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不是所有人歸信基督時都明顯感受到了一種新鮮的感覺,但就我個人的經歷說,我曾經喜歡用走在隧道裡和走在光天下的差別來形容,記憶鮮明。雖然一路走來也有摸爬滾打的時候,甚至被潑冷水,但主一直同在,在我身上和我周圍不斷地做工,直到現在,除去一切擔心懼怕,只剩下釋懷和感恩。今天繼續默想彼得前書3章,感到很有共鳴。
8-9節: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憐憫和謙卑的心。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為你們正是為此蒙召的,好使你們承受福氣。
10-12節:因為經上說:「凡要愛惜生命、享受好日子的人,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棄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求。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祂的耳聽他們的祈禱;但主向行惡的人變臉。」
13-16節: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裏奉主基督為聖,尊祂為主。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不過,要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要存無虧的良心,使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論到同心和彼此體恤,我最初接受主的幾年並沒有委身到一個教會,沒有參與一個教會的團隊服事,不必和別人同心,所以同心是最後才開始學的。彼得在8節裡列舉的後面幾項我倒是一開始就身體力行,感覺蒙主召喚的生活非常坦蕩喜樂和有意義。因為主使用我,藉著我體恤、愛護、聆聽、憐憫周圍從大陸來的朋友。
為甚麼要用「坦蕩」來形容當時的心境?因為我有安全感,完全不怕說「呃,我搞錯了,我還以為...」,或說「為甚麼...?我不懂,但我願意知道」--當然我相信這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敞開接納環境也有關係。
那時先生還沒有出國,出國後也沒有立即和我住在同一個校園,我不光能夠留心找到各種幫助人的渠道,許多人還特別喜歡跑來問我關於基督信仰的問題,甚至有些人把傷心的、遇到困難的人帶來介紹給我攀談,相信我能夠幫助和安慰那些人。那時我走在路上遇到大陸同胞就有機會傾聽談論,常在談未盡興時就請來吃我烙的餅或下的麵條--1980年代的加拿大好像一個安全港灣讓我停靠。後來有人告訴我說我烙的餅很出名,還有一位加拿大校園的宣教士告訴我,很多人因為我的緣故改變了對基督教的成見。--正像我母親常說的,做(是)個貴人。主如果藉我祝福周圍的人,很開心。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這對我來說並不難學,因為我並沒有懷惡念或辱罵的習慣,我在家裡見習過父母之間恆常的坦誠與彼此饒恕,指望我作出人性「全然敗壞」見證的人要失望了,但是祝福(禱告)是要從頭學的。人永遠是渺小、卑微、不完美、容易犯錯的,上帝才是偉大全能的,有了祂庇護甚麼都不擔心。以上的信仰生活體驗回顧起來,不能不說是主的手在做奇妙的工。當然,拿到碩士學位後與先生團聚,然後婆婆又來與我們同住,學的是新的截然不同的必要功課,得到更多主的眷顧。...
我在此特別要說說「主的眼看顧義人,祂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所謂義人不是說你的行為有甚麼特別好,而是說你屬於上帝,是祂的兒女,是上帝百姓群體中的一員。從小母親就反覆述說--她從嬰孩時期就在身體上、心靈上都受到上帝的格外恩典眷顧,完全談不上行為有甚麼特別。母親是一位內心敬虔的基督徒,她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在教會學校讀書、領學費補助、並決定受洗。她在我尚未出生時就為我的一生祝福禱告,主完全垂聽了她的禱告,正如10-12節經上所說的。
你注意到「棄惡行善,尋求和睦」的勸誡嗎?我們的主一向重視這方面,何況在上帝百姓群體之內。彼得顯然認為義人尋求和睦。如果基督徒可以自己作,那就不需要團結「和睦」,但個人的行善力量非常有限,集體伸張公義才是正道--主的耳聽他們的禱告。
13節說「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這話挺有意思,因為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那些你熱心行善者幫助的對象大概不會想要害你,可如果你遇到了既得利益者就難說了。當年那些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人遭到私刑處死的有不少呢,維基百科說從1968-1982年總共有4700多人私刑致死。所以彼得接著說「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你讀聖經不能讀了上句忽略下句,要你受苦的大有人在。
彼得在此再次提到無虧的良心,和前面給奴隸基督徒的吩咐一樣。我本人並沒有遇到因為我的言論行動想要害我的人(不算那些拒不付足薪資或不歡迎我加入某個服事團隊之類的教會體系派別問題)。至於在網絡上遭到不認識我的匿名人士毀謗、凌辱,或遇到冷落的反應,那實在是服事主、為上帝的緣故講真話的小小代價--把我的皮膚磨厚啦。
最後談一下「同心」的功課。我學到人與人總有不同的習慣、心態,總戴有不同背景的有色眼鏡,需要在一起服事時彼此包容忍耐別人和饒恕自己的侷限性,互相造就,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故意給別人拆台。沒有人能夠在人際關係上做到八面玲龍,但是彼此耐心聆聽,找機會面對面溝通很重要。只要有繼續溝通的渠道,上帝祝福你得到學習和造就。(你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我這個博客站利用左上角的搜索文框找到許多關於饒恕、溝通方面的筆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