挑旺”起來,很可能是請他再次認真履行職務。

歸納起來,在羅馬書中,charisma特指上帝的救恩禮物。在哥林多前書,它是指各種能力,在提摩太前後書,它是職分。歡迎指教!順帶說,彼得前書提到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用法也和林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